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及溶解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

一、溶解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溶液内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混合物:至少包含两种物质

3、说明:均一稳定的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FeCl3溶液是黄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

4、溶液的微观形成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扩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中,如图NaCl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5、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导电性,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使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水、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存在与水中,不能形

成自由移动离子,因此蔗糖水溶液很难导电

二、溶液形成中的能量变化

1、物质的溶解过程

扩散过程(了解):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如:硫酸铵

水合过程(了解):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如: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溶于水温度不变的物质:氯化钠

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不稳定,静置分层

2、悬浊液:一种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态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浑浊的混合物,如泥与水混合用力振荡后得到的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的液体就是悬浊液;悬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会沉淀下来,故悬浊液可用过滤法分离

3、乳化

(1)概念: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现象

(2)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农药的使用:将农药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再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制成的透明液体叫乳油→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洗洁精等

乳化现象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

一、溶质的组成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通常是水,也可以是其他液体,如:酒精、汽油、氯仿等)

溶液:溶解了某种溶质的混合物

判断溶质、溶剂:

(1)若气体、固体溶于液体,则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食盐水、高锰酸钾溶液、盐酸

(2)若液体溶于液体,质量少的为溶质,质量多的为溶剂;如碘酒

(3)有水存在的溶液,无论水多少,水都为溶剂;如酒精溶液

(4)如有化学反应,则应根据反应情况判断溶质、溶剂

二、溶质浓度的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mL)×溶液密度(g.mL-1)

3、注意: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饱和也可是不饱和溶液,可以稀也可以是浓溶液(2)溶液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用百分数来表示,一般与温度无关

(3)溶液质量是该溶液中溶剂质量与溶解的全部溶质质量之和(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

(4)溶质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溶质的质量

(5)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多,溶液越浓;反之则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少,溶液越稀

(6)配置好一定浓度的溶液后,用去一部分,剩余的溶液浓度不变

4、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5、(1)配置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6、计算: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3g,水的质量47g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的体积,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装瓶保存:把配置好的溶液装入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题型一,溶液的稀释

向5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g水,求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思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步骤

1、蒸发溶剂

题型二,溶液的浓缩方法2、增加溶质

3、加浓溶液

例一、100g10%的NaCl溶液蒸发掉50g水,求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思路: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二、向5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NaCl,求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思路:该过程溶质、溶剂的质量是守恒的

例三、向5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g20%的NaCl溶液,求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思路:该过程溶质、溶剂的质量是守恒的

三、化学反应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1、100g10%的稀硫酸与6.5g锌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的质量

思路:方法一,溶液质量=硫酸锌质量+溶剂水的质量

方法二,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总质量-生成气体质量(推荐用此方法,哦NO是必须嗯哼!!!)

守恒法: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总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例2、100g7.6%的稀盐酸与10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度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盐、蔗糖可溶于水,而氢氧化钙较难溶于水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用油难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红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如对于硝酸钾等多数物质,温度越高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强,而氢氧化钠则相反,温度越高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反而越弱,食盐在水中溶解性随温度变化不大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叫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叫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同一温度下继续加此溶质,观察是否能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

溶液的浓、稀是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来划分的,而饱和不饱和溶液是按一定条件下溶质能否继续溶解来划分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同种溶液在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条件

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加热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这和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有什么区别?

三、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1、溶解度:常用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单位:g

3、注意: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缺一不可

四、溶解度曲线

1、横坐标:温度

纵坐标:溶解度

更加直观的显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3)交点的意义: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四、结晶

1、降温结晶: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晶体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2、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质以晶体析出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3、粗盐提纯

(1)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作用:引流)、漏斗;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蒸发: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坩埚钳操作要点: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五、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当压强为101KP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2、示例:101KP、00C时,在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