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合集下载

形而上学简介

形而上学简介

形而上学简介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种命名方式的出现是个巧合。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圣经,但是他本人生前倒是没有运用这种叫法,而是称为"being as being",即一切存在背后的存在,或可称之为道。

,他死后200多年,他的后继者着手编他的手稿,在编完了物理学《phusika》之后,开始编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然而这个人却想不出合适的名称,于是干脆就叫《物理学之后诸卷》希腊文也就是〈ta meta ta phusika>然后人们去掉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而正好meta这个前缀在希腊语中不仅有之后的意思,也有超越,基础的意思。

这正好和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概念相符合)从这简短的介绍里,我们可以看到,形而上学包含有很多东西。

存在背后的存在,基础存在背后的存在,基础这个东西中国古代也有人思考过但是,略有差别。

中国古代“形而上学”与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背后的存在,差别在于,亚里士多德指向语言以外,中国却没有做到那么清楚,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就只是说语言叙事要准确,这个差别非常小,就是这个微小的差别,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走向,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语言里明显可以区分,亚里士多德表述清楚,直指语言之外,孔子所叙,含混不清。

关于形而上学和形而上,还有形而,都与形相关.形就是事物中的相互关系网,可以用信息表达方式描写出来.。

因此,形而也就是如何构造或描绘自然的事物.用符号描述感觉出来的语言文字句,也就构造了一个小的形而上学片段.我们现在就不纠缠哲学史了。

对形的理解,这个与存在背后的存在直接有关。

形不是这个“形”字,而是指向外部的自然事物关系的构造或存在性状,语言学,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学科,中国古代的那些训诂,其实也是哲学意义的,很实际的东西,可以这样说,训诂就是具体的哲学。

字词,直接关系到描述,表达等等。

(南海浪人;形者,刑名之刑也。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形而上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1·形而上学A)一①卷(章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

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

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②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

动物在本性上赋有感觉的官能,有些动物从感觉产生记忆,有些则不产生记忆。

这样,前者就比那些不能记忆的更明敏而适宜于学习。

那些不能听声音的,虽也明敏,可是不能受教诲:譬如蜜蜂,及其它相似的种属;除记忆以外,又具备听觉的那些动物,就可加以教诲。

①本卷首章简述人类由感觉,记忆,经验,积累智慧以建立理论学术,而哲学尤为宝贵。

次章列叙自然研究中所识万有之常态与变化,综为四因;遂撮举希腊先哲各家之说略论其得失。

9955,105918,等所称“导言”()ba EFGHιIπEψHHιιασμFHιI正当指此卷各章。

一般诠疏家如耶格尔(,.)罗斯(,.)等以卷第JaegerWRossWA九章与卷M第四第五章相对勘,推论此卷当系亚氏初离柏拉图学院后,在亚索()时所著录,故行文语气仍自侪于柏拉图学派之列。

本书边注页数行数系照Assos亚氏全集希文本页行数编录,索引即凭此码制订。

②希腊学者一向认为视觉是五官中特重的一官,下文言及感觉时,往往单举视觉。

除了人类,动物凭现象与记忆而生活着,很少相关联的经验;但人类还凭技术与理智而生活。

现在,人从记忆积累经验;同一事物的屡次记忆最后产生这一经验的潜能。

经验很象知识与技术,但实际是人类由经验得到知识与技术;浦罗说:“经①验造就技术,无经验就凭机遇”。

从经验所得许多要点使人产生对一类事物的普遍判断,而技术就由此兴起。

作成这样一个判断:加里亚沾染过这种病,于他有益,苏格拉底与其他许多病例也如此,这是经验;但作成这样一个判断:所有具备某一类型体质的人沾染过这种病,例如粘液质的或胆液质②的人因病发烧,都于他有益,——这是技术。

简析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简析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简析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亚里士多德学术简介公元前384 年, 亚里士多德这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基拉城, 由于他在物理学、逻辑学、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等领域皆有建树, 所以后人尊称他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他在一生中留下许许多多的著作。

他的逻辑学著作《工具篇》, 其中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正位篇》《便缪篇》六篇文章, 形而上学著作《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比较多, 例如《物理学》《论生灭》《论天》《论灵魂》《动物史》《自然小著作》等等, 伦理学著作则有《大伦理学》《政治学》《尤苔谟伦理学》《尼各马科伦理学》等等, 美学著作则主要有《诗学》和《修辞学》, 正因为他著作繁多, 思想丰富, 所以他对近现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尤为深远。

马克思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恩格斯称他为古代的黑格尔, 而柏拉图作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启蒙老师, 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传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这句名言明确地表明了亚里士多德虽然敬仰柏拉图, 但是与他老师柏拉图却有着不同的哲学立场, 柏拉图一生追求最高的理念, 认为理念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人类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不过是分有了与它们相对应的理念,都是不真实的存在,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他轻视感觉经验, 不注重研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于是在柏拉图去世之后, 离开了雅典学园, 力图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并且于亚索斯建立了新的哲学学园。

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建立在其物理学之上的, 形而上学的希腊文原意就是在物理学之后, 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首先要理解他的物理学, 他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 它研究的是在自然中运动的事物的本原和原因, 而他将自然中的事物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依靠自己本性存在运动的事物, 另一类是依靠外在的力量存在和变化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中译本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中译本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译本《亚里士多德和形而上学的中译本》一、引言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的著作和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他的《形而上学》一书。

本文将通过评估中译本的内容,深入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和解读。

二、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1. 中译本对形而上学的概括中译本对《形而上学》的概括十分清晰,提炼出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体系。

这些观点包括对于存在的本质、实体和本体的思考,对因果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分析,以及对神、理念和目的的探讨等等。

2. 对比原著的翻译质量通过对中译本和原著的对比,可以发现中译本对原著的翻译质量相当高。

中译本在语言表达和概念阐释上都做到了恰如其分,准确传达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且在不失原意的情况下,巧妙地进行了本土化处理,使其更易为华人读者所理解。

3. 中译本的注释与解读除了对原著的翻译外,中译本的注释和解读也十分重要。

通过对注释和解读的评估,可以看出翻译者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释,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途径。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形而上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对存在本质和目的的探讨中,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和见解。

中译本的出现为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提供了便利,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并深入思考这一重要哲学著作。

四、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的评估和讨论,我们不仅对《形而上学》这一经典著作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和解读有了一定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财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和形而上学的中译本》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书籍,它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大门,也为我们理解和探讨形而上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和工具。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共同探讨和传承这一思想宝库。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具体知识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具体知识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涉及了众多学科,包括形而上学和具体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观点,并结合具体知识进行分析。

1.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观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是其哲学系统的核心,他认为形而上学是最基础、最高级的哲学学科,探讨的是现实世界中最基本的实体和原理。

在他的著作《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潜在"和"实在"的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潜在和实在的本质。

2. 具体知识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的地位具体知识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他认为,具体知识是对实在性的认识,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分析和体验,人们可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具体知识是建立在感性经验和直接观察之上的,是对形而上学真理的最直接理解。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理有重要意义。

他的形而上学理论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引导我们对具体知识的深入探究。

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的本质,为人类的前进和发展提供更深刻的指引。

总结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具体知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它不仅是对世界的认识,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认识。

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思考和对具体知识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扰。

就形而上学和具体知识的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认识领域,更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希望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认识之路,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即是本文针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和具体知识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形而上学和具体知识思想对后世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具体知识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具体知识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具体知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具体知识的探讨】一、引言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备受尊崇的大师,他在形而上学领域的贡献被推崇为经典之作。

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中,对具体知识的探讨更是深具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为线索,探讨具体知识的本质、特点以及其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形而上学视角下的具体知识1. 具体知识的内涵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中,具体知识是指那些关于事物本质和实在的知识。

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对具体事物的深刻了解和把握。

亚里士多德强调,具体知识是一种对万物本质的揭示,而非简单的观念或描述。

对于植物的具体知识,不仅包括其外在形态特征,更应该涉及其生长、繁衍的本源和机理,这才是真正的具体知识。

2. 具体知识的特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知识具有确定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它所揭示的是事物的真实本质,因此具有稳定和确定的属性。

与抽象知识相比,具体知识更加贴近实践,更能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判断。

具体知识的获取需要依靠直观和经验,这也意味着它是通过实践和感性认识得出的,与抽象知识的演绎推理方式有所不同。

三、具体知识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 具体知识对人类实践的指导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知识是人们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

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深刻了解,可以指导其在具体环境中的行动和选择。

在医学领域,对于疾病的具体知识是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具体知识是农民科学种植的关键。

2. 具体知识对人类思维的丰富和深化作用具体知识的获取和运用,可以使人们的思维更加丰富和深化。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深入了解,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认知领域,形成更为系统和深刻的思维方式。

这种丰富和深刻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对具体知识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丰富和深刻的认识模式。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
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所探讨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定了基础。
对科学研究的指导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强调 对事物本质和原因的探究,这种 探究精神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
的深入发展。
对科学思维的训练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通过 严谨的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有 助于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 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对当代社会与文化的反思05Βιβλιοθήκη 《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与争议
对经验主义的忽视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 过于强调理性思考和抽象概念的 重要性,相对忽视了经验观察和
实证验证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纯粹的思辨和推理, 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原理, 而无需借助感官经验和实验数据。
这种对经验主义的忽视,使得他 的哲学体系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解
80%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
亚里士多德认为,本质是事物的 根本特征,是决定事物成为该事 物的内在规定性。
100%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本质是现象的基础和根据,现象 是本质的表现和反映。
80%
本质与属性的关系
本质决定属性,属性表现本质。 不同的本质具有不同的属性。
实体论
实体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独立 存在的个体,是哲学研究的基 本对象。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

CONTENCT

• 引言 • 《形而上学》的核心思想 • 《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 《形而上学》与古希腊哲学 • 《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与争议 • 《形而上学》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个体化原则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个体化原则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个体化原则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中,个体化原则是其重要观点之一。

个体化原则是指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方式,这些特征和存在方式是由其自身的本质所决定的。

个体化原则对于理解世界的本质、人类的存在以及道德意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个体化原则。

一、个体化原则的内涵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提出了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存在方式。

个体化原则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个体是具体存在的,即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方式,与其他个体不同;二是个体是稳定的,即个体的特征和存在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

个体化原则强调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为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个体化原则与世界的本质个体化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本质的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其特定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世界的本质通过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得以体现,个体是世界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世界本质的基本表现形式。

个体化原则强调了每个个体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为理解世界的本质提供了重要思路。

三、个体化原则与人类的存在个体化原则对于理解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其特定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个体化原则强调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个体化原则也提醒人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不要将其同化为普遍性的存在方式,要保护和促进每个人的个体发展。

四、个体化原则与道德意义个体化原则对于道德意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个体化原则被视为道德行为的基本依据之一。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其行为和选择都应当基于其独特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个体化原则提醒人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不要将其同化为普遍性的道德准则,要根据每个人的特定情境和本质来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

什么是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年)的重要的哲学著作。

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约公元前40年)编成。

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问题等。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形而上学》。

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卷四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形而上学”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关于“形而上学” ( 2003-1-30 15:41 )唐君毅先生在他的《哲学概论》一书如此说:在西方哲学中,所谓Metaphysics形而上学,原为后物理学之义,可包括Ontology与Cosmology。

后物理学之一名,虽由安德罗利卡斯Andronicus编亚里士多德书而来,但其所以将亚氏论第一原理之书,编次于物理学后,亦可涵有视此部之学问之讨论,乃“自然物之所以为自然物”之进一步或上一部的研究之义。

此正略同形而上之义。

Ontology之语根Onto指“实有”,Cosmology之语根Cosmos指宇宙。

则西方之此诸名之义,正为研究宇宙万有或全体实在事物共由之道或普遍表现之原理之学。

Metaphysics这个字是由Meta和physics两字合成,前者在希腊文是“在......之后”的意思,physics就是物理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其形而上学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一切事物都有其固有的目的和本质。

他的形而上学思想主要包括对物质、形式、本质、目的和形而上学原理等方面的探讨。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由物质和形式构成。

物质是事物存在的实体部分,
而形式则是事物所具有的特定属性或结构。

他认为,物质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必须同时具备物质和形式才能完整存在。

亚里士多德将物质看作是潜在的存在,而形式则是实现这种潜在性的活动。

其次,亚里士多德强调事物的本质和目的。

他认为,每个事物都有其固有的本
质和目的,而这种本质和目的决定了事物的存在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事物的本质和目的的探讨,试图揭示世界的秩序和整体性,并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实践生活。

此外,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形而上学的原理。

他认为,世界是有序和有意义的整体,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原则或本体,这种原则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和支配者。

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原则称为“第一动因”或“纯粹的存在”,它是整个世界的最高形式和最终
目标。

总的来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强调了世界的有机整体性
和秩序性,以及事物的固有本质和目的。

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后世许多哲学家和学者的思考和研究。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的了解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人类的存在意义,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实践生活和追求真理。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三卷14个问题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三卷14个问题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三卷14个问题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三卷探讨了一系列哲学问题,以下将对其中的14个问题进行概要回答:1. 关于存在和本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是每个实体都具有的属性,而本质是事物独有的特性。

2. 关于一般和个体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一般存在于个体之中,并认为个体是一般的实现和具体化。

3. 关于静止和运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静止是存在的一种形式,而运动则是事物在时空中的变化。

4. 关于可量和不可量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量是可被确定和度量的,而一些特殊的属性(如形式、色彩)则不是可被量化的。

5. 关于实在和可能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实在是指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事物,而可能则是指潜在存在但尚未具体实现的事物。

6. 关于物质和形式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是实体存在的基础,而形式则是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

7. 关于原因和目的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种原因,包括物质原因、形式原因、效果原因和最终原因。

他认为,事物的目的是其存在和运动的原因。

8. 关于实体和属性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具体存在的事物,而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

9. 关于潜在和实际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潜在是指事物的潜在能力或可能性,而实际是指事物的实际具体存在。

10. 关于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同一性与差异性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事物在存在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1. 关于一般和现实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是现实事物的普遍特性,而现实则是具体存在于时空中的事物。

12. 关于本质和外部特征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核心属性,而外部特征则是事物的表面表现。

13. 关于可能和必然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可能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必然则是指事物不可避免地发生或存在的状态。

14. 关于无限和有限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无限是指在某个方面具有无限性的存在,而有限则是指受限制和有限范围的存在。

05《西方哲学史》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05《西方哲学史》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生平与政治实践二、作品及其主题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四、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五、亚里士多德实践科学几个论题¡他活过、思想过,然后死去。

——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前384-322年)一、生平与政治实践¡1、出身: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基拉(Stagira)城,父亲尼各马克(Nicomachus)是马其顿的宫廷医生,他把自己的血统追溯到希腊的医神阿斯克勒皮奥斯(Asklepios)之孙。

¡2、雅典求学:17岁跟随柏拉图求学,一待20年;柏拉图第一爱徒,称之为“小马驹”…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

¡3、离开雅典:先与阿塔纽斯的僭主赫米阿斯(Hermias)交好,期间对其施政颇有助益,后赫米阿斯将其女(一说侄女)嫁于亚里士多德,以留住他。

¡再后来,约前343年,马其顿的菲利浦王邀请亚里士多德作其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帝王师¡据说,亚里士多德曾恳请亚历山大重建毁于菲利浦之手的故邦,亚里士多德为故邦立了一部法典。

——立法者¡4、重回雅典:前335年,他在吕克昂创办自己的学校,后世称为“漫步学派(Peripatetic)”。

此间他主持学园约有13年之久,也有了自己一大批弟子,如最著名的如忒奥弗拉斯图斯(Theophrastus)。

¡5、逃离雅典:前343年亚历山大死后,希腊世界反马其顿情绪高涨,亚里士多德恐波及自身性命(其时,已有人以不敬神的罪名起诉他),遂离开雅典前往Chalcis,一年后即逝去。

二、作品及其主题¡据说亚里士多德秉受师承,也写过对话,可惜除了后人的片段引文,竟无一篇流传,而其传世的作品无不逻辑谨严、文辞枯涩,多为讲课提纲或研究札记,亦可能是学生笔记,显然是小课堂、小圈子里流传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柏拉图一篇这样的文字也未见传世,这仅仅是巧合?(今存唯一的通俗作品为《雅典政制》,1891年才被发现)¡①逻辑学著作:《工具篇》(有关获得知识的工具)¡②形而上学著作:《形而上学》¡③自然哲学著作:如《物理学》《论灵魂》《论天》¡④政治学或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克伦理学》(探讨人的本性差异,但非出于哲学探求,而是为政治实践服务);《政治学》(分析政体类型)¡⑤诗学著作:《论修辞》《论诗术》(探讨城邦教育)¡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兴趣远大于其师,柏拉图的政治神话学到他那里就成了政治科学,他甚至批评柏拉图过分倚重哲学而非制度,换句话说,亚里士多德对现实政治存有更大的期望。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说起哲学,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那是一门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学问。

而当我翻开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这种感觉更是强烈。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发现这本书就像一个隐藏着无数宝藏的神秘洞穴,每一次探索都能有新的发现。

在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许多关于存在、本质、实体等抽象的概念。

说实话,一开始读的时候,我的脑袋里就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那些复杂的论证和逻辑推理,让我一度想要放弃。

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

慢慢地,我仿佛在迷雾中找到了一丝光亮。

比如,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的论述,他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不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

聚会上,大家都在热烈地交谈着,分享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其中有一个人,特别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不停地说着自己买了多么昂贵的车子,住了多么豪华的房子,认识了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物。

在他的描述中,他的价值似乎完全取决于这些外在的东西。

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实体”。

真正的实体应该是他这个人本身,他的性格、品质、智慧和情感,而不是那些外在的物质和关系。

如果有一天,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和地位,那些所谓的“朋友”也离他而去,那他还剩下什么呢?也许只有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个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存在的内核。

再比如,亚里士多德提到的“本质”。

他认为,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根本属性。

这让我想到了我养的那盆仙人掌。

它浑身长满了刺,看起来不太友好,但这就是它的本质特征。

它不需要像花朵那样娇艳动人,去吸引别人的目光,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着。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顽强地生长。

它不需要过多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它的本质决定了它能够适应艰苦的条件。

而我们人呢,有时候总是在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却忽略了自己的本质。

我们试图迎合别人的期待,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的标准,却忘记了问问自己,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读《形而上学》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冒险。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于后世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辩证法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辩证法是一种思考方式,它强调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和事物的内在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种对立关系不是简单的排斥或否定,而是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来实现发展和变化。

辩证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古希腊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工具。

二、形而上学的探讨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超越感官现象和经验的存在和本质。

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体系中提出了“四因说”和“分类”等重要理论,深刻地阐述了事物的本质和构造。

形而上学帮助人们超越感官世界,探讨更深层次的存在和本质,对于认识世界和自身具有重要意义。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密不可分的。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内在矛盾,而形而上学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存在。

两者相互补充和联系,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世界和自身。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后世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仅是古希腊哲学的杰出成就,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财富。

通过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认识自身的存在和意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精髓,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现代世界依然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深刻的哲学主题。

通过对该主题的全面评估和阐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以期能够拓展我们的思想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为我们的人生之旅增添更多智慧和力量。

西方哲学智慧05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pptx

西方哲学智慧05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pptx
• 《形而上学》第七、八、九卷主张“是其所是”即“形式”是第一实体。 • 《形而上学》第十二卷认为理性-神是最高实体。
第36页/共41页
亚里士多德的神学
“神”(theos)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最高范 畴,不过不是基督教式的人格神,而是哲学家所理 解的终极实在。
践知识”而论,按照行为范围的大小不同,“伦理学”
与个人的行为有关,“家政学”与家庭的行为有关,
“政治学”则与国家(城邦)的行为有关。“家政学”
(oikonomia)旧译“经济学”(economics),不过
在这里译作“家政学”更合适。因为在古希腊,经济活
动以家庭(oikia)为基本单位。所谓“创制知识”
第34页/共41页
ousia:绝对主体+独立存在
事物被称之为ousia有两种方式:ousia是终极的主体(主词), 它不再述说其他事物;以及ousia是某个“这个”(tode ti), 它也是独立的。
--《形而上学》
第35页/共41页
什 么 是实 体 ? • 《范畴篇》中主张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
第17页/共41页
潜能与实现
“潜能”(dunamis)也可译为“潜在”, 它的词源含义是“能”,即能力、力量。用于哲学 中,潜能指事物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具有能够实 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没有实现出来, 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
“实现”(energeia,通常译为“现实”, 它是个合成词,直译为“在活动中”)是与潜能相 对而言的另一种事物存在状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 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与它关系密切的另一 个概念是“现实”(entelekheia,亦是合成词, 直译为“在目的中”,通常意译为“完全现实性”, 或音译为“隐德莱希”)。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名言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名言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名言1.存在的目的在于实现完美。

2.万物皆有目的,一切皆为追求幸福。

3.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它是存在的基础。

4.世界是有秩序的,一切皆受到合理和谐的支配。

5.知识和智慧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6.理性是人类最高尚的品质。

7.人类的本性是追求幸福的。

8.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

9.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始。

10.宇宙是由有序和无序相互作用构建而成的。

11.知识的源泉是经验和理性。

12.理性是人类区分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13.妥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14.真实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15.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智慧和真理。

16.美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

17.积极的态度能够改变命运。

18.人类是包容和宽容的动物。

19.真理和智慧是永恒的追求。

20.知识是人类的力量。

21.忠诚和责任是人类品德的基础。

22.宇宙的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

23.人类的幸福来自于对真理和美德的追求。

24.生活中的困难是智慧和勇气的磨练。

25.知识的价值在于其应用.26.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通过勤奋和毅力获得的。

27.真理和美德是智慧的源泉。

28.尊重他人是展现人类尊严的最高体现。

29.人类的灵魂是不朽的。

30.知识使人自由,智慧使人自律。

31.真理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终极目标。

32.宇宙的美丽源于其有序和和谐。

33.慈爱和善良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

34.知识无穷无尽,智慧永不止步。

35.人类的幸福是基于道德和正义的追求。

36.真理和美德是人类生活的指南针。

37.善良的行为能够改变世界。

38.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39.美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40.不断追寻真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41.快乐源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善待。

42.知识的获得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

43.人类的精神追求是无穷的。

44.正义和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45.人类的理智使其超越动物的本能。

46.感恩和奉献是人类生活中最值得追求的美德。

《形而上学》的实体观

《形而上学》的实体观

《形而上学》的实体观
实体观是指认为实体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这是《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著作,它探讨了有关形而上学的问题,包括实体观。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也是一种无形的精神。

它存在于物质界面,也存在于精神界面。

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式,而且也是一种精神形式。

它是客观存在的唯一形式,它既是客观实体,也是客观事物。

实体是一种物质形式,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它可以用文字,图像或者其他形式表示出来,但它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它们都是物质形式,都是客观存在。

它们既可以用肉眼看到,也可以用心灵感受到。

实体也是一种精神形式,它可以用思想,感觉,知觉来表示。

它可以用物质的形式表示出来,也可以用精神的形式表示出来。

它可以用文字,艺术,音乐等形式表示出来,但它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它们都是精神形式,都是客观存在。

实体观认为,实体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它是一种既有形又有精神的存在。

它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也可以用心灵感受到,它是客观存在的唯一形式。

它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也是客观世界的基础。

实体观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作
《形而上学》中重要的概念,它鼓励人们追求客观存在的真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主观观点上。

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典故

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典故

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典故形而上学,又称“学究本质”、“哲学本质”,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一门哲学分支,也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支,一直流传至今。

它旨在探索客观世界的本质。

但形而上学被批评和讽刺最多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哲学问题。

形而上学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自然科学、逻辑学、唯心主义哲学和普遍观念学。

其中,自然科学关注客观的物质实践;逻辑学探讨客观世界的本质;唯心主义哲学重视个人主观经验;而普遍观念学则试图将客观世界的内在本质与主观的思维内容相联系。

不过,形而上学也有其致命的缺陷,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在本质上排斥客观实践,以一种“超实践”的探索方式探索客观世界,它过分重视纯粹理性,无法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二是它脱离了实际生活,其本质抽象、概括,容易使人把它的认识方式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脱节。

因此,形而上学被认为是一种失败的哲学,它从一开始就带有本质学说的根源性缺陷,也因此,它一直受到外界的批评和讽刺。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哲学家莱布尼茨(Ludwig Wittgenstein)对形而上学的批评。

他提出,形而上学一再探索“本质”,只会把我们引向困境探索本质却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答案,只能进入一个无止尽的漩涡,而自然科学却能对客观世界的深层本质给出科学的解释,因此我们应该着重于自然科学而不是形而上学。

此外,近代哲学家德勒兹(Martin Heidegger)也就形而上学提出了严苛的批判态度,他认为形而上学只能把握世界的表面,无法掌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即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和本质的异化性。

此外,当代著名哲学家费舍尔(Richard Rorty)也提出了讽刺形而上学的观点,他认为形而上学意义有限,它也是一种有缺陷的哲学,无论探索多久,也无法达到客观世界的真正本质。

总结而言,形而上学是一个传统哲学学派,它致力于探索客观世界的本质,但同时也屡次遭受外界的批评和讽刺,这些批评和讽刺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它的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的本义有四点: • (1)质是本体与本体间的差异; • (2)针对数理上的不动变对象来说的,即各个数 的各自本体。 我认为数的本体是存在于数之中的,且是使 “例如六是二的倍数,还是三的 数不变的逻各斯; 倍数,但这些都不是六的本体, • (3)指事物可改变的一些属性(秉赋),因为在 六的本体是六之成为六,而不复 变为非六者,才是六的本体” 这些属性发生变化时,事物也在发生变化。如冷 (P117)。 与热,黑与白,重与轻等; • (4)在品德中所指的“素质”,通常指的是善与 恶。
本的差异

· 限于不动变的事物中 2 · 事物在动变中所起的质变差异 · 品德的善恶、属性的改变属于这类
关系
• 关系的本义有三点:
• (1)“相互以倍数和分数为函受的事物,以及那 些相互为超过或被超过的事物。例如倍与半、三 倍与三分之一、领先者与落后者”(P117~118); • (2)指主动与被动者。“例如那些能热的与能受 热的事物,那些能剪切的与能被剪切的事物” (P118); • (3)“指认识与可认识的事物,感觉与可感觉的 事物,计量与可计量的事物等”(P118)。
潜能与实现
• 理知潜能与无理知潜能:无理知潜能存在于无灵 魂(有生命和无生命)事物中,理知潜能存在于 灵魂(有生命)事物中,无理知潜能仅能起一种 作用,而理知潜能能发挥两相异的作用。 • 因此理知潜能动变中存在着一个意志主动选择的 因素。希腊文“理知”有思想、理性的意思,因 此精神也是一种动变之源。 如人能做坏事,也能做好事,每一个 理知潜能都包含着两种极端。而无理知 • “能”与“不能”:有人认为不能就是潜能的被 潜能只能产生一种结果,如鸡蛋,要么 剥夺,如说那坐着的将永远坐着,因为他正坐着, 它的潜能不能实现,若实现,它必然 就不会站起来,因为没有任何可能性站起来的就 产生一只鸡,而绝不会为一块石头 是不能站起来。显然这是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些 学说认为潜能与实现是一样的。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书名简介
• 《形而上学》并非直接出自亚里士多德自己,而是由公元前1世纪吕 克昂学园的继承人安德罗尼柯整理亚氏手稿得出。安德罗尼柯是在整 理完关于自然哲学的手稿即《物理学》之后整理出的亚手稿,由于苦 于找不到合适的名字,只好称之为 “ta meta ta physika”(希腊 文),意为物理学(Phusike)之后,后人为了简便,去掉冠词,称 之为“Metaphusika ”。 • 黑格尔在对亚氏的著作分析后,依据《形而上学》第六卷第一章和《 物理学》第二卷第二章,认为我们称为“形而上学”的这部作品亚氏 把它叫作 “第一哲学”。 • 由于该书论述的是物理学之外的一般原理等抽象问题,因此该书传入 中国后,国人根据其内容曾译作《玄学》。又由于中国《周易·系辞 》中有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严复据此把 “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流传至今。
质料与形式
•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归 结在一起称为形式因。形式、动力、目的这三种 原因合而为一,因为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那个原 因(形式因)常常和事物所追求的的目的是同一 的,目的也即事物的动力,因而运动的最初源泉 也和它们相同。 • 因此,亚氏认为,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事物中同 一而不可分的两方面,事物最终是两者结合的产 物。
2014-6-16
潜能与实现
• 1、潜能的获得:与生俱来;由练习而获得;通过学习获 得。 • 2、潜能的实现:(1)由潜能过渡到实现是活动的被完成, 活动的完成过程是运动。(2)在当作用者与被作用者以 适当方式相遇这种潜能时,无理知潜能必然会且只能完成 一种实现;理知潜能则有两种可能的实现。选择怎样的实 现靠意志或愿望。亚氏用意志、愿望以指明对是非、利害、 善恶之选择。 因此,意志或愿望的选择是理知潜能动变而得以实现 的条件。(向好的方向实现) 书中第九卷第八章还指出,好的实现比相应的潜能更 佳,坏的更坏。
• 上述三点是因事物的本性而被称为“关系”,另外还有三 种情况也会形成“关系”。
关系
1、事物所属的一个科属是一个“关系词”,从而事物也成为 “相关” 例如“学术是关系词,因此学术中的一门,医学也成为一 个关系名词”(P120); 2、事物所具有的品质而被称为“相关” 例如“相等性是相关的,因为‘等’是两事物间的关系, 相似性也是如此,因为‘似’是两事物的关系”(P120); 3、事物因属性而“相关”(?) 例如“一人与某物相关,只因他碰巧是某物的一倍,而倍 是一个关系词;又或白之成为一关系词,只因碰巧那一物既是 某物的倍又是白的”(P120)。
《形而上学》全书概述
卷(Ζ )七:论述本体 卷(Η )八:物质与通式 卷(Θ )九:潜在与实现 卷(Θ )十:讨论元一、对反、间体 卷(Κ )十一:关于其他章节的若干摘 要,,含有物理学的部分内容 • 卷(Λ )十二:讨论了“是者”、本原、 宇宙运动的总因,至善 • 卷(Μ )十三和卷( Ν )十四讨论了一 些数学哲学的问题 • • • • •
质料与形式
质料与形式是亚氏用以考察本体的两个范畴。他认为,本 体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的。但形式比质料更本体,即形式 才是主要的本体。因为质料不满足本体的独立性和个体性。 在亚氏看来,质料是消极被动的基质,形式才是积极能动 的本质。形式给质料以规定性,质料才能成为某个个体, 质料本身不是任何个体。 • 质料本身虽然不是任何个体,但是它可以成为一切个体, 因而它是潜在的个体,因此质料是一种潜能或潜在本体; 形式使质料由潜在个体确定为一个个体,使它转化为现实, 因此形式是现实的本体。 • 就某一事物而言,只有在认识中,形式先于质料,形式是 现实,尚未获得自己的形式的质料是潜能。质料一旦获得 形式,它就成了现实的存在;在不同事物间,质料与形式 又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如砖瓦对于房屋是质料, 但对于泥土则是形式。
量的分类
本性 量 属性
得之于本体,亚氏的“线”的例子 “某些本体的含义就包括量元(每一段线的定义与 全线的定义是一样的)”(P116); 得之于本体的某些秉赋和状态 “例如多少、长短、阔狭、深浅、轻重以及其他” (P116)
以形容词作为属性。如文明的、白的。 “因为那具有文明的事物与白的事物本身具有量性,因而 它们(文明和白)也得了量性”(P116); 以运动和时间作为属性 “……有些则是在运动和时间上得其量性,因为运动与时 间一类的事物原应是一类量元,凡以运动和时间为其属性 的总是延续而可区分的。这里我指的不是那被运动的事物, 而是指那在其中运动的空间……”(P116) 以历史为例
• 亚氏提出质料与形式、潜能与实现是紧密 相关的,质料是形式的潜在,形式是质料 “潜在的东西当它已经完全是实在的, 的潜在性的实现。 并且不是作为它自己而是作为能动的 东西而活动的时候,她的完成便是运动” • 潜能不等同于今天我们讲的能力。亚氏的 潜能主要是一种动变之源,尽管他对潜能 的第三个定义提及能力。 • 潜能得以向实现过渡靠的是运动。在实现 与活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潜能是尚未存 在,实现是存在。由潜能过渡到实现,由 尚未存在过渡到存在是活动的被完成,活 动的完成过程是一种运动。
“例如人是具有某些素质的动 物,因为他是两脚的,马也是 具有某些素质的动物,因为他 是四脚的;圆是一个具有特质 的图形,因为这是没有角的, 这些显示主要差异的就是质” (P116-117)
质的两类含义
• 通过以上四点的分析,亚里士多德归纳出“质”的两类含 义(P117) 1
· 本体的差异,数的素质就具有这类基
质料与形式
(一)亚里士多德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 因、目的因。 质料因: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青铜是雕像的 原因; 形式因:事物的通式(也译作形式)或模型,亦 即事物本质。如球体是铜球的原因; 动力因:变化或停止变化最初所由以开始者。如 造物者一般来说就是所造物的原因; 目的因:一个事物为了它的缘故的那个东西。如 健康是散步的原因。
《形而上学》全书概述
• • • • 共14卷 卷(A)一:哲学大义。综述诸先哲哲学思想 卷(α )二:概论学术研究 卷(B)三:讨论哲学的研究主题,如本体、通则、属性、 科属、元一、数理等。 • 卷(Γ )四:规定哲学研究的范围:本体与通则,并论述 了矛盾律与排中律 • 卷(Δ )五:词类集释,集中解释了十五个哲学术语的含 义,如原、因、元素、是、本体、潜能、量、质、关系、 科属等 • 卷(Ε )六:对学术进行分类,并指出哲学是理论学术中 最高的,只研究独立而不动的对象,不研究作为“偶然属 性”的“是者”

质料与形式
• 质料与形式是相对而言的,是低级向高级的。 • 低级事物的质料被赋予形式转化为高级事物,实 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在低级事物尚未成 为高级事物之前,高级事物的形式是潜在的,只 有低级事物变成了高级事物,它才成为现实。 • 因此,高一层次的是形式,低一层次的是质料, 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就是潜能向实现转化 的过程。
潜能与实现
• 实现:希腊文对应的英文单词是现实的意思,因而实现也即现实,指 明一事物的存在,其存在方式与前所说的潜能不同。 • 实现是在类比的基础上得出的。如实际的建筑相对于能够被建筑,完 成的加工产品相对于未完全处理的东西,以及那已由质料形成的不同 东西对于质料。 • 无限和虚空没有各自的配对。亚氏说,至于无限,无限虽有潜能,但 亚也说:“一块材料与由此材料雕刻 并不指望其实现,仅在意识上潜在。虚空只有实现而没有潜能。 而成形的以及一切未制物转为至成品 • 实现不等同于某种活动。亚对于活动的规定:有限度的动作虽指向终 之间的诸对照。这些配对中,一项可 极而并非终极,每个动作并未达到终极,在做着的时刻、并未做完。 释为潜能,另一项就可释为实现。” 实现是活动被动完毕。如看与看见、想与想到,恰是同时的,亚氏将 后者称为实现,前一类是活动。由此,实现不是一种过程,而是达到 了终极目般说来被毁掉, • (1)运动或变化的源泉,存在于另外的事物中而非被推 不是由于具有一种潜能,而是由于不具有一种 动的事物中,或者它是作为另一事物在它自身中; 潜能和缺乏某种东西。对于这些过程,事物尚能 • (2)一个事物被另一事物动变(或被作为他者的自身动 不受影响或碎受影响而几乎无所变动,这就 变)的源泉 表现它具有一种潜能因此它达到了某种积极境界, 如建造的技艺是一种潜能, 而于被动变中能有所自见。 • (3)很好地或按照意图干好一项工作的能力 这并不存在于哪幢建筑物之中; 一病人忍受某些痛苦,我们就说他有 • (4)能被动变 忍耐的潜能;这个我们有时对他忍受了任何 而治疗的技艺是一种潜能,这 一些痛苦就这样说,有时则专指他的忍耐的 • (5)这样的状况,事物由于它而绝对地是不受影响的或 能在病人身上找到,但这病人 我们有时对那些能够走而不好好走的, 潜能有益于使病痊愈这一部分。 不能变化的或不易变坏都被叫作潜能 发生自疗时,他一方面虽是病人, 能够说话而不能称心如意地说话的人, 但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医师。 由此可见,亚关于潜能的论述总的来说是围绕着动变 说他们“不能”走路,“不能”说话。 之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