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国家近年出台的若干纲领性文件,把

同等的招生资格;等等。

总体来看,上述几个方面的改革均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改革实践中,我们也获得了四点体会:第一,改革目标一定讲究实效。改革,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理由。不改,不需要理由;而改革,一定要有理由,并且是充分的理由。这样,改革就能讲究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成为瞎折腾。这是改革能够成功和有长久生命力的关键基础。

第二,改革设计一定要有系统性。任何一项改革,总是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方面,其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之分。但是,在设计改革方案时,一定要全面系统考虑,要有一个总体框架。这样,才能避免改革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顾此失彼,前后不协调,不断反复折腾。

第三,改革准备期一定要足够长。制定改革方案时,首先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包括对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调研。然后,拿出改革方案,充分地征求校内各方意见,必要时几下几上。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民主决策的过程。至少有三大好处: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共识,征求意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宣传改革的过程;缓释阻力,让改革的不同意见缓慢释放,而不是集中爆发。学校的上述改革,均有较长准备期,至少半年,有的超过一年。准备期足够长,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周全了,执行时就相当顺利。

第四,改革要处理好与稳定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发展,而如果不稳定,发展就会受影响。改革,要给能者舞台,也要给庸者出路。尤其是人事制度上,由于宏观体制限制,只能进不能出,就更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否则,就会因小失大。今后我们要按照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促进内涵发展。

三、以科学态度推进宏观管理改革,促进自主发展

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今后高校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对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引。其中,她就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提出了“三个转变”,我非常拥护。这些年来,上级管理部门在转变职能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在一些方面,也还存在着“主观愿望好、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其中在评审和评优方面,还需要进行改进。

在评审方面,上级部门为了体现尊重专家和民主决策,几乎无论什么项目都要成立专家组评审一番,例如对各个学校的“十二五”规划、“211项目”、“985项目”以及基本条件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都很重大,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每个学校的校情不同,目标不同,特点不同,考虑的重点也不同。制定这些项目计划,各个学校都高度重视,都经过了校内认真的讨论、谋划和论证。而专家组的专家们,通常无法全面和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因此,他们的意见,并不一定都科学,有时会出现较大偏差。

在评优方面,各类的评优和评选越来越多,包括各类人才、团队、基地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评优和评选,让高校应接不暇,使得学校和教授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填写各种表格,作为评审人或者被评审人,参加各种会议。评优太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浮躁气氛和功利意识,却并不能促进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的教师,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事实上,国外的一流大学,也都不是通过评审和评优评出来的。

因此,建议上级部门,系统地清理一下现有评审和评优项目,认真研究其科学性和必要性。可广泛听取一下高校的意见,能减的,尽量减;至少不要再增加了。这是加强宏观管理科学性的需要,也是落实高校自主权的需要。当然,作为高校自身,我们一定要按照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要求,严格自我约束机制;同时,也欢迎上级部门的领导和专家,随时来学校进行检查和监管。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责任编辑:吴绍芬)

◆王迎军

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要求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当前,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高校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在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过程中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协同创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形成相互支持、良性互动局面,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是高校面临并需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联合其他创新主体,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主动融入创新型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广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强化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造平台、营造氛围“四轮”驱动,整合优化高校内外部办学资源,探索实践了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相应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汇聚校内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术研究能力

目前,高校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针对这种状况,学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汇聚校内优质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组建各类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依托平台,学校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学校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例如,2011年,依托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合行业社会需求,整合优化生物医学、材料和信息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力量,开设生物医学材料和生物医学电子与仪器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高级生物医学工程人才。

打造学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学科支撑专业发展机制。2008年,依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光电信息领域的发光显示、光纤通信与传感、节能照明等方面的重大需求,设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新兴学科交叉专业,为全国特别是广东省培养新兴产业研发人才,并于2011年成为国家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学校还依托50多个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25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建立“科研渗透教学”机制,促进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探索“寓教于研”和“研中有教”的教学模式,2008年以来,学校70%左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素材,许多优秀学术著作直接作为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使用,成为新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把创新思维方式和科学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每年开设新生研讨课和专题研讨课50门以上,面向本科生的学术讲座超过150场。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近5年来,学校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实验室和科研团队,除了教师的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外,学校还专门投入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费近3000万元,立项项目达到5000多项,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本科生2万多人次,目前全校约4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承担过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校内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也为导师研究团队注入了鲜活的生气,学生天马行空的大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研究人员的创新思路。如建筑学院的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何镜堂院士团队的带领下,参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国红”的雏形就是由学生大胆建议的。近年来,本科生发表的SCI文章逐年上升,发明专利已近百项,有的专利被迅速转化并产出经济效益。实践表明,大学的四大功能是有机联系、相互支撑的。科学的体制机制能够使分散的资源高度汇集,不但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同时还推动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汇聚社会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对高校提出协同创新的要求,有着深刻的时代发展内涵。过去我们强调高校产学研,是基于学校自身的角度,基于高校的功能来划分的,着重强调科研合作、自主协作。协同创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过去的强调不同主体参与性,转变为强调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性,尤其将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凸显出来,把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要求不同创新主体坚持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要素的融合,这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

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坚持“服务社会求发展,强化特色上水平”、“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校地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盘活办学资源,提升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