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实验原理

植物在遭受低温伤害后,植物原生质膜,选择性丧失,对物质的透性发生改变,使得一些盐类,或有机物从细胞中渗出,进入周围溶液中,通过电导度的测量和糖的显色反应,即可见到外界溶液中电介质和糖类的增加。

材料、仪器与试剂:

植物材料:植物叶子

仪器:电导率仪、火焰光度计、冰箱、小烧杯、钻孔器、大试管、水浴锅、移液管。

试剂:蒽酮、浓H2SO4 。

方法与步骤:

1.取植物叶片置于冰箱内,放置2、4、6小时或更长时间,取出用直径约1cm的钻孔器,钻取叶子圆片40片,用蒸馏水洗3遍,以除去切口汁液,置于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另取未经低温处理的叶片,,同样钻取40个圆片,洗涤后,置于另一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种,置于室温中让其浸泡数小时(两小时以上)。

2. 叶片浸液含糖量的测定:除上述烧杯中的叶子圆片,吸取浸出液1ml 于大试管中,加蒽酮少许及少量浓H2SO4 ,摇匀,于沸水中煮10分钟,如有糖存在,可产生绿色,绿色深浅,即表示糖分的多少。

3. 叶片浸液电导率的测定:将余下的浸出液用电导仪测量溶液

的电导度,电导度越大则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越高。

4.将渗出液用火焰光度计测渗出液中的K+或其它离子浓度。比较含量的差别。

思考题:

1.比较经低温处理和未经低温处理的叶子,电导率、糖量及渗出液离子含量有何不同?

2. 还有那些其它方法可以测量植物遭受低温伤害的程度?有何实践意义?

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实验目的

?呼吸速率是植物生命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植物生理研究及农业生产实践等方面。测定呼吸速率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不外乎测定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两类方法。本实验用广口瓶法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并比较小麦吸胀的种子与幼苗的呼吸速率。

实验原理

?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碱液(一般用氢氧化钡),并悬挂植物材料,则植物材料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为容器中氢氧化钡所吸收,然后用草酸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钡,从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的草酸溶液之差,可计算出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其反应式如下:

Ba(OH)2+CO2→BaCO3↓+H2O

Ba(OH)2+H2C2O4→BaC2O4↓+2H2O

材料、仪器与试剂

?植物材料:吸胀小麦种、芽长0.5cm左右的小麦种子

?仪器:广口瓶装置(见图2)、台秤、酸式滴定管、滴定管架一套?试剂:1/44 mol/L草酸溶液:准确称取重结晶H2C2O4 ?2H2O 2.865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每ml相当于1mg CO2。

?0.05mol/L 氢氧化钡溶液:Ba(OH)2 8.6g 或Ba(OH)2 ?8H2O 15.78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如有浑浊待溶液澄清后使用。

?酚酞指示剂:称取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贮于滴瓶中。

实验步骤

1.取500ml广口瓶两只,装置如图所示。瓶口加一三孔橡皮塞:一孔插入装有碱

石灰的干燥管,以吸收进入瓶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孔插入温度计;第三孔供滴定用,实验时插一小橡皮塞,塞下悬挂一尼龙纱小筐供装植物材料用。

2.空白滴定:拔出两广口瓶的小橡皮塞,向瓶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20ml,再塞进

瓶塞。充分摇动广口瓶几分钟,待瓶内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后,拔出小橡皮塞,加入三滴酚酞,把酸滴定管插入孔中用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记下草酸溶液用量(ml),即为空白滴定值。

3.材料滴定值的测定:倒出废液,先用自来水,再用煮沸并冷却过的蒸馏水洗净广口瓶,重加20ml氢氧化钡溶液于两广口瓶中。取吸胀小麦种100粒同时称出重量装入小筐中,迅速挂于橡皮塞下,塞好塞子。另一瓶取100粒芽长0.5cm左右的小麦种子,同时称出重量装入小筐中,操作同前。开始记录时间,其间轻轻摇动数次有利于二氧化碳充分吸收,经30分钟后迅速打开瓶塞取出小筐,立即塞紧。拔出小橡皮塞,加入三滴酚酞,用草酸滴定同前,记录草酸溶液用量,即为材料滴定值。

4.计算呼吸速率:

水势的测定

实验目的

?水是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占原生质总量的70%~90%。植物水分状况对植物生理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植物水势是植物的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植物水分生理的科学研究以及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水势是指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规定纯水的水势为零,水分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根据这一原理,可以用小液流法、露点微伏压计法等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

小液流法

?实验原理

–将植物材料切成小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由于植物材料与蔗糖溶液间水势梯度的存在,导致蔗糖溶液从植物材料中吸水、失水或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蔗糖溶液变稀、变浓或保持浓度不变;由此可以找到与植物材料水势相当的蔗糖溶液浓度。算出植物组织的水势。

?实验材料与试剂

–中试管;

–青霉素小瓶;

–弯头毛细吸管;

–单面刀片;

–打孔器;

–解剖针;

–移液管;

–镊子;

–蔗糖;

–甲基兰

?实验步骤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M。

–取6只中试管编号,分别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同时取6个青霉素小瓶,编号后分别加入1ml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取植物材料,用打孔器打成直径0.7cm左右的小条,用单面刀片切成2~3mm 厚的小圆周片,分别加入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青霉素小瓶中,每个小瓶中放5片(依植物材料的不同可做不同处理),加塞,放置30min,其间摇动数次以加速溶液与植物组织间的水分交换。

–打开瓶塞,用解剖针向每个小瓶中挑入少许甲基兰,摇匀,使溶液呈蓝色。

–用毛细吸管依次从青霉素小瓶中吸取少量溶液,小心插入装有相同浓度蔗糖的中试管的中部,轻轻挤出吸管中的蓝色液体,

观察记录小液流的方向。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如果小液流上升,说明组织水势高于蔗糖溶液水势,组织排水,蔗糖浓度变低;如果小液流下降,说明组织水势低于蔗糖溶液水势,组织吸水,蔗糖浓度变大;如果小液流不动,说明组织水势与蔗糖溶液水势相同,二者间无水分量的交换。

表:蔗糖溶液浓度与其渗透势

?注意

1.蔗糖溶液用前一定要摇匀,时间放久了的蔗糖溶液会分层,影响结果。

2.弯头毛细吸管要各个浓度专用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和意义

?叶绿素a与叶绿素b是高等植物叶绿体色素的重要组分,约占到叶绿体色素总量的75%左右。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光能、传递光能的作用(少量的叶绿素a还具有光能转换的作用),因此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另外,叶绿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反映,一些环境因素如干旱、盐渍、低温、大气污染、元素缺乏都可以影响叶绿素的含量与组成,并因之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因此叶绿素含量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对植物的光合生理与逆境生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原理

?叶绿素提取液中同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二者的吸收光谱虽有不同,但又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在不分离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情况下同时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可分别测定在663nm和645nm(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的光吸收,然后根据Lambert-Beer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

?A663=82.04Ca+9.27Cb(1)

?A645=16.75Ca+45.60Cb(2)

?公式中Ca为叶绿素a的浓度,Cb为叶绿素b浓度(单位为g/L),82.04和9.27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63nm下的比吸收系数(浓度为1g/L,光路宽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值);16.75和45.60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45nm下的比吸收系数。即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光吸收等于各组分在此波长下的光吸收之和。

将上式整理,可以得到下式:

Ca=0.0127A663-0.00269A645(3)

Cb=0.0229A645-0.00468A663(4)

将叶绿素的浓度改为mg/L,则上式变为:

Ca=12.7A663-2.69A645(5)

Cb=22.9A645-4.68A663(6)

CT=Ca+Cb=8.02A663+20.21A645(7)

CT为叶绿素的总浓度

实验仪器及材料

?实验材料:

–菠菜或其它绿色植物

?实验仪器及试剂:

–UV-1700 分光光度计;天平;剪刀;打孔器;研钵;移液管;漏斗;量筒;培养皿;滤纸;丙酮;石英砂;CaCO3;

实验步骤

?提取叶绿素

选取有代表性的菠菜叶片数张,于天平上称取0.5g,(也可用打孔器打取一定数量的叶圆片,计算总的叶面积),剪碎后置于研体中,加入5ml 80%丙酮,

少许CaCO3和石英砂。仔细研磨成匀浆,用滤斗过滤到10ml量筒中,注意

在研钵中加入少量80%丙酮将研钵洗净,一并转入研钵中过滤到量筒内,

并定容至10ml。将量筒内的提取液混匀,用移液管小心抽取5ml转入25ml

量筒中,再加入80%丙酮定容至25ml(最终植物材料与提取液的比例为W:V=0.5:50=1:100,叶色深的植物材料比例要稀释到1:200)。

?测量光吸收

利用722分光光度计或UV1700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645nm和663nm下的吸光度。

结果分析

将测得的数值代入到公式(5)(6)(7)中,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浓度。最后要计算出单位叶片鲜重中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a含量(mg/g鲜重)=Ca×50ml(总体积数)×1ml/1000ml/L ÷0.5g=0.1Ca

叶绿素b含量(mg/g鲜重)=0.1Cb

总叶绿素含量(mg/g鲜重)=0.1CT

讨论:

1.叶绿素在兰光区的吸收峰高于红光区的吸收峰,为何不用兰光区的光吸收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2.计算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可以得到什么结论?3.比较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比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纸层析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当溶剂不断地从层析滤纸上流过时,由于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在两相(即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同,使样品中的各种成分得到分离。

材料、器材与试剂

?植物材料

–根据季节从市场上购买新鲜的菠菜,芹菜或油菜,选取其中之一新鲜绿叶作为实验材料。也可以从校园内采集其他植物新鲜绿叶。

?器材

–大试管(20*200)、台秤、研钵、剪刀、量筒、漏斗、分液漏斗、软木塞、烧杯、

–新华滤纸、小试管若干、分光计、酒精灯、吸耳球、移液管、电吹风、毛细管

?试剂

–95%乙醇、碳酸钙、石英砂、汽油、苯、KOH、甲醇、醋酸铜、盐酸

实验步骤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①称取新鲜去大叶脉的菠菜叶片(或其他植物叶)2g,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乙醇5ml、少许CaCO3(中和细胞中的酸防止Mg2+从叶绿素中心释放)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适量的乙醇(5-10ml),然后用漏斗过滤,即得叶绿体色素液。

②取准备好的滤纸条(2*20cm),将其一端剪去两侧,中间留一长约 1.5cm,宽约

0.5cm的窄条。

③用毛细管吸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点于滤纸的下端窄条的上方中央,注意下一次所点溶液不可过多,如色素过淡,用电吹风吹干后再重复1-2次。

④在大试管中加入汽油5-10ml(或其它层析液,如石油醚:丙酮:苯为20:2:1的混合溶液可作层析液)。然后滤纸条上端固定在软木塞上,插入试管内,使窄条进入溶液中(色素点要略高于液面,滤纸条边缘不可碰到试管壁),盖紧软木塞,直立于阴暗处(或试管外套一黑纸套)。

⑤经0.5-1h后,观察分离后色素带的分布。最上端橙黄色的是胡萝卜素,其次为叶黄素,于下面蓝绿色为叶绿素a,最后的黄绿色为叶绿素b.

?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

①叶绿素的荧光现象:

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少许于1 支试管中,用反射光和透射光观察提取液的颜色有何不同,反射光下观察到的提取液颜色即为叶绿素产生的荧光颜色。

②光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

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少许,分装两支试管中,一支放在黑暗处(或用黑纸套包裹),另一支放在强光下(阳光下),经过2-3h 后,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何不同?

③黄色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与绿色素(叶绿素)的分离:

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5ml,加到盛有2ml KOH甲醇溶液的分液漏斗中,摇动分液漏斗,加入1mlDW,再加入5ml苯,轻轻摇动分液漏斗,静置片刻,溶液即分为两层。上层是黄色素,下层是绿色素,分别保存于试管中。

④观察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

a. 调节分光计,观察日光的光谱。

b. 观察下层绿色部分的吸收光谱

c. 观察上层黄色部分的吸收光谱。

植物光合速率的测定

目的意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为重要的同化过程,光合速率的测量是研究植物的光合性能、诊断植物光合机构的运转、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重要方法。

测定方法

根据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H2O+CO2CH2O+O2

测定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测定干重的增加(半叶法、改良半叶法)

–测定氧的释放(叶园片氧电极法)

–测定CO2的吸收(气流法)

?在这三种方法中,方法(1)过于粗糙,误差轻大而可靠性差,且过于耗时,仅可用于验证性实验;方法(2)通过测定液体中的含氧量的连续变化来测定光合速率,可在液体中加入各种试剂来测定其对氧释放的影响,并可用于研究藻类植物的光合速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应于实验室中使用;方法(3)通过直接测定活体叶片的CO2交换,可以迅速准确地测出光合速率,近年来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的出现,使之可以广泛地用于田间和实验室。同时通过内置或外接计算机改变叶室的光强、CO2浓度、湿度,还可以非常迅速方便地测定植物的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植物的羧化效率、表观光合量子效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在研究逆境生理、生态生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利用。

气流法

?设备: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infra red gas analyzer)?原理:任何具非对称性的气体分子,都有红外吸收,如CO2、H2O、NO2、SO2等,在一定浓度内,其红外吸收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由此可根据其红外吸收量测出其浓度。

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

系统主要组成

?叶室:可调节光强(0~2000umol photons m-2S-1);调节温度(±10℃);

调节叶面积

?主机:

–气路

–吸收管

–IRGA:4个,分别测定参比室与叶室的CO2与H2O的浓度,范围0~9999ppm –CO2调节器:可提供稳定的CO2,范围0~2000ppm

–电池

气路设计原理简易图

测量参数

?可测量叶室、参比室的CO2、H2O浓度、温度、湿度、气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等数十个指标。

?可由此测得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呼吸速率、CO2补偿点、饱和点、光补偿点、饱和点、羧化效率、表观光合量子效率等多种参数

简要使用说明

?实验前的准备:

–主机电池充电、光源蓄电池充电、掌上电脑充电

–CO2吸附剂(Ca(OH)2)、吸水剂(CaCl2)的检查与更换

实验材料

?玉米或其它植物,将玉米种子充分吸涨后播种于细砂中,出苗后浇以Hoagland培养液,长至5叶期时可用于做实验。

?实验步骤

–主机与叶室连接

–如需CO2调节器则安装CO2调节器

–如需人工光源则安装光源及光源蓄电池

–打开光合仪主机电源

–打开电脑,进入Ciras控制功能

–Ciras登陆

–进入操作界面,进行系统设置,设定叶室参数,进行各项测定,记录结果。

–关闭系统

关闭Ciras系统、Ciras电源、关闭光源、光源电源、关闭电脑

结果输出:

?测定的结果储存于掌上电脑中,可以通过Active Sync通讯软件将掌上电脑连到台式机中,将结果输出到台式机中,用Excel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可打印出来。

结果分析

注意事项

1. 在田间测定时,供给叶室的空气须取自2米以上的空中,并离开人群5米以外,以防止CO2浓度的波动。而在室内测定时,空气须来自室外,或最好利用压缩气体钢瓶提供CO2,利用CO2控制器控制CO2浓度。2.在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前须对植物进行光适应,使其气孔处于开放状态。

3.实验后须松开叶室,使叶室密封垫恢复正常状态。

植物灰分元素的分析

实验目的

?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矿质元素,通过对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分析,可以了解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制定合理施肥计划。

?本实验练习定性测定植物组织内的矿质元素。

实验原理

1:获得矿质元素

新鲜材料水分以气态跑掉

2:分析矿质元素

通常利用灰分元素与特殊试剂的专一性反应,能够产生一定形状的晶体和颜色,就可以在显微镜下作定性鉴定。

设备与材料

?显微镜

?马伏炉

?玻璃棒

?载玻片

?盖玻片

?白磁板

?黑磁板

?烘箱

?台称

?1%盐酸

?1%硫酸

?1%氨水

?1%磷酸氢二钠

?1%硝酸锶

?1%黄血盐

?1%KCl

?植物叶片

实验步骤

?植物材料的灰化

–称取50g新鲜叶片,用自来水冲净后用蒸馏水冲洗2次,放入玻璃容器中置于100~105℃烘箱中约30~ 60min,然后放于坩埚中于550 ℃约6小时灰化至白色。

?灰分溶液的准备

–少量灰分溶解于1-2ml蒸馏水中,用于鉴定氯元素。

–少量灰分溶解于3-4ml 10%HCl中,用于鉴定其它元素。

?灰分元素的鉴定

–氯

取干净黑磁板,加上一滴灰分元素溶液,再加入一滴1%AgNO3,看生成的AgNO3沉淀。

–钾

取灰分元素一滴加入干净载玻片上,再加上一滴钾试剂混合,盖上盖玻片,数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铅黑色的铅铜亚硝酸钾结晶,绘简图。

–钙

取灰分元素一滴加入干净载玻片上,再加上一滴1%硫酸混合,盖上盖玻片,数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石膏的针状结晶簇,绘简图。

?镁

取灰分元素一滴加入干净载玻片上,先用1滴1%氨水中和,再加上一滴1%磷酸氢二钠,生成磷酸镁氨盐,结晶有雪花、星星、箱子、屋顶等形状,绘简图。

?磷

取灰分元素一滴加入干净载玻片上,再加上一滴1%钼酸铵混合,产生黄绿色的磷钼酸铵结晶,且颜色逐渐变绿,绘简图

?硫

取灰分元素一滴加入干净载玻片上,再加上一滴1%硝酸锶,生成硫酸锶结晶,绘简图。

?铁

取灰分元素一滴加入干净白磁板上,再加上一滴黄血盐,生成兰色普鲁士兰。

实验结果

注意

?滴加灰分及试剂时滴管勿相互污染。

?加后放盖玻片

?由于结晶的形成需要时间,故须几分钟后观察。

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存及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作物 生长、分布界限和产量;另一方面,温度也影响着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生 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此外,温度还影响着作物病虫 害的发生、发展。 一、植物在环境中生长的要求。 (一)三基点温度。 植物的三基点温度植物生长发育都有三个温度基本 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上限温度(最高温度),这三者合称为三基点温度。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的生命活动最强,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植物停止发 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所以在植物温度三基点之外,还可以确定使植物受害或致死的最高与最 低温度指标,即最高致死温度和最低致死温度,合成为五基点温度。不同的植 物对三基点的温度要求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命阶段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 生长发育的不同生理过程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维持生命温度一般在-10~50℃,生长温度在5~40℃,发育温度在10~35℃。

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生长发育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下植 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上升或降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 危害,达到 生命最低或最高温度时,植物开始死亡。在三基点温度之外,还可以确定最高与最低致死温度,统称为5个基本温度指标。 不同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发育期,三基点温度是不相同的。 三基点温度是最基本的温度指标,用途很广。在确定温度的有效性、作物的种植季节 和分布区域,计算作物生产潜力等方面都必须考虑三基点。 (二)受害、致死温度 植物遇低温导致的受害或致死,称为冷害或冻害。在0℃以上的低温危害称冷害或寒害,在0℃以下的危害则为冻害。植物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危害称热害。 二、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据研究,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 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这种现象称“温周期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温度低,作物呼吸消耗少即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温度 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作物品质的提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生长的瓜肉和肉 质直根类作物,含糖量增加,小麦千粒重及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光对植物的影响

摘要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光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和光周期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所处气候带不同或季节变化等原因,农作物不可避免的生长在弱光逆境中,农作物长期的弱光生长会导致植株营养体不健壮、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发育缓、含糖量降低、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关键词:光照;植物;生长发育;呈色反应 1 光照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作用 1.1 种子的成熟过程 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实质上是指胚由小变大,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主要是把葡萄糖、蔗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有机物质,并积累在子叶和胚乳中。这些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如小麦籽粒2/3的干物质来源于抽穗后叶片及穗子本身的光合产物,此时光照强,叶片同化物多,输入到籽粒的多,产量就高。在小麦灌浆期一遇到连着好几天阴天,籽粒重明显地减小而导致减产。此外,光照也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 1.2 种子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光对一般的植物种子萌发没有什么他特别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是需要光的,这些种子叫做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等的种子。还有一些萌发时不需要光的种子称为嫌光种子。近年的研究表明,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对某些波长的光较敏感,主要是红光、远红光和蓝光。这些种子的这种需光萌发性与种子内的光敏色素有关,隐花色素对种子的休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光敏色素的作用。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作为光受体,它在吸收了不同波长的光以后,可以诱导和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并对某些生理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莴苣种子的发芽中,光敏色素参与了休眠的解除和种子的萌发。在种子成熟后的干种子状态,含有光敏色素的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两种类型。Pr吸收红光能转变成Pfr,Pfr吸收远红光转变成Pr。Pfr是光敏色素的活化形式,可引起各种生理反应。当萌发条件适宜时,在光的照射下,Pr发生水合并转换成Pfr,从而导致发芽。 嫌光种子一般来说都是大粒种子,它们具有足够储藏物质以维持幼苗较长时间生长在地下黑暗环境中,发芽一般不需要光,如瓜类;而需光种子则多为一些小粒种子,当它们处于光不能透过的土层中时,保持休眠状态,只有当它们处于土表,依赖少量储藏物质进行发芽,从而及时伸出土表迅速进行自养生长。这在生态学上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如果小粒种子在土表下的黑暗处就能发芽,等它还不能伸出土表时,就已经耗尽储藏物质而不能存活了。 1.3 幼苗的生长分化过程 这一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间接作用是指光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物质运输等影响植物生长。这个间接作用是一种高能反应,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不足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有机物,植物生长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此外,光还可以影响植株的蒸

关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或者作用的论文

第一节植物分类概述(1 学时)一、分类原则1.人为分类2.自然分类3.细胞遗传学——物种生物学4.化学分类学5.数量分类学二、分类单位和命名1.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2.命名原则三、界和门的划分1.界的划分:二界说、新二界说、三界说、五界说、六界说2.植物门的划分:菌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第二节原核生物 (1 学时)一、细菌门1.细菌的主要特征2.细菌的分类3.细菌的繁殖方式二、蓝藻门1.蓝藻与细菌的区别2.蓝藻的主要特征3.原核生物的生活史第三节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1 学时)一、藻类(Algae) 1.藻类的主要特征2.藻类的种类、门类3.藻类的繁殖方式二、真菌(Fungi) 1.真菌的主要特征2.真菌的种类3.真菌的繁殖方式4.真菌的演化历史三、地衣

1.地衣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繁殖等特点2.地衣的种类3.地衣的生境与分布第四节苔藓和蕨类植物(1 学时)一、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2.苔藓植物的分类3.苔藓植物的繁殖方式4.苔藓植物的分布与生境二、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蕨类植物的分类概况3.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4.蕨类植物的生境与分布第五节种子植物(1 学时)一、裸子植物1.裸子植物的生活史2.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3.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主要代表类型二、被子植物1.被子植物的生活史2.被子植物的的主要特征3.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第二章植物生活和环境(9 学时)——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个体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环境和生态因素的概念,了解生态因素对植物作用的特点;掌握各生态因素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生态因素生态适应特点。重点:环境与生态因素的概念、植物对各生态因子的生态适应特征。难点:植物适应性的形成。第一节概述(1 学时)一、环境与生态因子1.基本概念:环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非生态因子、生态环境、小生境、

第4章 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第4章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 了解温度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温周期现象 理解土壤、空气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 掌握植物生产的基点温度、积温、有效积温、界限温度以及应用 熟练掌握温度表,土温表的使用技术 温度是植物生产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植物在它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生化作用,都必须在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在常温下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变化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植物的伤害。 每一种植物,甚至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要求一个最低的起始发育温度。一般来讲,在此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植物的发育越快,同时植物完成某一发育时期,要求一定的温度积累,植物为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积温却是相对稳定。根据植物阶段发育的理论,植物的发育就是导致生殖器官形成所经理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许多植物必须通过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才能开花结实。有些植物的种子或者植株,再起发育过程中有一段休眠时期,他们常要求一段相当时期的低温,否则不能完成发育过程。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以小麦为例:要想达到好产量,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苗数,穗数,粒数和较大的粒重,这就和各个时期的温度息息相关。不同时期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和当地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之间的良好配好对产量的大笑也是直观重要的。温度对植物产品品质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变化有重要作用,如白天温度较高时,往往有较强的光照,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温度较低,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所以在温度日差较大的地区,瓜果含糖量高。另外,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因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微观实质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度量。 2.温度的分类: 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中使用的温度常指气温,地温,水温,植物体温和夜温等五种类型(1)气温 就是空气温度,在地面气象观测上,通常指的是距离地面1.5m左右,处于通风防辐射条件下温度表读取的温度。气温在地球表面的平均分布由大气以及地表面的辐射状况,海陆下垫面的性质,大气环流的状况以及受环流制约的气团的移动等因素决定。在自由大气中,气温的变化和空气的绝热上升和下降有密切关系。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而递减。在平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缓慢增高。对流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的逆温层。 (2)地温 指地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的统称。在农业气象中常称土壤温度。前者指土壤水平暴露面的温度,后者指一定深度的土壤温度。由置于不同深度的温度表测得。 (3)水温 水体各层的温度,通常指水面温度。即水体表面的温度。海面温度代表接近海洋界面之下表面混合层中水温的状况。由于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1%,而且水的比热大,因此,海面水温通过海洋与大气界面的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大气的温度,对天气过程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

植物抗低温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植物抗低温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摘要:笔者从不同的方面综述了植物低温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对低温抗性的机理做了阐释,并且给出以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低温抗性细胞膜透性不饱和脂肪酸丙二醛保护酶系统 脱落酸钙调素低温诱导蛋白 温度在植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温度的调控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调节植物生长状态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自然环境下,植物对于低温的抗性,体现了植物在温度方面的适应性,体现植物物种、品种的生态位的广度。也影响着植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植物的低温胁迫根据温度的不同范围分为两种类型:冷害,是指零上低温对于植物生理机制的影响所造成的伤害;冻害,是指零下低温对于植物生理机制的影响所造成的伤害。目前,对于植物影响较大的是冷害。【1~4】冷害的影响程度不仅取决于温度低的程度,也取决于植物受低温影响的时间的长度。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则冷害对于植物的影响越大。由于温度这一自然因素存在于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因此,对于温度的调控,抗低温机制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中,有对于低温敏感植物和低温驯化植物的对比研究,说明了对植物的低温驯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抗低温能力。也有从水分的平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核酸水平上的研究;还有从细胞壁的特性,细胞膜的结构的研究以及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前面的这些的研究,都说明了植物对于低温的反应和这些条件对于植物抗低温机制的一些影响。然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不是某一种因素的单独作用,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着互作、制约等的作用。上面的这些研究也只是停留在膜保护系统、冷调节蛋白的生理调节的水平。随着生物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植物抗低温的研究有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特别是低温信号转导的研究,分子标记的应用,将进一步揭示低温适应性的调控机理。 1、通过影响植物细胞膜透性影响植物低温抗性 20世纪70年代,Lyons等提出细胞膜是低温冷害的首要部位,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细胞膜由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膜收缩,导致细胞膜透 性改变,膜酶和膜功能系统代谢改变,功能紊乱。【5】 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植物的低温抗性呈正相关。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膜脂的相变温度越低,膜脂的结构对于低温的 忍耐性越强。低温敏感植物和低温抗性植物相比,膜脂中的不饱和脂肪 酸含量低,在抗低温驯化过程中,膜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 低温抗性增强。 在生物技术方面,近年来对于膜脂结构对植物低温抗性影响研究有了新的进展。Los等发现蓝细菌的desA基因与低温抗性有关。研究发现,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左右,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植物为活的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外界条件的综合影响,较明显者为:温度、水分、土壤、空气、人类活动等。 一、温度 随海拔升高、纬度(北半球)北移而降低; 随海拔降低、纬度(北半球)南移而升高。 南---------北:常绿----落叶 阔叶----针叶 (一)温度三基点 1、温度变化----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1)最低温度 (2)最适温度 (3)最高温度 2、一般植物0—35oC范围内,温度上升,生长加速, 温度下降,生长减缓 (二)温度的影响 1、温度影响植物的休眠和萌芽 2、低温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 3、高温影响植物质量 4、温度与物候的关系 5、温度与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 (1)寒温带针叶林景观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5)热带季雨林、雨林景观 二、水分 1、水的作用: (1)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2)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

(3)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种子传播的生态因子之一 (4)可形成特殊的植物景观 2、植物分类(依植物对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 (1)旱生植物:少量水分即可满足生长发育 树干矮小、树冠稀疏、根系发达、夜小而厚, 有的退化成针状,表面有角质层或生绒毛 如:仙人掌 (2)湿生植物:与(1)对立 一般根系不发达,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抗旱能力差 如:秋海棠、酢浆草 (3)中生植物:介于(1)(2)之间 如:水淹可正常生长:旱柳、乌桕、水杉 水淹会死亡:梧桐、桃、李、木瓜、雪松(4)水生植物:植物的全部或部分必须在静水或流水中生长 如:王莲 三、光照 (一)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通过以下两点表示 (1)光补偿点 (2)光饱和点 (二)植物分类(依光照强度) (1)阳性植物:要求较强光照,不耐庇荫 (2)阴性植物:要求较弱光照 (3)中性植物(耐荫植物) 备注:耐荫是相对的,与纬度、气候、年龄、土壤密切相关 四、土壤(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主要指土壤的机械组成 (二)土壤厚度的影响 涉及土壤水分、养分多寡及承重问题 (三)土壤酸碱度(PH) 影响矿物质养分溶解、转化、吸收 (四)植物分类

浅谈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杨万坤 114120238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应用生物教育A班) 摘要: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植物正常所需温度(生物学零度)时,温度对植物形成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造成严重影响。植物遭受低温逆境胁迫时,从感受低温信号到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和调节基因表达,进而产生抗寒能力。研究低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低温反应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对于我们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 Abstract:Whe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is consistently lower than the temperature normally required for plants (biological zero),The temperature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nt, the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a serious impact.Plant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low temperature signal from the feeling to have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 and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resulting in cold hardiness。Study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 growth,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low temperature responsive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for our production and life of great significance.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 (白 多, 于西藏白天的高温配合较强的太阳辐射,积累的有机物质多,晚上的低温消耗的有机物质少的原因。 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其它因子得到基本满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气温和农作物生长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即气温越高,农作物生长发育越快。当活动温度累积到一定的总和时,农作物才能完成整个发育周期(或者说农作物才能开花结果),这一温度总和称为积温。 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值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积温表现了作物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2019-8-5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称有效积温。 生物学下限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指作物有效生长的下限温度,也就是作物生长三基点的最低温度。一般情况温带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5℃,亚热带作物为10℃,热带作物为18℃。籼稻为12℃,粳稻为10℃,油菜为4—5℃。 如计算水稻的有效温度: 早稻播后,4月8号的平均气温为16℃,其有效温度为16℃-12℃=4℃ 4月14号的平均气温为8℃,低于水稻生长下限温度,则4月14号的有效温度为0。 活动积温计算公式: Y=∑ti>B Y为活动积温,B为生物学下限温度,ti>B为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即活动温度。∑ 10~ 热带植物-棕榈树寒温带高寒区泰加林仙人掌蓝藻地球上各地带的植物需要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不同的。热带植物生活最适温度范围多在30~35℃;温带植物多在25~30℃,而寒带植物的最适温度一般稍高于0℃。 2019-8-5

光谱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谱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以光谱、光照强度、日照时间、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太阳辐射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气象要素。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部分。而光谱成分是植物重要的一个生态因子,在太阳光谱中,对于植物生活其最重要的是可见光部分(波长0.04μm~0.76μm),但紫外线(波长0.01μm~0.4μm)和红外线(波长0.76μm~1000μm)也有一定的意义。不同波段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刺激和支配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太阳光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形态建成的作用。 太阳辐射不同光谱对植物的影响如下:1)波长大于1.00μm的辐射,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热能,影响植物体温和蒸腾情况,可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参加光合作用2)波长为1.00~0.72μm的辐射,只对植物伸长起作用,其中波长为0.72~0.80μm的辐射称为远红外光,对光周期及种子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与果实的颜色3)波长为0.72~0.61μm的红光、橙光可被叶绿素强烈吸收,某种情况下表现为强的光周期作用4)波长为0.61~0.51μm 的光,主要为绿光,表现为的光合作用与弱成形作用5)波长为0.51~0.40μm的光,主要为蓝紫光,被叶绿素和黑色素强列吸收,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与成形作用6)波长为 0.40~0.32μm的光,外辐射起成形和着色作用,如使植物变矮,颜色变深,叶片变厚等7)波长为0.32~0.28μm紫外线对大多数植物有害8)波长小于0.28μm的远紫外辐射可立即杀死植物。 此外,有科学实验证明,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可见光中的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这类光能抑制职务的伸长,而是其形成粗矮

实验一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园艺园林学院(院、系)园林专业园林111班组课 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教师评定 实验一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一、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对植物的影响,从而了解温度对园林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限制作用,以及对极端温度的预防措施。 二、仪器准备 恒温水浴锅、冰箱、电导仪、注射器、培养皿、烧杯、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材料 植物成熟健康叶片。 四、原理及说明 植物对高温伤害反应因物种不同而有差别。植物耐高温性的测定最好用整株植物进行,但在实际中不易进行。根据Lange的研究,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测定植物离体部分的温度抗性,与对整株植物测定没有很大差异。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植物的一部分浸在适当温度的水中经过30min,然后观察器官受伤害程度,若有50%的器官受害,表明这个温度是致伤高温。 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到逆境影响时,如高温、低温、干旱、盐渍或病原菌侵染后,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这样,比较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在相同胁迫温度下膜透性的增大程度,即可比较作物间或品种间的抗逆性强弱,因此,电导法目前已成为作物抗性栽培、育种上鉴定植物抗逆性强弱的一个方法。 可通过测定细胞渗出液的电导率来了解植物受伤害的程度。伤害程度可用下式表示: I=C-C0/C d-C0 C为样品的伤害电导率、C0为完好时的电导率,C d为完全伤害时的电导率。I值越大,表明伤害程度越严重。 五、实验步骤 1.植物耐热性测定:分别取供试植物的叶片切成1×1cm小片,每份称取0.5g样品,在烧杯中分别放入测

研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课题报告...

土壤研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课题报告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日益增加的人群活动影响城区土壤的自然性状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成了独特的城市土壤,从而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1.城市土壤的特点 1.1 土壤无层次人为活动产生各种废弃物,过去长期多次无序侵入土体和地下施工翻动土壤,破坏了代表土壤肥力的原土壤表层或腐殖层,形成无层次、无规律的土体构造。 2 土壤密实、结构差城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胶体少,土体在机械和人的外力作用下,挤压土粒,土壤密实度高,破坏了通透性良好的团粒结构,形成理化性能差的密实、板结的片状或块状结构。 3 土壤侵入体多土壤掺入大量的各种渣砾和地下构筑物及管道等,占据地下空间,改变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组成和孔隙分布状态及土壤水、气、热、养分状况。 4 土壤养分匮缺城区内园林植物的枯枝落叶,大部分被运走或烧掉,使土壤不能像林区自然土壤那样落叶归根、养分循环。在土壤基本上没有养分补给的情况下,已有大量侵入体占据一定的土体,致使植物生长所需营养面积不足,减少了土壤中水、气、养分的绝对含量。植物在这种土壤上生长,每年都要从有限的营养空间吸取养分,势必使城市土壤越来越贫瘠。 5 土壤污染城市人为活动所产生的洗衣水、菜瓜汤、油脂、酸碱盐等物质进入土体内,超过土壤自净能力,造成土壤污染。近年来,一些城市用10%-20%的氯化钠盐作为主要干道的融雪剂,融化的盐水已构成影响植物生存的新污染源。2.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6 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密实度又称紧密度或土壤坚实度。城市土壤密实度显著大于郊区土壤,是城市土壤的一个主要特点。 7矿物质对植物的影响很大了,植物需要大约25种元素,C H O N P S Na Mg AL B MO Ca Fe Zn 等等, 矿物质中大多都有这些元素,它们在土壤中被根吸收,转运到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作用,好多植物缺少矿物质叶子都会发黄, 比如如果没有Mg,就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因为Mg是合成叶绿素必须的元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活在城市的绿色中,更好的享受城市的美好生活。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内容摘要:光照强度在补偿点以下,植物的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作用产生,用词不能积累干物质;在光补偿点处,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消耗相等;在光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提高并超过呼吸强度,于是在植物体内开始积累干物质。 关键词: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来实现的,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植物就会停止生长。只有当光照强度能够满足光合作用的要求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可将植物分为陆生型,水生型,附生型,

寄生型。对植物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光照时间和光合能力。光合面积主要是指叶面积,通常用叶面积指数来表示,即植物叶面积总和与植株所覆盖的土地面积的比值;光合时间是指植物全年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光合时间越长,植物体内就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并增加产量,延长光合时间主要是靠延长叶片的寿命和适当的延长植物的生长期;光和能力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和其他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状态时的植物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 1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藻类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吸收的CO2或释放的O2表示,亦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量表示。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一个被光线照射的表面上的照度(illumination/illuminance)定义为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设面元dS 上的光通量为dΦ,则此面元上的照度E为:E=dΦ/dS 。照度的单位为lx(勒克斯),也有用lux的,1lx=1lm/㎡。照度表示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程度的量。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例如在低纬度的热带荒漠地区,年光照强度为200大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摘要:概述各种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研究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具体分析光、温度、水分及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探寻其实践应用方法。 关键词:气象园林植物光照温度水分空气 一、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很多,而气象对园林植物就有深远的影响,大到植物带的分布小到植物的生长发育。气象学包括各种气象因素,而对于园林植物来说,气象对其影响有很多方面,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象这个大环境,植物的分布、色彩大小等等都离不开它。而最普遍的影响因素莫过于光、温度、水分和空气。故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就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四大气象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二、气象因子的具体影响 (一)光照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各种植物都要求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时间和空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居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1) 光谱对植物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光照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叶绿素合成及形态形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太阳辐射光谱不能全被植物吸收。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称为生理辐射,主要指红橙光、蓝紫光和紫外线。 ①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大,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橙光的14%。红橙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种子萌发; ②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加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紫外线有利于维生素 C 的合成。 ③在紫外线辐射下,许多微生物死亡,能大大减少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紫外线也能抑制植物茎的伸长,引起向光敏感性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在诱导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等方面,不同波长的光,其作用也不同。如蓝紫光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成矮小的形态;而红光有利于植物的伸长,如用红光偏多的白炽灯照射植物,可引起植物生长过盛的现象。青蓝紫光还能引起植物的向光敏感性,并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紫外线能抑制植物体内某些生长素的形成,以至于植物的白天生长速度常不及夜间。 生长期内生长素受侧方光线的影响,在迎光一面生长素少于背光面,造成背光面生长速度快于迎光面,产生所谓植物向光运动。 2)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植物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年龄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会相应的发生变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其中生长是指体积、重量、数目等方面的增加,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生化性质方面的变化,而发育则是生长和分化的总和。植物生长分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我先从细胞水平大概阐述一下光照对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影响,再从植物体形态建成过程中逐一论述光的作用,然后是光照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 一、光照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I.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细胞伸长增加细胞体积。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光照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其实当幼苗长成到能进行一定光合作用的时候,光合作用便为细胞分裂与伸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分裂中的细胞的细胞质浓厚,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将无机盐和有机物同化为细胞质,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当细胞体积伸长时,细胞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也作了一定的能量供应源,光合作用与细胞生长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II.光对植物细胞分化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这表现在光诱导、改变细胞极性等方面。细胞极性是细胞不均等分裂的基础,而不均等分裂或分化分裂(即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在形态、生理生化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又是植物组织极性结构分化产生的基础。有实验说明,墨角藻的大小孢子结合生成的合子在最初无细胞壁,是一个完全无极性的球形细胞,但是在由上而下的单向光线照射下,合子形成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便形成了以细胞内单向钙离子流为特征的极性,此时改变光线照射方向可以改变细胞极性的方向。不过在细胞壁形成之后,细胞的极性便固定住了。这说明在细胞未完全定极性之前,光照对细胞极性是有影响的,影响其分裂方向和分化方向。 二、光照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作用 I.种子的成熟过程。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实质上是指胚由小变大,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主要是把葡萄糖、蔗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有机物质,并积累在子叶和胚乳中。这些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如小麦籽粒2/3的干物质来源于抽穗后叶片及穗子本身的光合产物,此时光照强,叶片同化物多,输入到籽粒的多,产量就高。在小麦灌浆期一遇到连着好几天阴天,籽粒重明显地减小而导致减产。此外,光照也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 II.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光对一般的植物种子萌发没有什么他特别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是需要光的,这些种子叫做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等的种子。还有一些萌发时不需要光的种子称为嫌光种子。近年的研究表明,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对某些波长的光较敏感,主要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实验原理 植物在遭受低温伤害后,植物原生质膜,选择性丧失,对物质的透性发生改变,使得一些盐类,或有机物从细胞中渗出,进入周围溶液中,通过电导度的测量和糖的显色反应,即可见到外界溶液中电介质和糖类的增加。 材料、仪器与试剂: 植物材料:植物叶子 仪器:电导率仪、火焰光度计、冰箱、小烧杯、钻孔器、大试管、水浴锅、移液管。 试剂:蒽酮、浓H2SO4 。 方法与步骤: 1.取植物叶片置于冰箱内,放置2、4、6小时或更长时间,取出用直径约1cm的钻孔器,钻取叶子圆片40片,用蒸馏水洗3遍,以除去切口汁液,置于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另取未经低温处理的叶片,,同样钻取40个圆片,洗涤后,置于另一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种,置于室温中让其浸泡数小时(两小时以上)。 2. 叶片浸液含糖量的测定:除上述烧杯中的叶子圆片,吸取浸出液1ml 于大试管中,加蒽酮少许及少量浓H2SO4 ,摇匀,于沸水中煮10分钟,如有糖存在,可产生绿色,绿色深浅,即表示糖分的多少。 3. 叶片浸液电导率的测定:将余下的浸出液用电导仪测量溶液

的电导度,电导度越大则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越高。 4.将渗出液用火焰光度计测渗出液中的K+或其它离子浓度。比较含量的差别。 思考题: 1.比较经低温处理和未经低温处理的叶子,电导率、糖量及渗出液离子含量有何不同? 2. 还有那些其它方法可以测量植物遭受低温伤害的程度?有何实践意义?

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实验目的 ?呼吸速率是植物生命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植物生理研究及农业生产实践等方面。测定呼吸速率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不外乎测定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两类方法。本实验用广口瓶法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并比较小麦吸胀的种子与幼苗的呼吸速率。 实验原理 ?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碱液(一般用氢氧化钡),并悬挂植物材料,则植物材料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为容器中氢氧化钡所吸收,然后用草酸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钡,从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的草酸溶液之差,可计算出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其反应式如下: Ba(OH)2+CO2→BaCO3↓+H2O Ba(OH)2+H2C2O4→BaC2O4↓+2H2O 材料、仪器与试剂 ?植物材料:吸胀小麦种、芽长0.5cm左右的小麦种子 ?仪器:广口瓶装置(见图2)、台秤、酸式滴定管、滴定管架一套?试剂:1/44 mol/L草酸溶液:准确称取重结晶H2C2O4 ?2H2O 2.865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每ml相当于1mg CO2。 ?0.05mol/L 氢氧化钡溶液:Ba(OH)2 8.6g 或Ba(OH)2 ?8H2O 15.78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如有浑浊待溶液澄清后使用。 ?酚酞指示剂:称取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贮于滴瓶中。 实验步骤 1.取500ml广口瓶两只,装置如图所示。瓶口加一三孔橡皮塞:一孔插入装有碱 石灰的干燥管,以吸收进入瓶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孔插入温度计;第三孔供滴定用,实验时插一小橡皮塞,塞下悬挂一尼龙纱小筐供装植物材料用。 2.空白滴定:拔出两广口瓶的小橡皮塞,向瓶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20ml,再塞进 瓶塞。充分摇动广口瓶几分钟,待瓶内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后,拔出小橡皮塞,加入三滴酚酞,把酸滴定管插入孔中用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记下草酸溶液用量(ml),即为空白滴定值。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培的影响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培的影响 植物组培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早期的组培报道,多集中于研究各类植物的培养基组成,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激素等培养基成分的种类和配比浓度。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培养基研究成果的积累,人们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培养条件方面,如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容器内空气因素对组培和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的影响。 组织培养中光照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光强、光质、以及光照时间方面: 1、光照强度(lightintensity) 光照强度对培养细胞的增殖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光照强度对外植物体、细胞的最初分裂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生长的粗壮,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容易徒长。 2、光质(lightwave) 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组织的增殖以及器官的分化都有明显的影响。如百合珠芽在红光下培养,8周后,分化出愈伤组织。但在蓝光下培养,几周后才出现愈伤组织,而唐菖蒲子球块接种15天后,在蓝光下培养首先出现芽,形成的幼苗生长旺盛,而白光下幼苗纤细。据倪德祥等在香石竹的研究表明,白光条件下生长量最高,其次是红、黄、绿、蓝光对生长有抑制作用,单色光对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复合光条件下完成。 3、光周期(lightperiod) 试管苗培养时要选用一定的光暗周期来进行组织培养,最常用的周期是16h的光照,8h 的黑暗。研究表明,对短日照敏感的品种的器官组织,在短日照下易分化,而在长日照下产生愈伤组织,有时需要暗培养,尤其是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在暗培养下比在光下更好。如红花、乌饭树的愈伤组织。 除某些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需要黑暗条件外,一般培养都需一定的光照。

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

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每一类花卉植物的花芽分化都有特定的要求。有的花芽一年内多次分化,如非洲菊、香石竹、茉莉、月季、四季桂等宿根花卉及木本花卉。它们在分化花芽与开花过程中,营养生长仍在继续进行。有的为夏秋分化类型,花芽每年只分化一次,于夏秋6-9月的高温季节进行,秋末分化完成后进入休眠状态,并在低温状态下完成细胞分化,到次年早春或春夏间开花。如郁金香、水仙、牡丹、山茶、杜鹃、梅花、玉兰、垂丝海棠等。有的为冬春分化类型,花芽每年分化一次,于冬春(12月至下年3月)较低温度下进行,其分化至开花期间短且连续,如报春花、三色堇、鸢尾、柑桔类等。有的为当年分化类型,于当年生枝的新梢或花茎顶端形成花芽,在夏秋开花。掌握了每种花卉植物的花芽分化特征,在花芽分化期应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促使花芽尽量分化。 二、水肥因素。在花卉生长期间水肥过量,易引起枝叶徒长,影响花芽形成,导致不开花或少开花,即使能开花也易落花、落果。一般在偏施氮肥,而又缺乏磷钾肥的情况下,会影响花芽形成。故此,在花芽分化期要注意增施含磷钾肥的肥料,或喷施磷酸二氢钾液(0、3%左右)。同时,孕蕾期施肥过浓,浇水忽多忽少,极易造成落花落蕾。 三、温度因素。花卉的叶芽在向花芽转变之前对环境反应非常敏感,适宜的环境条件能诱导开花,称为成花诱导作用。根据成花诱

导所需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就是春性花卉,即要求温度在5-12℃,5-15天完成诱导的花卉,如一年生花卉、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草花。二就是冬性花卉,即要求0-10℃的低温30-70天完成诱导的花卉,如二年生草花、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三就是半冬性花卉,即要求3-15℃的温度15-20天完成诱导的花卉。在花卉栽培中,应尽量满足成花诱导的条件,促使叶芽向花芽转变。 四、光照因素。一般来说,从春至夏、秋到冬,各种盆花都需加强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但在夏季高温阶段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应将盆花置于阴凉通风处养护,让其在早晚略见阳光。但在"寒露"以后,无论就是喜阳还就是喜阴花卉,均要进行全日照,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五、土壤因素。大多数花卉喜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而怕盐碱,即使就是耐碱性土壤的花卉,PH值也只能在7、5左右,碱性过高,影响开花结实;再如喜酸性的花卉山茶、栀子、米兰、杜鹃等,栽培土壤PH值以5、5-6为宜,若就是PH值在4左右,酸性太大,施磷肥就会失去肥效,有碍花芽分化。因此,应根据各种花卉的生态习性配好盆土,利于花卉生长。 六、插条因素。无性繁殖的插条,都必须从进入生殖期的成年母树的树梢部位截取,因为这些枝条为生殖枝,所繁殖幼苗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