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更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问题、不一样的问法必然会导致迥然的效果。在问题的有效驱动与导向下,学生“不服输”的心理“逼”着学生于交流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碰撞中迸发学习灵感,使思维逐步深入。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思维问题导向

一、用问题推动思维逐渐深入

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师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演示不同形状的饼干扔下水后被小金鱼们

一抢而光的场景。小朋友们兴趣盎然,注意力全被小金鱼抢饼干的场面吸引了,就在他们沉浸在有趣的动画中时,画面嘎然而止。

师:“小金鱼吃的饼干有哪几种形状?”生:“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师:“小金鱼们一共吃了几块饼干?”绝大多数生回答不上来,因为刚才压根就没注意,只是一个劲儿地觉得好玩,于是胡乱猜测。师继续问:“确定吗?各种形状的饼干分别有多少块呢?”学生大多面露难色,只好说:“老师,刚才没看清,能不能再看一遍?”师故意说:“你能保证我再放一遍就能记住它们的块数吗?”学生胸有成竹地点头,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教师继续放第二遍。师:“现

在你看清楚了吗?分别有多少块?”学生很沮丧,还是没记下来。师:“看来,光凭眼睛看行吗?那怎么办呢?”生:“用笔记。”师:“你打算怎么记?每人想好记录的方法,我再放最后一遍。”学生拿出笔,摩拳擦掌准备记录。记录完毕,

汇报交流。师:“这次,你记下了没有?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觉得你的这种记录方法怎么样?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又快又方便?”学生想到了许多可行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知识不能简单地复制到脑中,其获得也不是单靠传递完成的。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让他们能创造性地表达出来,需要教师智慧的点拨,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时空,师生双方循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展开生动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实现同频共振。

二、用问题驱动经验不断增长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测量”时,师:“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台电子秤和一大

袋黄豆,你们能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称一称吗?看哪一组动作最快!”每组都有一大袋黄豆,先让学生从大袋子里拿出2

包黄豆称量,再从2包里拿出一包黄豆称量,最后从一包黄豆粒拿出一粒黄豆称量。随着重量的逐渐减轻,有学生喊“0”,有学生表示称不出来。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越来

越轻了,一粒黄豆没有重量了。”生2:“不对,再轻的物体

都有重量,只不过我们的秤称不出来而已!”师追问:“一粒黄豆到底有没有质量?为什么现在称不出来?”生:“如果换用其他测量质量的工具就能称出一粒黄豆的质量了。”其余学生很赞同。师:“不换测量工具,还用这个秤称,你能测出一粒黄豆的质量吗?”学生一片哗然,觉得不可思议。教师故作深沉,不予理睬。师:“允许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开始!”

学生很珍惜这次机会,经过认真讨论,到全班汇报交流方案时,已经设计出了好几种方案。生3:“先称出许多粒黄豆的质量,再用总重量除以粒数就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生4:“先称出一定质量的黄豆,再数一数有多少粒,最后用总质量除以粒数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师:“你们的方案到底可行不可行,我不知道,实践检验一下,如何?”接下来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教师也参与到其中,与学生共同体验第一种方法中数出多少粒黄豆比较合适,再试试第二种方法要先称出多少克比较合适……

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并让知识不断地生成和发展,需要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本案例中,从可以直接称出重量到不能直接称出重量,测量工具受到了限制,学生遇到了现实困难,于是企图另找出路。这时教师又强调“不换测量工具,还用这个秤”,使学生一下子感到束手无策。在问题的推动下,学生继续开动脑筋,于是学习

经验也不断增长。

教师不能让学生习惯于“坐享其成”,习惯于教师的告知、帮扶与提示。如果一切都是“拿来主义”,学习发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真正”就更不用说了!

三、用问题促进能力逐步攀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一课时,师:“你见过哪些促销广告?”生1:“全场8折销售。”生2:“买100送20,买200送40,多买多送……”教师可以在电子屏幕上出示两家商场的信息――万家福商城全场8折销售;金鹰国际购物买100元送20元现金。师:“现在两家商场都有优惠,大家又愿意去哪家呢?愿意去万家福的举手!愿意去金鹰的举手!”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说出自己想去的商场,主动置身问题情境中。师:“各大商场打出的广告各不相同,目的都是想吸引顾客前去购买。老师既想买到正宗的商品,同时又想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我该去哪家商场呢?”教师看似举棋不定,实为抛出问题。

学生们为了解决教师抛出的问题,不管是唯利也好,还是考虑责任也罢,每个学生都会思索得失,非常投入。师故意问:“在产品质量一样的前提下,你能确保去你的商场购买所有的商品都很划算吗?”学生们不敢确定,大家都有生活经验,便宜不可能都在一处占了,至此矛盾产生,谁都不敢保证一定划算。学生们都一致认为不能确定,要买几样东

西算一算才能下结论。师:“老师在两家都看中了一件同样的羽绒服,原价400元,请你很快报出你们商场的价格……米奇儿童鞋原价120元,现价多少钱?比原价便宜多少钱?背包原价88元,现价多少元?”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如果商品价格是整百数,在两家商场都可以购买,价格一样;如果价格不是整百数,在万家福购买比较划算,因为现价始终是原价的80%。

通过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认识与通过自己的体验获得认识,学生参与的热情是不一样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更是不一样的。教材中的例题仅涉及打折后求现价以及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钱。此处创造性地将“打折”与“满几百送几十”的商品信息整合在一起,双管齐下,在难点及关键处设置问题,将学生置于“鹬蚌相争的矛盾”中,悄无声息地将问题“抛”给学生,使学生在责无旁贷的心理驱动下,通过学习交流,主动解决了问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能力的逐步提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依据学习任务的类别,找准学习内容的关键节点,设计功能不同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才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卷入思维的漩涡,而且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练,学生思维的深入、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攀升才有实现的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校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