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我主要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说“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一、关于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第五单元第三课《宋词两首》中的一首词。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感知人情世态,提升对人生的感悟。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学习鉴赏宋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学素养及传承中华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夜游赤壁的感怀之作,教学时主要让学生体会赤壁壮阔的意境、周瑜从容的儒将风度与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清酒祭月的达观。

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适当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词诵读的兴致,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顺境中要心怀天下、积极进取,在逆境中也要豁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新疆部16秋新疆三班学生,班级30人,民考汉学生18人,双语班学生12人,民考汉学生有对诗词有一定积累和学习,而双语班学生从未接触过古典诗词,对诗词的学习有困难。

诗词学习对
于新疆部学生来说好比色香味俱佳而又难于采摘的葡萄。

学生通过语文第一册中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的学习,已掌握了词的基本鉴赏方法,感受了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但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从而兴趣盎然的诵读诗词。

根据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课文,感受豪放词的词风。

2.能力目标:理解写景、怀人、抒情的写作手法,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旷达豪迈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写景、怀人、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旷达豪迈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陶冶情操。

〈2〉情景教学法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配以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模拟实景,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直观的感受情境和意象,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合作探究讨论教学法
在教学中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使得语文学习更为自主互动。

其次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设计了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首曲,图片展示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展示学习目标(点击出示图片)学生阅读、领会。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学习重难点。

苏轼是一个大家,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文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因而老师提问,介绍作者、展示写作背景,文学是时代的反映,倘若鉴赏诗词离开了写作背景来解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请一位同学介绍本词的写作背景,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环节二:读
读是本节课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基础,采用多形式读(点击图片)(1)学生试读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解决字词问题
(2)两人为以小组,对读,并互相纠正不足之处,学习彼此的优点。

(3)听名家范读多媒体播放词的朗读,教师展示配有视频画面及配乐的朗读,把学生带入那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场景之中。

(4)集体朗读,感受气势:纠正读音、节奏,调整感情。

在学生直观感受了该词的壮阔意境之后,再用集体朗读去感受词的气势。

从而进入鉴赏的氛围。

(5)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并讨论思考:
诗人,伫立于,看到了,想到了,感悟到了。

从而达到整体感知,梳理内容的目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理清思路,初步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环节三:鉴赏品读,此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
(1)本词的上阙和下阙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上阙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所想淘尽风流人物涌现多少豪杰
下阙所想雄姿英发周郎风流潇洒才华横溢
所慨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2)题为“赤壁怀古”,作者是怎样描绘赤壁景色的?
让学生找出描写景色的原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写了哪几种景物:乱石、惊涛、浪花
解读词句大意并展示图片,让学生对赤壁景色形成画面。

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激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几句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看到这样壮阔的景色,作者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赤壁之战和当时涌现的英雄豪杰们,(播放赤壁之战的电影片段)
让学生结合画面感想赤壁的壮观,并感受雄浑壮阔的意境。

(3)老师过渡提问: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想起“公谨”?以此探究苏轼内心世界。

小组讨论:这就引领学生先解决一个问题:
苏轼塑造的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让学生找出苏轼刻画周瑜形象的诗句读一读分析,
“小乔初嫁了---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从容闲雅
谈笑间---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 足智多谋。

(1)作者塑造这样一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答后明确: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结合诗句和有关信息思考(点击)
周瑜苏轼
年龄:34 岁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壮志未酬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已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
借周瑜对比、反衬自己,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怀古伤己。

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学生可能会问:曹操也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为什么没有写他?
老师提示: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反角,形象不好。

都不适合表现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

周瑜能够少年得志,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

同时也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感慨万千。

因而独选周瑜
(4)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作用
(1)借小乔初嫁的事实,表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

(2)以美女衬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风流倜傥的大将风采。

(注意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的区别)
风流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人物?请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有关风流人物的句子。

展示毛泽东《沁园春·雪》的相关句子。

解读“风流人物”的定义。

5、主题探究: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理解,以此突破本课的难点,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

提示:结合本词的内容,教师点拨:苏轼的生平与写作背景来谈:看47岁的苏轼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

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
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水和月亮。

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环节四课外拓展
1、问: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引导学生在顺境中要心怀天下、积极进取,在逆境中也要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实现情感目标。

环节五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随笔:从苏东坡的诗词文赋可以看出其人生态度和人生思想,让我们走近苏东坡,与其对话!
朗读结束本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