国际金融讲义:第四章11页word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学讲义

国际金融学讲义

v
如:USD/AUD=1.7825/1.7835,只报25/35。
• 4.五位有效数字中,从右向左依次称:第X个点,第X十个点,第X百个
点。
• 如:USD/JPY=126.10/20 ------------126.00/10

表示:美元下跌10个点。

GBP/USD=1.7600/10 ------------1.7900/10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金融学讲义
四、现代外汇市场的特点
v (一)各外汇市场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性的连 锁交易。(见下图)
v (二)各外汇市场间的汇率差别很小 v (三)汇率变动频繁,幅度较大 v (四)交易数额巨大 v (五)即期外汇交易的比重下降,远期和调期交易的比重
上升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金融学讲义
保值、掉期交易等外汇交易以避免外汇风险。同样,外汇市场也为那
些希望从汇率波动中获取收益的投机活动提供了可能。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金融学讲义
三、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PPT文档演模板
外汇银行



中央银行




外汇经纪人

体 非银行客户及个

国际金融学讲义
• 1.外汇银行 主要参与者,起核心作用。 • 作用: • ①充当外汇交易中介人。目的是获取代理佣金或交易手续费; • ②控制外汇头寸,自主买卖外汇,汇率的制定者和提供者。 • 目的是减少外汇头寸可能遭受的风险,以及获得买卖外汇
变化对外汇存款的预期收益的影响是:本国货币的贬值会
降低外汇存款的预期本币收益率;而本币的升值会使外汇
存款的预期本币收益率上升。

国际金融学第4章精品文档

国际金融学第4章精品文档
(备用信贷是一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 或预计要发生困难时,同IMF签订的一种备 用借款协议)。协议通常包括可借用款项的 额度、使用期限、利率、分阶段使用的规定、 币种等。
4.2 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 及形式
1、备用信贷(Stand-by credits)
备用信贷协议的签订,对外汇市场上的 交易者和投机者具有一种心理上的作用, 它一方面表明了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决 心,一方面又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 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四章 国际储备
本章教学难点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区别;国际储备的 多元化的利弊分析;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及 其测算的理论与方法;国际储备的需求影响 因素;国际储备结构管理三原则的关系;我 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其发展变化。
第四章 国际储备
本章关键词
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 互惠信贷协定 适度规模
国际清偿力 外汇储备
4、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 币资产
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尤其是在离岸金融市场或欧洲货币市场上的 资产,虽其所有权不属于政府,也未被政府 所借入,但因为这些资金流动性强,对政策 的反应十分灵敏,故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 新闻的、道义的手段来诱导其流向,从而间 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即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 非货币用黄金不在此列。黄金作为国际储备 资产已有很长的历史,但黄金在国际储备中 的比重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①黄 金产量有限;②黄金的占有和掌握极不均匀; ③黄金价格波动频繁。
由于黄金非货币化,黄金实际上已不是真正 的国际储备,而只是潜在的国际储备。
4.2 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 及形式
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输出的货 币是世界储备的主要来源。它们中的一部分进 入各国官方手中成为它们的外汇储备,另一部 分进入国外银行业成为它们对储备货币发行国 的债权。

第四章 《国际金融》PPT课件

第四章  《国际金融》PPT课件

Application of PPP
• Choosing the right initial exchange rate for a newly independent country;
• Forecasting medium- and long-term real exchange rates;
✓ 也可以理解为:汇率水平(E)和相对价格水平( P*/ P ) 的乘积。
✓ 注意,这里的E是现实世界已知的名义汇率,区别于上面 的根据购买力计算出来的名义汇率e。
✓ 测试购买力平价偏离的程度; a. 如果绝对形式的PPP成立的话,真实汇率应该为1,
但大多时候都不等于1。 b. 如果相对形式的PPP成立的话,真实汇率应该为一
e0
P0 P0*
• 一般化为:
e1
P1 P1 *
P1P0
* *
• 也可以表示为:e *
• One country’s inflation rate can only be higher (lower) than another’s to the extent that its exchange rate depreciates (appreciates).
• There is little empirical support for 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The prices of identical commodity baskets, when converted to a single currency, differ substantially across countries.
• Speculation: the activity of holding a good or security in the hope of profiting from a future rise in its price.

国际金融-第四章

国际金融-第四章
国际金融-第四章
同边相乘法
¡ 适用于基准货币与标价货币均不同的汇率, 如美元标价与非美元标价之间
例,国际外汇市场银行报价如下 1美元=1.4860/1.4870瑞士法郎 1英镑=1.5400/1.5410美元 求:1英镑兑瑞士法郎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国际金融-第四章
¡ 计算方法 英镑兑瑞士法郎的银行买入汇率 =英镑兑美元的买入汇率×美元兑瑞士法郎
™ 远期外汇(forward foreign exchange), 又称期汇,是买卖双方签定有关交易数量和 汇率的合同,约定将来某天办理交割手续的 外汇。
™ 与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相对应。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 汇率的概念
™ 也称汇价或外汇行市 ™ 两国货币的比价 ™ 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 银行买入外钞所出的价格低于买入各种形式 的国际结算凭证的价格 ;卖外国现钞时,则 根据一般的(即一般支付凭证的)卖出汇率,不 再单列 。
国际金融-第四章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 即期汇率(Spot Rate)
™ 又称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当时和两 个营业日内进行外汇交割所采用的汇率。
¡ 远期汇率(Forward Rate)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现钞汇率 ¡ 外汇市场上通常以双向报价的方式同时报出买入价
和卖出价 ¡ 注意区分汇率的标价方法
™ 直接标价法:$100=RMB(826.42-828.9),前一个是买 入价,后一个是卖出价;
™ 间接标价法:£1=$(1.9301-1.9331),前一个是卖出价, 后一个是买入价。
国际金融-第四章
第二节 外汇市场
¡ 外汇市场概念 ¡ 外汇市场的构成及其分类 ¡ 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效率 ¡ 主要的国际外汇市场

国际金融学课件第四章

国际金融学课件第四章
不充当 部分充当
价值尺度
纸 币 流通手段 的 作 支付手段 用 储藏手段
不充当
较少充当 较少充当 不充当
以黄金为基 以黄金为基 础充当 础充当 较多充当 全面充当
较多充当 不充当 更多充当 较少充当
直接充当
全面充当 全面充当 部分充当
5
国际金融
2012
第一节 决定汇率的基础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决定汇率的基础
– –
资本外逃 国际贸易条件
26
国际金融
2012
*日本的教训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已远远超过 美国. 1980-198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约为0.4%,日本约为3%;美 国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1.5%,日本约为4.8%。 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 日本的三次货币政策调整:
11
国际金融
2012
一、汇率决定的基础

例:(黄金输入点)
假定美对英有收支顺差,则£供给增加,汇率下跌,如 果1£跌到4.8365$以下(4.8665-0.03),则美国持有 £的企业(出口商)就不会按此汇率出售£换回$,而 宁愿用£在英国购买黄金运回美国,因为按此汇率出售 1£,换不回4.8365$,而用运送黄金的办法,可以保 证得到4.8365$。 – 引起黄金流入美国的汇率就是黄金输入点,这个点也是 汇率变动的下限。

短期因素:
– – –
相对利率水平变动 政府短期干预 心理预期(投资预期、外汇投机活动)
16
国际金融
2012
*美元汇率?

人民币不断升值,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突破了6.3关口。2007年来,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31%多。与人民币相比,欧元、澳元等 货币兑美元升值更快,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货币也 纷纷加速升值。美元深度下挫,刷新了2008年7月以来的新低。

国际金融学4章-文档资料84页

国际金融学4章-文档资料84页
第四章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第一节 外汇市场 第二节 外汇交易 第三节 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本章学习目的:Leabharlann 第一:认识和了解外汇市场的分类与组成;
第二:熟悉和理解不同类型外汇交易的内容、 方式以及目的与作用;
第三:理解和掌握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之 间的关系,以及进出口合理报价的基本原则。
29.09.2019
My GBP to My
请将英镑汇入我的伦敦账户
London Tks, BI
谢谢,再见。
B:OK, BI and Tks
B:好的。再见,谢谢。
29.09.2019
—经济管理系—
25
§4.2.2.3 外汇交易—套汇交易
概念:以不同地点、不同币种、不同期限, 利用利率或汇率差异,以贱买贵卖方式牟取 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
29.09.2019
—经济管理系—
20
§4.2.2.2 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
保值练习
美国进口商向德国进口价值100 000马克的机器设备,可在3个月后付 马克。现在即期汇率为USD/DEM=1.6510/20,3个月远期差价为16/12 , 若美国进口商预测3个月后马克兑美元升值到USD/DEM=1.6420/30,请 判断(1)美国进口商若不采取保值措施,延后3个月支付马克比现在 支付马克预计将多支付多少美元?(2)美国进口商如何利用远期外汇 市场进行保值?
—经济管理系—
2
本章重点:
1、外汇交易的不同类型及其作用。 2、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本章难点:
套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 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29.09.2019
—经济管理系—
3
§4.1 外 汇 市 场

国际金融第四章

国际金融第四章

国际⾦融第四章第四章国际⾦融市场第⼀节国际⾦融市场概论⼀、国际⾦融市场的概念国际⾦融市场是指原⽣⾦融⼯具和衍⽣⾦融⼯具交易的场所或⽹络。

国际⾦融市场作⽤:实现国际资⾦融通;为国际⾦融资产交易提供便利。

⼆、国际⾦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伦敦纽约欧洲货币市场稳定的政局与制度⾃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健全的⾦融制度和发达的⾦融机构现代化的通信设施与交通⽅便的地理位置训练有素的国际⾦融⼈才三、国际⾦融市场的构成(⼀)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货币市场:银⾏短期信贷市场、短期票据市场、贴现市场国际资本市场:银⾏长期信贷市场、国际证券市场按照借贷期限的不同,分为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借贷期不超过1年的借贷资本市场,短期资⾦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借贷期在1年以上的借贷资本市场,长期资本市场1、国际货币市场(1)银⾏短期信贷市场:主要包括银⾏同业拆放市场和银⾏对外国⼯商企业的短期信贷。

(2)短期票据市场:是国际间以短期信⽤⼯具为对象的交易场所。

(3)贴现市场:是经营贴现业务的短期资⾦市场。

贴现是指银⾏购买未到期票据,并扣除⾃贴现⽇⾄到期⽇利息的业务,它是短期资⾦市场融通资⾦的⼀种重要⽅式。

2、国际资本市场(1)银⾏中长期信贷市场:是商业银⾏向政府机构、跨国公司提供中长期资⾦融通的市场。

中期为1-5年,长期为5-10年。

(2)国际证券市场:包括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

国际债券包括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外国债券:⼀国借款⼈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的以该市场所在国货币标明⾯值的国际债券。

欧洲债券:⼀国借款⼈在另⼀国市场上发⾏的、以第三国货币标明⾯值的国际债券。

(⼆)国际银⾏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按照融资⽅式的不同,分为国际银⾏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国际银⾏信贷市场:⼀国银⾏向⾮居民提供短期和中长期信贷的市场。

国际债券市场:进⾏国际证券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

(三)传统的国际⾦融市场和新型的国际⾦融市场按照业务涉及的交易主体的不同,分为传统的国际⾦融市场和新型的国际⾦融市场传统的国际⾦融市场:主要经营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易,在岸⾦融市场。

国际金融四章

国际金融四章
前者指同时做一笔即期交 易和远期交易;后者指同时做 两笔不同期限的远期交易。
根据交易的买卖对象,分为纯粹掉 期交易和配合掉期交易。 前者指两笔交易都与同一对象 交易完成;后者指两笔交易分别和 不同交易对象完成。
根据买卖性质不同,分为买卖掉期 交易和卖买掉期交易。 前者指买进较近期而卖出较远 期外汇的结合,后者指卖出较近期 而买进较远期外汇的结合。
二、 远期 外汇 交易
1、概念:指买卖双方成交后以 预定的数额、预定的汇率在将 来某一日期清算的外汇交易。
2、交割日:
在即期交易交割日的基础
上,加上远期交易确定的时期,
整月交易遵循日对日原则;
交割日必须是清算银行
营业日,节假日顺延.
3、远期交易的运用:
——套期保值:买进或卖出一 笔与已有外币负债或资产金额 相等、期限相同的同种外汇, 使该资产或负债免受汇率波动 带来的损失。
操作:
进口商
远期交易
t0
t90
买进3个月期汇 500万日元;汇率 USD1=JP¥120
500万日元
结果:
4.1667万美元
——外汇投机:根据对汇 率变化的预期,有意的持 有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 望利用汇率的变化从中赚 取利润。
前提:预期 (同一到期日 远期汇率的变化)
操作:买进外汇(预期看涨 时)或卖出外汇(预期看跌 时)
六、 外汇 市场 功能
充当外汇买卖的中介,形成 外汇汇率;
平衡外汇供求,提供资金融 通便利;
是中央银行调节宏观经济的 重要场所;
保值套利和投机的场所。
第二 节 传统 外汇 交易 业务
外汇即期交易 外汇远期交易 外汇掉期交易 地点套汇 套利
一、 外汇 即期 交易

第4章国际金融

第4章国际金融

4.1 外汇
4.1.1 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的简称,是
实现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手段,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
个最基本的概念。外汇的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
态的外汇是指人们将一个国“家外的汇货是币货兑币换行成政另当一局个国 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中债央务银关行系、的货金币融机活构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动态外外汇汇同平于准国基际金结及算财。政部)
5. 按外汇管制程度不同分为官方汇率和 市场汇率
1)官方汇率(Official Rate) 官方汇率也称法定汇率,是外汇管制比较
严格的国家授权其外汇管理机构制定并公布 的汇率。 2)市场汇率(Market Rate)
市场汇率是外汇管制相对较松的国家在自 由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自发形成的汇率。
4.2.3 汇率的种类
1)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该国物价水平的影
响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 --进出口商品的弹性 --出口商品的多样化程度
2)汇率变动对一国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影响
4.2.5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 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贸易和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3)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储备货币的汇率发生变动会直接影响一国持
4.3.2 汇率决定理论(上)
2. 购买力平价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论点是:本国人之所以需要 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发行国具有购买力;外 国人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国 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 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分别在两国所具 有的购买力决定的。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 定两国货币交换的比率,也就是汇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第一节内外均衡的矛盾一、关于均衡的概念一是“内部均衡”:它是反映国内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情形下国内总供给与国内总需求相等的状态。

斯旺(T.Swan)将内部均衡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

短期(总需求可变、总供给不变、潜在产出不变、生产效率不变)、中期(总需求和总供给可变、潜在产出不变、生产效率不变)、长期(四个指标全部可变)二是“外部平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指单纯的国际收支账户在一定口径上的数量平衡。

三是“外部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也就是在内部均衡实现的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调节的目的,从简单和直接的意义上讲是要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更深一层意义上讲,尤其是当国内经济处于不均衡的情况下,要追求国际收支的均衡。

二、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相互冲突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中心任务是在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同时,确定合理的开放状态,并解决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也就是说,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会优先考虑并保证实现内部均衡,进而考虑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即先内部均衡,再外部均衡。

造成内外均衡的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

在封闭经济下,一国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

在封闭经济中,这三个目标也存在冲突,例如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经济增长也往往会带来通货膨胀。

可以说,在封闭经济中,政策调控的主要任务在于协调这三者关系,确定并实现这三者的合理组合。

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发生改变,目标数量增加了,加入了“国际收支平衡”一项,另外各种目标之间关系发生变化,在相当多情形下,宏观经济在封闭条件下的主要目标与开放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这一新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冲突成为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某一个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导致另一目标的恶化。

例如:一国经济高速发展时,国内需求旺盛,投资需求高,总供给(总产出)跟不是总需求(总支出)的速度,如果要满足国内需求,实现内部均衡,就得发生净进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三、一国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外来冲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是很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和影响的。

这种冲击传递主要有三种机制:1、外部冲击传导的收入机制我们知道,两国的国民收入一般是通过贸易收支发生联系。

在边际进口倾向存在时,一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量的增加。

这种收入机制是指,外国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导致外国进口(反过来为本国出口)发生变动,这会首先影响本国的外部平衡,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乘数效应带来本国国民收入的变动。

外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越高,本国的乘数效应越大,本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受外国收入变动的冲击就越大。

对外贸易乘数效应:即外贸出口对国内产业产生连锁效应,出口部门收入扩大→消费扩大→其他部门生产、收入扩大→消费进一步扩大→国民收入倍数增加的良性循环2、外部冲击传导的利率机制利率机制对冲击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国际资金流动进行的,两国利率的差异会影响国际资金流动。

具体来说,当外国利率发生变动时,会影响外国资金的流入和本国资金的流出,改变本国的外部平衡状况,进而引起本国利率、价格的变动,最终影响本国的内部均衡。

国际间资金流动的自由程度越高,这一机制对冲击的传导效果就越显著。

3、外部冲击传导的价格机制两国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通过国际贸易影响内外均衡。

相对价格机制包括价格水平的变动、名义利率变动两个方面,相对价格变动就是实际利率的变动,R=e Pf /Pd,名义汇率变动和价格水平的变动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使得两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贸易收支和国内均衡。

第二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相互冲突的调节原则开放经济的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部分。

在开放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通过各种机制发生着复杂的联系,政府必须运用可控制的变量即政策工具,来实现经济的稳定,以及合理开放,来实现内外部均衡。

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需要有新的规则,西方经财政济学家提出不同的政策搭配方法。

其中蒙代尔(R.Mundell)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内如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索尔特(W.Salte)和斯旺(T.Swan)提出用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来解决这种矛盾。

一、丁伯根原则也就是数量匹配原则。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 )(1969年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最早提出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即所谓“经济政策理论”(丁伯根原则),该理论认为:要实现N 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 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决策者只有一个独立的工具而试图实现多种目标是不可能成功的。

假定存在两个目标1T 、2T 与两种工具1I 、2I ,政策调控追求的1T 、2T 的最佳水平为*1T 和*2T ,另目标是工具的线性函数,即:只要决策者能够控制两种工具,每种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独立的,决策者就能通过政策工具的配合达到理想的目标水平。

通过求解,可以得出最佳目标水平*1T 和*2T 时所需要的1I 、2I 的水平,即:条件:2211//b a b a ,即两个政策工具线性无关,对两种政策目标有着不同的影响,也就是说,决策者只有一个独立的工具而试图实现两个目标,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汇率固定不变,一国不能动用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工具,只运用支出变更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是不够的,必须寻找新的政策工具并进行合理搭配。

二、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J.Meade )于1951年的《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问题,这一观点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内容: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失衡内部经济状况外部状况1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2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顺差3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4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对于第2、3情形,比较容易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而对于第1、4种情形,如果政府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内部均衡时,会引起外部经济状况偏离平衡目标越来越远。

如第4种情形,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是国内的供给大于需求,国内的供给输出到国外,如果政府要实现内部均衡,降低国内总需求,则供需差额会进一步拉大,顺差进一步拉大。

如果我们将宏观经济政策具体化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更加清晰地看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

例如对于第1种情形,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总需求增加导致进口增加,利率下降导致金融资本流出增加,这会导致逆差更加严重。

当然这个冲突问题会在浮动汇率制下会有所减轻,因为逆差导致市场上的本币汇率自动下浮,有利于推动出口,本币汇率下浮后,对外币换汇成本增加,有利于减少国内资本流出。

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要解决这二者冲突,会让本币汇率下浮,或者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中做一个权衡抉择。

三、合理搭配原则(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用横轴表示),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以纵轴表示),来论述其搭配的方法。

见下图,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图中,IB曲线表示内部均衡,在这条线上国内经济达到均衡。

在这条线的左边,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增加状态;右边,国内经济处于膨胀状态。

EB曲线表示外部均衡,在这条线上,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在这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下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

沿预算轴线向右移动,表示财政政策扩张、预算增加;向左移动,表示财政政策紧缩、预算削减。

沿利率轴线向上移动,表示货币政策的扩张,银根放松;向下移动,表示货币政策紧缩,银根收紧。

IB 曲线和EB曲线的斜率都为负,表示当一种政策扩张时,为达到内部均衡或外部平衡,另一种政策必须紧缩;或一种政策紧缩时,另一种政策必须扩张。

IB曲线比EB曲线更为陡峭,是因为蒙代尔假定:相对而言,预算对国民收入、就业等国内经济变量影响较大,而利率则对国际收支影响较大。

例如,在收缩货币的同时,只需要较少的预算扩大即可使国内经济平衡;而在扩大预算时,只需要较少的货币收缩就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

图:蒙代尔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I :顺差、衰退II :逆差、膨胀III :顺差、膨胀IV :顺差、衰退蒙代尔认为,当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都处于失衡状态时(比如在区间I 的A 点时),采用财政政策解决经济衰退问题,扩大预算,使A 点向B 点移动。

同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使得B 点向C 点移动。

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如此反复搭配使用,最终会使A 点迫近E 点。

E 点表示国内经济达到均衡,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即内外同时均衡。

同理在其他区间通过政策搭配,也会有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几种政策搭配情形。

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区间 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货币预算增加I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逆差扩张紧缩II通货膨胀/逆差紧缩紧缩III通货膨胀/顺差紧缩扩张IV失业、衰退/顺差扩张扩张应注意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都不是单一的,并不是说财政政策只会影响内部均衡,而货币政策只影响外部平衡,例如,当政府扩大预算时,国际收入增加,一方面,收入增加会带来进口需求增加,形成经常账户的逆差;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上升,进而形成资本账户的顺差,这都会对外部平衡带来影响,之所以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用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平衡,完全是基于预算和利率对国内外经济变量影响各有强弱这一假设之上的。

只有选择影响力较强的政策对相应变量进行调节,才可能以较小代价使经济重新回到内外均衡的位置上。

这就是蒙代尔提出的最优“分配原则”(Assignment Rule)(又称“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在政策搭配中的运用。

最优分配原则是指: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或者说,政策工具应该分配给它能最大影响的、而且影响能有相对效率的目标上。

如果在目标与工具的对应分配上出现错误,则经济会不稳定,且距均衡点会越来越远。

2、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加政策的搭配这种政策搭配是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T.Swan)提出来的。

斯旺模型图示如下:图:斯旺模型: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图中,横轴表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增减型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支出总水平。

纵轴表示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直接标价法),单位外币折合的本币数上升,表示本币贬值。

IB 线(内部均衡)代表实际汇率与国内吸收结合条件下,实现的内部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