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知识讲解
商业银行的跨界经营和跨区域业务
21世纪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技术的进步,跨区域业务迅速发展。
规范发展阶段
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对跨区域业务的监管,推动商业银行规范发展。
03
02
01
线上业务拓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跨区域业务。
市场定位
明确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业务风险可控。
跨界经营定义
跨界经营具有创新性、多元化、合作共赢的特点。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商业银行可以创新业务模式,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实现合作共赢。
跨界经营特点
客户需求多样化
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业务领域。
汇丰银行
摩根大通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在国内外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通过跨区域业务布局,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在县域地区设立了大量网点,通过跨区域业务布局,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THANKS
感谢观看
产品创新
根据客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04
商业银行跨界经营与跨区域业务的协同发展
跨界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领域之外,涉足其他非金融业务领域,如电商、物流、教育等。跨区域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实现地域扩张。
跨界经营与跨区域业务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跨界经营,商业银行可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也可以为跨区域业务提供支持和资源共享。而跨区域业务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促进跨界经营的开展。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探索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1.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3.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4.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案例研究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综合收集和梳理相关文献,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全面分析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3. 统计分析法: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关系。
四、论文结构1. 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
2. 相关理论:回顾相关领域的理论。
3.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法探究影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因素。
5.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前面的研究结果,提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6.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7. 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五、预期结果1. 掌握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影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因素,研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发展研究--以南京银行为例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发展研究--以南京银行为例南京银行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一家,于1996年成立,总部位于南京市。
在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之后,南京银行已经成为了中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在银行业不断变革的新时代下,南京银行不断探索发展,不断优化资源,加强内部管理,跨区域经营发展已经成为了南京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南京银行的跨区域经营现状目前,南京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21年末,南京银行已经在全国14个省份和市区设立了近300个营业网点,其中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
南京银行目前的跨区域业务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两个方面。
在零售业务方面,南京银行已经建立了海外资产管理基地,并从已开展的外汇通存等业务不断拓展其业务范围。
在公司业务方面,南京银行通过与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合作,积极开展跨地区信贷业务,帮助这些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二、南京银行跨区域经营的优势南京银行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其跨区域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南京银行在其主要业务领域的零售和公司业务方面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使得南京银行在跨区域经营中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其次,南京银行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能够有效防范风险。
再次,南京银行在内部人才培养和业务拓展方面也有着非常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储备,支持南京银行在跨区域经营中快速提高竞争力。
三、南京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挑战南京银行跨区域经营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南京银行在跨区域经营中需要面对不同的地区和市场的竞争环境和法律体系,需要针对不同市场做出相应的业务调整和市场定位。
其次,南京银行在外部环境不稳定时需要特别注意风险控制,避免出现大额损失。
再次,南京银行需要注重内部行政管理和人员培训、业务拓展等方面的发展,为跨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南京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发展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南京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战略规划和市场调研,精准把握区域市场特点,做出相应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二是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管理,建立更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健康快速的跨区域发展;三是优化人才培养和业务拓展,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市场营销能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
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风险 跨区域经营商业银行有哪些
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风险跨区域经营商业银行有哪些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对外扩张步伐明显加快,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其经营管理风险也在不断积聚。
本文着重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所面临的管理风险、信用风险、环境风险和资本约束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区域经营信用风险环境风险资本约束风险一、引言随着2006年和2009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特别是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步伐明显加快。
所谓跨区域经营是指城市商业银行打破地区限制,在总部所在城市之外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跨区域经营:一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跨区域经营,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大连银行、包商银行等;二是省内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如长沙银行、温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等。
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共成立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147家,资产总额7.85万亿,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为8.3%。
在国内现有的14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其中有78家已实现跨区域经营,比重达到53%。
截至2010年末,我国城商行共设立异地分支机构300多家,其中2010当年,共有65家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异地分支机构103家,有30家城商行跨省设立42家异地分行。
城商行的快速扩张,虽然有利于抢占市场、扩大份额,但在业务经营同质化的背景下,经营风险却在不断积聚。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风险分析(一)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城商行在跨区域经营后由于管理链条加长、信息不对称、经营环境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银行内控有效性降低,从而使银行出现多种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跨区域经营前,银行多采取扁平化的两级管理,这使得商业银行的管理距离较短,业务单位与职能管理部门直接进行沟通,有利于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城市商业
银行越来越注重跨区域经营,以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
在这个
背景下,进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跨区域经营可以帮助
城市商业银行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使其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从而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通过研究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和策略,可
以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提供参考。
其次,可以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跨区域经营能够提高
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和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客户基础和市场份额。
研究跨区域经营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竞争
策略,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最后,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跨区
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促
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开展跨区域经营研究,不仅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探析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探析摘要: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城市信用合作社组建而成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
本文从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域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促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政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金融主管部门为了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对以城市信用社为主的地方金融进行了改革,于是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
2005年11月,上海银行在宁波成立了分行,上海银行业因此成为了第一家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从此拉开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经营的序幕。
一、城市商业银行垮区域发展的必然性(一)生存和发展的急切需要。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要通过并购、兼并等活动,进行跨区域经营发展,应对挑战。
首先,银行业内部竞争和外资经营发展,城市银行业面临高度同质化的发展,扩大规模,不断发展自己的资源,进行一系列的业务创新。
同时,各银行不断缩小自己的利润空间来赢取市场,最终影响了其经营效益。
城市商业银行都面临着资本不足.总体防范风险能力弱,市场定位不明确,业务特色不突出,缺乏战略计划。
(二)创造公平竞争金融环境的客观需要。
银行业是在资本市场上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银行为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良性竞争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业面临全面开放,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跨区域经营,与外资银行、国有银行进行竞争,才能创造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从而推动我国金融行业逐步向前发展。
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都面临着资本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很低,业务发展面临同质化,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缺乏合理的规划。
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域经营,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在县域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调整准入政策,取消分支机构数量设立的限制以及营运资金的要求,因此,要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减弱同质化业务及产品的竞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很好的金融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模式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模式分析3.北京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概况北京银行作为一家一线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在其跨区域经营的道路上,借鉴国外经验,参考国内实际,积极探索了许多创新经营模式,20年前,作为一家地方性银行,北京银行的发展区域受到严格限制;20年来,北京银行通过跨区域发展,抓住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融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目前,北京银行已拥有了国际国内近400家分支机构,形成了银行主页与消费金融、人寿保险、中加基金、北银置业、村镇银行等齐头并进、多元发展的格局,初步构建起一个全牌照、多功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
本章主要对北京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模式进行细化分析。
3.1北京银行组建背景、业务发展概况1996年1月29日,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在政府指导下组建成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12日,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城市合作银行变更名称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其名称变更为北京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再次更名成为如今的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一年的时间,2005年,北京银行经银监会《关于INGBANKN.V.和国际金融公司入股北京银行的批复》批准,同时引入了荷兰ING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伙伴,引入IFC成为其境外财务投资者。
北京银行自成立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创新,其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各项指标都能维持在全国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上游水平以上,为其实现跨区域经营的目标打下了较好的实力基础,且按照我国城商行跨省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标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北京银行已经达到标准,因此2006年6月21日,北京银行第一家异地分支机构——天津分行获批成立,同年10月天津分行正式开业,这也标志着北京银行成功的迈出了跨区域经营的第一步。
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正式上市,继成功上市后,于2007年10月28日在上海设立第二家异地分行,正式入驻长三角经济区域,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8年3月28日,北京银行西安分行正式开业营运,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繁荣而服务,截至2014年年末,北京银行存款余额9255亿元,贷款余额6657亿元,股本106亿元,总资产1.52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成本收入比仅24.65%,ROA1.09%,ROE17.96%,不良贷款率0.86%,拨备覆盖率334.22%,资本充足率11.08%,2015年一季度,北京银行实现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10%。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挑战
在跨区域经营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市 场环境不熟悉、人才短缺等。
03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策略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科学的跨区域经营策略,包
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为客户市场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 化需求。
优化业务流程
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降低客户的时间 成本。
05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监 管与政策建议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合规经营
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跨区域经营,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 一些问题。
问题
如跨区域经营的成本较高、管理难度较大、风险控制不易等。同时,不同地区的 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也存在差异,给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带来了一定的 挑战。
03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挑 战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 流程,确保其合规经营。
强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加大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力度,及 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完善政策体系,支持跨区域经营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同时加强监管,确保金融市场 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模式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动因分析着手,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三种现行主要模式。
通过结合具体的案例研究,以江苏银行为例,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选择和成长进步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江苏银行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在大中城市组建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
十多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37家,从业人员11 万,资产总额为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28.3%,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8.7%,总资产增长率比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高出13.5%和6.2%。
城市商业银行的崛起,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始于2006年。
当时,为解决城商行经营区域限制产生的问题,破解其发展瓶颈,银监会颁布了《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有实力的城商行通过收购、重组或直接设立分支机构等模式,在所在城市以外的经济区域布局,实现跨区域经营。
2006年4月,上海银行在宁波设立分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
多年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速度加快,业务范围更加广阔,金融服务网络得到拓展,逐步打破了长期以来经营所受的地域限制。
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跨区域发展,占全部137家城商行的57%。
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商行跨区域高速扩张,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城商行跨区域扩张开始遭遇政策调控。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规范我国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既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和现实之基。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动因分析(一)跨区域发展有利于扩大资产规模,提升城商行竞争力首先从规模效应角度来看,由于银行业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其经营的金融资产相对于实物资产而言,其专用性相对较弱,同质性较强。
浅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
浅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摘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革命。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有并购重组和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两种,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作出选择。
城市商业银行要进行跨区域经营,就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合理定位,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并购;重组由于单一城市制制约着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客户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着不可突破的限制并且面临着较高的、无法化解的地域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20XX年银监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明确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联合、重组、并购及跨区域发展。
随着徽商银行的破茧而出,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分行的设立以及东北银行、晋商银行等的筹建,更名之后进行跨区域经营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一种发展趋势且正愈演愈烈。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分析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监管层态度的逐渐明朗,渴望做大做强的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在达到监管当局的要求之后纷纷迈开了跨区域经营的步伐。
但不是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要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模式。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才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成功的基础。
(一)并购重组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收购三种形式。
(1)吸收合并。
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的合并,其中一家银行吸收了其他银行而成为存续银行的合并形式。
在这类合并中,存续银行仍保持原有的名称,而且有权获得被吸收银行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债务;被吸收银行不复存在。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城市商业银行中合并时间最早的徽商银行。
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采取“6+7”的吸收合并模式,吸收合并芜湖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六安等7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徽商银行(杨家才,20XX)。
商业银行跨区经营
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因为单一城市制制约着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客户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存有着不可突破的限制并且面临着较高的、无法化解的地域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银监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明确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实行联合、重组、并购及跨区域发展。
随着徽商银行的破茧而出,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分行的设立以及东北银行、晋商银行等的筹建,更名之后实行跨区域经营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一种发展趋势且正愈演愈烈。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分析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大和监管层态度的逐渐明朗,渴望做大做强的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在达到监管当局的要求之后纷纷迈开了跨区域经营的步伐。
但不是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要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模式。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才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成功的基础。
(一)并购重组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收购三种形式。
(1)吸收合并。
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的合并,其中一家银行吸收了其他银行而成为存续银行的合并形式。
在这类合并中,存续银行仍保持原有的名称,而且有权获得被吸收银行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债务;被吸收银行不复存有。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城市商业银行中合并时间最早的徽商银行。
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采取“6+7”的吸收合并模式,吸收合并芜湖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六安等7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徽商银行(杨家才,2006)。
对于徽商银行来说,因为存有着存续的部分,一些原有的资源能够继续利用,合并过程中的风险相对于新设合并来说较小一些。
(2)新设合并。
新设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通过合并成立一家新银行,参与合并的银行全部消失,新设银行接管了参与合并银行的全部资产和业务,并承担其全部债务或其他责任。
城市商业银行新设合并的代表是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由江苏省内无锡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新设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总体思路组建而成。
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
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摘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革命。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有并购重组和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两种,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作出选择。
城市商业银行要进行跨区域经营,就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合理定位,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并购;重组由于单一城市制制约着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客户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着不可突破的限制并且面临着较高的、无法化解的地域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20XX年银监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明确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联合、重组、并购及跨区域发展。
随着徽商银行的破茧而出,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分行的设立以及东北银行、晋商银行等的筹建,更名之后进行跨区域经营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一种发展趋势且正愈演愈烈。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分析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监管层态度的逐渐明朗,渴望做大做强的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在达到监管当局的要求之后纷纷迈开了跨区域经营的步伐。
但不是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要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模式。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才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成功的基础。
(一)并购重组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收购三种形式。
(1)吸收合并。
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的合并,其中一家银行吸收了其他银行而成为存续银行的合并形式。
在这类合并中,存续银行仍保持原有的名称,而且有权获得被吸收银行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债务;被吸收银行不复存在。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城市商业银行中合并时间最早的徽商银行。
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采取“6+7”的吸收合并模式,吸收合并芜湖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六安等7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徽商银行(杨家才,20XX)。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摘要】:“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所形成的特有产物,是一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起初,银监会批准组建城商行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化解城市信用社在为地方经济服务过程中积累的金融风险,规模扩展并不是其首选,此时城商行的业务经营主要在单一城市开展。
由于城商行是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改建而成,因此城市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全都转嫁到城商行上,这些不足注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在初级阶段很难将自身发展定位为跨区域经营。
再加上监管当局对城商行有着区域经营的限制,初级阶段的城商行将自身市场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服务中小企业”。
但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逐渐发展壮大,资产规模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自身竞争力得以加强,于是监管当局逐步放松对城市商业银行单一城市制的限制,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合理监管方式,允许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商行率先实现跨区域发展。
而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空间,那些仍处于资产质量差、财务亏损严重、历史包袱沉重的城商行也盲目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导致整个银行分支机构增多,原有的两极管理体系失效,管理链条被拉长,管理流程随之发生变化,各种风险也随之产生。
本文正是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其选择跨区域经营的原因,介绍了跨区域经营的发展历程,随后又总结了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其中首先分析了跨区域经营的各种模式,进行实例论证说明,讨论各种模式的基本步骤,概括其优势,进一步得出跨区域经营的具体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进而发现跨区域发展产生的具体问题,并深入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通过学习国外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而总结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经验。
同时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产生的问题提出一些积极的对策和措施,从而使跨区域经营更加合理,使城市商业银行更加健康、快速、合理的发展。
本论文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解决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产生问题的具体措施是:一是加强风险管控,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二是跨区域经营后应该坚持准确的市场定位;三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跨区域经营方式;四是监管部门加强评估和适度监管原则。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和规模也
在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银行业监管体系的限制和各地银行业发展
水平的不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跨区域经营的问题。
本
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该问题及对策:
一、跨区域经营问题
1. 银行差异化发展水平
我国各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不同,在资本金、资产规模、盈利水平、业务范围等方面差异明显。
2. 地域特色业务的不同
不同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可能会主打不同的业务,如农村信用
社会从事的农村金融服务,在发达城市就没有市场。
3. 跨区域经营法律风险
由于不同区域的法律规定存在差异,跨区域经营可能会引起法
律纠纷。
二、对策研究
1. 加强监管政策
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跨区域经营的监督力度,制定更加
完善的监管政策,确保城市商业银行稳健健康运营。
2. 推进统一监管标准
在监管政策上,不同地区应推进统一的监管标准,使得整个银
行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平稳,市场更加公平。
3. 强化中央协调
加强中央协调机制,实现在跨区域经营方面的信息共享与协作,避免地方政府间的误解和竞争,确保银行业始终保持良好稳定的发
展态势。
总之,加强监管、推进统一监管标准、强化中央协调,是解决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的核心途径。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接近尾声之际,作为中国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逐渐成为新阶段银行业改革的目标。
在我国现有的高度寡头垄断的银行市场结构中,城市商业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单一城市经营制”致使城商行隐含着相当大的系统性风险,这两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行制度性的改革,而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域经营无疑是这一改革的重大突破。
本文围绕着城商行跨区域经营这一主题,在借鉴美国银行业跨州经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模经济理论、银行市场结构理论、中小企业融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商行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问题、跨区域经营的模式、跨区域经营中的关键问题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分别对城市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第一章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银行跨区域经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回顾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比较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内部比较,明确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地位和面临的问题,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已初步具备了跨区域经营的能力,证实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可行性。
第三章从外部环境、内部压力、自身动力三方面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
第三章还针对“设立异地分行”这一跨区域经营模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介绍了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市场准入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决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是首要决定因素。
第四章则重点介绍了合并重组、组织联合、直接参股等其它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并指出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第五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主流模式是设立异地分行模式和直接参股模式,并运用博弈论对直接参股模式中的关键问题—参股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优定价。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中的本土化道路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中的本土化道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跨区域经营中,如何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本土化发展,成为了各大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营销策略和服务定位等方面,探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中的本土化道路。
一、市场环境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中,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各地的市场环境。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等都会对银行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实现本土化发展。
1.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从而影响了银行业务的需求。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更注重基本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更注重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位。
2. 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影响了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金融需求。
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于高科技产业、金融行业等,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于传统产业、农业等。
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开发适合当地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 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二、营销策略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中,营销策略是实现本土化发展的关键。
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决定了营销策略的差异性,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当地市场特点调整营销策略,实现本土化发展。
1. 品牌建设品牌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跨区域经营中,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进行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
在一线城市,可以通过赞助重要活动、举办高端活动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在三四线城市,可以通过提供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举办社区活动等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
2. 营销渠道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决定了营销渠道的差异性。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国内外研究综述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从各国银行业实践来看,只有少数国家曾对银行经营地域进行限制。
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严禁银行跨州经营,但此后逐渐放松,1994年Riegle-Neal法案进一步解除限制,规定商业银行自1997即可完全实行跨州经营、兼并和吸收。
理论上主要存在支持和反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两种理论,从西方研究来看,支持跨区域经营是主流,但也有反对之声。
早期美国反对跨区域经营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即防止垄断、保证银行体系安全及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
Flannery证明跨区域经营限制确实增强了小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而2008年美国富国银行正因为有效控制了经营地域(其经营区域仅限西部少数州),而免遭金融危机的致命伤害。
以下着重分析放松区域管制的正效应。
(一)放松地域管制与银行(业)效率George等通过考察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企业兼并浪潮、联邦法案规则变化及其他行业放松区域管制实践,得出银行业放松管制(定价、跨区域经营和进入)会使银行数目减少,效率提高,规模增大以及产品多样化,并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Beng Soon Chong(1991)运用事件分析法得出类似结论,但强调利润率提高的同时,增加了银行的市场风险。
Allen(1993)对美国银行1980~1989年间观测值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表明银行总资产在扩大到5亿美元时才会出现规模经济递减;而取消地域管制以后,仍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的小银行可以继续扩大规模,直至在最有效规模上运营。
Edward(1996)研究了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法律修订过程,认为20世纪70~80年代经营区域受限银行不断破产倒闭,信用储蓄社倒闭危机以及金融全球化,加快了法律修订进程。
而此间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并未出现垄断问题,也打消了政府的疑虑。
Jith & Philip(1998)证明了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取消之后,美国银行绩效显著提升。
研究表明,银行营运成本和贷款损失随联邦政府允许在本州设分行及跨州经营而显著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
1、引言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单一的城市制经营模式是必要,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实力的壮大,单一的城市制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跨区域经营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商业银行放松地域管制对银行效率、银行体系稳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值得我国借鉴。
Jith,Philp(1998)用美国银行业1978-1992年的数据研究了取消限制对整个银行体系绩效的影响。
Berger等(1993)研究表明取消地域管制,能使银行将其规模扩大到最优的水平。
国内学术界对跨区域的问题研究,曹风岐等(2006)认为单一的城市制将导致贷款集中度很高,风险大,地域限制导致结算难,造成客户流失。
刘煌辉等(2009)对于城商行区域定位时指出城商行所具有的股权设置特殊、地方信息优势等条件,使其更能
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3、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理论基础
3.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增长的。
它的吸引和扩散作用不仅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而且容易形成经济区域集中和网络密集。
3.2、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3.3、利润最大化理论,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也为西方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4、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分析
4.1、新设异地分支机构模式,新设异地分支机构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经典模式。
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跨省区域经营,如北京银行立足于中国三大区域经济圈,将分行设在上海、深圳、西安、南京等地;二是省内异地经营,既有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心城市,却转向二级城市开设分支机构,又有二级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到中心城市开设分行。
三是既跨省经营又在省内异地经营,如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等,此形式
开立分支机构的占据多数。
4.2、合并重组模式,“合并重组”模式是某一地区的城商行,通常是将某一省内多个城市的商业银行以资本为纽带,将该区域内的城商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合并,形成具备一级法人资格的银行。
4.3、组织联合模式,组织联合模式是指某一地域的城商行仍保留原来的一级法人资格,以解决单个城商行面临的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或者解决成本过高的共性问题。
如山东省域内的所有城商行仿效德国储蓄银行通过组建股份公司的形式而建立的“山东城商行联盟”。
4.4、直接参股模式,城商行通过参股控股异地城商行或农村商业银行,进而参与被投资机构的经营决策,在对被投资机构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被投资机构事实上成为城商行的子公司。
如北京银行通过协议安排认购廊坊市商业银行股份成为廊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
4.5、发起成立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已成为城商行拓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成为那些短期内无法直接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商行探索跨区域经营的有效途径。
5、实证分析
5.1、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实证数据中的有关财务指标主要源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10》,因变量为虚拟变量,如果有跨区域经营,因变量赋值1,没有则赋值0,因变量用cross表示。
自变量选取总资产、风险管理能力、资本、盈利和流动性。
6、结论及对策
本文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浪潮,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本文分析结果,各城商行在进行跨区域决策时,要着重考虑自身资产规模、风险管理能力,这两项指标对是否跨区域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坚持适合的市场定位,不盲目扩大经营范围,立足自身优势,合理经营。
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定价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避免与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叠。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J].农村金融研究.2006(6).
作者简介:
李庆祯(1988.2.2),男,汉,广东省广州市,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