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专家讲座

第19页
错觉研究:你看到了什么?
感觉和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20页
感觉和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21页
错觉利用
一家面积不大商店, 为了增添热烈气氛, 在商店两面墙上 镶上巨大镜子, 使用户进入时感觉商店面积很大。
感觉和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22页
利用颜色对比错觉, 提升经济效益
日本三叶咖啡店老板发觉不一样颜色会使人产生不一样感觉,但选取 什么颜色咖啡杯最好哪? 于是他做了一个有趣试验:邀请了30多人, 每人各喝四杯浓度相同咖啡,但四个咖啡杯分别是红色、咖啡色、黄 色和青色。最终得出结论:几乎全部人认为使用红色杯子咖啡调太浓 了;使用咖啡色杯子认为太浓人数约有三分之二;使用黄色杯子感觉 是浓度恰好;而使用青色杯子都以为太淡了。从此以后,三叶咖啡店 一律改用红色杯子盛咖啡,既节约了成本,又使用户对咖啡质量和口 味感到满意。
感觉 知觉 感觉是知觉基础, 知觉是感觉深入。
感觉和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6页
感觉特征
1)适宜刺激 2)感受性和感觉阈yù限 3)感觉适应 4)联觉
感觉和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7页
案例:
热带国家某快餐店墙壁原为淡蓝色, 给人以清凉 宁静感觉, 用户浅斟慢酌, 流连忘返, 影响了餐桌 周转率。以后店主将墙壁刷成橘红色, 用户进店 后安, 吃完饭立刻离去, 从此餐桌周转显著提升。 可见, 巧妙利用联觉原理, 能够有效地对消费者 行为进行调整和引导。英国一家企业依据人嗅 觉位于大脑情感中心, 气味能够经过情感中心直 接对人态度和行为产生强烈影响原理, 专门为商 感觉和店知觉在提营销中供的运用能够给人带来宁静感, 方便诱使用户延长第8页
感觉和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15页
第二章 感知觉138页PPT

K =△I / I
(3)阈下刺激的心理效应:
低于绝对感觉阈限的刺激,虽然我们 感觉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 例如,低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刺激能引起脑 电波的变化和瞳孔的扩大。
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中正在 播放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的胶片被处理过,加入 了“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的广告语 ,只是这两条广告信息播放的时间是3/1000秒, 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但是比较 试验前后电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销量,人们 惊奇地发现:爆米花销售上升了58%,可口可乐 销量上升了18%。
错觉在生活中的应用
冷暖色调的应用
红橙黄、绿蓝黑、灰白紫 咖啡杯为什么常是红色?
横竖条纹的应用 商场音乐的选择 举例:
电影霓虹灯制作 日本桥面的设计 商场促销的合理应用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语言直观 电化教学
形象与语言结合时的注意事项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感觉出的两个同 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K =△I / I
心理物理法
第二节感知觉基本规律
感受性的变化
例子:调香师 感觉适应
刺激的持续作用带来的 感受性变化
明适应和暗适应
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联觉
3、 感觉的种类 (1)视觉
适宜刺激: 400-760毫微米的 电磁波,即可见光
视错觉游戏
中间的确是个正圆, 不相信用仪器量!! !
视错觉游戏--“完好的圆”
【解析】虽然端点看 起来不连在一起,左 边弯曲部分也显得比 右边的小一点,但其 实这是一个完好的圆 。
管理学第二章感觉和知觉课件

运动知觉受多种因素制约:
运动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定位;刺激物的照 明和持续时间;视野中参照点的存在; 物体离主体的距离。
▪ 所谓似动知觉(relative motion),是 指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 现,使人觉得是一个静态度物体,即同 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 (四)知觉的恒常性
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 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 变。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 常性与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
▪ (三)、运动知觉
▪ 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 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各种主客观条件, 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 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 静止和运动状态等。
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
所谓真动知觉(real motion),是指对 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动知觉。我们 所见到的物体,它本身确实是在移动, 而且该物体的移动速度是可以经肉眼察 觉的。
2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词可以唤 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 极作用的一面。一方面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增进知 觉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已有知 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的消极定势作用;另外知觉 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效应,还能形成事物表象。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知识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活动 的必要条件。
感觉剥夺实验装置
二、感觉的种类
(一)外部感觉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 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
上课时,老师停止声音。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 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官,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原理: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 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 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 平淡而不易记忆。
• 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 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 背景上则显得亮些。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 感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有关心理活动共同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 被抑制。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 分信息。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 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 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 各种刺激。
感觉

三、感觉的种类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 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 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 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 衡觉和机体觉。
内部感觉
3.前庭平衡功能障碍 这可能与前庭功能障碍关系密切。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 :学习困难儿童可能前庭功能未见下降,但他们往往对 前庭的统合存在问题。地心引力对人类的影响最大,人 的翻、爬、坐、站、跑的学习与前庭关系密切。前庭功 能影响了身体和周围环境协调。胎位不正、爬行不足及 早年活动不足都会引起前庭不足。失常的儿童会表现为 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手脚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撞桌 椅,爬上爬下,不安地乱动,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 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2、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 (1) 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 不同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分析器的感受性。这 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分析器受到强烈刺激持 续作用,感受性会降低;另一方面,分析器受到微弱刺 激持续的作用,感受性会提高。 比如,在车间或运动场播放轻音乐,能够提高工人、体 育运动员的光分析器、运动或平衡分析器的感受性;而 强烈的声音所引起的听分析器的活动,就会降低同时发 生作用的光、运动以及平衡分析器的感受性。
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 可表现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一方面可能 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右脑半球的功能有关 。这类障碍在儿童可表现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 右分辨不清,易迷失方向,还会表现视觉的不平顺。视 觉的跳动原本是婴幼儿的自然现象,人的视觉天生是不 稳定的,所以婴幼儿最喜欢看车子外的移动物体,跳动 的物体比静止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随着年龄的 增长,视觉也逐渐地稳定,便能做左右或上下的移动, 这也是阅读的。儿童若视觉不稳定,便无法做平顺移动 ,所以看书会跳字、跳行,严重的无法进行阅读,做功 课眼睛也容易疲劳,造成学习能力的不足。
感觉知觉注意

体育运动中的触觉
有些球类项目要求运动 员熟悉“球性”,这在 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运动 员的触觉敏感性。
篮球、手球运动员体 现在手掌和手指皮肤 上,足球运动员体现 在脚背和脚内侧上。
皮肤触觉敏感性仅仅 是基础,要经过长期 专项训练才能发展起 这种专项能力。
二、感觉
(二)视觉、触压觉、动觉和平衡觉
动觉是对身体个部位的
第二章 人的认知过程
P23
人的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思维→记忆 注意是所有认知活动伴随的状态
第一节 感觉、知觉、注意 P23
P
第二节 记忆
第三节 思维
第一节 感觉、知觉、注意
一、什么是认知过程 P23 二、感觉 三、知觉 四、注意
一、什么是认知
感觉
Feeling
知觉
Perception
感觉反应事物的 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 个别属性和特性。 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感觉
(二)视觉、触压觉、动觉和平衡觉
视觉对球类运动员具 有重要意义。
球、对方队员、己方队 员适中不停地运动,要 准确地观察这些空间、 方位和距离上的变化情 况,才有可能建立正确 的行动定向。
二、感觉
体育运动中的视觉
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闪光 临界融合频率值高于一 般运动员和普通人。
该数值的高低反映了 视觉对光刺激在时间 变化上的分辨能力, 该值越高,表明视觉 敏度越高。
记忆
Memory
累积和保存个体经验 的心理过程就是记忆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当前所选择的认识对象和所 进行的行为上。
思维
Thought
运用头脑中已有的 知识经验去间接地、 概括认识事物,揭 示事物的本质及其 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这就是思维。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二)

2、形重错觉 人们用手加以比较时,会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 3、大小错觉 初升或降落时的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好像总比它们在 我们头顶上时要大些。这种错觉的产生是因为初升 或降落时的太阳和月亮是和树木、房屋相比较的, 而头顶上的太阳和月亮是同辽阔的天空来比较的。
4、方位错觉 在海上飞行时,由于水天连成一片,失去了自然环 境视觉参考标志,飞行员很容易产生“倒飞视觉”。 这时飞行员要靠仪表来判定飞机的状态,否则会造 成倒飞入海的事故。 5、运动错觉 下车后一段时间,如果躺在床上,还觉得床像车厢 一样在运动。 在桥上俯视桥下的流水,久而久之就好像身体和桥 在摇动。
(2)对他人性格的知觉 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有了深刻的了解之后,就可以预测 这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例如我们知道某 人热心、讲义气,那么就可以预测在紧急情况下他会挺身而 生、见义勇为;相反,我们知道另一个人自私、冷漠,那么 我们也可以预测在紧急情况下他会退避三舍甚至逃之夭夭。 (3)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某人的行为判断 他的职业;二是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识,例如对 于老师这一角色,认为他的行为标准应该是谈吐文雅,学识 渊博、仪表端庄等。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 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指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 激量。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 感觉能力越差。 感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 1 )不同刺激物作用 ( 2 )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因素 ( 3 )年龄
影响对他人知觉选择的因素(社会知觉的错觉): (1)第一印象效应(First impression)或(首因效 应)(primary effect) “第一印象”指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所获得的 印象。 主要是根据对方的仪表、表情、姿态、言谈、举止、 年龄、身材、相貌、服饰、打扮等印象而形成的。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它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 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因为我们在最初接触陌生人 的时候,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此时印象最为鲜明、 强烈,而后继信息的输入,我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 使其对我们的影响在下降。 交友:朋友、一见钟情 求职 招聘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 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 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 E = 1 / R 其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因刺激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 有所不同。
典 型 的 几 何 图 形 错 觉
咖啡墙错觉
是弯曲还是平行?
左 氏 错 觉
Back
A Fraser螺旋
B
看 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 图 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 组同心圆构成。 组同心圆构成。看B图,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 图 图 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A图 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考点---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 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建立标志 1903 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 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第 1 页 共 19 页
让每一位学员成为国家精英
京佳官方网站:
(3)知觉Leabharlann 理解性(指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是,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者经验解释他,并用语言词
吧它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影响任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第二节 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阶段) 2.记忆的品质 ①记忆的敏捷性 ②记忆的持久性 ③记忆的准确性 ④记忆的准备性 3.记忆过程 (一)识记:是通过反复赶至二十别急著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 (二)保持与遗忘 (三)再认与回忆 二、三种信息储存系统 1.瞬时储存系统(保持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一秒钟左右) 2.短时储存系统(保持的时间约一分钟) 3.长时储存系统(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身)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三、保持与遗忘 1.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 2.如何避免遗忘 (一)适当超额学习(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有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 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二)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 (三)正确组织复习 如何正确组织复习:1.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 2.复习次数要适宜 3.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的方法 4.注意用脑卫生
第二章 1 感觉和知觉

§2-1感觉和知觉
(2)感觉对比
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产生的现象。
§2-1感觉和知觉
如:法国国旗(同时对比or继时对比?)
(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最初当三条色带宽度 完全相等时,人们总觉得这三种颜色在国旗上所占的分量 不相等,似乎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最小;当把这三色 的真实面积比例调整为蓝:白:红=37:33:35时,看上 去反而相等了。)
§2-1感觉和知觉
(四)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
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多种分析器协同 活动。从而提高感知效果。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既听 到教师讲课的语音,又看到教师的面部表情和功作手 势,感知就很清楚 在教学中尽可能使学生多种分析 器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发挥主 体作用,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2-1感觉和知觉
知觉特性
1、选择性:背景与对象(两可图形) •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在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 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 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选择性。 •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 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 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 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转化为知觉的对 象。
•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 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形状恒常性。 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越来越小的, 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 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 万倍,但看上去我们仍然认为煤是黑的,墙是白的,这是 明度恒常性。 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明下颜色发生了变化,但人对它颜色 的知觉保持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第二章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

气 为个体所独有的心理特点。
质 主要表现:
、 性
一是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思维的灵活
格
性和对事物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
与
二是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
能
努力程度。
力
三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倾向于外部事物,
还是倾向于内部事物 。
第
四
2.气质学说的类型
节
气 质
这里主要介绍体液说和高级神经活动
能 把握新招聘员工的气质类型。
力 对享有营业员进行心理训练。
根据营业员气质类型调整工作岗位。
二、性格
第
四 1、性格概念及特征
节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
气 质
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
、 性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格 3、性格的分类
与 能
4、消费者消费行为中的性格表现
力 外向型、内向型、理智型、情绪型、意
与 一定事物的
注 意
指向与集中
注
特征一 指向性
意
特征二 集中性
二、注 意
第 二 节
记 忆 与 注
注 意 的
意
功
能
2.
选择 功能
保持功能 对活动进行监督
和调节的功能
二、注 意
第 3.注意的分类
二 节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 的程度,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记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区别
忆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与 注
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目的性 没有预定的目的
意 比较稳定、持久 持久性 保持时间短,易转移
易出现心理疲劳 疲劳性 不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消费心理学教学教案(共14章)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

(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反映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上,就是消费者能够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仍然可以根据购买商品后的使用经验来辨别眼前的商品。
(五)知觉特性与营销策略的制定1.知觉的选择性对营销人员的启示(1)人们选择哪些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与知觉过程和结果受到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
(2)知觉的选择性有助于消费者确定购买目标。
2.利用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提高广告宣传效果3.利用知觉的恒常性促进商品销售四、消费者的错觉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知觉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这种现象被称为错觉。
(一)错觉现象同一个事物,由于看事情角度的不同,参照物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差异。
(二)社会知觉偏差消费者在感知事物的时候,还有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即社会知觉。
企业恰恰可以利用消费者对营销环境的认知错觉来刺激其消费欲望,有效地促进销售。
在社会知觉方面的偏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光环效应4.刻板效应5.投射效应归纳与提高本章论述了消费者认识心理过程中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本章同时论述了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人感觉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所允许的强度或感受强度变化的临界值,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人的感受性是可以变化的,常见的变化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和感觉联觉。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
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对知觉进行分类。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这些特性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所以,企业营销人员的重要任务是了解消费者的知觉特性,制订适宜的营销策略,以提高营销效果。
社会知觉偏差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投射效应。
第2章 感觉与知觉

Guanyuxia
Psychology
实验:
研究人员给被试事先戴上一副特殊的三棱眼 镜,使被试通过眼镜看到一根直的木棍是弯曲 的,同时请被试用手触摸这根木棍,触觉告诉 他是直的,而当研究人员问:“木棍是什么形 状的?”结果有90%的人都认为:“木棍是弯 的”
Guanyuxia
Psychology
Psychology
(4)视觉对比与视敏度 视觉对比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 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为 视力。
Guanyuxia
Psychology
(5)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视觉后像: 颜色视觉一般为负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会得到 融合的感觉。它反映视觉系统分辨时间的能力。 刚刚引起人的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频率。
Guanyuxia
Psychology
2、听觉
Guanyuxia
Psychology
(1)听觉的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为16-20000赫的声波。 物理性质 听觉 频率:Hz ---------- 音调(音高) 振幅:dB ---------- 音响 波形: ---------- 音色
反映物体气味的感觉。 适宜刺激为挥发性和 可溶解性(溶于水和 脂类)的化学物质。 刺激作用于鼻腔上部 的嗅觉细胞,使其兴 奋并经嗅神经传入大 脑皮层而产生嗅觉。
Guanyuxia
Psychology
人类嗅觉的敏感度常以嗅阈来评定,也就是能 引起嗅觉的某种气味物质的最小浓度。 在棱柱体的六个顶点上是六种气味:水果气、 花香气、香料气、树脂气、腐烂气、焦臭气, 分别代表气味在渐变系列上的转折点。
Guanyuxia
Psychology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4、一般知觉与复杂知觉
• 一般知觉: • 视知觉 • 听知觉 • 嗅知觉 • 味知觉 • 肤知觉
复杂知觉:
• (1)时间知觉 • 是客观事物持续性、速度、顺序性
在人脑中的反映。 • 长短时间知觉——长时估计与短时
• 例:三次考试 王某同学: 甲、甲、乙;李某同学:乙、 乙、甲。王某是意外,李某是侥幸。
四、青少年感知觉的特点
• 1、感知觉的有益性和目的性提高 • 2、感知觉的精确性不断发展 • 3、出现逻辑性知觉 • 4、感知觉的不随意性、片面性、不
稳定性等特点依然存在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 一、感知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 • (一)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 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重视直观教具的应用 • 1、实物直观(通过观察标本、实物、演示性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
• 感知觉越生动、越精细,思维、记 忆就会越清晰、越深刻。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 一、定义 • 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反映。
• 感觉剥夺实验
• 赫布(Hebb,1950)
• 感觉如被剥夺,人的认识活动甚至 心理的健康都会受到干扰。
感觉剥夺试验装置
• 后图:会动的画面
• 总也抓不住的小黑点儿 • • 德国视觉科学家迈克尔·施若夫和E.R.
威斯特于1997年发现勒索闪烁的网格 幻觉。 • 在知觉两个相对立的颜色时,这两种 相对立的颜色导致一种叫做侧抑制的 生理机制,由于在看图的过程中,眼 睛不停的跳动,使得侧抑制不停的产 生,从而使得上图中出现了闪烁的点。
•
• 观察力的培养: • 1、正确对待儿童的提问。 • 2、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目的。 • 3、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 • 4、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画家乔纳森的故事引发我们对感觉的思考P73这部分的任务就是要解释人们身体和大脑如何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刺激——视觉、声音等——产生感觉的。
(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如:苹果的颜色、形状、甜度、质量等等。
(注意和生活中的感觉概念相区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能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通过感觉我们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饥饿、寒冷等,因而进行自我调节。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人们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给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可以区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工厂的火警报警器要多响工人才能在喧嚣的机器声中听到,飞机控制板上的警示灯要多亮才能看起来比其他灯亮两倍?咖啡中加多少糖才能感觉到甜?左右两只手提不同重量的重物,一边比另一边重多少才能感觉到差别?(二)和感觉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灰尘,落到身上我们也感觉不到,如果灰尘凝结成颗粒,我们就感觉到了。
世博园中的降温设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二者成反比关系。
2、感觉的适应(P75)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明适应”“暗适应”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结果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心理学 感觉和知觉

训练对感受性变化的影响
为什么厨师的味觉很敏感? 为什么学习技能的时候要不断练习? 为什么盲人的触觉很灵敏?聋人的视觉很 灵敏?
1、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训练和要求,人们对某 种感觉会特别敏感。 2、有计划地练习可以提高感受性。 3、某种感觉丧失之后,可以通过提高其他感觉 的感受性的方式来补其缺陷,称作感觉得补偿作 用。
音调(赫兹)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 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成年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为95~142赫兹,成年女子说话 声音的频率为272~653赫兹。女子比男子声音高,女高 音歌唱家多,中音少;男高音歌唱家少,中音多。
世界最低音:蒂姆· 斯托姆 斯,G-7(0.189Hz0,比钢 琴最低音还低八个八度。甚 至可以低至人类无法听到的 音域。凭借这一才能,斯托 姆斯保持了10多年的人类 最低音吉尼斯世界纪录。
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是把基本频率和强度相 同,但附加振动成分不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 的特殊品质。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 的。 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 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例如钢琴和小提琴和人 的声音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声音也会不一样。 例如,长笛和单簧管,钢琴和吉他同奏一首乐 曲,我们感觉不同,就是音色上的差别。
1、戴眼镜找眼镜? 2、洗澡的时候,刚开始会觉得水凉,一会就 不凉了? 3、噪音听久了,就不觉得刺耳?
44
Ψ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同一刺激)
☆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 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相关研究 ◎适应的一般规律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剌激 物间的最小差异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 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刺 激强度是否变化,从小到大)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 能力。即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
第二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8/2/2024
知觉的理解性
22
8/2/2024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视觉偏好: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 握名称 3. 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顺序:圆形-正方 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23
2个月与9个月,是婴儿自我效能 感发展的两个高峰。
32
8/2/2024
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
33
8/2/2024
感觉剥夺实验
34
8/2/2024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 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研究。他们在 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呆在缺 乏刺激的环境中。具体地说,就是在没有图形知 觉(让被试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限制 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和听 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 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 布床上。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 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 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 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35者 们就纷纷退出。
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 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 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2岁左右,婴儿的视敏度接近成人
11
8/2/2024
2、视觉集中: 在出生时,新生儿视觉机能调节较差 两个月时才能改变焦点, 四个月时才能像成人那样改变晶体的
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的客体。
12
8/2/2024
3.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
8/2/2024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充分利用晕轮效应。 (三)利用角色知觉把握客人心理。 (四)淡化客人的时间知觉。 (五)运用知觉的选择性原理帮助客人选择目标 (六)运用知觉整体性、理解性原理开展营销活动
三感知觉与酒店服务策略
(一)给客人留校良好的感知觉
1、健身良好酒店服务环境。 2、树立良好的酒店员工个人形象。 3、培养良好的服务态度。 (二)培养服务人员良好感知觉能力
2、感觉的相互作用。
3、感觉是实践性。
二、什么是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
(二)知觉分类 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三)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三、感觉、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形同点:都是直接作用感觉器官事物的反映。
一、什么是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映。
(二)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三)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一般用感受 阈限来度量。
(四)感觉规律
1、感觉适应性。
不同点:感觉是反映个别属性,知觉反映整体属性。 联系,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
任务二 如何根据客人的感知觉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感觉规律在酒店服务中的应用
(一)视觉与色彩的运用
(二)听觉和酒店背景音乐
对客人的心理影响
二、知觉原理在酒店服务中的应用
(三)对客人进行准确感知。
1、观察客人的衣着服饰 2、观察客人的面部表情 3、观察客人的体形肤色 4、观察客人的手势、走路姿态等动作 5、观察客人的语言交流 6、观察客人行李、用具及生活习惯
任务拓展:颜色心理效应
P31
LOREM IPSUM DOLOR
作业:
知识目标: • 1、了解感觉、知觉的概念、分类及其规律。 • 2、理解感知觉和酒店客人的行为关系。 • 3、认识感知觉对酒店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形成良好的感知觉能力。
2、根据客人感知觉做好酒店服务工作。
任务一 什么是感知觉
案例聚焦:
感知觉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初级阶 段,每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看、听、 触摸、感应等等认识世界。
1、什么是第一印象,什么是晕轮效应? 2、谈谈如何根据客人的感知觉做好酒店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