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盘工作特点..

合集下载

线圈盘整体工作特征

线圈盘整体工作特征
具体讲,相邻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则电流在相邻 导线的外侧加强,如果电流方向相反,则电流在相邻导线 的内侧加强。
多股导线的邻近效应分析
+ +
+ +
+
+ +
+ +
+
+
+ +
线圈盘邻近效应分析1
++
+
+
+
+
++
+
+
线圈盘邻近效应分析2
+
+ +
+++ ++++
++ ++
+
+ +
+ ++
++++
R130=0.0823×1.4691=0.1209Ω
三 耗损功率
20℃时 17×17×0.0823=23.78
100℃时 17×17×0.1104=31.91
130℃时 17×17×0.1209=34.94
疏绕线盘铜耗损计算
条件:1 以疏绕线盘为标准;
2 线盘用线φ0.31×18支×28匝 R20=0.1311Ω;
当铜线 130℃ F=22KHZ时
H=8/F0.5 =8/148.3=0.5934㎜
二 φ0.31铜线26支总截面
S=26×πD2/4=26×0.07544=1.9614mm2
三 截面与此相同单线直径
Dd=(4S/π)0.5=1.58mm
四 趋肤面积

手工绕线圈的操作方法

手工绕线圈的操作方法

手工绕线圈的操作方法
手工绕线圈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线圈骨架、线盘、镊子、剪刀和线缆。

2. 准备线圈骨架。

选择合适的线圈骨架,根据需要确定骨架的大小和形状。

3. 将线圈盘固定在线圈骨架上。

将线圈盘放在骨架上,使用剪刀或镊子将盘和骨架固定在一起。

4. 将线缆固定在线圈盘上。

将一段线缆从线圈骨架的一个端口穿过线圈盘的中央孔,然后将线缆固定在线圈盘上的一个刻度线上。

5. 开始绕线圈。

将线缆从固定点开始绕在线圈盘上,保持线圈整齐紧密,不要让线缆重叠,也不要使线圈太松松散。

6. 完成线圈。

当线圈绕到需要的长度时,在另一个刻度线处将线缆固定。

然后使用剪刀或钳子剪断线缆,留下一些余量,使线圈上下端都有足够的线缆。

7. 将线圈取出。

将线圈盘从线圈骨架上取出,并将线圈从盘上取下。

最后,使用镊子修整线圈两端的线缆,使其垂直和对齐。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好马电磁炉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炉面上的铁质锅具感应到磁场,从而产生涡流,再通过特定的控制,按需要转化出大量的热能直接使锅体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

电磁炉特殊元件介绍1、陶瓷板陶瓷板是微晶陶瓷板的简称。

陶瓷板的主要作用是承载加热锅。

制作陶瓷板时,先在玻璃溶液中加入晶核剂熔压,载经过特殊的热处理使玻璃晶化成刑。

2、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又称发热线圈,但它并不是发热源,而是高频谐振回路中的一个电感,故又称为高频谐振线圈。

加热线圈的直径在16cm至22cm之间,电磁炉的功率越大加热线圈的直径也就越大。

如1800W的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直径为16.6cm;2200W的为20.2cm。

3、IGBT管及其常见型号参数IGBT管俗称门控管,它具有场效应关驱动电流小的特点,又有双极型晶体管饱和压降小、电流密度大的优点。

在电磁炉电路中,开关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开关管导通时,+300V加热线圈、开关管以大电流给加热线圈充电,电能转化为加热线圈中的电磁能。

经测试,此时在加热管上的电压约为+250V,工作电流在20A~40A之间。

目前,常见型号及其参数如下表:IGBT管常见型号及参数表部分快恢复高频二极管主要参数电磁炉当一个回路线圈通予电流时,其效果相当于磁铁棒。

因此线圈面有磁场N-S极的产生,亦即有磁通量穿越。

若所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线圈的磁极和穿越回路面的磁通量都会产生变化。

当有一导磁性金属面放置于回路线圈上方时,此时金属面就会感应电流。

因为金属面上有电阻,因此感应的电流就会使金属面产生热能,而使用此热能以煮熟食物。

感应的电流越大则所产生的热量就越高,煮熟食物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要使感应电流越大,则穿越金属面的磁通变化量也就要越大,当然磁场强度也就要越强。

这样一来,原先通予交流电的线圈就需要越多匝数缠绕在一起。

因为使用高强度的磁场感应,所以炉面没有电流产生,因此在烹煮食物时炉面不会产生高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烹煮器具。

工艺工程师KPI

工艺工程师KPI
国内制造中心(线圈盘车间工艺工程师)岗位KPI指标选定表
岗位名称:线圈盘工艺工程师岗位编号: 所属部门:线圈盘车间 直接上级: 赖灼峰
序号
指标类别
权重(%)
指标名称
权重(%)
评价标准(计算公式)
相关说明
考核关系
1
岗位绩效指标
80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
每周五必须提交一条重点周工作计划,每月25号前提交月度工作总结
上级/同级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15
及时支持、有效指导生产。杜绝技术工艺培训指导不到位而影响生产情况。
影响生产一次扣5分。造成返工一次扣5分。沟通不到位,被投诉一次扣20分;
上级
车间线圈盘质量问题解决及时性
20
2时内必须给出解决方案或不能解决的原因、风险评估和下一步行动方案报告。
关注问题解决的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每延时1小时扣10分,沟通不到位,被投诉一次扣20分;
上级
工装、设备保证能力
10
因设计造成每月因工装、设备造成影响生产停产超过1小时的次数≤1次
超过一次扣50分;
上级
合理化建议
5
每月至少一条涉及产品改进/内部管理优化/跨部门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每少1条0分,
上级
行为指标
20
工作纪律
40
执行到位情况。
违反流程、迟到、早退、旷工、工作电话未接等,每违反一项每次扣5分。
上级/同级
沟通能力
20
能有效就产品结构质量问题和有关改进要求与总装、开发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传达。
沟通能力等级评分:100、90-100、80-90;低于80分则本项不得分

电磁炉说明文

电磁炉说明文

电磁炉说明文电磁炉说明文 1电磁炉(Electromagnetic furnace)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

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

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

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工作过程]由于电磁炉是由锅底直接感应磁场产生涡流来产生热量的,因此应该选择对磁敏感的铁来作为炊具,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

此外,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

电磁炉辐射危害。

电磁炉的美中不足是,在工作时线圈盘产生的电磁场除了给锅具加热外,还有一部分会从电磁炉体内和锅体向往泄放,而产生人们所说的外泄电磁辐射。

超标的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早已是科学定论,为此专家提示人们在使用电磁炉时要远离电磁炉半米以上距离电磁炉说明文 2今年秋天,煤气的价钱涨得特别高。

妈妈就从商店里买回了一个电磁炉。

回到家,我们拆开包装,拿出了电磁炉。

只见它是个一尺见方大小的东西,大约一寸来厚吧,上面是一块黑得发亮的磁板,前方是布满了按键的控制板。

如果它薄一点,你准以为是一台DVD呢!我打开说明书,了解电磁炉的使用方法。

原来,电磁炉是根据电磁场的原理加热的。

它的功率有1900瓦,哇,太耗电了吧,比一台空调还厉害呢!后来我又知道,用它烧一个菜只要3分钟。

绕线盘毕业论文

绕线盘毕业论文

绕线盘毕业论文引言绕线盘是一种常见的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领域。

它主要用于线圈的绕制和固定,具有重要的机械结构和电磁性能。

本文旨在对绕线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的参数与性能。

绕线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绕线盘一般由铁芯、骨架、绕线孔、端盖、作用盘等部分组成。

铁芯起到固定线圈和分布电流的作用,骨架则用于支撑和固定铁芯等组件。

绕线孔是线圈卷绕的位置,端盖用于封住绕线盘,起到保护线圈和铁芯的作用。

作用盘则用于连接绕线盘和驱动源。

绕线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源驱动作用盘旋转,使绕线孔沿着预定的路径进行线圈的绕制。

绕线盘的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会直接影响线圈的质量和性能。

绕线盘的设计与制造设计参数的选择绕线盘的设计参数包括绕线孔的形状、大小,铁芯的材料和尺寸,骨架的结构等。

其中,绕线孔的形状和大小对线圈的绕制和固定起到关键作用。

绕线孔应根据线圈的尺寸和形状来确定,过小会导致线圈不易绕制,过大会导致线圈固定不牢。

铁芯的材料和尺寸也是重要的设计参数,不同的材料和尺寸会影响绕线盘的电磁性能和机械强度。

骨架的结构则需要考虑到绕线盘的稳定性和刚度。

制造工艺的选取绕线盘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铁芯的加工、绕线孔的加工和骨架的制作等。

铁芯的加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采用剪切、冲孔、钻孔等工艺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绕线孔的加工可以采用钻孔、线切割等工艺,保证绕线孔的精度和质量。

骨架的制作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工艺,确保骨架的稳定性和强度。

绕线盘的应用绕线盘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领域。

在电机中,绕线盘用于固定线圈,使电流得以通过线圈产生旋转磁场,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

在发电机中,绕线盘用于固定线圈,使转动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发电。

在变压器中,绕线盘起到线圈固定和电流分布的作用,使变压器能够实现电压的升降。

结论绕线盘作为一种重要的机电设备,在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对绕线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论分析,有助于提高绕线盘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推动电机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四电压比较器LM339简介

四电压比较器LM339简介

四电压比较器LM339简介LM339集成块内部装有四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该电压比较器的特点是:1)失调电压小,典型值为2mV;2)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为2-36V,双电源电压为±1V-±18V;3)对比较信号源的内阻限制较宽;4)共模范围很大,为0~(Ucc-1.5V)Vo;5)差动输入电压范围较大,大到可以等于电源电压;6)输出端电位可灵活方便地选用。

LM339集成块采用C-14型封装,图1为外型及管脚排列图。

由于LM339使用灵活,使用广泛,所以世界上各大IC生产厂、公司竟相推出自己的四比较器,如IR2339、ANI339、SF339等,它们的参数基本一致,可互换使用。

图1LM339类似于增益不可调的运算放大器。

每个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两个输入端一个称为同相输入端,用“+”表示,另一个称为反相输入端,用“-”表示。

用作比较两个电压时,任意一个输入端加一个固定电压做参考电压(也称为门限电平,它可选择LM339输入共模范围的任何一点),另一端加一个待比较的信号电压。

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截止,相当于输出端开路。

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饱和,相当于输出端接低电位。

两个输入端电压差别大于10mV就能确保输出能从一种状态可靠地转换到另一种状态,因此,把LM339用在弱信号检测等场合是比较理想的。

LM339的输出端相当于一只不接集电极电阻的晶体三极管,在使用时输出端到正电源一般须接一只电阻(称为上拉电阻,选3-15K)。

选不同阻值的上拉电阻会影响输出端高电位的值。

因为当输出晶体三极管截止时,它的集电极电压基本上取决于上拉电阻和负载的值。

另外,各比较器的输出端允许连接在一起使用。

●单限比较器电路图1a给出了一个基本单限比较器。

输入信号Uin,即待比较电压,它加到同相输入端,在反相输入端接一个参考电压(门限电平)Ur。

当输入电压Uin>Ur时,输出为高电平U OH。

电磁抱闸制动器

电磁抱闸制动器

电磁抱闸制动器电磁抱闸制动器是一种常用的制动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制动和停止运动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电磁抱闸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一、工作原理电磁抱闸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制动和停止运动。

在电磁抱闸制动器的内部,有一个电磁线圈和一个制动盘。

当通电时,电磁线圈会产生磁场,磁场会吸引制动盘,使其与固定盘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制动的效果。

当不通电时,电磁线圈不产生磁场,制动盘与固定盘之间的摩擦力消失,运动就可以继续进行。

二、结构特点电磁抱闸制动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电磁线圈、固定盘、制动盘和弹簧等部分。

其中,电磁线圈是整个制动器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磁场的产生和消失。

固定盘和制动盘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制动盘上面还有一层摩擦片,可以增加制动盘与固定盘之间的摩擦力。

弹簧则起到缓冲和支撑的作用,确保制动器的正常运行。

三、应用领域电磁抱闸制动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应用在起重机、卷扬机、输送机、机床等设备上,用于实现快速制动和停止运动。

此外,电磁抱闸制动器还可应用于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实现精确的制动和停止操作。

在工业生产中,电磁抱闸制动器也可以应用在一些需要安全制动的场合,如大型机械、电梯、自动化生产线等。

四、维护和保养电磁抱闸制动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首先,要保持制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摩擦面清洁,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液和软布进行清洁。

其次,要检查弹簧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或调整。

最后,要定期检查电磁线圈的连接是否松动,是否需要重新固定。

如果发现任何故障或异常,应立即修理或更换相应的零件。

总结:电磁抱闸制动器是一种常用的制动设备,通过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制动和停止运动的功能。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明了,结构特点也较为明确,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的制动操作。

为了保证电磁抱闸制动器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盘式电机原理和结构

盘式电机原理和结构

盘式电机原理和结构
盘式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机有很大的不同。

盘式电机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转子和定子都是平面的,而且它们之间没有机械接触,因此它的摩擦损失非常小,效率很高。

盘式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它由一个固定的定子和一个旋转的转子组成。

定子通常是一个平面的磁铁,而转子则是一个平面的导体盘。

在转子上有一些导体线圈,当电流通过这些线圈时,它们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力矩,使转子开始旋转。

盘式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

当导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力矩,使转子开始旋转。

当转子旋转时,导体线圈中的电流也会随之变化,这又会产生一个反向的磁场,从而减缓转子的旋转速度。

盘式电机的优点是它的效率很高,因为它没有机械接触,所以摩擦损失非常小。

此外,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内工作。

盘式电机还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噪音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航空航天、机器人、医疗设备、自动化控制等。

盘式电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电机,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
机有很大的不同。

它的优点是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噪音低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盘式电机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相信它将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磁炉电子元器件介绍

电磁炉电子元器件介绍

电磁炉电子元器件介绍 电磁炉是目前新兴的功率较大的厨房电器,早期生产的电磁炉的功率一般在1500W左右,现在生产的电磁炉,其单炉灶的功率达到2100~2200W,其耗电量甚至超过一般家用空调器的耗电量,例如一台海尔KFRd-35W/C家用空调器的最大输入功率(带电辅加热)为1550W。

因此,电磁炉的工作电流较大,其工作的频率也比一般家用厨房电器的工作频率要高,从而决定了电磁炉与其他家用电器相比,对部分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也较高,有的元器件也比较特殊。

本章主要介绍电磁炉中使用的功能特殊、性能要求高的部分元器件,如IGBT、电源滤波电容及高频谐振电容等。

通过本章对有关元器件的介绍,可以让读者对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1 功率开关管——IGBT 2.1.1 IGBT介绍 在电磁炉电路中,功率开关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率器件。

就像电冰箱中的压缩机是电冰箱的“心脏”一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磁炉中的功率开关管就是电磁炉的“心脏”。

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功率开关管的故障率是最高的。

由于功率开关管承担着电磁炉整机的功率输出,其性能的优劣及参数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电磁炉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功率开关管处于高频率的导通和截止状态。

当功率开关管导通时,220V交流市电经桥式整流器整流后获得约+310V电压,经加热线圈盘、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电源的负极(地)构成回路,电源以大电流给加热线圈盘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加热线圈盘中的电磁能。

经过理论计算及实际测试,此时加在功率开关管上的直流电压约为250V,而当功率开关管截止时,加在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超过1100V,流过功率开关管的平均电流大约为10A(根据输出功率不同而不同)。

由于电磁炉在正常工作时,功率开关管处于高频率的导通与截止状态,实际流过功率开关管的瞬时电流为20~40A。

如此大的工作电流和反峰电压,什么样的开关管才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呢?普通的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虽然其所需要的驱动电压比较低,但当其处于高反峰电压、大电流工作状态长期工作时,由于其内部导通电阻比较大,自身发热比较严重,难以长期稳定地工作;而大功率的达林顿管,虽然可以长时间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下工作,但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又比较大。

电磁炉线圈盘降低温度分析

电磁炉线圈盘降低温度分析

电磁炉线圈盘降低温度分析作者:梁振邦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电磁炉线圈盘的加热原理,通过改进线圈盘的结构,达到提高磁场的利用率和降低电磁炉工作时线圈盘的工作温度。

【关键词】电磁炉;线圈盘;磁场;降低温度1.引言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它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家用电器,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电磁炉的线圈盘并非发热元件,它只是高频谐振回路中的一个电感,严格地说它可以称为高频谐振线圈。

它的通用外形是圆盘形状,根据实际功率输出要求,由14股~22股漆包线绞合后以同心圆方式由内到外绕22~34匝而成,在线圈盘的中间安装有一个蘑菇头,它是一种安装热敏电阻的支架,线圈盘的下面安装有多根磁条,用以会聚磁力线,减少磁力线外泄。

2.电磁炉线圈盘的工作原理首先,当交变的电流流入到线圈盘后,根据安培定则在线圈盘周围会产生交变的磁场,如图1所示。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一个导体放入到交变的磁场以后,由于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磁通的变化,在导体的内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导体表面会产生感应电流。

当正常使用电磁炉的时候,50Hz的交流220V市电电压首先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变成直流电压,再由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交流电,如图2所示,当高频交流电流流经线圈盘的时候,根据安培定则在电磁炉线圈盘的半径方向会产生同样频率的高频交变磁场,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磁力线,锅具(如:铁质锅)底部在高频交变磁场磁力线反复切割的作用下,使锅具底部沿圆周的方向会产生强大的环状电流(涡流),在任意的一个时刻里面,这个环状电流的方向总是与电磁炉线圈盘中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

在锅具的底部电流流通的区域,就是被磁力线切割的区域,根据集肤效应(趋肤效应):当线圈中的电流频率越高,集肤效应使负载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就会越强,但是电流的分布却不是均匀的,电流的密度从表面到中心是逐渐衰减的。

磁盘工作原理

磁盘工作原理

磁盘工作原理
磁盘是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性材料的物理性质。

磁盘由一个或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分为许多同心圆的磁道,并在每个磁道上划分成若干个扇区。

磁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磁头:磁头是用来读取和写入数据的设备,它位于盘片的上方和下方,可以在盘片上移动。

磁头通过接触盘片表面上的磁道来读取或写入数据。

2. 磁性材料:盘片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常见的磁性材料包括铁氧体。

磁性材料在受到磁场的作用时可以保持磁化状态,用来存储数据。

3. 磁场:磁盘驱动器中的电磁线圈可以产生一个磁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可以控制磁头的位置和状态。

通过改变磁头的位置和磁化方向,可以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

4. 控制系统:磁盘驱动器中还包括一个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磁头的移动、磁场的产生和数据的读写。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计算机的指令和操作系统的控制,准确地将磁头定位到指定的磁道,并将数据读取或写入到指定的扇区中。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控制系统会将磁头移动到指
定的磁道上,并将磁头放置在指定的扇区之上。

然后,磁盘驱动器会产生一个磁场,改变磁道上的磁化状态,从而实现数据的读取或写入操作。

数据读取时,磁头会感应到磁盘上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送回计算机进行处理。

数据写入时,磁头会产生一个磁场改变磁盘上的磁化状态,用来存储新的数据。

总的来说,磁盘通过控制磁头的位置和磁场的作用来读取和写入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访问。

这种利用磁性材料和磁场的工作原理使得磁盘具有较大的容量和较快的读写速度,成为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设备之一。

电流表结构模型及特点

电流表结构模型及特点

电流表结构模型及特点电流表是电气测量仪表中的一种,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电流表主要包括电流表机械结构、电路结构以及显示结构三个方面。

其结构模型和特点如下。

一、电流表的结构模型电流表的机械结构由机壳、刻度盘、指针等部分组成。

其中,机壳由磁铁和线圈组成。

线圈的通电产生磁场,磁场的大小与通过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磁铁的作用是使指针受到磁力的作用,从而转动刻度盘。

刻度盘上刻有一系列刻度,用于显示电流的大小。

指针则指向刻度盘上的刻度,显示电流的大小。

电流表的电路结构主要由电流线圈、电阻、电源等部分组成。

电流线圈是电流表的核心部分,其大小和电路中的电流成正比。

电阻则用于限流,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损坏电流表。

电源则提供电流表正常工作所需的电能。

电流表的显示结构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模拟式电流表的显示方式是通过指针指向刻度盘上的刻度来显示电流的大小。

数字式电流表则通过数字显示屏来显示电流的大小,数字显示屏由数码管和控制电路组成。

二、电流表的特点1. 灵敏度高:电流表的灵敏度是指电流表能够测量的最小电流值。

电流表的灵敏度越高,能够测量的电流范围就越宽。

2. 精度高:电流表的精度是指电流表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

电流表的精度越高,测量结果越准确。

3. 阻抗高:电流表的阻抗是指电流表在电路中所产生的电阻。

电流表的阻抗越高,对电路的影响就越小。

4. 抗干扰能力强:电流表在测量电流时,往往会受到外界干扰,例如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

电流表的抗干扰能力越强,就越能够减少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显示方式多样:电流表的显示方式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数字式电流表的显示效果更加直观,能够显示更多的信息。

6. 适用范围广:电流表适用于各种电路中的电流测量,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电流表是电气测量仪表中的一种,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其结构模型主要由机械结构、电路结构以及显示结构三个方面组成。

电流表的特点包括灵敏度高、精度高、阻抗高、抗干扰能力强、显示方式多样以及适用范围广。

线圈盘工作特点

线圈盘工作特点


2 线圈盘自身损耗
在电流流过线盘导线时,由于线盘自身电阻的存在,因 此产生热损耗。


P=I2R
式中 I为流过线盘的当效电流 上半周 I=0.707 ((I02+IC2)/2)0.5×n 下半周 I=0.707 ((I02+IC2)/2)0.5×(1-n) 全周期 I≤0.5IC



5.05
0.1483
0.1311
1
1
0.66
0.6591
17
17
42.86
37.88
2.14%
1.89%
100℃时参数 机械参数 (线径×支数 ×匝数) 平板线盘 百芯线盘 疏绕线盘(江东) 疏绕线盘(江东) 疏绕线盘(惠然) φ 0.31×26×28 φ 0.15×102×28 φ 0.31×18×28 φ 0.31×16×28 φ 0.31×18×28 电感量 μ H 113 112.6 108.06 105.09 105 直流电 阻 Ω 0.082 0.0934 7 0.1296 0.1483 0.1311 铜线温 度 系 数 1.3411 1.3411 1.3411 1.3411 1.3411 计算 电 阻 0.1104 0.1253 0.1738 0.1989 0.1758 当效电 流 A 17 17 17 17 17 耗损估 算 W 31.91 32.21 50.22 57.48 50.8 耗损率 % 1.60% 1.61% 2.50% 2.87% 2.54%

di e L dt

U I t L
流过L中电流与电压大小成正比,与导通时间成正 比,与线盘电感量成反比.
1 设:电压310V,导通时间21μS,线盘电感110μH, 则: I=310×21÷110=59A 线盘中储能: WL=I2L/2=382910/2 电容中储能: WC=V2C/2=28830/2 如果无锅,忽略损耗,在t4时刻,C上电压:V反2C/2=I2L/2+V2C/2 解之 V反=1171V

电磁炉的主要部件及功能介绍

电磁炉的主要部件及功能介绍
电磁炉的主要部件及功能介绍
来源:深圳龙芯世纪科技 发布者:mcz 时间:2009-5-8 阅读:180次
美的电磁炉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
电源线、风扇、线圈盘、变压器、热敏电阻、陶瓷板、底坐、上盖、电控板下面分别讲述各零部件的功能及特点:
一、电源线
功能:是将外部市电引进电磁炉,由于电磁炉的耗电量比较大,所以要求电源线的过电流能力比较强,如果线芯的直径太小,电源线将会发热,长期使用外皮会变硬,甚至烧毁。
层抗刮磨能力。
九、电控板
功能:电磁炉的重点部件,有接近200 个元器件。电路板上有如下模块:电
源进入EMC 防护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LC 振荡模块;IGBT 开关模块;过
零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同步模块;振荡控
制模块;IGBT 驱动模块;功率控制模块;按键显示模块;电源模块。
特点:加热状态下,膨胀系数极小、径向传热、耐高温、耐磨。进口陶瓷板:白色。国产陶瓷板:A、B、C 及上釉。
七、底坐
八、上盖
功能:塑料上盖、底座共同构成产品保护外壳。
特点:美的电磁炉采用V0 阻燃级抗菌防霉抗紫外线塑料制造,经权威部门证抗菌率达99.89% 。表面双层喷金属期工艺:在表面喷涂防护漆,大幅提升涂
三、线圈盘
功能:在电磁炉中,是完成LC 振荡的重点器件之一,是将电能进行储存及释放的器件,完成将电场能转换为磁场能的关键器件。在电路原理中,一般把它当电感进行分析,分大线圈盘和小线圈盘两种,共有两种电感量140uH 和157uH。
特点:国家专利大线圈盘,保证锅底100%发热面积,受热更均匀,热效率更高。
特点:美的电
功能:风扇是给电磁炉内散热的部件。目前风扇共有三种风扇:有刷风扇1种、无刷风扇2 种;无刷风扇分为12V 和18V 两种。

磁头工作原理

磁头工作原理

磁头工作原理磁头是计算机硬盘中的重要组件,它具有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功能。

磁头工作原理是指磁头如何实现读写数据的过程。

磁头工作原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硬盘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磁头是由一个细小的线圈组成的,它位于硬盘驱动器的磁盘片上方。

磁盘片是由一层薄膜覆盖的金属盘组成的,这层薄膜上有着保存数据的磁区。

每个磁区都可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即0或1。

当磁头靠近磁盘片时,它可以感应到磁盘片上的磁场变化,从而读取或写入数据。

磁头的读取数据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定位、读取和解码。

定位是指磁头如何准确地找到要读取的数据所在的磁区。

硬盘上的数据是按磁道和扇区组织的,磁道是磁盘片上的一个环状路径,而扇区是每个磁道上的一个小区域。

磁头通过控制器的指令移动到指定的磁道上,然后找到要读取的扇区。

接下来,读取是指磁头如何读取磁盘片上的数据。

当磁头靠近磁盘片时,磁盘片上的磁场会影响到磁头中的线圈,从而在线圈中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的强弱和方向可以表示磁盘片上的磁场变化,进而表示数据的0或1。

磁头会将这个电流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会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解码是指控制器如何将读取到的数字信号解码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

控制器会根据预定的编码方式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

这样,计算机就能够读取到硬盘上存储的数据。

除了读取数据,磁头还可以写入数据。

写入数据的过程相对于读取数据来说更为复杂。

当计算机需要将数据写入硬盘时,控制器会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磁头的线圈传送到磁盘片上。

这个电信号会在磁盘片上产生磁场变化,从而改变磁盘片上磁区的磁性。

这个磁性变化可以被后续的磁头读取出来,实现数据的写入。

总的来说,磁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磁盘片上的磁场变化,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磁头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准确地定位到要读取或写入的磁区,并将磁场变化转换成电信号。

控制器将这个电信号转换成可识别的数据,从而实现了磁头的读写功能。

磁头的工作原理是硬盘工作的关键,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硬盘的读写速度和数据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锅具的影响
线圈盘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向锅具传输能量。 耦合系数K与磁隙大小(线圈盘与锅具的距离)有关, 与锅具材质有关。
线圈盘与锅具的距离较小时,耦合较紧,漏磁小,传输功率大,吸 收磁能强,在t4时刻C上电压低。电磁炉在高功率时宜用小距离,低 功率时宜用大距离,改善t5时刻IGBT的工作状态。 铁磁性锅具有利于缩小空气隙长度,提高磁通量,应使线圈盘电感量 增大,由于在锅具中产生的涡流,抵消了部分磁通,使自感电动势减小, 近而显示电感量下降. 非铁磁性锅具不影响空气隙长度,应使线圈盘 电感量减小,IL增大,t1-t5时间减小.
2 设:电压320V(~226V),导通时间23μS,线盘电感105μH, 则: I=320×23÷105=70A 线盘中储能: WL=I2L/2=514500/2 电容中储能: WC=V2C/2=30720/2 如果无锅,忽略损耗,在t4时刻,C上电压:V反2C/2=I2L/2+V2C/2 解之 V反=1348V
线圈盘整体工作特征
2008年3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樊东明
线圈盘整体工作特征
2008年3月

二 三 四
内容提要 线圈盘的工作状态 线圈盘的主要性能参数 运行中的线圈盘 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 线圈盘的工作状态
1 线圈盘的作用 在电磁炉中,线圈盘是一个功率输出器 件,也是一个能量转换器。 由电源变换电路产生的高频号,通过线 圈盘将高频电流转换为高频交变磁场,被加 热器皿在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无数环 形电流,令被加热器皿发热。







t5-t6 当C上电压与电源电压相近时,比较器翻 转,IGBT栅极加入正脉冲信号: a 如果L中磁能尚未放光,即C上电压大于电源 电压,则电能通过IGBT内附加二极管向电源、 C1反送电,IGBT受反压不导通。 b 如果L中磁能刚好放光,IGBT导通,进入下 一循环。 c 如果L中磁能提前放光,即C上电压小于电源 电压,比较器已翻转,则IGBT在较高电压下导通, 耗损加大。
电磁炉加热原理示意
锅具 锅具涡流 微晶板 线圈盘 磁力线


2 线圈盘的工作过程
t0-t1 IGBT导通,电源经线盘L完成路。 t1-t2 IGBT关断,电容器C中存储的电 能向L放电,向锅具供热。 t2-t3 L中存储的磁能向电容器C充电, 向锅具供热。 t3-t4 电容器C中存储的电能向L放电, 向锅具供热。 t4-t5 L中存储的磁能向电容器C反向充 电,向锅具供热。
线圈盘的工作过程附图
+310V + _ + _
+
_
+
_
图1
_ +
图2
_
+
_
+
+
_
+
图3
图4
310V
+
_ 310V + _
+
_
+
_
图5
图6
线圈盘的工作过程波形图
t0
t1 t2 t3
t4
t5

3 影响线圈盘的工作的主要因素 线圈盘的等效电路
RL
t Ri L
Ci

A 中路:流过L中电流
4 交流电阻
交流电阻是在较高工作频率下,由于导线的趋肤 效应,而引起的导线有效截面变小,实际电阻变大 的一个折算值.
趋肤效应是在较高频率下,载流导体在其周围产 生环形涡流,该涡流使导体中心的电流密度减小,使 导体表面附近的电流密度增大的现象.
导体
涡流
i
导体中电流密度从表面到中心按指数规律下降. 趋肤深度:从表面到电流密度下降到表面电流密度的 1/e(0.368)的厚度为趋肤深度△。

C 磁条的作用 镶嵌在线圈盘下面的不同形状的磁条缩短了 线圈盘下部空气隙的长度,但未形成回路,空气 隙仍很大,对线圈盘整个磁回路的导磁系数μ0的 影响不大,对电感量L影响不大。
磁条屏蔽了大部向下散射的磁力线,减小了对电子板的干扰。
二 线圈盘的主要性能参数
1 线圈盘的电感量L
与线圈盘的平均直径成正比,与导线直径成反 比,与匝数的平方成正比,还与导磁介质相关连。

di e L dt

U I t L
流过L中电流与电压大小成正比,与导通时间成正 比,与线盘电感量成反比.
1 设:电压310V,导通时间21μS,线盘电感110μH, 则: I=310×21÷110=59A 线盘中储能: WL=I2L/2=382910/2 电容中储能: WC=V2C/2=28830/2 如果无锅,忽略损耗,在t4时刻,C上电压:V反2C/2=I2L/2+V2C/2 解之 V反=1171V
一般电感量为100-110μH.
2 Q值
线圈盘Q值是一定频率下线圈盘电抗值与其直 流电阻的比值.
在1KHZ时电抗RL=2×3.14×1000×113×10-6=0.7096 则Q=0.7096÷0.082=8.65 实测Q=8.68 如我公司的平板线盘电感量L=113μH,电阻82mΩ则:
3 直流电阻R

2k

式中: K -导电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铜线:K=1+(t+20)/234.5 ρ-导电材料的电阻率.铜线:ρ=0.01724×10-6 μ-导电材料的导磁系数.铜线:μ=4π ω-2πf 将有关数值代入并整理后: f=25khz t=20℃ f=25khz t=100℃ f=22khz t=130℃

6.6 f

7.65 f

8 f



线圈盘有关计算1 (多线与单线耗损对比) 一 电磁炉工作频率下趋肤深度: 当铜线 20℃ F=25KHZ时 H=6.6/F0.5 =6.6/158.1=0.4175㎜ 当铜线 100℃ F=25KHZ时 H=7.65/F0.5 =7.65/158.1=0.4838㎜ 当铜线 130℃ F=22KHZ时 H=8/F0.5 =8/148.3=0.5934㎜ 二 φ0.31铜线26支总截面 S=26×πD2/4=26×0.07544=1.9614mm2 三 截面与此相同单线直径 Dd=(4S/π)0.5=1.58mm 四 趋肤面积 当铜线 20℃时 Sq=1.9614-(1.58-2×0.4175)2π/4=1.96140.4357=1.5259mm2 当铜线 100℃时 Sq=1.9614-(1.58-2×0.4838)2π/4=1.96140.2944=1.6669mm2 当铜线 130℃时 Sq=1.9614-(1.58-2×934)2π/4=1.96140.1214=1.84mm2
线圈盘工作在较高温度下,主要考虑温度t 对R 值的影响。 铜电阻温度系数K=1+(T-20)/234.5
例:我公司的平板线盘20℃时电阻82mΩ,当温度分别为100℃ 130℃时电阻: 82× (1+(100-20)/234.5 )=82×1.34=109.97mΩ 82× (1+(130-20)/234.5 )=82×1.47=120.5m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