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ppt
合集下载
中外民俗ppt
(1)乌丙安的四种分类:经济、社会、信 仰、游艺
(2)钟敬文的四个部分分类: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 过程中所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有 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如: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
社会民俗,亦称呼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 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社 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
等
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 1、木结构 2、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
筑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构成族群建筑。 3、审美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
秩序,适合礼度。 4、出檐屋顶,即大屋顶。还有高台级。
一、古代城池
1、城池: 2、历史上最大的古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3、北京 4、现在地面保存城市:
民俗的社会功能
1、教化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 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 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2、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 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 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 种约束作用具有无形性、范围广 泛、深层控制的特点。法律源于 民俗,源于民俗中的“乡规民约” 等习惯法,因此,民俗是起源最 早的一种社会规范。同时,民俗 也是一种约束最广的行为规范。 3、维系功能
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于官方,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 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
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民俗界对民俗的分类有多种意见,其 中代表性的有四分法和三分法,前者将民俗划分 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 (精神民俗)、游艺民俗(或语言民俗),后者 将民俗分为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和语言的民 俗三大类。
(2)钟敬文的四个部分分类: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 过程中所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有 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如: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
社会民俗,亦称呼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 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社 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
等
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 1、木结构 2、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
筑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构成族群建筑。 3、审美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
秩序,适合礼度。 4、出檐屋顶,即大屋顶。还有高台级。
一、古代城池
1、城池: 2、历史上最大的古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3、北京 4、现在地面保存城市:
民俗的社会功能
1、教化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 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 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2、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 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 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 种约束作用具有无形性、范围广 泛、深层控制的特点。法律源于 民俗,源于民俗中的“乡规民约” 等习惯法,因此,民俗是起源最 早的一种社会规范。同时,民俗 也是一种约束最广的行为规范。 3、维系功能
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于官方,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 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
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民俗界对民俗的分类有多种意见,其 中代表性的有四分法和三分法,前者将民俗划分 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 (精神民俗)、游艺民俗(或语言民俗),后者 将民俗分为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和语言的民 俗三大类。
中外民俗ppt课件
欧洲国家民俗
01
02
03
法国民俗
法国民俗注重生活品质和 艺术气息,包括葡萄酒文 化、美食文化、艺术表演 等。
英国民俗
英国民俗以传统和保守著 称,包括下午茶文化、足 球文化、民间故事等。
意大利民俗
意大利民俗以热情奔放和 浪漫主义为特点,包括时 尚文化、美食文化、音乐 表演等。
美洲国家民俗
美国民俗
美国民俗多元文化融合, 包括西部牛仔文化、爵士 乐文化、感恩节和圣诞节 等传统节日。
旅游交流
中外旅游交流是促进中外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游客可以通过旅游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俗文化,促进 文化之间的传播和融合。
中外民俗融合的趋势和展望
1 2 3
文化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民俗融合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 格局。
跨文化创新
中外民俗融合激发了跨文化的创新,不同文化元 素相互碰撞、融合,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 产品。
中外民俗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中国民俗概览 • 外国民俗概览 • 中外民俗比较 • 中外民俗的交流与融合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中外民俗
本课件的主题聚焦于中国和外国 的民俗文化,旨在介绍和比较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俗传统、风俗 习惯和生活方式。
文化多样性
民俗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 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不同国家 的民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社会性
外国民俗是社会群体共同遵守 的行为规范和文化传统,对于 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04
中外民俗比较
节日习俗比较
节日起源
比较不同国家传统节日的起源,了解 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三章 饮食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 饮食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经济文化 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由自然环境、文化交 流、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所决定。
特征
• 区域性 • 差异性 • 丰富性 • 民族性
3.1 饮食民俗概述
3.1.3 饮食结构和类型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 生活中一日三餐的 主食、菜肴和饮料
的配制方式。
1)美国的饮食民俗 2)加拿大的饮食民俗 3)巴西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3 欧洲国家饮食民俗
1)英国的饮食民俗 2)法国的饮食民俗 3)德国的饮食民俗 4)意大利的饮食民俗 5)俄罗斯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4 非洲国家饮食民俗
1)埃及的饮食民俗 2)南非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5 大洋洲国家饮食民俗
1)澳大利亚的饮食民俗 2)新西兰的饮食民俗
2)澳门饮食民俗
3)台湾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1 亚洲国家饮食民俗
1)日本的饮食 民俗
2)韩国的饮食 民俗
3)蒙古的饮食 民俗
4)东南亚六国 的饮食民俗
5)印度的饮食 民俗
6)越南的饮食 民俗
7)巴基斯坦的 饮食民俗
8)哈萨克斯坦 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2 美洲国家饮食民俗
8)羌族的饮 食民俗
9)苗族的饮 食民俗
10)藏族的 饮食民俗
11)彝族的 饮食民俗
12)京族的 饮食民俗
3.3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4 中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土家族的 饮食民俗
2)黎族的饮 食民俗
3)畲族的饮 食民俗
3.4 中国港澳台地区饮食民俗
特征
• 区域性 • 差异性 • 丰富性 • 民族性
3.1 饮食民俗概述
3.1.3 饮食结构和类型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 生活中一日三餐的 主食、菜肴和饮料
的配制方式。
1)美国的饮食民俗 2)加拿大的饮食民俗 3)巴西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3 欧洲国家饮食民俗
1)英国的饮食民俗 2)法国的饮食民俗 3)德国的饮食民俗 4)意大利的饮食民俗 5)俄罗斯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4 非洲国家饮食民俗
1)埃及的饮食民俗 2)南非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5 大洋洲国家饮食民俗
1)澳大利亚的饮食民俗 2)新西兰的饮食民俗
2)澳门饮食民俗
3)台湾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1 亚洲国家饮食民俗
1)日本的饮食 民俗
2)韩国的饮食 民俗
3)蒙古的饮食 民俗
4)东南亚六国 的饮食民俗
5)印度的饮食 民俗
6)越南的饮食 民俗
7)巴基斯坦的 饮食民俗
8)哈萨克斯坦 的饮食民俗
3.5 外国饮食民俗
3.5.2 美洲国家饮食民俗
8)羌族的饮 食民俗
9)苗族的饮 食民俗
10)藏族的 饮食民俗
11)彝族的 饮食民俗
12)京族的 饮食民俗
3.3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4 中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土家族的 饮食民俗
2)黎族的饮 食民俗
3)畲族的饮 食民俗
3.4 中国港澳台地区饮食民俗
中外传统节日ppt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
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强调 感恩和尊重先人。
中秋节
与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 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热 闹的节日,象征着团结、和平 与希望。
端午节
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是赛龙舟 、吃粽子的传统日子。
重阳节
登高远眺、祈求健康长寿的节 日。
外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圣诞节的文化意义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团圆、 友谊、爱和希望。
情人节
01 02
情人节的起源和传说
情人节起源于古代的瓦伦丁节,传说瓦伦丁是一位罗马教士,他因为 违反了皇帝的命令而入狱,最终在2月14日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 就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情人节的庆祝方式
情人节通常在每年的2月14日庆祝,人们会送礼物、吃巧克力、约会 、参加派对等。
圣诞节
万圣节
情人节
感恩节
其他节日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包 括装饰圣诞树、送礼物 、吃圣诞大餐等。
万圣节是西方传统节日 之一,庆祝活动包括穿 鬼服、南瓜灯制作、糖 果分发等。
情人节是西方传统节日 之一,庆祝活动包括送 礼物、浪漫约会等。
感恩节是西方传统节日 之一,庆祝活动包括烤 火鸡、吃南瓜饼等。
习俗与文化
02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去墓地祭拜祖先、献上鲜花、焚香等,这
些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孝道和对生命的尊重。
美食与特色
03
清明节期间会吃清明果,是一种以米粉为皮、豆沙为馅的团子
,口感糯滑香甜。
七夕节
1 2 3
起源与历史
七夕节源于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的情 人节。
《中西方节日》课件
中西方节日对于文化多样性的 贡献
中西方节日在跨文化交流中的 重要性
总结与展望
第九章
总结中西方节日的异同点与文化交流情况
总结中西方节日的异同点 文化交流情况 未来展望 总结与展望
展望中西方节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文化交流前景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西方节日的融合将成为趋势,双方互相借鉴、互相融合, 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现代发展:元宵节在现代社会中得 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推广,成为了重 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清明节
节日习俗:扫墓祭祖、踏青 游玩、吃青团等
节日起源:清明节又称踏青 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也 是扫墓祭祖的重要时刻
节日意义:表达对先人的怀 念和敬仰,也传承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
节日文化:清明节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中西方节日对比 总结与回顾 课后作业
中西方节日概述
第三章
中西方节日的定义
中西方节日概述: 中西方节日的起源、 发展与演变
中西方节日的定义: 中西方节日的概念、 特点与分类
中西方节日的象征 意义:中西方节日 的文化内涵、象征 意义与历史背景
中西方节日的庆祝 方式:中西方节日 的庆祝方式、习俗 与文化内涵
文化交流前景:中西方节日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双方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促进文化多样性 和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
跨文化传播: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传播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实现更加 快速、广泛的传播。
文化旅游:中西方节日文化旅游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双方互相吸引、互相体验,促进旅游业 的繁荣发展。
圣诞节:圣诞老人、圣 诞树、圣诞礼物、圣诞
晚会等
感恩节:家庭聚餐、吃 火鸡、观看橄榄球比赛
《中外民俗》第一章ppt课件
图1-10 成年礼
二、民俗的分类 (三)精神民俗
图1-11 观音
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
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与社会 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 并且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世代相传,就成为了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
一、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一种文化,直观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在经济、 历史、艺术、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特点,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状况,也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气质特点。 旅游是 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 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者 来到旅游目的地,除了希望欣赏异地的风景外,他们 还想了解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观赏当地 的奇风异俗,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而满足自己求 新、求奇的心理,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所
四、民俗旅游的类型 (一)根据民俗范畴分类● 1.物态民俗旅游
物态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赏、体验、购买为主的旅游类型。其中,民
俗物品主要包括民居、民器(民用器物)、服饰、饮食、工艺品等。例如,安徽黟县宏 村、各地的民俗博物馆、美食一条街、古玩市场等都属于物态民俗旅游。
宏村(图1-18)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 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以世外 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 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 名天下,被誉为“画中的村庄”。
以说,民俗是旅游的重要内容。
图1-13 藏族酥油茶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
目前,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类型。一般来说,民俗旅游属 于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所吸引,离 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过程。
中外民俗概论ppt(共22张PPT)
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教育功能
概念的代表性观点 1 人种、民族与民俗
❖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形体、肤色、头发、泪阜的深浅等遗传因素的差异把现代人划分为不同的种族与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人种。
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可以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可以被旅游业利用,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民风民俗现象。
❖ 内容:是指可供旅游业发展利用和旅游者参观考察的,由
整合变异性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或生活所形成的具有传统
民族与民俗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却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娱乐功能 交流功
话传说、宗教仪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艺术、雕 民风民俗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阶段:原始社会阶梯式的部落、部落联盟和 原始民族,进入阶级社会的古代民族(前资 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的现代民族。
❖ 概念:广义和狭义
❖ 民俗即指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传 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 集体习惯。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形体、肤色、头发、泪阜的深浅等遗传因素的差异把现代人划分为不同的种族与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人种。
刻绘画、建筑形式、民族工艺、服装、饮食、待客礼仪等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形体、肤色、头发、泪阜的深浅等遗传因素的差异把现代人划分为不同的种族与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人种。
社会政治性
。 民俗即指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传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
❖ 物质民俗 ❖ 社会民俗 ❖ 精神民俗 ❖ 语言民俗
❖
社会政治性
❖
教育功能
概念的代表性观点 1 人种、民族与民俗
❖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形体、肤色、头发、泪阜的深浅等遗传因素的差异把现代人划分为不同的种族与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人种。
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可以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可以被旅游业利用,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民风民俗现象。
❖ 内容:是指可供旅游业发展利用和旅游者参观考察的,由
整合变异性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或生活所形成的具有传统
民族与民俗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却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娱乐功能 交流功
话传说、宗教仪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艺术、雕 民风民俗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阶段:原始社会阶梯式的部落、部落联盟和 原始民族,进入阶级社会的古代民族(前资 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的现代民族。
❖ 概念:广义和狭义
❖ 民俗即指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传 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 集体习惯。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形体、肤色、头发、泪阜的深浅等遗传因素的差异把现代人划分为不同的种族与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人种。
刻绘画、建筑形式、民族工艺、服装、饮食、待客礼仪等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形体、肤色、头发、泪阜的深浅等遗传因素的差异把现代人划分为不同的种族与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人种。
社会政治性
。 民俗即指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传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
❖ 物质民俗 ❖ 社会民俗 ❖ 精神民俗 ❖ 语言民俗
❖
社会政治性
❖
第十一章游艺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3)娱乐价值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1 民间口承文学
1)民间歌谣 (1)山歌 (2)号子 (3)信天游 (4)花儿 (5)小调 (6)风俗歌
2)民间故事 3)民间传说 4)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2 民间歌舞
1)北方汉族歌舞 (1)山东秧歌(2)东北秧歌 (3)陕北秧歌 (4)河北秧歌 2)南方汉族歌舞 (1)花鼓 (2)花灯 (3)采茶
11.5.3 欧洲国家游艺民俗
1)英国
2)法国
3)德国
6)西班牙
5)俄罗斯
4)意大利
11.5外国游艺民俗
11.5.4 非洲国家游艺民俗
1)埃及 东方舞
2)南非
11.5外国游艺民俗
11.5.5 大洋洲国家游艺民俗
1)澳大利亚
2)新西兰
第11章 游艺民俗
11.1 游艺民俗概述
11.1.1 游艺民俗的概念
概念
• 游艺民俗是口承文艺活动、民 间歌舞、民间戏曲与曲艺、民 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 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内容
• 游艺民俗包括口头文学、民间 音乐和舞蹈、民间戏曲与曲艺、 民间竞技与游戏等内容。一般 而言,游艺民俗有较强的娱乐性 和群众性。
民间杂艺就其主要形式,大致可区分为民间艺人的杂 耍表演、动物斗戏与动物表演三大类别。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7 民间游戏
1)助兴游戏 2)体能游戏 3)智能游戏 4)博戏
11.3 中国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11.3.东北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1)满族 • (1)八角鼓 (2)莽式舞(3)满族秧歌 • 2)朝鲜族 • (1)长鼓舞 (2)跳板 (3)荡秋千 • 3)赫哲族 • 4)鄂伦春族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1 民间口承文学
1)民间歌谣 (1)山歌 (2)号子 (3)信天游 (4)花儿 (5)小调 (6)风俗歌
2)民间故事 3)民间传说 4)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2 民间歌舞
1)北方汉族歌舞 (1)山东秧歌(2)东北秧歌 (3)陕北秧歌 (4)河北秧歌 2)南方汉族歌舞 (1)花鼓 (2)花灯 (3)采茶
11.5.3 欧洲国家游艺民俗
1)英国
2)法国
3)德国
6)西班牙
5)俄罗斯
4)意大利
11.5外国游艺民俗
11.5.4 非洲国家游艺民俗
1)埃及 东方舞
2)南非
11.5外国游艺民俗
11.5.5 大洋洲国家游艺民俗
1)澳大利亚
2)新西兰
第11章 游艺民俗
11.1 游艺民俗概述
11.1.1 游艺民俗的概念
概念
• 游艺民俗是口承文艺活动、民 间歌舞、民间戏曲与曲艺、民 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 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内容
• 游艺民俗包括口头文学、民间 音乐和舞蹈、民间戏曲与曲艺、 民间竞技与游戏等内容。一般 而言,游艺民俗有较强的娱乐性 和群众性。
民间杂艺就其主要形式,大致可区分为民间艺人的杂 耍表演、动物斗戏与动物表演三大类别。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7 民间游戏
1)助兴游戏 2)体能游戏 3)智能游戏 4)博戏
11.3 中国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11.3.东北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1)满族 • (1)八角鼓 (2)莽式舞(3)满族秧歌 • 2)朝鲜族 • (1)长鼓舞 (2)跳板 (3)荡秋千 • 3)赫哲族 • 4)鄂伦春族
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教材(ppt 共57页)
(三)、节庆习俗
• 新加坡华人过春节相当隆重,也过元宵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 • 信奉印度教的人过“屠龙节”。 • 国定节日为食品节每年4月17日举行,节日 来临,食品店准备许多精美食品,国人不 分贫富,都要购买各种食品合家团聚、邀 亲请友,以示祝贺。
(四)、禁忌
• 崇尚清爽卫生,对蓬头垢面、衣冠不 整、胡子拉碴的人,大都会侧目而视。 • 在色彩方面,认为黑色、紫色代表着 不吉利,不宜过多采用黑色、紫色。 对“4”与。7”这两个数字的看法不太好。 这主要是因为,在华语中, “4”的发 音与 “死”相仿,而“7”则被视为一 个消极的数字。
四、新加坡
(一)、礼节礼貌
• 见面礼节多为握手礼。华人往往习惯于拱 手作揖,或者行鞠躬礼;马来人则大多采 用其本民族传统的“摸手礼”。 • 通常竖有“长发男子不受欢迎”的告示, 以示对留长发的男子的反感和警告。 • 对讲脏话的人深表厌恶。
在国家庆典和其他一些隆重的场合,经常穿着自 己的国服。 在社交正式场合,男子一般要穿白色长袖衬衫和 深色西裤,并且打上领带;女子则须穿套装或深 色长裙。 在日常生活里,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的穿着打扮 往往各具其民族特色。华人的日常着装多为长衫、 长裤、连衣裙或旗袍;马来人最爱穿“巴汝”、 纱笼;锡克人则是男子缠头,女子身披纱丽。在 许多公共场所,穿着过分随便者,比如穿牛仔装、 运动装、沙滩、装、低胸装、露背装、露脐装的 人,往往被禁止入内。
非洲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
之
南非
二、南非
(一)、礼节礼貌
• 见面礼节主要是握手礼,他们对交往对象的称呼 则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 • 西方人所讲究的绅士风度、女士优先、守时践约 等等基本礼仪,南非人不仅耳熟能详,而且早已 身体力行。 • 在具体称呼上保留自己的传统,即在进行称呼时 在姓氏之后加上相应的辈分,以表明双方关系异 常亲密。比如,称南非黑人为“乔治爷爷”、 “海伦大婶”,往往会令其喜笑颜开。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8.3.1 亚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日本人生礼仪民俗
2)韩国人生礼仪民俗 3)印度人生礼仪民俗 4)越南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2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美国人生礼仪民俗 (1)婚俗 (2)丧俗
2)加拿大人生礼仪民 俗
3)巴西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3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2)成年 礼仪
•(1)冠、笄之礼 •(2)穿裤、换裙 •(3)文身、染齿
3)婚姻 礼仪
•(1)抢婚习俗 •(2)入赘习俗 •(3)表亲婚 •(4)转房婚 •(5)不落夫家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4)丧葬 礼仪
• (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 ①火葬。 • ②土葬。 • ③天葬。 • ④塔葬及其他。 • (2)丧葬的礼仪表现 • ①停尸。 • ②招魂。 • ③报丧。 • ④吊唁。 • ⑤入殓。 • ⑥送葬。
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
8.1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 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 礼仪。此外,标志着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 度的生日庆贺仪式,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的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 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 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庆贺生子
2)成年礼仪
(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
(1)初终
(2)设床
3)婚姻礼仪 (2)迎娶阶段
4)丧葬礼仪 (3)沐浴、更衣
(3)认姻亲关系
(4)报丧
(5)大敛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2)韩国人生礼仪民俗 3)印度人生礼仪民俗 4)越南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2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美国人生礼仪民俗 (1)婚俗 (2)丧俗
2)加拿大人生礼仪民 俗
3)巴西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3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2)成年 礼仪
•(1)冠、笄之礼 •(2)穿裤、换裙 •(3)文身、染齿
3)婚姻 礼仪
•(1)抢婚习俗 •(2)入赘习俗 •(3)表亲婚 •(4)转房婚 •(5)不落夫家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4)丧葬 礼仪
• (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 ①火葬。 • ②土葬。 • ③天葬。 • ④塔葬及其他。 • (2)丧葬的礼仪表现 • ①停尸。 • ②招魂。 • ③报丧。 • ④吊唁。 • ⑤入殓。 • ⑥送葬。
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
8.1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 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 礼仪。此外,标志着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 度的生日庆贺仪式,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的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 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 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庆贺生子
2)成年礼仪
(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
(1)初终
(2)设床
3)婚姻礼仪 (2)迎娶阶段
4)丧葬礼仪 (3)沐浴、更衣
(3)认姻亲关系
(4)报丧
(5)大敛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中外民俗》第一章ppt课件
以说,民俗是旅游的重要内容。
图1-13 藏族酥油茶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
目前,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类型。一般来说,民俗旅游属 于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所吸引,离 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过程。
一、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一种文化,直观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在经济、 历史、艺术、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特点,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状况,也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气质特点。 旅游是 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 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者 来到旅游目的地,除了希望欣赏异地的风景外,他们 还想了解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观赏当地 的奇风异俗,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而满足自己求 新、求奇的心理,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所
你对以上观点有何看法?民俗的规范功能和法律、法规、道德的规范功能有何异 同?举例说明。
三、民俗的功能 (三)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紧密地团结
在一起,保持着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也在不断变迁,但民俗作为一 种传承文化却世代相传,维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物质民俗是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
的过程中形成的民俗,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民俗、 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 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图1-8 安徽宏村民居
图1-7 日本料理
图1-9 乌篷船
二、民俗的分类 (二)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
指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涉 及个人、家庭、家族、乡里、民族乃至国家在 交往过程中所沿袭和传承的各种集体行为,主 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 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民俗等。
图1-13 藏族酥油茶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
目前,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类型。一般来说,民俗旅游属 于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所吸引,离 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过程。
一、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一种文化,直观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在经济、 历史、艺术、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特点,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状况,也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气质特点。 旅游是 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 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者 来到旅游目的地,除了希望欣赏异地的风景外,他们 还想了解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观赏当地 的奇风异俗,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而满足自己求 新、求奇的心理,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所
你对以上观点有何看法?民俗的规范功能和法律、法规、道德的规范功能有何异 同?举例说明。
三、民俗的功能 (三)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紧密地团结
在一起,保持着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也在不断变迁,但民俗作为一 种传承文化却世代相传,维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物质民俗是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
的过程中形成的民俗,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民俗、 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 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图1-8 安徽宏村民居
图1-7 日本料理
图1-9 乌篷船
二、民俗的分类 (二)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
指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涉 及个人、家庭、家族、乡里、民族乃至国家在 交往过程中所沿袭和传承的各种集体行为,主 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 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民俗等。
《中外民俗》第九章 课件
课堂导入
图9-3 桑巴舞
图9-4 橄榄球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二、游艺民俗的类型 (一)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
之为“玩耍”。民间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 的娱乐活动。民间游戏种类众多,形式多样,从游戏的性质上可以将 民间游戏分为智能游戏、体能游戏和助兴游戏。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格的时间限制和固定的游戏规则,注重在游戏中娱乐和强健身心。这类游戏主要有捉迷
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跳房子(图9-9)、拉大锯(图9-10)等。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第五章 交通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2)神秘 性
3)等级 性
4)行业 性
5.1 交通民俗概述
5.1.2 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1)陆路交通民俗
(1)交通设施
• ①道路。栈道 纤道 盘山道和石阶路 冰雪道, 城镇道路。 • ②桥梁。 • ③其他设施。
(2)交通工具
• ①车辆。 • ②动物类交通工具 • ③其他类交通工具。
(3)陆路交通信 仰
第5章 交通民俗
5.1 交通民俗概述
• 交通民俗是指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如道路或航线的开辟,桥梁的 建筑,车船的制造和使用,交通管理的规约,交通信仰,送别与 欢迎的仪式,交通动力的使用等等。
5.1 交通民俗概述
5.1.1 交通民俗的形成
1)地域 性
3)历史文化的传 承和传播
5.2中国交通民俗
5.2.1 中国汉族交通民俗
1)滑竿 2)羊皮筏
3)栈道 4)乌篷船
5.2中国交通民俗
5.2.2 中国少数民族交通民俗
(1)“草原之舟”——勒 勒车。
1)以牲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2)驯鹿。
(3)雪橇。
(4)牛帮。
(1)牛皮船。
2)船
(2)桦皮船。
(1)溜索。
5.1 交通民俗概述
5.1.2 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2)水路交 通民俗
• 2)水路交通民俗 • (1)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 • (2)舟船、筏 • (3)水路交通信仰
3)空路交 通民俗
5.1 交通民俗概述
5.1.3 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1)自然环境影响
4)民族文化因素
2)新型交通工具 的发明和使用
3)桥
(2)侗族风雨桥。
第四章 居住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第4章 居住民俗
4.1 居住民俗概述
• 居住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广义上包括一切供人生活的建 筑及其附属设施,狭义上则是指普通百姓休息、活动的场所, 它是与皇家官府等建筑相区别的“下层建筑”,主要包括民 居院落和风土建筑两种。
• • 反映在居住上的民俗即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
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 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 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 调等。
2) 哈萨克 族的居住 民俗
3)维吾尔 族的居住 民俗
4) 回族的 居住民俗
4.3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4.4.3 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白族
2)京族
3)壮族
4)侗族
5)傣族
6)傈僳族
7)藏族
8)羌族
9)苗族
10)彝族
11)纳西族 12)布依族
4.3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4.4.4 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 受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居住上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色和风采。 台湾汉族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
4.5 外国居住民俗
4.5.1 亚洲国家居住民俗
1)日本
2)朝鲜
3)蒙古
4)马来西亚
5)印度尼西 亚
9)老挝
6)越南 10)菲律宾
7)印度
8)缅甸
11)沙特阿拉 伯
12)哈萨克斯 坦
4.5 外国居住民俗
3)居住民俗 的发展期
4.1 居住民俗概述
4.1.2 居住类型
1)洞穴居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居住方式,今天在许多地方仍有较多的遗存。
•,洞穴居与原始的穴居是有巨大的差别的:一是纯利用和全改造的差别;二是内部设备上的 差异;三是群体居住和家庭居住的不同。
4.1 居住民俗概述
• 居住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广义上包括一切供人生活的建 筑及其附属设施,狭义上则是指普通百姓休息、活动的场所, 它是与皇家官府等建筑相区别的“下层建筑”,主要包括民 居院落和风土建筑两种。
• • 反映在居住上的民俗即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
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 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 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 调等。
2) 哈萨克 族的居住 民俗
3)维吾尔 族的居住 民俗
4) 回族的 居住民俗
4.3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4.4.3 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白族
2)京族
3)壮族
4)侗族
5)傣族
6)傈僳族
7)藏族
8)羌族
9)苗族
10)彝族
11)纳西族 12)布依族
4.3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4.4.4 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 受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居住上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色和风采。 台湾汉族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
4.5 外国居住民俗
4.5.1 亚洲国家居住民俗
1)日本
2)朝鲜
3)蒙古
4)马来西亚
5)印度尼西 亚
9)老挝
6)越南 10)菲律宾
7)印度
8)缅甸
11)沙特阿拉 伯
12)哈萨克斯 坦
4.5 外国居住民俗
3)居住民俗 的发展期
4.1 居住民俗概述
4.1.2 居住类型
1)洞穴居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居住方式,今天在许多地方仍有较多的遗存。
•,洞穴居与原始的穴居是有巨大的差别的:一是纯利用和全改造的差别;二是内部设备上的 差异;三是群体居住和家庭居住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宇式大门形式之一——如意门
鼓劲楼东大街垂花门
院落 后圆恩寺某宅内院
木牌门
北京胡同
最古老的胡同
谢谢欣赏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是 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的稳定而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 分,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核心部分的东西多少年 不变或变化很小。 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播布过程中引起内容和形 式上的变化。变异是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民族性。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殊的民俗。这里所说的民族性有 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 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二是指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 史条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于其 他民族的独特民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就是民 俗的地方性。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地理 特征和乡土气息。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同, 使各类民俗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例如,饮食上 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化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 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2、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 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 用具有无形性、范围广泛、深层控制的特点。法律 源于民俗,源于民俗中的“乡规民约” 等习惯法, 因此,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同时,民 俗也是一种约束最广的行为规范。 3、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 想,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保持着稳定,使群 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4、调节功能 民俗的调节功能,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 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 得到调剂的功能。 5、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的悦耳 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作用。民俗的审 美功能与调节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中的许 多事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且本身 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间审美的意义。
中国古建筑的大致分类 一、宫廷府第建筑。如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二、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城楼、堞楼、村堡、 关 隘、长城、烽火台等 三、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市楼、钟楼、鼓楼、 过 街楼、牌枋、影壁等 四、陵墓建筑。如石阙、石坊、崖墓、祭台、以及 帝 王陵寝宫殿等 五、园囿建筑。如御园、宫囿、花园、别墅等
主要讲解:居住风俗
居住,既指住所,又指人类关于何时居住于何地,又如何居 住休息的行为活动。 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 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习俗惯制,包 括兴建房屋时的种种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陈设、家庭成员 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间形成的特定关系等等习俗。 居住民俗的表现: 居住房屋的设施和格局,住屋的造型和工艺,居住房屋的分 布与坐落,有关住房的信仰。
社会民俗,亦称呼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 社会关系的惯制,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仪 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 民俗。 民间信仰。民间巫术(咒语)、民间哲学伦理观念(风水观念、阴 阳五行、易经)以及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包括民 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广义的民俗语言又包括民族语言和方言。 狭义的民俗语言,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 且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 民 间文学是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 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 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
民俗界对民俗的分类有多种意见,其中代表性的有四分法和三分法, 前者将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 俗)、游艺民俗(或语言民俗),后者将民俗分为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 和语言的民俗三大类。 (1)乌丙安的四种分类:经济、社会、信仰、游艺 (2)钟敬文的四个部分分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 俗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带有模式 性的活动,以及有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如: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 医药保健交易习俗等)
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 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是集体智 慧的结晶。首先,民俗是集体创造的。也有的民俗是 先由集体中的个别人创造,经集体的认可或加工而形 成的。(它与上层文化不同,上层文化可以说出某一 种理论、学说是谁创造和发明的,而民俗文化则不是, 它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一种民众的集体文化。)其 次,民俗的流传、完善和创新是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 成的。 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或社会性,是指民俗的 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这种模式性是人们共 同遵守的标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 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因为民俗是由民众创造、 传承和享用的,因而一般缺少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 型、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 1、木结构 2、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 筑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构成族群建筑。 3、审美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 序,适合礼度。 4、出檐屋顶,即大屋顶。还有高台级。
一、古代城池
1、城池: 2、历史上最大的古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3、北京 4、现在地面保存城市: 明代“西安城” “荆州古城” “平遥古城” “宁远卫城”
课程名称:
中外民俗概论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 家之一,二千多年前,“民俗”一词已频频出现。 在我们先人的文献中。《礼记· 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史记》中有“入界,耕者皆让畔, 民俗皆让长。”《货殖列传》中对一地人情,物产,时尚爱好,也是以 “民俗”冠之。民俗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如行风一般,所以,我们的 古人又形象地称其为“风俗”,约定俗成,广泛使用。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 的意译。这个词 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将萨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 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 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于官方,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 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 理上的集体习惯
明西安城
宁远卫城
二、宫殿建筑
1、历史上建造宫殿最多的是秦始皇。阿房宫 2、汉三宫:长乐宫 未央宫 建章宫 3、唐三宫:太极宫 大明宫 兴庆宫 4、明代宫殿:南京皇宫 北京故宫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 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 自 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四合院就出现了。其次在于 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有典 型性和代表性。最后,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 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 的民 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在人们心 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