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群与土壤
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分析

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分析一、引言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菌群作为土壤中的一种生物资源,其对土壤肥力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微生物菌群的角度出发,对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二、微生物菌群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微生物菌群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生物菌群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分解有机物、转化营养元素、形成土壤颗粒团聚结构和缓冲酸碱性等方面,从而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维持。
1、微生物菌群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是由有机质与矿物质组成的,而有机质是土壤能否保持肥力的关键因素。
微生物菌群不仅可以将有机质分解成养分(如氮、磷、钾等),还可通过这些养分来促进植物的生长,进而对土壤提供养分。
有机质分解是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研究微生物菌群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将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2、微生物菌群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转化经过微生物的吸收和代谢,营养元素和有机质被转化为能被植物利用的形式。
微生物菌群的转化过程不仅包括进行生物反应,还基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同时,不同微生物群落对于不同物质的转化也存在差异,因此选择不同的微生物菌群来处理污染土壤是必要的。
3、微生物菌群对土壤颗粒团聚结构的形成土壤颗粒团聚结构是土壤中稳定性的主要来源。
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它们对于有机质的分解和生长的作用来促进土壤颗粒团聚结构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肥力。
三、微生物菌群促进土壤肥力的措施如何有效地促进微生物菌群的生长以提高土壤肥力,是土壤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个可以有效促进微生物菌群生长的措施。
1、选择适宜的土壤pH值由于不同微生物群落在不同的土壤pH值下生长繁殖的能力不同,因此,在进行土壤修复和管理时,应根据所需微生物群落的具体环境要求进行处理,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2、提供适宜的养分维持土壤中养分和有机质的丰富度是促进微生物菌群生长和繁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微生物生态学中的菌群分析

微生物生态学中的菌群分析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菌群分析是微生物生态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群落结构,为环境研究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围绕菌群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菌群分析的原理菌群分析的原理基于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菌群特征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数量和种类都不同,且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着变化。
因此,菌群分析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研究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二、菌群分析的方法1. 高通量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是目前菌群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通量测序仪读取大量微生物基因组DNA或RNA样品的序列信息,将其比对到数据库中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
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等特点,已成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的首选方法。
2. 扫描电镜技术扫描电镜技术主要应用于观察微生物群落的形态结构和形态特征。
该技术使用高能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产生反射电子和二次电子信号,通过检测信号的强度和位置来获得样品表面的形态信息。
扫描电镜技术可以对单个微生物细胞进行成像,并可观察到该细胞的形态、细胞壁等结构特征,有助于识别微生物类型并确定其形态特征。
3. 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微生物群落中存在的蛋白质,从而确定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该技术通过质谱仪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和分子量等信息,并通过比对数据库来鉴定样品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检测到微生物群落中存在的少量和低级别的蛋白质,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生长和信号通讯等方面的信息。
三、菌群分析的应用1. 土壤微生物菌群分析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多种生物群落。
土壤与微生物菌群的关系

土壤与微生物菌群的关系引言:土壤是地球生命的基石,它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
而微生物菌群则是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微生物的功能以及微生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土壤与微生物菌群的关系。
一、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类型,其中细菌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微生物。
根据研究表明,每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可以达到数十亿个,而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更是多达数万种,形成了复杂丰富的微生物菌群。
二、微生物的功能1. 分解有机物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机物质的功能,通过分泌酶类,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为植物提供养分。
这种分解作用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的生长。
2. 固定氮气:一些土壤微生物具有固定氮气的能力,如根瘤菌等。
它们与某些植物共生,通过与植物根系结合,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化合物,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源。
3. 抑制病原微生物: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如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等。
它们通过竞争资源、产生抗生素等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保护植物的健康。
4. 促进土壤结构稳定: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产生胞体黏着物质,促进土壤颗粒的团聚,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
同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会产生胞外多糖等物质,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三、微生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首先,微生物菌群对土壤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颗粒的团聚等方式,参与土壤的形成过程。
其次,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存在着共生关系。
微生物通过与植物根系结合,为植物提供养分,并与植物根系共同抵抗外界的胁迫。
此外,微生物还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固定氮气等功能,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对土壤的性质和养分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一、引言如同生物体内的菌群一样,土壤中,也拥有丰富多样的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种类和活性直接影响着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功能,影响着整个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
因此,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于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维护土地生产能力、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篇论文将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
二、种类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1. 细菌细菌在土壤中是最广泛、数量最多的微生物,数量可高达1克土壤中10亿个。
土壤细菌的分类学十分复杂,目前共发现了300多个属、1000多个种,其中大部分是光合细菌、化学合成细菌和灵敏细菌。
土壤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很多,如:发酵有机物质、氮循环、碳循环、硫循环、磷循环、铁循环等。
2. 真菌真菌也是土壤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两类,分别为真菌菌丝体和真菌孢子。
前者称为菌体,后者称为萎缩体。
真菌能够分解和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对于提高土壤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真菌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如腐生拮抗作用、土壤结构改良、矿物质的释放、土壤酶的激活等。
3. 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与细菌和真菌都有相似的地方。
放线菌可以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对于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有着很强的拮抗作用,但放线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作物并不会造成危害,反而有很好的保护作物的作用。
4. 藻类藻类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有,也存在于土壤中。
藻类能够利用土壤中的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对于土壤中其他微生物和植物生长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5.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相比于细菌和真菌,数量比较少。
原生动物在土壤中有很好的控制土壤中其他微生物数量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吸收,同时也是土壤中微生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导语: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对农业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土壤肥力的提高、有益土壤菌群的促进和植物健康养分供给等方面,探讨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一、土壤肥力的提高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微生物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矿化过程。
有机物包括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等。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这些有机物可以被分解成更小的有机分子和无机物质,释放出养分供给给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样,微生物参与的分解和矿化作用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其次,微生物还参与固氮作用。
固氮是指将空气中的氮(N2)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氮化合物。
然而,大多数植物无法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通过与某些微生物(如根瘤菌和蓝藻)的共生作用,植物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取一些可利用的氮化合物。
这样,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有益土壤菌群的促进在土壤中,有益土壤菌群的存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益土壤菌群包括根际菌、赤细菌、解磷菌等。
它们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共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首先,根际菌可以产生植物生长激素。
植物生长激素能够调节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如发芽、生长和开花等,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
根际菌能够合成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等。
这些激素能够通过植物根系直接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赤细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病原菌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而赤细菌可以产生一些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通过增加有益土壤菌群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菌对农作物的危害。
此外,解磷菌能够解除土壤中磷的限制。
土壤中的磷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与土壤中的其他生物体相比,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参与土壤生产力、养分循环、有机物分解、土壤结构构建以及调控地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的数量和品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一、土壤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根据其遗传特征和形态特征,土壤微生物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生存方式和代谢模式等差异进行分类。
目前已知的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三类。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体,其大小很小,约为0.5~5μm。
它们的特征在于无明显的细胞器官,但其表面具有独特的细胞壁和可能存在的纤毛、鞭毛、荚膜等器结构。
细菌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同时也具有非常多样的代谢方式和生存策略,主要分为光合细菌、化学合成者、异养细菌、厌氧菌、益生菌、致病菌等几类。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体,分成极丰富的菌门、属、种等不同的分类。
一般而言,土壤中的真菌主要分为接合菌门(包括原生菌、示核菌等)和子囊菌门(包括担子菌、伞菌等)。
真菌体租有非常细微的菌丝,其菌落的形成具有很强的营养竞争力。
同时,真菌还能够在土壤中通过菌丝的特殊构造与其他微生物形成一定的联合生态系统。
(三)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个广泛、复杂的群体,主要分为原生动物门和隐眼虫门两大类。
其体形较小,多为单细胞或从属于低等多细胞的微生物。
其生活方式一般而言主要分化为摄食者与厌氧发酵者等两类。
在土壤微生物中,原生动物多选择以真菌或细菌为食进行摄食,可有效地协同维持土壤生态,并对提升土壤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土壤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和作用机制(一)氮循环机制土壤中的氮循环机制是由微生物协同发挥作用的,主要包括氮固定、氨化、硝化和脱氮四个不同的阶段性过程。
细菌和蓝藻类的光合细菌对花生、青豆等均有氮的固定作用;而硝化作用是由多种细菌和放线菌共同完成的过程,其中的硝氧化酶等酶类的表达和活性直接关系到硝化作用的效率和速度。
微生物菌群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菌群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创新。
其中,微生物菌群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微生物菌群是指生物种群中菌类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
这篇文章将重点探讨微生物菌群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一、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功能1. 细菌细菌是微生物菌群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们存在于自然环境的所有角落中,可以分为好菌和坏菌两种。
好菌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肥力和作物抗病能力;坏菌则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引发病害、腐烂等现象。
2. 真菌真菌包括多种形态和功能各异的生物,如霉菌、酵母菌、子囊菌等。
真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同时,某些真菌还可以分泌抗生素,帮助农作物抵御各种病害。
3. 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最初出现在地球上的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气体中,是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原生生物可以促进土壤肥力,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维持土壤、水体和空气的生态平衡。
二、微生物菌群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促进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对土壤肥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菌群中的好菌可以分泌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促进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和肥料转化,同时也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促进农作物生长微生物菌群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些好菌,如根瘤菌、硝化细菌等,都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真菌和原生生物也能分泌各种有益物质,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等,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3. 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微生物菌群在农作物的防病和抗病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好菌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其免疫力和防御能力,同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预防和治疗农作物的病害。
4. 生态修复微生物菌群也可以用于土壤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
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土壤是地球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微生物作为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生物,具有极高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能力,在土壤肥力的维持、改良、促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微生物群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 分解有机质: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迅速将有机质中的营养元素释放出来,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
2. 固氮作用:土壤中氮的含量常常是植物所需的远远不够的,因此很多植物依靠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来获取更多的氮元素。
3. 构建土壤结构:微生物还能够分泌黏合物质和根系外分泌物,粘合小颗粒形成土微团。
这些微团不仅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还能提高土壤的水肥保持能力和抗腐性。
4. 抗病作用:土壤中大量的微生物有助于遏制有害微生物和病菌的繁殖,防控土壤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三、微生物菌群丰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微生物菌群的丰度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丰度的微生物群会对土壤肥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1. 高丰度微生物群:高丰度微生物群会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并能提高土壤的抗病性和水分利用率。
但若过量施用肥料会对土壤菌群造成直接损害,抑制或歼灭某些有益微生物之后,复合交互作用下,反而促进病菌的繁殖,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2. 低丰度微生物群:低丰度微生物群会出现土壤近亲癌的问题,土壤肥力受到限制。
若采取加强土壤有机质添加、适当减量施肥、微生物菌群添加等措施进行修复,则会弥补低丰度微生物群的缺陷,促进土壤肥力的回升。
四、微生物群落复杂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 复杂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非常复杂,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繁殖和代谢,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关系。
这种复杂的互补互生关系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单一类型的微生物群落:在某些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会出现同种微生物群落的现象,这样会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不平衡,建议采用生物肥料、无机肥料等肥料方案,增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修复问题日益凸显。
而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污染情况下的具体应用过程。
一、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土壤污染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
而微生物通过各种生理学机制可以对重金属进行有效的修复。
首先,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其次,微生物还能通过还原、氧化、螯合等作用将重金属转化为不活性形态,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最后,微生物可以与重金属形成复合物,阻断其进入生物体内,保护生物健康。
以镉(Cd)污染土壤修复为例,微生物修复技术一般分为原位修复和外源修复两种方法。
原位修复主要利用土壤中的自然微生物群落进行修复,而外源修复则是通过添加外源菌株来进行修复。
其中,锌镉耐受菌株比如假单胞菌、拟杆菌等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
这些菌株通过吸附、螯合、还原等作用将土壤中的镉固定,并降低其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累积,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二、微生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随着石油开采和使用的增加,石油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而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有效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从而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主要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的作用进行。
这些酶可以将石油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提供给微生物进行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代谢。
同时,一些微生物还具有氧化性的特点,可以氧化石油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其毒性。
因此,微生物心生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中。
三、微生物在农药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同时也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污染。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农药污染土壤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主要包括通过菌株代谢降解农药、利用酶降解农药以及微生物菌群共同协作降解等方式。
例如,一些降解酶可以将有机磷农药分解为无毒的无机盐和有机物,同时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也会影响农药降解能力。
微生物菌群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和效益

微生物菌群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和效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而微生物菌群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环境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理污染环境并重建生态系统。
本文就微生物菌群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和效益进行探讨。
1. 微生物菌群概述微生物菌群指的是各种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相互作用和合作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微生物群的组成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病毒等,各类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的代谢和转化过程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
微生物菌群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并对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微生物菌群还可以被应用于环境修复中。
2. 微生物菌群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成分都容易被排放进污水和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主要依赖于物理、化学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微生物菌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修复手段,具有多种优点:2.1 对环境污染物强有效性微生物菌群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生态系统,能够快速适应污染环境和修复作用。
在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微生物菌群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毒的化学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并促进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发挥。
2.2 与环境生态环境容易协调微生物菌群能够与环境生态环境协调,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微生物菌群在调节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环境生态平衡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
2.3 延续性和可持续性高微生物菌群作为天然的生态系统,拥有强大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
微生物菌群的繁殖和生长不受时间限制,并且能够自行适应不同环境质量的劣化程度,因此具有非常好的可持续性。
3. 微生物菌群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实践微生物菌群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考察。
以土壤污染治理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对比控制处理和添加微生物菌群处理的效果差异,发现添加微生物菌群明显有利于土壤污染物降解和土壤质量提高。
在湖泊和水源治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群也有不错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微生物菌群是土壤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微生物菌群可以分解有机物质,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和通透性。
因此,了解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对于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微生物菌群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菌群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黏土胶体和胶体物质,可以增强土壤团聚力和结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微生物菌群还可以分泌黏土胶体或黏结物质,促进土壤中的颗粒结合,增加土壤的孔隙和微生物介质。
这种凝结物对土壤孔隙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和通透性。
因此,微生物菌群的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保存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微生物菌群与植物根系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菌群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的形式,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生长因子。
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质,如根际提供的根系分泌物(root exudates),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反过来,微生物菌群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养分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这种微生物与植物根系之间的共生关系,被称为植物根际微生物共生(Plant Root Microbiome)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
研究表明,微生物菌群与植物根系的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微生物菌群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透性。
此外,微生物菌群与植物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对微生物菌群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也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能够找到各类微生物的踪影,而各类微生物种类在土壤中的分布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然后是霉菌、酵母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当然了,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也会多在土壤中的哟,所以,小时候你妈妈会告诉你,割破了手指头就不要去玩土哟,很容易发生感染的,明白为什么了吗?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也很有意思喽,土壤越深微生物种类越少,但想一想,在5000米的深度,会以哪种原核生物类群为优势菌呢?真细菌还是古生菌?当然是古生菌的极端微生物类群了。
不仅深度,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尤其是碳源含量那可是座向标,有吃的谁不愿意来呀。
当然了酸碱度也影响到微生物的分布了,盐碱地一定是嗜盐耐碱的微生物居多呀。
当然,手割伤了,你妈妈也会禁止你碰水的,因为水环境中微生物也不少呀,且越是有水,微生物生长的越很好呀。
就是我们每天使用的自来水中也是存在很多微生物的,当然了,国家对自来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有严格要求的,每升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
微生物无处不在,大气中也当然有微生物了,包括某些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染的,当然了,天干物燥是不利于微生物存活的。
空气质量好坏可不仅仅是PM2.5多少呀,其中微生物多少也影响空气的质量哟,城市街道,医院、畜舍等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尤其是一些致病微生物含量高,而原始森林、大洋上空微生物就少的多了,空气质量自然也很好呀。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很多会起到破坏作用哟,最重要的是影响产品的储藏期哟。
你知道一些大的粮库中为了防止粮食霉变的采用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吗?对了,降低水分含量,水分不超过8%,万物生长离不开水呀,尤其是微生物这种好水的生物。
当然了密闭低温缺氧环境和使用防霉化学药剂也是必不可少的。
工业材料上的微生物更是随处可见了,木材腐烂、衣服鞋长毛了,金属腐蚀了,很多都是拜微生物所赐。
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残留的降解与解机制分析

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残留的降解与解机制分析农药的使用在现代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农药残留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土壤是农药的重要储存和转化介质,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残留的降解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分析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残留的降解机制,以期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药残留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制微生物降解农药是通过微生物菌群中一系列特定的酶的活性参与完成的。
微生物降解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1. 非特异性酶降解:一些广谱酶在降解农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脱氯酶和氧化酶可以降解多种有机氯农药,抗性酶可以降解多种有机磷农药。
2. 特异性酶降解:有些微生物通过产生特异性酶来降解特定的农药分子。
这些酶通常与农药分子的结构特征高度吻合,从而具有高效降解的能力。
3. 协同作用:微生物之间通过协同作用来降解农药。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酶来降解农药的酯基,而其他微生物则可以利用这些酯基作为能源,形成共生关系,提高农药降解效率。
二、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菌群多样性: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对降解农药起着重要作用。
菌群的多样性越高,就意味着对不同种类农药的降解能力也更广泛。
2. 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从而促进农药的降解。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对微生物降解农药产生不利影响。
3. pH值:不同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土壤的酸碱度对微生物降解农药也有一定影响。
适宜的pH值能够提供有利于降解酶的活性的环境。
4. 表面活性剂:土壤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农药与微生物的接触,提高降解效率。
适量添加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农药残留的降解速度。
三、微生物降解对土壤农药残留的治理意义微生物降解农药对于土壤农药残留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1. 降解能力:微生物降解农药是一种天然的解决方法,能够将农药降解为无害的物质,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优化

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优化污染土壤修复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寻找更加高效、可持续的修复方法。
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不断受到关注,并逐渐显示出其在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以及如何优化该技术,以期为今后的土壤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生物修复技术基于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生物学特性,通过引入适宜的微生物来降解污染物,并促进土壤恢复和修复。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降解污染物:微生物具有多样化的能力,能够产生酶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其分解为无毒或较低毒性的物质。
有些微生物还具有还原金属离子的能力,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
2. 生物吸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够吸附污染物,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和迁移性,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3. 生物固化:适宜的微生物可以与土壤中的颗粒结合,形成稳定的团聚体,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侵蚀和流失。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微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石油污染修复:石油污染是常见的土壤污染类型之一。
适宜的微生物可以利用石油为碳源,通过生物降解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
一些研究表明,添加适宜的微生物能够加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过程,显著降低修复时间和成本。
2. 重金属污染修复:重金属是严重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适宜的微生物可以还原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将其转化为难溶性的沉淀物。
研究发现,引入一些金属耐受菌株可以显著降低重金属的浓度,减少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3. 农药残留修复:农药残留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威胁。
微生物降解可以将农药分解为无毒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表明,引入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浓度。
三、优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方法尽管微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土壤微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贡献

土壤微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贡献土壤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是植物生长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而其中的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土壤微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所起到的影响和贡献。
一、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微生物群体。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起到了调解土壤中的营养素、转化能量和保持土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首先,土壤微生物是土壤固氮和使有机物质分解为养分的重要因素。
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大规模的表面根系也可以取得足够的氮素,这不仅节约了氮肥,还可以帮助植物吸收更多的氮元素,提高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程度。
其次,土壤微生物还会分解有机质,使之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
微生物的这个作用可以让土壤更充足地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第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的养分能够得到更好的分布和利用。
微生物会将有机质分解为更小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在分子繁殖和死亡后再返回到土壤中,使得养分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点,从而更广泛地被植物吸收利用。
最后,土壤微生物还起到了保护土壤的作用。
微生物组成了土壤有机体、有机质、团粒结构和附生菌群等多个环节,它们的存在可以调节土壤的结构,加强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并保护土壤中的生物群落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二、微生物生态与土壤肥力对于土壤肥力的发展和提升,微生物在其中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是一种可以生长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生态群体。
它们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持土壤中的生态系统活动。
同时,微生物也遵循着一定的生态原则。
例如,土壤中越多的细菌和真菌,互相作用的越密切,土壤的肥力也就越高。
然而,毁坏了大部分微生物的环境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扰动和失衡,耕作不当和土地过度开采等人为错误也会迫使微生物向着更不稳定和易崩塌的方向演化。
三、微生物对农业的影响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发展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可以作为自然资源,还可以运用于农业生产。
微生物对土壤改良与农作物生产的作用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微生物在土壤改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土壤肥力、结构和营养循环,调控农作物生长、抗病抗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微生物作为单细胞生物,繁殖周期短,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因此是诊断土壤质量健康的理想指示生物。
一、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改良的重要作用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推荐的土壤改良微生物菌剂为四种,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上述四种微生物菌剂亦是国内主流的土壤改良、农作物促长抗逆优势菌种,可以实现固持氮素,减少氮素流失;分解矿质养分、活化大中微量元素;抗逆抗病,抑制大豆根腐病、减轻大豆重迎茬危害;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等作用。
四种微生物菌剂对嫩江区域土壤和农作物的重要作用如下:1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1)生物防治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多种农业病原菌和病原虫的能力。
它可以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和抗生素,如胺基酸肽、杀菌素等,可以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害。
(2)促进植物生长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它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够合成多种生长激素,如赤霉素、植物抗逆素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免疫能力的提高。
(3)改善土壤环境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强大的耐盐碱、耐干旱和耐寒能力,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土壤环境。
它可以在土壤中形成有益的菌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4)提高抗逆性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和逆境适应能力。
它可以诱导植物产生一系列的抗性相关基因和蛋白质,增强植物的自身防御能力,使作物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2地衣芽孢杆菌的作用(1)分泌抗菌物质可代谢分泌短杆菌肽、多帖菌素、制霉菌等多种抗菌物质,可抑制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生长繁殖。
微生物菌群在土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微生物菌群在土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首先,微生物菌群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和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残留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质,释放出有机酸、酶和酶系统等,促进有机质降解和转化。
这些有机物可以被其他微生物利用为营养源,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利用系统,维持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平衡。
其次,微生物菌群对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和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和矿物质,释放出养分元素如氮、磷、钾等,促进养分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另外,微生物菌群中一些有益细菌还能够与植物共生,提供固氮和供应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微生物菌群对土壤中的农药和污染物降解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菌群中的一些菌株经过长期适应和演化,具有对农药和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它们能够分解、转化和稳定有害物质,减少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壤健康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微生物菌群在土壤生物多样性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
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与土壤中其他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不同的菌株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因此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土壤系统的抗逆能力和稳定性,降低土壤病害的发生。
为了调控微生物菌群在土壤中的作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过度施用对微生物菌群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合理耕作措施,如轮作、混作和有机肥的使用,有助于维持土壤中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和多样性。
此外,适度疏浚和人工补充优良微生物,有助于恢复受破坏的菌群。
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分布(动物微生物课件)

噬菌体 细菌
病毒引起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草花叶 病
(三)拮抗 概念: 当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环境 中,彼此之间没有互相营养关 系,一种生物产生的特定的代 谢产物可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 繁殖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 关系。
青霉菌菌落周围出现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现象
分类: ①非特异拮抗关系:
如:乳酸菌能产生乳酸,能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②特异拮抗关系
如:抗生素拮抗敏感细菌 抗生素是由真菌、放线菌产生的一类能杀灭或 抑制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链霉素、卡拉 霉素等。
eg.动物患有慢性疾病 ②寄生部位改变
eg.大肠杆菌从肠道到腹腔或泌尿生殖道 ③滥用抗菌药物
eg.草食动物(牛、羊)长期使用抗生素, 可导致肠道中大肠杆菌被抑制,引起菌群 失调,导致维生素缺乏、肠炎等症状
肠道中的大肠杆菌
三、微生物的生态关系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呈现共生、寄生 或者拮抗现象。 (一)共生 概念: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不损害或互为有利。 如: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的共生 牛羊等反刍动物,草食,但它们本身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而是靠瘤胃 微生物帮助分解,使纤维素变成能被牛羊吸收的糖类。
人和动物的粪便。
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水源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 被病原菌污染的水体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传播媒介。
如果饮用了已被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水,可直接 引起肠道传染病。
因此,水源管理,尤其是饮用水中是否含有病原菌和大肠 杆菌的检测,在卫生学上非常重要的。
土壤中的微生物资料

土壤中的微生物资料土壤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着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和土壤固结等过程。
本文将介绍土壤中的微生物资料,包括微生物群落组成、生态学功能和应用价值等方面。
一、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十分丰富多样,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
其中,细菌是土壤中最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类别,约占全部微生物的90%左右。
其次是真菌和原生动物,分别占土壤微生物的5%和1%左右。
灵长类动物较为少见,不过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某些土壤中,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蚯蚓、甲壳动物和五足类动物等。
细菌是土壤中最大的微生物群落,其数量和种类都很多。
根据形态和结构,细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和放线菌等四类。
其中,放线菌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细菌,它们具有分枝的菌丝结构,可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生物体,参与着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循环过程。
真菌是另一个重要的微生物类别。
在土壤环境中,真菌会通过孢子繁殖和根际共生等方式进行增殖。
与细菌不同的是,真菌的体内含有真核细胞,具有更加复杂的生命周期和代谢方式。
真菌可分为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等三类,它们在土壤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不仅参与有机质的分解,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免疫调节。
原生动物是另一类在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
由于其体型较小,一般只有数百微米,因此也被称为微型动物。
原生动物主要以摄食细菌和真菌为主,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更易被吸收的形式,促进土壤养分的流通和植物的吸收。
与细菌和真菌不同的是,原生动物需要较为宽敞的空间和繁殖环境,因此在高度耕作的土壤中数量较少。
灵长类动物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土壤生物,主要包括蚯蚓、甲壳动物和五足类动物等。
它们在土壤中的角色更多与土壤结构和通透性有关,可以通过挖掘和弥合作用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土壤养分的流通和植物的吸收。
二、生态学功能微生物群落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生态功能。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功能研究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功能研究微生物是指裸露的单细胞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大气和各种生物体内。
微生物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既有极端的寒冷和干旱的沙漠,又有生物量极其丰富的深海和太空等。
微生物的存在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资源开发、工业生产、环境净化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产生着重要作用。
一、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1.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最广泛的分布场所之一,其中包含有形态和结构各异的细菌、放线菌、真菌、隐菌等众多微生物群体。
土壤中的微生物不仅对土壤的形态、结构和肥力有着显著的改善,还能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害和杂草等。
此外,灰霉病、根瘤菌和磷酸化菌等微生物能够与植物组建共生关系,为植物提供营养,促进植物生长。
2.水体中的微生物水体是微生物生物量最为丰富的分布环境之一,其中包括海洋、淡水、河流、湖泊、水库等。
水体中的微生物具有多样性、数量和功能上的显著差异,一般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群体等。
其中,浮游生物主要包括浮游菌、浮游藻和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主要包括底栖菌群、腐生动物和底栖植物等。
3.大气中的微生物大气是微生物的重要分布场所之一,大气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数量与种类丰富多彩。
大气微生物对全球气候、生态和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微生物的功能研究1.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微生物可以影响和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如水循环、氮循环、碳循环和光合作用等。
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其返还到环境中;同时也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消化和进一步转化有机物质,使其得到重整,并进一步推进生态系统的循环。
2.在工业生产中的功能微生物在生物工程、食品工业、药品制造、化学工程等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糖化和发酵等过程中,能够加速分解生物原料,生成各种化合物,用于生产发酵食品、生物燃料、生物材料和发酵药品等;同时,微生物的固氮作用也为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菌群与土壤有益土壤的微生物的类别:有益土壤微生物除了转变有机质为肥分之外,它对促进植物生长贡献很大,依其功用来分类,可略分如下:1、固氮菌群(NitrogenFixing Bacteria Seties):固态自然界氮分子为氮源,制造肥份。
2、硝酸菌群(Nitrifying BacteriaSeriea):转变有毒氨气为硝酸态氮。
供植物吸收。
3、溶磷菌群(Phosphoric acidReleasing Serie):解开土壤不溶性磷酸盐,转为磷,铁,钙肥。
4、酵母菌群(Yeast gtoup Series:制造维生素,生长促进素,分解有机物,增加抗病力。
5、乳酸菌群(Lactobacillus Series):分泌有机酸,提高植物抗病力。
6、光合成菌群(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Serie)s 制造葡萄糖,分泌类胡萝卜素,消除硫化氢,氨气 (解毒造肥) 等有毒物质产生。
7、放线菌群( Actinomynthetic Bacteria Series) 长期分泌定量抗生物质,抑制病害。
8、生长菌群( Growth Factors Produoing Bacteria Series) 长期分泌定量植物生长荷尔蒙,促进根,茎,叶生长。
施用有机肥别忘了“土壤微生物” 现今农业局界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以为施用鸡粪,猪粪或其他生肥,如鱼粉,米糠之类的有机质就是道地的有机农业了,其实这些生肥材质并不能为植物所吸收,反而造成腐败与病虫害的衍生,有机质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成可溶于水的营养分之后,才能为植物所吸收,同时微生物也必须靠这些物质分解时,取得能量与养分才能大量繁殖以发挥其功能,只有当有机物与有益微生物同时并存时,才能使植物体健康成长。
因此,有机农业的运用除了施用有机肥外,千万别忘了土壤微生物群。
三、有机物的利害关键:土壤中除了有益微生物之外,也有病原菌及病虫害的同时存在,这一些微生物同样地会利用有机质来大理繁殖,其结果除了造成作物的病害之外,同时也招来虫害与蚊蝇。
因此,有机物的施加必须配合以有益微生物来对抗病原菌才能有助于作物。
现今的农地,因为滥用化学农药与肥料,天然的有益土壤微生物都被毒杀尽,而牵强的病原菌则相对地肆决猖獗,在耕地上占其优势,因此如果一味地施加有机物于如此恶劣条件的耕地上的话,反而会助长病原菌的滋长而造成更严重 的病害。
前人利用鸡粪种植蔬菜水果都没问题, 而今日却变成严重病害的祸源,其前后差异只在土壤微生物相的恶习化所致四、 有益微生物施用的种类越多越好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类越多越好,就象人类社会中需要各种人物一样 以相辅相成协力合作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才能使每个人的特殊才能发 挥出来。
例如多糖类(米,麦,高梁),麦菌利用其能量而分解为单 糖,这些用过的产物(单糖),又成为酵母菌的食物,酵母菌分解利 用过的单糖,被转化为酒精而遗弃,但这些酒精则又适合醋酸菌的需 要,它又被醋酸菌利用之后,终被转为醋酸。
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 废气(二氧化碳)又为光合成菌取用为制造葡萄糖的原料。
微生物群 如此相辅相成的生活在一起,因此施用微生物时,单一菌种的施用, 其效果远不如综合微生物群的施用。
五、 有益微生物乃是植物共生的伙伴传统想法中,根的功用是植物体定着基点,同时用以吸收无机养分及 水分的器官。
这一种传统的想法,对现今面临永续性地力的困难问题, 则提不出充分合理的说明来。
为什么植物所需的水分,无机肥分充分 供应之后,植物仍旧不能茂盛地成长?为什么根部不能完全地吸收这 些养成分?为什么病原菌,病虫害会兹生繁衍而不可收拾? 科学的进步突飞猛进,己能明确地追踪微量物质的来龙去脉。
有益微生物 有机物质 肥效损失 造肥解毒恶臭蚊蝇病虫病害 有害病原菌现代科学己能确认植物生理与微生物间不可离的共生关系。
植物根部分泌物质来供应微生物的需要,同时微生物也生产各种不同物质来回馈植物体,两者实际上是共生的伙伴。
要使植物生长茂盛,除了水分,养分之外,足够的土壤微生物也是最重要的必要前提。
六、有益微生物与植物的健康植物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事实上它整体的表面穿着一件微生物的外衣。
在土壤中根的表面周围约五厘米的范围内,重重地围绕着高密度的微生物,称之为“根圈菌”。
植物排出其特有的分泌物来吸引无数的根圈菌微生物于其周围,使得根部周围的微生物密度远超出非根部的土壤区域,生活于根圈的微生物也泌出各种有机物,包括氨基酸,低分子糖类,低分核酸,生长激素及各种酵素等,这些有机物质对植物生长,生殖等生理作用有显著的效果,对农产品的质与量提升贡献很大。
其他更有微生物侵入根部组织,在根胞内繁殖,这类称为菌根菌,但它不能破坏根部组织,却更能与根部细胞交换物质,共存共荣,促使根部活力,吸收力的增强,有利于植物健全的生长与自然抗病力的加强。
在植物体表面也附着无数的微生物,这一些微生物的存在,不但能使植株强壮,更能保护植物,减少病害。
要达到有机农法“减农药” “减化肥”的目标,就定夺于有益微生物在耕地上的培养之成功与否。
七、减农药的概念1、杀菌辅菌:我们既然知道植物的生长与健康需要微生物为其共生伙伴,但却不断地使用农药,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杀除病原菌的同时也把有益微生物全部杀尽灭绝。
好菌、坏菌都抵不住剧毒的农药,造成耕地的暂时性的真空状态,药效降低时,周围仍旧存在的病原菌便乘机而入,以其快速繁殖的特性,很快地便又占据了农药清洗干净而又没有竞争对手的耕地,于是病原菌群优势地迅速繁殖,病害更快地复现,只好再喷农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造成农药喷洒越演越烈的恶循环,这就是现代农业的通病。
如果在药效降低的同时,大量施加有益微生物群(如满点18号或酵素液肥等)来领先占领农药洗净后的耕地,以绝对的优势来抵抗病原菌的复入,就是病原菌有多强也要相当努力,才能征服,才能占领这已充满有益微生物的耕地,还要再发挥到病症复现,更需要一段时间,如此一来,病症复发的时间自然拖长。
向来十天施药一次的农友,开始杀菌辅菌的动作之后,第十天先看看是否非施药不可,可以拖一天再施药的话,那么以后就改为十一天施药一次,每次先观察再施药,可拖则拖,如此就渐渐的拉长施药周期,由十一天改为两星期,再由两星期改为三星期、一个月、半年、一年、最后自然的与农药绝缘。
杀菌不补菌的恶循环) 杀菌补菌的延长施药周期)2、菌群优势:要培养大量有益微生物于耕地上的话,最先必须准备一个适合微生物生存繁殖的有机温床,耕地上不但必备微生物的粮食——有机物质之外,并须注意到土壤空隙度,保水性以提供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气及水分。
然后定期地补充综合微生物群 (满点18 号),以维持有益微生物的菌群优势来对抗病原菌的侵入,发挥其造肥,抑病的效果。
3、拮抗作用:放线菌类(Actinomyces)可分泌各种不同的抗生素,假球菌类(PseudomonaS可分泌各种不同的抑病物质。
乳酸菌(Lactobacillus)、酵母菌类(Saccharomyces)木徽菌(Trichoderma)等等,都有抑病物质的分泌,只要能好好把握这些拮抗微生物培养于耕地中,它们就会无时无刻地分泌各种抑病物质来压制病虫害的滋长,自然农药的需求量也将随之下降。
4、强势植株:作物健康强壮,自然罹病率减少,好象两个小孩子一起外出玩,外面风雨交加,回家后,一个感冒一个没事,一样的恶劣环境,而致病的反应不同。
虫害自然会减少,不必依赖农药的施用。
5、减少病原:避免使用生鸡粪之类的生肥,以杜绝病原菌,病虫害繁衍的环境。
6、天时地利人和:地点:依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在种植前先考虑种植地点的日光强度,气温,雨量,海拔高度,土壤性质,坡度等条件,务必适合目标作物的特性,作物顺利成长,,要减农药,自然事半功倍。
清净的水源,无污染的空气,环境也是健康植株的要素。
品种:有机农法最难解决的是病虫害问题,因此抗病品种的育成与适当幼苗的处理,如根圈微生物,综合微生物,菌根菌,根瘤菌,放线菌或几丁酸等的前处理都有利于健壮植株的建立,更是将来减农药运作成功的关键。
时机:根据各种作物的自然习性与时机来种植与收成。
过分刻意的人为调整,将影响作物的健康而招致病虫害的发生。
7、其他方法:为了减农药,也可利用天敌,自然农药,诱杀法,套袋,网室栽培,黄色粘板等种种方法来消灭病虫害。
八、有病要吃药,无病要补身:照顾作物就象照顾自己一样,今天有咳嗽,晚上及时吃药,明天早上可能稍有好转,再吃一天药,咳嗽痊愈了,如果完全不吃药,咳了三个月,也是会好的,但是咳嗽三个月的人和咳一天的人比起来,一定虚弱好多。
作物病害处理的道理也是一样,一旦病害发生时,即刻用合法的轻毒农药来抑制病害,同时在药性减退施用有机肥料及有益微生物(菌肥,活性有机液肥或满点18),来补充作物所需营养分及有益微生物群。
如此运作,可使作物迅速恢复健康,增加抗病力。
继续定期地如此运作,可增强植物的抗病力,减低病害的频率。
这就是作物有病在吃药,无病要补身的道理。
耕地作物强壮后,不必要时就不要习惯施药,以达最后不用农药的目标。
九、三餐营养成,再吃一点维他命:我们三餐吃的饭菜都是有机质,人有消化液可以把它分解为简单物质,如氨基酸或葡萄糖之后,才能被吸收而进入血液,供人体利用,植物也需要有机养分,可是植物没有消化液,所以必须依赖微生物来替它分解为氨基酸,葡萄糖或更简单的物质,然后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人类除了三餐营养要充分之外,如果每天再补充一点维他命更好,植物也是一样,主要营养必须依赖有机肥,在利用少量化肥来作肥培管理上的调节,就能更称心如意地调节作物生长,希望作物吐叶生长,则稍加化学氮肥,催花催果则利用氮磷钾(NPK)三元素的比率来调节。
正如人类牙周出血时,利用维他命C 来治疗一样,维他命对人类健康有好处,正如NPK 对植物一样,但是我们却不能放弃三餐,而每天只吃维他命过日子,如此反复会妨碍健康,作物也是一样,如果放弃有机肥而完全依赖化学肥的自豪感,长期下来,土壤败坏,植物生长就不好,照顾作物就对人类一样,三餐在营养,最好再吃一点维他命。
有机农法使用有机肥外,再配合一些化肥料助益不浅。
身体健壮的人,吃不吃维他命影响不明显,那么只要三餐营养平衡就够了。
有机农法运作一段时间,耕地作物健康生长,只要在有机肥中,顾虑到作物营养的均衡性,那么化学肥料就不再是绝对需要的了,如此就能做到有机农法不用化肥的目标。
十、微生物肥料与农药的并用:不用化学农药是有机农业的目标之一,只在万不得以时,才在作物前期或中期使用合法的轻毒农药。
到底农药会不会破坏有益土壤微生物呢?一般杀虫剂可与微生物肥料并用,但仍需避免于施用前长时间浸泡一起,最好在喷施之前,才混合用。
至于杀菌剂则将会杀伤有益微生物,因为微生物肥料的功效有三:其一提供微生物菌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