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 南京电光源研 究所、 武汉工业大学、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相
对反 m ;孰鱿 其 可以 示为: 应Z;二 , 烩变 表 R
继展开了SS H 研究19 Mn 教授和 B on ' ) u: -. i ov- ri
sy教授曾百度文库别应邀在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有 ka a
色研究总院介绍了 SS 八五” H .“ 期间, 国家 83 6 计划新材料领域设立 SS H 技术项 目, SS 支持 H 研 究开发。1 4 在武汉召开了第 1 9 年, 9 届全国燃烧 合成学术会议。我国的 SS H 产业化成果也得到 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我国研制的陶瓷复合钢 管年产近万吨。近年, 我国在 SS H 领域加强了与 国外的 合作与交流, 发表的SS H 方面的文章数目 仅次于俄、 与日 美, 本相近。我国台湾学者在 SS H 粉末和不规则燃烧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科研
论文。工业生产的SS 有T 磨料、o2 H 产品 i c MS 加 i
热元件、 耐火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硬质合金等, 16 9 年开始规模生产铁氧体。以 M za v 9 eh o 院士 n
燃烧合成规律, 获得均匀组织也是保障SS H 产业
作者简 贾光嫩( 6一 , 博士研究生, 介: 16 ) 9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结构陶瓷、 复合材料的 研究 .
成果。
、H= 、・; : 一N瓜 : N广 ・ 0 2 A ,+。 ,
D,J T vBJUT H+T' +H+:p C P d d
式 伟, ,C , 分别为反应物的 o 中: 已 ,r心 、 低温t
态、 高温固态、 液态和气态的摩尔热容;t相变 T: r 温度 A , H 为相变热;m ; T 为熔点; m H A 为熔化热; T 为沸点; 为汽化热。 B H AB
23 H 产物平衡成分的确定 . S S
r , . T _ _ C , e _ T 一 a d
目 前有2 种计算 SS H 产物平衡成分的算法,
一种是简化算法, 另一种是精确算法,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通过简化推出其它算法。 首先设定 H 产物的化学成分, S S 其设定方法 一般只考虑所关心的生成物, 绝热燃烧温度也是 以上述假定下的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为基础进
外部热源;
置; 7 年, 1 3 前苏联开始将 SS 9 H 产物投人实际应
用, 并召开了全国SS H 会议; 7 年, 1 5 前苏联开始 9 研究 SS H 致密化技术, SS 将 H 和传统冶金及材料 加工技术结合, 在燃烧合成的同时进行热固结或 加工成型, 一步合成所需要的形状或尺寸的产品
() 2通过快速自 动波燃烧的自维持反应得到
I Il -} I ii uf I n n} 麟 T i il u xi i : u n n
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为 SS H 学科的建立和实际 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8 年代初, 前苏联的SS 0 H 成就引起外界的注
绿遴与V评 i
高温合成技术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S S 过程热力学、 H 绝热燃烧温度、 平衡成分的
现“ 固体火焰” 后又发现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形
的物质可处于固态、 液态或气态, 但最终产物一般
是固态。
成难熔化合物时都有强烈的放热反应; 7 年, 12 9 该所建立了年产 1一1 难熔化合物粉末( 0 2 t 碳化
铁、 二硼化钦、 氮化硼、 硅化钥等) SS 的 H 中试装
燃烧合成的基本要素: () 1利用化学反应自 身放热, 完全或部分不需
方式。
() 燃: 1 化学自 这类着火通常不需外界给以加 热, 而是在常温下依靠自 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 () 燃: 如果将燃烧和氧化剂混合物均匀 2热自 地加热, 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便着火, 这时 是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着火, 称为热自 燃。 () 3点燃: 用火花、 电弧、 热平板、 钨丝等高温 热源使混合物局部受到强烈的加热而先着火燃 烧, 随后, 这部分已燃的火焰传播到整个反应的空 间, 这种着火方式称为点火。自 蔓延高温合成过
或涂层, 并于1 9 9 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Ms 粉末 7 o: i
和加热元件; 8 年,e a v 1 4 M r n 等提出结构宏观动 9 ho 力学的概念, 研究燃烧合成过程中的化学转变、 热
交换、 物质交换和结构转变及它们的关系; 8 17 9
年, 前苏联成立 SS H 研究中心, 此前苏联几十个 城市都有 SS H 研究机构。据 1 1 9 年的统计, 9 前苏 联有 1 多个单位, 0 5 0 8 多人发表了 SS 0 H 方面的
释剂含量、 压坯相对密度、 反应物尺寸、 预热温度 等。 26 H 的动力学 . S S 燃烧合成动力学, 主要研究燃烧波附近高温 化学转变的速率等规律, 燃烧波速率是目 前人们 普遍采用的一个 SS H 动力学参量, 它直接反映了 燃烧前沿的移动速度; 另外有关的概念还有质量 燃烧速率和能量释放率等。 燃烧机制是指物质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 反应, 物理化学变化和物质传输过程规律以及这 些变化之间的关系。燃烧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 4 种类型: .固相扩散机制 ;2气体传输机制; () 1 () () 3溶解析出机制 ; ) ( 气体渗透机制 。 4 目 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H 过程的快 SS 淬保持及随后对试样的逐层分析; 燃烧波前沿内 物质相组成变化的动力学研究。研究的主要手段 有: X射线分析, 包括同步辐射, 动态 X射线衍射
应自 身放热使反应持续进行, 最终合成所需材料
或制品的新技术。任何化学物质的燃烧只要其结
化的关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7 前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宏观 9 年, 6
果是形成了有实际用途的凝聚态的产品或材料, 都可被称为 SS H 过程。在 SS H 过程中, 参与反应
动 力学研究室的B vsy So和 Mrn o ika kr eav o r na , i ho 等 ’ 研究 硼的 人[在 钦和 混合粉坯块的 〕 燃烧时, 发
关键词 自 艾延 合成 技术 应用
自 合成( l Ppa g T - 蔓延高温 Sf rat Hh e一o gi i e n g m
parS ts, 称SS, et hi简 H) r e y es u n 也称燃烧合成(o- c m bt S ts, C) ui yh i简称 S, s n es o n 它是一种利用化学反
所需成分和结构的产物;
() 3通过改变热的释放和传输速度来控制过 程的速度、 温度、 转化率和产物的成分及结构。 SS H 技术制备的产品纯度高、 能耗低、 工艺简 单, SS 用 H 技术可以制备非平衡态、 非化学计量 比和功能梯度材料。其特点为: ①是一种快速的 合成过程; ②具有节能效果; ③可提高合成材料的 纯度; ④产物易形成多孔组织; ⑤燃烧产物的组织 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 探索各种 SS H 体系的
目 , H 研究和开发的国家已达3 前 从事SS 0
多个。
2 自 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理论
随着对自 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实验研究的不断 深人和推广应用, 其理论日 臻完善, 前对自 目 蔓延
行的。这种算法对生成物较简单的 SS H 体系, 特 别是生成物较单一的体系是比较有效的, 但对于 具有多元的 SS H 体系, 因其产物也较复杂, 仅假 定所关心的产物相是不够的。要实现对燃烧产物 组织结构的严格控制, 就必须对整个燃烧合成体
分析。 其平衡态 S S H 模型为:
程的 火 式 着 方 绝大多 情况 均为 方 数 下 点火 式。
该理论以 H 体系的热稳定性或热失稳为 SS . 研究对象, 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热传递过 程、 着火点火之间的联系。 25 燃烧波蔓延 . 作为一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S S 反应区前沿, H 即燃烧波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不断推移。因此需 要建立能反映这一特征的动力学参数。燃烧波速 率则是这一动力学参数, 它描述了燃烧波前的移 动速率。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 如忽视对流、 辐射散热 等, 以及对燃烧波结构作一定的约束之后, 可以求 出燃烧波速率的解析式。不同的约束条件会得到 略有差别的解。 大多数的SS H 过程, 燃烧前沿都存在一个光 滑的表面( 平面或很小的曲面)这一表面以恒定 , 的速率一层一层传播, 称之为稳态燃烧。有时在 SS H 过程中, 燃烧波前沿的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 都是不稳定的, 称之为非稳态燃烧。非稳态燃烧 分为振动式和螺旋式 2 种模式。 影响燃烧波速率的因素很多, 有化学成分、 稀
麟麟 1 a 'x ` } ;i l 瞧wr i t 徽 . 俏翔脚a脚脚城嘿 h N I n }
系进行详尽的热力学分析, 从热力学平衡的角度 出发确定产物相, 这就需要精确算法。
*gi" g
2 热 火 . 点 理论 4
自 蔓延高温合成的燃烧过程是强烈的自 维持 放热反应的过程。从无机化学反应向稳定的自 维 持强烈放热反应状态的过渡过程为着火过程, 相 反, 从强烈的放热反应向无反应状况的过渡称做 熄火。 着火的方式很多, 一般可分为下列 3 类着火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贾光栩1 郭志猛, 王耀明2 张瑞珠, , 2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 北京 1 03 z 0 8; 0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 淄博 253) 501 摘 要 自炙延高i合成技术是2 世纪后期诞生的一门新兴的前沿科学, l 0 在粉体合成及陶瓷涂 层内 衬的制备等方面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本丈对 自览延高温合成技术的概念、 国内外基本情况进行 了 阐迷, 同时简要介绍了自艾延高温合成的燃烧理论, 对利用自 艾延合成技术进行粉体合成及陶瓷内衬钢 管的应用研究等作了 较为详尽的说明。
确定、 点火理论及动力学等「 0 1 0 1
意。Cd , h s 等人对前苏联 SS re F n u : ir r o e a H 的介绍
21 S . H 过程热力学 S 燃烧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是 SS H 研究过程 促进了 外界对 SS 解。美国Mc l, H 的了 cuy Hl ae o t 等人的 S S H 研究也得到了美国政府 D R A计划 AP 的 基础。绝热燃烧温度是描述 SS H 反应特征的 的 持。 u: o2 分 支 Mn 和Hl. 别对SS 反 烧结 最重要的热力学参量。它不仅可以作为判断反应 i t3 (】 H和 应 作了许多的研究工作。18 年在美国召开了“ 98 高 能否自 我维持的定性判据, 还可以对燃烧反应产 温材料的燃烧合成和等离子合成” 国际会议,e Mr 物的状态进行预测, - 并且可为反应体系的成分设 hn 应邀作了关于 S S av o H 的长篇报告, 促进了 SS 计提供依据。Mr a v H eh o等人提出以下经验判据。 zn 的国际交流。8 年代初, 0 日本的小田原修、 小泉 当与,8 时, 反 才 我 续 成。 K SS 应 能自 持 完 10 H 0 光惠和宫本钦生等开始 SS H 研究。1 7 日本 9 年 8 ,, 、 2 瑞 了 瑞 , R , 、 J a )二一 }一I  ̄ . k f d 一一T +I T I 。 、Ja 一 10 f d 成立燃烧合成研究协会。1 ( 在日 9) 9 年, 本召开了 式中:a T 为反应绝热温度;o d T为初始温度; E为 第 1 美燃烧合成讨论会, e a v 次日 Mr n 应邀作了 ho 反应激活能。 报告。目 日 前, 本研究的陶瓷内衬钢管和 T i i形 N 22 绝热燃烧温度 . 状记忆合金已投人实际应用。 绝热燃烧温度是指绝热条件下燃烧所能达到 我国在 7 年代初期利用 M 一 i 0 o S的放热反应 此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加热 制 备了Ms 粉末[。 9 年, o: ’ 13 利用超高反应烧 的最高温度, i ] 8 生成产物。根据其与生成物的熔点之间的关系, 结制备 CN B 硬质合金复合片。8年代中后期, 0 西
对反 m ;孰鱿 其 可以 示为: 应Z;二 , 烩变 表 R
继展开了SS H 研究19 Mn 教授和 B on ' ) u: -. i ov- ri
sy教授曾百度文库别应邀在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有 ka a
色研究总院介绍了 SS 八五” H .“ 期间, 国家 83 6 计划新材料领域设立 SS H 技术项 目, SS 支持 H 研 究开发。1 4 在武汉召开了第 1 9 年, 9 届全国燃烧 合成学术会议。我国的 SS H 产业化成果也得到 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我国研制的陶瓷复合钢 管年产近万吨。近年, 我国在 SS H 领域加强了与 国外的 合作与交流, 发表的SS H 方面的文章数目 仅次于俄、 与日 美, 本相近。我国台湾学者在 SS H 粉末和不规则燃烧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科研
论文。工业生产的SS 有T 磨料、o2 H 产品 i c MS 加 i
热元件、 耐火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硬质合金等, 16 9 年开始规模生产铁氧体。以 M za v 9 eh o 院士 n
燃烧合成规律, 获得均匀组织也是保障SS H 产业
作者简 贾光嫩( 6一 , 博士研究生, 介: 16 ) 9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结构陶瓷、 复合材料的 研究 .
成果。
、H= 、・; : 一N瓜 : N广 ・ 0 2 A ,+。 ,
D,J T vBJUT H+T' +H+:p C P d d
式 伟, ,C , 分别为反应物的 o 中: 已 ,r心 、 低温t
态、 高温固态、 液态和气态的摩尔热容;t相变 T: r 温度 A , H 为相变热;m ; T 为熔点; m H A 为熔化热; T 为沸点; 为汽化热。 B H AB
23 H 产物平衡成分的确定 . S S
r , . T _ _ C , e _ T 一 a d
目 前有2 种计算 SS H 产物平衡成分的算法,
一种是简化算法, 另一种是精确算法,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通过简化推出其它算法。 首先设定 H 产物的化学成分, S S 其设定方法 一般只考虑所关心的生成物, 绝热燃烧温度也是 以上述假定下的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为基础进
外部热源;
置; 7 年, 1 3 前苏联开始将 SS 9 H 产物投人实际应
用, 并召开了全国SS H 会议; 7 年, 1 5 前苏联开始 9 研究 SS H 致密化技术, SS 将 H 和传统冶金及材料 加工技术结合, 在燃烧合成的同时进行热固结或 加工成型, 一步合成所需要的形状或尺寸的产品
() 2通过快速自 动波燃烧的自维持反应得到
I Il -} I ii uf I n n} 麟 T i il u xi i : u n n
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为 SS H 学科的建立和实际 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8 年代初, 前苏联的SS 0 H 成就引起外界的注
绿遴与V评 i
高温合成技术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S S 过程热力学、 H 绝热燃烧温度、 平衡成分的
现“ 固体火焰” 后又发现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形
的物质可处于固态、 液态或气态, 但最终产物一般
是固态。
成难熔化合物时都有强烈的放热反应; 7 年, 12 9 该所建立了年产 1一1 难熔化合物粉末( 0 2 t 碳化
铁、 二硼化钦、 氮化硼、 硅化钥等) SS 的 H 中试装
燃烧合成的基本要素: () 1利用化学反应自 身放热, 完全或部分不需
方式。
() 燃: 1 化学自 这类着火通常不需外界给以加 热, 而是在常温下依靠自 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 () 燃: 如果将燃烧和氧化剂混合物均匀 2热自 地加热, 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便着火, 这时 是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着火, 称为热自 燃。 () 3点燃: 用火花、 电弧、 热平板、 钨丝等高温 热源使混合物局部受到强烈的加热而先着火燃 烧, 随后, 这部分已燃的火焰传播到整个反应的空 间, 这种着火方式称为点火。自 蔓延高温合成过
或涂层, 并于1 9 9 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Ms 粉末 7 o: i
和加热元件; 8 年,e a v 1 4 M r n 等提出结构宏观动 9 ho 力学的概念, 研究燃烧合成过程中的化学转变、 热
交换、 物质交换和结构转变及它们的关系; 8 17 9
年, 前苏联成立 SS H 研究中心, 此前苏联几十个 城市都有 SS H 研究机构。据 1 1 9 年的统计, 9 前苏 联有 1 多个单位, 0 5 0 8 多人发表了 SS 0 H 方面的
释剂含量、 压坯相对密度、 反应物尺寸、 预热温度 等。 26 H 的动力学 . S S 燃烧合成动力学, 主要研究燃烧波附近高温 化学转变的速率等规律, 燃烧波速率是目 前人们 普遍采用的一个 SS H 动力学参量, 它直接反映了 燃烧前沿的移动速度; 另外有关的概念还有质量 燃烧速率和能量释放率等。 燃烧机制是指物质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 反应, 物理化学变化和物质传输过程规律以及这 些变化之间的关系。燃烧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 4 种类型: .固相扩散机制 ;2气体传输机制; () 1 () () 3溶解析出机制 ; ) ( 气体渗透机制 。 4 目 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H 过程的快 SS 淬保持及随后对试样的逐层分析; 燃烧波前沿内 物质相组成变化的动力学研究。研究的主要手段 有: X射线分析, 包括同步辐射, 动态 X射线衍射
应自 身放热使反应持续进行, 最终合成所需材料
或制品的新技术。任何化学物质的燃烧只要其结
化的关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7 前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宏观 9 年, 6
果是形成了有实际用途的凝聚态的产品或材料, 都可被称为 SS H 过程。在 SS H 过程中, 参与反应
动 力学研究室的B vsy So和 Mrn o ika kr eav o r na , i ho 等 ’ 研究 硼的 人[在 钦和 混合粉坯块的 〕 燃烧时, 发
关键词 自 艾延 合成 技术 应用
自 合成( l Ppa g T - 蔓延高温 Sf rat Hh e一o gi i e n g m
parS ts, 称SS, et hi简 H) r e y es u n 也称燃烧合成(o- c m bt S ts, C) ui yh i简称 S, s n es o n 它是一种利用化学反
所需成分和结构的产物;
() 3通过改变热的释放和传输速度来控制过 程的速度、 温度、 转化率和产物的成分及结构。 SS H 技术制备的产品纯度高、 能耗低、 工艺简 单, SS 用 H 技术可以制备非平衡态、 非化学计量 比和功能梯度材料。其特点为: ①是一种快速的 合成过程; ②具有节能效果; ③可提高合成材料的 纯度; ④产物易形成多孔组织; ⑤燃烧产物的组织 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 探索各种 SS H 体系的
目 , H 研究和开发的国家已达3 前 从事SS 0
多个。
2 自 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理论
随着对自 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实验研究的不断 深人和推广应用, 其理论日 臻完善, 前对自 目 蔓延
行的。这种算法对生成物较简单的 SS H 体系, 特 别是生成物较单一的体系是比较有效的, 但对于 具有多元的 SS H 体系, 因其产物也较复杂, 仅假 定所关心的产物相是不够的。要实现对燃烧产物 组织结构的严格控制, 就必须对整个燃烧合成体
分析。 其平衡态 S S H 模型为:
程的 火 式 着 方 绝大多 情况 均为 方 数 下 点火 式。
该理论以 H 体系的热稳定性或热失稳为 SS . 研究对象, 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热传递过 程、 着火点火之间的联系。 25 燃烧波蔓延 . 作为一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S S 反应区前沿, H 即燃烧波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不断推移。因此需 要建立能反映这一特征的动力学参数。燃烧波速 率则是这一动力学参数, 它描述了燃烧波前的移 动速率。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 如忽视对流、 辐射散热 等, 以及对燃烧波结构作一定的约束之后, 可以求 出燃烧波速率的解析式。不同的约束条件会得到 略有差别的解。 大多数的SS H 过程, 燃烧前沿都存在一个光 滑的表面( 平面或很小的曲面)这一表面以恒定 , 的速率一层一层传播, 称之为稳态燃烧。有时在 SS H 过程中, 燃烧波前沿的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 都是不稳定的, 称之为非稳态燃烧。非稳态燃烧 分为振动式和螺旋式 2 种模式。 影响燃烧波速率的因素很多, 有化学成分、 稀
麟麟 1 a 'x ` } ;i l 瞧wr i t 徽 . 俏翔脚a脚脚城嘿 h N I n }
系进行详尽的热力学分析, 从热力学平衡的角度 出发确定产物相, 这就需要精确算法。
*gi" g
2 热 火 . 点 理论 4
自 蔓延高温合成的燃烧过程是强烈的自 维持 放热反应的过程。从无机化学反应向稳定的自 维 持强烈放热反应状态的过渡过程为着火过程, 相 反, 从强烈的放热反应向无反应状况的过渡称做 熄火。 着火的方式很多, 一般可分为下列 3 类着火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贾光栩1 郭志猛, 王耀明2 张瑞珠, , 2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 北京 1 03 z 0 8; 0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 淄博 253) 501 摘 要 自炙延高i合成技术是2 世纪后期诞生的一门新兴的前沿科学, l 0 在粉体合成及陶瓷涂 层内 衬的制备等方面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本丈对 自览延高温合成技术的概念、 国内外基本情况进行 了 阐迷, 同时简要介绍了自艾延高温合成的燃烧理论, 对利用自 艾延合成技术进行粉体合成及陶瓷内衬钢 管的应用研究等作了 较为详尽的说明。
确定、 点火理论及动力学等「 0 1 0 1
意。Cd , h s 等人对前苏联 SS re F n u : ir r o e a H 的介绍
21 S . H 过程热力学 S 燃烧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是 SS H 研究过程 促进了 外界对 SS 解。美国Mc l, H 的了 cuy Hl ae o t 等人的 S S H 研究也得到了美国政府 D R A计划 AP 的 基础。绝热燃烧温度是描述 SS H 反应特征的 的 持。 u: o2 分 支 Mn 和Hl. 别对SS 反 烧结 最重要的热力学参量。它不仅可以作为判断反应 i t3 (】 H和 应 作了许多的研究工作。18 年在美国召开了“ 98 高 能否自 我维持的定性判据, 还可以对燃烧反应产 温材料的燃烧合成和等离子合成” 国际会议,e Mr 物的状态进行预测, - 并且可为反应体系的成分设 hn 应邀作了关于 S S av o H 的长篇报告, 促进了 SS 计提供依据。Mr a v H eh o等人提出以下经验判据。 zn 的国际交流。8 年代初, 0 日本的小田原修、 小泉 当与,8 时, 反 才 我 续 成。 K SS 应 能自 持 完 10 H 0 光惠和宫本钦生等开始 SS H 研究。1 7 日本 9 年 8 ,, 、 2 瑞 了 瑞 , R , 、 J a )二一 }一I  ̄ . k f d 一一T +I T I 。 、Ja 一 10 f d 成立燃烧合成研究协会。1 ( 在日 9) 9 年, 本召开了 式中:a T 为反应绝热温度;o d T为初始温度; E为 第 1 美燃烧合成讨论会, e a v 次日 Mr n 应邀作了 ho 反应激活能。 报告。目 日 前, 本研究的陶瓷内衬钢管和 T i i形 N 22 绝热燃烧温度 . 状记忆合金已投人实际应用。 绝热燃烧温度是指绝热条件下燃烧所能达到 我国在 7 年代初期利用 M 一 i 0 o S的放热反应 此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加热 制 备了Ms 粉末[。 9 年, o: ’ 13 利用超高反应烧 的最高温度, i ] 8 生成产物。根据其与生成物的熔点之间的关系, 结制备 CN B 硬质合金复合片。8年代中后期, 0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