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2018~2023)
2024年TWS耳机行业分析报告
随着技术的发展,耳机行业在2023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大厂商
纷纷推出了许多新产品。
本文将对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市场情况、竞
争环境、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市场情况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TWS耳机的不断普及,其市场规模也在不
断扩大,2023年的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已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约30%。
2.品牌竞争激烈。
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目
前市场上的品牌有Apple,Bose, Sony, Jabra, TaoTronics等,尤其是Apple和Bose的品牌地位已越来越牢固,被消费者所认可。
3.终端消费稳步增长。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
终端消费有了稳步的增长,主要消费群体在20-35岁职场人群中,他们对
市场上的产品品质有着不断提升的要求。
(二)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竞争环境
1.品牌竞争加剧。
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
业抢滩TWS耳机市场,大量新品牌进入市场,对竞争加剧带来更大的压力。
2.价格竞争升级。
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价格竞争升级,各厂商在
价格上不断加快步伐,抢占市场份额。
3.创新设计和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2023年TWS耳机行业的创新设计
和技术竞争也不断加剧,企业们在功能、技术多样化和创新设计上纷纷投
入大量资源。
中国耳机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中国耳机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中国耳机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一、行业概述随着人们对音乐和语音沟通的需求不断增长,耳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据国内调查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耳机市场总体规模约为260亿元人民币,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可见,中国耳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市场份额及细分耳机市场主要分为有线耳机、蓝牙耳机和真无线耳机三大类别。
据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耳机市场中,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的市场份额占比较为接近,各占市场总规模的35%左右,而真无线耳机市场份额仅为13%左右。
在各个价位区间中,以50-150元的价位区间最受消费者欢迎,占比超过30%。
值得一提的是,真无线耳机的价格昂贵,占据市场份额较少,但其市场趋势良好,未来有望快速崛起。
在品牌分布上,国际品牌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苹果、Beats等品牌领先;而国内品牌则主要集中在低价区间中,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内品牌为荣耀、小米等。
三、影响因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音乐以及电话通讯的需求不断增长,需要耳机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从而引领了耳机风靡的潮流。
同时,新的技术和科技的不断涌现,也在推动着耳机市场不断更新和升级。
四、投资前景随着消费者对智能耳机的需求不断增长,耳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真无线耳机市场中国内生产加工企业较少,市场潜力异常巨大。
同时,半导体技术在耳机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推动着市场持续增长,真正达到了“物联网+”的发展目标,为耳机产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综上所述,中国耳机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而真无线耳机领域的潜力尤其巨大,有良好的投资前景。
同时,在市场中寻找更加成熟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投资,也是一种不错的投资策略。
2024年降噪耳机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降噪耳机市场调研报告引言降噪耳机是一种利用先进的噪音过滤和降低技术,使用户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享受纯净音乐的耳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音乐和个人隐私的需求不断增加,降噪耳机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报告旨在对降噪耳机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方法ology本调研报告采用了市场调研的标准方法,包括在线调查和重要参与者访谈。
通过广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市场概述降噪耳机市场是指销售降噪功能的头戴式耳机、耳塞式耳机和蓝牙耳机等产品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音乐和沉浸式体验的需求增加,降噪耳机市场逐渐崛起。
目前,该市场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参与者主导:索尼、BOSE、Beats、JBL和Sennheiser。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全球降噪耳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21年达到20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1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1.技术进步:降噪耳机的技术不断改进,使其性能更加出色,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2.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于音乐体验和个人隐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3.广告和市场宣传:厂商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提升用户对降噪耳机的意识和兴趣。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降噪耳机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以下是主要参与者的市场份额:•索尼:市场份额约为30%,凭借其出色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成为市场领导者。
•BOSE:市场份额约为25%,凭借其卓越的降噪技术和声音质量,一直是主要竞争对手。
•Beats:市场份额约为20%,凭借其时尚的设计和年轻人群体的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JBL:市场份额约为15%,以其多样化的产品线和价格优势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Sennheiser:市场份额约为10%,凭借其丰富的音频技术和声誉,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市场趋势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未来降噪耳机市场将出现以下趋势:1.无线化: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降噪耳机将采用无线连接方式,提升使用便利性。
耳机市场调研报告
耳机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娱乐消费的增加,耳机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耳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家里、上班途中还是运动健身时,人们都会使用耳机来享受音乐和语音通话。
另外,随着电子竞技的兴起,游戏玩家对于音质和舒适度的要求也推动了耳机市场的增长。
二、市场规模据调研数据显示,耳机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2024年耳机市场规模达到了100亿美元,相比2024年的80亿美元增长25%。
预计到2025年,全球耳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增长率约为10%。
三、市场主要玩家1. AppleApple是全球最大的耳机制造商之一,其AirPods系列耳机备受消费者青睐。
AirPods由于便携、质量可靠、用户体验好等优点,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真无线耳机产品。
同时,Apple还推出了Beats品牌的耳机,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了多种选择。
2. SonySony作为耳机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其旗下的WH-1000XM系列降噪耳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Sony耳机以其出色的音质表现和领先的降噪技术赢得了市场份额。
3. BoseBose也是一家耳机制造商巨头,其QC系列降噪耳机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Bose耳机以其出色的降噪效果和舒适度而受到了用户的追捧。
四、消费者需求和趋势1.真无线耳机的兴起真无线耳机由于其便携、无线连接和舒适度等优势,成为了市场的热门产品。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无线耳机,以方便日常使用和运动时的自由度。
2.降噪耳机的增加随着人们对音质和环境噪声影响的重视,降噪耳机的需求不断增加。
消费者希望在嘈杂的环境中能够静享音乐,降噪耳机可以有效隔离噪音,提供清晰的音乐体验。
3.运动耳机的需求增长运动耳机具有防水、防汗和防滑等特点,适用于户外运动和健身,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的欢迎。
消费者对于运动耳机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2023年耳机件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耳机件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数字化和移动化的发展,耳机已经从最初的专业音频设备,发展成为了一种普及化的键入设备。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耳机,用于听音乐、看视频、语音通话等场景。
耳机行业的市场也随着这些变化而迅速发展。
本文将就耳机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
一、市场现状1、全球市场规模据广告公司i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耳机市场规模达83.2亿美元,同比增长21.1%。
预计到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34.5亿美元。
2、中国市场规模据咨询公司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耳机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
然而,2019年中国耳机市场增速较慢,只增长了10%。
3、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端耳机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同时,消费者对耳机的外观、耗电量、通话质量等方面也越来越关注。
智能耳机正在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二、消费者需求1、音质音质是消费者购买耳机时最关注的重点因素。
一些消费者尤其注意音频连接,选择有线耳机,因为它们的音质更好。
其他消费者则更喜欢无线耳机,因为它们方便使用,无须麻烦的电缆。
2、外观考虑到外观和设计风格是耳机市场的关键部分。
有不同的颜色和样式的耳机可以适应不同的人群。
同时,好的设计可以使耳机更好地适应不仅仅是听音乐的场合,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用途,比如运动、旅游等。
3、价格价格是消费者购买耳机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合适自己的经济支出的耳机。
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上找到价格不高但具有良好音质的耳机相比之下,较精致高档的耳机价格更昂贵,通常是专为专业人士设计。
三、竞争格局1、耳机行业的优势目前耳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业内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差异化产品和售后服务的优势方面,包括在音质、外观设计、电池寿命、防水防汗、降噪等方面不断优化产品。
例如,Powerbeats Pro,作为苹果全球快速增长的Beats品牌旗下的运动耳机,将特别注重购买运动耳机的年轻人的需求,追求高音质,高品质声音和高清晰度,同时还具备极强的运动品质,防水防汗,稳如磐石。
2024年高端耳机市场调查报告
高端耳机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高端耳机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市场现状、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需求。
通过本次调查能够为高端耳机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2. 调查方法本次市场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通过向目标受众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高端耳机的认知、购买行为和使用体验等。
3.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下为市场调查结果的主要发现:3.1 高端耳机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受调查者对高端耳机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其中约70%的人知道有高端耳机品牌,并且了解其产品特点和优势。
3.2 购买行为和消费意愿约40%的受调查者表示曾经购买过高端耳机,其中绝大多数在购买前会对产品进行详细了解和比较。
同时,超过60%的人表示未来有购买高端耳机的意愿。
3.3 高端耳机品牌的知名度和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Beats、Bose和Sony是最具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高端耳机品牌。
与此同时,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这些品牌的满意度较高,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对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一些不满。
3.4 消费者对高端耳机的关注点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消费者对高端耳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音质效果和音频表现力•产品耐用性和可靠性•舒适度和佩戴体验•附加功能和智能化程度4. 市场竞争对手分析基于市场调查结果,我们对高端耳机市场的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市场上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几个品牌:1.Beats2.Bose3.Sony4.Sennheiser5.AKG这些品牌在高端耳机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性能、品牌知名度和价格等方面。
5. 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通过对高端耳机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市场发展趋势和前景的结论:•高端耳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消费者对音质和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
•智能化和附加功能将是未来高端耳机发展的趋势,如无线连接、降噪技术等。
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耳机市场调研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耳机市场调研报告2018年上半年,国内耳机市场整体企稳,与Q1相比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
整体发展态势延续了我们2017年末的判断,那就是无线耳机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所有耳机厂商都对无线耳机极端重视,产品做得好不好先不说,研发力量和新品出货向无线耳机倾斜是个不争的事实,整个上半年能引起人们关注的产品几乎大部分是无线耳机产品。
耳机的产业升级在过去的半年内有条不紊地进行,消费类耳机已经占据了耳机市场的绝大多数版图,HiFi耳机虽然呈退守之势,但其实处境并不像人们之前想象的那么悲惨,相反,目前HiFi耳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安全地带,聚焦于服务小众群体,这样可能反而更加有利于厂商将精力集中于提升耳机的音质上,而不是想着去跟消费类耳机抢市场。
硬件智能化是目前数码产品的一个大趋势。
我们之前预测过2018年可能会有智能耳机崭露头角,但就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智能耳机的概念尚不明确,各耳机厂商也没有拿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智能耳机解决方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耳机——或者更进一步说——无线耳机,呈现出与手机结合更加紧密的趋势,有很多产品都推出了配套的手机APP,用来实现一些特殊功能,这或许是下一个阶段智能耳机的一个切入点。
一、品牌结构分析1.1耳机品牌关注度占比分析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耳机市场调研报告在品牌关注度占比方面,2018年上半年关注度前十的品牌与Q1关注度前十的品牌完全相同,占比由高到低的排列循序也完全相同,只是在具体的占比数据上有轻微的变动。
“四巨头”垄断的前四的情况没有任何变化,并且索尼再次蝉联榜首。
相比Q1的占比,位居第二的森海塞尔占比有所提高,几乎与索尼持平,达到了14.54%。
索尼蝉联榜首,除了以黑科技吸引人的眼球外,选择了合适的代言人应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从签下当红明星迪丽热巴作为音频产品代言人后,索尼的关注度就没出过前三,可见明星对年轻人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
而从2018年开始,铁三角和AKG的关注度基本稳定在第三和第四位,铁三角一直以来也没有代言人,而AKG终于在今年换了另一位当红明星古力娜扎作为品牌代言人。
2023年耳机件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耳机件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耳机是一种用于听音的装置,广泛应用于个人娱乐、工作和学习等场景。
耳机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随着消费者对音质和舒适度的要求提高,耳机技术和设计也得到了不断创新。
本文将对耳机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耳机市场规模庞大,涵盖了多个细分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耳机市场规模达到了3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耳机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其次是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
二、竞争格局耳机市场竞争激烈,已经形成了几个主要的竞争集团。
全球知名品牌如索尼、Apple、Bose等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此外,一些中国本土品牌如华为、小米、海尔等也逐渐崭露头角,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和设计上。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耳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消费者对音质和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些高端品牌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推出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舒适的设计。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耳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以下是几个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1. 无线技术的普及:无线耳机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因为它们更方便、更舒适,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音质也得到了提升。
2. 智能耳机的兴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耳机将成为新的热点。
智能耳机可以与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如语音助手、实时翻译、健康追踪等。
3. 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耳机行业也将朝着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一些品牌已经推出了可自行更换的耳机面罩、可调节的音效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4. 市场渠道的多样化:随着电商的兴起,线上销售逐渐成为主流。
同时,传统的实体店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产品试听和个性化服务。
总结:耳机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随着无线技术的普及和智能耳机的兴起,耳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023年头戴式耳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头戴式耳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市场概况:随着智能手机、平板、音乐播放器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头戴式耳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音频设备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环。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全球头戴式耳机市场从2017年开始呈现出显著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24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0亿美元。
国内市场作为全球耳机制造的最大国家,市场也呈现出同样的增长趋势。
2019年国内头戴式耳机市场总量大约为70亿人民币左右,2022年有望达到100亿人民币。
市场趋势:1.真无线耳机(TWS)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近几年,真无线耳机因其小巧、便携、好看等优点迅速赢得用户青睐。
据IDC统计,2019年TWS耳机的出货量为1.29亿只,同比增长后约170.7%,成为整个耳机市场的主流产品,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其占据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增长。
所以,推销头戴式耳机的时候,可以特别强调真无线耳机这个产品。
2.高性价比成为用户的核心需求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于头戴式耳机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会越来越看重,价格高昂的高档产品的市场份额会逐年下降。
而“性价比”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因此,在头戴式耳机的销售过程中,价格因素愈发重要。
3.智能降噪技术成为发展新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端头戴式耳机的降噪效果已经可以和主动降噪的技术相匹敌,而且价格也不再那么昂贵,消费者对智能降噪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重心会不断向智能降噪技术的发展转移,而智能降噪技术也可以作为一个销售点来推广头戴式耳机。
4.直播售货成新风口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直播购买头戴式耳机。
直播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头戴式耳机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然,直播行业的激烈竞争也制约了其发展。
一些好的头戴式耳机与主播合作,可以帮助销售产品。
市场细分:头戴式耳机市场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细分市场:1.普及市场普及市场一般指价格定位在几十元到五百元之间的产品。
此类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和品质参差不齐,主要的销售渠道是线下或者电商平台。
耳机市场调研与分析
耳机市场调研与分析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耳机市场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从传统的有线耳机到现代的无线蓝牙耳机,再到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音频解决方案,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也在不断改变。
本文将对当前耳机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二、市场调研1、市场规模:近年来,耳机市场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无线蓝牙耳机和智能音箱等新型产品迅速崛起。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耳机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其中无线蓝牙耳机占比超过%。
2、消费者偏好: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对无线、便携、降噪等特性的需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耳机视为时尚配件,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
3、竞争格局:耳机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旗舰产品,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同时,智能音箱等新型音频产品也在逐渐抢占市场份额。
三、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预测: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趋势分析,预计未来几年耳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无线蓝牙耳机和智能音箱等新型产品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2、消费者需求预测:随着消费者对音质、便携性、降噪等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耳机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同时,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的追求也将推动耳机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3、竞争格局预测:未来耳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大品牌商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以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
同时,智能音箱等新型音频产品也将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四、结论与建议1、当前耳机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无线蓝牙耳机和智能音箱等新型产品成为主要增长点。
消费者对音质、便携性、降噪等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个性化、差异化的追求也将推动耳机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未来几年,耳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大品牌商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
2、建议:针对当前耳机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建议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a.提高产品性能: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耳机产品的音质、降噪、便携性等性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3年耳机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耳机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耳机件是一种用于耳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声音和传递音频信号。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音频的需求不断增长,耳机件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
本文将对耳机件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耳机件行业市场概述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音乐的兴起,耳机件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耳机件行业以其高品质音效、创造性的设计和适合移动性的特点深得消费者喜爱。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全球耳机件市场规模在2018年超过了2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亿美元以上。
在中国市场上,随着方便的互联网消费方式的普及和青年消费者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音乐、视频等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促进了中国耳机件市场的快速增长。
根据2020年中国耳机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耳机行业规模已达到237亿人民币。
预计到2023年耳机行业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二、耳机件行业市场细分耳机件可以按照其用途和种类进行细分。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普通耳机、专业耳机、游戏耳机等。
按照种类可以分为动圈式耳机、平面式耳机、动铁式耳机等。
普通耳机是指一般的耳塞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其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音乐和语音等娱乐,使用范围广泛。
专业耳机主要用于音乐制作和音频剪辑等专业领域。
游戏耳机主要用于游戏玩家,提供优异的游戏声音效果和通讯体验。
动圈式耳机通过液晶材料的震动并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音波。
平面式耳机通过平面驱动单元的震动来产生音波。
动铁式耳机则采用具有高能量效率的驱动器,以实现更好的声音质量。
这些耳机件种类的出现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音质需求的需求。
三、耳机件市场趋势1. 無線耳機市場的增長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大手机厂商逐渐放弃3.5毫米耳机接口,无线耳机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无线耳机不仅更加方便,而且品质逐渐提高,与有线耳机相比,无线耳机更加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 智能化和可穿戴技术的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可穿戴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耳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2018 ~2023)前言全球耳机产业相对集中,产品具有区域性特点,主流和高端品牌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区。
例如美国的Beats、Grado(歌德)、KOSS(高斯)等,奥地利的AKG(爱科技)、德国的BeyerDynamic(拜亚动力)和SENNHEISER (森海塞尔),日本的Audio-Technica(铁三角)、SONY(索尼)等。
近年来,全球耳机市场产量不断扩大,2017年,全球耳机产量达到37亿副,销量达到了34.73亿副。
亚太地区是全球耳机需求增长最旺盛的地区,而北美耳机市场增长有所放缓。
中国是最大的耳机生产国家和消费市场,已经形成了包括耳机在内的完整电声产品产业链。
2017年,中国耳机产量达到26亿副。
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购买力的提高、在线流媒体服务的渗透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中国耳机销量呈增长趋势。
2017年,中国耳机销量7.6亿副。
国内耳机厂商主要为他人提供耳机OEM或者ODM,耳机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技术水平仍不高,多数企业没有形成品牌竞争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且议价能力低,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耳机行业与下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多媒体消费电子产业联系紧密。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消费结构升级,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传统PC、虚拟现实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升级,耳机行业得到持续发展。
未来全球电子数码产品的升级和前沿技术的开发,用户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电子行业的繁荣将为耳机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耳机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时尚化及个性化方向发展。
目录第一章耳机产品概述 (10)第一节产品定义 (10)一、概念 (10)二、分类 (10)(一)动圈式 (10)(二)等磁式 (11)(三)静电式 (11)(四)驻极体 (11)第二节产品特点分析 (11)第三节耳机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12)一、生产模式 (12)二、采购模式 (13)三、销售模式 (13)第四节产品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3)一、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格局 (13)二、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14)三、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14)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14)五、下游用户讨价还价能力 (15)第二章耳机行业环境分析 (16)第一节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6)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16)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17)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7)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五、全国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19)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20)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21)第二节我国耳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2)一、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22)二、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2)第三节我国耳机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4)一、我国耳机技术概况及趋势 (24)二、我国耳机线材技术概况及趋势 (24)第三章 2013-2022年全球耳机市场分析 (26)第一节全球耳机市场发展概述 (26)第二节 2013-2022年全球耳机市场产量分析 (26)一、2013-2017年全球耳机产量分析 (26)二、2018-2022年全球耳机产量预测 (27)第三节 2013-2022年全球耳机市场需求分析 (27)一、2013-2017年全球耳机需求分析 (27)二、2018-2022年全球耳机需求预测 (28)第四章 2013-2022年中国耳机市场分析 (30)第一节 2013-2022年中国耳机市场产量分析 (30)一、2013-2017年中国耳机产量分析 (30)二、2018-2022年中国耳机产量预测 (30)第二节 2013-2022年中国耳机市场需求分析 (31)一、2013-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需求分析 (31)二、2018-2022年中国耳机市场需求预测 (32)第三节中国耳机市场价格分析 (32)第四节 2013-2017年中国耳机进出口状况分析 (33)一、耳机进口数量情况 (33)二、耳机进口金额情况 (33)三、耳机出口数量情况 (34)四、耳机出口金额情况 (34)第五章耳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5)第一节耳机产业链分析 (35)第二节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一、上游原料市场发展现状 (35)二、上游原料生产情况分析 (36)三、上游原料价格走势分析 (37)第三节下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38)一、手机 (38)(一)手机市场供需分析 (38)(二)智能手机市场供需分析 (39)二、笔记本 (39)(一)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析 (39)(二)笔记本产量情况分析 (40)三、虚拟现实设备 (40)第六章耳机主要生产厂商介绍 (42)第一节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2)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42)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2)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2)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44)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44)第二节惠州联韵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5)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45)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5)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6)四、企业销售模式分析 (47)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47)第三节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8)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48)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8)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9)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50)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0)第四节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51)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51)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2)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3)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 (53)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3)第五节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3)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53)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4)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4)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5)第七章耳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56)第一节耳机国内建设项目分析 (56)第二节中国耳机行业集中度分析 (57)一、耳机市场集中度 (57)二、耳机生产企业分布 (57)第三节 2017年耳机行业竞争分析 (58)一、耳机品牌竞争分析 (58)二、价格功能竞争分析 (59)(一)耳机价格竞争分析 (59)(二)耳机特性竞争分析 (60)(三)耳机功能竞争分析 (61)三、耳机类别竞争分析 (62)(一)扬声单元类别竞争分析 (62)(二)佩戴方式类别竞争分析 (63)第四节中国耳机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64)一、技术竞争策略分析 (64)二、品牌竞争策略分析 (65)第八章 2018-2023年耳机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 (66)第一节当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6)第二节耳机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66)一、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66)二、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68)第三节耳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8)一、耳机的数字化 (68)二、耳机的智能化 (69)三、耳机的时尚化和个性化 (69)第四节耳机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69)一、智能手机 (70)二、笔记本、平板电脑 (70)三、其他个人消费电子产品 (70)第九章耳机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措施 (71)第一节耳机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71)一、宏观调控风险 (71)二、行业竞争风险 (71)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71)四、行业技术风险 (71)五、产品质量风险 (72)第二节耳机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73)一、技术壁垒 (73)二、供应商认证壁垒 (73)三、市场反应壁垒 (73)四、规模化生产壁垒 (74)第三节耳机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74)一、科技创新还需加强 (74)二、生产方式有待改进 (74)三、电商专业队伍培养 (74)四、打造优质品牌定位 (74)图表目录图表 1 耳机分类 (10)图表 2 耳机行业生产模式 (13)图表 3 2012-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16)图表 4 2015-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17)图表 5 2012-2017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图 (18)图表 6 2012-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趋势图 (19)图表 7 2012-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图 (20)图表 8 2012-201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图 (22)图表 9 2015-2017年耳机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3)图表 10 2013-2017年全球耳机产量规模 (26)图表 11 2018-2022年全球耳机产量预测趋势图 (27)图表 12 2013-2017年全球耳机销量规模 (28)图表 13 2018-2022年全球耳机销量预测趋势图 (28)图表 14 2013-2017年中国耳机产量规模 (30)图表 15 2018-2022年中国耳机产量预测趋势图 (31)图表 16 2013-2017年中国耳机销量规模 (31)图表 17 2018-2022年中国耳机销量预测趋势图 (32)图表 18 部分品牌耳机价格 (32)图表 19 2013-2017年中国耳机进口数量统计 (33)图表 20 2013-2017年中国耳机进口金额统计 (33)图表 21 2013-2017年中国耳机出口数量统计 (34)图表 22 2013-2017年中国耳机出口金额统计 (34)图表 23 耳机行业产业链 (35)图表 24 2012-2017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统计 (36)图表 25 2012-2017年中国电子元件产量统计 (36)图表 26 2012-2017年中国扬声器产量统计 (37)图表 27 2012-2017年中国手机产量及出货量 (38)图表 28 2012-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产量 (39)图表 29 2012-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情况 (39)图表 30 2012-2017年中国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统计 (40)图表 31 2012-2017年中国笔记本电脑产量 (40)图表 32 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耳机产品情况 (42)图表 33 2017年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 (43)图表 34 2017年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图 (43)图表 35 2013-2017年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 (43)图表 36 2017年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44 图表 37 惠州联韵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耳机产品示意图 (46)图表 38 2015-2016年惠州联韵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46 图表 39 2014-2017年惠州联韵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 (47)图表 40 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耳机产品示意图 (49)图表 41 2014-2016年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耳机成品销售情况 (49)图表 42 2014-2016年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 (50)图表 43 2016年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50 图表 44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52)图表 45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耳机产品情况 (52)图表 46 2014-2016年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 (53)图表 47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54)图表 48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耳机产品示意图 (54)图表 49 2017-2018年国内部分耳机建设项目 (56)图表 50 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58)图表 51 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60)图表 52 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不同特性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61)图表 53 2017年中国耳机功能关注度情况 (62)图表 54 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不同类型扬声单元关注比例分布 (63)图表 55 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不同佩戴方式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64)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中商产业研究院是商情数据(股票代码:838497)下辖的专业产业咨询智库,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贵州、山东、河南、广西、安徽、香港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