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诗歌思想
![杜甫的诗歌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364d0e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d.png)
杜甫的诗歌思想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较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他创作的诗篇涉及政治、伦理、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人文主义的思想大量渗透其中。
杜甫的诗歌思想不仅是其个人的思想表达,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之一,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民生思想杜甫最为关注的是百姓的疾苦与生活现实,他的许多作品反映着民生和社会问题。
例如《北征》中的“百姓困苦此时有,诸侯悲痛欲何为”表现了对边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担忧和忧虑;《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中的“虽复九万里,吾往矣乎”表现了他对百姓生活苦难的同情之心。
杜甫的民生思想不仅关注百姓的物质生活问题,还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世味不深今古同,蓝发何人独往来”表现了他对世俗的批判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二、人文旅行思想杜甫热爱自然,他把自然与人类的快乐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在自然的怀抱中,人类才能找到自我,找到内心的宁静。
他去过很多地方,经历了不同的历史事件与社会风貌,这也影响了他的思想。
他的人文旅行思想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关注。
例如《登高》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表现了对江山之美的欣赏之情;《春望》中“背灯卧听风吹雨,梦里依稀见陇头”表现了对春天的有趣想象;《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表现了对自然界的感叹和理解。
三、历史思考与国家忧患杜甫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关于历史和国家的作品。
他认为了解历史是理解现在的第一步。
他对中国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和关注,从《三吏》到《秋兴八首》等多个作品中得到体现。
他并没有对历史仅限于单纯的记录与挖掘,而是给历史以深刻的人文理解。
例如《兵车行》中“堪惜金瓯无觅处,花开花谢两无余”反映了他对军士世界的感慨,也展现他对历史的哲学思考。
他不仅通过自身的艰辛旅程,了解到社会的种种问题,将其呈现在作品中;还通过大量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智慧,洞察出现在和未来,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患。
结论杜甫的诗歌思想在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发掘。
杜甫诗的思想内容总结
![杜甫诗的思想内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3ca5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b.png)
杜甫诗的思想内容总结杜甫(712-770年),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
杜甫的诗歌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忧国忧民杜甫一生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感受使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充满担忧和愤慨。
他对于安定国家、保护人民利益、改善社会状况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切,这体现在他的许多诗作中。
例如《秋兴八首》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对当时乱世的关切,深刻展现了他忧民忧国的精神。
在《至今思项羽》中他描述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悬殊,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生活并对统治者的贪污、腐败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总之,杜甫的诗歌总是贯穿着关怀国家和人民的思想内容。
二、悲愤人生杜甫的一生并不顺利,他经历了反复的失败和挫折,他对人生的苦难和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的许多诗作正是通过自身经历所激起的愤怒和无奈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悲伤。
在《书关山过都江堰》中他描绘了自然的灾难和帝王的荒唐行径,展现了他对危机感的深刻认识。
而《登高》则是表达了对人生坎坷和人世间荣华富贵的批判,显示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这些诗作反映了杜甫对人生的绝望和悲伤,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内容。
三、关注官场腐败杜甫对当时的官场腐败有着极深的认识。
他深知官员贪污腐败、无视民生疾苦对国家发展的危害,他通过许多诗作来揭露和批判这种腐败现象。
在《赠乐天》中他揭示了官场恶习,警示当权者要慎重处理国家事务;在《秋登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杜甫直接指责了当时高官们以权谋私的行为。
这些诗作不仅直接指出了官场腐败的问题,也展示了他对这种腐败现象的深刻痛恨,体现了杜甫的思想内容。
四、对民众生活的描写与关怀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普通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描写,他以真实的细节展示了人民的贫困和疾苦,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
他对农民生活的描绘准确而深刻,他善于从农民的角度描绘他们的苦难和困境,如《曲江二首》中描绘了农民的艰辛和辛劳。
他也特别关注失去土地的农民,通过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南尹殷开山东留募兵轸判官贾舍人告身在长安寄题崔曹案头一作》描绘了被迫离乡背井的农民。
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理念与人文主义思想
![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理念与人文主义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7b694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7.png)
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理念与人文主义思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艺术最为繁盛和灿烂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杜甫作为唐代众多杰出诗人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杜甫有着深刻的社会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杜甫的社会理念杜甫的社会理念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
他关注于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贫困、战争、政治腐败等,描写了人们在这些问题下所经历的苦难和痛苦,以此呼吁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改良。
例如,在《登高》这首诗中,杜甫以自己的经历说明了经济富裕和贫困潦倒所带来的巨大差异,表达了他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呼吁社会关注贫困人民的责任感。
杜甫的社会理念还表现在他对于政治问题的关注上。
他以尖锐的笔触批评了唐朝皇室及其官员的腐败和无能,直戳当时的政治弊端。
例如在《丽人行》中,杜甫痛批唐玄宗的奢侈和宠幸柳氏所带来的国家危机,以此呼吁当权者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此意识到保持政治廉洁的重要性。
二、杜甫的人文主义思想杜甫的人文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人对世界的关注,并强调了人类存在的重要性。
他通过其诗歌传达了自己对人性的探索和探讨,以此强调了人类的团结、进步和执着不懈的追求。
例如,《将进酒》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人生的豁达和睿智,他提倡人们应该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并经历人生中的一切高潮和低谷,以此彰显人性的无限可能性。
杜甫的人文主义思想还表现在他对于自然的关注上。
他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在诗歌中奉献给了人类。
例如,他的《春夜喜雨》描绘了春夜的雨顺以后的自然景色,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阐发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三、杜甫的启示意义正如前面所述,杜甫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社会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能够打动人们的情感,而且还对人们的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具有真实启示意义的影响。
例如,他的《丽人行》中对唐玄宗的批判和对自由奔放追求的描述能够启发我们更加注重对于真实和自由的渴求。
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思想与诗歌表达
![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思想与诗歌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9faf7d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3.png)
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思想与诗歌表达1. 引言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而杜甫则是唐代最具影响力和才华的诗人之一。
他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感人的抒情手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杜甫在其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思想以及他独特的诗歌表达方式。
2. 杜甫的社会思想2.1 社会关怀与反映杜甫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困境非常关注。
他通过描绘农民起义、战争童子等题材,反映了唐朝晚期社会的动荡和贫困现象。
他深刻地洞察到人民生活艰难,城乡矛盾日益激化,并对此进行了批判与反思。
2.2 封建道德与人性之辩在杜甫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探讨了封建道德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他对封建伦理制度下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谴责,并呼吁追求社会公正与人性的光辉。
2.3 抱负与理想尽管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但他并未放弃对美好事物和前途的向往。
他渴望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希望国家能够安定繁荣、民众过上幸福生活。
3. 杜甫的诗歌表达方式3.1 真情实感杜甫的诗作坚持真实情感和真实描写,他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对社会问题和个人遭遇的感受。
通过细腻而真切的语言,他打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3.2 丰富多样的题材杜甫涉及广泛丰富的题材,从战争到自然景观,从官场生活到个人难题,他用诗歌包容了各种各样的主题。
这使得他的诗作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
3.3 英雄文化与哲思表达杜甫在一些作品中表达了关于英雄文化和人生意义方面的思考。
他借助历史和传说,探索了关于生命、责任和人的尊严等问题。
4. 结论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而敏感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困苦,还表达了他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光辉的向往。
通过独特而真实的诗歌表达方式,杜甫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是对"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思想与诗歌表达"这一主题所做的简要介绍。
希望能为您提供有关该主题的一些基本信息。
如需深入了解,您可以进一步研究相关资料或阅读更多杜甫的作品来拓宽视野和加深理解。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b3330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5.png)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宏大的气势、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而著称,被誉为“诗史上的伟人”。
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政治、社会、人生、自然等方方面面,展现出了他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首先,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体现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战乱、天灾、民生困苦的关注,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例如《登高》一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其次,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还体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他在诗作中多次表现了对人生的矛盾、苦难和命运的无常的思考。
例如《登岳阳楼》一诗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命运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命运的感慨。
此外,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还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他在诗作中多次表现了对自然的景色、气象和自然界万物的赞美之情。
例如《春望》一诗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赞美,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丰富多彩,既体现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又体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同时还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他的诗歌思想内容深刻、丰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杜甫诗歌思想情感总结简短
![杜甫诗歌思想情感总结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579542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d.png)
杜甫诗歌思想情感总结简短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他以诗抒发对社会不公、国家衰败的忧虑,以及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慨。
以下是对杜甫诗歌思想情感的总结。
杜甫以诗为媒介,传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痛感与不满。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贫苦农民、被迫流亡的官员和战争带来的人民痛苦的描写。
他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充满了激情与愤怒,如《丽人行》中写道:“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些作品彰显了他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不公平现象的谴责。
杜甫的诗中不仅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还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描述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战乱和百姓的苦难,也表达了对帝国的沦陷和国家统一的期望和心系。
他的《秋兴八首·其一》中写道:“伤心秋思入边州,千里陇头彻夜愁。
林塘水庙连山去,何处烟霞静有秋。
”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除了对社会和国家的思考,杜甫的诗歌还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坎坷和命运多舛的深刻认识。
他触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例如《月夜忆舍弟》中写到:“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蜡照半笼金,缄书谢不归。
”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和生死永恒的思考和感慨。
杜甫的诗歌也不乏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的《登高》写到:“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悠悠生死别,驭驭乘云腾。
”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思想情感多方面丰富而深刻。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不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和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他的诗作无论在揭示社会问题还是在抒发个人感受方面都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和写作目的。
杜甫的经历总结了什么思想
![杜甫的经历总结了什么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5631f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d.png)
杜甫的经历总结了什么思想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一生经历了诸多困苦和磨难,他的诗作中流露出了深刻的思考和人生观。
总结起来,杜甫的经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思想:一、对社会的关注和艰难的时局认识在杜甫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
他的《月夜忆舍弟》、《春望》等诗作中,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困苦的真实情况。
他对国家政治的失误、社会腐败和人民疾苦的批评,展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关切之心。
二、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凉感受杜甫的一生经历了诸多的失败和挫折,他曾多次被贬官、受贫困之苦,这使他对人生充满了无奈和悲凉的感受。
他的《月夜忆舍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诗作中,表达了他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人生痛苦和挣扎的思考,呈现出了他对人生的悲凉感受。
三、对自然的热爱与心灵的慰藉杜甫的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心灵的慰藉。
他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欣赏过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些经历使他对自然界产生了无限的热爱。
他的《登高》、《秋夕》等诗作中,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对自然的追求和寄托。
他把自然视为一个宽敞的世界,通过欣赏和赞美自然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四、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批判在杜甫的诗作中,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批判。
他的《兵车行》、《石壕吏》等诗作中,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人情的冷漠。
他对人性的思考使他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和自私的本性,对此他抱着深深的痛苦和失望。
他的诗作中明确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不满和对人情世故的批判。
综上所述,杜甫的经历总结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凉感受、对自然的热爱与心灵的慰藉,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批判。
他的诗作流露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痛苦洞察。
通过他的经历和思想,我们可以对自己和社会进行反思,进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
浅谈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
![浅谈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f9bdb0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0.png)
浅谈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
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现实,忧时伤世。
他曾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二是忧患意识强烈。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入世精神。
这种忧患意识来源于现实社会,深植于作者的心灵之中。
唐朝初年,由于政局动荡,经济凋敝,人们普遍陷入困顿之中。
唐玄宗统治集团为求得苟且偷安而不顾民生疾苦,广征赋税,横征暴敛,官吏贪污腐败,国家日益衰弱,以至于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杜甫的精神品质
![杜甫的精神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32ea74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1.png)
杜甫的精神品质
1、杜甫的精神品质:忧国忧民、乐于为他人扬善、无文人相轻之恶习、勇于自我批评、对世人披肝沥胆、敢于自我牺牲、具有任侠品性。
2、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主要提倡哪些思想呢?
![杜甫主要提倡哪些思想呢?](https://img.taocdn.com/s3/m/00a22b331711cc7931b716fb.png)
杜甫主要提倡哪些思想呢?导读:杜甫的思想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并存,而以儒家思想为主。
-杜甫诗歌儒、道属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九流十家”(《汉书·艺文志》)。
秦国重法,始皇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
汉初与民休息,黄老盛行,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佛教传人中国,末年道教兴起。
魏晋南北朝重清谈,二氏(佛道)思想泛滥,儒学亦不衰。
唐朝重儒学,但也尊道教、佛教,或并存.或此兴彼衰。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说:“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这里的儒冠是儒士的代称,杜甫自称。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说:“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援与契。
……穷年优黎元,叹息肠内热……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别。
……葵茬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说明他是以儒家的理想人物樱契为志,即心存己溺己饥之念,民有饥溺者,如己使之饥溺也。
他有忠君恤民的思想,这是不足为奇的。
他说过:“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进雕赋表》)这可以说是杜甫一生的主要思想。
-杜甫诗歌杜甫早年就接触佛教,有《游龙门奉先寺》、《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为证。
在长安、秦州和僧人赞公交往,有《西枝村寻筑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寄赞上人》、(别赞上人)诗可证。
在成都和蜀僧间丘师兄交往。
在东川题诗于玄武禅师屋壁,游牛头寺、兜率寺、惠义寺。
在夔州作(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诗,晚年在湖湘有(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这些都表现了浓厚的佛家思想。
道佛两教在唐朝都很盛行,因而杜甫思想不能不受到深刻的影响;但儒家思想却常占上风,因此杜甫所表现的积极用世的精神乃是主要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诗人杜甫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特点
![诗人杜甫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74da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d.png)
诗人杜甫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特点
一、时代背景
1. 唐朝开创之世
•杜甫活动的时期是唐朝,这是一个繁荣富庶、文化辉煌的时代。
•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杜甫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影响杜甫一生的重大事件,也是唐朝最大规模的内乱之一。
•大规模战争和社会动荡给杜甫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激发了他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关注。
3. 社会阶层分化
•唐代社会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分化,贵族与士人、地主与农民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杜甫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以及下层人民困境的关怀。
二、思想特点
1. 爱国情怀
•杜甫有深厚的爱国情怀,他对祖国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怀念盛唐时期的繁荣和风光。
•杜甫笔下多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呼吁官员奋发作为,挽救危亡。
2. 客观写实
•杜甫追求客观真实的描述,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思考能力,细致描绘了社会现象、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色。
•他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场景。
3. 慷慨豪放
•杜甫善于运用铿锵有力的辞章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他以坚定而慷慨的语言批评社会不公与弊端,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结语
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其创作代表着唐朝时期社会背景与思想特点。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简要介绍了杜甫活动时期的时代背景,并重点分析了他爱国情怀、客观写实和慷慨豪放等思想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杜甫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作品,并体会到他对社会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甫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甫的思想与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104350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1.png)
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甫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唐代诗人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星,他的诗作兼具思想深邃与艺术成就。
杜甫的诗歌承载着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他的诗词表达独特、意境深远,成为唐代文坛耀眼的明星。
本文将从杜甫的思想以及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杜甫的思想杜甫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社会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入思考。
他镜鉴世事,以笔破时弊,揭示了唐代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杜甫反映了唐朝政权腐败、士兵望风而逃的现象,批判了统治者的失职和不义。
他抨击贪官污吏,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尖锐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民的困境。
杜甫的思想触动了广大的读者,唤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杜甫也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反思。
他多次描绘了战乱的场景与人民的困苦,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北征》一诗中,杜甫揭示了唐朝边疆频繁战乱的现实,他痛惜国家的疆域损失和人民的离散流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杜甫热爱国家,关心国家的兴衰,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也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总的来说,杜甫的思想深刻而广泛,准确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疾苦,他的思想触动了后世的文人雅士和读者,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二、杜甫的艺术成就杜甫的诗歌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世人所传颂。
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深沉,同时字句凝练而丰富。
他善于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其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感人之处。
例如《月夜忆舍弟》一诗,杜甫以朴素的言语描绘了在月光下忆及已故亲友的情景,字句简练而扣人心弦,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此外,杜甫的诗歌也擅长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并以自然景物象征着社会的命运。
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杜甫用对比的方式揭示了贵族和平民百姓的冷暖差距,并以夜晚的秋凉之感象征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充满意境的描写方式,成为当时文坛的瑰宝。
杜甫的诗思想感情总结
![杜甫的诗思想感情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5dc9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1.png)
杜甫的诗思想感情总结杜甫被誉为“诗史之宏观”的最伟大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造就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巅峰。
在他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的关怀和愤怒,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抱怨。
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怀。
他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他对贫富差距的关注可以在《前出塞九首·其四》中看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他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他的诗中也融入了对战争、政治、农民生活等各个层面的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观察。
杜甫的诗歌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抱怨。
他对人生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对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中。
他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有着深刻的体悟,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悲哀,同时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望。
他的诗中也包含了对命运的抱怨和对不公正的感叹。
他在《垓下歌》中写道:“制胜为艰难,饮马争浮名”,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忧虑。
杜甫的诗歌中还蕴含着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抒发。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他人遭遇的关心,表达了对友情、亲情、爱情等各种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留恋,他以诗歌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子女的期望。
他的诗歌中也充满了对乡愁、对离别和对孤独的思考和表达,他对人类情感的抒发使他的诗歌更富有感人力量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思想感情包含了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抱怨,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抒发。
他的诗歌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观察。
他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有着深刻的体悟,同时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望。
他的诗歌也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和对不公正的反抗,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抒发。
通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的关怀和愤怒,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抱怨。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2b781c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9.png)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一)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杜甫的伟大之处,首先是表现在他所具有的那种一贯同情人民、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他不仅是看到、而且和人民一同经受着战乱、饥饿、寒冷,因此他能够以中国古代诗人从来没有达到的深度,反映出人民所受到的各种压迫和苦难。
特别可贵的是,诗人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揭露出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
在晚年最重要的杰作《岁晏行》中,他这样写道:“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指人民)杼柚茅茨空。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又写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诗人又更进一步地把阶级对立这一本质现象,用鲜明而凝炼的诗歌语言凸现在人们的面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与热爱人民的感情相联系,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又成为诗人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
他的笔锋,一直伸向最高统治者。
在《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进前丞相嗔”,他以非常出色而含蓄的笔墨,讽刺了在唐玄宗的骄宠下,杨氏姊妹所过的奢侈淫乱的生活;在《枯棕》中,“伤时苦军阀,一物官尽取”,揭露出官吏把人民搜刮一空,造成处处卖儿鬻女来缴纳租庸的凄惨景象。
不仅如此,诗人还对统治集团其他各种腐朽现象加以多方面的抨击。
在《洗兵马》中,“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他指斥李辅国等一群官僚的得势嚣张;在《草堂》中,他谴责成都军阀李忠厚的作威作福和残杀人民;在《潼关吏》、《诸将五首》等诗中,他又嘲笑唐军将领的庸懦无能;在《释闷》等诗中,他更对唐代宗的昏庸怯懦和宦官程元振的专权祸国作了谴责和讽刺。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二)在唐朝国势因“安史之乱”的爆发由极盛转衰的过程中,唐代的诗坛上出现了一位泽被后人的大诗人,他就是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杜甫。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51937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4.png)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概述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真实的写实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并介绍他在唐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1.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1.1 真实写实杜甫以对社会现实、历史事件和人民生活的真实描写为特点。
他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了对贫苦农民、战乱等状况的深入剖析。
1.2 抒发壮志豪情在面对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杜甫常常表达出追求正义、执着坚强的壮志豪情。
他直抒胸臆,倾尽全力去表达自己内心最真挚纯粹的情感。
1.3 异彩纷呈的形象描绘杜甫的诗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宦官、贵族、将领、平民百姓等。
他以流畅自然的笔触,为人物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形态。
1.4 自然山水元素杜甫对自然景观和山水之美有深刻感悟,并通过充满意境的描写传达自己对大自然奇妙变化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考。
2. 杜甫的诗歌思想除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杜甫在诗歌中还表达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观点:2.1 关注社会现实杜甫关注社会问题,对城市贫苦农民深感同情。
他用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平、战乱带来困扰以及人民生活艰难等问题所产生的忧虑和愤怒。
2.2 倡导行善正义杜甫以自身追求正义为动力,呼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在不同的时刻表达了对于人们行善、追求高尚品德和为实现国家繁荣的愿望。
2.3 反抗专制统治在乱世之中,杜甫展现了坚定不移的反抗精神。
他以批评贵族奢靡腐败、追求天下太平为诗歌主题,呼吁社会回归正道。
2.4 表达个人苦难与哀愁杜甫在部分作品中,以个人遭遇和内心痛苦的表现手法,传达了自己深沉的伤感和忧郁情绪。
这些作品反映出他对命运无常和生活困苦的思考。
总结杜甫以其真实写实、抒发壮志豪情、形象描绘和山水元素等创作风格,塑造了许多经典诗篇。
他关注社会现实,倡导行善正义,并通过诗歌反抗专制统治。
总结杜甫人生
![总结杜甫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e6025f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0.png)
总结杜甫人生绪论杜甫(712年 - 770年),字子美,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誉为“诗圣”。
杜甫的诗作以其豪放的气魄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动荡、人民苦难和自身逆境的心情,具有鲜明的民族感情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对杜甫的人生进行总结,回顾他的创作、思想和影响。
一、杜甫的早年生活杜甫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士人家庭。
他出生于中国唐代宝应年间,少年时代艰辛,家族经济状况不佳。
然而,他天资聪颖,自幼有文学天赋。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培养了卓越的才华。
二、杜甫的文学成就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抒发自己的感情、描绘社会现实和表达对时局变迁的思考等。
他的诗歌大多体现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同时也抒发了他对自己命运坎坷、家国兴衰的思考。
杜甫的诗作内容广泛,包括了山水田园、抒怀咏史、谴责时政以及悼念先贤等。
他以深厚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将自己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其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三、杜甫的思想观点杜甫的诗歌思想主要包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关怀人民苦难和对命运的思考等方面。
首先,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他关注并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如官员腐败、民众贫苦、国家衰败等现象。
他直面社会问题,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呼唤变革的愿望。
其次,杜甫对人民苦难的关怀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他对农民、士兵和贫民的同情和关爱。
他通过描绘他们的痛苦和困顿,唤起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对改变现状的呼声。
最后,杜甫对命运的思考也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他自身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困境,这使他对命运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思考。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奈和对家国兴衰的思索,展现了他深邃的人生智慧。
四、杜甫的影响杜甫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诗歌开创了新的艺术表达风格,注重情感的真实与深刻,以及对社会现实和人民命运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与社会背景解读
![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与社会背景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e410f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d.png)
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与社会背景解读1. 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作品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主题,其中以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切最为突出。
本文将从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2. 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杜甫深受唐朝乱世动荡和政治腐败的影响,他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观察社会风貌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等方式,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2.1 反映社会不公在他的诗中,杜甫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巨大的贫富差距和统治者对庶民百姓不公平待遇的态度。
例如,在《登高》一诗中,他描述了自己看到“独钓寒江雪”的壮丽景象而感慨万分,并映射出统治者对百姓苦难漠视。
2.2 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杜甫对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担忧贯穿于他大部分作品中。
他看到了当时唐朝内外战乱不断、政治腐败的现象,感叹国家衰落、江山易主。
例如,在《秋兴六首》中,他以深沉的悲凉之情表达了对国家愈演愈烈的动乱局势和人民生活困苦的忧虑。
2.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尽管面对种种困境,杜甫始终不放弃为国家和人民尽自己微薄之力的信念。
在许多诗作中,他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并表达了为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而奋发努力的决心和意愿。
例如,在《春望》一诗中,他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表达出无论困境如何严峻,也不能放弃拯救国家的希望。
3. 社会背景解读要理解杜甫作品中所展现的忧国忧民思想,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3.1 唐朝乱世动荡杜甫生活的唐朝是一个频繁战乱、政治混乱的时代。
他经历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重要历史事件,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分裂和动荡局面。
这些动荡给杜甫心灵上带来了巨大冲击和痛苦,激发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3.2 社会阶层分化与贫富差距在唐朝,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贵族阶级富裕而强大,而普通百姓则遭受着种种压迫与剥削。
这使得杜甫目睹了广大民众饱受苦难、生活困苦的现实,并引发了他内心深处对社会不公正待遇的愤怒和痛心。
3.3 统治者政治腐败在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普遍存在着腐败现象。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4d3cce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c.png)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唐朝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思想以语言抒发出来,富有象征意义,把他最深厚而又真实的心情完美地表达出来。
杜甫的诗歌中大量涉及到宗教、社会关系、人民境界、自然环境等诸多主题,他的文学形式多样,在鉴赏过程中产生了浓郁的思想,成为杜甫诗歌的核心内容。
首先,杜甫在其诗歌中对社会斗争见解深刻,多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乱不平的愤怒情绪,他饱含敦厚情结的重温“清平乐”,深沉的宣扬“爱国”之情,热切地呼唤着国家强盛的希望,为变革时代的斗争和历史发展提供了强烈的精神动力。
其次,杜甫诗歌突出人性和生命的解放。
他对寒舍的惆怅,对家乡的记忆,对社会荒芜的审视,都贯通着一种关爱、抗争、尊严的思想。
杜甫借着记叙的诗句,把当时正义正气正道正念正义正感正義正心正思正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外,杜甫多次反映自然环境,他将多彩的花草、水色、鸟鸣等景物激起的深厚的感受,精辟的抒情重绘出自然的声响,洞察出人与自然之间的韵律。
自然和乡土环境,芳香湿润的花月、鸟语花香,不仅使人们怀着幽雅惆怅,还使他抒发了勤劳、求知、敦厚情绪,构筑了一座可以抚今追昔的精神家园。
杜甫的诗歌承载着众多思想内容,深厚又真实,散发着凛冽急促的激情,又充满淡淡磅礴的感受,着实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 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 《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 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 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 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 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 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 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 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 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 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 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 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 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 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 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 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 古绝唱。
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
“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
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写给杜甫的颁奖词: 你披着一路风尘,踏着大唐的土地,带着满身 血泪,迎面走来;你把伟大与贫穷,高尚与困 窘,不可思议地集于一身;你的绝唱,你的情 怀,至今让我们感慨不已!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 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 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 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 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 “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杜甫经典诗篇
《日月放光辉》 连绵丝路黄河水 当年一起贯南北 一览群山凌绝顶 五马奔腾不可追 秋风起 白发吹 寒夜秋露那是谁 伤心别下千行泪 一声嚎啕万人悲 情系百姓苦 心为天下碎 诚诚欲语平生事 只说功与罪 落木萧萧下 江河去不归 天地茫茫无穷尽 日月放光辉
道不尽的诗圣 说不完的诗仙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 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 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 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 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 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 安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 路难”,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
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
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 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 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 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
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 圣
解
题
万方:
1、指姿态多种多样。如“仪态万
方”。 2、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万方多难: 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 于风雨飘摇的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 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 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盛唐时期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 为“诗圣”。 生平: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 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 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 州司马、奉天县令。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 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 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 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 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 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 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 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 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 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 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 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 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杜甫诗歌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一)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二)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三)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四)眷恋亲情、友情、爱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百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 年》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 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 客形相;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 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 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 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生般若之智慧。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 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在两条大河之间,在你曾经歇 息的
乡村客栈,我终于听到了 一种声音:磅礴,结实又沉稳 有如茁壮的牡丹迟开于长安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是唯一的灵魂 —西川《杜甫》
杜甫的思想:
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 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 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 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 民的苦难甘愿做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 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 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杜诗风格:
基本上是“沉郁顿挫”, 释义 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 语势有停顿转折。 他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 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 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 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 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 伏,是为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