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产业的调整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选择若干 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较短时间内见效,使战略 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 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 统产业的科技含量。” —— 温家宝总理
新材料——发展战略性新兴战略产业的基石
2009 年11 月3 日,温总理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明确将新材料产业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发展对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目前,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 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 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 国际产业链低端。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 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 材料技术突破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 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这也正是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在空间。
下一个政策扶持的支柱产业
1.温总理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 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经济增长结 构的重要一环 3.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 4.政策空间决定投资机会
2010政策导向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
政策空间决定投资机会
1、产业政策 2、财政补贴 3、税收优惠 总体而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将是一个可持续的 长期的过程,必将引起资本市场良好的反响。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支柱产业 ——经济发展转轨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录
1、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支柱产业 2、战略性新兴产业会成为贯穿2010 年的重要投资主题 3、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 4、中国新材料产业有望获得政策的持续扶持 5、“从产品到市场”——新材料产业投资逻辑
7、电动汽车:经过近10 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与世界 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市场需求和经济 效益三个方面的充分论证,尽快确定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 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
“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至关重要。” “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 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 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 料技术突破问题。必须加快微电子和光电 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 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 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 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 温家宝总理
2、新材料:新材料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制造”总 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所以,中国提出下一步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 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 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3、信息通信: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其中, 美国提出的“智慧地球”,简单说来就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我国已启动传 感网方面的研究。信息网络产业将是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
1、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 2、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3、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具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新能源发展将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 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新兴能源产 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中。
从产品到市场—新材料产业投资逻辑
产品定位 产能过剩与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挖掘
产品定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发展重点将围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六大方 向展开: (1) 现代交通运输:如轻量化汽车,高速铁路,远洋货轮等; (2) 高效清洁能源:如半导体照明(LED),风电、太阳能及其能量存储系 统,热核聚变等; (3) 环境资源:如镁、稀土等储量丰富的特色战略资源材料,清洁煤化工、 秸秆材料综合利用 等; (4) 民生产业:如小城镇化和城市化所需的绿色建筑材料,涉及文化娱乐和 传媒介质等的新一 代先进显示材料,与人口安全相关的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设备等; (5) 国防领域:重点在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 材料技术、纳米材 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领域; (6) 智能绿色制造:在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 结构材料、纳米材 料和器件等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未来成功的新材料公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 对上游资源的垄断的公司; - 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公司; - 在行业中最大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的公司; - 将上中下产业链重新整合过的公司; - 定位于细分市场,竞争对手少的公司; - 受益于国家新政策,尤其是符合节能环保要 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 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 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 药研发产业链,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 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生物育种:21 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著提高农业 和人口健康水平。中国要自己解决13 亿人的吃饭问题,根本要靠科技。但转基因 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一直受到舆论抵制。、 6、节能环保:目前全球的节能环保技术主要掌握在日美等发达国家手中,如何 实现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让,已经成为全球气候谈判博弈的焦点和新 的国家间贸易谈判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