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提纲
一、潮剧的渊源、分布及其他
二、基于潮汕民间风俗的潮剧演出
1、时令节日演戏
2、喜庆演戏
3、游神赛会演戏
4、神诞演戏
三、四十年代前潮汕潮剧班盛衰概况
四、潮剧艺术的现状
1、广阔的演出市场
2、一千多万人口一百多个演出团体
3、鱼龙混杂艺术水平参差不齐
4、剧团长期在固定的剧目模式之中滚动
五、有关潮剧生存环境的几点看法
1、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潮剧的兴衰
2、政府的扶持是潮剧发展的重要保证
3、加强艺术管理保护潮剧市场
4、培养潮剧演出市场逐步改变观众的欣赏习惯
(二)正文
漫谈潮剧的生存状态
一、潮剧的渊源、分布及其他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戏剧文化,它既古老又年轻。世界上的几种古老的戏剧,如古希腊的戏剧、印度的梵剧,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唯独中国戏曲依然显示着不灭的活力,至今仍然活跃在中国城乡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舞台上。
潮剧是用潮洲方言演唱、潮州音乐伴奏的、极富潮汕地域特色的、古老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有人认为南宋时中国东南沿海就形成了史称南戏的戏曲,到元末明初,南戏比北杂剧更为兴盛,南戏最迟到明初就已传入潮州。从在潮州凤塘出土的宣德七年(1432年)《正字刘希必金钗记》,正是宋元南戏《刘文龙》在潮州的演出本,揭阳渔湖出土嘉靖手写剧本《蔡伯皆》也是南戏《琵琶记》在潮州的演出本等有关史料及行当角色、音乐曲牌和艺人传语“正字母生白字仔”,认为潮剧是源自南戏;有人从演唱方面有帮腔、合唱,且有《扫窗会》等戏和弋阳腔剧目相同,认为潮剧源自弋阳腔;也有人从《桃花过渡》等民间歌舞性强,歌唱方面同调反复以及南宋以来有民间小戏活动的记载,认为潮剧是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成。从潮剧的发展规律及当代潮剧艺术创作实践来看,潮剧是擅于博取众长、用以发展和丰富自身的一个剧种,上述各说法均有道理,但潮剧源于南戏,则有较多的史料依据。
潮剧的声腔在明代称为潮腔,明嘉靖年间刊刻的《班曲荔镜戏文》中的曲牌如[驻云飞]、
[四朝元]等,都在曲牌名下标明[潮腔]。
潮调是剧种的名称,明代万历年间有《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刊刻本,清•蔡奭《官音汇解释义》有“做正音,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大班,唱昆腔,做潮调,唱潮腔”等语。潮腔、潮调是明代的潮剧,指的是以“乡音搬演戏文”。这里的“乡音”是指潮汕本地的方言即潮州话。
明末清初,潮剧称为“泉潮雅调”和潮州戏,“泉潮雅调”从音乐唱腔而得名。福建泉州和广东潮州人文历史比较一致,潮腔、泉腔相互汲收,渗透融合形成“泉潮雅调”;入清以后称为“潮音戏”,“潮州戏”,在民间也称为“白字戏”。古代戏曲剧本中的曲文歌唱部分大都以中州音为标准,民间称这种剧种为“官腔”。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以闽南语系为主的地区,把这种以中州音系演唱的戏曲叫“正音戏”,而把用本地方言乡音演唱的戏曲叫做“白字戏”以示区别。
1949年以后,采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统一的称谓,称为潮剧。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潮剧班,艺术采用童伶制,戏班均属班主所有。班主多为乡绅、地主,或是商贾、财主。班主起戏目的各异。有的班主购置戏班,目的主要在于盈利,也有的班主购置戏班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或显示权势、财势或扩大自已的影响。
唐宋以后,出洋谋生的潮人不断增多,潮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源源不断地移居海外,为潮汕文化在海外提供了传播的根基和条件。
移居海外的潮人,虽然远离故土,但他们始终认同包括潮汕在内的潮汕文化为他们的本土文化,自觉的加以传承和发扬。潮剧作为潮汕特定的地域文化产物在海外流传,最初是从早期移居南洋谋生的潮人自唱自娱开始,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潮剧以戏班的形式进入南洋演出以后,潮剧开始在海外流传。泰国是潮剧最早到南洋演出的地方。目前泰国的多数知情者,都认为潮剧戏班最初到泰国演出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距今一百多年)以前。据有关资料记载,潮剧进入新加坡演出的时间也差不多开始于这一时期。相传于明代开始,潮剧进入了越南、柬埔寨等地演出。
潮剧戏班在南洋各地城乡演出,由最初季节性、游动性逐步向常年性、游动与固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到20世纪20、30年代,有些剧团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和方式取得了当地的永久居留权而变成了当地的潮剧班。
目前,潮剧广泛流布于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和福建南部、台湾、香港、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地讲潮州话的华人聚居的地区,并随着华侨、华裔的足迹,传播到欧洲、美洲、澳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二、基于潮汕民间风俗的潮剧演出
潮剧在进入戏院以卖票为主要经济来源之前,戏班和潮剧团的演出主要依赖于地方的民俗活动。据老艺人称:解放前,潮汕可供潮剧演出的剧场只有汕头的大同、大观园、百顺,揭阳的百乐,潮州(府城)的凤城、东凤等几家。潮剧六大班(元正、正顺、老三正、老玉梨、赛宝和老怡梨)在演出淡季(每年农历3—6月)进入剧场演出。土改以后,农村广场戏渐趋萎缩,剧团基本上都进入戏院演出。到了1986年,又开始有了农村广场戏。88年以后,各地戏院多数因为没有生意,无法维持正常经营而陆续改为商场、仓库或其他,潮剧团又开始了以演广场戏为主要经济来源(兼在戏院演出)的演出活动。
潮剧演出真正脱离民俗活动的时间,只是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潮剧的演出活动始终是和潮汕的民俗活动紧密连在一起的。
潮汕民风淳朴,百姓心地善良、热情好客。逢年过节,或是喜庆、迎神谢神、宗祠落成,必请亲朋戚友到自己家中聚会,或是拖儿带女亲到亲朋戚友家中作客。经济较为富裕的乡里则或者由个人或者寨众出资,或者由乡民集资,聘请戏班到村中演戏。潮汕民俗活动十分活跃,潮俗祭祀之风甚炽,潮剧演出活动也比较频繁。
民俗演戏活动,多围绕时令节日、游神祭祀、施孤谢神、神诞以及五月龙船等。旧时如此,目前基本上也是如此。一年间的演出活动,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时令节日演戏
潮汕民间有“时年”、“八节”之谓,“时年”指除夕;“八节”一般指春节、元宵节(即上元节)、清明节、五月节(端午节)、施孤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节。
就潮剧演出活动来说,每年间一般有正月的灯戏、游神戏,五月的端午龙舟戏,七月施孤戏(盂兰盆会),八月中秋戏,冬节祭祖戏,十一、十二月谢神戏等。
《澄海县志》载:“十五日为上元节,十一日夜起,各神庙街张灯,士女嬉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唱达旦……。十六日收灯,各乡社演戏,扮台阁、鸣钲击鼓以娱神。”《惠来县志》载:“元夜十一起,各家祖祠暨诸神庙张灯宴饮,逐队嬉游,花爆秋千……十五以后,各社鼓吹迎神,不分昼夜……仍扮演梨园,至二月乃止。”《揭阳县志》载:“促春,祭祖先,是月多演戏。谚谓:…正月灯,二月戏‟”。指的是正月的演出活动。
端午节(潮汕俗称五月节)演龙船戏的习俗。明《东里志》载:明万历年间,饶平、南澳沿海一带,五月五日端午节“水乡竞渡,大城所结彩为龙舟,戒以彩纸糊之,各扮故事,演戏竟日。”端午节演龙船戏,相沿至今,并未减弱。每年农历五月,多数乡里都是村旁赛龙船(村中的年轻人在村旁的江中赛龙船,村旁附近没有江的乡里,则在村附近的溪中或者较大的池塘中),村前演大戏。
七月十五,潮汕各地普遍有举行盂兰盆会(施祭孤鬼,简称“施孤”)活动,多数乡里也请戏班到场演戏。《揭阳榕城镇志》载:“中元节除谒祖外,自十三日起,民间醵资搭台建醮,请僧侣超度孤魂、各阶层孤,晚间放河灯。施孤仪礼毕,抛掷供品饭菜薯芋,供乞丐贫民抢食。”《普宁风俗志》:“(七月十五)施孤时,请戏班演戏,连演数天,民谣去:…有闲来看戏,无食去抢孤‟”。
50年代以后,潮汕本土的施孤活动虽日趋减缩,但在潮阳胪岗一带仍很活跃。
香港潮州人比较集中的地方,七月盂兰盆会格外热闹。香港人很重视盂兰节,每年农历七月间,各区潮侨街坊,筹集资金,向香港政府借用场地搭建戏棚,聘请戏班演出。从初一至月底,在九龙城、牛头角、尖沙嘴、蓝田、黄大仙、石峡尾、黄竹坑等三、四十个演出点(每点一般演出三天)相继或同时上演潮剧节目。
盂兰盆会会场,竹搭的牌坊富丽堂皇,会堂四周,旌旗飞扬,场内搭有醮坛的正堂、天地父母堂、荐福台、附荐台等高棚。正堂为僧侣诵经超度亡灵之所;天地父母台前设神台,上设香炉烛台,棚内供琳琅潢目的奉神礼品,奉神礼品被视为吉祥物,从第二天起开始招标;戏棚上演出潮剧。在香港的盂兰盆会活动中,潮剧演出是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冬至,潮汕民俗称为“小过年”,民间也有演戏的习俗。《揭阳榕城镇志》载:“冬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