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7经验教训杂谈资料教程
土地调查外业调绘方法及经验

土地调查外业调绘的方法及经验目录一、外业调绘主要任务 (2)二、外业调绘的基本要求 (2)三、外业调绘基本工作流程 (3)四、像片判读 (3)五、外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六、土地权属调查 (5)七、地类调查 (6)八、外业成果资料整饰要求 (18)九、调查成果的检查 (20)十、外业调查的几点经验 (21)1、土地权属状况调查,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公路、铁路、河流和国营农、林、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属状况的调查,即查清哪些土地属国有,哪些土地属集体所有。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位置、土地分布状况、类型以及面积。
二、外业调绘的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已有土地调查成果。
2、外业调查时应实地逐图斑调查。
3、权属界线应认定合法、位置准确、表示规范。
4、图、表、实地三者应一致。
5、图斑划分正确,综合取舍恰当。
6、所量数据真实可靠。
7、调查以实地现状为准。
既要照顾历史更要尊重现实。
模式一模式二 模式三四、像片判读此次用于土地调查的工作底图是根据航摄像片或卫星照片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与上一轮数据库数据进行套合解译而制作的。
为了使土地调查工作能顺利开展,必须对正射影像图要有所了解,掌握像片判读的方法要领。
1.1 影像判读特征:在外业调查中,从形状、大小、阴影、色调、相互关系等五个方面来判读影像。
对于突出地面的物体,由于高矮不同以及摄影时所处位置不同光线照射的影响,影像上均反映出不同大小,不同长度的阴影。
阴影对于影像判读有一定的价值,但有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在高大楼房下的一些地物,由于阴影遮盖难以找到,这时我们可利用相互关系找到相应地物。
地面物体均有不同颜色,同一物体在不同季节也可能出现颜色变化,这些现象均会在影像上反映出来。
例如:相邻的一块水田和一块旱地,由于水田比较潮湿,反光能力低一些,因此水田影像呈灰色或黑色,而旱地比较干燥,反光能力强,所以它的影像变白;相邻的一条沟渠和一条道路,由于沟渠有水,其影像呈灰黑色,而道路影像呈白色或灰白色;同一块水田由于季节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其影像色调也会不同;同样是坑塘,由于水的深浅不一样,其影像的色调也有所不同,水浅的其影像为灰白,水深的呈黑色。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 方法与程序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方法与程序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
本文将介绍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的方法与程序,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之前,需要做好以下的前期准备工作:1.1 现场踏勘现场踏勘是为了熟悉地形地貌和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在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之前做必要的前期调查。
现场踏勘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视察现场地貌、植被和水文情况,收集关于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的信息;•判断地质情况和地质构造类型,收集有关构造和断层、岩性、岩层中夹层和薄层、水文地质资料等;•依据实地调查,确定地质勘探的选点位置。
1.2 确定调查范围根据现场踏勘所获得的信息确定调查的范围以及调查详细程度,确定好调查范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调查效率与质量。
通常的调查范围包括以下内容:•确认工程地点的位置;•确认所需调查的地质面积或者长度;•确认需要深入了解的地质事件或者构造。
1.3 准备调查工具和设备根据前期准备确定的调查范围和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工具和设备,这样才能顺利完成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
常用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包括:•外业测量仪器:全站仪、GPS 测量仪、电子经纬仪等;•影像控制设备:航空摄影、卫星影像等;•地质勘探装备:取土器、电测仪、探井机、钻机等。
二、调绘工作方法2.1 初步地质调绘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的第一步是进行初步地质调绘,包括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地质现象、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环境情况的勘察、测量和描述,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初步的地质图勾绘。
初步地质调绘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此地段的基本地形;•各种地质现象和构造特征•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历史地震、地层特点等);•影响地质工程建设的非地质因素,如气候、水文、交通等。
2.2 室内工作确定初步地质调绘的内容后,需要进行室内工作。
该过程包括以下内容:•对采集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翻译和归纳。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5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洒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翻落
坠落
5.1 崩塌与岩堆
1970年7月31日,秘鲁荣琪地区哈斯凯瑞山坡发生的山崩导致约1.8万人死亡, 这是历史上危害最大的一次山崩。地震引发的山崩使10个村庄及荣琪镇的大 部分地区被崩落的山体埋葬。在死亡人数方面,这次山崩堪称20世纪严重的 灾难一。1920年12月16日,在中国甘肃省由一次地震引发的一系列山崩导致 18万人死亡 。
(a)长江三峡月亮地二叠系灰岩陡坡的巨型崩塌 (b) 宝成铁路沿线砂页岩互层边坡的坠落
5.1 崩塌与岩堆
岩堆
5.1 崩塌与岩堆 2.形成崩塌的条件 (1)形成的物质条件: 地形条件:高陡斜坡(高度大于30米,坡度大 于45度) 岩性条件:坚硬岩石 软弱结构面:岩层层面、断裂结构面、软弱夹层等,产状向临空面倾斜 (2)外界触发条件:暴雨、地震、人工爆破、地下采矿、裂隙中雪水冻涨及坡 脚人工挖掘
③ ④ ⑤
⑥
防护设施:明洞、棚洞、悬臂式棚洞。
5.1 崩塌与岩堆
钢轨 插别
护坡
支撑垛
挡墙
5.1 崩塌与岩堆
钢轨
防崩塌明洞
拦石网
5.1 崩塌与岩堆
崩塌防护措施
5.1 崩塌与岩堆
崩塌防护措施
5.1 崩塌与岩堆
崩塌防护措施
5.2 滑坡
1)滑坡的概念
斜坡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 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 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5.2 滑坡
4)影响滑坡的因素
D.水:存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水的作用可使岩土软化、强度降低, 可使岩土体加速风化。 E.地震:地震使斜坡岩土体结构破坏,粉砂层液化,降低岩土体
抗剪强度;同时地震波在岩土体内传递,使岩土体承受地震惯性力,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探方法探讨

公路工程的地质勘探方法探讨摘要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探明地下有关地质情况,比如: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地下水位、滑动面位置等。
为深部取样及现场原位试验提供场所,利用勘探坑孔可以进行观测工作以及物理地质现象处理工作。
本文就公路工程的地质勘探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论述,以期同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勘探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获取深部地质资料的理想手段。
调查测绘是勘探工作的基础,在工程勘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地面调查测绘资料布置勘探点,勘探点布置合适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勘探分为初勘阶段和详勘阶段两个阶段,不同的阶段确定勘探点的位置与数量的依据也不同,但是都要根据工程实际及相关规定而定。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地质勘探的常用方法有挖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
1挖探挖探是公路工程地质勘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坑探和槽探。
它是用人工或机械挖掘坑、槽,来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直接观测地质结构。
此方法的优点是地质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地质结构的细节,对研究风化带、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有重要的作用。
它的缺点是可达到的深度较浅,易受自然地质条件限制。
1)坑探。
坑探是垂直向下掘进的土坑,浅者称为试坑,深者称为探井。
坑探断面一般是矩形(1.5 m×1.0 m),坑探深度一般为1.5 m-4 m,较深的需进行加固。
坑探适用于不含水或地下水量较少的较稳固地层,主要用来查明覆盖层的厚度和性质、滑动面、断层、及采取原状土样等。
2)槽探。
槽探是一种长槽形开口的坑。
宽0.6 m-1.0 m,长度视需要而定,深度小于3 m。
常用于追索构造线,查明坡积层、残积层的厚度和性质,揭露地层层序等。
2简易钻探简易钻探的方法在公路工程地质勘探中经常使用。
该方法有操作简单,进尺较快,比较省力等优点。
缺点是不能取样或不能采取原状土样,对于坚硬密实的地层很难钻进或是能钻进但是取出的土样不能使用。
经常用到的简易钻探工具有洛阳铲、钎探、小螺纹钻等1)小螺纹钻勘探。
公路工程地质勘测的一般内容和方法

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本章要点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方法与报告编制。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
10.1概述1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和阶段划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就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的理论和各种技术手段,实地调查、研究公路要穿越地带的工程地质条件。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公路选线、测设、施工和使用提供经济合理而又正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包括以下几项:1.查明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地形与地貌、地层与岩性、地质构造等情况;2.在路线基本走向范围内,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优选路线方案,并对各路段可能布线的区间进行初勘;3.对定线后的各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4.配合路线测设、施工,根据不同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对路基、桥涵、挡防等工程建筑物类型、结构以及施工方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5.对不良地质的路段进行开挖、切坡施工时和工程兴建后所要发生的变化,制订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应分阶段进行,常用的设计阶段与步骤有: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
不同的测设阶段,对工程地质勘测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在广度、深度和重点等方面面是有差别的。
其中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场地方案确定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要工程,还应进行施工勘察;对面积不大,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段。
1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一、新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一)新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
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亦称沿线地质土质调查。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5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5.2 滑坡
5)滑坡的野外识别
从滑坡裂缝特征分析滑坡 1. 滑坡自上而下出现拉张裂缝---牵引式滑坡
2. 上部剪切裂缝明显,下部不明显---推动式滑坡
3. 地表裂缝少—深部滑动 地表裂缝多----浅部滑动 扇形张裂缝存在---速度快浅层塑性滑坡 4. 滑坡裂缝发育与滑床之间关系
5.2 滑坡
6)滑坡的治理
溶发育强烈,甚至岩溶泉成群出露。
⑤岩溶发育地区选线,应尽量在土层覆盖较厚的地段通过,因一般覆盖层起到
防止岩溶继续发展,增加溶洞顶板厚度和使上部荷载扩散的作用。
⑥桥位宜选在难溶岩层分布区或无深、大、密的溶洞的地段; ⑦隧道位置应避开漏斗、落水洞和大溶洞,并避免和暗河平行。
5.3 岩溶与土洞
6) 防治 疏导:排水功能; 加固:浆砌石支墙(大)、大块石或者钢筋混凝土 板加固 (深、小)、置换、衬砌(利用溶洞做隧道) 堵塞:干枯溶洞
5.2 滑坡
4)影响滑坡的因素
D.水:存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水的作用可使岩土软化、强度降低, 可使岩土体加速风化。 E.地震:地震使斜坡岩土体结构破坏,粉砂层液化,降低岩土体
抗剪强度;同时地震波在岩土体内传递,使岩土体承受地震惯性力,
增加滑坡体的下滑力,促进滑坡的发生。 F.人为因素:人为地破坏表层覆盖物,引起地表水下渗,或破坏
设计与施工中,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切大
挖,维持山体平衡。
5.1 崩塌与岩堆
崩塌的防治措施
① ②
清除坡面危石; 坡面加固: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灌浆、勾缝、镶 嵌、锚拴; 危岩支顶:混凝土作支垛、护壁、支柱、支墩等; 拦截防御:落石平台、落石网、拦石堤; 调整水流:修筑截水沟、堵塞裂隙、排水沟渠;
公路路线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ppt 45张)

工可阶段 勘察
初步设计阶段 初勘
地质调绘、 勘探、取样 试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施工图设计阶段 详勘
地质调绘、 勘探、取样 试验
地质调绘、 遥感勘察
拟定可能不 良地质或特 殊岩性
落实设计方案所需 的地质资料
落实施工、运营所 需详细地质资料 为长期监测、观测 提供初始的地质基 础资料
概略确定走廊关键 性地质问题
落实筑路材料
初勘目的
• • • • 实现地质选线 落实工程方案设计的工程地质资料 落实筑路材料 为下阶段勘察重点后勘察方案提供地质 依据
初勘方法及手段
• • • • 工程地质调绘 勘探(含简易勘探) 取样试验 物探
详勘任务及目的
• 落实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运营所需的 详细地质资料 • 为需监测或观测的大型工程或重大不良 地质提供初始地质资料
• 简易工程地质勘察:采用静力触探、手 摇螺纹取土钻、坑、槽探与相应的取样 试验等主要简易手段来完成路线工程地 质勘察工作。 • 简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仅贯穿于公 路勘察设计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 段阶段,必要时在工可阶段也有所应用。
• 专项工程地质勘探 单独或综合采用钻探、物探、原位测 试及岩、土、水取样试验等勘察手段, 完成桥梁、隧道以及特殊路基工点的工 程地质勘察工作。 必要时还可以配合选择长期观测、专 门性测试等手段
工可勘察手段及方法
• • • • 区域地质条件分析 必要的工程地质调绘(1:5千或1:1万) 控制性工程布设必要勘探 遥感勘察
初勘任务
• 初步查明审查批准走廊带内的路线方案地质条 件 • 初步查明重要路段(高填深挖、不良地质)地 质条件 • 初步查明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 • 天然筑路材料 • 大型取弃土场 • 为路线方案比选提供基础资料
浅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浅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摘要: 作者结合多年的公路勘察、设计实践,总结了工程地质勘察流程的主要程序,归纳了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对象的重点及主要工作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地质勘察工程地质体分析选择与布置收集资料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前期和基础工作,通过勘察、测试,分析公路走廊带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基的承载能力,从静力学的角度提供基础设计和施工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着重解决保证基础对路基和其上构造物是否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的有关问题及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时空预测与分析评估。
它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所以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流程标准来规范其行为。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流程(见图1) 共分以下7 个步骤: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建立地质体宏观模型、工程地质体分析、勘探方法的选择与布置、综合勘察手段的实施、归纳工程地质结论与建议。
准备阶段理论运用及初步抽象阶段理论结合实践与感性化阶段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化阶段实践回到理论寻求指导阶段概略工程地质测绘实践与理论反馈过程总结实践成果用理论表达阶段外业的操作实施图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流程1 收集资料收集路线通过地区既有的有关资料,是前期的重要内容,也是勘察的一种主要方法。
资料是否齐全对以后的勘察效果和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
资料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拟建公路资料,包括公路等级、路线通行方案、专家意见等。
②区域地质资料,包括岩土、地质构造、筑路材料等。
③地形地貌资料,主要为地形图,地形与地貌的类型、成因、特征及发展过程。
④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如地表水流水文资料,地下水类型、分带及分布情况,埋藏情况、变化规律。
⑤各种特殊地质地段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⑥地震资料,如沿线及附近地区地震历史、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及与地质构造、地貌的关系。
⑦其他资料,如区内代表性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与经验、室内试验成果、气象、人文工程活动等。
2 综合分析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研判解释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它可以初步掌握路线所经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概况和特点,如地层层序、厚度、时代、成因及其分布情况;岩性、风化破碎程度及风化层大致厚度;土石类别、工程性质及对工程的影响。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是指在公路建设前,对道路所在地的地质状况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其中,地质调绘是关键环节之一,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往往会对地质调绘工作造成较大困扰。
本文对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中的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不良地质的影响不良地质是指地形、地质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对公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的地理环境条件。
不良地质有以下几类:地表不稳定变形岩土在地质调查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细碎的地表不稳定变形岩土现象,如地面塌陷、地裂等。
应对措施:根据相应的地质状况安排工作标准和方式,例如针对地裂带,进行石灰封闭等处理措施。
灾害地貌灾害地貌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的地貌,如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
应对措施:在调查中要充分了解灾害地貌的发生机理,分析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灌积、砂石、泥土质量差的地质体砂石、泥土质量差的地质体在公路建设中易发生流动、坍塌、沉降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稳定性。
应对措施:对不同地质体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基础处理措施和加固方案,以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性。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是影响公路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地质调查过程中,需要掌握地下水位、渗透率、含水层等水文地质情况,以便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应对措施:根据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防渗和排水方案,确保地基稳定性和道路的正常使用。
特殊性岩土特殊性岩土是指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具有不寻常工程性质的岩土。
高山、高寒地区高山、高寒地区地质特征明显,地形复杂,季风气候突出,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差异。
地质调查必须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调查方法和标准。
岩体裂隙岩体裂隙是指岩石中或岩层之间发生的断层、裂纹。
岩体裂隙特别常见于地方性蚀洞、岩溶地貌区和普通山地区,对工程建设和施工具有严重影响。
T公路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方法5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5.4 软土
• 淤泥类软土: 静水或水流
缓慢环境中沉积,有微生物 参与,含较多有机质的疏松 软弱粘性土。
分布:沿海地区滨海相、 泻湖相、三角洲相;内 陆平原或山区的湖相和 冲积洪积沼泽相。
F.人为因素:人为地破坏表层覆盖物,引起地表水下渗,或破坏自然排水系统 等,使坡体水量增加。
5.2 滑坡
5)滑坡的野外识别
从地貌形态上识别滑坡
1.浅洼地:斜坡不直、不圆滑;中部坑洼起伏;下部鼓丘;内部多积水洼 地;
2. 双沟同源 3. 圈椅地貌 4. 植物特征(“醉汉林”及“马刀树”) 5. 河谷地貌: 下落 错段 改道
5.3 岩溶与土洞
(1)岩溶的主要形态
岩溶形态可分为地表岩溶形态和地下岩溶形态两类。地表岩溶形 态有溶沟(槽)、石芽、漏斗、溶蚀洼地、坡立谷、溶蚀平原等;地 下岩溶形态有落水洞(井)、溶洞、暗河、天生桥等。
1-石林;2-溶沟;3-漏 斗;4-落水洞;5-溶洞; 6-暗河;7-钟乳石;8石笋
5.3 岩溶与土洞
土洞的类型 A.由地表水下渗发生机械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 B.由岩溶水流潜蚀作用形成土洞
土洞的分布和发育示意图 1-土洞;2-裂隙;3-石灰岩;4-粘 性土;5-软土或稀泥
5.3 岩溶与土洞
2)岩溶的分布规律
垂直循环(包气带):落水洞
季节循环(过渡带):水平垂直交替
水平循环(饱水带):溶洞或暗河 深循环带:溶孔
缘比较陡的破裂壁称为滑坡台坎。
⑤ 滑坡鼓丘:滑坡体在向前滑动的时候,受阻形成隆起的小丘。 ⑥ 滑坡舌:滑坡体的前部如舌状向前伸出的部分。
⑦ 滑坡裂缝:在滑坡运动时,因滑体各部分移动速度不均匀,在滑体内及表面产生裂缝;根据受力 状况不同,滑坡裂缝可以分拉张裂缝、鼓张裂缝、剪切裂缝、扇形张裂缝。 ⑧滑坡主轴:为滑坡体滑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它代表整个滑坡的滑动方向,可为直线或折线。
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地质调绘技术规程

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地质调绘技术规程公路工程地质调绘,这可不是一件能随便糊弄的事儿呀!它就像是给公路这个大家伙做一次全面深入的体检。
你想想看,一条公路要穿越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可能有高山峻岭,可能有河流湖泊,还可能有复杂的地质构造。
要是不把这些情况摸清楚,那公路修起来可不得出大乱子嘛!咱先说这高山吧,那可不是好惹的主儿。
得仔细研究它的岩石结构、稳定性,万一有松动的石头啥的,那可不得了。
就好比你家里盖房子,不把地基弄结实了,房子能稳当吗?还有那河流湖泊呢,得搞清楚水流情况、河床地质啥的呀。
要是不弄明白,公路修到一半被水淹了咋办?这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不搞清楚路线,那不就迷路啦?而这地质调绘技术规程呢,就是我们的指南、我们的法宝!它告诉我们该怎么去一步一步地进行调绘,该注意哪些细节,该怎么记录数据。
比如说,在野外进行调绘的时候,那可得瞪大眼睛仔细看呀。
每一块石头、每一条裂缝、每一处土壤的变化,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呢。
这就好像侦探在案发现场寻找线索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
而且呀,调绘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儿,得是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才行。
大家各司其职,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观察分析。
这就像一场足球比赛,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只有大家配合好了,才能赢得比赛。
再说说这技术规程里的那些要求吧,那可都是经验的结晶呀!从准备工作到实地调绘,再到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可不是为了为难咱,而是为了保证调绘的质量和准确性呀。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规定,大家都随心所欲地去做,那最后得出来个啥结果?那肯定是乱七八糟呀!就像一群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所以呀,咱们得好好遵守这个规程,把公路工程地质调绘这件大事做好。
让我们的公路稳稳地建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这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呀!咱们得认真对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造出高质量的公路,让大家都能在上面安全、顺畅地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表象看本质 石芽地:充分认识到地基不均匀性及界
面起伏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透过表象看本质
岩溶(土洞):地基塌陷
★★透过表象看本质 季节性水体交流对工程的不利影响与应对
★★透过表象看本质
软硬互层的不均匀风化:露头分布不连续,只见硬质 岩,而软质岩分布部位多为土层覆盖。
★★透过表象看本质
案、中堑深挖等方式通过。
3).剥蚀-堆积型垭口: 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以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因素形成。 垭口外形浑园,宽厚,松散堆积层较大。 道路多以低填或浅挖通过。
★★地质界线的确定
地质界线的连接 地质界线的填绘必须在野外现场进行,决不允许在野
外只定点不连线,或者在两观察点之间以直线相连。应根据地 质界面在地表出露线的真实形态,准确的填绘地质界线。
浅路堑通过,以保证地面原有的稳定性。 背斜张裂带型垭口: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好一些,主要水
文地质条件好,岩层相对稳定。 单斜软弱层型垭口:岩性较差,不宜大挖,以浅路堑或
路堤形式通过。
★★对垭口的认识
2). 剥蚀型垭口: 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垭口,其形态特征
与山体地质结构无明显联系。 特点:松散覆盖层很薄,基岩多半裸露。可采用隧道方
6. 公路地质调查工作 广西交院内训资料:公路工程地质调绘控制,公路为减小构造物及路基填挖的规模, 通常优先选择从垭口通过。
垭口不仅是地形的控制点,通常也是地质的薄弱环节, 是路线地质工作的重点部位。
1).构 造 型 垭 口 断层破碎带型垭口: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一般以低路堤、
山区软弱土地貌特征:碎屑岩花岗岩区的狭长冲沟、 堆积型河流阶地、封闭型洼地、沼泽地。
★★透过表象看本质 缓坡部位,通常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
★★透过表象看本质 注意抗风化能力差的岩石:泥岩、页岩、
炭质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 评价:按石开挖、当土防护
除由观察点控制的一段地质界线外,在视野范围内的 地质界线,可选择地质构造转折部位,如地质界线通过山背及 谷底的位置,按目标测定观测点的方法,遥测一些辅助控制点, 然后将整段地质界线合理地连绘出来。如果露头不好或通视条 件差时,则需作适当追索以填绘出地质界线。
★★透过表象看本质 溶隙的调查:出露为岩,开挖为石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