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简要的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李约瑟难题简介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李约瑟难题也引起各界关注和讨论。
李约瑟生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 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 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 并在其编著的15 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 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 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 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 ⋯⋯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 后来却会让欧洲人领先了呢?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解读:中国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在科学技术上曾有灿烂辉煌的成就。除了举世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 种之多, 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却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 从17 世纪中叶之后, 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 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研究, 从公元6 世纪到17 世纪初,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 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 而到了19 世纪, 剧烈滑坡到0.4%。其他领域的数据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即中国地发展速度在18 世纪晚期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世界
二、对难题的认识
“李约瑟难题”之所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李约瑟本人所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性;另一方面对于广大中国学者来讲,这
是一个关乎中国科学技术如何才能赶上西方国家的现实问题。对“李约瑟难题”本身如何认识可以归结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李约瑟难题”的确是一个难题,而且有着多种多样的解答。比如,黄生财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墨家、名家、阴阳说、五行说、元气说等中国古代思想入手,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尚智丛将难题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解答: (1)什么因素造成了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科学超越? (2)什么因素促成了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融合?(3)什么因素造成“融合”与“超越”之间的时间差? 严火其则从东西方科学的不同特点———西方科学的本质特点察异和中国传统科学的本质特点察同———入手解答“李约瑟难题”。还有人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中国特殊的语言、社会的形态和科举制度等角度出发去解答难题等。另一种观点认为“李约瑟难题”的提法或者难题本身的内在逻辑有问题,因而需要对它进行修改或干脆将它归之于伪问题。比如,钱兆华从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入手将李约瑟难题修改为,“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的技术在许多方面都超过西方,但后来近代技术为什么诞生在西方而没有诞生在中国呢? 而且中国为什么一直未出现过任何自然科学体系呢?”。吴国盛则认为,“缺乏一个纯粹的测度时间是中国未诞生近代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历史真可以由我们设计的话,如果近代科学具有超文化的普遍性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做此结论。不过,历史并不由我们设计,科学也不具有超文化的普遍品性。也许,李约瑟问题只是一个由现代性话语拼凑起来的伪问题。”
“李约瑟难题”的真伪,我们姑且不妄下定论。不过认为难题成立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落后的原因,这本身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不论正确与否,至少它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能够给我们启发,学术只有在不断的争鸣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不成立论者而言,正如前面所说,“李约
瑟难题”已经在学术界有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表述,如果我们去修改它,那它就不是“李约瑟难题”,而是别的什么难题了。当然为了论述问题的方便、直观和易懂,可以将难题换一种表述,但不能因此而修改了难题本身。对于认为是伪问题的学者而言,“李约瑟难题”即使不成立,但它毕竟能够引起众多的学者进行讨论,而且解答结果也确实多种多样,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一“伪问题”确确实实也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重要的是,通过探求难题答案的过程可以加深对该难题的认识,从而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找到我国近代以来在科
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的真正原因,以便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地采取措施把科学技术搞上去。
三、难题的求解
(一)外部因素说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只是在近代以
来才落后于西方。本原因是由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束缚所造成的,而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其根本原因也是由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欧洲兴起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国内学术界可能占大多数,尤其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李约瑟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有关观点的影响———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的一个解答就是,中国科技落后主要是由于“专制主义”色彩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他们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选拔人才机制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入手,将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不利影响做了细致分析。
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封建统
治者鄙视科学技术,瞧不起科学技术人才,甚至还利用种种手段迫害科学技术人
才。在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一直被贬为“奇技淫巧”,儒家经典《礼记》上就明确提出“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的主张。第二,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它迫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儒家伦理规范、封建礼仪,这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技术活动的进行。
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对科学技术的阻碍作用主要包括:第一,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严重地抑制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就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失去了前进的原动力,因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反之,如果社会上缺乏对技术的需要,那么科学技术当然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第二,中国社会长期实行的“强本抑末,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从而直接减少了人们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机会。第三,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的自然经济形式必然导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十八章》) ,这种与外界缺乏交流的社会结构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中国社会长期推行的八股取士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是:第一,从内容上看,八股文题目都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阐述问题要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绳,而且所要论述的问题几乎都属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封建伦理道德范畴,根本不涉及有关自然界的知识或技术。而且它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述而不作”,这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第二,从结果看,八股取士的这种导向作用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致命打击,因为社会上的读书人要想追求功名,就必须把全部精力用来读“圣贤书”,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一来,科学技术也就成了不登大雅之堂,无人问津的“下品”了。第三,从形式上看,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