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逄亚南
摘要:上海市教委提出全市中小学在2007年实现“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和社区通”的重要目标,加之面对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校外教育信息化也要紧跟步伐。

校外教育的信息化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它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师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培养人们在校外活动中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本文以校外教育信息化为切入口,探讨校外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以特定的校外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案例,针对性的提出了校外教育中信息素养培养的意义,以及校外教育信息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校外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培养
一、校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背景
1.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进展。

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到教育系统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校园生活服务等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最终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

其特征可以概括为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

教育信息化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上海市的教育信息化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上海市教委提出全市中小学在建成“校校通”的基础上到2007年要实现“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和社区通”,信息化为上海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2.校外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信息化环境中,借助网络多媒体能够使课堂教学、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延伸。

让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兴趣学习当中。

校外教育信息化所构建的校外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它是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构建友好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索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去探索和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和谐的发展。

同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轻松愉快的活
媒体互动中有更多的经历和感受。

除此之外,虚拟的社会化空间能够让青少年在玩乐中感受和了解社会,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为更快更好地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提及的校外教育信息化基地是指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等校外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借助信息技术所建构的网上虚拟活动空间,通过网上平台的建设能够使广大中小学生和有关教师能共享知识、技术和活动的愉悦。

二、校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校外教育进一步受到了重视,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的方针,充分肯定了校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在原少年宫、少科站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许多“青少年活动中心”。

改革传统的封闭式办教模式,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构筑开放性、多元化、多功能的教育框架,构建区域性大教育,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校外教育为学生带来了全新视野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然而再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传统模式的校外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虽然校外教育在各个区县都设立了相应的校外教育机构,从事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但是教学活动场地有限,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

(2)至今为止的校外教育注重尖子学生的培养,但是由于人力、物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如培训活动招生人数有限,无法满足普及培训的需求,培训活动招生人数有限,多数学生无法直接接受校外机构的培训学习。

(3)校外教育的教学时间不能和学校的正规教学时间相冲突,故一般都安排在课外。

,与学校教育相比,在校外机构的培训学习时间有限制,不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继续学习的要求。

(4)新技术环境对青少年活动的吸引度在增加,电子媒体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新技术环境和新内容样式使他们沉迷上电视、网络等媒体所营造的虚幻空间。

上海市未成年人对媒体需求的调查报告称,互联网和电脑游戏已一跃成为上海青少年的开心宝贝,互联网还成为他们发表心声的首要渠道。

因此,配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外教育机构在内容建设上还担负着媒体素养教育的任务。

通过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设施全、功能多、辐射面广的特点,并能和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思想素质好的优势,弥补活动场地不足、扩大活动项目的时空;并在完善专业教师的结构配置同时,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更有利的
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网站() 的建设为例,探讨开展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内容开发、实施过程,以及在与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及改进措施。

1.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涵盖范围
校外教育由于肩负着学校外和学校后教育的重任,其信息化建设应用对象不应仅局限于中小学校,更应面向家长、学生和社区社会。

例如,我活动中心于2009年建立了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网站(),其范围涵盖了全区各中小学,承担了全区科技和艺术教育工作信息的整合,针对黄浦区的教师以及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两个层次的对象。

2.校外教育网络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内容建设
校外教育网络平台应满足信息管理与发布、活动管理、教务管理及师生互动等功能实现的需要。

从功能设置可以看出,校外教育的网络平台与普通信息网站不同,要求教学信息的交互性十分强,既是管理软件,更是对整个校外教育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的变革,要能满足大青少年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

黄浦校外科技教育网页(如图所示)主要有活动竞赛、科普知识、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类活动等多个栏目,栏目设置以活动信息、工作文件和校际信息为主要的内容,旨在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传达更多的活动信息,便于全区科技教师的工作交流,传播现有的科技知识,让有兴趣的同学通过直接浏览网页就能了解到最近的科技走势,并能了解到全区乃至全市的科技比赛项目,接受网上的竞赛项目指导。

除此以外,专门的信箱:keji@ 实现科技指导工作和信息发布效率的极大提高。

科技教育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课堂教学的考虑和调研,没有配合好各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导向性不明确,达不到通过课外教育巩固课堂教育的目的。

利用交互式的网络教学是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情境化和共享性。

可是目前网页在栏目设置上主要是以面向学生的单一式传授性学习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缺乏引导性和指导性的内容,校外教育没有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更达不到两者优势互补的效果。

1)覆盖面小,参与人数少
网页内容的有限资源不能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网络的互动中来。

当代科技教育不单是一门信息技术学科,它还包括了与数理化课程,甚至是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整合,单有科技教育的教师来关注科技教育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信息情感的目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竞赛,如每年一届的英特尔青少年科技竞赛就涉及科学论文、创造发明、科学幻想画等,它要求青少年除了具有一般的科技创造能力外,审美意识、情感意识乃至沟通能力都非常重要。

要让校外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覆盖到每个学校,就必须让每个学校都组建一支科技教育团队,让不同学科的教师为科技教育献计献策,也让科技教育内容渗透在各门功课的学习过程中。

同时,目前科技教育网页的内容没有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兴趣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

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科技教育网内的资源专业性稍强,科学术语、科学论文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没有一些集普及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内容图片,不能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网页所提供的科学知识缺乏生气,不能提供有利的专业指导,在精、深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2)教师信息素养程度亟待提高
信息素养是一个多元化、有层次的概念范畴,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集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能于一身的关于信息的综合素养。

网络教学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学习与实践,适应教育技术的进步,具备网络环境下教学的能力。

但目前,上海市中小学校的科技辅导员普通信息素养不高,对信息文化知识缺乏了解,有的教师甚至不会使用E-Mail等互联网工具。

还有一部分教师兼任科技辅导员,除了自己的学科外,根本没有时间和经历来完成科技教育的任务。

教师普遍媒体教育的观念不强,在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方面都比较薄弱。

4、完善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正确的理念是保证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社会文化进步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外教育活动的信息如果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来沟通,会使我们活动的领导者和策划者眼界更开阔,知识更渊博,信息更灵通。

尽管信息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是师生更好地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工具,它无法代替校长和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以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育理念,培养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的技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因此,以更好地学习信息化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作为校外教育信息化规划首先要关注的要点。

2)加强管理与协调。

要配备专门的部门进行信息化教育的管理,有专人负责,担负起发动策划、检查评估以及组织实施的职能。

把信息化建设纳入正规化、系统化、组织化的轨道。

完善网页的内容建设,根据各项科技竞赛的要求,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网上指导活动,聘请专家学者在聊天室内与学生互动;开办专门的BBS论坛,把兴趣、年龄一致的孩子汇集在一个主题之下,让生生互动更为精彩,但是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论坛的管理与引导,将媒体素养教育贯彻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3)加强与学校、社区、科普教育基地的联系。

依托社区某特定区域内所有教育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开放性、多元化、多功能的教育体系。

校外机构在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挖掘校外教育的优势,整合社区以及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特别是可以加强区县校外机构的横向联系,共同开创新的格局。

4)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教育行为受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意识支配,只有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进取,从而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完全抛弃原有教育观念的倾向,关键是要将信息观念与原有教育观念相融合,内化成自己新型的教育观念,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5)加强人文主义的关怀。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考虑的,首先应是人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应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和谐发展。

通过人文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和充实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社会公共生活习惯,这也符合新环境下媒体素养教育的要求。

结束语
校外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它是提升当代师生信息素养,辅助校外教育事业的重要信息传播载体。

校外教育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多功能性,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各种能力。

校外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化的生存状态以及虚拟性、多边性、交互性的网络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潜能,并达到使学生真正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教育目的。

校外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它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优势,结合知识经济的要求不断的进行创新,围绕课堂教育,服务师生发展,在校外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安.制媒体负面影响要重视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 文汇报2005年3月28日
[2 ]桑新民.探索网络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新天地〔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3] 祝智庭.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fenghuo/6.htm
[4] 武素瑶. 浅谈校外教育在实施教育中的作用和措施
[5] /alliance/fbwz/index.htm
[6] 何勤.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1)
[7] 李书明,袁雪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4)
[8] 连锋,王红利.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特征及其培养策略. 衡水师专学报.2003(3)
[9] 丽颖.现代校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评论.20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