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对比试验
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生产效应试验
湖 南 省 永 州 市 零 陵 区菱 角塘 镇 江 边 村 3组 罗 贤 云 菜 地 。
1 . 2 供 试 土 壤
2 试 验 结果 与分析
2 . 1 对 小 白菜 根 茎 和 地 上 部 生 长 的 影 响
河 砂 泥 ,土壤 有机 质 2 5 . 6 g / k 0 ,碱 解 氮 1 5 3 mg / k g,有效 磷 1 3 . 2 mg / k g , 速效钾 9 4 mg / k 9 , p H值 6 . 0 。
1 试验 材料 与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点
做追 肥 ; 8月 1 5 日由 专 人 负 责 除 草 一 次 , 8月 1 6 日用 2 % 阿 维
菌素乳油 1 0 0 0倍 液 防 治 一 次 小 菜 蛾 和菜 青 虫 。9月 3 日收获 。 各 处 理 小 区单 收 、 单计 产量 。
表1 不同处理对小 白菜产量的影响
设 4个 处 理 , 重 复 3次 , 随 机 区组 排列 , 小区面积 3 3 . 3 m2 。 处理一 : 4 8 %阿康 复 合肥 7 5 0 k g / h m + “ 九 业 ” 牌 生 物 有 机 肥
效 应 总结 , 为 大 田生 产 提 供依 据 。
1 6行 , 每行栽 5 2株 , 共8 3 2株 , 折2 . 4 9 6万 株 / h m z , 由 专 人 负 责 在 同一 天 内栽 完 。 移 栽 返 青 后 于 8月 2 0 日撒 施 尿 素 4 5 k g / l l m 2
1 . 3 供 试 肥 料
试 验 结果 表 明 . 生 物 有 机 肥 对 小 白菜 生 物 性 特性 和 经 济 性 状有 较 大影 响 。株 高 : 处 理 一 平 均 株 高 比处 理 四增 高 6 . 6 e m。叶
大姜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复合肥肥效对比试验
在每 个处理 统一基 施 10 k 鸡 粪 的基 础 上 , 5 g 按 1 0 g鲜姜需 氮 6 3k 、 13k 、 1. g 0k 0 . g 磷 . g 钾 12k 确 定处理 3的化肥用 量 。
验, 以期 为 大姜高产 栽 培提供 参考依 据 。
收稿 日期 :0 2 0 — 5 2 1 — 3 0 基金 项 目: 国家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项 目 作者 简介 : 汉 燕 ( 99一) 女 , 士 , 艺 师 , 李 17 , 硕 农 主要 从 事 农 业 技 术推 广 研 究工 作 。
设 1 5m保护 行 。 .
为 了研究 不 同肥 料 对 大姜 产 量 的影 响 , 试 本 验利 用生 物有 机 肥 和 复合 肥作 对 比 , 了解 生 物 以 有 机肥 的增 产 效 果 。2 1 0 1年 4~1 0月 在 乳 山 市 土 肥站试 验 基 地 进 行 了大 姜 生 物 有 机 肥 肥 效 试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1 ,4 9 :8~ 9 0 2 4 ( )7 7
S a d n gi l rl cecs h n o gA r ut a S i e c u n
大 姜 施 用生 物 有 机肥 与复 合 肥肥 效 对 比试 验
李 汉 燕 , 曰新 , 海 涛 , 王 李 吕志 宁 , 郑 强
7 9
处理 1 空 白处 理 ( : 不施 肥 ) 处 理 2 生 物 有 ; : 机肥 6 6 7 基施 5 0 k ; 理 3 6 6 7 施 氮 6 .m 0 g处 :6 . m 磷钾 ( 5一l 1 5—1 ) 合 肥 3 0k , 中基 施 2 0 5复 0 g其 0
生物有机肥在棉花上的肥效对比试验初报
试验地设在永 修县虬津镇 叶家组村 民叶祥益棉花 田内。 试验地为砂壤 土 , 肥力 中下 , 土壤p 值 为5 。4 1 H . 月 0日播种 , 4
表1
生物 有机肥在棉花上 的肥效调查
作者 简介 : 贵龙( 9 8 )男 , 西永修人 , 张 16 一 , 江 助理农艺 师 , 从事作 物栽培 与植保工作 。
l0 7
安徽农学通报 ,A h i r. c. u1 0 ,7 1 ) n u iSiB l2 1 1 (2 Ag . 1
生 物 有机肥 在棉 花 上 的肥 效 对 比试验 初报
张贵 龙 欧阳勋 吴胜利 徐建 强 陈柯 德
( 修县农业 局 , 永 江西永 修3 0 0 ) 3 34
3k喷雾 防治 蚜虫 、 蝽象 、 0g 盲 红蜘 蛛和 棉苗 病害 ; 栽前 大 移 田用4% 甘 膦+O 金 都 尔杀 灭 田间和 田边 杂草 ,月8 1草 5% 5 日 移 栽 。 栽 后 视 病 虫发 生 情 况 用2%啶 虫脒2g 2% 氰 移 0 0+0 溴
干 扰素 1ml1 %阿维 菌素2 ml 水3 k 喷雾 防治蚜虫 、 5 +. 8 0 对 0g 盲 椿 象 、 蜘蛛 等 害虫 。 外 , 棉苗 长势 打 药时 另加2 %青 红 此 视 0
摘 要 : 过开展 2 通 种生 物有机 肥 和常规 施肥 在棉 花 上的肥 效对 比试 验 , 果表 明:种 生物有 机 肥较 常规施 肥对 结 2 棉花 都有较好 的增 产效 果, 中棉 满多( 其 颗粒 剂 ) 是通 过增加 棉花单铃 重 和减 少棉 铃发 病达到 增产 , 主要 而灵之素 ( 粉剂 ) 主要是 通过减 少棉铃发 病达到增 产 。 建议在 生产上 适 当增加 氮磷钾 的含量 , 与复合肥搭 配使用 。 或
肥料的判别实验报告
肥料的判别实验报告1. 引言肥料是促进植物生长与发育的重要物质,其种类繁多。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肥料对于作物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判别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设计为了对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判别,本实验选择了三种常见的肥料: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生物菌肥。
选取相同品种、相同生长期的植物,并将其分为四组:对照组、有机肥料组、化学肥料组和生物菌肥组。
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肥料,其他组分别施加相应种类的肥料。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重复三次。
3. 实验步骤3.1 植物准备选择同一品种的植物,并确保它们具有相同的生长状态和生理特性。
将它们分别种植在相同规格的花盆中,用相同的底土填充。
3.2 施肥处理将对应的肥料均匀撒在不同组的植物根部周围,并轻轻的用水浇透。
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施肥处理。
3.3 管理与记录对每组植物进行适当的浇水、防虫等管理,并定期记录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叶片颜色及植株健康状况等指标。
3.4 统计与分析在植物生长周期结束后,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不同组的生长指标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4. 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各组植物的生长指标如下:组别植株高度(cm) 叶片数叶片颜色植株健康状况对照组15 8 绿色良好有机肥料组20 10 深绿色良好化学肥料组18 9 浅绿色一般生物菌肥组22 12 深绿色优良通过对照组与其他组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有机肥料组的植物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都有较大的增长。
2. 化学肥料组的植物生长情况相对较差,虽然植株高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叶片数较少且颜色较浅。
3. 生物菌肥组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都相对较高,且叶片颜色较深。
5. 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以增加植株高度和叶片数。
生物有机肥在小白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282023.11生物有机肥在小白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吴文勃(凤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凤城 118100)为验证内蒙古蒙草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在东港当地温室及大棚种植小白菜生产上的施用效果,为该产品在我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及示范样板,特在东港市长安镇佛老房村和东港市新兴街道土房北村安排此试验,本试验严格按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497-2002)实施。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辽宁省东港市长安镇佛老房村,农户曹桂清(简称“佛老房”)和辽宁省东港市新兴街道土房北村,农户肖光远(简称“土房北”)。
其中:佛老房点设施为温室蔬菜大棚,试验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设施完善。
土壤类型为草甸土,中等肥力,基础农化性状:有机质含量21.8克/公斤,全氮1.09克/公斤,有效磷37.4毫克/公斤,速效钾173.2毫克/公斤,pH值7.5。
土房北点设施为连栋塑料大棚,试验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设施完善。
土壤类型为砂壤土,中等肥力,基础农化性状:有机质含量16.3克/公斤,全氮0.94克/公斤,有效磷42.7毫克/公斤,速效钾109.6毫克/公斤,pH值7.3。
1.2 试验材料供试肥料为内蒙古蒙草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生物有机肥(粉剂)。
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0.2亿/克,有机质≥40%;有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
供试作物为小白菜,品种名称“华英青梗菜”。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4平方米。
处理1:不施肥;处理2:常规施肥;处理3:在常规施肥减量10%的基础上底施生物有机肥40公斤/亩;处理4:在常规施肥减量10%的基础上底施灭活基质40公斤/亩。
其中常规施肥按当地习惯施肥进行(亩施45%复合肥(15-15-15)35公斤,不施有机肥,不施灭活基质)。
在处理3、处理4施肥过程中,生物有机肥或灭活基质与底肥混合均匀后同施。
利达生物有机肥在糖料甘蔗上的肥效对比试验
根据不 同施肥处理 的苗期调查统计数据 ( 见表
1, ) 施用利达生物有机肥的出苗率和分蘖率均显著高
于常规 施肥 , 处理 A和处理 B施 的基肥相 同因而差异
不大 , 处理 A的出苗率最高 , 高出处理 B . 个百分 O8
点, 高出处理 C . 个百分点 ; 89 处理 A与处理 B的分蘖 率相同, 均高出常规施肥 1. 个百分点。说明施用 47
用 人工 盖 土厚 6_ 厘米 , 后 覆盖地 膜 。本 试 验于 _8 种
家品种新台糖 2 号 。 2 供试肥料为利达牌生物有机肥
( 有效活菌数 ≥02 . 亿个/ , g 有机质 ≥2%, 5 氮磷钾
≥1% ) 0 。
13 试验方 法 .
20 年 3 9日种植 , 月 2 追肥 、除草 、大培 14 3 月 6 0日 土, 培土高 2 厘米。 0
开种植行距 12 . 米。
2 2 种植 方 法 .
种植技术按 《 广西早地糖料蔗高产栽培技术规
程》 进行。蔗种砍双芽段 , 80 用 0 倍多菌灵药液浸种
2 分钟后下种 , 0 每小区下种量均为 80 芽/ 施足 00 亩, 基肥后 , 亩施辛硫膦颗粒剂 3 公斤防治地下害虫 , 采
肥。
验主要通过对施用利 达生物有机肥与 目前我县甘
蔗种植 的常规施肥进行对 比, 观察测定和统一分析 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的生长特性和农艺性状 , 并 对各种不同施肥方法作 出综合评价 ,为扶绥县的甘 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试 验材 料与 方法
11 时 间和 地 点 .
2 种植方法 与 田间管理
保护行 , 验总面积约为 90 试 0 平方米 。 处理 A为每 亩施 利达 生物有机 肥 10 0 公斤 ,种植时一 次性 施 完; 处理 B为每亩施利达生物 有机肥 1 公斤 ( 5 0 价
生物有机肥在圆葱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生物有机肥在圆葱生产中的应用试验高山;祝伟友;尹善发【期刊名称】《北方园艺》【年(卷),期】2004(000)003【摘要】本试验使用生物有机肥(300 kg/667m2)、化肥(尿素30 kg/667 m2、二铵10 kg/667 m2和硫酸钾8 kg/667 m2)和常规鸡粪(2 000kg/667 m2)分别在667 m2(平方米)试验田中,进行了100 d(天)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生物有机肥区,在圆葱鳞茎膨大期的干重与鲜重,与其它两肥区相比差异显著(P<0.05);圆葱产量使用生物有机肥区与其它两区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提供理想的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特选本试验,来综合评价在我国的土壤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对提高圆葱产量的作用.为我国的绿色产业应用生物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加速我国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总页数】2页(P60-61)【作者】高山;祝伟友;尹善发【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井田种苗有限公司,150040;黑龙江省尖山农场,佳木斯,154007;齐齐哈尔蔬菜所,16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1;S833.2【相关文献】1.生物有机肥立体配方施肥绿色栽培技术在冷棚辣椒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J], 蒙来蓉2.生物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试验 [J], 吴玲玲; 王宏德3.骨钙粉型生物有机肥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J], 陈绍荣;邵建华;王富荣;陈锡东;张明泽4.生物有机肥在小龙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J], 汪学平[1];唐建宏[1];丁庆秋[2]5.骨钙粉型生物有机肥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J], 陈绍荣;邵建华;王富荣;陈锡东;张明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冲施肥肥效对比试验
宁 夏 农 林 科 技
有 机冲施肥 肥效对 比试验
宝旭 梅 , 志 英 杨
( 夏仁 存 渡 护 岸林 场 , 夏 灵 武 宁 宁 摘 710) 5 4 4 要 : 宁夏 仁 存 渡 护 岸 林 场 苹 果 园短 枝 红 星 为材 料 , 置 两种 肥 料 对 比试 验 , 究 其 对 短 枝 红 星产 量 和 新 梢 生 以 设 研
表2
新梢 生长 量 方 差 分 析
22 两 个 处 理 对 短 枝 红 星 苹 果 新 梢 生 长 量 的 影 响 .
( 2) 图
从 图 2 方差分析 ( 2 中我们发现 , 和 表 ) 两个处理对 短枝红星
苹 果 新 梢 生长 量 的 影 响 是 . 理 1 处 >处 理 2 且 差 异 显 著 , 磷 酸 , 即 二铵 较 有 机 液 体 冲 施 肥 对 新 梢 生 长 量 的 影 响 大 。
131 试 验 方 案 ..
在 果 园选 择 树 体 树 势 尽 量 一 致 的 短 枝 红 星 苹 果 树 两 行 , 行 每 1 棵 , 行 对 比试验 。 0 进 处 理 i 每 棵 树 施 l g磷 酸 二 铵 , 值 5元 ; : k 价 处 理 2 每 棵 树 施 用 14袋 ( .5g 生 物 施 肥 , 值 5元 ; / 37 k ) 中 价
美 国嘉吉 化 工国 际 贸易有 限公 司 生产 的磷 酸 二铵 ( 总养 分 ≥
6 名) 2 。
I22 供 试 植 物 ..
供 试 苹 果 品 种 为 短 枝 红 星 , 试 验 树 均 无 病 虫 害 , 势相 似 , 各 树
干 同一 时 期 进 行 施 肥 。
13 试验 方 案与 方法 .
生物有机肥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生物有机肥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报告作者:刘德新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5期刘德新(辽宁省昌图县通江口镇政府,辽宁昌图 112527)中图分类号: S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5-010-01为了验证沈阳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农业部临时登记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试验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11月。
试验地点:昌图县老城镇示范农场。
1.2 试验材料供试土壤:棕壤土。
供试肥料名称:生物有机肥。
养分含量:有效活菌数≥2.0亿/g(胶冻样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剂型:颗粒。
有机质≥40%。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辽单565。
1.3 试验方法试验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处理2:推荐配方施肥;处理3: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
田间设计:小区试验设三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 m2。
1.4 施肥方法常规施肥:整地时施用玉米专用肥50 ㎏/亩。
配方施肥:整地时施用玉米配方肥50 ㎏/亩。
试验肥料: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即:整地时施用玉米专用肥40 ㎏/亩+10 ㎏/亩生物有机肥。
1.5 田间操作过程玉米品种为辽单565,5月2日开始起垄、施肥、播种。
垄距60 cm,垄长10 m,株距24 cm,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每小区5垄,小区面积30 m2,统一等距播种。
5月10日出齐苗。
6月15日拔节,7月13日抽雄,10月2日收获。
在6月22日~25日田间放赤眼蜂防控玉米螟。
在7月初利用3WX-300G型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机喷施1500~2500倍液的阿维·三唑磷防治玉米螟幼虫。
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从田间长势来看,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比常规施肥与推荐配方施肥的玉米在各种性状都有一定程度变化,表现为株高增加,有效穗数增多,穗粒数增多。
“蚯蚓”生物有机肥在大田玉米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蚯蚓”生物有机肥在大田玉米上的肥效试验报告作者:宋廷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3期本试验是验证华清源牌“蚯蚓”生物有机肥在凤城市大田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1.1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时间: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0月5日。
試验地点:凤城市大兴镇大兴村三组。
农户姓名:曹建胜。
1.2 试验材料供试土壤:平地。
前茬作物玉米,产量610公斤/亩。
前茬作物施肥量:氮13公斤/亩、磷5.6公斤/亩、钾5.1公斤/亩。
土壤中养分含量如下:有机质14.6克/公斤、碱解氮156毫克/公斤、有效磷22.3毫克/公斤、速效钾1.3毫克/公斤。
供试肥料:有机肥。
标准:NY525-2012。
其他肥料名称:二铵(18-46)、复混肥(22-12-14)。
供试作物:玉米。
品种:登海6181.3 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100平方米。
处理1:常规施肥+沈阳华清源有机肥150公斤/亩;处理2:常规施肥+沈阳华清源有机肥200公斤/亩;处理3:常规施肥+沈阳华清源有机肥250公斤/亩;处理4:常规施肥。
1.4 施肥方法处理1:口肥二铵5公斤/亩,复混肥(22-12-14)50公斤/亩、沈阳华清源有机肥150公斤/亩。
处理2:口肥二铵5公斤/亩,复混肥(22-12-14)50公斤/亩、沈阳华清源有机肥200公斤/亩。
处理3:口肥二铵5公斤/亩,复混肥(22-12-14)50公斤/亩、沈阳华清源有机肥250公斤/亩。
处理4:口肥二铵5公斤/亩,复混肥(22-12-14)50公斤/亩。
1.5 田间操作玉米5月3日播种。
采用人工刨埯播种,各处理均为一次性施肥,后期不追肥。
于6月30日用乙阿合剂进行药剂灭草,每亩用50%乙草胺250毫升和38%阿特拉津35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
玉米于8月25日成熟,9月26日测产及收获。
收获后采土检验土壤有机质含量2.1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玉米施用沈阳华清源有机肥生育性状较好,调查结果显示,种植玉米施用沈阳华清源有机肥,能增加玉米产量。
生物有机肥在大豆上应用效果试验
生物有机肥在大豆上应用效果试验摘要:随着化肥的大量施入,一方面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破坏,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
另一方面造成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板结。
施入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泌物溶解土壤磷酸盐,将磷素、钾及微量元素阳离子释放出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恢复土壤团粒结构。
本试验通过生物有机肥应用试验,了解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应用效果;试验方法中图分类号:s1441文献标识码:a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肥料:林甸县东兴万丰多功能有机肥厂生产的生物有机肥。
112对照肥料:大豆复合肥(40%);二铵美国产(64%)、尿素大庆产(46%)。
113供试作物:大豆。
品种:抗线4号。
12试验处理121每667m2施供试肥料50kg做底肥一次施入;122每667m2施大豆复合肥10kg、5kg尿素做底肥一次施入;123(常规施肥):每667m2施尿素5kg、二铵10kg做底肥一次施入。
124空白对照(ck)13试验方法小区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30m2。
14试验基本情况141试验地点: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
142试验时间:20115~20119143土壤类型:碳酸盐草甸黑钙土。
土壤肥力中上,有机质265%,碱解氮128mg/kg,有效磷28mg/kg,速效钾188mg/kg。
144前茬:玉米。
145播种方式:垅上双条精量播种,其它管理措施处理区与对照区均相同。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大豆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处理对大豆素质的影响处理/项目出苗期开花期分枝期结荚期成熟期株高(cm)15 25615620726921760252561562072592175535256157217259217504525615723728924720经田间调查,使用生物有机肥的大豆,长势健壮,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杆粗不易倒伏,结荚多,籽粒饱满,粒色黄,外观较好。
肥料效果对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对比了五种不同肥料的效果,包括常规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水溶肥和叶面肥。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某农业科技园区2. 实验作物:小麦3. 实验肥料:(1)常规复合肥:N-P-K含量分别为15-15-15(2)有机肥:鸡粪肥,N-P-K含量分别为4-2-2(3)生物菌肥:含有效菌种10亿/g,有效活菌数5亿/g(4)水溶肥:N-P-K含量分别为20-10-20(5)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含磷钾元素40%4. 实验工具:测土仪、施肥机、喷洒器、尺子、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1个对照组,共5个对照组。
2. 施肥方案:(1)常规复合肥:每亩施用50kg(2)有机肥:每亩施用3000kg(3)生物菌肥:每亩施用100kg(4)水溶肥:每亩施用100kg(5)叶面肥: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喷施1次,每次喷施浓度0.3%3. 数据采集:在实验期间,每10天测量一次小麦的株高、叶片数、分蘖数等生长指标,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肥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株高与分蘖数:表1 不同肥料对小麦株高与分蘖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株高(cm) | 分蘖数(个/株) || -------- | -------- | -------- || 常规复合肥 | 80.2 | 5.4 || 有机肥 | 81.5 | 5.8 || 生物菌肥 | 82.3 | 6.1 || 水溶肥 | 79.5 | 5.0 || 叶面肥 | 80.8 | 5.2 |从表1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株高和分蘖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
2. 叶片数:表2 不同肥料对小麦叶片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叶片数(片/株) || -------- | -------- || 常规复合肥 | 13.2 || 有机肥 | 13.8 || 生物菌肥 | 14.1 || 水溶肥 | 12.9 || 叶面肥 | 13.5 |从表2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叶片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
生物有机肥在小青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生物有机肥在小青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作者:马文舟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12期2016年10月-2017年2月,受江苏农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根据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田间肥效试验,以验证该公司生产的“御丰牌”生物有机肥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
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土壤试验在盱眙县维桥乡大桥村进行。
土壤类型为黄棕壌,多年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状况见表1。
2.供试肥料“御丰”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0%,有效活菌数≥0.20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江苏农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试验作物青梗菜,品种为金品厦冠28,福建金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4.试验处理与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①空白(对照1、CK1):不施用任何肥料。
②常规施肥(对照2、CK2):根据当地施肥习惯与供试地块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
基施复混肥料(15-10-10)50kg/667m2,折合N 7.5kg、P2O5 5 kg、K2O 5 kg。
③生物有机肥处理(A3):基施“御丰”生物有机肥450 kg /667m2,同时按习惯施肥75%的用量施用复混肥料(施用时间、方法同处理②)。
④灭活生物有机肥处理(A4):基施灭活后的“御丰”生物有机肥450 kg /667m2,同时按习惯施肥75%的用量施用复混肥料(施用时间、方法同处理②)。
试验安排在同一大棚内,肥力均匀,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6m2(4*4米),小区间用墒沟隔离。
5.试验过程2016年11月4日施用基肥,同日播种,每667m2用种350g;11月17日间苗,行、株距约4*4cm;均均喷灌,无打药除草;2017年2月8日收获,考察生物学性状,计算产量。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不同处理对青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从外观看,与不施肥、常规施肥相比,施用“御丰”生物有机肥、灭活有机肥的处理叶色明显较深,叶片厚度也有一定差异,株高、叶片数则没有明显差异(见表2)。
生物有机肥在小白菜生产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生物有机肥在小白菜生产上的肥效试验报告作者:王海飞李以文董勤慧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9期1试验目的依据NY/T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生物有机肥:粉剂;有效活菌数(枯草芽孢杆菌)≥0.2亿/g在小白菜上的增产效果进行验证,为该肥料的登记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材料与方法2.1供试土壤。
潮土,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较好,肥力中等,试验地块土壤养分情况如表1:2.2供试肥料。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粉状)0.2亿/克。
2.3供试品种及栽培方式。
小白菜农夫20。
露天栽培。
2.4试验方法2.4.1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三个处理,三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30平方米。
各小区随机排列。
设保护行;2.4.2试验处理。
K1:常规施肥+基施供试肥料;CK(对照):常规施肥+基施供试肥料的基质(50%供施肥料代替);K2:常规施肥。
2.4.3施肥方法2.4.3.1常规施肥。
基施底肥为腐熟的厩肥200kg/亩、硫酸钾复混肥料(16-16-16)硫基复混肥50kg/亩。
2.4.3.2基施供试肥料。
5月26日基施供试肥料,每亩用量80Kg。
2.4.3.3基施等量基质。
施肥时间、方法和数量与供试肥料一致。
3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如表2所示,施用生物有机肥K1比CK平均增产449.9公斤/亩,增产率为7.0%。
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4试验数据统计的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对小白菜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重复间F=0.69F0.01=1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如表4所示,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表明,K1与K2及对照(CK)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
5效益情况分析小白菜施用生物有机肥料的效益情况,如表5所示:由表6看出,小白菜施用生物有机肥料的处理K1比CK纯增收753.8元,投入产出比为1:91.2,经济效益显著。
2009年“吉祥雨”生物有机肥在123团100亩滴灌棉花上防病增产对比试验总结1
2009年“吉祥雨”生物有机肥在123团100亩棉花防病增产对比应用示范高安丽农七师123团农业技术推广站一、供试材料“吉祥雨”滴灌冲施促根增效剂有机生物生态制剂作用:抗重茬、抗盐碱、抗枯萎、黄萎、活化土壤、有机生态环保型产品,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能力;防止土壤对磷的固定,增强作物耐寒、抗旱、抗盐碱、抗病菌能力;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二、试验选地试验观察记载地选择在123团15连18轮8号地,面积100亩土地条件较差,为多年来棉花低产田,前茬打瓜,09年土地等级3级,秋季赤地灌,亩水方120方,秋耕前未全层施肥。
但生育期滴水可以单独滴施,利于“吉祥雨”滴灌肥的实验。
对照地选择在15连棉田18轮8号地,面积65亩,土地条件较好,土地等级1级,秋季滴水代灌,亩水方50方,秋耕前全层施肥亩施三料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5公斤。
三、栽培技术措施:1、试验地基本情况表一条田基本情况春季补墒出苗,两块地苗情较好,试验地调查出苗15892株,对照棉田调查14957株。
常规管理措施,两块地根据地理条件、棉花长势,因地制宜管理。
2、生育期水肥运筹记载表二生育期水肥运筹根据泵房对试验地生育期水肥记载,试验地全生育期亩水量462㎡/亩,亩施标肥91.4公斤(不含试验肥料);对照棉田全生育期亩水量396㎡/亩,亩施标肥143.1公斤。
3、根外追肥记载:试验地5月21日进行子叶期化调,亩用缩节胺0.5克/亩+尿素150克/亩+磷酸二氢钾150克/亩+禾丰锌20克/亩,兑水35公斤机械喷施;7月2日打顶后结合缩节胺封顶控连续喷施两遍禾丰硼,每次用量50克/亩+尿素150克/亩+磷酸二氢钾150克/亩,缩节胺亩用量15克。
对照棉田:5月24日进行子叶期化调,亩用缩节胺0.6克/亩+尿素150克/亩+磷酸二氢钾150克/亩,兑水35公斤机力喷施;6月8日二次喷施叶面肥,尿素150克/亩+磷酸二氢钾150克/亩+禾丰锌20克/亩;7月6日打顶后结合封顶控连续喷施两遍禾丰硼,每次用量50克/亩+尿素150克/亩+磷酸二氢钾150克/亩,缩节胺亩用量15克。
生物有机肥在芦笋上的肥效试验初探
生物有机肥在芦笋上的肥效试验初探一、研究背景芦笋是一种高品质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其所含有的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芦笋栽培面积逐年增长,为了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应用有机肥料对芦笋进行肥料管理,已成为当前芦笋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有机肥料是一种用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进蔬菜品质的重要农业技术。
相较于化学肥料,有机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肥力。
如何有效利用有机肥料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当前芦笋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试验初步探索生物有机肥在芦笋上的肥效,为芦笋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材料包括芦笋种苗、生物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等。
生物有机肥料选用市场上常见的鸡粪、腐熟的秸秆堆肥等。
化学肥料则选用市场上常见的氮磷钾复合肥。
2. 实验设计本次试验选取常见的对照组和处理组进行对比试验,以评估生物有机肥在芦笋上的肥效。
具体方案如下:对照组:不施肥处理1: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处理2:施用化学肥料处理3:生物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合施用3. 实验方法在芦笋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根据处理组的方案进行施肥处理,同时进行浇水、松土等基本管理工作。
在施肥后的一定时间段内,对芦笋的生长状态、株高、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状态通过观察,施用生物有机肥料的芦笋生长状态较为健壮,叶片翠绿,植株生长势头较好。
而对照组和施用化学肥料的处理组生长状态稍显欠佳。
2. 株高统计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料的芦笋平均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施用化学肥料的处理组,说明生物有机肥料对芦笋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合分析,生物有机肥料在芦笋上具有显著的肥效,对芦笋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试验初步探索,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生物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
生物有机肥料在苹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生物有机肥料在苹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王建青(灵台县果业办公室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744400)摘要:近年来,生物有机肥料在苹果生产方面得到大力推广,但在陇东黄土高原其影响苹果生育性状指标及增产成效方面没有具体指标作为支撑,通过实验,生物有机肥料可明显提升苹果生育性状指标,并带来显著增产增收效果。
关键词:苹果;生物有机肥料;生育性状指标;增产增收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20-0008-01为验证生物有机肥料在陇东黄土高原苹果种植上应用效果,2018年6月至10月,在灵台县苹果树上进行小区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独店镇果农果园里,试验地基本情况:土壤为黄绵土,平均海拔1150m,年均日照总时数2369h、年降雨量599mm,试验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符合试验要求。
1.2供试肥料供试肥料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0.2亿/g,有机质≥40.0%,(颗粒状)用于果园基施,试验安排在2018年6月。
1.3供试作物苹果品种为红富士。
1.4试验设计本次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如下设计:处理1:常规施肥减量15%+亩基施生物有机肥100kg,沟施。
处理2:常规施肥减量15%+亩基施基质(灭活处理后的生物有机肥)100kg,沟施。
处理3:常规施肥(亩施羊粪2000kg,磷酸二铵80kg)。
处理4:空白对照(不施肥)。
1.5试验种植方法本试验地总面积720m2,其中每试验小区面积60m2(10m×6m),苹果树行距4m,株距3m,每小区栽培6棵苹果树,栽植密度56棵/亩。
试验地苹果园常规施肥水平为磷酸二铵80kg/亩,腐熟羊粪2t,苹果成熟后每年10月中旬开始采收上市。
2试验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苹果生育性状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生育性状调查,见表1,各处理生育性状均表出一定差异性,处理1较其他处理新梢分别增长4cm、3cm、8cm;处理1较其他处理分别增长6.7、5.5、9.9个百分点;处理1在叶片营养状况、商品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单果重方面与其他处理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或提高,综合分析,处理1可有效提高并改善苹果的生育性状指标。
生物有机肥在芦笋上的肥效试验初探
生物有机肥在芦笋上的肥效试验初探芦笋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具有美味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芦笋的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这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因此,寻求一种更加安全和环保的肥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生物有机肥在芦笋上的肥效试验进行初探,旨在为芦笋生产提供一种更加环保和有效的肥料选择。
一、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本试验地点位于一家芦笋种植农场,选取了3块土地进行试验。
2.试验方法将试验地点分为3组,分别施用发酵堆肥、液体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每组施肥量相同。
发酵堆肥和液体肥料按照市场标准配比进行施肥,而生物有机肥则是由蚯蚓和厨余等有机物堆肥制成。
在芦笋生长期内,每个月对植株进行一次观察和测量。
3.试验指标观察和测量每个月的芦笋株高、茎粗、叶片数量、产量等指标,对比不同施肥方式的肥效差异。
二、试验结果1.生长速度和茎粗与发酵堆肥和液体肥料相比,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芦笋的生长速度和茎粗。
在试验周期的第三个月,生物有机肥的芦笋平均株高达到了16cm,而发酵堆肥和液体肥料分别为13cm和14cm;茎粗方面,生物有机肥也是最大的,达到了1.2cm,而发酵堆肥和液体肥料则分别为0.9cm和1cm。
2.叶片数量生物有机肥和液体肥料的芦笋较为接近,而发酵堆肥的芦笋叶片数量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发酵堆肥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
3.产量在试验周期的最后一个月,生物有机肥的芦笋产量最高,达到了800g左右,而发酵堆肥和液体肥料分别为600g和700g。
这表明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芦笋的产量。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芦笋的生长速度、茎粗和产量,比较适宜用于芦笋的生产;2.发酵堆肥和液体肥料在芦笋生产中也有一定的肥效表现,但相较于生物有机肥而言,肥效稍逊。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在芦笋的种植中可以尝试采用生物有机肥作为肥料。
生物有机肥相较于传统化肥的优点在于其天然、环保和低毒性,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较低,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也更加有利。
有机水稻品种与生物有机肥对比试验研究
有机水稻品种与生物有机肥对比试验研究作者:李待幸黄朝桂罗永练张兴思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3期摘要:乐业县从2005年开始发展有机水稻,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有机水稻品种,同时需要选择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有机肥施用量,本试验就是基于此而设计。
得出宜香2292为较好品种,施肥量也得出适宜推广的相差数据。
关键词:有机水稻;生物;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1 基本概况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是边远山区县,国定贫困县,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如春,获得“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世界地质公园”等荣誉称号。
年降雨量为1100~15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天然空调”,年平均气温为16.3℃,县城海拔970m,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7.11%。
乐业县总面积2633km2,管辖4乡4镇8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为17万,耕地面积为1.16万hm2。
粮食作物以中季水稻和中季玉米为主,冬季休闲轮歇田地居多,冬季种植油菜、小麦、豌豆、绿肥、蔬菜等作物0.32万hm2左右,种植模式多为中稻加冬油菜(小麦、绿肥、豌豆、蔬菜、草莓等)、中玉米加冬油菜(小麦、绿肥、豌豆、蔬菜等)、新化镇和幼平乡部分水田的种植模式是春烤烟加中稻模式。
2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本试验是为了选择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适合乐业县推广种植的有机水稻优良品种和最佳施肥数量,以便减少投入,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生物)有机肥效果对比试验初报永州万喜登农业园技术总工程师莫继荣永州万喜登农业园技术员唐力提要:新垦红壤处女地栽培辣椒最优施肥处理是株施自制生物有机肥250克,每亩肥料成本仅249元;既能保证当年获得秋延迟辣椒产量1528.6公斤/亩,又能加快土壤熟化,其产量、单果重、株高极显著优于市售长茂牌生态有机肥500克/株,而与自制有机肥的750克/株、500克/株、250克/株和自制生物有机肥的500克/株没有差异,表现出很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随着土壤熟化,宜在株施自制生物有机肥250克以下找到最优施肥量。
关键词: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秋延迟辣椒小区试验产量性状单纯依靠化肥生产的石油农业,已经引发严重的生态和食品数量、质量安全危机。
主要表现在:化肥的大部分使用量流失分布到海洋、江河、湖泊,直接污染水源,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后的生物污染;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土壤保水保肥性变差,水土流失加大,耕作层越来越浅,严重丧失土壤高产、稳产理化性能;依靠化肥生长的农作物,根系生长不发达,器官、组织结构不严密,降低作物抗倒伏性能,增加作物体内游离氨基酸量利于植物病虫害生长繁殖、增加作物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生命健康,产品的口感、风味、营养品质降低。
基于化肥的使用打破了大自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生态循环链中分解者→生产者环节,引发当代农业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德国、瑞典已经明令禁止化肥生产,美国、日本也制订了近年内取消化肥生产的计划。
湖南永州是一个后起的新型城市,近年新增城市人口数量与停滞不前的蔬菜基地建设,蔬菜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主要依靠从山东寿光长途贩运解决,长久以来,当地蔬菜供应不仅价格高,而且蔬菜不新鲜,品质低。
永州万喜登旅游实业集团的主业是具有20年经营历史的酒店业,公司抓住永州蔬菜供应的市场契机,于2009年起,在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和竹山桥镇建设万亩农业园。
先期建设1500亩蔬菜基地,取得了在红壤山坡荒地改种蔬菜,采取自制生物有机肥,当年开垦种植,当年获得生长旺盛、产量高、质量优、品种齐全有机蔬菜无淡季供应的丰硕成果。
现将自制(生物)有机肥效果对比试验加以总结,供当地蔬菜发展决策参考。
一、试验的目的及意义针对红壤坡地土壤质地与基本肥力特点,确定其有机肥使用方案,是实现红壤坡地改造成为蔬菜持续高产、稳产、优质熟地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有机农业的一项根本举措。
这项工作完成得好,能够回答:以什么成分的有机肥?多少使用量达到作物高产、优质要求?有机肥原料来源能否保证市场农产品供应的数量安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成本是否能为消费者节省?这不仅是当代石油农业改造所需要的基本数据,同时也是生产企业立足自身生产与产品销售市场需要解决基本技术。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土壤: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刘家村(万喜登农业园)新垦红壤山坡处女地,PH5.4,有机质含量1%以下。
2.灌溉:用水库水采取地膜下行间铺设塑料片带潜水泵喷水,PH值6.5-7.0。
3.栽培措施3.1供试品种:三亚胜世种业15号螺丝辣椒。
3.2育苗:2012年7月24日防雨棚内统一播种,苗床每平米施1公斤自制有机肥与土壤拌匀、分布在土表10公分内,播种密度控制在每平米200粒左右浸种催芽后露白种子,覆盖1公分厚细土,15公分深土沟内铺设塑料片带喷水管,保证浇水均匀。
3.3移栽整地:小区面积28.8平米。
整地前,8米宽,57.6米长覆盖长效抗老化膜试验大棚,撒施生石灰75公斤。
大棚两侧和中间纵向开40公分宽、20公分深排水沟7条,够成垄宽86.7公分的栽培垄6条;大棚长度两端和中间开40公分宽、30公分深排水沟共4条,构成长度3等分的垄长为1866.7公分;整个大棚共划分小区18个。
施肥:离垄边5公分,挖一直径20公分、深10公分的穴,每垄两边各挖穴46个,每垄共92个穴。
有机肥与生物有机肥按试验施肥量一次性穴施,并与土壤拌匀后保持垄面基本平整,穴中央稍留凹陷,以利识别定值时穴中央位置。
以后不再补肥。
施肥后,垄面中间布置一根塑料片带喷水管,再覆盖地膜。
定植:每小区栽苗92株,密度2128株/亩。
2012年8月23日,取苗床生长势一致的种苗带土定植在施肥穴中央凹陷部位,用沟中新土掩埋种苗根部,以利成活。
栽苗后,取沟中土壤压住种苗基部撕开的地膜口,以防热气烧死种苗,并用手持浇水管或水瓢浇头次稳蔸水。
3.4水分管理:定植后头3天,每天打开喷水管湿润土壤;以后保持2-3天浇一次水;封行后保持5-7天浇一次水。
白天最高温低于15℃,辣椒苗挂满果实时,10-15天浇一次水。
3.5温度管理:10月中旬前,夜间气温均在15℃以上,大棚两头基部和两侧膜掀开至离地1.5米以上高,保持棚内通风对流,苗顶部温度与气温大致相同;夜间气温降至15℃以下时,加盖大棚四周裙膜,开始大棚早晚保温;白天最高气温低于15℃,夜间气温降至8℃以下时,仅在中午打开大棚两侧通气口2-6小时。
以保证挂果辣椒延迟到元旦节前后,市场辣椒价格最高时完成销售。
3.6病虫害防治:用波尔多液防治辣椒叶斑病和果实疫病,用生物农药和石硫合剂(可治病)防治蚜虫、红蜘蛛、菜青虫、小夜蛾等害虫。
4.(生物)有机肥试验样品制作4.1有机肥制作:用加有垫料30%干鸡粪(打散)、锅炉烧过谷壳灰、磷矿石粉、发酵菌种、加水至含水量70%、拌匀,堆沤发酵20天后翻堆,继续发酵20天后,平铺有机肥堆厚度50公分以下,利用余热蒸发水分至含水量30%以下。
发酵过程中,堆肥25厘米以内中心温度达到65℃以上,所有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已被杀死,取样送至永州商品质量监督局检测,各项指标完全达到2012年国家有机肥标准。
含水量30%的自制有机肥成本440元/吨。
4.2生物有机肥制作:制作有机肥过程到平铺有机肥堆厚度50公分以前的肥堆,按每吨含水量20%计算肥堆总量,加入200亿活效菌数/克的生物菌肥量1/1000与有机肥拌匀后,平铺肥堆到30公分高,并每天早晚用耙头疏松有机肥堆各1次,保持肥堆在40℃以下,晾干水分至20%,达到国家生物有机肥活效功能菌数2000万个/克标准。
含水量20%的自制有机肥成本468元/吨。
5.(生物)有机肥用量的田间小区试验设计5.1(生物)有机肥用量处理设计有机肥分750克/株、500克/株、250克/株3个处理;生物有机肥分500克/株、250克/株2个处理;广州市地保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长茂牌生态有机肥(送货价1820元/吨)500克/株作对照。
共计如下5个处理+1个对照。
C1:自制有机肥分750克/株;C2:自制有机肥分500克/株;C3:自制有机肥分250克/株;C4:自制生物有机肥分500克/株;C5:自制生物有机肥分250克/株;CK:长茂牌生态有机肥500克/株。
5.2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在一个8米宽,57.6米长覆盖长效抗老化膜试验大棚内,安排5个(生物)有机肥用量处理+1个对照,每处理设3个重复,共计186.数据调查与统计方法在2012年10月8日,田间辣椒总产量已经形成70%以上时,每小区对角线取样5株。
量每株离地最高部位为株高;统计每株挂果数;称每株果实产量;统计每株果数。
以每小区株平均高度;株平均产量换算成小区产量;每小区调查统计的平均单果重;进行方差分析,评价不同处理的营养长势、品质、产量效果。
三、试验结果与方析1.不同施肥处理对株高长势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和不同区组的辣椒苗平均株高见下表1。
表1 不同施肥处理的辣椒苗平均株高单位:cm不同施肥处理,两两之间株高方差分析的q临界检验结果见下表2。
其中,第一横排从左至右,第一竖排从上到下为各处理代号的株高均值由大到小排序。
表2 不同施肥处理株高方差分析的q临界检验结果表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表2结果表明:自制有机肥的750克/株、500克/株、250克/株3个处理,处理间的辣椒苗株高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有机肥使用量宜在250克/株以下再作施肥量试验,以期找到辣椒营养生长最省的施肥量;自制生物有机肥的500克/株、250克/株2个处理,处理间对辣椒苗株高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生物有机肥使用量宜在250克/株以下再作施肥量试验,以期找到辣椒营养生长最省的施肥量;自制生物有机肥250克/株的处理显著优于自制有机肥250克/株,说明生物有机肥能明显促进辣椒苗的生长;自制(生物)有机肥处理的辣椒苗株高优于长茂牌生态有机肥500克/株,达极显著差异,说明市售长茂牌生态有机肥效果极其低于自制(生物)有机肥。
2.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和不同区组的辣椒产量见下表3表3 不同施肥处理的辣椒小区产量单位:公斤/28.8米 2不同施肥处理,两两之间产量方差分析的q临界检验结果见下表4。
其中,第一横排从左至右,第一竖排从上到下为各处理代号的小区产量均值由大到小排序。
表4 不同施肥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的q临界检验结果表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表4结果表明:自制有机肥的750克/株、500克/株、250克/株3个处加自制生物有机肥的500克/株、250克/株2个处理,5个处理两两间辣椒产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制(生物)生物有机肥使用量宜在250克/株以下再作施肥量试验,以期找到辣椒产量最省的施肥量;自制(生物)有机肥5个处理的辣椒产量优于长茂牌生态有机肥500克/株,达极显著差异,说明市售长茂牌生态有机肥效果极其低于自制(生物)有机肥。
3.不同施肥处理对单果重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和不同区组的辣椒单果重见下表5.表5 不同施肥处理的辣椒单果重单位:克/个不同施肥处理,两两之间单果重方差分析的q临界检验结果见下表4。
其中,第一横排从左至右,第一竖排从上到下为各处理代号的单果重均值由大到小排序。
临界检验结果表6 不同施肥处理单果重方差分析的q表6结果表明:自制有机肥的750克/株、500克/株、250克/株3个处加自制生物有机肥的500克/株、250克/株2个处理,5个处理两两间辣椒单果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制(生物)生物有机肥使用量宜在250克/株以下再作施肥量试验,以期找到辣椒单果重最省的施肥量;自制(生物)有机肥5个处理的辣椒单果重优于长茂牌生态有机肥500克/株,达极显著差异,说明市售长茂牌生态有机肥效果极其低于自制(生物)有机肥,这一点与自制(生物)有机肥对辣椒产量的效果完全吻合。
结果与讨论自制有机肥的750克/株、500克/株、250克/株3个处理,自制生物有机肥的500克/株、250克/株2个处理,共计5个处理的辣椒苗株高、产量、单果重均极显著优于市售长茂牌生态有机肥500克/株;自制(生物)有机肥5个处理的小区产量和单果重两两比对,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随着土壤熟化自制(生物)有机肥使用量宜在250克/株以下再作施肥量试验,以期找到辣椒单果重最省的施肥量;自制生物有机肥250克/株的株高显著优于自制有机肥250克/株,说明生物有机肥能明显促进辣椒苗的生长,这与生物有机肥的功能菌能快速改良新垦红壤山坡地土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