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正式)
设备检修作业管理制度(30篇)
![设备检修作业管理制度(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f6ab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8.png)
设备检修作业管理制度(30篇)设备检修作业管理制度(精选30篇)设备检修作业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确保检修顺利进行,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检修指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设施规定的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检测和修理。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设备大、中、小修与抢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检修前的安全要求第四条本公司实行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确保设备设施达到安全生产要求。
㈠日常检维修:由各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装置中出现的影响安全生产的设备故障、隐患,及时进行检维修。
㈡定期检维修:苯胺生产装置再生周期,确定为公司生产系统停车定期检维修周期,即:每四十个工作日左右进行一次1—2个工作日的全厂生产系统停车定期检维修。
㈢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均应对具体检修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危害分析,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申请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经逐级审批后实施;第五条由设备处制定公司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计划中应包括安全设施检修计划,并将安全设施检修项目详细单列。
日常计划性检维修,由各单位制定计划,报设备处、生技处审批。
检维修计划必须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第六条外来检修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在其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检修施工业务。
在签订设备检修合同时,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具体按本公司《外业协作、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第七条根据设备检修项目的`要求,检修施工单位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检修方案应经设备使用单位审核。
检修方案中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
检修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具体安全工作。
第八条检修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㈠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㈡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021ae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b.png)
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公司内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
二、责任和义务1. 公司负责设立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统筹和协调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
2. 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设备的检修和维修计划,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3. 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4. 设备使用者应按规定使用设备,合理操作设备,并及时向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报告设备故障。
5. 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应及时响应设备使用者的报修请求,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三、设备的检修和维修流程1. 日常巡检:设备使用者每日对设备进行简单的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是否存在明显故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
2. 报修申请:设备使用者在发现设备故障后,应填写设备报修申请表,并提交至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
3. 维修安排: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收到报修申请后,应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通知设备使用者维修时间。
4. 维修过程: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工作,应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5. 维修报告:维修人员在维修完成后,应填写维修报告并报备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记录维修情况和维修耗材使用情况。
6. 维修验收: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负责对维修工作进行验收,核实维修质量和耗材使用情况。
四、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1. 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并向设备使用者提前通知检修时间。
2. 定期检修前,设备使用者应按照要求进行设备的清洁和保养工作。
3. 定期检修时,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将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 定期检修后,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应填写检修报告,并将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五、设备维修记录和统计1. 设备检维修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记录系统,及时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
2. 设备维修记录应包括设备名称、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耗材使用情况等。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篇)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87f24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9.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二、安全管理部门三、安全管理制度的职责四、安全技术措施五、操作规程六、应急预案七、安全教育和培训八、安全检查和考核九、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十、附则一、总则为保障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促进生产工作平稳进行,提高生产效益,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设备检维修作业,包括维修班组、维修工人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二、安全管理部门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部门为安全生产部门,在安全生产部门下建立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由安全生产部门的主管、设备维修班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安全操作人员组成。
三、安全管理制度的职责1.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检查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处理事故,并负责调查事故原因,追究责任;2. 设备维修班组负责人:负责组织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排和管理,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执行;3. 技术负责人:负责设备维修的技术指导和解决技术问题,确保维修作业符合技术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4. 安全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参与制定应急预案;5. 其他相关管理人员: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技术措施1. 设备检维修作业前,必须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准备工作,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设备的停电、锁定和放空等;2. 在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严禁擅自更改和拆卸设备;3. 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4. 使用特殊设备进行维修时,必须按照特殊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五、操作规程1. 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2. 维修前必须了解设备情况,查看设备检修手册和技术资料;3. 维修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行为;4. 维修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和工具,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5. 定期检查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工具和设备;6. 维修作业结束后,记录维修情况、沟通交流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8c9eba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1.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设备检维修作业,并提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本制度的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作业。
二、责任与权限2.1 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及设备故障的处理。
2.2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以及定期检查。
2.3 公司领导层负责设备检修和维护的决策和指导。
2.4 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有权要求设备使用部门提供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并及时处理设备问题。
三、设备检修和维护要求3.1 设备定期检修要求设备定期检修的周期和方法由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确定,并向设备使用部门通报。
3.2 设备故障处理要求设备使用部门在发现设备故障后应及时向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报告,并协助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进行故障处理。
3.3 设备保养要求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设备保养手册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等操作,并及时记录保养情况。
四、设备检修和维护流程4.1 设备故障报告设备使用部门在发现设备故障后应立即向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和发生时间等信息。
4.2 故障排查和修复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接收到故障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故障排查,并制定修复计划。
修复计划包括修复时间、修复方法和所需材料等。
4.3 故障修复记录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对故障修复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故障原因、修复方法和修复时间等。
4.4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五、设备检修和维护记录5.1 设备保养记录设备使用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并记录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和保养人员等。
5.2 设备故障修复记录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对设备故障的修复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故障原因、修复方法和修复时间等。
5.3 设备维护记录设备检修和维护部门应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等。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d6505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3.png)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设备检修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为了规范设备检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责任分工、工作流程、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目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检修工作有序进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设备检修管理制度适用于该公司所有设备的检修工作,包括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电器设备等。
三、责任分工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检修计划、组织检修工作的实施,并对检修工作质量和进度负责;2. 各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反馈设备故障情况;3. 工程部门负责设备维修和更换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4. 检修人员负责具体的设备检修工作,按照检修计划和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操作规范和质量。
四、工作流程1. 制定检修计划: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制定每年的检修计划,并将计划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2. 检修准备:检修人员按照计划收集所需工具和材料,做好检修方案的编制;3. 检修实施:按照检修方案,进行设备的拆卸、清洗、更换零部件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检修记录:检修人员对每次检修的设备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设备故障情况、维修方法和结果等;5. 检修总结:设备管理部门对每次检修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提高检修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五、安全保障1. 安全培训:对参与检修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2. 安全设施:为检修工作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防护用具、工具检查和维护等系列措施;3. 安全监控:设备管理部门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4. 安全纪律:建立设备检修的安全纪律,对违纪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71529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1.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设备检维修作业,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检维修作业,包括计划性检维修和突发性故障维修。
第三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设立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检维修作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检维修计划与组织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运行状况、使用年限、技术规范等因素,编制年度检维修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六条设备检维修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检维修项目及范围;(二)检维修时间及进度安排;(三)检维修费用预算;(四)检维修人员及职责分工;(五)检维修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检维修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检维修作业。
第八条检维修作业前,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检维修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检维修作业安全。
第三章检维修作业流程第九条检维修作业流程如下:(一)设备停机:设备使用部门根据检维修计划,提前做好设备停机准备,通知设备管理部门。
(二)设备断电:设备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断电,确保检维修作业安全。
(三)设备拆卸: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拆卸,注意保护设备零部件,避免损坏。
(四)故障诊断:检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确定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案。
(五)维修实施:检维修人员按照维修方案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质量。
(六)设备组装:检维修人员将维修好的设备进行组装,恢复设备功能。
(七)设备调试: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设备调试,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八)设备验收:设备使用部门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验收,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九)资料归档:设备管理部门对检维修作业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以便查阅。
第四章检维修安全管理第十条检维修作业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应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检维修作业安全。
第十一条检维修作业人员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一)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二)遵守检维修作业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三)不得在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擅自离开岗位;(四)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5篇)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ea37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1.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为了设备检维修、检测过程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的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一、设备检维修可分为: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二种:1.计划检修包括设备大修、中修等有计划的维修。
2.非计划检修是因特殊情况(如管道泄漏、机器突然损坏等)而作出临时检修决定。
有短期检修,局部检修、日常维修,事后检修等。
二、设备检修维修提出和实施1.大修、中修计划由各组提出,生产管理责汇总,再由生产管理编制维修计划,技术负责批准。
2.短期检修、局部检修、日常维修和事后检修由生产管理实施,并对安全检修加以监督。
确保检修能顺利进行。
3.装置停车大修必须做到事项1)大修由车间主管作为检修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科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实施,负责搞好项目落实,材料的准备,安全施工方案的确立及劳力的准备等工作。
2)对大修实施方案和大修作业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安全、可行、可靠、合理。
3)大修时,做到由检修项目负责人统一指挥,面向现场,分工负责,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
4)特种设备检修必须由具备相应检修资质的单位进行。
5)设备大、中修要填写竣工验收报告单,对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设备检修安全规则1.加强检修工作小组领导,做到安全组织、安全任务、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四落实“。
2.一切检修项目应根据检修计划,到安全处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3.凡在厂区内需要动火、入罐、动土、高处作业、等都应到安全主管办理相关的作业票证,电气作业应到生产办办理电气作业票。
检修单位应严格执行行业标准HG23011-23018-____《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并检查和落实安全措施。
4.检修传动设备或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拨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上安全锁卡。
5.使用移动电器应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设备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5篇)
![设备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2828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f.png)
设备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设备事故和其他伤害,保证检维修过程的安全和高效率、高质量,制订本制度。
二、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安全科或安全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公司各部门、厂、车间负责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三、内容与要求(一)检修前准备1、编制检修计划应做到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应包括对安全装置、设施的检修。
凡是具有二人以上参与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2、检修部门负责人要对检修中的安全负责,在对参加检修人员交待好任务的同时,书面交待好安全措施。
3、.检修负责人在检修前,要组织人员对检修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做好检修机具准备和周密检查,做到机具齐备,确保安全可靠。
4、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时,必须进行清洗置换和有效隔离,并落实现场安全监护人方可作业;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5、清洗置换的设备,必须进行分析检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置换有效合格。
6、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和蒸汽设备管道检修,必须切断物料(包括惰性气体)出入口阀门,并由设备所属生产车间加设盲板。
7、检查设备管道与运行中设备管道连接时,中间必须加隔盲板,在抽堵有毒气体盲板时,应戴好防毒面具。
8、设备检维修负责人要对移交检修的设备置换处理负责,移交前要查电气、查物料处理,确认合格方可办理移交。
9、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专人监控,方能检修。
(二)检修安全规定1、检修人员要对检修项目进行检查,符合危险作业的项目办理审批手续;检修前准备工作符合检修要求方可进行检修。
2、一切检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3、凡槽罐、设备、管线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悬挂警告牌。
进入内部检修,要办理相关的危险作业票证审批。
4、在受限空间、容器内及不通风处作业,应采取临时通风措施,或使用空气呼吸器等,并设专人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设备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f176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e.png)
设备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确保设备检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防范事故风险,规范作业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设备维修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设备检维修实践经验为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设备检维修工作的员工,包括设备检修、维修、保养、更换、清洁等相关工作。
三、岗位责任1. 设备检维修组长负责设备检维修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保证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2. 设备检维修人员负责执行设备检维修工作,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3. 安全监察员负责对设备检维修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4. 部门经理负责组织设备检维修工作,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四、安全防护措施1. 设备检维修人员在工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耳塞等。
无论工作环境是否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都不能轻易放弃个人防护。
2. 设备检维修组长要组织维修现场的防护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识、保护栏杆、安全警示绳等,确保现场的安全性。
3. 对于高度、深度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环境,必须设置安全围栏和安全网,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
4. 设备检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严禁饮酒、吸烟,不得携带易燃物品进入维修现场,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五、操作规范1. 设备检维修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理解并正确遵守。
2. 维修操作中的各个步骤必须按照规定顺序进行,不能任意更改操作方法。
3. 检修或更换设备前必须断开设备的电源,进行必要的安全接地措施。
4. 设备检维修人员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和设备,严禁使用已损坏、破损的工具。
5.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或安全监察员,确保事故风险的及时排除。
六、事故处理1. 在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发生事故或事故隐患的,设备检维修组长要立即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损失。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94cf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7.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检维修作业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也关系到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保障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是一份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草案,供参考。
一、总则1.为保障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和质量,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制订本《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检维修作业的相关人员,包括工作流程、作业规范、作业环境等方面的管理。
3.所有员工必须了解并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责任分工1.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管理政策,为设备检维修作业提供必要的安全资源和保障,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可靠。
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培训员工、监督作业等工作。
3.设备检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操作,确保作业安全。
三、培训教育1.公司将定期组织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方法、安全意识等内容,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的技术和安全知识。
2.每位设备检维修人员入职时,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上岗。
四、作业前准备1.设备检维修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作业安全。
2.检修设备必须停止运行,并采取必要的断电、断气、断液等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他人靠近作业区域,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作业过程管理1.设备检维修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规范进行作业,不得擅自修改或漠视规定。
2.作业过程中,必须及时发现并及时报告设备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作业完成后,设备检维修人员必须清理现场,确保作业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六、事故处理1.发生设备检维修作业中的事故,必须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和安全管理人员,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16篇】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f4d2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c.png)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16篇】【导语】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16篇优秀的检修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设备检修管理制度1.目的作用为了使设备的检修管理科学化、高效率,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达到公司对设备管理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设备的检修工作分为公司和车间二级管理。
年度大修、中修和二级以上的保养由公司统一安排,具体由设备动力科作出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级以下保养及日常使用过程的检修由各车间负责组织实施。
3.设备修理的原则3.1 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实行专群结合、群管群修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好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和增长,为生产的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
3.2 修用结合的原则企业领导在下达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下达设备的检修计划,检查生产计划的同时,检查检修计划。
在生产与设备维修时间上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
在设备检修中,操作工人要紧密配合维修工人,坚持“修用结合”的方法。
3.3 修理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要对职工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培养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及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在搞好群众性维护保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修理质量和修理工修理效率,缩短停歇时间,降低修理成本,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4.设备在中修、大修前的检查4.1 设备预检设备在中修、大修前必须进行一次检查,一般称预检,在修前三个月左右进行。
修前检查要列人月份检修计划内,可以结合二级保养工作进行,不列人周期结构中,以尽量简化周期结构,减少计划人员的繁琐工作。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eafd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2.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相关管理人员等,包括设备维修、设备检修、设备保养等工作。
第三条目标: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目标是以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及设施的完好。
第四条职责: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有义务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提醒相关人员按照所制定的安全流程执行。
相关管理人员有责任监督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第二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五条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要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流程、事故应急处理、事故报告和隐患排查等。
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将依法进行处理。
第六条安全培训: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参加设备相关的工作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通过安全培训的评估。
第七条安全检查: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进行日常维修工作前,需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章作业安全措施第八条工作票: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前,必须按照规定填写工作票,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人员等,经相关人员签署后方可进行工作。
第九条设备停电: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前,需将所维修设备的电源断掉,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设备误操作对人员造成伤害。
第十条个人防护: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一条环境安全: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注意作业环境的安全,包括空气流通、作业区域的平整和设备附近的杂物清理等。
第十二条紧急救援: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相关管理人员报告,并根据紧急情况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5篇)
![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64df6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a.png)
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司设施、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保证公司设施、设备的技术状况良好、安全生产、节能增效,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确公司内所有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检维修作业。
3职责1)总经理对大检修计划进行审批,计划停车检维修由厂长批准。
2)生产安全委员会对检修现场的作业安全进行监督。
3)生产安全委员会负责对检维修现场的交叉作业和检维修期间的生产活动进行协调。
4)各系统职能部室负责对所属生产设施的检维修情况进行监督。
5)各系统职能部室相关负责人对自己所管辖区域的检维修作业进行管理。
6)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4管理内容和要求4.1检修计划的下达:1)设备检修计划分大修计划、计划停车检维修、日常检维修。
2)根据设备检维修间隔期以及日常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应在每年____月上旬提出生产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大修计划、计划停车检修计划(包括安全设施),大修计划由企业管理汇总,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状况,组织平衡,制定公司年度大修计划,送交检修单位副经理审核,由总经理批示,下达年度大修计划。
3)年度大修计划由企业管理部在每年的十二月中旬编制上交,同时提出备品备件、材料、工具计划,制订的检修计划应包括检修项目及内容、检修单位各级检修负责人、检修进度等;计划停车检修计划应根据生产任务、外部供电情况、供水情况或节假日等情况制定。
4)日常检维修计划由各系统职能部门编制,分管副经理审核后下达。
4.2检修准备工作1)大修计划实施:成立大修工作组,设立大修指挥长、成员、指挥部地点、时间,形成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与协调。
(1)“五到现场”:思想工作到现场、生产指挥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设计科研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切实抓好停车、置换、检维修、试压开机“四个环节”。
(2)大修计划实施过程中,采用“五新技术”必须办理审批手续,进行风险控制,对安全附件、检测和测量设施的校验或检测,组织有关部门试车验收。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cfd2a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a.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定期检查等。
第四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修及时、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和工作流程。
第六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由专职的维修人员负责,需通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考核。
第七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第八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设备检维修作业的组织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章设备检维修作业的组织和管理第九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当提前制定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组织和安排。
第十条设备检维修作业的计划应包括维修项目、时间安排、维修人员等内容。
第十一条维修人员应按照作业计划和要求,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保养。
第十二条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和维修设备。
第十三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设立专门的维修工区,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第十四条维修工区应保持整洁,工具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使用安全。
第十五条设备检维修作业应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包括维修工作情况、维修时间和费用等。
第三章设备维修的安全措施第十六条设备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定,严禁违章作业。
第十七条维修人员应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要求。
第十八条维修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方法,保证操作安全和质量。
第十九条设备维修需要切断电源时,必须事先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断电保护措施。
第二十条设备维修过程中,严禁使用残缺的工具和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第四章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第二十一条设备维修应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流程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第二十二条维修人员应认真记录维修过程中的检测数据和操作情况,以备后期参考。
公司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公司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c86d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c.png)
公司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设备检维修管理是确保生产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定期检查与及时维护,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一、组织机构设置明确负责设备检维修管理的职能部门,如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或指定专职人员。
该部门或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并负责制定和执行检维修计划。
二、职责分工详细划分各职能部门及个人的职责范围。
例如,操作人员需负责日常的设备清洁与保养;维修技术人员则负责定期检查和故障排除;管理层需要审批维修预算并监督执行情况。
三、检维修计划制定周期性的设备检查与维护计划,包括日常巡检、定期保养和大修等。
计划应基于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和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制定。
四、操作规程编制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手册,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规程中应包含安全操作的要点,以及在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五、记录与报告建立完整的设备检查与维修记录系统,确保所有的检查、维护和修理活动都有详细记录,并对设备状况进行定期报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六、培训与发展对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对设备的熟悉度。
同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检维修流程。
七、绩效评估设定设备管理绩效指标,定期评估设备维护的效率和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管理策略,确保设备管理目标的实现。
八、持续改进鼓励创新思维,持续寻找提高设备性能和降低维护成本的方法。
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设备检维修工作的持续改进。
检维修管理制度(4篇)
![检维修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7c8d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01.png)
检维修管理制度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建立起的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流程和制度,用于管理设备、设施的检修和维修工作。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检修和维修的目标和原则:明确检修和维修的目标,包括设备有效率、正常运行,确保安全,保护环境等,并制定相应的原则,例如先进原则、预防原则、修复原则等。
2. 检修和维修的组织架构:明确检修和维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各级岗位和人员的职责,确保责任分工清晰。
3. 检修和维修的流程:明确检修和维修的工作流程,包括设备故障报修、维修计划制定、维修人员调度、设备检修记录和维修报告等各个环节。
4. 检修和维修的标准和要求:制定设备检修和维修的标准和要求,包括设备维修的质量标准、维修时间要求、备件的使用和管理等。
5. 检修和维修的设备管理:明确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设备保养记录和设备维修历史记录等。
6. 检修和维修的培训和考核:建立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保证维修人员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进行绩效考核,以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
7. 检修和维修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包括设备维修过程的安全操作规范、维修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要求等。
检维修管理制度(2)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监控检修和维修工作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检维修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制定该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例如适用于某个组织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的检修和维修管理。
2. 职责和权限:明确涉及检修和维修工作的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例如维修人员的职责是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管理人员的职责是协调和安排维修工作。
3. 工作流程:描述检修和维修工作的流程,包括设备报修、工单生成、任务分配、工作执行、工作记录和完成确认等,确保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4. 安全措施:强调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安全操作规范的遵守、现场安全检查等。
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
![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fe10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4.png)
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检维修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保障设备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的人员,包括设备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监测人员等。
三、管理要求1.设备的检维修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授权不得进行检维修作业。
2.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作业。
3.作业单位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4.对于需要协同作业的部门和人员,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5.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技术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停止作业,危及安全的情况要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
四、作业前准备1.根据作业计划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设备和耗材,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2.对作业区域进行检查和清理,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
3.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流程,明确作业内容、时间和责任人,做好作业记录和备份。
五、作业过程管理1.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方案和流程进行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2.作业过程中要及时记录作业情况,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内容、操作人员等,作业完毕后要做好作业记录和资料整理。
3.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者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停止作业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处理。
六、作业结束1.作业完毕后,要进行设备和现场清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并做好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
2.整理作业记录和资料,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阅和存档。
3.如有作业不当或者违规行为要及时整改,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七、安全管理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教育。
2.作业过程中要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八、责任制度1.设备检维修作业由设备部门负责,由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检维修工作。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ef9c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8.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保障人身、财产等安全,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检修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检维修作业,包括机电设备、电器设备、仪器仪表等。
第三条本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完善制度等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公司负责设备检维修安全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安全部门”)负责管理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工作。
第五条设备检修负责人负责设备检修作业管理,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第六条设备检修作业人员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设备检修作业,并向设备检修负责人报告安全问题。
第三章安全管理要求第七条安全培训设备检修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安全部门应根据作业人员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培训,确保培训效果。
第八条安全措施设备检修作业人员应依据设备质量和安全要求,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确保检修程序、检修方法、检修工具和备件的安全使用。
第九条作业场地安全1、作业场地应具备设备检修所需安全设施,如防护装置、警示标志、灭火器等。
并保持通道畅通,避免杂物堆积。
2、危险设备作业时,必须遵循设备检修规章制度,按规定进行个人防护。
特别注意接线盘、开关柜、变配电室等电气设施。
3、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应始终保持警惕,避免发生跌倒、碰撞等伤害事故。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条风险分析设备检修负责人应将设备检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分析、评估,并整理成详细的风险分析报告,根据报告实施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安全检查1、安全部门应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规范作业流程,确认各项安全措施符合标准。
2、设备检修负责人应进行作业前检查,设备检修完毕后再次检查,确保检修后设备能够受到满意的保护。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二条违法行为设备检修作业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制度的规定,造成严重生产安全事故的,由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篇)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104d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7.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检维修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是一个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参考模板:1. 安全管理责任1.1 确定设备检维修作业的负责人,并明确其安全管理职责。
1.2 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并经过培训。
1.3 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 操作规程2.1 制定设备检维修作业的操作规程,包括作业流程、作业程序、操作要求等。
2.2 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3 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了解并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
2.4 确保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了解并遵守有关设备安全操作规范。
3. 安全检查与风险评估3.1 定期对设备检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 对设备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4. 应急救援4.1 制定设备检维修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和责任人。
4.2 为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提供相应的急救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处理突发情况。
5. 安全培训5.1 对设备检维修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2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6. 事故调查与教训6.1 对设备检维修作业中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并总结教训。
6.2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及时修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以上是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个参考模板,具体的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设备检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员工安全和设备设施的运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检维修工作的管理和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规范设备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e06f3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e.png)
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保障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检维修作业,包括常规设备保养、故障排除、设备升级等工作。
三、责任分工1. 公司负责人负责督促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2. 设备检维修部门负责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具体实施,制定详细的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3. 设备检维修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并及时向上级报告设备的安全状况和维修情况。
4. 其他相关部门应配合设备检维修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检维修部门应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2. 设备检维修部门应编制详细的设备检维修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供检修人员参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3. 设备检维修人员在进行检修作业前,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4. 设备检维修人员在检修作业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如发现设备有异响、异味或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5. 设备检维修人员需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增加安全意识和技能。
6. 设备检维修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记录和处理设备检维修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五、应急预案1. 设备检维修部门应制定详细的设备检维修应急预案,包括各种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
2. 设备检维修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3. 设备检维修部门应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六、安全考核和奖惩措施1. 设备检维修部门应定期对设备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考核,以评估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设备检维修人员在检修作业中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658-21 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设备检维修、检测过程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的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一、设备检维修可分为: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二种:
1.计划检修包括设备大修、中修等有计划的维修。
2.非计划检修是因特殊情况(如管道泄漏、机器突然损坏等)而作出临时检修决定。
有短期检修,局部检修、日常维修,事后检修等。
二、设备检修维修提出和实施
1.大修、中修计划由各组提出,生产管理责汇总,再由生产管理编制维修计划,技术负责批准。
2.短期检修、局部检修、日常维修和事后检修由生产管理实施,并对安全检修加以监督。
确保检修能
顺利进行。
3.装置停车大修必须做到事项
1)大修由车间主管作为检修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科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实施,负责搞好项目落实,材料的准备,安全施工方案的确立及劳力的准备等工作。
2)对大修实施方案和大修作业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安全、可行、可靠、合理。
3)大修时,做到由检修项目负责人统一指挥,面向现场,分工负责,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
4)特种设备检修必须由具备相应检修资质的单位进行。
5)设备大、中修要填写竣工验收报告单,对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设备检修安全规则
1.加强检修工作小组领导,做到安全组织、安全任务、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四落实“。
2.一切检修项目应根据检修计划,到安全处办理
“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3.凡在厂区内需要动火、入罐、动土、高处作业、等都应到安全主管办理相关的作业票证,电气作业应到生产办办理电气作业票。
检修单位应严格执行行业标准HG23011-23018-1999《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并检查和落实安全措施。
4.检修传动设备或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拨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上安全锁卡。
5.使用移动电器应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6.安全主管和检修单位应检查检修中需用防护器具、消防器材的准备情况,若准备不完全,安全主管有权阻止检修单位对设备的检修。
7.应对检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方可进入现场检修施工。
8.检修人员在检修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听从现场指挥人员和安全主管有关人员的指导,检修人员不得任意更改施工方
案及作业证指定的范围、方法、步骤。
9.在禁火区内施工,要严格执行禁火区内相关规定,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他防爆措施,防止产生火花。
10.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段检修,要经常与生产工段联系,确保检修安全,当色浆生产发生故障,出现突然排放或紧急停车等情况时,应停止检修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11.检修完毕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一切安全设施恢复正常状态;
2)根据生产工艺抽加盲板,检查设备管道内有无异物及封闭情况,需做水压试验或气密性试验,应做好记录并备案。
3)检查阀门的开关情况。
4)检修所用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应及时搬走或拆除,保持现场整洁。
12.检修单位会同技术科、生产办,对检修的设备进行试车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
13.开车前,岗位操作人员认真检查确认维修部位和安全部件,保证其安全可靠,仪表管线畅通。
14.生产岗位交接班时,操作人员必须将检修中变动的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等情况相互交接清楚。
以免下一班操作人员误操作。
四、设备检测一般规定
为确保特殊设备、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公司车间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压力容器等设备进行定期委托有相关监测的检测单位对其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应的台帐。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