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
shè



ruò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 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 剑/若此,不亦惑乎?
3、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
词语,翻译课文。

刻舟求剑
jù立即
当堂训练
• • • • • • • • • • • • • 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下列练习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①履( ) ②宁( ) 3.解释字词。 (1)履( ) (2)操( ) (3)宁( ) (4)罢(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案.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当堂训练
• • • • • • • • • • • • • • • • 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作业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2.为下列字注音。 ①坠( ) ②遽( ) ③契(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 ) ②是( ) ③遽( ) ④求( ) 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其舟( ) 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 《 吕舟 氏 春求 秋 》剑
作者作品简介:
1、吕不韦,战国末期政治家。 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 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 千。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 春秋· 察今》。《吕氏春秋》, 也称《吕览》,是吕不韦使其 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书 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 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 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 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 高妙,不可更改。
助词,不译

他的
渡水 qì 雕刻
楚人有涉江 者,其剑自舟中 坠于水。遽契其 舟,曰:“是吾 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 者入水求之。舟 已行矣,而剑不 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糊涂

这儿 雕刻 记号 的地 方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遽契其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现实意义: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 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课堂练习:
一、解释加红色词的意思: • 遽契其舟 不亦惑乎 • 是吾剑之所从坠 二、翻译句子: • ----剑自舟中坠于水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三、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船靠岸以后,楚人没捞到剑可能会 想些什么? 2、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 3 、如果你是和他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 到整个情景想对楚人说些什么?
•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寓意:
不懂得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 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
共同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写法评析: 《郑人买履》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 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通过对比、反问揭示其错误实 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 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对比 议论发人深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