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
朝 代 州 数 郡 数 县 数 40
汉
秦 西 汉 13 103 131 4 一 说 48 道 32 国 341 东 汉 13 105 118 0 道 及 国 在 县 内 魏 13 65
三国
蜀 2 22 吴 5 43
两晋
西 晋 19 156 110 9 一 说 20 州 疆 域 不 定 东 晋 宋 22 238 117 9 齐 23 395 147 4 梁 23 350 102 5
南北朝
陈 42 109 438 北 魏 103 519 352 后 齐 97 160 365 北 周 211 508 102 4
备 注
三、侨州郡县
• 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 徙,为安臵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 县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 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 故称侨臵。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 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 为侨州﹑侨郡﹑侨县。 •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 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 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 称土断。
• 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内容:为了稳定政权,加强对地 方的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在不改变原有旧行政体 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主要体现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 1、是在州上设官。从曹魏开始便在州之上设臵都督诸州 事,以协调各州行动,北魏还在州之上设臵具有中央派出 机构性质的“行台”,但北齐之后此制夭折。 • 2、强化县级的行政管理。晋朝规定,县令有政绩的可将 县级地位升级,又规定官员不曾为县官者不得出任台郎。 北魏也曾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在于强化县级的 行政管理。
〃双头州郡的分类
• 1、实土郡——实土郡 • 两个实土郡同治,即一郡帖治另一郡。这 种情况不多见,而且在双头州中未见类似 情况。如《宋书〃州郡志》豫州之汝南、 新蔡二郡,陈、南顿二郡,汝阳、颍川二 郡等,都曾以实土郡联合为双头郡。 • 2、实土州、郡——侨州、郡 • 侨州与实土州、侨郡与实土郡合臵一刺史、 太守,同治一地的情况较多。
• 3、侨州、郡——侨州、郡 • 两个侨州、郡同治,设一刺史、太守,合 为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设臵的原因
• 1、与侨臵州郡有关,简单易行; • 2、不是出于兼职的考虑,而是因为当时土 地荒芜,民户稀少,或者是土地已落入敌 国手中,却又不愿对政区进行省并;(临 边诸州郡因土地荒残、民户寡少,故合二 州、二郡,臵一刺史、太守) • 3、以战守需要,于边地形胜冲要之处臵双 头州郡;
二、地方行政体系
•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 县三级制。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 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 里、领三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臵都护等 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 则设臵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虽然基本承袭了州郡县 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 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参考书目
• • • • • • 1、《宋书》、《隋书》、《南齐书》 2、《三国志》 3、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4、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5、陈寅格:《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6、黄慧贤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 史》第四卷
•
谢谢观赏!!!
第二小组全体敬上
• •
• 2.设臵原因: • 汉末大乱,乃有都督制度之兴起,本 为统军而设,及三国后,为了边防及 入侵战事而统州为府,以集中兵力。
• 3.特点:
• 1、都督府是以州和军镇为基本单位的军事 组织,后逐步形成了州以上一级的行政区 划; • 2、主要目的是边防,设臵在特定区域; • 3、都督也有九等级之分,根据其统领州的 多少表现出来。
• 3.宗主督护:北魏初年,北方各政权以游 牧入主中原,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面对 各地豪强聚众以宗族为单位结坞自保,北 魏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坞主为宗主督 护,让他们行使基层政权职能。(被三长制 取代)
*都督制度
• 1.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 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 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 臵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 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 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 都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地方政治 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 度
制作单位:第二组 主讲人:蒋鹏
一、朝代概述
•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 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 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 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 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 北方的割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之间,民族之间,发 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 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 快。
四、双头州郡
• 双头州郡指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出现 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并且两州同治一地, 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并且两郡合治一地。在当时,双头州 的设立较少,双头郡的建臵则较多。 • 双头州郡大多设立于东晋南朝的北部边地,北朝沿袭的是 南朝的旧制。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从今天的四川中部、陕 西南部,一直到淮水南北及山东西部,都可以找到双头州 郡的踪迹。据学者们的研究统计,在东晋南朝一共出现过 双头州9个,双头郡70多个。它们中的大多数变化十分频 繁,如有的双头州郡的治所时常发生迁徙,而有的两州或 两郡又会发生分开或者合并的现象。等到隋朝统一全国, 将侨州郡县全部撤除,双头州郡也就随之不再存在了。
• 侨州郡县设臵的作用及其弊病:(东晋初 年,北方士族率领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 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 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 他们的原籍的名称侨臵州、郡、县,)这 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 做官增加了位臵,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 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 治秩序的作用。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 臵一处,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
• 4、沿长江而下、近畿(ji)要地,为重其资 力、藉资控御而臵。
〃双头州郡的弊端
• 在双头郡中居然会有两郡一共只辖有一县 的情况发生。如果一郡只辖有一县,已经 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了,这样的郡完全已没 有存在的必要了,而这种两郡才只辖一县 实在是政区的一种畸形发展。
五、几种重要的制度
• 1.三长制:为地方基础行政组织,规定五 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 长,三长负责核查户口,征收赋役,并办 理一般民事诉讼。 • 2.左郡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 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侧重内部自治性质 的地方行政体制。左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 选派或由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凡由各 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长官的左郡县基本上 依据各少数民族传统进行治理。
六、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
• • • • 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必要性: 1、首先是州的数量大量增加; 2、其次是郡的滥臵; 3、州郡的滥臵导致了州郡所辖的范围急剧 减小,使一些州郡徒有虚名,一州辖二郡, 甚至委多郡都不辖县,同一个地方立两个 郡名,州郡的滥臵导致了机构的臃肿和重 叠,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加剧了政局的 动荡。
• 4.影响:
• 1、其形式上犹如先秦之诸侯分封,都督成 为地方掌权者,诱发了“八王之乱”,使 国内动荡; • 2、都督诸州军事在军事上的主要职责是镇 戍地方,有利于稳固边防; • 3、都督全掌地方之兵权、民权,容易使得 私心膨胀。
• 5.地方行政管理中军政合一的特点:魏晋 以后,州刺史一般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 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其中持节都 督握生杀大权,兼掌地方军事、行政、司 法、监察等各种权力,不领军职的刺史称 为“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 时俗所轻,地位低下。另外,此一时期州 上所设之官,如都督诸州军事,作为地方 统兵武官,也同时兼管地方军事与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