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三下学期语文二诊模拟试卷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的文化创造才能被记录下来。
在汉字之前,虽然也会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也就无法进入历史记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留。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记录文化,在它的构形中,也蕴含了很多历代的文化信息。
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见证者,可以和历史记载相互印证。
我们也由此可知,汉字在保存中国文化、保存历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应文化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变发展。
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汉字记载的文献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解析汉字的结构和系统,来捕捉中华文化的精神。
汉字是书写汉语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从未间断的、因义构形的文字系统。
它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汉字中,可以追溯中华文化的种种原生态!首先,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汉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产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谋生,如何顺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
2023-2024学年安徽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才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换句话说,即中国文化的特点,什么在中国比较明显,在外国不太明显,什么在中国有,外国没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它称作“中国文化”。
这里做一个界定,下面所讲的主要是汉族中国的文化特性。
第一是汉字思维。
除极少数外,全世界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基本消失了,只有汉字仍然保留着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
古人以图像直接描绘事物,即汉字象形,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这个在古代中国叫作“文”“初文”。
这些字不够,就加上标志意义的符号。
比如说刀口上加上一点,就是“刃”;爪放在树上,就是“采”。
会意还不够,就加上声音,成为形声字,比如说江河松柏等。
汉字主要是这三类,基础都是形。
因此,用汉字来说话、思考、阅读、书写,会重感觉重联想。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历史上没有中断,对我们的思维、阅读和书写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了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
第二是“家、家族、家国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儒家学说”。
贾宝玉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叫什么?外国人说sister,中国人说,表姐、表妹。
这里有中国的家、家族、家族共同体讲究的伦理原则和等级秩序:一个是“内外有别”,父母夫妻之间,分内和外,比如说,叔叔、伯怕,那是父党,同姓;舅舅、阿姨,那是母党,不同姓;一个是“上下有序”,必须讲上下,分清伯仲季叔。
西方不论是country,state都没有“家”的意思,中国有“国家”和“家国”,在中国,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儒家学说。
第三是中国文化里“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
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________》)(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
(贾谊《过秦论》)(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生命短长同一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作答。
(5分)(1)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古代文学专家作了交流发言。
他说:“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在作家身世、诗文流派、文体演变、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以上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①古代文学专业应加强对文学心灵世界的深入研究②但这些研究属于文学表层③因而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过多粘著在文学外在物④忽略了“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图像”这一层意义⑤影响了文学研究潜存的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探索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2)根据以上发言,下面论文可能未被收入这次研讨会论文集的一项是()。
(2分)A.《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探索》B.《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C.《古代文学在网络时代的新境遇》D.《古典文学中人文精神范式研究》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改编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性现象,互文性理论关注和强调的是。
根据该理论,“舞剧互文”是在舞剧研究中,作为主文本的舞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文本建立的对话关系。
并且,改编最深层内在机制之一的互文性,它的关注重心并非传统意义上作品和作者的关系,而是通过与原著对话,强调舞剧中存在原著文本的言语及意义,从被重复的表述中分析舞剧文本和原著文本的关系。
舞剧对文学作品改编不仅是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转化,更多涉及编导对原著阐释的深层次问题。
②从审美范畴来看,《红楼梦》在结构庞大的叙事背后展示的是一种悲剧的意蕴。
2024朝阳二模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其次学期其次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24.5(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6页。
答题纸共6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收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激昂哀声叹气参加(yù)风流倜傥.(dǎng)B. 诟病沧海一栗笑靥.(yàn)犯而不校.(jiào)C. 渲泄举步维艰刹(shà)那色厉内荏.(rěn)D. 会见金榜题名惩.(chéng)罚少不更.(gēng)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高校生村官李运起看到村民辛苦一年,收入有限,就萌生了先发展养猪业,建立生态产业链,借以提高村民收入的想法。
②近日,英国广播公司摄制组走进三亚黎苗旅游区,为英国版三亚旅游形象广告取景拍摄,该旅游形象广告将在英国两年。
③为了完善社区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区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需动员各方力气参加社区日常管理。
A.继而联播自制 B.既而联播自治C.继而连播自治 D.既而连播自制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市将在古都风貌爱护区的四合院内,试行“北京人家”经营模式,探究风貌爱护、居民就业和发展经济三位一体。
B. 丁俊晖即将奔赴英国征战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他能否发挥最佳水平,并最终取得冠军,关键在于他竞赛时的心态。
C.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理念,奖杯的制作、设计历时5个多月。
D. 2024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以“水——生命之源,从哪里来”为主题,旨在引导孩子珍惜水资源并主动参加环保的意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漂亮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顺的感情。
2024届广西部分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高考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2024.4(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时称“痘苗”。
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
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
“嘉靖甲午年春,痘毒流行,病死者什(十)之八九。
”正是这场天花的大流行,促成了熟苗种痘法的推广。
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
《种痘新书》记载:人。
显示出这种接种技术对预防天花的安全高效。
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
英国医师爱德华·金纳创造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牛痘疫苗。
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
虽然大规模的现代疫苗制剂是由西方发明普及的,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于是他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早在公元4世纪初,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方》中,就有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其中“治卒猢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杀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脑浆敷于被咬处,体现了“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
11世纪中国就有接种人痘获得成功的例子,17世纪逐渐普及。
早期人痘接种,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
由于“时苗”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之八存”。
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希腊以来的许多唯物主义者,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物本身,而是对物的阐释。
从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他们都在言说物的存在本质在于其物质上的构成。
这是一种最为朴素的对物的理解与阐释,仿佛在我们弄清楚了物的构成物质之后,便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物以及物的本质。
一把铁锤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一个电脑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电脑的硬件物质构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中的怪物,我们无法说这个数字怪物是由某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但仍然可以将这个怪物看成是一个电子脉冲或比特。
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下还原。
海德格尔则以一个古希腊陶壶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壶之所以为壶,不在于壶壁和壶底,而在于居于其中的虚空。
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道德经》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不过,海德格尔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壶中虚无的物质形态,而且是我们如何在观念中架构了壶这个物体。
也就是说,人将壶之物纳入人类本身的生存机制之中,当我们使用壶来装水、酒等物时,壶才向我们呈现为一个壶。
壹的物性,并不在于它如何呈现出自己物质材料的构成,而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在人的生存机制中找到使用位置的物品。
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上还原。
无论是向下还原还是向上还原,都是把人当作主体,而把物当作外在于人的客体。
在数字空间中,情况却完全不同。
高三下语文二诊 模拟考试
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一次次重大疫情表明,由于破坏自然环境和滥食野生动物,人类正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
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是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它在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身变得强大而无所顾忌,必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天地万物之庞大、之幽深、之神秘,人类难以完全把握。
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物质、能量、信息和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唯一源泉。
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生命旋即终止。
单就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言,整个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使人类崩溃。
而自然中存在的生物都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伤害它们,必然会被反噬。
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视为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同胞。
实际上,天地万物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
一般认为,敬畏天地万物包含以下基本要求:首先,尊重和维护天地万物存在的地位和权利。
天地万物是宇宙进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宇宙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像人类一样在宇宙中有其地位,也有其存在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这种地位和权利必须得到人类的尊重,如同人类的存在亦应得到宇宙万物的尊重一样。
这就是佛教讲的“众生平等”,张载讲的“民胞物与”。
其次,尊重和遵循天地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道”和“德”,它们实际上都是事物的规律。
“道”是万物共同的本根,而“德”则是万物循道而生以达至繁荣昌盛之道。
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即道生万物,德蓄养万物。
既然人是万物的顶端,作为万物本根的道也就是人的本根。
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
因此,人类不仅要尊重和维护人与天地万物共享的本根,而且要彰显天地万物之大德,给宇宙增辉。
山东滨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语文
山东滨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前,旅游在消费时代成为了一种旅行、观光。
人们带着旅行手册,以攻略的观光者姿态按图索骥,将被文本符号化的各色纪念品一网打尽,马不停蹄地占据每个特色鲜明的景点,带着心满意足的表情将自己放在其中定格拍照。
他们似乎忘记了“慢慢走,欣赏啊”的箴言,或者说他们的心灵从未随之而来,而是安放在都市的某个暗黑角落。
因而,他们在风景中没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物我浑然一体,而是冰冷地进行“凝视”。
如果我们进一步要试着对当下中国百姓蓬勃兴起的观光旅行图景进行分类的话,一种是浪漫主义式的旅行,包含着中产阶级孤独的、持续不变的沉浸与幻想,热衷于欣赏自然界奇观,如自助旅游、背包客、探险旅游等小众旅游。
二是集体主义式的共同体行动,它们是大众观光、团体旅游组织的一系列短暂相逢,倾向于集体娱乐的方式,在风景名胜走马观花地收集形形色色的文化符号,这是大众的狂欢。
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集体主义的旅行观光其实是在交通、信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的文化消费。
在此过程中,地方性与消费者之间免不了互动、博弈、协商和沟通,并且促使了文化的相互变迁。
从游客来说,其消费的事实就是意义符号建构起来了某种特殊的需要。
从旅游地来说,这种建构需要旅游地对景点进行筛选和排除。
其实,旅游的过程是外在事物与内在心灵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就多有论述。
《列子·仲尼》对于“外游”与“内观”做了一番辩证式的分析:“务外游,不知务内观。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_,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__________》)(3)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情景。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小浦春节请书法社老师为学校大门写了一副对联,以下最符合的一项是()(2分)A.上联:龙腾九天万物生下联:凤舞盛世群英会B.上联:龙岁生辉照杏林下联:春风化雨润桃李C.上联:龙岁书声传四海下联:新年笔韵绘千山D.上联:龙行春霖滋沃土下联:师长矢志育新苗(2)将下列编号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上海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地位密不可分,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历史的必然。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条件②始终是东西方联结的桥梁和纽带③开放伴随着上海作为现代都市的形成④得风气之先和地利之便A.④②①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近日,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引发了全球热议。
这款以聊天机器人形式推出的产品,不仅具有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还能根据聊天内容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一样与使用者进行对话,并能在对话过程中完成撰写邮件、创作文案、翻译甚至编程等多项任务。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形成了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用之有度、用养结合。
在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农业形成了生态保护、物质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和技术体系,探索出适宜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
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为当前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
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由此形成了尊重长辈的传统。
与家庭生产相关的还有耕读传统。
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
”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达到相互流通。
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高度一致,天然形成知识技术的共享机制,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共同善”字面意思指“共同具有的好的事物或品德”。
“共同”的意思是“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大家一起做的”;而“善”笼统地说有“善物”和“善德”两重含义。
但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哲学的概念,“共同善”理论的内涵比较复杂。
对于何谓“共同体的道德”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共同善”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的脉络中,“共同善”理论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这一共同体视为政治主体,认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
罗马时期的西塞罗主张,“国家就是共同体,‘共善’是国家的目标,也是共同体的原则”。
在西方思想史中,“共同善”理论似乎是他们的专利。
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有另一种将个人意志与共同体意志视为一个有机体的“共同善”理论。
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的“尚同”思想就较为典型,“尚同”思想的要义就是,如果“一同天下之义”,那么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和平,至臻和谐。
战国初期,天下大乱。
墨子认为,乱的根本原因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义是正确的,别人的义是不正确的,彼此纷争不断。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医成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医是疾病记载方面几乎唯一拥有连续性著述传统的医学,在古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先进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后,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医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是落后腐朽的东西。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说,与西医相比,中医典籍都可以烧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曾质疑过中医的议论和方药。
尤其是国民政府肇建之初,激进派视中医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惜以“规划现代化的卫生工作”为名,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该法案被国民政府通过,开辟了五四以来以政治法权解决文化论争的先例。
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生存态势,中医界有识之士拼力抗争。
从此,论战、抗争以及探寻中医出路,便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中医变迁史的双重基调....。
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它既是关爱生命、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科学、艺术和实践,又包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要素。
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
”从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
湖南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语文含答案
湖南2024届模拟试卷(二)语文(答案在最后)命题、审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假如地球只有一岁(节选)①①第三次物种大灭绝结束两小时后,中生代继之而来。
首先登场的是槽齿龙和板龙。
不过,要想称霸地球,恐龙还得等待时机,静候又一场大灭绝的“洗礼”。
12月15日,地球迎来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这一回,气候成了致命因素。
曾经干热的环境逐步变得温湿,适应不了新时代的生物只能被淘汰出局,特别是那些古代大型裸子植物,几乎无一幸免......。
接下来的两天,现代蛙类、海龟和咸水鳄这些现存的活化石登场,令人欢欣鼓舞。
恐龙注定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它们非但没有灭绝,反而变得更加昌盛兴旺。
腕龙、剑龙和雷龙,割据三地。
尽管爬行动物看似统治了这个时代.........,但内部却已经出现了分化。
有一部分爬行动物悄然变身,成了早期的哺乳动物,它们在大地上游走,暗暗积蓄力量,为日后的霸权易主埋下了伏笔。
但此时的哺乳动物只有老鼠般大小,在狭缝中求生和挣扎。
②还有一部分爬行动物向往天空,于是,始祖鸟诞生了。
随之而来的则是有羽毛的温血鸟类。
12月26日,即距今7500万年前左右,恐龙家族的巨无霸霸王龙登场了,它们横行于大地。
12月26日,地球遭遇了第五次物种大灭绝。
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全军覆没。
一个主流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了火山爆发,并导致了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爬行动物“逊位”,鸟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登基”,新生代展开了。
12月28日,齿鲸和须鲸诞生,它们属于现代鲸类,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哺乳动物。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题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3)屈原《离骚》中表达诗人内心美好、死而无悔的两句是“,”。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①即便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数字时代②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物质丰富、娱乐活动异彩纷呈③悄无声息地伴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行事④四季轮替、花开花落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关⑤但作为物种的个体,我们依旧生活在天地之下、四时之中A.④⑤③①②B.②①④⑤③C.②⑤①④③D.④⑤③②①(2)旅居京师的阿宝托同乡友人带家书给自己哥哥,阿宝写给友人一纸短笺。
请在以下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表达不得体的词语并修改。
(3分)【甲】闻足下定于某日归宁,特奉一函,【乙】敬烦面交尊兄,匆匆不尽,【丙】弟某敛衽。
”二阅读 70分(一)王立群教授写了一本《唐十家诗传》,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序言(部分)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请阅读这些内容,完成第3-7题。
(16分)图书目录江湖有酒庙堂梦,尽付清风明月中——李白诗传半在朝廷半在山,云自无心水自闲——王维诗传一壶漂泊铸诗史,忧君忧国忧万民——杜甫诗传诗与远方吾最爱,风雪鞍马梨花开——岑参诗传永不退缩韩退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韩愈诗传长恨琵琶秦中吟,功名富贵皆浮云——白居易诗传花开花落两由之,半生归来仍少年——刘禹锡诗传投荒去国六千里,江山永柳一孤舟——柳宗元诗传孙子兵法阿房赋,春风十里不如你——杜牧诗传万里云罗一雁飞,世事无情最深情——李商隐诗传序言(部分)知识碎片化时代,我们如何读诗(代序)王立群①我们当下的时代,知识的碎片化是一个必然存在,所以我们对此不必过多纠结,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发现高质量的碎片、剔除无用的碎片,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碎片。
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先致其知。
(《礼记·大学》)(1分)(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作者《六国论》)。
(2分)(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刻画出险峰绝壁上枯木倚挂的奇绝风光。
(2分)2. 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排列顺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①本次展览300余件展品中,原创比例高达85%,互动展品占比50%以上②上海天文馆坚持原创设计流程,引入最前沿的技术,创造最个性的体验③设计团队根据主题内容创造体验的起承转合,进行叙述性的展示设计④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主角,参与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天文探索之旅⑤为打造一流的新时代科技馆,创造沉浸式天文科教体验A.⑤③①④②B.②①⑤④③C.⑤②①③④D.②③④⑤①(2)小杜想写一篇论文《古诗词中的“物流”探微》,已搜集以下诗句,其中不能用以分析古代“物的流通”情况的一项是()。
(3分)A.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C.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以下书籍资料,完成3—7题(17分)“中国戏曲的现代意义”主题论坛对话录(节选)论坛参与者:戏曲史学专家廖教授澳大利亚汉学家 M教授传统戏曲爱好者杜先生廖教授发言1:中国戏曲本身无所谓“现代性”,只能说当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戏曲的现代意义。
戏曲不是精英的文化形态,其作品自古不入经史子集,不进入圣贤儒统的政治结构,却是渗透到民间文化的角角落落,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情感联系,这是大家喜欢戏曲的很重要的原因。
陕西人就爱吼一声秦腔,河南人就爱听豫剧。
鲁迅散文《社戏》里的描写是大家都熟悉的,戏曲是社会民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状况至少持续了一千年,曾经一度停止,现在又开始复活。
比如在湖南临武县的小山村,傩戏曾停演三十多年,现在每年都演十几次。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情节”在中文语汇中,用法跟亚里士多德的完全不同。
李卓吾批注《水浒传》:“每于小小事上生出情节来,只是贵真不贵造。
”《水浒传》三十七回:“宋江因见了这两人,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藻汤吃。
”李卓吾批注:“从极小极近处,生出情节,引出鱼牙主人来,妙甚。
”这些都是以情节论小说的例子。
情节,只是说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一个关目、一节故事。
之所以节目关目又称为情节,是因为中国文学强调情。
人们一般都知道我国诗词以抒情为主,可是我国叙事文学一样重视情。
或者说我国文化本来就重情。
因此我们很少说“事”,总是说“事情”。
李卓吾讲“从碎小闲淡处生出节目来,情景逼现”,也是由情讲节。
亚里士多德《诗学》传入中国后,我们用了“情节”这个词去译他的muthos 乃是不得已的。
因为我国本无他所说的那些概念,故无一相对之词汇可供对译。
勉强译为“情节”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误解。
例如中国文学中情节的核心精神在于情,亚里士多德却是位绝对的理性论者。
他所说的“情节”与情无关,反而强调理性的统一秩序。
这个秩序既需完整,有开始、中间、结尾,又需长短适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难怪他被视为美学理性论的创始人,重视秩序、大小、计算、完整等概念。
可是,中国人说情节与结构,含意恰好相反。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三十三回;“凡作一部大书,如匠石营宫室,必先具结构于胸中。
孰为厅堂,孰为卧室,孰为书斋、灶厨,一一布置停当,然后可以兴工。
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2024届陕西省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陕西省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保护工业遗产的活动起源于英国。
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使人们萌发了保护工业遗产的最初意识。
2003年7月,在俄国下塔吉尔召开的大会通过了专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即《下塔吉尔宪章》。
该宪章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指出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工业遗产保护逐步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保护性再利用是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可行途径。
在制定方案时,对工业遗产中的每一区域都应仔细甄别并单独评估,在考虑它与整个遗址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最恰当的用途。
同时,方案应对不同工业遗产地段设立明确的限制要求,新的用途必须尊重工业遗产的原有格局和材料特色,维护原始的人流活动,并且尽可能与初始或主要用途兼容。
并应创造条件保留能够记录和解释原始功能的生产区域,用于展示和解说曾有的工业生产用途。
保护性再利用不应作为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要重点应用于文化设施建设。
可以根据工业遗产原有产业及产品性质,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馆,同时探索更为合理而广泛的利用方式,如美术馆、社区文化中心等;也可以利用工业遗产特有的历史底蕴、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把它开发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园区,既体现工业遗产特色,又使公众得以游憩、观赏和娱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下学期语文二诊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一下·张家界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青年人难免产生一时的疑惑、彷徨、失落,但只要把握好思想的总方向,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就能在正误、真假、善恶、美丑面前_____。
②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会导致其反映的某些情况存在夸大成分的问题,因此,要想做到___,必须亲自走到基层一线,看看、问问、坐坐、聊聊,这样才能看到网上所看不到的东西。
③南开大学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布了该校2015年本科招生录取结果,罕见地晒出了全部的录取名单,不同地区招生名额差异、考生成绩排序等信息在这份大名单上____。
A . 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一目了然B .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一目了然C . 一目了然明察秋毫洞若观火D . 洞若观火一目了然明察秋毫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国应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节能环保和发展低碳经济。
B . 卫生部表示,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增加,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C .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 . 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都报名培训参加了学习。
3. (2分)(2018·广元模拟)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小弟有些心事,别人面前不好说,我兄垂问,敢不实言?B . 我们回到母校拜望王老师,王老师也回赠我们几个高足礼物。
C . 今天是令郎大喜之日,鄙人有幸受邀,拨冗参加,深感荣幸。
D . 我已经及时拜读了您的大作,并对其中几处斗胆进行了教正。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 . 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 . 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 . 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A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 .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 . 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 . 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 . 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 . 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 . 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5. (13分) (2017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趁机勒索乔治·布鲁克斯被告南方铁路公司的律师林顿·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瞥了一眼自己准备提出的问题。
他知道自己在反诘之前就已经输了。
那个女人会得到她要求赔偿的每一分钱,陪审团是站在她那边的。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之前,他盯着她看了一会儿。
在他如针芒般的目光注视下,罗杰斯太太的脸有些发热。
“罗杰斯太太,”戈尔德礼貌地开始发问了,“你声称在那次铁路意外事故中受到了某些伤害。
我们承认这一意外事故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并且按这里所描述的大致情形发生了。
事实上,铁路公司答应赔偿你的,仍然会按照承诺赔偿给你。
我想,那一大笔钱可以抚慰你的那些伤害了。
但是,在你与你的律师商量后,你拒绝了那一笔钱,对吗?”“是的,先生。
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背部也受伤了。
”罗杰斯太太平静地答道。
“依照你的律师的建议,你来到法院要求得到更多的损伤赔偿,也就是要求我的委托人赔偿50万美元,对吗?”“是的,先生。
”“罗杰斯太太,我这里有记录,对你声称经受过的伤害的一份宣誓记录。
在这份记录上,在事故发生超过24小时,你与你的律师经过一番商议之前,你并没有告诉外科医生你的背部受伤了,对此你怎么解释?”“因为当时X光片还没出来。
”“啊哈!真相怎样只有你自己知道。
”戈尔德说道,“今天,在意外事故发生整整一年后,你仍然穿着医用胸衣来支撑你的腰吗?”“是的。
没有胸衣我就不能坐直。
”“检查你的伤情时,你听见了你的外科医生说,如果一个没有受伤的正常人长期被外科胸衣束缚起来就像你整整穿了12个月,一旦没有了支撑,正常人也无法坐直。
”“听过像这样的话。
”“我问完了,法官大人。
”但他知道他的反诘是没有用的。
七个陪审团成员中脸上呈现“恨不得吞了铁路公司”表情的人有三个,而其他四个则在想:“可怜的女人!”但他还是依照程序做总结陈述:“很明显,罗杰斯太太这是在趁机勒索。
南方铁路公司拒绝这一非法要求。
先生们,我再说一遍,这是趁机勒索。
你们今后都要提防些。
”主审法官接着做了公正而简洁的陈述。
陪审团随后退庭。
40分钟后,陪审团重新回到法庭上。
一个陪审团成员宣读他们的决定:“我们支持原告提出的50万美元的赔偿要求。
”林顿·戈尔德发出了无奈的苦笑。
第二天早上,戈尔德夹着他的公文包匆匆出了家门。
已经是8点整,他得在街上随便买点东西吃,然后赶去办公室。
昨天从法庭回来,他受到了律师事务所其他律师的嘲笑,他的委托人南方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也打电话来把他臭骂了一顿。
他走进地铁站大楼的大厅时,里面空无一人。
他跑向电梯。
电梯下来了,但从一层飞速经过时没有停下来。
透过格栅和地面玻璃,戈尔德看到那个老人用力拉着控制开关,但电梯没有停。
随着一声巨大的坠地声,三层楼面的玻璃都震动了,电梯坠落到坑底。
戈尔德的脑子突然灵光一闪:“这是一个多好的对大楼管理机构提出诉讼的机会啊!那部老电梯20年前就应该停止使用了。
”他从安全楼梯跑到地下室。
残骸躺在那儿,就像纸板盒一样被扭曲、压扁了。
他摸了一下那位老人的身体,已经没有脉搏了。
戈尔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幸亏我没在电梯里。
”他想。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
50万美元的赔偿,趁机勒索。
他笑了。
“再想一下,我其实是在电梯里。
”他爬进了变形的电梯厢,慢慢挪到一根主梁下面,让背部靠着主梁,然后闭上了眼睛。
不久,消防队赶到。
戈尔德假装大声呻吟起来。
当消防队打算把他抬出去时,他喊道:“哦!轻点儿,轻点儿!我的腰,我的腰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 文章一开头描写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他知道自己反诘之前就已经输了”,表明戈尔德准备不够充分,对打赢这场官司毫无信心。
B . 小说最大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者正是综合运用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了戈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C . 罗杰斯太太整整一年的时间都穿着外科胸衣,并且离开了胸衣她就不能坐直,这足以证明她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受到了巨大伤害。
D . 同情弱者是这个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当罗杰斯太太与南方铁路公司对簿公堂时,大多数陪审团成员都非常同情这位可怜的女士。
E . 整篇小说透露着讽刺意味,同时又不失夸张的表达。
另外,无论是情节构思还是人物刻画,小说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2)本文构思精巧,情节引人入胜,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