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人民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d586d577232f60dccca145.png)
C 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
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
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
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
材料一 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 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 战争中失去的土地。2月15日,这份密报被英国情报 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知道后认为这是对美 国的侮辱和挑衅。美国新闻界将电报公布后,全国一 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向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3天后,他被撤职。
(1)重心:西线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法国境内)1914.9 ①国家:德国→英法 ②特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1914年底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 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实力,推动战争进程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
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
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
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
材料一 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 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 战争中失去的土地。2月15日,这份密报被英国情报 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知道后认为这是对美 国的侮辱和挑衅。美国新闻界将电报公布后,全国一 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向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3天后,他被撤职。
(1)重心:西线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法国境内)1914.9 ①国家:德国→英法 ②特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1914年底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 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实力,推动战争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21 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21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32956b3b3567ec102d8aaa.png)
索姆河德愈奥下,方开结面始果困走:难下德重坡国重路,消每。灭况此法军主力的
战役为此成为计一划战失的败转,双方形成
巴黎
三、战争的结束和后果
1、战争的结束
1918年11月
2、战争的后果
同德十
盟 国 的 失 败 宣 告 结 束 。
国 宣 布 投 降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以
•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 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 美国的参战
再见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51 人教版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51 人教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e94d37524de518974b7d0d.png)
一、背景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再次飞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
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升级
帝国
(一战爆发的根源)
主义
国家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 间矛
帝国主义
侵略扩张、抢占殖民地、争 盾加
夺世界霸权(19C末20C初)
剧
2、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二、过程(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五、交战双方
同盟国: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协约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请思考
意大利 比利时 日本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
映的实质问题是
【B】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三条战线表格
战线 地理范围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部
和德法边境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
马尼亚
作战双方
英法 德
俄 德、奥匈
南线 巴尔干
塞尔维亚 奥匈
二、过程(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年6月) 2、战争爆发:1914年7月,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东线
3、主要战场:欧洲战场 西线: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 “一战的起因” :
•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 展的不平衡,使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 夺霸权,瓜分世界领土
•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英德矛盾最为 突出,争夺巴尔干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 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56 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56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7d48a98762caaedc33d420.png)
1913年欧洲主要帝国的殖民地分 布TOP3 No1:英国 No2:法国 No3:德国
一战前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一战前殖民地分布图 殖民地分布图
经济实力 殖民地分布 TOP3 TOP3 德国 No1 英国 英国 No2 法国 法国 No3 德国
德国集结的U型潜艇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英
三国协约
1870 年
26%
14% 6%
16% 38%
1913 年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 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 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 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 ? 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英国殖民地
法国殖民地
一战前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一战前德国的殖民地分布图 殖民地分布图
英国殖民地
法国殖民地
德国殖民地
火眼金睛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步入帝国主义阶段。为重新分 英国 割世界,德国与法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以 他们为中心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进 1914 年 7月 行疯狂备战。终于在1918 年 11 月,爆发了 意大利 一战。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见风使舵,加 入协约国一方。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 前规模的战争,最终以同盟国胜利而告终。 协约国 非正义的战争 这场正义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引人深思。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 结束
战争影 响 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 27个,同盟国4个) 灾难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41张PPT)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c299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c.png)
解析:飞机的出现,引起了欧美各国军事当局的高度重视,很快被用 于军事目的,材料中飞机的应用,体现了空战的出现促进作战飞机的 发展,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飞机正式参战是在1911年的意土战争; B错误,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升了飞机性能;D错误,空战是一战 中最激烈的作战手段之一。故选:C。
( B )7.下表“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表”(单位:百
一、一战的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欧洲主要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市场
夺取 原料产地
投资场所
激烈争夺
一、一战的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老牌1 资本主义强2国 新兴3资本主义强4国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6年凡尔登战役,战争主动权转向协约国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形势改变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 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
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
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918年退出一战。
下表“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 需品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中数值 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
1918年11月11日, 法国福煦代表协约国 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 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 车站福煦车厢里签署 了《贡比涅森林停战 协定》,德国宣布投 降,宣告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
灾难与觉醒——和平之思
三、 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1.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战争
( B )7.下表“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表”(单位:百
一、一战的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欧洲主要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市场
夺取 原料产地
投资场所
激烈争夺
一、一战的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老牌1 资本主义强2国 新兴3资本主义强4国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6年凡尔登战役,战争主动权转向协约国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形势改变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 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
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
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918年退出一战。
下表“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 需品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中数值 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
1918年11月11日, 法国福煦代表协约国 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 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 车站福煦车厢里签署 了《贡比涅森林停战 协定》,德国宣布投 降,宣告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
灾难与觉醒——和平之思
三、 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1.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901a2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7.png)
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19河池)“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
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
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A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
3、交战双方:
协约国
同盟国
4、三条战线 (欧洲战场):
西线、东线、南线
这说明了什么?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5、重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到12月19日
惨烈,损失大,有“绞肉机”“地狱 ”“屠场”之称。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 从双方来说,都是强盗的 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
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 目的是奴役巴尔干••••••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 的目的是••••••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 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 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意大利则要 ••••••在地中海建立霸权。——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 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 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 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28 人教版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28 人教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050b29700abb68a982fbd8.png)
出贡献。
课后作业:
请你来设计 一战的大事年表。
1914年6月 1914年7月
1916年 1917年 1918年11月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 美国、中国参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愿和平永驻人间,愿和平之鸽
永远翱翔于蔚蓝的天空。
谢谢指导!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讨论:
一战给你留下哪些思考?你 认为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一战是帝国主义 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爆发的,是一场非正义的
战争。
我们要珍惜和平,利用和平时机大力发展我国的 国力,反对世界霸权主义。青少年学生应抓住大 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作
课后作业:
请你来设计 一战的大事年表。
1914年6月 1914年7月
1916年 1917年 1918年11月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 美国、中国参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愿和平永驻人间,愿和平之鸽
永远翱翔于蔚蓝的天空。
谢谢指导!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讨论:
一战给你留下哪些思考?你 认为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一战是帝国主义 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爆发的,是一场非正义的
战争。
我们要珍惜和平,利用和平时机大力发展我国的 国力,反对世界霸权主义。青少年学生应抓住大 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19 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19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ac1e2dff00bed5b9f31dab.png)
A 塞尔维亚
B 萨拉热窝 C 德国 D 奥匈帝国 E 凡尔登
C E
D
BA
三、材料分析题: 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 加夫里诺·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 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中的“普林西波”他是哪国人?“他的子弹”射向 了哪国哪个人物?
1882年形成 的军事集团 1907年形成 的军事集团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B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 北约和华约建立
D 欧洲共同体建立
3、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 B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 《英法协约》的签订 D 《英俄协约》的签订
4、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
•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②识别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每一幅插 图(包括地图册)
中考要求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 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 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整合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16 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16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683873b307e87101f69685.png)
返回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一战英军的坦克
科技是把双刃剑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 了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
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
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
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
动脑筋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哪 些事件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答 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各交战国发生了革命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退出大战 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 1918/11/11)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史料分析: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
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 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 的目的可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 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 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
------威尔逊对德宣战演
说
请回答:
(1)美国是何时参战的?美国的参战对 协约国有什么影响?
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 37 人教课标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 37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f40fce0242a8956aece414.png)
1、战争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了巨额利润,给参战国人民带来了 巨大灾难。
2、战争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欧洲走向衰落, 美、日兴起。
3、战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还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 时间:1兵91力6年:时21月5间3至个:1师129月14年九月 兵 伤力亡::一 七伤结百十亡果三余::兵十万一西力个 人百线:师三 再一十 度百余 转五万 入十人 阵万地人战 结果:虽未决伤出亡胜:负三,十但四此万后人,
索姆河德愈奥下,方开结面始果困走:难下德重坡国重路,消每。灭况此法军主力的
战役为此成为计一划战失的败转,双方形成
折点。
相持局面。
凡尔登
巴黎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南线
4、扩大:1917年美、中等国对德宣战。 5、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
斐 迪 南 大 公 遇 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 索菲娅检阅了奥军在波斯尼亚举行的军事演习后, 来到了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
、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全面对抗。斐迪南深信, 有强大的德国作为靠山,整个巴尔干一定是奥匈帝 国的。小小的塞尔维亚仗着俄国撑腰,竟敢公然向 奥匈帝国叫板,真是活得有点不耐烦了,不给它点 厉害看看,它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车队驶进了闹 市区,路边欢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斐迪南虽然有 些累,但精神却十分亢奋,他坐直了身子,想对波 斯尼亚人显示一下奥匈帝国皇储的风范。
2、战争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欧洲走向衰落, 美、日兴起。
3、战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还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 时间:1兵91力6年:时21月5间3至个:1师129月14年九月 兵 伤力亡::一 七伤结百十亡果三余::兵十万一西力个 人百线:师三 再一十 度百余 转五万 入十人 阵万地人战 结果:虽未决伤出亡胜:负三,十但四此万后人,
索姆河德愈奥下,方开结面始果困走:难下德重坡国重路,消每。灭况此法军主力的
战役为此成为计一划战失的败转,双方形成
折点。
相持局面。
凡尔登
巴黎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南线
4、扩大:1917年美、中等国对德宣战。 5、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
斐 迪 南 大 公 遇 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 索菲娅检阅了奥军在波斯尼亚举行的军事演习后, 来到了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
、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全面对抗。斐迪南深信, 有强大的德国作为靠山,整个巴尔干一定是奥匈帝 国的。小小的塞尔维亚仗着俄国撑腰,竟敢公然向 奥匈帝国叫板,真是活得有点不耐烦了,不给它点 厉害看看,它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车队驶进了闹 市区,路边欢迎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斐迪南虽然有 些累,但精神却十分亢奋,他坐直了身子,想对波 斯尼亚人显示一下奥匈帝国皇储的风范。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6180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1.png)
英国第一:3000多万平方公里 法国第二:1200多万平方公里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德国第三:259万平方公里 意大利第四、美国第五
材料二: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占据殖民地形势图
英国第一:3000多万平方公里 法国第二:1200多万平方公里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德国第三:259万平方公里 意大利第四、美国第五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
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
B.美德超过英法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
D 3.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2)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 洲的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削弱欧洲,美俄崛起)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殖民地民族觉醒) (4)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启示和教训
德国、俄国、英国、法国参战
意大利参战
(加入协约国)
三、一战的过程(1914—1918年)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第二阶段:1916年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转折点)
索姆河战役(坦克参战) 第三阶段:1917年 美国参战,俄国退战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四、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
3.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恐怖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69 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69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ce7b39bb68a98271fefa60.png)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马恩河等战役 (1914年) 第二阶段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1915—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1916年)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索姆河
凡尔登
马恩河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等战役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萨拉热窝事件(导 火 线) 进程:三个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结果和影响 改变了国际格局 战争引起了革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直接原因: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 一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 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另一方: 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 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 意大利、日本等国。
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一 项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870 — 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英 德 1 3 1.3 4.6
法 美 4 2 1.9 8.1
3
2
4
1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 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主要呈现两种不同的类 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 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 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据材料一和二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索姆河
凡尔登
马恩河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等战役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萨拉热窝事件(导 火 线) 进程:三个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结果和影响 改变了国际格局 战争引起了革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直接原因: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 一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 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另一方: 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 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 意大利、日本等国。
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一 项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870 — 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英 德 1 3 1.3 4.6
法 美 4 2 1.9 8.1
3
2
4
1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 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主要呈现两种不同的类 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 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 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据材料一和二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53 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53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4134277fd5360cbb1adb32.png)
材料: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二
①表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国家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不成比例的现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③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 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 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 复返了!••••••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 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 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1914、7、28
1、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开始标志)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2、交战的双方:
一方: 同盟国: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 者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另一方: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 支持者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 日本等国。
各国相互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
12小时的轰击后,德军利用夜幕降临
的机会冲杀过去,但遭到法军的英勇
抵抗。德法两军展开了白刃战。那时
,法军提出“不许敌人过去”的口号
,很是鼓舞人心。天气虽然极度寒冷
,给行军带来很大困难,有些战士被
冻得不省人事,但醒过来后又参加战
斗。凡尔登之战从2月一直打到年底,
德军投入的兵力为50个师,损失近60
万人。法国投入兵力为69个师,损失
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
4、一战的导火线
—萨 拉 热 窝 事 件
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 灿烂的夏日星期天,在波斯 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大街发 出两响震惊世界的枪声,正 在此地访问的奥匈帝国皇太 子遇刺身亡。斐迪南大公的 访问,带有明显的挑衅性,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了 他。这就给奥匈帝国的出兵 带来了口实。于是,德、奥 便以此为借口,挑起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4年9月11日,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
“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
东线:俄→德奥(一胜一败) --------形成对峙局面
东西线陷入持久阵地战
.
5
结合作业本P3第8题材料一.二或学案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 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4、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导火线)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大战爆发:
在德支持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 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 国
③俄国退出战争 原因: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
.
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1917--1918年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①德国西线进攻(4次):1918年3月至7月 失败 ②协约国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福煦)
德.奥匈作战
西线:比利 时、法国北 部和德法边 境,由英法 对德作战。
南线:巴尔干
地区,由塞尔
维亚和奥匈帝
.
4
国军队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大战第一阶段:1914年 战争重心在西线
西线:马恩河战役
1914.9 英法联军→德军
德军撤退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破产
-----进入相持阶段
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
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 ②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
名称
凡尔登 战役
索姆河 战役
日德兰 海战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特征或意义
.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
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协约国能利用殖
半殖的资源,利于长期作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 哪些?
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
.
11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施里芬计划” 德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制定了著名的
“施里芬计划”:德国在西线集中主力6 周内打败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
“速战速决”
德皇威廉二世
对战争胜利信
心百倍,他对
即将开往前线
的士兵宣布:
“叶落之前你
们就能返回故
乡”。
.
14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目的: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 时间:1916年6---11月 时间:1916交年战2-双--方12:月英时法间联:军1→91德4年军 9月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
③德国投降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
10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P16【学思之窗】—[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二: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英法俄占27.9
英→ 英仍掌握制海权 德
.
特征或意义 时间最长.具有决定意 义战役(转折点)
规模最大战役
最大一次海战
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1917--1918年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①美国参战:原因 标志 影响
②中国参战:1917年 北洋政府 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 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煦xù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 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 良好队形。”
2、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 ②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
名称 时间
凡尔登 1916 战役 2-12
索姆河 战役
日德兰 海战
1916 6-11
1916 5
交战 双方 法→ 德
英法 →德
结果
德军歼灭法军主 力、迫使法军投 降的计划宣告失 败 未分胜负
⑴经济: 德奥集团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
主要原因
⑵军事: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实力
⑶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①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帝国解体; ②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⑷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意大利倒戈(参加协约国);美、日、中等中立 国参战,增加了协约国实力
.
12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给人类带来了 1、摧毁了四大帝国
巨大的灾难
2、欧洲中心地位的动摇
一
3、美日崛起
战 催生了新世界 4、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的 影
(国际力量对 比的变化)
5、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6、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整体
响
化方向发展(国联的成立)
人类社会的 影响
新技术的发展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人. 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13
(二)大战经过:三个阶段\三条战线\四大战役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阶段: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
持续四年
.
3
欧洲三条战线:
交战双方:协约国与同盟国
西线(决定作用)、东线、南线
东线:波罗的海
主要战线
南岸至罗马尼 亚,由俄国对
持久的原因:
1.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装备部队,加上 深壕沟.铁丝网等防御设施,使防御一方实力大增. 2.传统进攻方式很难在现代化设施面前奏效 3.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战场通讯困难,加 上受战略战术和装备的局限。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
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可能性原因
2、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
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根本原因
【具体表现: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 烈的斗争。三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 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 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