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对: 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 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 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 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 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 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 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认为 只要行为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伤害, 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道德的。 相反,凡是维护权威和社会准则的行为, 就是好的、正确的。
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即以普遍的道德原 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 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 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 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 它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 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 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同时也认识到, 契约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 会大众权益。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 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 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 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当根据自己所确立的原则活动时,个体就 会觉得心情愉快;相反,当行为背离了自 己的道德标准时,就会产生内疚感和自我 谴责感。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 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 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 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 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 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 后,被抓起来了。 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 是应将他释放?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 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 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 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 要的复杂过程。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 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 行为,也就是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价值内化的5种水平
(5)性格化
(4)组织 (3)评价
(2)反应
(1)接受
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 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 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两对对偶故事。 第一对: 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 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 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 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 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 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 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 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 和风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 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 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 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 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 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 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 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规则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给予的 可逆特征。 (4)公正阶段(10一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 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 的特殊情况。 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 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而且与成人的关 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
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
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
是皮亚杰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 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 ຫໍສະໝຸດ Baidu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 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 倾向性。
态度的实质: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 身。 (2)态度不同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 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 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 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1.前习俗水平 (10岁前的大多数)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11-15岁的大多数)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16岁以后的部分人)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 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它是根据行为的具 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 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 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它包括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 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 是错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 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 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
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 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 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 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 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
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 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知又称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 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个性品德的 核心部分。 通常表现为人对道德现象或道德行为的是 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 中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 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 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豪感和羞 耻感等。 就形式而言,道德情感大致分为三种: ①直觉的道德情感。它由对某种具体情境的感知 而引起,对于道德规范往往是不明确的。 ②形象的道德感。它是通过主体的联想和想像而 引起的情绪体验。 ③伦理的道德感。它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 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伦理。
(3)道德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排除 内外障碍,将道德行为付诸实现的心理过 程。 (4)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人在 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进行的各种具体 行动,是实现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的手段。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 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也是依据一定 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 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 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 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 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也有不 一致的情况,即知行脱节。 你能举例说明么?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 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 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 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水平二:习俗水平,它是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 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 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 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它包括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 的。顺从传统的要求,谋求他人的赞赏。 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认为有利他动机 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此阶段的 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 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 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 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 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 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 年级(9岁左右)。 教育者应以小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 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 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 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 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 作,也没有规则。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 顺从的愿望。 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 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比如听父母 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 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 虑主观动机。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 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 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 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 人行动的现象。
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 过于“阿希实验”。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 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 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 明显错误的判断。 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 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 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 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 其它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 所谓的“托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