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展现状与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陆续建成的主机厂有:
上海飞机制造厂,1950年 昌河飞机制造厂,1965年景德镇 宏图飞机制造厂,1970年荆门 石家庄飞机制造厂,1970年 常州飞机制造厂,1980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82年 5月25日,第三机械工业部正式改 为航空工业部 1988年7月5日,航空工业部与航天工业部 合并,新的航空航天工业部在北京成立。 林宗棠任部长。 1993年6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航空航天 部分成两大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 公司(AVIC)成立。朱育理任总经理。 1999年7月11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分成 两大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 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各种飞机的研制生产
战斗机(歼击机) 轰炸机 强击机 运输机 直升机
战斗机
歼5:第一种成批生产的喷气战斗机 112厂,仿制苏米格17,1145km/h 1956年首次试飞, 1959年停产,共计生产767架。 歼5甲:全天候拦截歼击机,生产127架。 (米格17是苏联1949年产品,算时间 相差7年)
歼7基本型
歼7
歼7III
歼7MG
歼7IV
歼7-III
歼7-I
歼7-II
歼7M
歼7MG
歼7PG-巴基斯坦
歼7MF
歼7FS
• 歼8高空高速歼击机,空战、防空、制空权 以F-14、F-104等为目标,攻击B-58 解决歼7作战火力与起降性能、作战半径 1965年开始研制,1969年首次试飞 由沈阳112厂和601所共同研制 相当于国外的第二代战斗机
强击机
• 强5:超音速强击机 320厂1958年开始研制 1965年6月4日首次试飞成功。 在歼6基础上,后半机身不变,前 机身改为锥形,两侧进气。发动机 采用2台。 共计生产约667架
• 强5改型:
强5甲:1970年提出研制任务,核弹载机, 主要改进航程短的问题。79年停止。 强5乙:1969年海军鱼雷攻击机,由于机 载设备不配套,1979年停止研制。 强5I:1976年研制,加大航程型,54架 强5IA:又进行四项改进。 强5II:1979年引进国外机载设备,特别是 全向警告雷达系统。 强5III:巴基斯坦外贸型。
与此同时开始兴建航空辅机厂。 到1952年,全行业共有: 航空工厂13个 基本建设设计院1个 学校12所 职工共计3万人。 到1953年,共修理飞机 829架,发动机 3989台
1953年中苏签订援助建设141个重点项目,以 后增加到156项,其中航空工业13项。 首先建设的有:南昌飞机厂和株洲发动机厂; 沈阳飞机厂和沈阳发动机厂,分别研制教练 机、喷气歼击机和相应发动机。一五计划要 求1955年仿制成功雅克18,1957年仿制成功 米格15。1954年7月11日,雅克18仿制成功 (初教五)。1956年7月19日,米格17仿制 成功(歼五),标志着中国也进入了喷气时 代。1957年南昌飞机厂仿制安-2(运五)取 得成功,1958年自行设计的歼教1喷气教练 机试飞成功。
强5
强5
强5
• “飞豹”
FBC-1“飞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双发双座超音速全天候歼击轰炸机, 又名 “歼轰7”,飞豹的设计单位是 西安飞机设计所和西安飞机工业公 司。它的主要作战设计性能是进行 战役纵深攻击、海上和地面目标攻 击。
• “飞豹”的前期研制工作于1973年开始,原 型机于1988年12月14日首飞。1998年11月中 国珠海举办的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飞豹” 首次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引起了国内 外的极大关注。 • 该机采用正常式串列双座布局,常规半 硬壳式蜂腰形机身,尾部装有腹鳍。中等展 弦比后掠式上单翼。该机在前机身右下侧装 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具有很强的挂装能力, 可挂装空空导弹、空舰导弹、火箭发射器、 炸弹等武器,并配有先进的机载火控系统。
从清政府于1910年在北京南苑设厂制造飞机到 1949年的40年间,中国没有建立起可以称为独 立产业部门的航空工业。当时中国使用的各类 飞机基本上均系从国外购买。中国航空工业得 不到发展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 没有支持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工业;二、航空 教育和航空研究薄弱制约了航空工业的发展; 三、政府重视不够,没有为航空工业的发展提 供必要的条件和动力;四、政府腐败加上战乱 不断,客观上也影响到民族工业包括航空工业 的发展。可以说旧中国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留下 来的遗产只有一批航空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
• 新中国航空科研生产体系 • 各种飞机研制与生产 • 大型民航机的曲折历程 • 未来中国航空发展趋势
新中国航空科研生产体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空军成立 在解放战争进行中,便开始接收 工作,到1949年10月,共接收各类航 空人员23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0 人;飞机113架,发动机1278台,其他 航空器材物资40918吨,机场40个,工 厂12个。沈阳5个小厂开始修理飞机。
中国航空发展
现状与趋势
李成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4年1月6日
引子
中国古代有大量与航空有关的发明创造 魏源1843年《海国图志》介绍过西方气球
咸丰五年(1855)上海墨海书店《博物新编》介绍氢气球和降落伞
陈其元1871年在《庸间斋笔记》介绍普法战争气球 吴友如创作《履险如夷》和《天上行舟》等航空绘画
国民政府时期: 1918年,成立海军飞机工程处(即马尾海军制造 飞机厂),巴玉藻任主任 1920年,广东飞机制造厂建立 1927年,创建上海虹桥航空工厂 1934年,国民政府和美国建立了中央杭州飞机制 造公司 1935年,意大利与国民政府在南昌合办中央南昌 飞机制造厂 1941年,筹建了成都第三飞机制造厂
歼9模型
歼10: 变后掠翼歼击机方案
• 歼11:歼6的后继机
强调机动性能好,1969年提出计划 机头呈圆锥形,两侧进气,单发动机 正常起飞重量87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M2.0-2.2 2门机炮和2枚空对空导弹 1980年下马,未完成研制
歼11三面图
• 歼12型 低空机动性好,短距起降,维护简单 1969年决定试制,320厂承担 1970年12月26日首次试飞 最大起飞重量仅5295千克 有5架进行了试飞 由于性能不佳,1978年决定停止研制
歼8改型: 歼8基本型:白天型,1987年停产 歼8I型:全天候型,加装雷达 歼8II型:两侧进气,机载设备大改 发动机改用涡喷13A
歼8
歼8
歼8-IIM
歼8-II
歼8-II
歼9型: 601所和112厂研制, 1964年10月提出研制; 1970年转入成都611所;1980年停止。 轻型,双25指标,强调空战和截击 带鸭式翼,主翼三角翼,两侧进气。
“飞豹”
“飞豹”
“飞豹”
轰炸机
• 轰5:
122厂1963年开始试制,原型为苏伊尔28 轻型轰炸机(1948年产品) 1966年首次试飞 1984年为止共计生产507架 基本型:1984年停止生产,共278架 鱼雷型:交付海军35架 特种型:核武器载机,1967年试制 侦察型:1970年试制,8架 教练型:1983年停止生产,共计186架
华衡芳1887年自制氢气球试放成功 国内1901年出现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飞机考》 外国人1901~1902年在上海气球飞行表演 环龙1911年1月10日携飞机上海进行三次表演观众数万 他本人不幸在5月6日失事身亡。
张之洞购买日本气球,清政府成立气球队 1908年气球队参加了太湖秋操 1894-1899谢缵泰设计中国号(CHINA)飞艇 余昆1910年初制成一艘飞艇,试飞成功 1909年9月21日冯如在美国自制飞机成功 1910年谭根在美国研制成功水上飞机 1910年8月北京南宛成立飞机制造厂 1911年4月秦国镛在北京进行飞行表演 1913年潘世忠在南宛设计制造飞机并试飞成功 1913年出现第一个正规航空学院——南宛航校
FC-1 “枭龙”
FC-1 “枭龙”
FC-1 “枭龙”
• 新歼10和新歼11 参照国外主力战斗机高低搭配原则, 与国外合作研制两种具有第三代或 第三代半的主力战斗机。二者将成 为中国21世纪初空军的主力制空战 斗机。分别由132厂和112厂承担。
传说中的J-10歼击机(网上资料)
传说中的J-10歼击机
新歼11
苏-27
中国购买的苏-27
• 研制过的其他战斗机 东风104/107:1958年112厂提出研制 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59年图纸 全部发出,当年8月停止试制; 东风113:哈军工1958年提出的双二 五战斗机,1961年停止。
东风113三面图
二五期间又兴建了一批航空企业,其中主 机厂有1960年建成的: 西安飞机厂(172厂) 西安发动机厂(430厂) 成都飞机厂(132厂) 成都发动机厂(420厂) 1963年国家决定成立航空工业部(三机部)
三五期间开始大规模兴建三线基地: 贵州安顺一带的0一一基地; 主机厂:云马飞机制造厂 双阳飞机制造厂 陕西汉中的0一二基地: 主机厂:陕西飞机制造厂(182厂)
歼12
歼12
• 歼13型 1971年开始酝酿,歼6后继机,高 性能 由于发动机、机载设备等问题, 加之空军装备计划调整以及缩短新 机研制战线等原因,1981年停止试 制。只进行了一些外形、材料方面 的试验。
• FC-1“枭龙”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军引进美 国的F-16,一方面与中国合作,研制一种低档 配置且较为先进的战斗机。为此,巴方生产 歼-7M的132厂提出,共同在歼-7M的基础上 研制新战斗机。巴方将此定名为“佩刀Ⅱ” 方案,中方定为歼-7CP(超七)。2003年8 月25日该机首次试飞,引进国内外强烈关注。
1950年2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等向中央报告 1950年3月重工业部设立航空、汽车工业筹 备组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1年4月17日中央军委政务院发出《关于 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18日重工业部 设立航空工业局。 1951年10月中苏达成援建航空工业协议。
1951年开始大规模兴建改建六个重点厂: 沈阳飞机厂(112厂) 修理歼击机 沈阳发动机厂(410厂) 相应发动机 哈尔滨飞机厂(122厂) 修理轰炸机 哈尔滨发动机厂(120厂) 相应发动机 南昌飞机厂(320厂) 修理教练机 株洲发动机厂(331厂) 相应发动机
在1928年前,中国各地方购买的外国飞机 有3000多架,抗战八年进口的飞机达2351 架。据统计,1949年以前的40年间,中国 生产的各种飞机大约600~700架,而大部 分是组装或仿制的。自己设计制造的虽然 很少,但这些个人的或飞机工厂设计制造 活动是很难能可贵的,有些飞机可与国外 的同类飞机相媲美,有的还超过了国外飞 机,显示了中国设计师的水平和天才。
歼6: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 仿制苏联米格-19C(1952年末首飞) 1960年12月开始试制,1963年9月试飞 1985年停产,各种改型共生产4000余架 其中基本型3240架。 主要由112厂试制生产,0一一基地也于 1970年后试制。
歼6改型: 歼6I:提高升限截击型,12架; 歼6II:提高高空性能,对付侦察机,2架 歼6III:机动型改型,1970年投产,412架 歼6新III:机动与起降,1975年,5架 歼6IV:夜间型,7架 歼6甲:最早仿制型,1958年,66架 歼6乙:1958年320厂仿制,昼夜型,19架 歼教6:1966开始试制,1984停产,615架 歼侦6:侦察型,1970年,133架
歼6出口巴基斯坦
歼6III
歼6IV
歼7型高空高速战斗机: 1961年商谈仿制协议,米格-21, 1963年组装第一架飞机。1966年试飞 1970年由112厂转132厂生产和改进。 有各种改型,目前还在发展。 共计生产约800余架。
• 歼7改型
歼7I:1969年首飞,100多架,82年停产 歼7II:昼间型,78年首飞,约400架 歼7III:全天候型,84年首飞,87定型 歼7A:埃及出口型,82年交付40架 歼7B:约丹出口型,82年交付20架 歼7IIA:英国火控设备 歼7M:约丹出口型,英国引进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