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基于邻里关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研究——以北京回龙观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 回龙观邻里类型偏好及影响邻里关系冷漠的影响因素
整体上,回龙观居民邻里之间具有典型城市邻里的特点,交往较为陌生化。邻里关系受 制于意愿、时间和场所缺失。很多从乡村社会过来的人觉得现代人的防备意识、警觉心理变 得更为强烈,互相不容易交往。同时,城市的快节奏和压力使得居民工作耗费神力,很难有 以前的闲适意愿和时间投入邻里交往。再次,现在楼房住宅设计比较强调私密性和安全性, 缺少半公共交往的场所,很多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这其中,尤其值得 探讨的是事件和空间因素。
不反应
2%
场景:居民在小区中看到小偷在偷东西
积极或一般 如上前阻止、报警或与管理
的场景,采取什么措施?
98%
反应
员合作
参与维权意 识
场景:当社区集体利益受到损害时的反 应?
不反应 积极或一般 反应
如肯定会或者可能会参加社 区维权活动
6.3% 93.7%
归属感
场景 1:居民对于自己被称为“回龙观 人”的感受。
事件因素(Event)的影响。有共同需求时才有交往的必要。交往中,事件的发生与存在 对于相互交往起着重要媒介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分工和专业化服务,使得传统社会(尤其是 乡村社会)时候的很多交往事件逐步消失。居民更多以小家庭为单位,直接接受城市相关专 业服务。不论是生活物质需求还是涉及公共利益的纠纷,城市生活普遍缺少了事件引起的相
——某年轻男性居民 当然,一定程度上,城市新生活有新的事件的产生:譬如社区维权、邻里集体采购装修、社区组织文 体活动等。同时,居民间存在以孩子为中心开展的交往表现尤其突出。
“现在主要是因为孩子们交往,在小区遇见,玩到一块了或者一起在活动中心那里,陪着的大人在旁 边看着,偶尔就互相聊聊天。”
——某带孩子的女性居民
2.1 邻里关系案例分析 2.1.1 回龙观简介
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最南面,与海淀区中关村临近。根据 2010 年 11 月的六普数据,全区现有居住户数 12.4 万户,居住人口约 32.5 万人。
回龙观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社区之一[5],具有鲜明的政策性住房特 色。以多层板房为主,容积率低,视野较开阔,绿化环境较好。回龙观居民职住分离严重, 区域上下班交通较为拥堵,为典型的“卧城”。经过 10 年的发展,目前社区发展到达一定规 模阶段。
民在回龙观社区存在朋友,只有 17%的回龙观居民在回龙观区域内没有来往比较多的朋友。
邻里关系 和睦 一般 冷淡
总计
表 3 回龙观邻里关系和邻里交往意愿
样本数 比例(%)
邻里交往意愿
样本数
251
48.18
和他聊起来
395
225
43.19
随便敷衍两句
67
45
8.64
根本不理
9
看情况
45
521
100
总计
516
——某回迁老城区中年男性居民
3 邻里社区的回归及本质解构
3.1 邻里社区的回归
在调查过程发现,邻里关系在居民生活中依旧扮演重要的角色,只是和以前的方式和形
5
式依旧已经大不相同。随着时间的变迁,居民逐步融入新的社区,邻里感知非常良好。 调查中,回龙观九成以上居民认为邻里和睦,邻里交往意愿积极(表 3)。八成以上居
空间场所因素(Space)的影响。半私密性空间的缺失对邻里关系和社区感知的影响显著。 公共空间(如公共绿地)的活动强调开放性和匿名性,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的交往必然是 相互矜持和保有戒心。而私密空间(如私人住房)的活动相对较隐蔽,强调隐私的保护,对 于他人的介入防范心理较强。故而,对于人际关系交往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半公共和半私密 空间的存在。现在大量的住宅由平房变为楼房,更为强调私人空间。住宅楼道是一个通过空 间,狭小和设施的缺失,使得居民无法停留,也无法成为交往谈论的空间。
海淀区
昌平区
顺义区
门头沟区 石景山区
朝阳区
丰台区
大兴区
图 1 回龙观区位图 研究采取划分片区以及片区内部随机抽样相结合办法开展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6]。于 2010 年下半年共发放 56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为 550 份。调查样本显示,回龙观居民
2
样本以中青年为主,高学历高收入特征显著,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为主。职业主 要集中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作地点分布在高科技园区和商业服务发达区,职住分离现 象严重。新北京人特征凸显,是典型的外来移民区。
比例(%) 76.55 12.98 1.74 8.72 100
进一步通过调查居民的保卫社区的责任意识、参与维权意愿(表 4),对社区的归属感
等分析居民对社区的认识感知。数据显示,居民社区整体责任意识、参与维权意识以及归属
感较为强烈。
表 4 回龙观居民对社区感知情况一览表
场景设计
调查意向
具体内容
比例
责任 意识
表 2 邻里活动参与情况与参与意愿
3
参加情况
样本 比例 数 (%)
知晓活动途径
知道*参加 127 23.92
邻居介绍
知道*没参加 190 35.78
居委会通知
不知道
214 40.30
网上获知
其他
总计
531 100
总计
样本 数
比例 (%)
74
18.97
199 51.03
77 19.74
40 10.26
6
3.2 社区本质的解构
依托回龙观发展的过程,概括“新社区”的建立和维持机制:(1)共同地域的形成; (2)社会关系的形成;(3)共同社会生活的产生;(4)社区文化的建立;(5)共同意识的 形成。真正社区的创造首先需要一定的地域,其次需要存在各种机制和事件及依托空间,促 使引发居民间的有机团结和自治[ 。 8,9]
2.1.2 邻里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般意义上,邻里关系的衡量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邻里相识程度方面,回龙观社区邻里之间较传统乡村社会陌生程度较高,交往较疏远。 三分之一居民对门互不相识,邻里互相交往的主要形式和方式以人情往来为主,相互间打打 招呼或者进行表面的浅层次邻里交往,邻里串门和相互拜访的现象较以前已经越来越少,是 典型的点头之交。
1
和进一步制定提供了一定依据,具有一定的规划参考价值。
2 邻里关系实证研究
社区中的人跟人之间因为地域邻近,拥有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联结,即邻里关系。邻里 是种具有地域背景的人际关系交往,自古就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但是,邻里关系作 为一种社会资本以及社会规范的重要基础,正在逐渐淡去。相比于传统乡村社会,都市人的 社会人际关系网络跨越了地域边界,邻里关系已经冷漠,类似于传统睦邻友好的社区恍若已 经消失[3,4]。实际生活中,城市生活中的邻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究竟城市人对地域社区怀有什么感情,邻里关系与地域社区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本文 试图借助回龙观这个成长十年的社区来窥视其中一角。
390
100
参加意愿
会*认识邻居 会*凑凑热闹 不会*没兴趣 不会*没时间
总计
样本 比例 数 (%) 128 25.45 152 30.22 109 21.67 114 22.66 503 100
邻里偏好与感知方面,居民偏好乐于助人、热情有礼型邻里,对于邻里身份地位不是很 看重。整体上居民认为自己跟邻居的关系是和睦的,认为影响邻里关系的最主要因素为现代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以及住宅私人化,以及公共空间的缺乏。
——某国企上班 28 岁男性居民 “以前大家聚在村里的大槐树下,一起聊天听故事,现在谁还听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啊,电视里天天在 讲,还有画面,多生动。……现在人聊一聊,要不就是有事,或者有什么话题,不然就只能泛泛地谈一谈, 有什么交往要谈的事情咯。……邻里分享是没有的了,公共责任感和意识比以前差很多。每个人都是独立 存在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邻里互助与冲突方面,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求助对象以朋友和亲戚为主,邻里 守望相助意愿依旧友善,但是邻里互助情况相对较少,且较为低层次和突发性。大部分居民 邻里之间没有发生过邻里矛盾。发生矛盾后,采取的解决方式主要还是以主动调和为主,部 分情况下会寻求物业等第三方出面调和。
邻居
邻居 提供帮助 78%
表 1 回龙观邻里之间相互了解和串门情况
同一楼层了解情况 非常了解 了解基本 一无所知 总计
样本数 46 285 190 521
比例(%) 登门拜访或串门
8.83
经常来往
54.70
偶尔串访
36.47
互不往来
100
总计
样本数 45 240 236 521
比例(%) 8.64 46.07 45.30 100
4
互间的碰撞,人与人之间关系较为淡漠。同时,城市中聊天的话题的缺失,没有村里大槐树 下老人给小孩们讲故事,没有社区团体内的八卦,大家谁都不知道谁,谁都不认识谁。
“现在城里人(不像以前)需要借个酱油葱蒜,缺了只要去楼下小卖店或者超市买一下,很方便的。…… 以前住的楼房,可能有个人会统一交电费,楼上楼下还互相接触接触。……现在都是各家自己的电表,自 己去超市、银行买电,各管各的。”
关键词:大型居住区;邻里关系;社区;回龙观
1 前言
当前,随着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空间隔离[1]”日 趋明显,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不断显现[2]。城市社区生活中,人们的交往缩小到很弱的 程度,更彰显出个人的独立,紧密联系的社区仿佛已经消失。任其发展将极大影响和制约城 市社会融合与和谐发展。
“这楼下一刷门禁,就直通通的进屋了。再把防盗门一关,谁还知道邻居的事情啊。……有时候在楼 道里偶遇上了,但是都走得那么快,最多也就点点头,谁也不理谁。”
——某 40 岁男性居民 “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是平房,见面多,共用公共设施,打照面机会多。平排房子,能看到有否上锁, 窗帘拉上去的情况,就知道是否在家等。有的人家还公用公共设施,这样就相互接触的机会也多了。现在 楼房,门一关,只有面对墙,谁知道别人家什么情况?!小区里大家会“偶遇”,次数多了就熟悉点,有时 候大人看着孩子就有空相互聊聊天。”
消极反应 一般反应 积极反应
场景 2:倘若搬家,会对现在的社区留 恋与否?
消极反应 一般反应 积极反应
不舒服、被歧视
觉得舒服和自豪 不太留恋或不留恋 无所谓 非常留恋或比较留恋
4% 56% 40% 8.2% 20.5% 71.3%
回龙观是一个城市中非常普通的商品房居住社区,但聚集在回龙观这一定区域内的居 民,拥有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相互之间存在某种互动,体现出传统邻里社区的回归。有 关学者的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矛盾的存在[7]。那么为什么呢?我们尝试更深一步研究社区的发 展过程,期望能有所解释。
0412.基于邻里关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研究 ——以北京回龙观为例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吴芳芳)
摘要:本文立足“以人为本”理念,从微观的邻里关系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定性和定量调 查方法结合,研究大型居住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状,并探讨了“活力”社区形成机制。发展了十年的 成熟社区--北京回龙观是非常普通的商品房居住社区,一方面表现出现代典型城市邻里的特点,交往较为 陌生化。另一方面,邻里关系在居民生活中依旧扮演重要的角色,居民拥有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相互 之间存在某种互动,体现出传统邻里社区的回归。通过进一步分析,解构了回龙观社区的形成过程和维持 机制:(1)共同地域的形成;(2)社会关系的形成;(3)共同社会生活的产生;(4)社区文化的建立;(5) 共同意识的形成。真正社区的创造首先需要一定的地域,其次需要存在各种机制和事件及依托空间,促使 引发居民间的有机团结和自治。社会空间与邻里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规划需要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提供场所,积极打造半私密、半公共空间。
互助
被调查者
互助
提供帮助
70%
邻居
邻居
图 2 回龙观居民邻里互助的现状情况
邻里活动与交流方面,调查中的六成居民听说过类似活动,四分之一居民曾参加过邻里 交流活动。目前已有的邻里交流活动大部分是居委会组织通知,参加人员以退休在家的老年 人为主。互联网(尤其是社区互联网)的存在对于居民的交往和感知影响重大,虚拟空间和 实体物理空间叠加发展。
尝试从地方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和社区感知角度切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满足人们 的情感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如何促进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是 尝试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途径,也是对目前城市规划基础研究的有效补充,具有十分重 要的理论意义。
另一方面,目前规划的众多政策性住房一般是新型社区,特定的人被硬生生的移植到特 定的区位,生活和社区是崭新开始。对郊区的大型政策性住房开展相关研究,为政策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