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曲面特征 UG 教案

合集下载

UG NX 12.0机械设计教程(高校本科教材)_PPT教案第6章 曲面设计

UG NX 12.0机械设计教程(高校本科教材)_PPT教案第6章 曲面设计

a)拉伸特征1
b)截面草图
图6.11.6 拉伸特征1
Step4. 创建图6.11.8所示的草图1。 Step5. 创建图6.11.9所示的基准平面2。 Step6. 创建图6.11.10所示的草图2。
图6.11.7 基准平面1
图6.11.8 草图1
图6.11.9 基准平面2
图6.11.10 草图2
1.直纹面 直纹面可以理解为通过一系列直线连接两组线串而形成的
一张曲面。在创建直纹面时只能使用两组线串,这两组线串可 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
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下拉菜单“插入”|“网格曲面”|“直 纹…”命令来创建。
选取截面线串2
选取截面线串1 a)曲线串
b)创建的直纹面
图6.2.7 直纹面的创建
图6.2.8 “直纹”对话框
第6章 曲面设计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 曲面设计概述。 曲面的创建和编辑。 曲面的缝合和实体化。 曲面设计综合范例。
6.1 曲面设计概述
UG NX 12.0不仅提供了基本的建模功能,同时提供了强 大的自由曲面建模及相应的编辑和操作功能,并提供20多种创 建曲面的方法。与一般实体零件的创建相比,曲面零件的创建 过程和方法比较特殊,技巧性也很强,掌握起来不太容易。 UG软件中常常将曲面称之为“片体”。本章将介绍UG NX 12.0提供的曲面造型的方法。
a)延伸前
图6.6.1 延伸曲面的创建
b)延伸后
6.7 曲面的缝合
曲面的缝合功能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面连接形成一个 曲面。
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下拉菜单“插入”|“组合”|“缝合”命令进 行曲面的缝合。
选取曲面2
选取曲面1
a)缝合前
图6.7.1 曲面的缝合

UG教程第05章

UG教程第05章

5.3.1 移动顶点
Unigraphics NX 2提供了移动定义点 提供了移动定义点 和移动极点两种编辑工具. 和移动极点两种编辑工具.移动定义点修 改的是生成曲面时所用的点, 改的是生成曲面时所用的点,移动极点修 改的是组成曲面的片体的控制点. 改的是组成曲面的片体的控制点.
5.3.2 扩大
第5章 自 由 曲 面
5.1 UG NX自由曲面概述 5.2 构 造 曲 面 5.3 曲 面 编 辑
自由曲面指形状不规则的几何形 模块的重要功能. 体,它是UG/CAD模块的重要功能. 它是 模块的重要功能 创建自由曲面的工具主要集中在自由 形式特征工具条中, 形式特征工具条中,本章将学习这些 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5.2.4 截型体
截型体是一系列二次截面曲线的集合, 截型体是一系列二次截面曲线的集合, 这些截面曲线位于指定的平面内,并通过 这些截面曲线位于指定的平面内, 所选择的控制线. 所选择的控制线.
5.2.5 N边的曲面
在自由形式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图标, 在自由形式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图标, 或选择菜单栏中"插入"→"自由形式特 或选择菜单栏中"插入" " 边表面" 系统打开如图5-14 征"→"N边表面",系统打开如图 " 边表面 (a)所示的对话框. )所示的对话框.
5.1 UG NX自由曲面概述 NX自由曲面概述
片体( ):特指由一个或多 片体(Sheet):特指由一个或多 ): 个表面组成,厚度为0的几何形体 的几何形体. 个表面组成,厚度为 的几何形体. 自由曲面( 自由曲面(Free Form Feature): ): 用自由形状特征功能创建的特征. 用自由形状特征功能创建的特征. 曲面( ):片体和自由曲 曲面(Surface):片体和自由曲 ): 面的泛称. 面的泛称.

[UG教程]§6[1].1_自由曲面的创建④

[UG教程]§6[1].1_自由曲面的创建④

6.1.8 规律延伸选择菜单命令【插入】→【自由形式特征】→【规律控制延伸】或单击工具条中的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71所示的【规律延伸】对话框,其中的各个选项说明如下:图6-71 【法则延伸】对话框1. 选择步骤共有四个选择步骤:曲线,选择曲线或是边缘作为生成的曲面的一个基础边缘;基本面,选择一个或是多个面来约束生成曲面的参考方向;矢量,选择一个矢量用以定义延伸曲面的参考方向;脊线,选择一条曲线来定义局部用户坐标系的原点。

2. 过滤器用来设置选择对象时设置类型,其中任何为任何一种支持的类型。

3. 参考方式用来设置参考方式,有两个选项:面,当选择了该复选框后,步骤中的Base Face(基本面)将是可选择的;矢量,当选择了该复选框后,步骤中的V ector(矢量)将是可选择的。

4. 长度规则用来选择一种控制延伸长度的方法,同时要在下面的规律值中输入大约的数值。

共有四种长度法则:恒定的、线性、三次、一般的。

5. 角度规律用来选择一种控制延伸角度的方法,同时要在下面的规律值中输入大约的数值。

共有四种角度法则:恒定的、线性、三次、一般的。

6. 向两边延伸选中该复选框后,系统将在基准曲线的两边同时延伸曲面。

7. 如有可能,合并面选中该复选框,一旦可能,系统只生成一个单一的曲面。

8. 应用后确认当选择该复选框时,在完成全部选择步骤后,单击应用按钮会显示应用后先确认对话框以供使用。

选择该复选框后,当完成薄体的生成后,系统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对生成的薄体进行分析,其中提供了干涉检查、几何检查、曲线分析、断面分析、偏差,即应用后先确认是否正确或是否可行。

练习:下面利用延伸功能创建一个薄体:单击工具条中的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按钮,然后选择如图6-73中所示的“边缘曲线”。

将参考方式设置为矢量,然后单击按钮,在矢量方式中选择按钮,然后按照图中的设置输入参数,单击确定,系统将生成如图所示的延伸片体。

图6 -73 生成延伸薄体6.1.9 扩大曲面选择菜单命令【插入】→【自由形状特征】→【扩大】或单击 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74所示的【扩大曲面】对话框。

UG4.0教程第十章 自由曲面建模

UG4.0教程第十章  自由曲面建模

图 10.15 耳机图纸
10.3.1 项目分析
首先利用 NX 的草图与曲线功能构造零件的三维线框,然后利用 NX 的曲面功能完成耳 机主体形状的建模,最后对模型进行细节设计。其建模流程如图 10.16 所示。
10.3.2 相关知识点
在本项目中,读者可以应用曲线和曲面的以下知识点: l 组合投影 l 相交曲线
(1) 使 22 层为工作层,61、62 层为可选层,21 层为不可见层。 (2) 在 relative_datum1 基准面上建立草图 section­2,如图 10.19 所示。
246
5. 生成草图 section­3
(1) 使 23 层为工作层,61、62 层为可选层,22 层为不可见层. (2) 在 relative_datum2 基准面上建立草图 section­3,如图 10.20 所示。
图 10.21 草图 right outline
使 81 层为工作层,同时拉伸圆弧 A3 和 A4 作出拉伸片体 sheet_body­1。
8. 作草图 extrude_string 以拉伸曲面 (1) 使 25 层为工作层,61、62 层为可选层,其它层为不可见层。 (2) 在 XY 基准面上建立草图 extrude_string,如图 10.22 所示 (3) 使 81 层为工作层。拉伸草图线串作出片体 sheet_body­2
交线 2
第二组面
第二组面上的切线
图 10.10 替换定义线 图 10.11 创建偏置基准平面并求交线 图 10.12 创建软倒圆特征
6. 创建如图 10.13 所示的其它特征
(1) 创建瓶底的边倒圆为 R3;创建布尔运算“求和”;创建均匀壁厚为 1.5 抽壳特征, 顶部表面为开面。

ug课件第6章创建自由曲面

ug课件第6章创建自由曲面
2020/4/23
三维数字设计与制造—UG NX 3
第6章 创建自由曲面
三维数字设计与制造—UG NX
6.1 由点构造曲面
6.1.2从极点
当指定创建点或极点时,应该用有近 似相同顺序的行选择它们。否则,可能会 得到不需要的结果。如右图所示,显示了 不同的对象选择顺序和所得到的体。
2020/4/23
1.相切 延伸曲面与基面在边界上具有相同的切平面 。延伸长度可以采
用【固定长度】或【百分比】长度两种方法。
2.垂直与曲面
在曲面的一条曲线上沿着与曲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延伸长度为延伸 方向(曲面上的曲线第一点的法向)测量值,如果值为负,则向相反 方向延伸。
2020/4/23
18
第6章 创建自由曲面
三维数字设计与制造—UG NX
6.2.4 扫掠曲面
扫掠曲面是将曲线轮廓以规定的 方式沿空间特定的轨迹移动而形成的 曲面轮廓。其中,移动曲线轮廓称为 截面线串;空间特定的轨迹称为引导 线串。引导线串可以由单段或多段曲 线组成,引导线控制了扫描特征沿着 扫描方向的方位和尺寸大小的变化。 引导线串可以是曲线,也可以是实体 的边或面。在利用扫掠创建曲面时, 组成每条引导线串的所有曲线之间必 须相切过渡,引导线串的数量最多为3 条。
2020/4/23
三维数字设计与制造—UG NX 11
第6章 创建自由曲面
三维数字设计与制造—UG NX
6.2 由曲线构造曲面 6.2.2 通过曲线组
(1)依次选择每一条曲线,每选完一个曲线串,单击鼠标中键,该曲 线一端出现箭头,应当注意各曲线箭头方向一致,完成所有曲线选择。 (2)设置【连续性】选项
4
第6章 创建自由曲面
6.1 由点构造曲面

UG中文基础教程4

UG中文基础教程4

第七章 自由曲面建模【内容提要】机械产品的美观程度逐渐成为顾客选用的越来越重要的标准,而美观程度又取决于外观曲面,本章将具体介绍高次曲面的生成及增厚成体.第一節 Through curve mesh 网状面(体)的生成(图7.1) 【STEP1】 打开Hook.prt, Application → Modeling ; 【STEP2】使用Toolbox →Curve →Spline →Through Points 补充完整钩子在四个截面上的截面线图.(图7.2)【STEP3】再使用Toolbox →Curve →Spline →Through Points 补充钩子的侧轮廓线;(图7.3) 图7.1图7.2【STEP4】补做钩尖. 1) 使用Toolbox →Curve →Bridge 命令连接两条轮廓线. 注意Bridge Method 选项为Match Curvatures, 调节Bridge Depth 到所满意的钩尖形状.(图7.4)2) 使用Toolbox →Curve →Edit Curve →Divide Curve 命令将生成的Bridge curve 等分为两段,并取其等分点,记为End Point.(图7.5)3) 使用Toolbox → Curve → Spline → Through Points 连接另外两条轮廓线并用End Point分割之(图7.6). 图7.3 图7.5 图7.4【STEP5】Toolbox → Free Form Feature → Through Curve Mesh.1 UG 系统左下角的Cue 提示: Select Primary String #1.要求选择网格面的第一条U 向定义线, 在此状态下连续选择钩子第一截面上的曲线直至闭合, 单击鼠标中键确认. Primary String #1 选择完成. 注意其向量起点和方向(图7.7).2 系统接着提示: Select Primary String #2, 选择第二个截面上的线至闭合,单击鼠标中键确认. 同理选择第三、第四个截面线. 记住: 所有Primary string 的向量起点和方向保持相互对应一致. 当系统提示: Select Primary String #5时, 在String 选择子菜单上选择Point, 然后点选End point.3 如果用点作为Primary String, 系统将自动结束对Primary String 系列的选择, 并提示: Select Cross String #1, 要求选择网格面的第一条V 向定义线. 注意Cross string 系列的选择一定要与Primary string 系列的向量起点和方向保持相互对应一致. 在此状态下, 选择通过每条Primary string 向量起点的侧轮廓线和与之相连的半条Bridge curve 作为Cross string #1, 鼠标中键确认. 然后依次按下图选择Cross string #2、Cross string #3和Cross string #4. 每条Cross string 的起点都在Primary string #1上, 终点都在End Point 上.当系统提示: Select cross string #5时, 重新选择Cross string #1上任一条曲线, 此举表示闭合Cross string 系列, 生成V 向闭合的曲面(体). 选择后系统自动结束Cross string 系列的选择(图7.8).4 接着系统提示: Select spine string, 此项选择可单击鼠标中键跳过. 然后系统弹出Through curve mesh feature 菜单:其中各项设置及其意义如下(图7.9):图7.7 图7.6˙①Emphasis: (Both) 生成的曲面在Primary string 系列和Cross string 的中间.(Primary) 生成的曲面通过Primary string.(Cross) 生成的曲面通过Cross string.˙②Intersection Tolerance:(相交误差) 当Primary string 与Cross string 不相交时, IntersectionTolerance 必须大于或等于它们之间的最小空间距离, 否则, 系统将给出Error Message:并显示出相交不上的Primary curve 或Crosscurve.(图7.10) ˙③First Primary String 指对第一条Primarystring 的限制条件:(No Constrain) 对Primary string #1无任何限制.(Tangency) 要求选择以Primary string #1 为edge 的Face 并生成与之相切的曲面(体). (Curvature) 要求选择以Primary string #1 为edge 的Face 并生成与之曲率连续的曲面(体).˙④Last Primary String 对最后一条Primary string 的限制条件(各选项意义同上).˙⑤First Cross String 对第一条Cross string 的限制条件(各选项意义同上).˙⑥Last Cross String 对最后一条Cross string 的限制条件(各选项意义同上). 图7.8 图7.9 图7.105 菜单中所有的选项都取缺省值, OK, 生成钩子实体. 观察生成的实体与Primary string 及与Cross string 的拟合情况.(图7.11)第二节 Swept扫描法创建曲面,图7.12 【Step1】打开gear.prt. APPLICATION → MODELING.【Step2】TOOLBOX →Curve →Wrap/Unwrap, 将圆柱面上的Curve 1 Unwrap 到Datum plane 上, 记作Curve 2(图7.13).图7.11图7.12 图7.14 图7.13【Step3】WCS → Rotate WCS, 将参考系沿-X 轴向旋转15°(斜齿轮的螺旋角); Toolbox →Curve → Basic Curve, 过Curve 2的端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Z 轴, 记作Curve 3.【Step4】Toolbox → Curve → Wrap/Unwrap, 将Curve 3 Wrap 到圆柱面上, 记作Curve 4 ;WCS → Orient WCS → Absolute CSYS.(图7.14)【Step5】Toolbox →Free Form Feature →Swept.1.UG 系统跳出string 选择子菜单, 左下角的cue 提示: Select Guide String #1意即要求选择扫描曲面的第一条轨迹线, 此时选择圆柱面上的Curve 4作为Guide string #1.2.单击鼠标中键, 完成选择; 再击中键跳过Guide string #2的选择.接着cue 提示: Select Section String #1, 要求选择扫描曲面的第一条截面线. 在String 子菜单上点选Chain Curve, 然后选择齿轮的端面齿廓外形线作为Section String #1, 确认, 再击中键跳过Section String #2的选择.3.系统跳出Swept Feature 的子菜单各项设置意义如下(图7.16):˙Alignment Method 指截面线(section)的对齐方式:Parameter : 按section 的参数对齐.Arc length : 按section 的弧长对齐.˙Tolerance : 扫描误差, 缺省值为0.0254.4.OK, 按缺省值跳过, 接着出现Orient Method 的选择子菜单(图7.17),要求选择section 的朝向方式, 其中:Fixed (缺省)指section 的朝向与Guide string 上各点的方向保持相对固定的关系.Face Normals 即section 的朝向与给定face 的法向向量保持一致.Vector Direction 指section 的朝向由给定的向量决定.Another Curve 指section 的朝向与另外给定的曲线保持一致.A Point 即所有section 都朝向一点. 图7.15 图7.16图7.17Angular Law 指用极坐标方式来控制section的朝向方式.Forced Direction 强制指定section的朝向.取缺省值Fixed, OK跳过.5 系统跳出Scaling Method子菜单(图7.18), 要求选择比例方式.其中:Constant 表示截面大小沿guide方向不作变化,为常数.Blending Function 混合比例功能, 给出沿guide方向上首尾两端section大小的比例系数, 中间作线性变化.Another Curve 指section大小沿另外一条曲线(大致沿guide方向)变化.图7.18A Point 指section的大小遵从向给定点透视的比例原则.Area Law 面积控制section.Perimeter Law 周长控制section.6 取缺省值Constant, 给出比例Scale=1, OK, 取Create选项, 看看生成的斜齿.注意到生成的斜齿有一部分已经切入齿根圆柱里, 而且齿顶无法进行倒圆. Undo, 取消上次的Swept操作(图7.19).图7.19 图7.207 Toolbox→ Free Form Feature→ Swept.重复1, 2操作, 当出现Swept Feature子菜单时, Tolerance改为0; OK, 在Orientation Method的子菜单中选择Face Normal, 然后点选齿根圆柱的圆柱面, OK, 取Create选项, 观察生成的斜齿, 与上一次操作结果进行比较(图7.20).8 Toolbox→ Feature→ Blend将齿顶倒圆R 0.5;Edit→Transform将Swept生成的斜齿绕齿根圆柱的轴线进行旋转拷贝, 每隔(360/16)度(齿数=16)拷贝一个, 直至在圆柱面上闭合.Feature→ Offset将圆柱面向外offset 0.1mm, 以保证齿根圆柱与斜齿间有相交部分, 然后用Toolbox→ Feature→ Unite命令将所有的齿都加在齿根圆柱上(图7.21).图7.21第八章装配建模【内容提要】●UG装配建模架构可使装配文件直接引用装配部件组成零件之文件.装配图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文件网络.因为各个零件文件是独立的,不同使用者可同时运用相同装配图中不同零件.同时, 装配图打开后, 任何改变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操作,必同时更新装配图之相应零件.使用者能实时查看别人对装配零件的修改, 使设计结构问题解决在最早阶段.●由于装配文件直接参考零件主模型(Master Model), 无须另做拷贝,因此装配图文件通常很小,小于单个零件文件大小.第一节编辑结构(Edit Structure) §8.1.1 组件操作(Component Operation)【操作方法】Assemblies>Edit Structure>Component Operations(图8.1,8.2)图8.1 图8.2Add / Create 加入/ 创建Remove / Substitute 移除/ 替换Reposition / Rename 重新定位/ 重新命名1 Add (加入)【例】: 装配A201 Mini Screw Driver 机身(图8.3)图8.3准备:首先绘制完所需装配的各个零件图.★开启一个新档案, 命名如: aa.prt.★Assemblies>Edit Structure>Add如图8.2★选择对话框Choose Part File 选项,或直接输入Part name, 点击(Middle Housing).图8.4★按下Change Ref. Set (改变参考集)图8.5图8.4图8.6图8.5 图8.7●附:Reference Sets (参考集)的设定位置: Assemblies>Reference Sets功能: 设定一个欲调入装配图的零件信息范围,以便去除零件作图过程中所用面、线和点以及实体等. 使装配图简洁、清晰. 同时, 提高开启装配图的速度.准备: 打开(Middle Housing) 文件.☆创建: Assemblies>Reference Sets>Create 图8.6☆命名参考集: Body 图8.7图8.8☆选择 Solid Body 实体 机身 如图8.8 ☆选择 Cancel 退出☆重新 Save 文件, 以存储含有参考集的零件文件.(附 完)续前例 :★ 选择参考集名: Body(图8.9).★ 选择 OK 两次, 实体 零件加入, 再Cancel(图8.10).★ 重复以上步骤, Add 入其它零件, 如w(Front Housing), A201endcap2, (Switch Rocker),(Locking Knob).注:为操作方便, 往往装配一个, 再调入下一个零件.Fig. 8-92 Reposition (复位位)功能: 用于改变加入零件的位置,将以定位的零件重新定位.图8.9图8.10图8.11☆ 按取 Reposition 键(图8.11)☆ 选取零件 w 或直接点取零件或输入文件名, 所需零件高亮度显示.(图8.12)点击 OK , 出现对话框, 点取 Translate(图8.13) ☆ 出现对话框, 点取 Delta(图8.14)☆ 出现对话框,输入DZC=-40, 使Front Housing(w)向z 轴负方 向移动.(图8.15)☆ 按 OK , 再按Cancel.表明不再做其它 Reposition 操作.比较 (图8.15)和 (图8.16) 图8.12 图8.13 图8.15 图8.163Remove (移除)功能: 用于从组件(components)中移除零件☆选取Remove键(图8.17)☆选取零件w 或直接点取零件或输入文件名,所需零件高亮度显示(图8.18)☆按OK 键, w零件消失(图8.19)§8.1.2 装配条件(Mating Conditions) 位置: Assemblies>Edit Structure>Mating Conditions(图8.20) 图8.19图8.18图8.171.条件构筑 (Create)功能: 用于对两个零件进行装配. 再装配时必须先选取一个零件作为装配件, 再选取另一个零件作为基准零件, 使装配件移动至基准零件上, 并结合再一起.(图8.21,8.22)1) 配合:用于结合两表面的方式装配两个零件. 2) 对齐:将选取的两个零件依照指定靠齐. 3) 定位:可输入角度值改变装配的方式2. Mating Condition 与Mating Constraint 区别①一个Mating Condition 由一个或 多个Mating Constraints 组成② 装配零件有时并不需要全约束․Mate ․Align ․Orient 取一项或两项即可.图8.21 图8.20Mating ConditionsMating Constraints (3)․.Mate․Align․Orient如8.24,8.25系列所示: 仅用了Mate 一项装配约束. 图8.23图8.22图8.25 图8.243. 应用① Mate 约束能运用Face 和Datum Planes.以接合两表面的方式装配两个零件② Align 约束能运用:Edges,Faces,Datum Axes,将两个表面以对齐的方式接合, 使两个表面外连接为邻近且平坦(比较:图8.26,8.27)③ Orient 约束能运用:Faces,Datum Axes,Datum Planes.将两个零件依照旋转轴作装配, 使两表面在装配后可输入角度值作旋转在运用角度定位时, 使用右手定则.(比较图8.28,8.29)4. 实例运用 I. 准备: 1) 开启 aa.prt 文件2) 点击 Assemblies>Edit Structure>Mating Conditions>CreateII. 1) Mating Type: 先选 Align 约束图8.27图8.26 图8.29图8.282) Selection Filter: 选 Faces (按装配所需条件来选)○ “FROM” Faces: 用鼠标 选择 Front Housing 内壁圆柱面.高亮度显示; OK ; 接受(图8.30).○ “TO” F aces: 用鼠标选择Middle Housing 内圆壁; 高亮度显示; OK ; 接受.(图8.31)○ 如图8.32所示还有一个直线自由度和一个旋转自由度未加约束.III. ⑴ 设定Mating Type:Mate ⑵ 设定Selection Filter:Faces○点中Front Housing 上端面; OK ; 接受作为 “FROM” Face(图8.33)○ 点中Middle Housing 上支撑筋前端面; OK; 作为 “TO” Face(图8.34).图8.31 图8.30 图8.33○ 如图8.35所示, 还剩旋转自由度未约束.IV . 1)设定 Mating Type Orient2)设定 Selection Filter Datum Planes○由两零件的基准面(Datum Planes)相互间定位,约束旋转自由度.○ 选择Front Housing 的 “Datum Plane” 作为 “FROM”○ 点取Middle Housing 的 “Datum Plane” 作为 “TO(图8.36) 按 OK; 得到(图8.37) ※提示: 由于三个类型配合约束完, 装配起来的组件, 零件之间位置关系错误, 故要采用编辑(Edit)方式修正. 图8.35图8.34 图8.36 图8.375 装配条件编辑位置: Assemblies>Edit Structure>MatingConditions>Edit(图8.38)功能: 用于改变装配的条件.在创建(Create)对零件进行装配后,利用此选项改变装配的设定.(图8.39)(接上例)I. 点取Mating Conditions >Edit , 在“约束名称列表”图8.38 中选取“Orient-Datum_Plane, Datum_Plane”(图8.40)图8.39图8.40II. 输入“Angle”=180 以颠倒“Front Housing”, 使装配正确.(图8.41)III. 在“编辑装配条件” 对话框中,选中“Align-Cylindrical_Face,Cylindrical_Face”或“Mate-Planar _Face, Planar_Face”选项, 会出现“Offset” (偏移) 项, 可使Mate或Align 配合面或线, 偏移一数值.(图8.42)IV. 按OK, 得到图8.43图8.42 图8.43。

UG曲面设计(超全)课件

UG曲面设计(超全)课件
来控制过渡曲线的形状。可通过对话框下方的First Curve、Second Curve域或各自下面的滑尺控制。其值 在0-3之间变化。 • Peak Point通过改变过度曲线极值处的深度Depth和非 对称程度Skew来控制过渡曲线的形状。可通过下方的值 域或滑尺控制。 Depth和Skew的值在0-100之间变化。
UG曲面设计(超全)
8.Enlarge 扩大片体
• 扩大片体是曲面编辑类,用于放大或 缩小没有修剪过的片体或表面。
扩展曲面类型: 线性:线性类型,曲面上延伸部分是沿
直线延伸而成的直纹面。Linear类型 只能扩大曲面,不能缩小曲面。 自然:自然类型,曲面上延伸部分是按 照曲面本身的函数规律延伸而成。自 然类型可以形成扩大的曲面,也可以 形成缩小的曲面。
• 2.指定公差和对齐方式,完成直纹面的创建。 在创建直纹面时一般公差无需改变,而对齐方 式应根据截面线类型有六种选择。在此常用的 是参数对齐方式和弧长对齐方式。
UG曲面设计(超全)
参数对齐(Parameter):在构 造特征时,两组截面线和等参 数曲线建立连接点,这些连接 点在截面线上的间隔方式是根 据相等的参数建立。在截面线 上若包含直线和曲线,则直线 根据等弧长方式建立的间隔点; 曲线根据等角度方式建立的间 隔点。
• Assign Curvatures用于指定生成曲线的曲率。曲率的设定方式 有两种。
UG曲面设计(超全)
(3)Fit拟合曲线
• 所有在样条上的点和定义点之间的距离平方之 和最小,只精确通过曲线端点,其它点则在给 定的误差范围内尽量逼近。
UG曲面设计(超全)
Fit Method拟合方式有三种:
• By Tolerance根据样条曲线与数据点的最大许可偏差生成样条曲 线。

ug建立自由曲面.ppt

ug建立自由曲面.ppt
• 尽可能采用实体切割、抽空方法建模
自由形状特征应用范围
1. 构造用标准特征方法无法创建的形状。 2. 修剪(Trim)一个实体而获得一个特殊的形状。 3. 将封闭的片体缝合(Sew)成一个实体。
曲面构造基本原则和技巧
• 用于构造曲面的曲线要保证光顺连续,避免产生尖角、交叉、重叠。 • 曲面的曲率半径尽可能大,否则会造成加工困难和复杂。 • 避免构造非参数化特征。 • 如有测量得到的数据点,建议可先生成曲线,再利用曲线构造曲面。 • 尽可能采用修剪实体(Trim Body),再挖空(Hollow)方法建立薄壳零件。 • 面之间的园角过渡尽可能在实体上进行操作。 • 内园角半径应略大于标准刀具半径。
过曲线网格(Through Curve Mesh)
过曲线网格方法使用一系列在两个方 向的截面线串建立片体或实体。构造 曲面时应该将一组同方向的截面线定 义为主曲线(Primary Strings),而 另一组大致垂直于主曲线的截面线则 成为交叉线(Cross Strings)。注意 由于该命令没有对齐选项,在生成特 征时,主曲线上的尖角不会形成锐边 。生成的曲线网格体是双三次多项式 的。这意味着它在 U 向和 V 向的次 数都是三次的(阶次为 3)。
• 在UG系统中,大多数命令所构造的曲面都具有参数化的特征,在Free Form Features中称 为Smart Sheet。这类曲面的共同特点是都由曲线生成,曲面与曲线具有相关性,即当构 造曲面的曲线编辑修改后,曲面会自动更新。
全息片体(Smart Sheet)
构造全息片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简单的(Simple)构造尽可能简单的曲面。
扫描
扫描(Swept)特征使用轮廓曲线沿空间路径曲线扫描而成。 • 扫描路径称为引导线串(Guide Strings) • 轮廓曲线称为截面线串(Section Strings)

UG-3-自由曲面-1

UG-3-自由曲面-1
1. Fixed(固定方向)、Vector Direction(矢量方向)、Forced Direction(强制方向) 在创建单引导线的扫掠体时,通常有二种情形:


情形1:截面线在引导线端点的法平面内;
情形2:截面线与引导线端点的法平面内成一定角度;
截面线 引导线 截面线
引导线
轴侧图
轴侧图
俯视图
Through Curve Mesh 过曲线网格
连续性(Continuity):对所要生成的片体或实体定义边界约束条 件,以使它在起始或最后的主曲线、交叉线处与一个或多个被 选择的体表面相切或等曲率过渡。最多可添加G2的连续性 脊线(Spine):选择脊线串来控制交叉线串的参数化。脊线串可 以通过强制 U 参数线垂直于该脊线,来提高曲面的光顺性。仅 当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主线串为平面线串时,此选项才可用。脊 线必须: 足够长,以便与所有交叉线串相交。 垂直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主线串。 与交叉线串不垂直,因为剖切平面和脊线串相交可能会不存在 或定义不当。
Ruled 直纹面
Insert Mesh Surface Ruled
通过两条截面线串(Section String)而生成的片体或实体。 截面线串可由单个对象或多个对象组成,每个对象均可为以 下类型之一:曲线、实体边或实体面。也可以通过选择曲线 上的点或端点使其作为第一个截面线串。 直纹面为过曲线面的特例,选项和过曲线面选项含义一致
自由曲面-1
培训主题

Ruled 直纹面 Through Curves过曲线 Through Curve Mesh过曲线网格 Swept扫掠
主片体与过渡
主体(primary Body)_片体或实体,通常是定义一需要形状的主要特征。 过渡(Transitions)_ 是定义从一主面或面组到另一主面或面组的”倒圆” 或过渡的次要轮廓。

UGNX曲面造型经典教程(1)

UGNX曲面造型经典教程(1)

第六节自由曲面本章主要内容:自由造型特征的构建自由曲面的编辑6.1自由造型特征的构建UG不仅提供了基本的特征建模Create FormFeather模块,同时提供了自由曲面的特征建模Create Free From Feather模块和自由曲面编辑Edit Free Form Feather模块及自由曲面变换FreeForm Shape模块。

通过自由曲面的特征建模模块可以方便的生成曲面薄体或实体模型;通过自由曲面编辑模块和自由曲面变换模块可以实现对自由曲面的各种编辑修改操作。

自用造型特征包括23种特征创建方式,可以完成各种复杂曲面、片体、非规则实体的创建。

通过选择菜单命令【插入】→【自由形式特征】达到如图6-1所示的下拉菜单。

这些命令均能在如图6-2所示的自由形式特征工具条中找到。

图6-1 自由形式特征菜单条图6-2 自由形式特征工具条本节中将对各项功能分别进行讲述。

6.1.1 通过通过点和点和点和通通过极过极点构面点构面单击工具栏中的Through Points (通过点)或From Point Cloud (通过极点)将弹出同样的对话框,如图6-3所示。

由于两个命令具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同样的点将产生不同的形状。

图6-3 【通过点】对话框补片类型 有两个选项:Single (单一的),创建仅含一个面的片体;Multiple (多个的),创建含有多个面的片体。

沿…方向封闭 用来设置曲面是否闭合或闭合方式,其中Neither (两者都不)是指定义点或控制点的列方向与行方向都不闭合;Rows (行)、Columns (列)分别代表第一行(列)为最后一行(列);Both (两者)指两个方向都是封闭的。

注意,在这里如果选择了后三者,最后均将生成实体。

单击OK 将弹出如图6-4所示的【选取点信息】对话框。

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四种选点方式。

图6-4 【选取点信息】对话框 图6-5 完成指定定义点选项选择一种选点方式后(一般选用矩形框内连接或者点构造器),单击OK 开始选点,当选取的点符合所设置的参数要求时,系统即会显示完成设置定义点的选项,如图6-5所示。

第五章UGNX曲面造型教学资料

第五章UGNX曲面造型教学资料

5.1 曲面概述
(2)利用曲线构造曲面:根据曲线构建曲面,如直纹面、通 过曲线、过曲线网格、扫掠、截面线等构造方法,此类曲面 是全参数化特征,曲面与曲线之间具有关联性,工程上大多 采用这种方法。
(3)利用曲面构造曲面:根据曲面为基础构建新的曲面,如 桥接、N-边曲面、延伸、按规律延伸、放大、曲面偏置、粗 略偏置、扩大、偏置、大致偏置、曲面合成、全局形状、裁 剪曲面、过渡曲面等构造方法。
(8)设计薄壳零件时,尽可能采用修剪实体,再用抽壳方法 进行创建。
(9)面之间的圆角过渡尽可能在实体上进行操作。 (10)内圆角半径应略大于标准刀具半径,以方便加工。
上一页 返回
5.2 由点构造曲面
由点构造曲面的方法是根据导入的点数据构建曲线、曲面, 能方便地生成通过指定点的曲面。由点构造曲面特征主要有 以下几种方法。
【直纹面】选项,弹出“直纹”对话框,如图5.3-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由曲线构造曲面
(2)选择第一条曲线作为截面线串1,在第一条曲线上,会 出现一个方向箭头。
(3)单击鼠标中键完成截面线串1的选择或单击截面线串2选 择按钮 ,选择第二条曲线作为截面线串2,在第二条曲线 上,也会出现一个方向箭头,如图5.3-2所示。
按照曲面的类型不同,构造曲面的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3类。 (1)利用点构造曲面:它根据导入的点数据构建曲线、曲面。
如通过点、从极点、从点云等构造方法,该功能所构建的曲 面与点数据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是非参数化的,即当构造点 编辑后,曲面不会产生关联变化。由于这类曲面的可修改性 较差,建议尽量少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 曲面概述
(2)栅格线:在线框显示模式下,控制曲面内部是否以线条 显示,以区别是曲面还是曲线,曲面内部曲线的条数可分别 由U、V方向的显示条数控制;如图5.1-6(a)所示的线框, 不能看出是一个曲面还是4条曲线;而在图5.1-6(b)中,用 户立即看出这是曲面。如果在“建模首选项”中没有设定, 可以在曲面构造完成后,单击菜单【编辑】/【对象显示】选 项,选择需编辑的曲面,单击【确定】按钮,在如图5.1-7所 示的对话框中设置 “U”和“V”数值。

UG--曲面2

UG--曲面2
4
2013/7/11
自由曲面创建类型

要创建自由曲面,您必须先定义或选择构造几何(如 点、曲线、片体或实体的边或面、或其他物体),然 后生成自由曲面。
下面是一些自由曲面的创建方法,但并非全部。

2013/7/11
5

Creating Features from Points(由点集生成自由曲面)
2013/7/11 31
用相切约束(Tangency Constraints)建 立Curve Mesh曲面
打开part 文件fff_curvemesh_3.prt ,进入Modeling模块 。
2013/7/11
32

按图示依次选择三组基本曲线(注意要选择曲线的同一 端,每选择一组曲线都要按一次OK)。最后再OK。

Cubic:3阶样条曲线; Quintic:5阶样条曲线,它更逼近于原来的曲线特性。
16
2013/7/11
建模参数设置Modeling Preferences





Distance Tolerance:距离误差,即理论片体和系统 生成的实际片体之间的最大许用距离,用逼近方法生 成的特征要求有一个距离误差。 Angle Tolerance:角度误差,即理论片体的法线和 系统生成的实际片体的法线之间的最大许用角度。 在建模时,有时即使满足了距离误差,系统还是有可 能增加曲面片以满足角度误差。如果您发现片体生成 时速度很慢,则可能需要增加角度误差,或者,您可 能把角度误差设得太大了。 Density:密度(注:它对以后创建的实体有效)。 Density Units:密度单位,共有4个选项:
20
由极点生成曲面(From Poles)

UG曲面建模功能详解PPT学习教案

UG曲面建模功能详解PPT学习教案
➢ 曲面栅格线:在【线框显示】模式下,显示曲面栅格线, 可以看出曲面的参数线构造位置。
第1页/共64页
2
10.1.1 基本概念和术语
常用术语
➢ 曲面U、V方向:曲面的参数方程含有u、v两个参数变量。相 应的,曲面模型也用U、V两个方向来表征。通常,曲面的引导 线方向(行方向)是U方向,曲面的剖面线串的方向(列方向) 是V向。
第16页/共64页
17
10.2.2 基于曲线创建曲面
直纹面——对齐方式
脊线:所选择的两组截面线串的对应点为垂直于脊线的 平面和两组截面线串的交点。 直纹面经过的扫描范围为脊线 和截面线相交所形成的最小范围,如下图所示。
脊线 第一组截面线
第二组截面线
第17页/共64页
18
10.2.2 基于曲线创建曲面
第11页/共64页
12
10.2.2基于曲线创建曲面
这类曲面是全参数化的,当构造曲面的曲线被编辑修改后 曲面会自动更新。
第12页/共64页
13
10.2.2 基于曲线创建曲面
直纹面
通过两组曲线串或截面线串来创建片体。截面线串可以是 多条连续的曲线、曲面或体边界。
对于直纹面而言,两组截面线串上对齐点是以直线方式连 接的,所以称为直纹面。
第3页/共64页
4
10.1.1 基本概念和术语
曲面造型中一些经验与设计原则
➢构 造 自 由 形 状 特 征 的 边 界 曲 线 尽 可 能 简 单 , 曲 线 阶 数 (Degree)≤5 ➢构造自由形状特征的边界曲线要保证光滑连续,避免产生尖 角、交叉和重叠 ➢曲率半径尽可能大,否则会造成加工的困难 ➢构造的自由形状特征的阶数(Degree)≤5,尽可能避免使用 高次自由形状特 征 ➢避免构造非参数化特征 ➢自由形状特征之间的圆角过渡尽可能在实体上进行操作

UGNX_自由曲面_3

UGNX_自由曲面_3

二次截面特征
二次截面特征利用二次曲面技术构建片体,为了完全定义片体,必须有足够 数据去规定为定义一二次曲面要求的五个条件. 截面类型:(U方向)
二次(Conic)_ 产生一真实,严格的无曲率反向的二次曲线. 三次(Cubic)_有与二次选项粗略相同的形状的曲线 (非严格的二 次曲线),但产生一有较好参数化的曲面 . 五次(Quintic)_ 产生曲面是5阶并在补片间是C2 (曲率) 连续.
1st线串/2nd线串
肩线
脊柱线
二次截面特征:圆角-rho (Fillet-rho)
该选项在两个线串间形成一光顺倒圆建立片体,每个截面的丰满度由相应的 rho值控制,rho 值范围在0.8到0.4间.
1st线串/2nd线串/脊柱线
1st/ 2nd片体
RHO
二次截面特征:圆角-桥接 (Fillet-Bridge)N-边 Nhomakorabea面(续)
Insert → Curve from curve→ Project..
Insert → Mesh Surface → N-sides Surface
Insert → Combine Bodies → Patch
N-边曲面(续)
多三角补片
规定轮廓曲线和边缘.轮廓必须是简单闭合的; 可选项,选择表面为相切或曲率约束面 ; 将显示形状控制对话框.
二次截面特征:五线 (Five Points)
利用已存的五条线串为控制线串建立片体,脊柱线串可以是另一已存的线串, 也可从五条线串中选择.
二次截面特征:圆角-肩线 (Fillet-shoulder)
该片体起始在选择的第一线串,相切到选择的第一片体,终止在选择的第二线
串,相切到选择的第二片体,并通过肩线. 1st/ 2nd片体

UG教案(5-8周)

UG教案(5-8周)

***教案纸科目:UG软件绘图班别:17春数控、模具班 2018 年 10 月日星期课题三维建模:§5-5 特征编辑教学方法讲授、练习教具计算机课次次/ 周教学目的:对已经造型好的特征的某些部分(如尺寸数据、定位基准等)进行修改。

教学重点:尺寸和定位基准的修改教学难点:定位基准的修改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人数授课内容:一、ug特征编辑菜单:二、ug特征编辑的特点与操作:本章主要内容:●构建基准特征●特征建模●特征的扩展●特征操作●特征补充●特征的编辑一、ug特征编辑菜单:1 菜单:编辑→特征→编辑参数......使用回滚编辑......重排序......抑制......释放.............2 图标:二、ug特征编辑的特点与操作:1 当我们造型好一个特征时,发现该特征的数据或位置与设计要求不符,这时我们不要急着删除,可以尝试对它进行修改。

2 操作方法:在绘图区选中该特征,按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点击“编辑参数......”等,即可返回到该特征的造型过程中进行重新设置。

3 举例演示1)四、上机练习:1)例题演示;五、作业布置课后小结***教案纸科目:UG 软件绘图班别:17春数控、模具班 2018 年 10 月日星期课题三维建模:§5-6 实体建模实例教学方法讲授、练习教具计算机课次次/ 周教学目的:通过前面实体建模的系统学习,能对一些综合性的实体进行三维创建。

教学重点:实体特征的综合建模教学难点:定位基准的分析、选择和创建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人数授课内容:一、ug实体特征的综合建模:本章主要内容:●构建基准特征●特征建模●特征的扩展●特征操作●特征补充●特征的编辑一、ug实体特征的综合建模:1 书本实例:详见书本2 书本练习题详解:2)(a)2)实体建模练习4提示:要使用“修剪体”命令3)实体建模练习5提示:A扫描截面的草绘平面可以在路径上取;B要使用“变换”命令来复制特征;C使用“面绕轴线旋转法”创建一个新的基准面;四、上机练习:1)例题演示;五、作业布置课后小结***教案纸科目:UG软件绘图班别:17春数控、模具班 2018 年 10 月日星期曲面在数学上是用2个方向的参数来定义的:行(u),列(v)。

UGNX9中文版基础教程第八章自由曲面设计

UGNX9中文版基础教程第八章自由曲面设计
自由曲面加工包括曲面造型、曲面光顺、轨迹规划和数控编程等。其中 NC 轨迹的生成是 自由曲面加工的关键,而对于形状复杂的自由曲面零件,如何解决 NC 轨迹生成过程中的干涉 处理又是其中的关键。过程大致总结如下:首先在被加工曲面上规划刀具路径,确定合理的走 刀步距,在给定的步距点上检查干涉情况,消除干涉确定该步距点上所要求的刀位点。沿着刀 具路径,计算出每一步距上刀位点,它们的有序集合就在被加工曲面上形成了一条数控刀具 轨迹。
第8章
自由曲面设计
本章导读: 在 Siemens NX 9 中,通过自由曲面形状功能,可以更加方便地完成自由曲面的形状和设 计工作。可以利用 NX 9 提供的命令功能轻松完成自由曲面的形状,并通过另外一些自由曲面 形状操作完成任务。 本章将对主要的自由曲面形状及另外一些操作功能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整体突变、四点曲 面、艺术曲面、样式扫掠和剖切曲面。
201
【V 右】:从曲面的 V 值较高的区域开始,进行竖直成形操作。 【V 中】:从曲面的中间位置区域开始,进行曲面的竖直成形操作。 (2) 【阶次】选项组:可以设置曲面的次数为三次或五次。 (3) 【拉长】:通过滑动杆上的滑块来控制曲面的拉伸程度以生成曲面。如果滑动杆数值 减小,所生成的小平面体被压缩;反之,如果滑动杆的数值增加,那么所生成的小平面体被拉 长。如图 8-4 所示为拉长的曲面效果。 (4) 【折弯】:通过移动滑动杆上的滑块来控制曲面的折弯程度,生成符合要求的曲面。 如果滑动杆的数值减小时,小平面体会凹下去;反之,如果滑动杆的数值增大时,则小平面体 向上凸起。如图 8-5 所示为折弯的曲面效果。
原点
原点
图 8-7 不同扭转值的曲面效果 202
第8章 自由曲面设计
(7) 【移位】:该控制量可以控制滑块位置设置曲面的偏移程度。同样,系统将会以所设 定的固定位置为基准进行推移变化。如图 8-8 所示为移位后的曲面效果。

UGNX自由曲面-2

UGNX自由曲面-2

2007/4/17
DaiChunXiang
35
Midsurface对话框
生成中面的方法有两种:曲面对 (Facepair)方法和偏移(Offset)方 法。 打开part 文件 midsurface__auto_create.prt
2007/4/17
DaiChunXiang
36
修剪曲面(Trimmed Sheet)
2007/4/17
DaiChunXiang
22
Soft Blend
打开part 文件softblend.prt
2007/4/17
DaiChunXiang
23
有界平面(Bounded Plane)
有界平面是经修剪的平面片体。它是由内外边界曲线修剪平面而生成 的。这些边界曲线必须是共面并且封闭的,它们可以是:实体面 (solid face),实体边(solid edge)或曲线(curve)。
2007/4/17
DaiChunXiang
25
偏移曲面(Offset Surface)
打开part 文件offset_surface.prt 打开part 文件offset_surface_step.prt
2007/4/17
DaiChunXiang
26
桥接曲面(Bridge)
桥接曲面是在两 个曲面之间生成 的曲面,它可以 与被选曲面成为 相切连续或曲率 连续。
TIP: 如果对象(曲面)选错,您可以按住Shift键,然后 再选这个对象(曲面)就可以取消选中的对象(曲面)。
2007/4/17
DaiChunXiang
14
Face Blend对话框
End Tangent Overflow:表示不允许最后 一组过度边界边超过被修剪的曲面。 Remove Surface Self-Intersection:去 除自相交曲面。

《UG NX 4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第5章:自由曲面造型

《UG NX 4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第5章:自由曲面造型

返回
5.5 上机指导
本章上机指导内容为花瓶造型设计。首先绘制花瓶的截面,再 生成外形实体特征,然后利用球体的“减”操作,修剪出底部的凹 形特征,最后提取出所需的曲面并进行加厚曲面的操作。将各锐边 倒圆角完成后就结束了花瓶模型的造型制作。
返回
5.6 习

5.6.1 填空题 5.6.2 选择题 5.6.3 判断题 5.6.4 简答题 5.6.5 操作题
本章配合命令讲述添加的实例上机指导和习题目的是让读者快速掌握曲面造型命令的基本功能和曲面造型设计的一般过程能在产品设计和造型的过程中多加练习提高造型的速度了解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第5章 自由曲面造型
教学提示: 本章主要讲解UG软件的自由曲面造型 自由曲面造型,包括自由曲面的 自由曲面造型 自由曲面的 编辑和修改以及自由曲面建模的一般过程。 编辑和修改以及自由曲面建模的一般过程。结合前几章讲述 的曲线、草述工具以及实际建模技巧来完成更加复杂产品的 的曲线、草述 造型。
5.1
自由曲面造型环境
UG的自由曲面造型用于设计复杂的自由外形,可独立生成实体 或片体。对于复杂的零件,可以将实体建模和自由曲面造型结合在 一起使用。 自由曲面造型的方式可分为点构造曲面、曲线构造曲面和基于 已有曲面构造曲面等三类。
返回
5.2 自由曲面造型
自由形状特征是衡量CAD/CAM软件建模能力的重要标志,仅 靠特征建模完成产品的全部设计的模型毕竟有限,绝大多数产品的 设计都离不开曲面的构建。接下来介绍一下通过点和曲线构造曲面 的常用命令。
返回
5.2.7 已扫掠
1.功能 使用多组轮廓曲线沿导引曲线扫掠而生成已扫掠特征。若外形 曲线是封闭曲线则生成实体。导引曲线可以有1~3组,不同数 量的导引线在扫掠操作时需要指定的几何参数也有所不同。 2.调用命令 选择【插入】|【扫掠】|【已扫掠】命令。 单击【曲面】工具条中的【已扫掠】按钮。

UG-4-自由曲面2

UG-4-自由曲面2
Value
On Curve
Region limit curve
Target curve
Region offset curve
Overbend:将所选的曲面按定义的旋 转线和角度来旋转
Match to Sheet: 将选定曲面的边界和另一曲 面加相切连续
Rotate angle=30
按曲面整体变形
Global Shaping by surface: 通过选定的基面变化来控制曲面 的变形. Overcrown: 对所选的曲面增加曲率
规律延伸
Spine
Multi-Transition
Asymmetric
轮廓线弯边
Silhouette Flange: 使用此命令生成一个管状圆角(管道)元素和一 个光顺曲面延伸段,从而形成弯边。弯边和圆角元素均是可编辑的。 Flange Parameter:控制弯管半径,弯曲角度及延伸曲面的长度。使 用方法同Law Extension。 Continuity:控制生成几何间的连续性 Output Surface:可用来控制生成的几何(仅到角/仅翻边/到角翻边 同时生成),和是否修剪基本曲面 Setting:控制是否生成圆心曲线及基本曲面边缘在管道上的对应曲线
偏置曲面
One feature for connect face
One feature for each face
Add shelf face
Do not add shelf face
熔合
Quilt:用于将几个曲面合并为一个曲面。系统创建单个 B 曲面,该曲面逼近处于几个现有面上的四边区域。系 统将驱动曲面上的点沿矢量或沿驱动曲面法矢投影到目 标曲面(被逼近的面)上。然后用这些投影点构造逼近 B 曲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曲面特征【学习目标】●自由曲面的建模方法;●自由曲面的编辑方法;●自由曲面的变换方法。

实体特征多用于构建规则外型的产品,因此构建产品的能力比较有限。

对于外型复杂的产品,通常还需要借助UG的自由形状特征造型功能。

自由形状特征是对使用UG的自由形状特征创建功能和某些自由形状编辑功能的特征总称,它既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实体。

由于外型复杂产品往往通过曲面构建实体,因此自由形状特征也可以成为自由曲面特征,本章主要介绍的就是自由曲面构建实体的方法。

一、自由曲面特征概述UG不仅提供了前面章节所介绍的基本特征建模模块,同时提供了自由曲面特征的建模模块、自由曲面编辑模块及自由曲面变换模块。

通过自由曲特征的面建模模块可以方便他声称曲面片体或实体模型;通过自由曲面编辑模块和自由曲面变换模块可以实现对自由曲面的各种编辑修改操作。

1.曲面的创建概述创建曲面的一般操作不走是:根据产品外形的要求,先建立用于构建曲面的边界曲线,或者根据实物测量的数据点生产曲线,然后利用UG提供的各种曲面构造方法创建曲面。

(1)曲面创建的主要方法自由曲面特征包括多种特征创建方式,它可以完成各种复杂曲面、片体、非规则实体的创建,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点类型。

●利用一系列分布点作为定义几何来创建片体,主要用于逆向工程。

这种由点生成的曲面是非参数化的,即生成的曲面与原始构造点不关联。

当构造点编辑后,曲面不会产生关联性更新变换,如图8-1所示是空间的离散点。

如图8-2所示是由这些离散点拟合的曲面。

●利用曲线作为定义集合体来创建片体,这类曲面是全参数化的,在UG中称为全参数片体,即是全关联,参数化的曲面。

当构造曲面的曲线被编辑修改后,曲面会自动更新,适用于大面积的曲面构造,如图8-3所示是引导线和截面线,如图8-4所谓是截面线沿引导线扫描而成的曲面。

●利用已有片体通过变形,复制创建片体,通过界面、桥接和偏置等方法创建的片体,有些方法常用于创建曲面的过渡,称为过渡曲面。

(2)曲面创建注意事项在UG系统中,大多数命令所构造的曲面都具有参数化的特征,这类曲面的共同特点是由曲面生产,曲面与曲线具有关联性,即当构造曲面的曲线被编辑修改后,曲面会自动更新。

为保证创建曲面的参数化特性,应当注意如下几点:●减少使用非参数化命令构造曲面(通过点或从点云等方法)●构造曲面的曲线尽可能采用草图方法生成●编辑曲面时尽可能采用参数化的编辑方法,即使用编辑特征参数的操作,而编辑曲面操作中的方法都是非参数化的,如果必须使用,则建议采用编辑复制体方法●尽可能采用实体剪裁,抽壳方法建模。

(3)曲面操作注意事项在曲面操作过程中,同样有一些经验性原则和技巧。

●用于构造曲面的曲线应尽可能简单,曲线阶次数小于等于3.●用于构造曲面的曲线要保证光顺连接,避免产生尖角,交叉和重叠。

●曲面的曲率半径尽可能大,否则会造成加工困难和复杂。

●避免构造非参数化特征。

●如有测量的数据点,则建议先生成曲线,再利用曲线构造曲面。

●根据不同曲面的特点合理使用各种曲面的构造方法。

●面之间倒圆过渡尽可能在实体上进行。

2.片体与实体建模使用自由形状特征建立曲面模型并不是产品建模的最终目的,而是以曲面作为实体建模的辅助手段,构建实体模型。

在UG中可以通过如下功能将片体与实体建模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创建具有自由形状的实体模型。

●【缝合】:如果若干片体能够包围形成完全封闭的“容器”,则一旦缝合这些片体,“容器”便转化为实体,如图8-5所示的榔头即是由曲面构成。

●【补片体】:利用片体取代实体的一部分表面,在实体上形成自由形状的表面,如图8-6所示为玩具模型的补片体。

●【修剪实体】:利用片体作为修剪边界修剪实体,在尸体上形成自由形状的表面,如图8-7所示是使用曲面修改实体前面后的效果。

●【加厚实体】:将片体直接加厚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自由形状的壳体,如图8-8所示的是PDA面板曲面加厚前后的效果。

●其他生产实体的方法:选择【预设置】|【建模】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建模预设置】对话框的【一般】选项卡中将【体类型】设置为【实线】,那么在如下情况可以直接创建实体的自由形状特征:一是自由形状特征的U和V向的参数线都是封闭的,形成完全封闭的“容器”,得到的结果是实体;二是自由形状特征的U和V向参数之一是封闭的,两端的封闭参数是平面曲线。

二、点构造曲面最基本的曲面创建功能是通过空间点来完成曲面的创建,本节将介绍3种通过点创建曲面的方法,包括通过点创建曲线、由极点创建曲面和从点云创建曲面。

1.由点构造曲面单机【曲面】工具栏中的【通过点】按钮,或者单击【从极点】按钮,弹出如图8-9所示的【通过点】对话框,以进入相应的操作功能。

由于两个命令具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对于同样的点将产生不同的形状,如图8-10所示。

●通过点创建曲面的操作可以定义片体并将通过的点阵列,生成的片体会插补每个制定点。

使用这个操作功能,可以很好地控制片体形式,使它总是通过制定的点。

●由极点创建曲面的操作可以制定点为定义片体外型控制网的极点(顶点)。

使用极点可以更好的控制片体的全局外型,也可以更好的避免片体中不必要的波动(曲率反向)。

在【补片类型】下拉列表中,用户可以选择设置创建曲面的类型,它包括【多个】和【单个】两个选项。

选择【多个】选项,则阶次越低补片越多,将来修改曲面时控制其局部曲率的自由度越大;反之减少片体的数量,修改曲面时容易保持其广顺性;选择【单个】选项,表示曲面将由一个补片构成,由系统根据横列的点数,取可能的最高阶次。

【沿。

向封闭】用来设置曲面是否闭合或闭合方式,其中【两者都不】选项是指定义点或控制点的列方向与行方向都不闭合:【行】、【列】选项分别代表第一行(列)为最后一行(列):【两者皆是】指两个方向都是封闭的。

【行阶次】和【列阶次】选项用于设置行和列的次数。

最小值为1(两个定义点),最大值为24(25个定义点)。

设置玩对话框所需参数后,将提示用于选取定义点(或极点)对象,可以直接在绘制工作区中选取,也可以利用相应的【点构造器】对话框提供的一些辅助功能来快速选取点对象。

设置好相应的点对象后,将根据用户选取的点创建曲面。

2.点云构造曲面从点云构造曲面是指通过一个点云生成一个片体,点云通常由扫描和数字化产生。

虽然有一些限制,但此功能可让用户从很多点中用最少的交叉生成一个片体。

得到的片体比用由点构面方式从相同的点生成的片体要光顺的多,但不如后者更接近于原始点。

单击【曲面】工具栏中的【从点云】按钮,或者选择【插入】|【曲面】|【从点云】菜单命令,弹出【从点云】对话框,进入从点云创建曲面功能。

【U向次数】和【V向次数】分别用于设置U方向和V方向次数。

【#U向补片数】和【#V向补片数】分别用于设置U方向和V方向的补片数值。

曲面各个方向的阶次和补片数控制着输入点和生成的片体之间的距离差距。

【CSYS】选项用于改变U、V向量方向及片体法线方向的的坐标系统,当改变该坐标系统后,其所产生的片体也会随着坐标系统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边界】选项用于设置框选点的范围,配合坐标系统所设置的平面选取点。

三、线构造曲面利用预先构造的曲线、其他已有曲面或实体的边作为输入数据创建曲面是构造曲面的主要方法,本节将介绍常用的通过曲线构造片体的功能。

1直纹面使用直纹面功能可生成通过两条曲面轮廓线的直纹体(片体或实体),曲线轮廓线称为截面线串。

截面线串可以由单个或多个对象组成。

每个对象可以是曲线、实边或实面。

也可以选择曲线的点或端点作为两个截面线串中的第一个。

单击【曲面】工具栏中的【直纹】按钮,或者选择【插入】|【网格曲面】|【直纹】菜单命令,弹出【直纹】对话框提示选择截面曲线,之后会弹出如图8-11所示的对话框,要求设置参数,主要选项如下所示。

⑴【对齐】下拉列表●【参数】:表示空间中的点将会沿着所指定的曲线以相等参数的间距穿过曲线产生片体。

所选取曲线的全部长度将完全被等分。

●【弧长】:表示空间中的点将会沿着所指定的曲线以相等弧长的间距穿过曲线长生片体。

所选取曲线的全部长度将完全被等分。

●【根据点】可根据所选取的顺序在连接线上定义片体的路径走向,在所选取的形体中含有角点时使用的选项。

●【距离】:选择该选项,则会将所选取的曲线在向量方向等间距切分,当产生片体后,若显示其U方向线,则U方向线以等分显示。

●【角度】:表示会以所定义的角度转向,沿向量方向扫过,并将所选取的曲线沿一定角度均分。

当产生片体后,若显示U方向线,则U方向线会以等分角度方式显示。

●【脊线】:表示在选取脊线后所产生的片体范围会以所选取的脊线长度为准,但所选取的脊线平面必须与曲线的平面垂直。

⑵公差该文本框用于设置所产生的片体与所选取的截面曲线之间的误差值。

若设置为零,则所产生的片体将会完全沿着所取的界面曲线创建⑶临时栅格线显示若创建B-曲面的规则曲面,则可暂时显示U方向和V方向的网格数目,其所显示的U方向与V方向的网格数目可以自定义显示的网格数目2.通过曲线通过曲线的功能能让用户通过同一方向上的一组曲线轮廓线生成一个体,如图8-12所示。

与指纹面不同的是,前面只使用两条截面线串,并且两条截面线串之间总是线性连接,而后者允许使用高达150的截面线串。

单击【曲面】工具栏中的【通过曲线】按钮,或者选择【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菜单命令,弹出【通过曲线】对话框提示选择截面曲线,之后弹出如图8-13所示的对话框要求设置参数。

在【通过曲线】对话框中,有两个截面线串约束方式的设置列表,它能指定生成的实体和一个或多个选定面或片体在某个截面线串处的约束类型,其中提供了以下3种约束方式。

●G0:定义截面线串无约束,即不做任何形式的改变。

●G1:定义截面线串与所选取的片体相切,所产生的片体与所选取的片体切线斜率连续。

●G2:定义截面线串与所选取的片体相切,切使其曲率连续。

3.通过曲线网格通过曲线网格功能可以使用两簇相互交叉的定义线串(曲线、边),创建通过曲线网格的曲面特征,曲面将通过这些定义线串,如图8-14所示。

其中,先选取的一簇定义线串称为主曲线,后选取的一簇定义线串称为交叉曲线。

单击【曲面】工具栏中的【通过曲线网格】按钮,或者选择【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网格】菜单命令,弹出【通过曲线网格】对话框提示选择截面曲线,之后会弹出对话框要求设置参数,其中各主要参数说明吐下。

1.强调用于决定哪一组控制线串对曲线网格体的形状最有影响,或者指定两组有同样的效果,共有如下3个选项,如图8-15所示是选取3种不同产生方式的结果。

●【两个】:所产生的片体会沿主曲线与交互曲线的中点创建。

●【主曲线】:所长生的片体会沿主要的曲线创建。

●【横向】:所产生的片体会沿横向的曲线创建。

2.交点公差该选项用于设置曲线与主要弧之间的公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