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中国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赏析
《诗经》名篇:《伐檀》、《硕鼠》、《氓》、《关雎》、《无衣》、《静女》
楚辞屈原:《涉江》、《橘颂》、《离骚》《湘女》
汉魏乐府
1.《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怨歌行》(汉班婕妤)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
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
奈若何。
6.《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
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7. 《陌上桑》
8.《木兰辞》
9.《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
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野田黄雀行》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杨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
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野田黄雀行》属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是曹植的后期作品。
全诗可分三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第一层两句借自然景物起兴。高大的树木往往招惹凄厉的巨风,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汹涌的浪涛。这里托物喻人,风波二字一方面隐指那些在位的、与己对立的权势人物,惯于兴风作浪,气势汹汹,作威作福;一方面,风前冠一悲字,更渲染了当时自己所处环境的险恶恐怖。此外,一扬一多,不仅暗示肇事者蓄意
制造事端的行为举动,而且点出这种行为举动的频繁。事实也是如此,曹丕即帝位前后,长期把曹植视为争夺帝位的劲敌。为了称帝,拉帮结伙,活动频繁,猜忌怀疑,诬告监视,百般离间植与其他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丕即帝位后对植又多次贬爵徙封。更有甚者,曹丕不但蓄谋残杀了曹彰,且有诛杀曹植的预谋。逼令曹植作百步诗之闻,正是丕对植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明证。多次用风来象征自己的险恶处境。如:高台多悲风(《杂诗六首》其一),何意回飙举(其二),江介多悲风(其五),卒遇回风起、惊飙接我出(《吁嗟篇》)等;又用蓬、孤雁、游客子等物,自喻十一年而三徙都的流荡不定、孤寂凄苦的遭遇。从中可足见曹植在强大残暴的敌对势力面前,屡屡变迁、孤立无援、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状。
曹植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如同身陷囹圄,既无权力,又无自由,所以发出了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的慨叹。诗以利剑喻权柄。手中没有权,非但无益于友人,反连累他们。连累了他们却又不能救助他们,那又可须结交很多朋友害他们遭罪丧命,甚至祸及家人?通过反诘语气更增强了对仇者的愤恨、对友人的负疚、对自己的责备之情。
曹植在政治上是有非凡抱负的,他要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然而残酷的现实完全扼杀了他宏大的志向,他怎么不感到遗恨不尽、愧对好友呢?这一对反诘句式的慨叹,包蕴了无比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令人深思、耐人咀嚼。下面逼出一个故事证据: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这里的反问语气同样激人思索。篱间雀喻禁锢的自己及遭杀戮的丁氏兄弟等亲友,《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云: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翼、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于是以罪诛修。文帝即位,诛丁仪丁翼。黄雀弱小,鹞鹰凶猛,这是敌对的两种势力的对比。黄雀一见鹞子就吓得自投罗网,可见曹丕罗织的专制统治势力如何凶恶宏大。作为毫无权位的曹植,连起码的人身自由都无保障,串亲会友也得不到恩准;已是自身不保,当然也救不了受到迫害的好友。曹植及其亲信,在曹丕的高压政策面前,正象弱小的黄雀一样,任凭怎样飞窜,也逃不脱那预谋设置的恢恢罗网啊!这里隐含了悲的因由。(黄雀投罗得救故事,由《国策楚策四》中事点化而来。)曹植不能自救,也不能救人的根本原因何在?这不正是利剑不在掌之故吗?这样,五、六句便与三、四句很有机地了起来,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表达了权的重要。在其它诗中,也常以方舟,等象征权力,反映他对权的渴望。
自投罗的后果是什么?罗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罗家,设置罗网的人。喻迫害者。少年,设想的、有权力拯救黄雀的勇士。一悲一喜,鲜明地揭示了罗家与少年对黄雀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和情感。
案《魏略》曰:太子立,欲治丁仪罪,仪为右刺奸掾,欲仪自裁。而仪不能,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等求哀,尚为涕泣,而不能救。后遂因职事,收付狱杀之。诗中篱间雀,疑即指仪,少年疑即指尚。当仪之求哀于尚;而尚涕泣,犹少年之悲雀也。植为此篇,当在收仪付狱之前,深望尚之能救仪,如少年之救雀也。(《曹子建诗注》)此说颇为有理。仪遇难时,诗人身处危恶,已无力救助,只有寄情于笔端,幻想出现一个救人急难之少年。
以上从第三句至第八句为第二层,以黄雀投罗,从反面隐喻权力对政治集团的重要。在勾心斗角的封建统治者的铁腕面前,绝无亲情可言。
拔箭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这最后四句为一层,表达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云壮志的憧憬。诗人充满梦幻地遐想着,有那么一位英武的少年,见雀投罗,便拔出宝剑来奋力向罗网砍去,黄雀挣脱出来以后,自由轻快地翱翔于蓝天,然后飞下来感谢解救他的少年。可见黄雀是知恩报德的。剑,照应开头利剑,是权柄的同一语。前一剑,从反面实写,是说无权的弊害;后一剑,从正面虚写,是说有权的功利。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两相印证,相反相成。拔和捎二动词,描摩出少年的武侠举动和英雄气概。从见到悲,到拔到捎,系统地写出了少年见义勇为、拔刀相助、锄强扶弱的思想和行为之发展过程。一摩字,把黄雀得救后飞得如何迅速高远、触及长空的情状表现得十分有力。这是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