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考试重点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选择:
1.秦代留下的【仓颉】、【爰历】、【博学】三部字书,统称【仓颉篇】。
2.武帝时的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元帝时的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的李长作【元尚篇】,杨雄取其有用者作【训纂篇】。
3.【尔雅】就是我国第一部训释词义的辞典。
4.【方言】汉代另有一部训释方言的专著。
5.【释名】是东汉末年的另一种训释词义的专著,它的特点是用谐声音训的方法解释词义
6.【王懿荣】是认识和研究商代甲骨文的第一人。
7.1903年刘鹗从中选拓了一千零五十八片,编成【铁云藏龟】一书,这是我国有关商代甲骨文的第一著录。
8.【罗振玉】继王懿荣、刘鹗、王襄等人之后,是搜集、著录和研究商代甲骨文最有成绩者。
9.关于甲骨文的研究,首先是文字的考释工作,是【孙诒让】所创始的,并且他根据【铁云藏龟】一书于1904年写成【契文举例】二卷。
10.最早为甲骨文编字书的是天津【王襄】1920编【簠室殷契类纂】
11.【字原】是指构成汉字形体最基本的偏旁,主要是一些独体象形字和少数复体会意字。
12.【反切】的前一个汉字作声母,后一个汉字作韵母。
13.罗氏在日将所收藏的甲骨选拓了一部分,编【殷墟书契前编】1912【殷墟书契菁华】1914【殷墟书契后编】1916【殷墟书契续编】1933这四部商代甲骨文的著录。
14.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1910【殷墟书契考释】1914
15.【陈梦家】1956年印行的【殷墟卜辞综述】,是近四十年内研究商代甲骨文的一部综合性的较大型著作。
16.【贞卜】只有叙事、命辞和占辞,没有验辞。
17.在甲骨文中除大量卜辞之外,还有一些是【记事刻辞】。
18.中国传统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A卷。简答:
汉字同汉语的关系:
(1)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交际工具,语言不能脱离人的思维,是表达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同时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
(2)文字则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后才产生的,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用词和句子的形式,通过语音来表达人们的思维活动,它包括语音和词义两个成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个符号兼有表音和表意的两种功能,同时还有形体这样一个成分。
2、“亦声”说:
(1)所谓“亦声”,即段玉裁所说:“会意而兼形声也”。有些形声字的声旁起标音作用,而有些声旁既表音也表义,这种造字法,属形声字与会意字的兼类,即“亦声”说。
(2)宋代学者根据许慎“亦声”的理论,提倡一种所谓“右文说”,这一学说虽然仅见一些零星记载,并没有留下系统的著作,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3、古文字的考释方法:
(1)因袭比较法,它是利用古今字体的比较,进行考释古文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辞例推勘法,其具体内容分两个方面:一是依据文献中的成语推勘;二是依据文辞本身的内容推勘。
(3)偏旁分析法,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字体中的偏旁分析来考释古文字,因而首先要对过去已经认识的各种偏旁形体有所了解,同时还要知道各种形旁之间的通用关系。
(4)据礼俗制度释字,其从历史上的风俗、礼乐、法律等各种制度考察古文字体,虽然使用范围有限,但也是一项很好的释字方法。
4、古文与今文区别:
(1)自汉代开始把秦以前通行的篆体字称作古文,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古文(战国文字),小篆、大篆(篆文)。
(2)把秦以后通用的隶书称为今文包括秦隶、汉隶、楷书、行书、草书。
论述:
1历史上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
【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是一种传说,无任何科学根据。就目前所能见到的数以千计的古汉字形体而论,绝非一人一时所能创造的,而是广大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当中,因时因地不断的观察、思考和创新,并经过若干年代的积累,逐渐形成共同使用的文字,而绝不是天授神意或出于某个“圣人”的灵感。
【文字始于绳结说】(1)在没有产生文字以前,人们利用结绳的方法帮助记忆,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务这是完全可能的。(2)结绳只能帮助记忆,或作表示某种简单事务的标记,不能用来表达感情,只能做备忘的记号,不能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3)结绳只是在个人或某些人之间为了某种记忆或某些行为而确定的记号,预计的事情完成后,记号既失去作用。它既没有社会意义,也不能担任记录语言和传播语言的作用,因此结绳不等于文字,也不能发展成文字。【起一成文说】(1)创作这种说法的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其次序即从“一”字开始至“亥”字终结,所谓“起一终亥”。
因此他提出“一”字可作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
体的各种结构。他的一字演化论建筑在“道生于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思想上的,
用来解释汉字起源,不着边际。他所根据的资料是当
时盛行的楷书。(2)联系到【说文】部首“起一终亥”
的排列现象,从而加以附会演绎完全属于主观臆造,
无任何科学意义,只能把汉字研究引向歧途。
2、汉字形体的简化:
【变图形为符号】早期汉字多为象形,基本上采用按
物绘形的方法创造字体,每一字皆可独立成为一幅
画。利用这样的文字进行记录,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
力,在当今社会中,这种字体显得难以适应和称职,
必须做相应的改革和简化。例如“车”字,简化前可
写作“”,简化后写作“”。
【删简多余和重复的偏旁】会意字是由两个以上的偏
旁符号组合而成的复体字。有时为了表示事物的某些
特征,而堆砌许多偏旁部首,造成字体臃肿,书写不
便,为适应社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将
会意字中一些不必要的、重复的偏旁删掉,使字体从
简。如“韋”字,甲骨文原作“”,今文作“”,
后将其中左右二止删去,省作“韋”。
【用形体简单的偏旁代替形体复杂的偏旁】形声字是
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复体字。最初选用形符和声
符,力图同所造的本字音义相近,特征明显,因而难
免字体过繁。为了使字体简化,则采用以形体简单的
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例如“庙”字,繁体从广
朝声,写作“”,简体声符由“苗”代替“朝”,写
作“”。
【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汉字在未完全定形之
前,同一个字存在多样写法;字形虽然不同,但每个
字各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尽管字体繁简可以变化
不定,而共同的特征必须保存。例如“马”字,繁体
写作“”,简体写作“”,两种形体虽然差别很大,
而马颈上的鬃毛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因此两字都给予
保留。
【用笔划简单的字体更代笔画复杂的字体】这种简化
方法大致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由于本字形体复杂,
书写不便,暂借一简单同音字代用,因久假不归,逐
渐代替了本字。二是旧字形体复杂难写,重新更造简
体新字。无论是借用同音字或是更造简易字都是以更
换字体的方法进行简化。例如以“鲜”代“”,以
尘代塵等。
B卷简答:
1【古隶和今隶的区别】古隶是指保留小篆的意味,
今隶和现在所书写的大致相同,区别古隶和今隶是在
汉武帝时期,古隶发展到汉代就在平直有棱角的笔画
的基础上形成了公正美观、活泼有波势挑法的今隶。
2【指事字与象形字的区别】所谓指事字,实际上是
在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事物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
记号的方法指出所表示事物的要点,即在两个符号
中,一个是字,另一个不是字,只是个符号。指事亦
得称象形是抽象的。所谓象形,就是按照客观事物
的形体,随其圆转曲直描绘出一种具有形象感的代表
符号以表达语言中的词义,象形字出现的最早,它是
创造汉字最原始的方法,直接从图画发展而来,象形
是具体的。
3【右文说】所谓“右文”是指形声字的字体结构多
为左形右声,如宋人所举从戋得声之浅、钱、残、贱,
因戋有小义,则从戋之字,既有戋声亦有小义。“右
文说”其所以未能成功,因它过分强调了形声字的声
符与所表达的词义的一致性,违背了汉字发展的客观
实际。
4【“复形复声”说】形声字,严格地讲,每一个形声
字只能包含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
但是许书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形声字,用分解的方法作
多形多声的解释。例如:寶字《说文》云:“珍也,
从宀、从玉、从贝,缶声。”根据许慎的解释,所以
有人将其分解为“一声三形”字,寶字在甲骨文中写
作,乃室内藏有玉贝之形,为会意字,后来金文在
会意字的基础上增添一声符“缶”写作,则变作形
声字。
论述:
1、【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几种关系】左形右声:琳、理、
誅(从言,朱声)右形左声:刚、顶、鹅、割(从刀,
害声)
上形下声:草、宇、苦、菅(从艸,官声)下形上声:
盒、蛊、驾、赏(从贝,尚声)外形内声:固、阁、
阔、裏(从衣,里声)内形外声:闻、问、辩(从言,
辩声)形在一角:荆(从艸,刑声),颓(从禾,顷
声),栽(从木,声)声在一角:徒(从辵,土声),
旗(从㫃,其声),旌(从㫃,生声)省声:珊(从
玉,删省声),融(从鬲,蟲省声)省形:考(从老
省,丂声),弑(从殺省,式声)
2、李斯等对汉字形体的规范整理:
【固定各种偏旁符号的形体】汉字形体虽复杂,但都
有一定数量的偏旁符号组合而成.绝大多数汉字借由
少数独体文拼合而成。先秦时代的古文字其所以同字
异体,主要原因是偏旁形体不能定,如“㫃”字偏旁,
原为旗帜的象形字,作为表形的偏旁曾写作“”,
“”,“”,“”等。秦篆将每种偏旁确定为一种
形体,将“㫃”字形旁写作“”。由于偏旁形体不
统一,所以字体很难固定。秦篆首先将每种偏旁确定
为一种形体,主要以秦国通用的为准,其余皆废。这
一措施为统一汉字字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确定每种形旁在字体中的位置】古体汉字不仅偏旁
形体不固定,各偏旁在字体中的位置也不固定,上下
左右可任意移动,并不因偏旁位置不同而改变本字意
义。如金字形旁,可写在字体上下左右中间。由于每
种形旁在字体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势必影响古文字体
的统一。秦篆根据各种形旁的不同条件,分别确定在
字体中的不同位置。像金字形旁,一律放在字体的左
侧,个别放在字体下部。不难看出,这一措施对整顿
汉字形体是绝对必要的,它对汉字定形和规范起了重
要作用。
【每字形旁固定,彼此不能代用】古体形声字所从的
形旁不必为一种,有时在两种形旁意义相近的情况
下,可互相代用,例如,从土旁的字,有时可用田旁
代用,从言旁的字,可与心旁代用。正是由于同字而
选用不同形旁,字的形体就无法统一。秦篆针对这种
情况,规定每字所从形旁必须确定为一种,不能随意
更换。这一措施对统一汉字形体,保证同字必须同形
起了积极作用。如“型”即可写作“”,也可写作
“”。
【统一每字的书写笔数】同是一个古体汉字,因所采
用的偏旁、形体、数量、种类、繁体各不相同,因而
书写笔画不可能一致。由于每字的书写笔数没有统一
规定,也就无法保证字的形体统一和判断某种字体正
确或错误。秦篆将每字所用的偏旁形体、种类、位置,
一一作了规定,书写笔数取得一致,同时还避免在字
体中随意增减点划或符号的弊病。这一措施对巩固字
形,判断正误也有重要作用。如“”,“”统一写
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