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管理

信息系统规划管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和组织运营的核心支撑。
有效的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还能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管理,它又包含哪些关键环节和重要意义呢?信息系统规划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的一个全面规划和管理过程。
它涵盖了对企业或组织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信息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统筹安排。
首先,明确目标是信息系统规划管理的起点。
这就好比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得先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
企业或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例如,是要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还是提升客户满意度。
这些目标将为信息系统的规划提供方向。
接下来,对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至关重要。
这意味着要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找出其中的痛点和瓶颈。
比如,销售部门在客户信息管理上是否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财务部门在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方面是否不够精准和及时。
只有清晰地了解业务流程,才能知道信息系统应该如何支持和优化这些流程。
在规划过程中,评估现有信息技术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要看看现有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网络架构等是否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
如果不能,是需要升级改造还是重新购置?同时,还要考虑技术团队的能力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与信息系统规划相匹配。
信息系统规划管理还需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风险。
技术在不断进步,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规划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技术故障、数据安全问题等,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另外,沟通协调在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这涉及到不同部门之间、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孤立的,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如果沟通不畅,很容易导致需求理解偏差,项目进度延误,甚至最终的系统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方法

第2步:定义企业过程
• 企业过程: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或活动的集合。 • 如:库存控制、生产计划、业绩考评 • 识别企业过程的途径: • (1)分析研究现有资料 • (2)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讨论商议
第3步:定义数据类
• 数据类:支持企业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数据。 • 如记账凭证数据,包括了凭证号、借方科目、贷方科目、
U
CU
9
材料需求
U
U
U
C 10
操作顺序
C
U U U 11
销售管理
CUU
U
U
12
市场分析
UUU
C
13
订货服务
UCU
U
U
14
发运
UU
U
U
15
财务会计
UUU
UU
U
16
成本会计
UU
U
U
17
用人计划
C
18
业绩考评
U
19
行 号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U/C矩阵正确性检验
树枝因果图
提 高 产 品 竞 争 力
CSF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关系
密切相关 企业战略规划要描述企业期望的目标 CSF提供了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和需要的测量标准。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对关键成功因素
进行认真、不断地选择和度量。
二、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简称BSP法 是一种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思路: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过程,
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 (1)科学的规划可以减少盲目性,是系统有良好的 整体性、较高的适应性,建设工作有良好的阶段 性。缩短系统开发周期,节省MIS投资;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商业目标导向方法:该方法以企业的商业目标为基础,通过分析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环境,确定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方向。
2. 业务流程重组方法:该方法通过评估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确定信息系统规划的需求和改进方向。
它注重对业务过程的分析和改进,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 系统生命周期方法:该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基础,包括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等阶段。
它注重对信息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4. 技术驱动方法:该方法以最新的技术发展为导向,通过跟踪和研究最新的技术趋势,确定信息系统规划的技术方向和应用方法。
5. 用户参与方法:该方法强调用户在信息系统规划中的积极参与和反馈,通过用户需求调查、用户意见收集等方式,促使信息系统规划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相互结合和综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一个涉及公司信息技术和业务战略方面的全面计划,其内容包括:
1. 公司信息技术架构规划:对公司现有的硬件、软件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制定新的技术规划,包括网络、数据中心等硬件设施,以及数据管理、ERP、CRM等软件系统。
2. 业务需求分析和识别:了解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核心需求,识别打造更有效的信息系统需要满足的业务需求。
3. 目标设定:制定公司信息技术战略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为各目标设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4. 方案制定:针对目标,确定信息系统战略方案,如是否需要采用云计算、是否需要保证信息安全等,建议拟定相应策略和措施。
5. 资源调配: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要考虑到IT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人、物、财等方面的资源调配。
6. 风险管控: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风险早期预测计划并监控实施。
7. 评估:制定评估指标和流程设计出信息系统战略目的、波动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为将来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反馈。
8. 实现方案:制定实现计划以及人员分配,以确保计划的正常实施。
综上,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公司的业务战略、信息技术架构、IT 资源规划,制定标准和评估体系,实施计划等多个方面,其目的是推进公司信息技术的升级和优化,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及内容

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信息系统规划是提供资源分配及进行控制的基础,可分为一年期之短期计划及多年期之长期规划。长期规划指出大方针,短期计划则主要是拟定工作项目和制定绩效衡量方法。作为规划来说,一般包括信息系统总目标、子目标与信息系统架构,现有资源分析,预测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子计划和信息系统计划的更新等。
6)信息系统的架构(信息类别、主要系统名称和各系统的界面等)。
2.现有资源分析
这部分说明现有信息系统的状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清理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如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应用系统和人力资源等。
2)分析现有信息系统资源运行情况及相关费用。
3)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包括主要功能系统(如财务系统、销售系统)、OA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等,对它们的组织策略、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1.信息系统总目标、子目标与信息系统架构
这部分内容有:
1)组织的总体目标、子目标及策略。
2)外部环境(产业状况、相关法规、顾客及供应商管理状况等)。
3)组织内部限制(如经营理念等)。
4)企业风险与预期结果。
5)信息系统总体目标、子目标及策略。
2.信息系统规划的任务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管理,其发展战略必须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协调一致。首先要调查分析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评价现行信息系统的功能、环境和应用状况,再确定信息系统的使命,制定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及相关政策。
2)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在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根据发展战略和总体结构方案,确定系统和应用项目开发次序及时间安排。
4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间表、软件维护与转换工作时间表、人力资源需求及人员培训时间安排 、财务资金需求等
4. 集成阶段:开始注重数据的共享,解决设备的冗余,使各个子系统能够协 同、合作,因此有必要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提高的事务处理 效率;增加了通讯及管理方面的开销。
5. 数据管理阶段:数据库技术的引进促使支持单个应用的传统文件系统向着 支持多种应用逻辑结构数据库的文件系统转变。
6. 成熟阶段: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执行决策支持的功能。
时至今日,“阶段理论”仍然 被广泛应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 划和自我审视当中。
理查德·诺兰 Richard L. Nolan
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装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 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装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 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资金 人员
计划 产品计划 市场计划 设备计划 材料需求 预算 人员计划
统计 产品需求 销售历史 利用率 需求历史 财务统计 人员统计
文档 事务
产品规范成 品
订货
客户 发运记录
工作负荷 运行
进出记录
原材料产 品组成表
采购记录
财务会计 应收业务
职工档案
人事调动 记录
zzzzzzzz定z 义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人事 子系统
zzzzzzzzz BSP法的一些缺点 • 它需要搜集和分析的数据量大得惊人,而花费太高。 • 偏重于高层管理部门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 这种方法不能导出管理的关键目标和最需要信息的地方。
《管理信息系统》第5章 系统规划

四、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与特点
(一)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形成MIS 的总体结构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浙江省重点教材
(二)系统规划阶段的特点
结构化程 度低
高层管理 人员是参 与的主体
系统规 划不宜
用户,MIS委员会
总经理批准 批准
规划工作总结
不批准 返回当前步骤
浙江省重点教材
第二节 现行系统初步调查与分析
▪一、现行系统初步调查
➢是指对企业的目标、任务、企业概况 、外部环境、当前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子 系统的划分、系统的开发条件等做出概 括性的描述,并为系统目标的确定以及 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依 据。
企业过程
识别
数据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发策略
信息系统结构
设计
数据
浙江省重点教材
2、BSP方法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 ; (2)调研 ; (3)定义业务过程 ; (4)业务过程重组 ; (5)定义数据类 ; (6)定义MIS的总体结构 ; (7)确定子系统开发的先 后顺序 ; (8)形成文档、建议书以 及开发计划。
浙江省重点教材
第四节 战略规划常用方法
一、BSP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简称BSP法) 是一种能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企业目标
信息系统目标
浙江省重点教材
浙江省重点教材
第二节 现行系统初步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书

大学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书职业规划是每个大学生征战社会之前都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大学生,我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
以下是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的详细规划和分点列出的内容。
1. 自我评估:首先,我会进行对自己的全面评估,包括个人兴趣、擅长和特长。
我会思考自己喜欢的工作类型和行业,以及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以此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
2. 目标设定:接下来,我会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大学生,我希望能在相关行业中找到一份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工作,例如数据分析师、项目经理或信息系统顾问等。
3. 学习与提升:为了实现职业目标,我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会注重课堂学习,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和实践机会,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习经验:在大学期间,我会积极寻找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我可以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也能够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我会尽可能选择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公司进行实习,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
5. 专业证书: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还会考取相关的专业证书。
例如,微软的MCP认证、ITIL的认证等。
这些证书能够证明我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让我在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
6. 人际关系建立:在大学期间,我会积极与同学、老师和业界人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参加职业讲座、行业研讨会等活动,我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拓展我的人脉资源。
7. 职业规划指导:我还会寻求职业规划指导和咨询。
与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交流,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8. 持续学习:职业规划不仅仅是个阶段性的事情,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我会保持学习的状态,随时关注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职场的挑战。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个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性教学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
通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学校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多种功能,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评估管理等。
通过这些功能的支持和协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例如系统的安全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等。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挥作用非常重要。
五、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步骤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分为几个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与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等。
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全面考虑。
六、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云计算、移动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为教学管理提供更多可能性。
七、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教学改革的有力支持和推动力量。
它能够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教师和学校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八、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能够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帮助校长和教育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监控,实现教育目标和管理效益的提升。
九、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挑战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信息安全、系统开发成本、技术支持和用户培训等。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总体规划(规划内容与可行性)

一、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1、总体规划准备工作确定总体规划的范围→构建总体的规划队伍→收集数据→制定计划→准备好各种调查表和提纲→开好动员会2、定义企业过程企业过程定义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企业资源所需要的。
定义企业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
任何企业的活动均由三方面组成:①计划和控制。
从计划与控制出发,经过分析、讨论、研究,可以获得企业总体规划和管理控制方面的过程。
②产品和服务:任何一种产品都有要求、获得、服务、退出四个阶段组成的生命周期,对于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过程对它进行管理。
我们可以沿着这条线去摸清这些过程。
③支持资源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的消耗品和使用物。
主要包括资金、人员、材料和设备等。
支持资源识别企业过程,其方法类似于产品和服务。
由资源的生命周期出发列举企业过程。
图5-8 识别企业过程步骤3、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过程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如记账凭证数据,包括了凭证号、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等。
一个系统中存在着许多数据类,例如顾客、产品、合同、库存等。
定义数据类的第一步是识别数据类。
数据类可以用两种方法划分:实体法、功能法①实体法:以实体为线索,通过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关的数据的类型识别出数据类。
进一步识别和企业实体有关的数据类,可以使用数据类型/企业实体矩阵。
数据类型/企业实体矩阵:行:表示主要的数据类型。
列:表示企业实体表中的每一框中的数据:表示对应每一种企业实体相对于每一个数据类型的数据类5-9 实体/数据类型表②功能法:按照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的顺序,构造一系列的输入-过程-输出数据类图。
图5-10 功能法示例4、过程/数据类矩阵•过程/数据类矩阵是建立二者联系的工具。
•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
•用字母C(Create)和U(Use):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产生和使用。
•过程的排列顺序:在矩阵中,按关键资源的生命周期顺序放置过程:•开始是计划过程•然后是度量和控制过程以及直接涉及产品的过程。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和步骤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本章将重点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强调了系统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战略规划是在系统开发之前制定的总体战略,它的活动主要包括:描述系统总体结构、给出资源配置计划、选择开发方法和确定子系统的开发次序,等等。
对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说明的是:把系统规划中的可行性分析部分(很多书中是放在规划中进行的),归在本书的第五章的系统分析阶段。
我们认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两个地方都可以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其次介绍了开发方法和开发方式。
为的是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概念,了解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和步骤。
最后,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角度,介绍了面向供应链的ERP 企业资源规划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重要理念。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本节介绍了在开发信息系统以前进行战略规划的必要性,说明了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战略规划方法。
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执行规划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和执行规划两个层次。
战略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计划;执行规划是对战略规划的具体化。
(一)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在系统开发之前制定的总体战略,它的活动主要包括: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制定资源配置计划,确定子系统的开发次序,等等。
战略规划是一种宏观指导性的长期计划,是制定执行规划的基础,也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企业组织中所要实现的信息技术应用或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往往不止一个,企业要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也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关于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规划。
是要在组织战略业务规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水平,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结构关系,并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等(如图4 -1)。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一、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战略性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通常又称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计划,是对组织总的信息系统目标、战略、信息系统资源和开发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计划,属于组织对管理信息系统最高层次管理的范畴。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规划。
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战略任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组织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所作的一种战略性计划。
因此,除了具有一般战略性计划的属性外,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还应该有以下的任务:1.使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组织整体计划相协调,即支持组织战略计划的实施。
2.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方向,保证开发工作支持组织的目标。
3.合理地分配资源,确定开发的优先次序。
4.保证系统的一体化和开发工作的协调性,避免没有统一规划的“各自为战”、局部优先以及联合各自开发的应用系统时所引起的不必要的费用。
5.为负责系统开发的人员,包括项目开发的负责人员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质量标准和控制机制。
6.为信息系统人才,如信息分析人员、系统分析人员的获得和人才开发提供一种基础,使组织明确对管理信息系统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是什么。
7.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能自动地进行调整,为组织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步骤一、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复杂性依据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而有所差别。
规划的时间尺度一般为五年以上并且至少有前两年的详细计划。
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组织的战略计划和有关营运计划的概述⑴环境的评述:预测和预测过程中的假设,可能的危机和机会。
⑵对组织的评价:组织的优势与不足。
⑶组织的目标与战略。
⑷组织的未来和设想。
2. 管理信息系统计划概述⑴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的情况:对未来技术和用户环境的预测,预测的前提假设,信息系统的危机分析与机会。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简介
二、信息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 (二)信息系统长期发展展望
除了做出信息系统中短期规划之外,还需要对信息系统发展 的6~10年做出长期发展展望。信息系统发展展望仅给出信息系统 发展的趋势和设想的预测,一般包括发展的战略预测、战略构想、 宏观构架、技术路线、建设路线等内容。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简介
第二节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六)定义数据类
企业过程被识别出来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设别和分类 这些过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 识别数据类的具体步骤: 首先,识别数据类 其次,构造一个企业资源/数据类型矩阵。 最后,确定各个过程使用或产生的数据类。它利用以前识别 的企业过程,分析每一个过程利用什么数据,产生什么数据,或 者说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是什么。它可以用输入-处理-输 出图来形象地表达。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ຫໍສະໝຸດ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简介
一、概述 (一)系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制定MIS发展战略规划 (2)确定组织的信息要求 (3)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3
(二)系统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 (1)使信息系统规划与该组织的总战略目标协调一致。 (2)设计组织信息系统的总框架是关键。 (3)人、管理、技术应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行性研究活动中最重要的书面报告,它没 有固定的标准格式。一般来数,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系统简述。 (2)现有系统的分析。 (3)所建议的系统。 (4)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5)投资及效益分析。 (6)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7)结论。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
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工作步骤 (一)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经济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 3.社会可行性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 定义目标和目的:明确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目的,例如提高业务效率、增加公司竞争力等。
2. 分析现状:了解当前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包括系统的状况、业务流程、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
3. 确定需求:根据目标和现状分析,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技术需求和资源需求等。
4. 制定规划:根据需求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包括系统结构、功能模块、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5. 实施规划:按照规划制定的计划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包括系统开发、技术部署和数据迁移等过程。
6. 测试与评估:对已经实施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系统的稳定和满足业务需求。
7. 培训与推广:培训用户和管理员使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并进行推广,确保系统能够得到广泛使用。
8. 运营与维护: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常运营和维护,包括故障排除、升级更新和性能监控等方面。
9.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和满足程度,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具体的规划过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PPT课件

(2)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
数据守恒原理 数据必定有一个产生的源,而且必定有一个或多个用途。
• 在U/C矩阵正确性可由三方面来检验: (1)完备性:每一个列至少有一个C;每一个列至少有 一个U; (2)一致性:每一个列只能有一个C (3)无冗余性:不能出现空行或空列。
U/C正确性 检验
完备性
每一个列至少有一个C; 每一个列至少有一个U
经营 计划 技术 准备
生产 制造
销售
财会 人事
数据类 功能 经营计划 财务计划 资产规模 产品预测 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工艺 库存计划 调度 生产能力计划
材料需求
操作顺序
销售区域管理
销售
订货服务
发运
通用会计
成本会计
人员计划
人员招聘/考核
行号
计 划
财 务
产 品
零 格件
规
材 料 表
库 存
原 材 料
存
成 品 库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
4.1 系统规划概述
1
系统规划的任务
2
系统规划的特点
3
系统规划的原则
4
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系统规划的基本步骤
4.1系统规划概述
为什么要 进行系统 规划?
系统规划 主要干什 么?
4.1.1系统规划的任务
1 •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2 • 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
• 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
数据类
功能 经营计划 财务计划 资产规模 产品预测 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工艺 库存计划 调度 生产能力计划 材料需求 操作顺序 销售区域管理 销售 订货服务 发运 通用会计 成本会计 人员计划 人员招聘/考核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摘要:以我院学生工作为背景,设计开发适合高职学院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学院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数据基础。
该系统可为高职学院学工部门及院系提供日常工作信息发布与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基础数据信息,提高学院管理工作效率。
同时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将系统分为若干实训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交予学生实践完善,提高学生系统开发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发展,我国各高校早已实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普及,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给较好的信息平台。
高校管理的能力与效率就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日常工作展开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赢得真实有效数据,能够有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现状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xx—20xx年)》中表示,积极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其中一个关键指标就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
校园信息化建设起源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在年发动的“信息化校园计划”科研项目,意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积极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实现有关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构成明朗的产业链,其有关基础设施完善,应用领域较全面。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多始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存有很大发展,但存有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忽略软件建设及应用领域等诸多问题。
较之各重点高校,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仍较为滞后,应用领域系统不全面,且系统之间没构成关联。
学生管理工作就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就是辅助教学工作的基础,其包含巨大的学生基础信息的统计数据、管理等工作,所以学生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就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国内外多数高校在学生信息管理方面,实行学生独立自主递交系统信息,学生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审查和修正的方式赢得基础数据,学生进校时其基础信息就留存在管理系统中直到毕业,同时其他教学信息化平台也可以轻易利用系统提供更多基础性数据,并使信息共享资源并统一。
某某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

某某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一、需求分析1.集团公司概况:某某集团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多家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多个领域。
目前,公司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和部门。
(1)财务管理:包括财务报表、资金管理、成本核算等。
(2)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档案、招聘、培训、考核等。
(3)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进度、质量控制等。
(4)销售管理:包括客户管理、订单管理、销售数据分析等。
(5)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
二、系统架构设计1.技术选型:基于Java、MySQL等成熟技术,采用B/S架构,实现跨平台、易维护的系统。
(1)基础信息管理:包括公司组织结构、员工信息、客户信息等。
(2)财务管理:包括财务报表、资金管理、成本核算等。
(3)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档案、招聘、培训、考核等。
(4)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进度、质量控制等。
(5)销售管理:包括客户管理、订单管理、销售数据分析等。
(6)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
(7)决策支持:通过对各模块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为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三、系统功能设计1.用户管理: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控制等功能。
2.数据管理: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导入导出等功能。
3.报表管理:实现各种报表的、导出、打印等功能。
4.数据分析:通过对各模块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为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5.系统设置:实现系统参数的设置、权限分配等功能。
四、实施与培训1.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计划,分阶段进行系统开发、测试和部署。
2.培训与支持:为用户提供系统的操作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3.持续优化: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和性能。
五、后期运维1.系统监控: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2.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划活动、信息部门的情况、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等进行分 析。 4.定义约束条件。根据单位(企业、部门)的财务资源、人力 及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义MIS的约束条件和政策。 5.明确战略目标。根据3、4的结果,确定MIS的开发目标, 明确MIS应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等。 6.提出未来的略图。给出MIS的初步框架,包括各子系统的 划分等。 7.选择开发方案。选定优先开发的项目,确定总体开发顺序。 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 8.提出实施进度。估计项目成本和人员需求,并列出开发进 度表。 9.通过战略规划。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档,经组织(企业、部门 )领导批准后生效。
3. 优缺点
从原理到流程十分简单,最终总可以获得一个满意 的MIS系统;用户与开发者思想易于沟通;使用软 件工具效率高,摆脱了传统方法;要求管理基础工 作完整、准确,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系统。
4.应用范围
适合于:处理过程明确、简单系统;涉及面窄的小 型系统
不适合于:大型、复杂系统,难以模拟;存在大量 运算、逻辑性强的处理系统;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 处理过程不规范;大量批处理系统。
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二、企业系统规划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在MIS模型 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 败的因素。过了10年,MIT教授John Rockart 把CSF提高成为MIS的战略,成为MIS规划的一 种方法。
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信息系统的开发有两种策略: (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课件
13
关键成功因素法(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
关键成功因素: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步骤: ➢ 了解企业战略目标 ➢ 识别所有关键成功因素 ➢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 明确性能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管理课件
14
关键成功因素法 源自于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 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 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识别企业目标
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目标
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功能需求
管理课件
20
第3节 业务流程重组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表了美国 MIT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的文章《改 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推翻重来》,哈默 批评了企业在改造中常犯的错误,即运用信息 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工作 流程,指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BPR由此而 产生。
管理课件
9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数据分析
整理报告 开发顺序 信息结构
数据
BSP方法步骤
管理课件
10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般步骤 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 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 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 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 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识别业务过程: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 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 的一组活动。
1.目标识别 2.CSF识别 3.性能指标识别 4.数据字典定义
企 业 目 标
关键成功因素法步骤
管理课件
15
关键成功因素法举例
教学成果
改善教学环境 提高课程水平
国
提高教学质量
际
一
学术水平
增强科研力量
流
.
更多科研成果
.
.
大
.
.
.
学
组织目标 目标识别
关键成功因素
管理课件
性能指标
16
以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 为主要目标的系统规划工作
管理课件
5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及作用
4、一般步骤 分析组织的战略规划 根据组织的战略规划确定系统开发总目标
(以前未规划的系统项目) 设立优先级并选择项目 分析资源需求 设定时间进度和最终期限 编制系统规划文档
管理课件
6
常用的系统规划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
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 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 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 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管理课件
8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基本原则: 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应当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 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信息。 应该经得起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变化。 先“自上而下”识别和分析,再“自下而上” 设计。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管理课件
1
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因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 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耗资较多、技术复杂、 开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因此在开 发的初期需要认真进行总体规划,从总体上来把握系 统的目标和功能的框架,全面综合考虑研制开发管理 信息系统的环境、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从而给今 后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管理课件
17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优点是能够使
所开发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 够较快地取得收益。应用关键成功因 素法需要注意的是,当关键成功因素 解决后,又会出现新的关键成功因素 ,就必须再重新开发系统。
管理课件
18
三、战略目标集转移法 (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
管理课件
11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般步骤 定义数据类: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 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 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定义信息结构: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 相应的数据类,因此其主要工作是利用U/C矩 阵划分子系统。
管理课件
12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般步骤 业务流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 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 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 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 的特点,应当取消。 确定系统优先顺序: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 开发计划。
1、基本思想
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 合”,由使命、目标、战略等组成,管理信 息系统的规划过程即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 变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2、规划步骤
识别组织的战略集
描绘组织各类实体结构
识别每类实体的目标
识别每类实体的使命管及理课其件 战略
19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步骤
使开发的目标系统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促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深化;
作为系统开发的标准;
促使管理人员回顾过去的工作,发现可以改 进的薄弱环节。
管理课件
4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及作用
3、内容 组织的战略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
功能结构、组织运行和管理、效益分析和规划 组织的外部环境与管理现状调查 用户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 、运行环境 、资源选型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计划
管理课件
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及作用
系统规划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用户
提出的需求,从用户的现状出发,经过调查,
对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实施过
程、阶段划分、开发组织和开发队伍、投资
规模、资金来源及工作进度,用系统的、科
学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规划。
管理课件
3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及作用
2、作用
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利于 集中全部资源优势,使其得到合理配置与使 用;
基本思想 :
信息支持企业运行。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
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
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该管理
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
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
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管理来自件7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作用:
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 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