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地震模拟平台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操作说明与实验数据分析详解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操作说明与实验数据分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249856680eb6294dc886c14.png)
地震模拟振动台简介(SVT Introduction)
发展过程 (Development process)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末期,是在野外强震
试验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主要有三个方面特征:
1、波形 2、振动方向 3、控制方式
此外,日本最早开展研究,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地震台;
中国研制开发地震模拟振动台始于七十年代末期,虽有取 得一定成功,但未形成规模;美欧等国在伺服控制技术具 有领先优势。
9
地震模拟试验室构成(Composition of Lab)
地震模拟振动台是一项综合有土建、机械、液压、电子、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振动量测技术的系统工程。 要建成地震模拟振动台,必须还要有配套的试验室,包括: 1. 安装地震模拟振动台主体的基础; 2. 放置地震模拟振动台和基础的试验大厅; 3. 试验大厅中配备有安装及运送试件的起重设备; 4. 有控制室,放置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系统; 5. 安装液压源的油源室; 6. 放置量测仪器和进行数据处理室; 7. 强电配电室,主要供液压源用电; 8. 供液压源冷却的水供应系统,包括供水池、冷却塔等。
位移
MTS
部分 MTS
全套MTS,台面 首钢制造,目 前正在调试
部分控制自制
三参
工作频率高,
量反 Schenck 正准备升级控
馈
制
三参
部分部件由国
量反 MTS 内红山厂配
馈
套,运行良好
共用油源, 位移 Schenck Schenck作动
器,其余自制
自制
红山
设备开发能力 强,全套国产
MTS 另有2*6m滑台
Seismic testing study
南加州地震中心宽带平台 V14.3模拟方法验证
![南加州地震中心宽带平台 V14.3模拟方法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f8589c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2.png)
第2期(总第446期)国 际 地 震 动 态No.2(SerialNo.446)2016年2月RecentDevelopmentsinWorldSeismologyFebruary,2016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殐殐殐殐SRL专题介绍(Ⅰ) 编者按:2015年SeismologicalResearchLetters共出版了5个专题,《国际地震动态》分两期将这5个专题的序言翻译介绍给读者。
2016年以后,SeismologicalResearchLetters每出版一个专集,我们会及时将它们介绍给大家。
南加州地震中心宽带平台犞14.3模拟方法验证DouglasSDreger1),ThomasHJordan2) 1)BerkeleySeismologicalLaboratory,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California94720USA 2)SouthernCaliforniaEarthquakeCenter,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LosAngeles,California90089USA中图分类号: P315.8; 文献标识码: A; 犱狅犻:10.3969/j.issn.0235 4975.2016.02.010 本专题用8篇论文来描述地震地面运动宽带模拟方法的最近进展以及基于记录数据与经验模型的评价。
在工程地震学中,“宽带”就是指周期从小于0.1s到大于10s的地震记录。
科学研究和工程都对宽带模拟感兴趣,因为它们在地震动预测中能提供完整的时间历程,尤其是对观测地震记录图采样不好的参数范围。
本专题由南加州地震中心(SouthernCaliforniaEarthquakeCenter,SCEC)负责,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PacificEarthquakeEngineeringResearch,PEER)中心协作,目的是验证宽带模拟方法在工程应用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地震体验平台设计方案(新)(汇编)
![地震体验平台设计方案(新)(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f8fbafc9ec3d5bbfd0a74c1.png)
地震体验台设计方案四川民盛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系统概述 ....................................................................................... - 2 -1.1设计目的及宗旨................................................................................................ - 2 - 1.2设计依据及原则................................................................................................ - 2 - 1.3系统的优点及特点............................................................................................ - 2 -1.4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3 -二、系统概述 .......................................................................................................... - 3 -2.1系统组成............................................................................................................ - 3 - 2.2机械系统............................................................................................................ - 3 - 2.3液压系统............................................................................................................ - 4 - 2.4控制系统............................................................................................................ - 5 - 2.5多媒体系统........................................................................................................ - 5 -2.6特效系统............................................................................................................ - 6 -三、详细方案 .......................................................................................................... - 9 -3.1流程讲解............................................................................................................ - 9 - 3.2三维效果图........................................................................................................ - 9 - 3.3实景参考图........................................................................................................ - 9 - 3.4设备安装.......................................................................................................... - 10 - 3.5系统供电及控制室要求.................................................................................. - 11 -3.6工程进度表...................................................................................................... - 11 -四、系统维护与保养 ............................................................................................ - 11 -4.1操作人员培训.................................................................................................. - 11 -4.2日常保养.......................................................................................................... - 11 -4.3质量维护.......................................................................................................... - 12 -五、系统价格预算 ................................................................................................ - 12 -一、系统概述1.1设计目的及宗旨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且地震在我国发生的很频繁,汶川大地震引起世界震惊,给灾区带来巨大的人员牺牲和财产损失。
安全生产模拟平台登录
![安全生产模拟平台登录](https://img.taocdn.com/s3/m/289e33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d.png)
安全生产模拟平台登录安全生产模拟平台登录指南安全生产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提高员工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环境中的应变能力,许多企业开始使用安全生产模拟平台来进行培训。
安全生产模拟平台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可以模拟各种实际场景,如火灾、地震、化学泄漏等等,以便员工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和应对各种安全问题。
为了使用安全生产模拟平台,用户需要登录进入平台系统。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安全生产模拟平台登录的步骤。
第一步─找到登录页面首先,用户需要找到相应的登录页面。
一般来说,企业会将登录页面的链接或按钮放置在官方网站的首页或者导航栏上。
用户只需点击该链接或按钮,即可跳转到登录页面。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登录页面上,用户需要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一般由企业分配,并将其告知员工,而密码则是用户自己设置的。
用户应当妥善保存好密码,避免泄露给他人,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第三步─进行身份验证为了保证登录的安全性,许多安全生产模拟平台会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一种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验证码进行验证。
用户在登录页面上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然后点击发送验证码按钮,平台会向用户手机发送一条验证码。
用户收到验证码后,输入验证码,即可完成身份验证。
第四步─点击登录按钮在完成身份验证后,用户只需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安全生产模拟平台。
登录按钮一般位于登录页面的底部,用户只需将鼠标移动到登录按钮上,并点击左键即可。
第五步─选择模拟场景登录成功后,用户将进入到安全生产模拟平台的主页面。
在主页面上,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拟场景进行训练。
一般来说,模拟场景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火灾模拟、地震模拟、生产事故模拟等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拟场景,点击进入。
第六步─开始模拟训练进入到具体的模拟场景后,用户可以开始进行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一般会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通过穿戴VR眼镜或者在电脑上操作虚拟场景。
地震安全评估的软件
![地震安全评估的软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680d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c.png)
地震安全评估的软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震安全评估软件:
1. ETABS:熟知的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可用于地震安
全评估和结构设计。
2. SAP2000:广泛用于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软件,可用于地震安
全评估和结构抗震设计。
3. SeismoSoft:专门用于地震工程的软件套件,包括SeismoStruct、SeismoBuild、SeismoArtif等模块,用于地震分析、结构设计和地震动人工生成等。
4. OpenSees:开放式地震工程模拟平台,可用于地震分析和结构响应模拟,可灵活定制分析算法。
5. SeismoSignal:用于地震记录分析和处理的软件,可以用于
生成和处理地震动输入。
6. SeismoMatch:用于生成匹配目标地震动的人工时程的软件。
7. FEMA P-58: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局(FEMA)开发的软件,
用于评估建筑物的震害、损失和维修成本。
请注意,这些软件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专业知识来进行,建议咨询地震工程专业人士或地震工程师以获取最合适的软件和方法。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2f064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c.png)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赵晶【摘要】论述了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应用领域,介绍了四川省地震局正在研制建设中的地震虚拟仿真运动平台系统的基本情况,对其技术方案、系统构成、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期刊名称】《四川地震》【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地震模拟振动台;地震虚拟仿真运动平台系统;发展及应用【作者】赵晶【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821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过程最初的抗震试验研究主要在室外进行,是将强震观测仪器设置在地震区的房屋等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
由于强地震稀少,靠在地震区建筑物上进行强地震观测来获取地震反应的数据机会非常少,且实验周期长,满足不了抗震研究的发展需要。
最初想用计算分析方法来进行抗震试验研究,但是结构进入非线性区后的数学模型难以给出。
因而,提出了将房屋结构放到实验室里来进行抗震试验的构想,由此地震模拟振动台在20世纪60年代末应运而生了。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最早出现在日本,1966年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正弦振动台[1]。
目前,日本主要有日立和三菱两大生产厂家生产振动台,此两家都是国际上知名的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大公司,实力很强。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研制,日立公司、三菱公司均已成功完成。
美国制造振动台最主要的厂家为MTS公司。
MTS公司自1968年生产出第一台3.65 m×3.65 m单向地震模拟振动台后,这方面的发展很快,MTS 公司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振动台建造厂家之一[2]。
此外,尚有美国的Wyle公司、日本的鹭宫制造所、德国的SCHENCK公司等均可承建地震模拟振动台。
国内生产振动台比较有名的厂家是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并已为国内多家学校、科研单位承建了多台地震模拟振动台[1-3]。
模拟地震平台选型
![模拟地震平台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d2de25076c85ec3a87c2c5ff.png)
1.3.3电动运动平台组成及功能
专用运动平台可以进行震动模拟,随着控 制台启动,可以进行相当于汶川地震的震动 效果。
1.3.4虚拟视频的组成及功能 通过房屋内电视播放地震场景视频,视 频是配合地震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 震前可以演示防震的科普知识,提示在 地震来临时如何逃避、自救、并告诉体 验者在体验过程中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消防局朱少将体验模拟地震
依据地震时地震波运动规律,最先达到地表 的是纵波、横波,继后到达的是上下震动和 左右晃动。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面相遇产生混 合波,在地表面传播造成强力破坏。为了开 展有关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满足人们对地 震的求知欲望,相应研制出地震模拟平台和 地震小屋。使人们在模拟环境感受近乎真实 的地震,减少市民在地震发生的心里压力, 从而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通过学习掌握正 确的自救姿势达到遇险时临危不乱,合理逃 生。
1.3.1地震环境的组成
地震体验模拟器包括整体建筑及屋内陈设、, 整体建筑基于厨房兼卫生间的构造。展品通 过小屋实体、液压运动平台、控制台并辅以 视频及音响系统构成并一个立体的地震环境, 使观众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展示地 震的整个过程,让观众真实感受地震。其中 液压运动平台根据控制台的操作能模拟地震 效果,包括横波、纵波及颠簸等。
1.3.2地震小屋实体组成及功能
地震小屋实体建筑包括屋顶、墙壁、地板等。地震小屋以 家庭中的厨房和卫生间为背景,包括煤气灶、电灯、餐桌、 多用柜、柜中放置的水瓶、食物、书籍、以及其他杂物等。 在餐桌、煤气灶及卫生间的放置点分别装有感应式传感器。 小屋放置在运动平台上。屋顶和墙壁由钢结构和木工板等 材质混合制成,并在适当的设置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文字 与图画。当地震发生时,多用柜里的杂物由于颠簸散落在 地板上,餐桌、随着震动来回晃动、位移,房顶上上吊的 灯来回晃动。点燃的煤气灶正在烧一壶开水,地震发生时, 火苗来回攒动,随时都有可能引燃周围物体的可能,观众 应该按提示紧急关门阀门,避免引起火灾。电缆断路,使 电灯熄灭,屋内更加昏暗。随着震动的加剧,房顶上的房 梁震下。
地震模拟系统方案
![地震模拟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c37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8.png)
模拟地震后地质结构变化、地表破裂、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风险,为灾后救援和重 建提供决策依据。
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
分析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模拟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薄 弱环节。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根据抗震性能分析结果,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其抗震能力。
评估建筑结构的加固效果
系统架构设计
模块化设计
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扩 展和维护。主要模块包括数据输
入、模拟计算、结果输出等。
并行计算
为了提高模拟效率,应采用并行计 算技术,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处 理器同时进行。
可扩展性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 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或处理 器。
模拟算法选择
有限元法
适用于复杂地质结构的模拟,能 够考虑非线性、非均匀性等因素。
相似性原理
物理模型与真实地层具有 相似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 性,以便能够准确模拟地 震波的传播过程。
模型制作材料
根据地层的物理性质选择 合适的材料制作物理模型, 如砂、石膏、塑料等。
模型尺寸和比例
根据实际地层大小确定模 型尺寸,并保持各向异性、 速度场、密度场等物理量 的比例一致性。
03
地震模拟系统的技术方案
城市规划与防灾减灾
城市规划者可以利用地震模拟 系统评估区域内的地震风险, 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应急救援训练
通过模拟地震灾害场景,可以对 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 他们在真实场景中的应对能力。
学术研究
地震模拟系统可以为科研人员 提供实验平台,促进地震科学
的发展和进步。
02
地震模拟系统的基本原理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地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系统
![地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e7515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8.png)
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救援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地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系统,旨在为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供有力支持。
二、系统概述地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系统是一款集地震预警、预案制定、模拟演练、评估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
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等技术,通过模拟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帮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掌握地震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三、系统功能模块1. 地震预警模块该模块负责实时监测地震预警信息,包括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等。
当监测到地震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2. 预案制定模块该模块提供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工具,包括预案模板、编制指南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模拟演练模块该模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如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断、人员伤亡等。
用户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评估分析模块该模块对模拟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应急预案的响应时间、救援效率、人员伤亡情况等。
通过评估分析,为预案的改进提供依据。
5.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该模块对地震预警信息、预案执行情况、演练结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6. 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系统的用户管理、权限设置、数据备份等,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系统特点1. 高度集成:地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系统将地震预警、预案制定、模拟演练、评估分析等功能集成于一体,方便用户使用。
2. 实时性:系统实时监测地震预警信息,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地震振动模拟试验台试验方法
![地震振动模拟试验台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594d9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d.png)
地震振动模拟试验台试验方法说实话地震振动模拟试验台试验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一头扎进去,想看看这东西到底怎么整。
我一开始就犯了个大错,我以为只要把样本往试验台上一放,随便设置几个参数就可以了。
结果那根本不行啊,得到的数据完全乱七八糟的。
就像你要做饭,以为把食材全扔锅里就行,不按照步骤和火候来,最后只能得到一锅糊的一样。
后来我就知道得先好好研究样本。
你要是测试一个建筑物模型,你得搞清楚它的结构特点、材料这些东西。
这就好比你要了解一个人的体质,才能知道他适合什么运动强度一样。
然后就是设置试验台的参数。
这个可真是个麻烦事儿,我试过很多次不同的组合。
像振动频率、振幅、振动方向这些,我一开始都没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先按照一些理论的值去设置,可是发现对我的样本好像不太对。
这里我就想说,理论是个指导,但实际操作中肯定得根据样本的实际情况调整。
有一次我测试一个比较脆弱的样本,我把振幅设置得太大了,一启动试验台,样本直接就散架了。
当时那叫一个心疼啊,也特别懊恼。
这就告诉我,对于特殊的样本,一定得小心翼翼地来。
要从比较小的振幅开始试,慢慢增加。
再就是数据的采集。
这可不能马虎啊。
采集的时间,仪器的精准度,这些都很重要。
我有一回就是采集的数据不全,就是因为采集时间设置短了。
这就像你浇水只浇了一半,只能看到植物一半的生长状态一样不完整。
还有啊,关于试验台的保养。
很多人可能老忘记这事儿,但这其实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脏兮兮的试验台,里面的零件可能都不太灵光了。
就像是人,如果老是不注意卫生,生病的时候肯定没法好好干活啊。
总之呢,这个地震振动模拟试验台试验不是个简单事儿,要不断尝试,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才能慢慢摸出门道。
我现在也不能说我就完全掌握了,但总能按照试验要求得到相对靠谱的数据了,慢慢积累经验很重要。
比如说我再做一个桥梁模型的振动模拟试验时,我先参考以前类似材料的设定参数,但那只是个基础。
然后我很仔细地根据这个桥梁模型的特殊结构调整了一些参数。
物理实验之一种简易防震房模型的制作
![物理实验之一种简易防震房模型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941dd9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9.png)
物理实验之一种简易防震房模型的制作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实验是理论知识的直观呈现,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简易的防震房模型的制作,通过这个物理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并且学习到地震的防护知识。
材料准备:1. 硬纸板2. 塑料瓶3. 胶水4. 小石子5. 塑料薄膜6. 剪刀7. 地震模拟器(可以是震动台或模拟地震仪器)制作步骤:1. 制作地震模拟器我们需要制作一个简易的地震模拟器。
可以使用一个平板和一些弹簧,将弹簧固定在平板的两端,并将一个小的平台放在弹簧上。
在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拉动平板来模拟地震的震动。
2. 制作房屋模型我们可以使用硬纸板来制作房屋的结构。
可以画出一个房子的平面图,并根据平面图将硬纸板裁剪成相应的形状。
然后,可以使用胶水将各个部分粘贴在一起,组装成一个房屋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房屋的结构要有基础、柱子和屋顶等部分。
3. 安装防震装置接下来,需要在房屋的基础部分加装防震支撑。
可以使用塑料瓶和小石子,将小石子填充到塑料瓶内,并将塑料瓶固定在房屋的基础部分。
这样,当地震来临时,防震支撑可以减少地震对房屋的影响,保护房屋的结构不受破坏。
4. 完善房屋结构在房屋的屋顶部分可以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可以模拟真实的房屋结构。
在房屋的窗户部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简单的装饰,使房屋更有真实感。
通过以上制作步骤,一个简易的防震房模型就制作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地震模拟实验,观察防震房模型在地震模拟器作用下的情况,从而深入了解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防护知识。
进行地震模拟实验时,可以通过拉动地震模拟器来使平板产生震动,模拟地震的影响。
我们可以观察防震房模型在震动中的表现,比较有防震支撑和没有防震支撑的区别,从而得出结论。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防震支撑的房屋在地震模拟器震动时,受到的影响比较小,整体结构基本保持完好。
而没有防震支撑的房屋在震动时,结构容易受损,甚至倒塌。
物理实验室振动台和平台使用规程
![物理实验室振动台和平台使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4ac7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2.png)
物理实验室振动台和平台使用规程一、引言物理实验室振动台和平台是进行实验研究和科学教学的重要设备,它们能够模拟地震、振动等自然环境,提供合适的条件和平台,以便开展相关实验研究。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实验室振动台和平台的使用规程。
二、设备安全1. 使用前,仔细检查振动台和平台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2. 对于有移动轮的振动台和平台,在使用时务必将移动轮锁定,以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移动。
3. 使用振动台和平台前,应定期检查其固定螺栓、紧固螺母等连接件,确保其无松动现象。
三、设备操作1. 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实验手册,熟悉使用设备的操作步骤和相关安全提示。
2. 操作前需戴好实验室相关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鞋等。
3. 操作者需确认自己具备相关实验室操作技能,若没有相关经验或知识应寻求指导或教员协助。
4. 操作者应根据实验手册的要求,合理设置振动台和平台的参数,包括振动幅度、频率等。
5.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者应时刻留意振动台和平台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人员。
四、实验安全1. 所有人员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室内的教室安静,不得喧哗或制造噪音,以免干扰他人实验。
2. 严禁在操作中将手部、脚部等暴露在振动台和平台上,以免发生伤害。
3. 实验中应严禁将不相关的物品放置在振动台和平台上,确保平台干净整洁。
4. 实验结束后,应将振动台和平台恢复到初始状态,清理和整理实验台面,清除实验残留物。
五、设备维护1. 振动台和平台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应按照设备的要求进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振动台和平台的维护记录和周期维护计划应详细记录,以便随时查阅和跟踪。
3. 当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修复和维护,不得私自拆卸或维修设备。
六、安全监控1. 物理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控设备,如监控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GeoEast云平台架构研究
![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GeoEast云平台架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5d8e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a.png)
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GeoEast云平台架构研究一、GeoEast云平台架构概述GeoEast云平台是一个基于PB级地震数据的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其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计算层和应用服务层。
数据存储层主要用于存储PB级地震数据,包括地震波形数据、地震事件目录、地震模拟数据等;数据管理层主要用于管理地震数据的元数据信息和数据访问权限;数据计算层主要用于地震数据的并行计算和数据挖掘分析;应用服务层主要用于提供地震科研和应用服务的接口和功能。
二、数据存储层设计在PB级地震数据存储方面,GeoEast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以实现高性能的数据存储和访问。
分布式文件系统采用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技术,用于存储地震波形数据和地震模拟数据;分布式数据库存储采用HBase和Cassandra等技术,用于存储地震事件目录和元数据信息。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PB 级地震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三、数据管理层设计在数据管理层,GeoEast采用了数据管理系统和权限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地震数据的元数据信息和访问权限。
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目录、数据标引和数据质量控制等功能,用于提供地震数据的元数据信息和数据访问接口;权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用户认证、数据权限控制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用于保障地震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四、数据计算层设计在数据计算层,GeoEast采用了大规模并行计算和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用于实现PB级地震数据的高性能计算和科学分析。
大规模并行计算采用了Hadoop和Spark等技术,用于实现地震数据的高效处理和计算;数据挖掘分析采用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用于挖掘地震数据的规律和事件。
五、应用服务层设计在应用服务层,GeoEast提供了地震科研和应用服务的接口和功能,包括地震数据查询、地震模拟分析、地震预警系统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为地震科研人员和应用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地震数据和工具,实现地震科研和应用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单人地震模拟平台价格
![单人地震模拟平台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6c6b4f05c5da50e2524d7f5d.png)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6、地震VR逃生体验
单人地震模拟平台价格
生命安全
重于泰山
前言 QIAN YAN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活动频繁。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 多、最大,而且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 生。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 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 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成 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地震科普馆的作用
作用
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许多科普教育基地所在的单位都 是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因此一些学校的课程完全可以放在相关的 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填鸭 式”和死记硬背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以道德建设为主向以道德建设与科技文化建 设相结合转变。随着科普教育的深入发展,科技文化建设日益成为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开始从以道德建设为 主向以道德与科技文化建设相结合转变。
处保质期内有关于产品质量引发的 费用,由我公司承担。质保期外, 在接到用户的维修通知后,按用户 要求的时间、地点,派出维修人员 进行维修处理,只收取备件产品的 成本费及差旅费;终身为用户提供 售后服务。
地震模拟平台说明
![地震模拟平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96a7a06580216fc710afd2d.png)
地震模拟平台说明1、模拟地震体验的的宗旨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且地震在我国发生的很频繁,四川大地震引起世界震惊,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心灵创伤。
认识地震、预防地震、震中自救,是人类面对共同课题。
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特别是强烈地震,在孕育过程中总会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给人们提供信息,只要人们认真观测并掌握地震前兆的规律,我们可以把地震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地震馆地震模拟器是通过环境模拟和虚拟技术的结合,真实再现地震“可怕场景”,模拟各级地震和各类地震,让观众从体验地震中,了解和学会在地震中如何避免灾难,如何自救,学习各种地震的科学知识,以提高我们防灾减灾意识。
2、模拟地震设计思路真实地再现地震过程并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及了解地震是地震馆的设计思路,其思路关键就是“真实”。
基于模拟的宗旨,该展品通过一个厨房兼卫生间的小屋模拟地震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后震后的整个过程,以达到让观众在地震种如何躲避、如何逃生的目的。
3、模拟地震平台的构成模拟地震平台是由液压平台、泵站系统(动力驱动)、再现地震视频场景、特效模拟场景、音箱部分及软件控制系统几部分组成。
平台的尺寸根据客户定制,常用规格是2.2×2米,3.5×2.5米,3×2米、3×4米、3×5米。
平台四周用不锈钢围栏,店面铺设复合地板。
平台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可放置桌椅等道具。
4、液压运动平台组成及功能专用运动模拟平台是遥控器一键操作,遥控器打开时,地震视频场景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机的方式来显示,地震视频的场景是在线世界上各大著名的地震场景及在遇到地震时采取的急救措施,必备用品、及逃生方法等,地震模拟平台可模拟地震震动效果,包括横波与纵波的震动,可以根据软件实现设定的要求来模拟地震及响应持续的时间。
5、模拟场景特效及音箱部分在地震模拟平台工作的时候随着平台自身的晃动,为了能够更真实的模拟地震的灰尘,烟雾,电火花、水管破裂等场景,通过软件来控制烟雾器及频闪灯设备来模拟烟雾、模拟闪电、模拟水管爆破喷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科普馆的作用
作用
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许多科普教育基地所在的单位都 是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因此一些学校的课程完全可以放在相关的 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填鸭 式”和死记硬背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以道德建设为主向以道德建设与科技文化建 设相结合转变。随着科普教育的深入发展,科技文化建设日益成为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开始从以道德建设为 主向以道德与科技文化建设相结合转变。
表现形式: 多媒体播放
产品介绍
4、地震形成演示仪
展品介绍: 展品详细介绍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当地 震发生时,地球内部是怎样变化的让我 们更直观的了解地震的发生过程。同时 还配有文字和语音讲解,可以深入的了 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 合,配合灯光控制,使演示效果更加逼 真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展品介绍: 内投影地球仪形式,介绍全球地震板块 分布和火山的分布以及三亚地区8条断 裂带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2、历史上重大地震
展品介绍: 历史上的重大地震灾害介绍,标明震级 及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情况
表现形式: 展览展示
产品介绍
3、地震来临前征兆
展品介绍: 采用视频或Flash动画形式制作成地震宏 观前兆多媒体软件,展示比较常见水位、 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等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8、防震避险游戏
展品介绍: 防震避险游戏是一款高科技体验游戏, 它利用大型显示器及压力系统将参观者 的动作与计算机互联。该游戏模拟地震 发生的恶劣情况下,应该如何正确的逃 生。每个场景都有多种避险方法,试探 观众是否能正确的选择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9、紧急救护训练
产品介绍
5、真实地震体验小屋
展品介绍: 全方位立体式的真实地震过程体验可以 使观众感受大地震来临时的紧张感,通 过真实可怕的灾难再现促使体验观众了 解和学习地震中避免灾难以及如何逃生 自救等知识技能,提高体验者的灾难意 识,减少地震及次生灾害所带来的生命 财产损失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6、地震VR逃生体验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场馆功能定位
01
教育性
鄙弃传统教学局限性, 缺乏实际感受,展示课 题与现有科技手段有机 结合做到生动活泼
02
体验性
以安全文化导入为基 础,注重现场实训
03
真实性
还原真实场景,切身 体验学习
04
科技性
各种展项通过新科技 手段,吸引观众眼球
场馆建设的则
多种展示方式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 害可谓全球之最。二十世纪全球发生的震级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特别巨大的地震 一共有三次,即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中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 智利8.5级地震。二十世纪以来,全球两次造成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都发生 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 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摈弃传统展馆以展板为主的展示模式,替之以参不体验、 游戏、3D劢画、多媒体展墙等多种展示方式的综合应用, 丰富的展示手段,增强展示内容的趣味性,提高视觉冲击
力,最终起到提高展示、宣传的质量和效率。
01
突出观众参与性
传统的展示方式主要以“看”为主,无 形地将展示内容与观众分割开来,致使 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劢状态。 我们的设计理念要求,60%的内容均以 参与体验的形式展出,提高观众的参与 性,激发参观的主劢性,提高展示宣传 的效果
02
03
突出科技元素
本设计70%的内容(产品)采用高科技开发完成, 其中包括2D/3D劢画、游戏、体验装置、多媒体
展墙等单元内容,充分突出科技元素。
01
场馆规划
规划内容
场馆面积 66㎡
资金预算 68万
区域规划
前 言 区:前言主题墙、小球大世界
地震科普区:地震与火山分布图、三亚断裂图、历史上重大地震、 地震形成演示仪、地震来临前征兆
地震体验区:真实地震小屋、VR地震逃生体验、建筑物抗震演示
震后救援区:紧急救护训练、防震避险游戏、知识抢答
场馆需求
现场需求
1、建议选择一楼 2、层高≥3.5m
供电需求
1、需380V电压
02
设计方案
平面布局图
空间效果图
空间效果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03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1、小球大世界
相关研发专利
本公司研发团 队根据相关市场需求,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现在已经在多个领域 拿到了四个领域的多 项专利证书。
展品介绍: 通过实际演练让参与者进行独立承担" 抢救任务",刺激了参与者的求知欲望, 增强了参与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 了参与者急救意识,培养了参与者的应急 能力
表现形式: 互动训练
产品介绍
10、趣味知识抢答
展品介绍: 以有趣的互动抢答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地 震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 让观众更好的掌握防震避震技巧,提高 自救互救能力
单人地震模拟平台
生命安全
重于泰山
前言 QIAN YAN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活动频繁。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 多、最大,而且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 生。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 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 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成 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展品介绍: 沉浸式体验,模拟地震现场切身体验及 学习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7、建筑物抗震对比
展品介绍: 观众观察在震动台模拟地震的情况下采 用不同减隔震技术的结构的抗震表现。 演示抗震减震技术原理,了解建筑减隔 震的基本方法。同一频率下不同结构不 同抗震减震手段的效果比较
表现形式: 互动抢答
04
成功案例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05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出售的产品设备保修期为1年, 保修期内免费上门维修,人 为因素或不可 抗拒的自然现 象所引起的故障或破坏除外。
工作一
工作二
如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我公 司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内响 应,24小时内到现场与甲方 共同检查情况,48小时之内 给予保修并达到设计使用要 求。
公司主要产品有:模拟灭火、模拟烟道逃 生、模拟地震体验、地震平台、地震屋、模拟报 警电话、红绿灯斑马线模拟、模拟自行车驾驶、 知识抢答、知识查询、虚拟翻书、电子留言、电 子翻书、抠像系统设备、电子沙盘、投影互动、 触摸屏、灭火体验、模拟报警电话、仿真地震体 验,仿真坠梯体验、高空坠物、全息成像等多媒 体产品。
处保质期内有关于产品质量引发的 费用,由我公司承担。质保期外, 在接到用户的维修通知后,按用户 要求的时间、地点,派出维修人员 进行维修处理,只收取备件产品的 成本费及差旅费;终身为用户提供 售后服务。
工作三
06
公司介绍
公司简介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于2009 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国家级),是一家集的设计、研发、 制造的集成产业公司主要业务有消防、地震、防 灾减灾、交通安全、人防民防、企业安全、居家 安全、低碳环保等科普安全馆的设计、施工、互 动设备的生产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