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脊柱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最终版)
床上坐起及床边坐位训练(静态/动态)
床上运动(良姿位,主动/被动)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程序示意图
注:BADL: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LIADL:复杂日常生活活动
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
一般是发病后6~8周内,此阶段压疮、痉挛 及呼吸道问题的预防是最重要的,ADL训练可以 启动,另外对病人及家属着重于未来治疗项目 教育也必须开始,神经损伤水平变化的监测也 是日常治疗的一部分。 康复目标:1、保持呼吸道清洁与畅通;
T7 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 T8 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 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 T10 第十肋间(脐水平) T11 第十一肋间(T10~T12之间) T12 腹股沟韧带中部
感觉平面-关键点(下)
L1 T12 与L2 之间上1/3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上髁 L4 内踝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3、平行杆内练习,减重训练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4、拐杖步行训练: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5、轮椅训练:轮椅转移、轮椅减压、轮椅驱动 等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轮椅减压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轮椅驱动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6、康复工程的应用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感觉检查包括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 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 分别评定打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 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检 查。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 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见图)。
脊髓损伤_精品文档
脊柱由24块分离的椎骨、 1块骶骨和1块尾骨及骨连 接形成, 脊柱中央有椎管, 容纳脊髓及其被膜和神 经根。
椎骨间的连结
椎间盘
韧带(前纵韧带、后纵 韧带、黄韧带、棘间韧 带、棘上韧带)
脊柱外伤后, 硬脊膜内外的小血管破裂出血 形成血肿压迫脊髓, 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性脊髓压迫症
状
血肿向椎管内扩散使截瘫平面上升, 后果严重
外伤后, 供应脊髓的动脉血 管痉挛缺血、甚至闭塞 导致脊髓缺血性损害
原发损伤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缺氧
脊髓形变以及压迫可造成细胞立即死亡、轴突 断裂、血管损伤,进一步导致细胞破坏。
下行纤维: ⑴皮质脊髓束(前束和
后束) 传导随意运动
⑵红核脊髓束: 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
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 (3)前庭脊髓束 兴奋支配伸肌的运动
神经元。 (4)顶盖脊髓束 兴奋对侧颈肌,抑制
同侧颈肌活动。 (5)网状脊髓束 参与对躯干四肢近端肌肉运动的控制。 (6)内侧纵束 协同眼球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 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 大:
颈膨大(C4-T1) 腰骶膨大(L2-S3)
脊髓节段: 每对脊神经根的 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共 31个节段。
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髓的生长速度比 椎管缓慢,脊髓长度短于椎管,因此形 成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
C1~4与同序椎骨相对应; C5~8、T1~4与同序椎骨上一节椎体相
2)脊髓休克
脊髓被横断与高级中枢失去联系后, 断面 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 处于无反应 状态的现象。
脊柱、脊髓损伤
•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 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 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 5.颈椎骨折脱位类型。颈3-7可发生椎体压 缩骨折;颈椎脱位由于一侧或二侧小关节 交锁所致;寰椎可发生爆裂性骨折 (Jefferson骨折);枢椎可发生凿状突骨折 及伸展型绞刑者骨折(Hangman's骨折)。 以及C1-2的脱位等。
• (4)脊髓后部损伤。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 深感觉、位置觉丧失,而痛温觉和运动功 能完全正常。
• (三)特殊检查 • 1.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 照斜位。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 2.CT检查:有利于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 椎间盘和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
• 3.MRI核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 极有价值。
• (二)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脊髓损伤 程度,但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 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 • 手术治疗目的是恢复脊柱正常轴线,恢复 椎管内径,直接或间接地解除骨折块或脱 位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稳定脊柱(通过 内固定加植骨融合)
• 其手术方法有: •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①在胸腰段常用哈灵顿棒(Harringron Rod),或鲁凯棒加钢丝(Luque Rod and wire);另外有Dick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等 方法。 • ②在颈椎常用钢丝棘突内固定加植骨融合。 •
×
五、治疗
• (一)单纯脊柱骨折 • 1.胸腰段骨折轻度椎体压缩。稳定型。患 者可平卧硬板床,腰部垫高。数日后即可 背伸肌锻炼。经功能疗法可使压缩椎体自 行复位,恢复原状。3-4周后可下床活动。
• 2.胸腰段重度压缩超过50%。应予以闭合复 位。①可用两桌法过伸复位。②可用双踝 悬吊法复位(图3-73)。复位后同样上石膏 背心固定3个月。
(完整word版)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1.脊髓震荡:脊髓受损伤之后短暂的传导及反射功能遭到抑制,是可逆性的生理性紊乱。
无肉眼及显微镜下可见的病理改变。
2.脊髓挫裂伤:其损伤程度可有所不同。
轻者有挫伤改变,但软膜保存完好,叫脊髓挫伤;重者脊髓软膜和脊髓都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出血及坏死,称脊髓裂伤,甚至有脊髓断裂。
3.椎管内出血:椎管内有出血,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及脊髓内。
血块可迫脊髓引起坏死。
4.脊髓缺血:当颈椎过伸或脱位时可使椎动脉牵拉,引起脊髓供血障碍、缺血缺氧、坏死。
血管本身受损、压迫也可产生同样现象。
5.脊髓中央灰质出血性坏死:是一种特殊而又严重的继发性脊髓损伤,可在伤后立即发生,并成为不断发展的脊髓自体溶解过程。
在伤后数小时和数天,受力点附近的脊髓中央管周围和前角区域出现许多点状出血,并逐渐向上下节段及断面周围扩展,有时可遍及整个脊髓,但脊髓表面的白质区较少出现这种出血。
脊髓坏死、水肿,各种神经组织成分被破坏。
整个病理过程在2~3天达到高峰,2周后逐渐出现神经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征象。
脊髓损伤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脊髓受损后,有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积储及释放,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等,使脊髓局部平滑肌受体处的浓度达到中毒的程度,有微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及栓塞,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破裂。
(医学课件)脊柱脊髓损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分三型: 第1型:齿状突尖端撕脱骨折, 第2型:齿状突基部、枢椎体上方横形骨折 第3型:枢椎体上部骨折,累及枢椎的上关节 突
(二)胸腰椎骨折分类
Denis分类(骨折稳定性) 骨折形态分类
Denis分类
稳定性骨折:轻度、中 度骨折,后柱完整。或 单纯附近骨折。
下颈椎损伤
1、压缩性骨折: Ⅰ度(1/3)颈部支具固定8-12周 Ⅱ度(1/2)、Ⅲ度(2/3)手术治疗
2、爆裂骨折,常合并脊髓损伤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脊椎骨折
3、骨折脱位:
无椎间盘损伤:颅骨牵引
椎间盘损伤、关节交锁: 前路或前后路手术
颈椎过伸性损伤:
椎管狭窄:后 路单开门椎管扩大 成形
竭,呼吸道感染痰液咳不出来,已有窒息者。
2、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 伤后导尿管定期开放,训练自主膀胱功能, 教会病人遵循严格无菌操作法,自行定时插导尿管排尿。 需长期留置导尿而又无法控制泌尿系感染者可作膀胱造瘘术 人工神经-内脏反射弧
3、褥疮:长期受压,神经营养改变 4、体温失调:自主神经功能混乱,受伤平面以下皮
第二节 脊髓损伤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治疗原则
病理
1、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及细胞结构正常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灰质内出血较少,白
质无改变。 3、完全性脊髓损伤:灰质内多灶性出血,
临床表现
1、脊髓震荡:损伤平面以下反射完全消失或 大部分消失,数小时或数天恢复。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1)前脊髓综合征:下肢重于上肢,保留位置和深感觉。 (2)后脊髓综合征:运动功能和痛温觉、触觉存在,深感觉
骨盆骨折诊断步骤
1、监测血压 2、建立输血补液途径 3、视病人情况及早完成各项检查 4、嘱病人排尿 5、诊断性腹腔穿刺 6、超声检查
(word完整版)imageJ测脊髓损伤体积
Image J 测脊髓损伤的体积组织:脊髓长度:10mm切片厚度:100um准备工作:1 损伤后30min,断头处死,共处死6只大鼠用于实验.然后取出损伤区域的脊柱,10mm,置于4%多聚甲醛中过夜.2 待固定完全后,取出脊髓,放入30%蔗糖缓冲液中进行脱水.3 待脱水完全后,用滤纸吸干组织表面液体,置于冰冻切片机内,速冻,备用.4 用冰冻切片机行连续切片,由损伤前端开始切,切片厚度为100um,依次黏贴在载玻片上,每张载玻片贴4片,顺序为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并做好起始标记。
同时载玻片亦按顺序放置在玻片盒中,备用。
5 待所有切片切完后,用olympus显微镜拍照,选取40×的照片,并依次编号,备用。
6 镜台测微尺图像拍摄:将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然后用olympus显微镜,在同一焦距下,分别用4倍,10倍,40倍物镜拍摄,并分别进行编号,备用。
ImageJ软件测量损伤体积(LV)的操作方法:1 安装ImageJ软件(已经安装该软件的直接进入第二步)ImageJ软件下载,(版本1.42)直接双击下载后的程序即可安装,软件运行最少需要64M 内存,可以在Windows、Linux、Mac OS等操作系统上运行。
2 损伤体积(LV)测量的具体流程2。
1获取图片将olympus显微镜中拍摄的组织照片和测微尺的照片拷贝到个人电脑,建立文件夹并命名“脊髓损伤体积测定”,然后对其进行LV测量。
在测LV之前,我们需要对标尺进行校正。
2.2标尺设定运行ImageJ软件,导入标尺图片,点击工具栏选择 straight lines(直线工具),用鼠标左键在标尺上画一段直线(这样就能确定我们所画的直线的长度),点击菜单栏中的Analyze→set scale(分析→设置标尺),自动弹出“set scale(设置标尺)”窗口,设定“known distance”选项为“”(刚才所画的已知长度),设定“unite of lenth”选项为“um”(已知长度的单位值),在global选项中打钩.表示所用的图像都由像素转变为μm。
完整word版1脊髓损伤概述
脊髓损伤基础解剖结构(-)脊椎节段图1脊柱的节段1、颈椎7块,以C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颈椎第5节段为;C5节段,为T、胸椎12块,以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胸椎第32 ;T3节段,为L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腰椎第2、腰椎35块,以L2;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54、紙椎块,合并为一块砥骨,以SS4;舐椎第4节段,为45、尾椎块,合并为一块尾骨(二)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神经系统分类1和Central Nen-ous System, CNS神经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整合与协调神经信号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输入与传出;承载高级精神功能,例如思考、学习等。
或自中枢神经系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神经纤维与细胞体,对脊柱神经根及相应的外周神对颅神经,统发出的神经纤维或细胞体,如1231经。
1、脊髄2对紙神5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脊髓共包括31对脊神经,8 对颈神经,12腰椎上缘,以下为马尾神经。
对尾神经。
脊髄终止于第2经,1 灰质位于脊髓横断面的中部,脊髓的横断面解剖显示,脊髓包含灰质与白质。
形的四周支柱成为HH 形区域,外周包围着白质。
灰质内主要为神经细胞,呈)。
灰质包含有左、右两侧询角和后角。
角(hom灰质外周包围着口质,白质内包括神经纤维、神经胶质和血管。
神经纤维组2成了脊髓传导通路,包括上行通路、下行通路和节间通路(具体功能详见图)。
与表1Fasciculustract tract障束根形束诈筋小脑束皮皈许越外例束皮质许前前侧束许小脑腹側來许®S丘脑,毁側來脊简的横断面解剖图2脊髓通路的定位与功能描述表1内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上肢本体感觉楔形束:外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肌肉位置和张脊髓小脑束表皮外侧束力,无意识本体総瞬感觉侧腹部束皮质脊髄前侧束 A三壬运动3、脊髄各通路与脑干的联系(1)皮质脊髓通路在脑干交义向对侧延伸下行脊髄丘脑外侧束腹外侧束■疼痛和温度觉脊髓丘脑腹侧束腹侧束粗糙物体的轻- 触觉和压力觉皮质脊髓外侧束运动:-深部外侧束■内侧(颈)外侧(锥体束)(紙)运动:颈部与躯干内(2)脊髄小脑通路未发生交义,向下行3)脊髄丘脑通路在脑干下方交义且上行(4)背侧通路上行,于脑干处交叉向对侧延伸上行(4、上行通路与下行通路)上行通路1 (,脊髓节段)脊礎丘脑通路(疼痛和温度觉)进入脊髓后随即发生交义(于1・2若脊髓丘脑通路损伤会并延伸至大脑皮层。
(完整word版)脊柱脊髓损伤
(完整word版)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脊髓损伤第一节脊柱、脊髓解剖与损伤特点脊柱共有33节,其中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和尾椎4节。
由于骶、尾椎多呈融合状,故实际参与活动的仅26个椎骨,脊柱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及将头颈及躯干的负荷力传导至骨盆(再向下达双足部)。
因此,在跳跃时易因坠落而引起脊柱骨折,亦易被工事塌方而引起伴有脱位的骨折;另外易遭受落于身后的爆炸物致伤。
一、脊柱各节段的解剖与损伤特点(一)颈椎1.寰椎:即第一颈椎,呈不规则环形。
除纵向暴力引起的骨折外,任何火器件损伤波及此处,均立即丧生。
2.枢椎:即第二颈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称“齿突”,其损伤特点与前者相类同。
3.普通颈椎;指第三、四、五、六颈椎而吉。
由椎体、椎弓及突起等三部分所组成。
此段颈椎受损率最高,尤其是第五及第六两节。
4.隆椎:即第七颈椎,其棘突长而粗大,明显隆起见于颈项部皮下,因其表浅,易为直接暴力所损伤。
(二)胸椎胸椎外形与颈椎的隆椎相似。
每节各有一对肋骨,由于结构的特殊加之胸廓的作用而不易脱位,在战伤时,因其长度大,且表浅,受损发生率最高。
(三)腰椎体积最大,小关节面多呈矢状,下腰段椎管多呈三角形或三叶草形如超限活动,则易引起损伤,引起椎管及根管内神经受累。
二、椎骨的连接及损伤特点椎骨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椎间盘及椎骨本身的韧带。
(一)椎间盘椎间盘由纤维软骨组成,并连接于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的主要结构。
其主要组成成份有:1. 纤维环:为周边部的纤维软骨组,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此种结构对增加椎间关节的弹性,扭曲与旋转等有利。
2.髓核:为富有水份、类似粘蛋白物的弹件组织,内含有软骨细胞与纤维母细胞。
幼年时含水量达80%以上,随着年龄增加而水份递减。
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除连接椎体外,固其富有弹性,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与颅脑的震荡,并参与颈椎的活动及增加运动幅度,遇有闭合性损伤(传导、扭曲等)易引起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或脱出。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定义:脊柱脊髓损伤常发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症状体征一,脊柱骨折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运动和痛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的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和深压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Brown-Sequards Symdrome):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脊髓损伤第一节脊柱、脊髓解剖与损伤特点脊柱共有33节,其中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和尾椎4节。
由于骶、尾椎多呈融合状,故实际参与活动的仅26个椎骨,脊柱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及将头颈及躯干的负荷力传导至骨盆(再向下达双足部)。
因此,在跳跃时易因坠落而引起脊柱骨折,亦易被工事塌方而引起伴有脱位的骨折;另外易遭受落于身后的爆炸物致伤。
一、脊柱各节段的解剖与损伤特点(一)颈椎1.寰椎:即第一颈椎,呈不规则环形。
除纵向暴力引起的骨折外,任何火器件损伤波及此处,均立即丧生。
2.枢椎:即第二颈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称“齿突”,其损伤特点与前者相类同。
3.普通颈椎;指第三、四、五、六颈椎而吉。
由椎体、椎弓及突起等三部分所组成。
此段颈椎受损率最高,尤其是第五及第六两节。
4.隆椎:即第七颈椎,其棘突长而粗大,明显隆起见于颈项部皮下,因其表浅,易为直接暴力所损伤。
(二)胸椎胸椎外形与颈椎的隆椎相似。
每节各有一对肋骨,由于结构的特殊加之胸廓的作用而不易脱位,在战伤时,因其长度大,且表浅,受损发生率最高。
(三)腰椎体积最大,小关节面多呈矢状,下腰段椎管多呈三角形或三叶草形如超限活动,则易引起损伤,引起椎管及根管内神经受累。
二、椎骨的连接及损伤特点椎骨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椎间盘及椎骨本身的韧带。
(一)椎间盘椎间盘由纤维软骨组成,并连接于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的主要结构。
其主要组成成份有:1. 纤维环:为周边部的纤维软骨组,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此种结构对增加椎间关节的弹性,扭曲与旋转等有利。
2.髓核:为富有水份、类似粘蛋白物的弹件组织,内含有软骨细胞与纤维母细胞。
幼年时含水量达80%以上,随着年龄增加而水份递减。
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除连接椎体外,固其富有弹性,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与颅脑的震荡,并参与颈椎的活动及增加运动幅度,遇有闭合性损伤(传导、扭曲等)易引起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或脱出。
在开放性损伤情况下,因局部血供差,易感染且难以治愈。
(二)韧带除各椎段所特有的韧带外,整个脊柱卜之韧带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1.椎体间韧带(1)前纵韧带:它为人体中最长而又坚韧的韧带。
起干枕骨的咽结节,经诸推体前面抵于第一或第二骶椎前面。
(2)后纵韧带:起自第二颈椎(部分纤维上延移行于覆膜),沿诸椎体后面抵于骶管。
2.椎弓间韧带(1)黄韧带:或称弓间韧带,为黄色弹性纤维组织构成外形为扁平状,位于上下椎板之间。
起自上位脊椎椎弓板下缘的前面,下缘止于下位椎弓板上缘和其后面,十分坚韧。
此韧带的作用主要是限制脊椎过度前屈及参与维持椎骨的正常对依。
(2)棘间韧带:因连于两个棘突之间,前方与黄韧带愈合,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或项韧带。
(3)项韧带:为颈项部强而有力的韧带,主要维持头颈部的直立体位。
(4)棘上韧带和横突间韧带:此两者在颈部不发达,主要见于下段脊柱,其作用丰要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附着于脊柱上之韧带一般不易损伤,除非暴力过猛可引起腰部的棘间及棘上韧带损伤外,椎体前方韧带的断裂多与骨折脱位伴发。
因此,在诊断及伤情判定时应注意。
三、脊柱的生理功能脊柱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体形、保持身体的运动与平衡、重量传递及保护脊髓、内脏等。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脊柱的活动功能颈椎最为灵活,包括旋转、伸屈及侧向,从而保证了人体的生活需要;腰椎次之,但其范围较之颈段明显为小;胸椎受胸廓的固定作用,其活动度微乎其微。
(二)脊柱的负载作用脊柱的载荷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体的三个倒三角完成,即;1.上三角:指以头顶水下切线为底边,通过头颅两侧形成夹角,致使头颈部的负荷集中于下颈段。
在一般情况下以颈5—6所受的压应力最大(图3l—9)。
2.下三角:指以双侧髂嵴水平线为底边,并通过骨盆及髋部两侧,将头颈、躯干及盆腔的负荷,沿身体中部使力量向下传递的倒三角形力学结构。
3.中三角:介于前二者之间,是以双侧肩峰为底边,沿胸腹两侧将头、颈、躯干之负荷集中至腰骶椎的倒三角形力学结构。
三个倒三角形结构,以下三角所承受负荷力强度最大;在外伤情况下,颈5~6段、胸l2~腰1段发生率更高,尤其是在高处坠落情况下,主要是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交于此处之故。
(三)保护功能脊柱通过其骨性结构及各种韧带、硬膜等结构对脊髓起着保护作用,除非火器伤或十分强大的外力或者柱本身病变,一般不易直接伤及脊髓。
另外脊柱前方的胸、腹及骨盆等部位的内脏亦受到保护与支撑,尤其是在胸部,脊柱与肋骨组成的框架结构,使心脏、肺脏及纵隔内组织得到充分保护,这也是人类生存与延续的解剖学基础。
(四)维持人体的体形脊柱的生理弯曲构成了人体曲线美的基本条件,一旦此种生理弯曲改变,即便是其中的一小段、也必然使这种完美的人体造型遭到破坏,并同时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步态及姿势等。
四、脊髓(一)脊髓的结构脊髓外观为扁圆形柱状,全长40~50cm,上方在枕大孔处与延髓相延续,下方呈圆锥形,尖端伸出一细长之索状物,称为终丝。
在颈髓与腰髓处各有一膨大区,上方颈膨大位于颈4~胸1节段;腰膨大则位于胸10~腰1处。
脊髓的被膜外层为坚韧的硬脊膜,中为薄膜状的蛛网膜,内为紧贴于脊髓表面的软脊膜。
脊髓的中央部为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利部分胶质细胞构成,有大量运动(前角)及感觉(后角)细胞群所组成;灰质的周围为白质由密集的脊髓纤维组成,以前、后外侧沟为界,将其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
在灰质连合的前方,有白质前连合;后方亦有白质后连合。
白质中的神经纤维视其传导通路不同的走向,又可分为上行束和下行束。
上行束为脊髓向脑部传达的纤维,下行束为从脑传向脊髓的通路。
节间束为节间的联系纤维,多于灰质外面,构成一薄层,又称为固有束。
脊髓的血液循环主要来源于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动脉冠及根动脉,脊髓的血供与脊髓伤病关系广分密切,无论是对脊髓血管的直接损伤与压迫,或是间接波及脊髓血管正常供血的损伤,均影响脊髓生理功能的转归与康复。
(二)脊髓的生理1.感觉的传导(1)浅感觉:指轻触觉、痛觉和温度觉。
(2)深感觉:又称本体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压觉和震动觉。
(3) 内脏觉:指胃肠、膀胱等脏器的痛、胀感觉。
(4) 复合感觉:又称立体感觉或辨形感觉,即闭目后能察知物体的大小、形态、质量等,由深浅感觉复合而成。
2.运动的传导:人体肌肉均由脊髓前角大运动细胞所支配,每个细胞的轴突与其所支配肌肉纤维合成一个运动单位。
此细胞一旦破坏则引起瘫痪。
3.躯体的营养作用:前角细胞对所支配的肌肉及骨关节具有营养作用。
如该细胞破坏则可出现肌萎缩及骨质硫松等现象。
4.支配内脏活动:主要通过脊髓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血管的舒缩、腺体的分泌和立毛肌的收缩发挥作用。
5. 反射活动:主要为伸反射和屈反射,其与脊髓的定位关系密切。
(1)伸反射:又称牵张反射。
其反射弧位于脊髓内,并受皮层脊髓束影响。
前者破坏反射消失,后者受阻则由于肌张力增高而反射亢进。
此有助于诊断。
(2)屈反射:属于防御反射性质,即当肢体或内脏受到刺激后迅速出现收缩。
第二节致伤机制、分类与病理解剖[致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暴力:1.直接暴力:指直接作用于脊柱脊髓之外力.平时较为少见;战时主要为火器性损伤,脊髓伤伴发率高,且多合并有胸腹内脏伤。
2.间接暴力:主要因作用于头颈及足臀部的暴力纵向传导至脊柱的某一节段,由于压应力的作用而引起骨折(或伴有脱位),并可因暴力的方向不同而分为:(1)垂直压缩暴力:指椎节遭受与脊柱相平行的纵向暴力所引起的损伤。
此时以椎体压缩及断裂为多见。
亦可伴有附件骨折。
(2)屈曲压缩暴力:当人体落下时,由于防御性反射作用,机休多取屈曲位,以致引起椎体的横形压缩件改变,严重者可合并脱位及小关节交锁,尤以颈椎为多见。
(3)仰伸压缩暴力:由于某些操作或运动锻炼的体位要求(如体操及游泳等),或自高处坠落时中途遇到物体阻挡,可使脊柱呈仰伸状,以致易引起前纵韧带及后方椎板与小关节损伤。
在颈段则易出现行髓过伸性损伤(或脊髓中央管症候群)。
(4)侧向压缩暴力:指坠下时身体侧向左、右一侧者,以屈侧椎体压缩及小关节损伤为多见。
(5)旋转压缩暴力:即当落下时身体呈旋转体位,多与前数种损伤伴发。
3.肌肉拉力:以腰椎多见,常发生于腰部突然侧弯或前屈,以致引起横突或棘突撕裂性骨折。
此外尚有病理性骨折,多由于脊柱椎体有转移性肿瘤或骨疏松病时,稍许外力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样病变,此种情况在临床上易与外伤性者相混淆。
[分类]一般多选用以下两种分类方式:(一)野战外科分类法即从战伤的角度将此种损伤分为以下两大类:1.闭合性脊柱脊髓伤:指损伤节段的脊柱及脊髓与外界空气不相交通者。
2.开放性脊柱脊髓伤:(1)根据致伤因素的不同对分为:①枪弹伤——即遭受各种子弹弹头直接击中致伤者。
②弹片伤——指各种炸弹或炮弹片致伤者。
③刺伤——因锐性凶器直接引起脊柱脊髓伤者,平时亦可见到。
④复合伤——指同时伴有核辐射或冲击波损害的开放性脊柱脊髓伤者。
(2)依据伤道持点不同可分为:①椎节及椎管刺伤——锐性物伤及椎节组织直接进入椎管伤及脊髓者;②椎体伤——弹丸(片)仅伤及椎体者;③椎管周围切线伤——弹片或弹头于椎管壁外围穿过者,一般多伴有管壁破裂及脊髓伤;④椎管盲管伤——弹九(片)进入椎管并停留在椎管内或椎管旁骨质内,脊髓损伤多呈毁灭状;⑤椎管贯通伤——指致伤弹片或枪弹穿过椎管者,脊髓亦多随之呈横断状;⑥椎骨旁伤——指弹丸停留在椎骨周旁者。
(二)平时分类法详见野战外科学[病理解剖特点](一) 闭合性脊柱脊髓伤1.脊柱椎节骨与关节损伤: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解剖改变主要有以下数种表现:(1)伸展型损伤:主要表现为关节突骨折或椎板向椎管方向塌陷性改变,以致对硬膜囊形成压迫,轻者感觉障碍,重者可引起截瘫。
伴有椎体间关节自前方分离或椎体中部分裂者较为少见。
前纵韧带虽可完全断裂,但临床上亦非多见。
棘突骨折并向前方塌陷者偶可发现,多系直接作用于棘突上的暴力所致;此时,其多伴有软组织挫伤。
关节突跳跃征在腰椎节段十分罕见,但多见于颈椎。
(2)椎体压缩性骨折:最为多见,可出现:①椎管矢状径减少——其减少程度与畸形的角度大小呈正比,并易引起对椎管内组织的压迫。
②椎管延长——由于成角畸形,其后方椎间小关节关节囊因呈展开状而使椎管后壁拉长,以致椎管内组织(特别是后方部分)及血管均处于紧张状态,易引起损伤,尤其是当节段长度超过20%时。
③降低椎节的稳定性——压缩愈多,其稳定性愈差,除因为小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外,且由于成角畸形本身就已经改变了脊柱的正常负荷力线,易引起椎节失稳。
(3)椎体爆裂型骨折:此种类型骨折时,椎体后缘骨片最易进入椎椎管,脊髓易受压;且在X线片上又不易被发现,易漏诊;由于后纵韧带在损伤时多同时断裂,以致对椎体后方的骨块失去连系,即使通过牵引使椎体骨折获得复位,而该骨片却难以还纳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