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建设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都市区案例

(一)上海

上海自解放以来,强调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圈(外围工业区)一轴(黄浦江港口工业轴线)”的单核心近域推进形态,黄浦江和苏州河成为维系城市骨架的轴线。

1970年代开始,上海进入重工业化时期,在长江沿线的宝山和杭州湾畔的金山卫建设工业卫星城,开始进入都市区发展的“长江时代”。1990年,随着浦东新区的建设,上海市逐渐拉开了城市空间拓展的序幕。

2001年,上海市提出市域多层多轴多核的城镇体系结构,“1966”的城镇规划体系,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的新市镇和600个左右的中心村,通过密集的交通体系和产业联系,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构成大上海地区,并进一步通过密集的城市群和相互交错的复合都市圈,使整个长三角地区成为高度城市化的巨型“城市-区域”。

(二)广州

在广州市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提出“一主六副”的城市发展格局,在近郊和远郊分别建立三个副城(图1)。

图1 广州都市区形态发展示意图

在各副城的发展中,首先,根据各副城的交通区位、发展现状和资源等身的资源禀赋差异,分为南部和北部地区,进行差异化发展,南部加速城市化进程,北部则限制常规城市功能,抑制城市化速度,有限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并通过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模式支撑城市功能,引导空间发展;其次,促进广佛协调,通过高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加强广州和佛山的城际联系,协调两地产业发展,形成跨境产业集群,并保护西江水源,共建区域性生态绿地(图2);最后,提升区域综合交通的发展,支撑城市功能,引导空间发展(图3)。

图2 广佛交界地区功能协调 图3 都市区公共交通概念图

(三)重庆 《重庆市都市区空间发展规划》中提出,重庆都市区形成“主城区-都市区-市域”三个空间层次,扩大原都市区范围,将原都市区作为主城区考虑,将一小时经济圈作为都市区,建设江津、长寿、合川等六个卫星城(图4),分别作为城市工业功能、文化旅游与居住功能、综合功能等的拓展区,与主城区进行功能和职能的协调发展。

图4 重庆市都市区空间布局图

通过优化空间层次,承载多元化、多层次的功能要求,同时明确卫星城定位,提高卫星城建设标准,引导主城和各卫星城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表1)。

表1 重庆市六个卫星城功能发展方向一览表

(四)小结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无论采取什么具体发展模式,归结起来都是由单中心集中模式逐步向多中心分散模式转变,形成组团式的都市区空间结构,主城与卫星城城(或副城、辅城)之间寻求差异化的协调发展,共同构成等级规模清晰、功能分工明确的大都市区。

二、国家级新区建设案例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目前共有5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兰州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一)上海浦东新区

1.建设概况

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括黄浦江以东到长江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南面与奉贤区、闵行区接壤,西面与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宝山6区隔黄浦江相望,北面与崇明县隔长江相望。全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开发浦东、开放浦东,原则批准在浦东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2年7月,编制完成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新浦东雄踞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内连扬子江、外眺太平洋,面积1210平方公里,占上海市五分之一左右。

2.优惠政策

浦东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税收、产业、土地、财政等多个方面的国家政策支持,如“在浦东开发区内,进口必要的建设用机器设备、车辆、建材,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允许外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能源交通项目”、“对保税区内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可办理多次出入境护照,提供出入境的方便”、“在区内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政策,使用权限50年至70年,外商可成片承包进行开发”以及“为加快浦东新区建设,提供开发、投资的必要基础设施,浦东新区新增财政收入,将用于新区的进一步

开发”等。这些政策为浦东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浦东新区发展的重要基石。

3.规划布局

浦东新区发展过程中,建立了陆家嘴—花木分区、外高桥—高桥分区、庆宁寺—金桥分区等五个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综合分区,沿黄浦江和杨高路南北发展轴呈轴向开发,组团布局,远近结合,形成滚动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地铁、轻轨等的建设将浦东新区与浦西城区相连,纳入上海快速交通网络以内,形成便捷流畅的综合交通网络。

4.产业发展

随着浦东新区的发展建设,大批电子信息制造、系能源、民用航空、软件和信息业、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逐步落地浦东新区,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推动了浦东新区支柱产业的升级蜕变,使浦东新区高端、高效、高新的产业定位日益明确,新兴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成为上海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

5.建设意义

近年来,浦东新区逐渐发展成为上海市乃至上海大都市区范围内带动型的经济增长极,其自身的产业升级,带动了上海大都市区的产业链条整体升级和完善,为上海市推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

积极示范,也引领和带动了上海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步伐,增强了上海市未来发展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上海大都市区发展的龙头地区。

(二)天津滨海新区

1.建设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11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53.66万人。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规划定位及功能布局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确定的空间和产业布局为:“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九个功能区”(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