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引言
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问题始终是转型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领域, 也为相关国家的决策层所广泛关注。

一些学者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与经济合作问题( 赵常庆, 2004、2002、2001, 孙壮志, 2005) 。

有的学者则在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框架下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 孙永祥、张晶, 2003;唐艳辉、陈海威, 2004) 。

还有学者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内容、模式与前景角度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问题( 杜亚平,2004;陈玉荣, 2004) 。

有的学者在WTO 的框架下探讨了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与贸易政策选择问题( Richard Pomfret, 2005, pp.32-58) 。

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在能源、原材料领域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也为学术界所关注( James P. Dorian, Utkur Tojiev Abbasovich,Mikhail S. Tonkopy, Obozov Alaibek Jumabekovichand Qiu Daxiong, 1999, pp.281- 287) 。

本文以相关统计资料与研究文献为基础, 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五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试图弥补该研究领域的某些不足。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波动性
中国与中亚同为经济转型国家, 在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过程中, 彼此之间存在着双边、多边贸易与投资的比较优势。

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波动性较为突出。

1.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 双边与多边贸易规模逐渐扩大, 但大多数年份中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1 世纪以来,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随着贸易额增长, 中国逐渐由贸易逆差国转变为贸易顺差国。

1994- 2005 年间,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94 年的5.4749 亿美元增加到2005 年的87.2677 亿美元,增长了约15.94 倍。

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从1994 年的1.9278 亿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5
2.2858 美元, 增长了约27.12 倍, 中国从中亚五国的进口从1994 年的
3.5471 亿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3
4.9819 亿美元, 增长了约9.86 倍。

1994- 2005 年间,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除了2003、2004 和2005 三年外, 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贸易逆差最低的1998 年达到0.4302 亿美元, 贸易逆差最高的2001 年达到5.2532 亿美元。

2005 年, 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贸易顺差最大达到17.3039 亿美元。

可以看出, 1991- 2005 年间,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和幅度大于进口贸易额增长速度与增长幅度。

1991- 2000 年为平稳增长阶段, 2001 年出现下降, 2002- 2005 年间为快速增长阶段。

2.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并不平衡在中亚五国中,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土库曼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相对较小, 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2005 年,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达到68.0611 亿美元、9.7220 亿美元和6.8056亿美元, 与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分别达到1.5794 亿美元和1.0996亿美元。

贸易额最高的哈萨克斯坦是最低的土库曼斯坦的约62.43 倍。

1994- 2005 年间,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94 年的3.04
亿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68.0611 亿美元, 增长了约22.39 倍, 增长幅度最小的乌兹别克斯坦也从1994 年的1.2368 亿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6.8056, 增长了约5.5 倍。

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双边贸易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十分明显, 如所示。

可以看出, 1994- 2005 年间,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进出口贸易额变动幅度最大, 波动性增长趋势最为明显。

1994- 2000 年为稳定增长阶段, 2001 年出现小幅下降, 2002- 2005 为快速增长阶段。

1994- 2001 年间, 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较为缓慢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特征, 2002- 2005 年增长幅度提高较大。

3.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和经济发展,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贸易额持续上升, 但不平衡性和波动性特征仍然较为明显, 中亚五国吸收中国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别2005 年, 中国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的商品与服务总额分别为38.9675 亿美元、8.6715 亿美元、2.3006 亿美元;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从中国的进口额分别只有1.4374 亿美元和9088 万美元。

哈萨克斯坦从中国的进口额是土库曼斯坦从中国进口额的约42.88 倍。

1994- 2005 年间,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从1994 年的1.0704 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38.9675 亿美元, 增长了约36.4 倍; 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从1994 年的2993 万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8.6715 亿美元, 增长了约28.97 倍; 对塔吉克斯坦的出口从1994 年的68 万美元增长到2005 年1.4374 亿美元, 增长了约211.38 倍; 对土库曼斯坦的出口从1994 年的367 万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9088 万美元, 增长了约2
4.76 倍; 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从1994 年的5164 万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2.3006 亿美元, 增长了约4.47 倍。

1994- 2001 年间, 中国对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额增长并不显著,在有的年份还出现下降现象, 表现出波动性增长态势, 2002-
2005 年间出现显著性增长态势。

1994- 1998 年间, 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额表现出波动性、低幅度增长态势, 1998- 2001 年表现出波动性、递减增长态势, 2001- 2005 表现出出现增长态势。

1994- 2000 年间, 除了1995、1997 年出现下降外,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额整体呈现出波动性缓慢增长态势, 2001 年出现下降, 2002- 2005 年表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

简言之,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表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和一定的波动性特征。

在中亚五国中,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 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口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数量与金额相对较小。

中国对中亚各国的出口, 虽然总体呈现出波动性增长态势, 但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双边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 中亚五国作为中国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的地位不断增强。

但中国对中亚五国产品与服务出口却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三、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与国别结构特点
中国与中亚各国虽然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商品品种较为单一, 交易商品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量较大, 与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进出口贸易额有待进一步提高。

具体而言, 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国别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国对中亚各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帽等日用消费品、小型农机、机械和通讯设备、交通工具、建筑材料、日用百货、五金工具、瓷制餐具、家电、石油和机
械设备、化工和塑料制品等; 主要进口商品为钢材、金属矿产、石油及石油制品、棉花、牛羊皮、黑色和有色金属、旧金属和农产品、塑料等, 如表1 所示。

可以看出, 2005 年, 中国从中亚五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产品, 能源产品主要是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化工及塑料制品, 原材料产品主要是棉花、废旧金属和牛羊皮等;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
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纺织品、家用电器、通讯与机械产品。

2.中亚五国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产品进口市场,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中亚各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存在较大差别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进口来源国, 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作为中国进口产品来源国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5 年, 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额达到29.0936 亿美元, 从乌兹别克斯坦的进口额为4.5050 亿美元, 从吉尔吉斯斯坦的进口额为1.505 亿美元, 从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进口额最低, 只有1908 万美元和1420万美元,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相当于中国对塔吉克斯坦出口额的约204.88 倍。

如表2 所示:
3.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表现出不平衡性, 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国进口产品来源国的地位增长得最快1994 - 2005 年间,
中国从哈萨克斯坦的进口额从1994 年的1.9696 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
29.0936 亿美元, 增长了约14.77 倍, 中国从吉尔吉斯斯坦的进口额从1994 年的7544 万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10505 万美元, 只增长了约1.39 倍, 中国从塔吉克斯坦的进口从1994 年的250 万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1420 万美元,增长了约5.68 倍, 中国从土库曼斯坦的进口额从1994 年的759 万美元增长到2005 年1908 万美元, 增长了约2.51 倍, 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的进口额从1994 年的7222 万美元增长到4.5050 亿美元, 增长了约6.24 倍。

可以看出, 1994- 2005 年间,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在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除1998年外,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持续增长,2001- 2005 年的增长幅度呈现递增态势。

1994-2001 年间,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出口额表现出波动性缓慢发展态势, 2002- 2005 年间,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增长幅度相对较大。

简言之, 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进出口贸易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基本制成品之间的交易, 交易商品以资源、能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亚五国作为中国进口产品来源国的地位和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贸易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不平衡性, 但随着双边经贸关系仍然得到发展。

四、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地位的变化
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各国在多边与双边贸易中的地位会不断变化。

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贸易地位变化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成为彼此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彼此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现增长态势1994- 2005 年间, 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的发展, 彼此之间的双边与多边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和地位逐渐增长, 中国与中亚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94 年的0.24%增长到2005 年的0.56%,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94 年的1.66%增加到2005 年的11.25%,增长了约6.78 倍。

可以看出, 1994- 2005 年间,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重呈现出波动式递增态势, 比重增长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点。

同样, 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表现出波动性递增态势, 比重增长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2. 中亚五国作为中国产品与劳务出口市场的重要性逐渐加强, 中国作为中亚五国进口商品来源国的地位也逐渐得到强化, 后者的重要性高于前者的重要性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表现出增长趋势,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总额占中亚五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也表现出递增趋势。

2005 年,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总额占中亚五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4.72%,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总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62。

1994-2005 年间,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总额占中亚五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94 年的1.08%增加到2005 年的14.72%, 增长了约13.61 倍,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总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4 年的0.16%增长到2005 年的0.62%, 增长了约3.88 倍。

可以看出, 1994- 2005 年间, 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总额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变化表现出周期性特征, 1994- 1995 年为上升阶段, 1995-1997 为下降阶段, 1997 - 1999 为上升阶段,1999- 2001 为下降阶段,2001- 2005 为波动式上升阶段。

中国对中亚出口占中亚五国进口总额比重变化也表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特征, 1994-1995 为上升阶段, 1996-2000 年为上升阶段,2001 年出现下降,
2001-2006 年为上升阶段。

3. 中国从中亚的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也表现出增长, 同样, 中国从中亚的进口占中亚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呈现出递增趋势2005 年, 中国从中亚五国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0.49%, 中国从中亚五国的进口占中亚五国出口额的比重达到8.32%。

1994-2005 年间, 中国从中亚五国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94 年的0.32%增长到2005 年的0.49%, 增长了约1.53 倍, 中国从中亚五国的进口占中亚五国出口额的比重从1994 年的
2.36%增长到2005 年的8.32%, 增长了约
3.52 倍。

可以看出, 1994- 2005 年间, 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口总额占中亚出口总额
比重变化表现出周期性特征, 1994- 1997 年为上升阶段, 1998年下降, 1998-
2003 年为上升阶段, 1994- 1995为下降阶段, 1996 年下降, 1996- 1998 为下降阶段, 1998- 2000 年为上升阶段, 2001 年下降,2001- 2005 年为上升阶段。

简言之, 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国与中亚五国彼此在对方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相互之间贸易关系的重要性逐步提高, 双边贸易额在对方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变化则出现较大差异。

中亚五国作为中国能源与原材料进口来源国的重要性逐渐加强, 中国作为中亚五国能源与原材料商品出口市场的地位也逐渐得到强化, 后者的重要性高于前者的重要性。

五、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 彼此之间逐渐成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双边与多边贸易中存在问题、矛盾与制约因素对各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能够忽视。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性与波动性增加了双边与多边贸易的风险, 不利于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平稳与持续发展在中亚五国中,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 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口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数量与金额相对较小。

中国对中亚各国的出口,虽然总体呈现出波动性增长态势, 但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双边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 中亚五国作为中国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的地位不断增强。

但中国对中亚五国产品与服务出口却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如何控制进出口贸易中不平衡性与波动性,需要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努力。

2.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现有的贸易商品结构限制了双边与多边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进出口贸易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基本制成品之间的交易, 交易商品以资源、能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亚五国作为中国进口产品来源国的地位和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对
中亚五国出口贸易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不平衡性。

3.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双边与多边进出口贸易中地位的不断变化, 形成各国之间的贸易利益博弈与矛盾, 可能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与冲突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国与中亚五国彼此在对方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相互之间贸易关系的重要性逐步提高, 双边贸易额在对方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变化则出现较大差异。

中亚五国作为中国能源与原材料进口来源国的重要性逐渐加强, 中国作为中亚五国能源与原材料商品出口市场的地位也逐渐得到强化, 后者的重要性高于前者的重要性。

贸易地位的改变必然影响到贸易参加国在贸易谈判与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地位, 产生各种贸易利益矛盾与冲突。

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双边与多边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克服双边与多边进出口贸易中的问题和矛盾, 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应在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改变贸易不平衡性与波动性, 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平衡化与稳定化; 增加资本密集型产品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双边与多边贸易中的比重, 改变单一的能源、资源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低成本制成品之间的贸易关系, 优化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增加协调与沟通, 减少贸易冲突与摩擦, 形成制度化、稳定成熟的双边与多边贸易关系; 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贸易投资一体化进程, 促进双边与多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共同融入世界市场体系。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经济转型期地方利益冲突与政府统筹区域研究” ( 项目批准号: 05CJL027)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The Asia Research Center 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资助项目“中国与亚洲转型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项目批准文号: 亚研字( 2005002) ) 和中
国人民大学“985”自由探索项目“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与开
放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与选择研究” ( 项目编号: 01458230) 的阶段性成果, 同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批准号: 06CJY025)的资助。

本文也是作者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经济学系做Erasmus Mundus 访问学者( 2006- 2007) 期间的研究成果, 感谢合作教授Wim Meeusen 博士和项目主任Mieke Vermeire 女士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也感谢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提供的研究经费资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