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调查】上海田子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上海田子坊调研报告

上海田子坊调研报告

上海田子坊调研报告一、简介上海田子坊是上海市卢湾区的一个文化、休闲、购物区域,也是上海市的一个知名旅游景点。

田子坊原为上海法租界的一部分,起初是由法国买办们在1846年建设而成的一个住宅区,之后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街区。

田子坊里有许多老式的石库门建筑,保留了一些上海传统的建筑风格。

这里有许多小吃店、餐馆、艺术品店、咖啡馆和画廊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来此感受浓郁的艺术氛围。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田子坊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通过实地走访田子坊的各个区域,了解街区的建设情况、商户经营状况以及人流量等。

2.问卷调查:通过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田子坊的认知程度、参观频率、满意度以及对田子坊未来发展的建议等。

四、调研结果1.街区建设情况:田子坊的建设以保留原有的历史建筑风貌为主,同时也有一些现代化的商业建筑。

大多数建筑物保持了原有的外观,内部则有不同种类的商户,如小吃店、手工艺品店等。

整个街区的环境干净整洁,街道宽敞,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游览体验。

2.商户经营状况:田子坊内的商户经营状况良好,各类店铺都能吸引到一定的客流量。

其中,艺术品店、咖啡馆和餐馆的生意较好,吸引了许多爱好艺术、休闲的人群。

同时,一些小吃店也备受游客喜爱,特色的上海小吃成为了田子坊的一大特色。

3.游客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游客对田子坊的环境、文化氛围和商户服务都表达了满意的意见。

他们认为这里的氛围独特,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同时田子坊的店铺也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购物和用餐体验。

4.未来发展方向:在调研中,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提出了一些对田子坊未来发展的建议。

他们认为可以进一步提升田子坊的艺术氛围,增加更多的文化艺术机构,举办更多的艺术展览和表演活动。

同时,也建议加强管理,保证田子坊的环境整洁和秩序井然,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五、结论上海田子坊作为一个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商街,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关注。

【中学生调查】上海田子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汇编

【中学生调查】上海田子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汇编
在此背景下,泰康路的田子坊,在上海被称 为“上海的苏荷”、视觉产业的“硅谷”。
2005年被评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创意产 业集聚区”;
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 2007年被评为“上海工业旅游年票” ;
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简要说明
代表
F建 筑与 设施
6、旅游价值
虽然田子坊并不是作为一个旅游区 而出现的,但是这种文化创意的影响力使 得其本身已超越了简单的艺术价值。众多 国内外都喜欢来这里看看上海旧有的生活 方式,探寻艺术家们的创意工作,满足一 种猎奇心理。这种旅游上的价值也说明了 城市形象和品位的提升,使得田子坊成为 上海一座新的代表物。
1、 整治周边环境。“田子坊”周边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 观,不卫生、不安全、不环保的情况令周边居民不满,希 望有关部门重视并予以解决,如改造下水道设施,搬迁倒 粪站、治理油烟污染等。加大“田子坊”地区的公共投入, 加强相关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如合理配置自行车、机动 车停车点等。
虽然田子坊本身不是作为商业地产 开发的,但她的汇聚作用拉动了周边地 产价值的飙升,开发商就是看中了这里 的文化汇聚价值,而纷纷在周边进行商 业地产开发。
在这两处现代化建筑群的中间,完 好地保存着一个具有生活底蕴的老街坊 及其生活原生态,这种旧区软改造的思 路,把田子坊打造成为集聚创意产业、 展示里坊风貌、品味海派文化、演绎世 博主题的商、旅、文一体化的标志型区 域,这种保护与利用与简单的推倒重来 不同,也与只注重对建筑形态的商业开 发不同,其实质是如何在大规模城市改 造中使城市文脉得以保留并重获新生。
G旅 游商 品 H人 文活 动
FA
综合人 文旅游 地

文化街巷调研报告

文化街巷调研报告

文化街巷调研报告文化街巷是城市中充满文艺氛围的一类街巷,其以艺术、文化和创意为特色,吸引着许多艺术家、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通过对文化街巷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我的调研中,我选择了北京市簋街、上海市田子坊和成都市宽窄巷子这三个代表性的文化街巷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这三个地方的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我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文化街巷对于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作用。

它们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这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机会。

此外,文化街巷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地,通过展览、演出和文化活动等形式,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其次,文化街巷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商业化倾向使得文化街巷的特色和原汁原味逐渐丧失。

很多商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将文化街巷变成了一条商业街,使得原本的艺术氛围和文化精神被商业化的店铺所掩盖。

此外,人流过大、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也是文化街巷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首先,政府部门和相关文化机构应该加强对文化街巷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其艺术氛围和文化特色得以保留和发展。

其次,商家和店铺应该注重文化街巷的特色和历史价值,提供具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和环境问题,提升居民和游客的体验感。

总结起来,文化街巷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规划和管理、保护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和创造良好的交通和环境条件,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文化街巷的作用,使其成为城市的独特标志和文化名片。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
现场照片
考察情况记录表
编号:12
项目现场实景照片
田子坊主入口
田子坊的出入口都较不大,老弄堂两侧即是各种特色商铺
石库门特色建筑
石库门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反应了上海的“海派文化”。

田子坊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是田子坊最大的一类商品,主要采用木版年画、传统纹样、印染刺绣、戏曲脸谱、剪纸、陶瓷、雕刻、竹和木等元素在笔记本、服饰、玩具、装饰、小玩意、首饰、家居用品等中应用。

创意小商品
手工制作的五颜六色的糖果
特色主题餐厅
泰迪之家与便所餐厅风格鲜明,是田子坊内较有名的主题餐厅。

餐饮在田子坊中也占有不小的比例。

酒吧和咖啡厅
也有不少有情调的休闲酒吧和咖啡厅,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
艺术创作
田子坊内有一些艺术工作室,也有一些艺术作品的展售
有的弄堂内部进深很长,里面聚集了各种特色小店,下面布店名字很有创意
入口处田子坊的总平面图弄堂内部小店名称指示牌
各小店的商业侧招。

上海田子坊的研学目标

上海田子坊的研学目标

上海田子坊的研学目标田子坊是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一个独特的文化艺术街区。

作为一个研学目标,田子坊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到艺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关于田子坊的研学目标的描述。

一、了解田子坊的历史和文化在田子坊的研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田子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他们可以通过参观古建筑、了解历史事件等方式,了解田子坊的发展历程,并探索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二、体验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田子坊以其丰富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而闻名。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传统艺术的创作和手工艺的制作中,例如陶艺、木雕、剪纸等。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并了解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探索艺术与商业的融合田子坊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艺术街区,融合了艺术与商业的元素。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艺术展览、艺术品商店等方式,了解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是如何实现的。

他们可以思考艺术对商业的影响,以及商业对艺术的支持,进一步认识到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四、感受创意与设计的力量田子坊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意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欣赏到各种创意设计的作品,如建筑设计、装饰设计、艺术品设计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创意与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将创意与设计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五、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在田子坊的研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各种团队合作的项目中,如合作创作艺术作品、组织文化活动等。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以上的研学目标,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田子坊的历史和文化,体验传统艺术和手工艺,探索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感受创意与设计的力量,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这些学习机会将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文化和创意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田子坊的研学活动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上海田子坊调研报告

上海田子坊调研报告

上海田子坊调研报告
上海田子坊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日晖路的一个文化艺术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闻名。

本次调研报告主要围绕田子坊的历史、建筑风格、商业开发与文化活动等方面展开,着重分析田子坊在当地文化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田子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海旧时的弄堂文化,弄堂是上海特有的住宅形式。

田子坊保留了许多原始的弄堂建筑,并在保护与修复过程中注重保持其原貌。

这使得田子坊成为了一个用以展示上海独有文化的重要场所。

其次,田子坊的建筑风格以老洋房为主,这些建筑多以三层为主,砖木结构,具有独特的欧式或中式风格。

这样的建筑风格使得田子坊成为了上海城市风貌保护的重要一环,并且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游览体验。

再次,田子坊的商业开发相对来说是先于文化活动的。

田子坊作为一个商业街区,聚集了各类创意店铺、咖啡馆、餐厅等商业设施。

这些商业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田子坊的知名度,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

最后,田子坊的文化活动也是其重要的亮点之一。

田子坊举办了大量的文化展览、艺术活动、音乐演奏等,丰富了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此外,田子坊还通过举办市集、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为当地的手工艺品产业提供了一个平台。

综上所述,上海田子坊作为一个文化艺术街区,通过保护和修
复历史建筑、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商业开发等方式,成功地将上海独有的文化融入到街区的方方面面中。

田子坊成为了展示上海城市文化的窗口,也为上海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

田子坊居民对旅游影响地感知与态度研究

田子坊居民对旅游影响地感知与态度研究
1.5理论研究 居民对于旅游的感耋¨与态度属于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范畴。Margaret(2007)
认为.『fli方人类学者进行旅游人类学起始于Nunez于1963年发表的论文:Tourism. Traditio月andAcculturation:Weekendismo¨,dMexicanllllage。此后,人类学、旅 游学、社会学的研究拧,r始引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旅游对于地区社会、文 化的影响。西方学人类学者对f旅游影响的研究.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 窖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系列研究,形成相应理论和观点。许多 人类学研究者,从旧的地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 DeanMacCannell(1973).NelsonGrabum(1977)和DennisonNash(1996)足 其中的主要代表。
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J二50年代末j9】的美l瑚,足当代西方社会学的蘑要理论2 .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创始人GC Homans(1958)认为,人类 的棚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变换过程。西方的旅游人类学研究着从上世 纪80年代丌始逐渐引用社会变换理论.对f居民旅游的缚知与态度进行研究。 Ap(1992)指出,社会交换理论为更好地解释居民感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 |仑框架。Ap认为,当居民与旅游业之州资源交换的程度很高而且处于平等位噩. 或者盟然不平等.但足倾向}居民一方。居民对于旅游业则持积极支持态度:反 2,如果资源交换虽然平等,但交换程度很低,或者是地位不平等,居民的态度 则转为消极反对。 4)社会承载力理论 Perdue(1999)认为,当旅游地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可接受的改变(a certain level ofacceptable change).Hp超过其承效力后.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初期阶段的 支持态度会转为反对。Allen(1988)、Ross(1992)、Smith(1998)等研究者的 研究结粜部显示.当旅游地的发展门槛连步解低,处于更高发展阶段的社区居民 就会对于旅游者和旅游业持有更为反对的态度。Long等(1990)对于美国科罗 拉多州28个社区的研究也旺明Ttl:会承载力理}仑。Long的研究显示,居民支持 更多旅游发展的热情随旅游发展不断增强。但是,当社区超过30%的零售业源 自旅游业,即超越该地社会承载力时,他们的赞成态度有所改变。不断上涨的房 地产成本及犯罪率的上升是居民抱怨的主要问题。 5)Smith&Krannich的。旅游依托度理论” Smith&Krannieh(1998)对美国落基山脉西部4个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山r不同的对旅游经济依托程度不同.研究者将他们分为旅游饱和型、旅游意识 型、掘游饥渴型。研究显示,旅游饱和型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负面感知比其他 类趔肼民巫为强烈。与处于旅游发展较低阶段的社区相比,旅游意识型社区居民 埘旅游负佩影响的感知也更为明显。与其他两类社区相比.旅游饥渴型社区居民 时旅擀If:面蟛响的感知I最为强烈。 6)本文选用理论 笔糟认为.社会交换理硷和旅游依托度理论。是近年来国外研究学者应用较 为成熟的理论.并且在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中都得到了比较好的验证,比较 适合m予坊。因此,本文将综合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和旅游依托度理论。对于田子 坊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进行探索和研究.

上海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上海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上海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之一,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上海旅游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旅游业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多方位深入了解上海旅游市场。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游客基本信息和对上海旅游市场的态度和需求。

实地访谈主要采访了上海旅游局、旅行社和酒店等相关机构和企业的负责人,了解他们对上海旅游市场的认识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3. 调研结果与分析3.1 游客基本信息根据我们的调研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的游客以国内游客为主,其中以30-40岁的中青年居多,占比超过50%。

而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其中日本、美国和德国是最主要的来源国。

3.2 对上海旅游市场的态度和需求大部分游客对上海的旅游环境都表示满意,特别是对上海的城市规划、交通便利性和安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游客对上海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程度不够满意,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开发的建议,如加强文化旅游和历史遗迹保护等。

3.3 上海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海的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访。

旅游业已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旅游市场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4. 影响上海旅游市场的因素4.1 政策因素政府的旅游政策对上海旅游市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游客,推动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4.2 经济因素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为旅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和放松。

4.3 文化因素上海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如外滩、豫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上海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也是游客选择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游憩田子坊

城市游憩田子坊
7
第一部2分.1旅游业
2.1.3.3创意价值
(1)创意产业 这里既是艺术家的生态社区,也是具有海派文化特质的艺术消费区,入驻了众多有较强参 与性、体验性、观赏性的文化项目。 (2)创意元素 田子坊的创意元素主要来源三方面,第一是崇尚自然,第二是追求时尚,第三是复归传统。 (3)创意氛围 田子坊由原来的临街马路市场变为创意产业园区,本身就是创意发挥的作用。随着田子坊 的进一步发展,其创意氛围在地理空间上有进一步蔓延和扩散的趋势。
绫罗会 CPH 金粉世家 Silent Voice
L'elegance 一颗种子 Stone Age
2.2.2田子坊商业业态的构成要素
田子坊最初创意产业的发源,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艺术家进驻田子坊,艺术种 类也越来越多元化,画家、摄影师、雕刻家、设计师等,将自己的作品进 行展示和出售,为田子坊的创意产业添砖加瓦。
12
第一部2分.2商业
2.2.1田子坊商业业态的总体特点
田子坊的商业发展,从最初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 为现在的多元化商业街区,集购物、餐饮娱乐和文化生 活与一体,吸引着来自不同地方,探索田子坊不同魅力 的消费人群。咖啡馆、酒吧、服装店、饰品店、特色艺 术品店等进驻田子坊,不断提升着田子坊的商业吸引力。
4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2分.1旅游业
2.1.2田子坊旅游资源及客流
田子坊内自然散落分布着三种主要业态:艺术画廊、商店、餐饮。 以274弄和以200弄为主干道的区域,以经营服饰、小饰品等的 小商店商铺为主,其主营商品有较强的独特性、创新性。 以248弄为主干道的区域,以餐饮为主,主要经营咖啡馆、酒吧 等,且该区域外设露天客座较多,休闲气氛较为浓厚。 以210弄为主干道的K域,以艺术画廊为主,是田子坊发展成为 创意产业园区的根源所在地。

关于上海文化创业产业园发展的问题——以“田子坊”为例讲解

关于上海文化创业产业园发展的问题——以“田子坊”为例讲解

三、田子坊实地调查问题总结及分析
1. 配套服务比重较大 2. 商铺经营状况良莠不
齐 3. 销售终端居多,附加
值相对较低 4. 店铺流动性大 5. 租金上涨过快
1、配套服务比重较大
• 田子坊文化产业聚集 区,核心区“三巷一街”, 占地2公顷,建筑面积约 3万平方米,但参观游客 较多的区域集中在以 210、248、274等巷为 主的石库门里弄区。这 一区域除较知名的主要 门店外,如气味图书馆、 金粉世家、守白艺术等, 餐饮类商铺也占据了相 当大的比重。
• 首先,居民与商家间矛盾愈发激烈。商铺较 晚的营业时间及嘈杂的声音影响了小区内居民的 日常生活。曾有居民向外国游客头上泼水的事件 发生,且居民向政府反应对噪音不满的情况越来 越频繁。

其次,由于缺乏修缮,田子坊内基础设施建
设缺乏,水电异常时常发生,尤其是夏季冬季用
电高峰时经常出现跳闸、断电情况,漏水或地下
2、商铺经营状况良莠不齐
(二)田子坊的发展优势
1. 丰富的历史文化
上海曾经的殖民历史造就了“华洋结合”建筑 风貌,这为田子坊文化气氛的形成提供了依托。
中式石库门建筑、新式里弄建筑和工业厂房 建筑。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租界内在19世纪末期以 后一种较为普遍的居住建筑类型,多为二层砖木 结构,大门多为两扇实心黑漆木门,配有门环, 红砖外墙,青砖门框,弄口有中国传统的楼牌, 有些门房受到西方影响镶有西方风格的雕花装饰、 古典壁柱等。而早期遗留的旧工厂也独具时代特 点,红灰色外体,内部高大宽敞,改造后添以时 尚因素,且租金低廉,十分适合艺术家进驻。
没有超越单纯的产业层面,它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
的转变、带动更广泛经济领域的创新,以及促进社
会协调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 现。”[1]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1211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1211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现场照片服务类别考察对象地址考察方式考察对象内容项目参数项目简介考察情况记录表编号: 12 创意园区考察对象名称上海田子坊考察时间2013/12/11 泰康路 210弄参加考察人策划部员李一丹、董云刚、倪欢欢至创意园区实地考察开发商上海市政府、卢湾区政府业态分布、内外部装修设计、标识指引系统、广告灯箱、形象宣传。

园区名称:田子坊:所属区域:卢湾区所属板块:打浦桥建筑面积: 20000平米“田子坊”本是泰康路上的一条小弄,从 1998年起在上海市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租赁、转让、置换等方式,逐步把旧房、旧民宅改建成画家工作室、设计室、画廊、摄影室、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等,吸引了包括陈逸飞、尔冬强等知名艺术家以及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等 6个国家、地区及国内的百余家中外创意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了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转型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上海优秀创意船业集聚区。

项目现场实景照片田子坊主入口田子坊的出入口都较不大,老弄堂两侧即是各种特色商铺石库门特色建筑石库门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反应了上海的“海派文化”。

田子坊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是田子坊最大的一类商品,主要采用木版年画、传统纹样、印染刺绣、戏曲脸谱、剪纸、陶瓷、雕刻、竹和木等元素在笔记本、服饰、玩具、装饰、小玩意、首饰、家居用品等中应用。

创意小商品手工制作的五颜六色的糖果特色主题餐厅泰迪之家与便所餐厅风格鲜明,是田子坊内较有名的主题餐厅。

餐饮在田子坊中也占有不小的比例。

酒吧和咖啡厅也有不少有情调的休闲酒吧和咖啡厅,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艺术创作田子坊内有一些艺术工作室,也有一些艺术作品的展售有的弄堂内部进深很长,里面聚集了各种特色小店,下面布店名字很有创意入口处田子坊的总平面图弄堂内部小店名称指示牌各小店的商业侧招田子坊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

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

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

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上海田子坊是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的一片历史街区,现已成为上海的文化艺术区和旅游景点。

田子坊的案例成功之处在于它将过去的老工业区改造成一个融合了艺术、文化、商业和旅游的综合体,大大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价值和吸引力。

以下是对上海田子坊案例的详细分析:1.历史背景:田子坊的区域原本是一个老旧的石库门工业区,大部分建筑物建于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该地区的工业活动逐渐减少,建筑物开始多数废弃。

2.改造策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文化,改造者没有对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的拆除重建,而是修复了原有的建筑物,保持了其石库门和红砖外观。

同时,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他们给建筑物增加了新的功能和设施,例如餐馆、咖啡馆、艺术画廊、精品店等。

3.文化艺术元素:田子坊注重文化艺术的融合。

他们邀请了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为这里的建筑物增添艺术元素,例如壁画、雕塑、艺术装置等。

这些艺术品在古老的建筑物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4.店铺经营方式:田子坊的店铺经营方式以小而精为特点。

这里的商店和餐馆都是独立经营的小店,他们以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

这种经营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与留存率。

5.社区互动:田子坊注重与周边社区的互动。

他们经常与当地艺术机构和学校合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例如画展、音乐会、讲座等。

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区域的文化氛围,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6.旅游推广: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田子坊积极推广自己的旅游资源。

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宣传资料、建立了官方网站,并与各大旅行社和在线平台合作,推广田子坊的旅游产品。

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导览服务和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古典舞蹈表演等。

7.环境规划:田子坊注重环境的改善。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例如改善街道照明、增加绿植覆盖、规范垃圾处理等。

这些措施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上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提升——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上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提升——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在此基础上形成十二 片历史街区,各街区 的分布及范围如图1、 图2。
图 2
街 区 范 围
上 海 中 心 城 区 历 史 街 区 分 布 图
表1上海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种类及数量统计
主类
B水域风光 E遗址筑与设 施
BA河段 BAA 观光游憩河段(1)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 EBA历史事件发生地(2) 址遗迹 FAA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12)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30) FAD 园林游憩区域(28) FAE 文化活动场所(29)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F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4) FAG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10) FAH 动物与植物展示地(1) FAK 景物观赏点(1) FAZ 创意产业集聚区*(7) FBC展示演示场馆(9) FB单体活动场馆 FBD体育健身场馆(1) FBE歌舞游乐场馆(1) FCA佛塔(1) FCC 楼阁(1)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 FCH碑碣(林)(3) 筑 FCI广场(2) FCK建筑小品(6) FDA传统与乡土建筑(5) FDB特色街巷(12) FDC特色社区(20) FD居住地与社区 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 (116) FDG 特色店铺(1)
上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提升
——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日期:2012.08.27
一、上海历史街区现状分析
目 录
二、上海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现有模式
三、田子坊历史街区概况及开发模式 四、上海历史街区现有模式评价
五、历史街区功能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一、上海历史街区现状分析
划分标准:
旅游资源的集中性
历史文化发展的延 续性
1
1
根据2008年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调查的结果显示,田子坊每年的旅游者数量
在上海现有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名列前茅,一年吸引旅游者达50多万人次 。2010年2月,田子坊正是被上海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级3A景区,成为了

田子坊(参考)

田子坊(参考)

田子坊成立时间: 1998年规模: 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中外创意企业类型: 综合型创意产业园区定位: “园区、旅游区、居民区”三区合一的创意产业园区挑战:在推动园区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合理协调周边关系“田子坊”是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原名志成坊,始建于1930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市经委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以6家旧工厂为基础,通过开发2万余平方米的旧厂房,创办了“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

一、概况介绍田子坊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

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是一个马路菜场,1998年9月集贸市场搬入室内,并将路面重新铺设整修,使得原来泥泞、混乱的马路焕然一新。

在区委,区府的领导支持下,同年开始规划田子坊特色街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二、园区建设1、背景规模田子坊的发展经历了一条街、一片厂区和一个园区三个阶段。

田子坊起源于泰康路艺术街,1998年,区政府有意将泰康路打造为以画廊为主体的艺术品一条街,街道成立了泰康路工艺品特色一条街管委会负责推动艺术街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了由1998年美籍华人、著名油画家陈逸飞为代表的39个画廊组成的艺术品一条街。

随着租期到期,泰康路店铺业主不再出租房屋,泰康路工艺街面临生存危机。

正在此时,上海开始了“退二进三”的产业升级,泰康路210弄内六家工厂先后停产外迁,2万余平方米旧厂房空置。

2001年,在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街道把泰康路210弄田子坊内这六家小企业(上海人民针厂、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厂、上海新兴皮革厂、上海纸杯厂、上海华美无线厂)的旧厂房,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通过置换,引进无污染、无噪音的文化企业,在旧厂房的基础上,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界人士进驻泰康路田子坊,包括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劼音、著名摄影家尔冬强、香港陶艺家郑祎、美国陶艺家吉米、法国设计家卡洛琳、南斯拉夫摄影家龙·费伯等。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

上海田子坊考察报告篇一:上海苏州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15日考察地点:上海、苏州考察主要地方:上海城市规划馆、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上海博物馆、上海世博馆、拙政园、苏州博物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海M50、宜家家居商城、田子坊、外滩、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考察目的: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开发设计思维这一次的外出考察是前往上海、苏州两地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工作,除了观赏上海外滩美景与苏州传统的园林以外,进一步是了解每处考察点从房子构架到空间布置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

而我们这次前去就是奔着这样一个目的去参观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上海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千姿百态的高楼,耸立在我的眼前,感觉每一座高楼都富有他们各自的生命气息,上海的外滩的夜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是美不胜收,即便用相机拍下那先所谓美的画面,也无法体会上海外滩夜景真实夜景,这里是上海的标志,是时尚化的代表。

外滩1号到18号与新天地的欧式建筑与,古老的欧式风格,罗马柱,细致的雕工,一层层的小阁楼,似乎又把我带回到了20年代初期的英租借区的上海,所有的历史都在这里永久保存。

正是因为它如此的与城市的不同,吸引全世界的人愿意留在上海发展与生活。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海的去过的几个考察地点,除了上海的外滩与新天地的建筑让人看了瞠目结舌以外,还有有一条富有里历史意义的路,同样也富有特殊的设计在里面,这就是上海的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是上海的城市标志之一,是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购物、餐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环境优雅、文化层次高、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步行商业街。

南京路商业街特点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这种综合性的步行街是我第一见过的。

南京路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各种风格的建筑,而且建筑物高低错落,广场设计:① 世纪广场:位于南京路以南、湖北路以东、九江路以北、福建路以西,东侧安置了一座时鸣钟,这是为纪念中国和瑞士建交50周年,瑞士人民赠送给上海人民的礼物,到正点,时钟会响起中国民歌旋律的钟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旅游价值
虽然田子坊并不是作为一个旅游区而 出现的,但是这种文化创意的影响力使得 其本身已超越了简单的艺术价值。众多国 内外都喜欢来这里看看上海旧有的生活方 式,探寻艺术家们的创意工作,满足一种 猎奇心理。这种旅游上的价值也说明了城 市形象和品位的提升,使得田子坊成为上 海一座新的代表物。
1、 整治周边环境。“田子坊”周边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 观,不卫生、不安全、不环保的情况令周边居民不满,希 望有关部门重视并予以解决,如改造下水道设施,搬迁倒 粪站、治理油烟污染等。加大“田子坊”地区的公共投入, 加强相关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如合理配置自行车、机动 车停车点等。
虽然田子坊本身不是作为商业地产 开发的,但她的汇聚作用拉动了周边地 产价值的飙升,开发商就是看中了这里 的文化汇聚价值,而纷纷在周边进行商 业地产开发。
在这两处现代化建筑群的中间,完 好地保存着一个具有生活底蕴的老街坊 及其生活原生态,这种旧区软改造的思 路,把田子坊打造成为集聚创意产业、 展示里坊风貌、品味海派文化、演绎世 博主题的商、旅、文一体化的标志型区 域,这种保护与利用与简单的推倒重来 不同,也与只注重对建筑形态的商业开 发不同,其实质是如何在大规模城市改 造中使城市文脉得以保留并重获新生。
4、辐射价值
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田子坊的“溢出” 效应逐渐显现,浓郁的艺术和时尚氛围从老厂房 蔓延到了附近的石库门民居,园区从工业厂房向 周边的居民“扩张”。田子坊作为上海创意产业 的发源地其辐射效应是相当巨大的。2005年4月 28日,田子坊等18家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 建筑面积约有30多万平方米。据悉,2005年底, 第二批18家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将启动,建筑面 积超过50万平方米。上海的创意地产正沿着自己 的特色道路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 集聚区的形式,在上海城市新一轮的发展中得到 大力推进。
2、 严格规范管理。“田子坊”地区的原规划为住宅,现改为 混合用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尤其是安全隐患不容 忽视。相关部门要将安全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3、 注意品牌的保护。
4、 打造“都市休闲生活展示区”是田子坊区域发展的最佳 选择。
整个田子坊
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商业 贸易活动的场所
整个田子坊
能反映某一时代建筑风貌, 或经营专门特色商品和商 整个田子坊 业服务的街道
建筑风貌或环境特色鲜明 的居住区
石库门建筑
有历史影响的人物的住所 或为历史著名事件而保留 的建筑物
陈逸飞工作室
销售某类特色商品的场所 各种创意小店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 产的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 品
在此背景下,泰康路的田子坊,在上海被称 为“上海的苏荷”、视觉产业的“硅谷”。
2005年被评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创意产 业集聚区”;
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 2007年被评为“上海工业旅游年票” ;
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简要说明
代表
F建 筑与 设施
5、原居民的获益
田子坊的模式是居民和进驻企业之间达成 协议后直接出租给企业,一家社会上的管理公 司负责牵线搭桥,对整个田子坊进行统一管理。 所有的房子还是属于居民自己的,他们经过协 商后把房子出租给进驻企业,由企业按照自己 的风格装修经营,居民则拿着租金去附近的公 寓租房,除去租房的房租后还能有剩余,既提 高了居住水平,还有额外收益。
田子坊的创意特色也吸引了不少国外的文化 创意公司的驻入,这也为该区带来了国外的文化 与表现风格,从而使中外两种创意文化再次聚首, 扩大了该区的文化内涵。
2、商业价值
田子坊名声的远扬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许 多商家纷纷入驻,期待在田子坊的发展中分一杯羹,如今 田子坊已经集聚了50多家西餐馆、酒吧和时尚饰品店。这 为当地的商业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活跃起了带动和促进作用。
1、田子坊简介
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泰康路210弄。
画家黄永玉依史载中国古代画家田子方之 名字,取其谐音,据此取名为田子坊。
如今弄堂内原来破旧的厂房和各种民居很 多已经被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工艺品商 店和休闲餐饮场所。
2、田子坊周边
★学 校:丽园路第三小学;上海市永业中学;卢南中学; 震旦外国语中学东区;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震旦外 国语中学;卢湾区业余大学分部;卢湾区委党校;卢湾 区行政学院
★购 物:农工商超市;华联超市;上海烟草集团烟酒专 卖店
★医 院: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病院分部;上海市卢湾献 血办公 室;卢湾区妇幼保健院;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中 心
★娱 乐: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银 行:上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 国建 设银行
★餐 饮:上海明媚餐饮有限公司;上海龙建酒店管理有 限公司;龙建老爷车咖啡屋;麦德香饼屋
G旅 游商 品 H人 文活 动
FA
综合人 文旅游 地
FAE 文化活动场所
FAG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 所
FDB 特色街巷
FD 居住 地与社 区
FDC 特色社区
FDD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 念建筑
FDG 特色店铺
GA 地 方旅游 商品
HA人事 记录
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 艺品
HAA 人物
进行文化活动、展览、科 学技术普及的场所
创意手工品
历史和现代名人
陈逸飞
1、文化与传承
田子坊特色有八个字:“中国建筑,综合文 化”。政府在规划开发下,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 格。建筑风格包容了折中主义、英国新文艺复兴 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构风格, 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和巴洛 克风格等。其中尤以石库门建筑最为丰富。
2、田子坊的现状
现在的田子坊已经从旧弄堂摇身变成一条艺术 坊。在5000平方米内引进了10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 人群。中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闪烁着光 和热。泰康路上入驻的艺术品,工艺品商店已有40 余家,入驻的工作室、设计室有20余家,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3、田子坊的成绩
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研发设计、建筑设计、 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五大创意产业 门类,集群发展格局日益显现,截至2009年年底, 全市共有8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6110家, 比上年增长54%。
3、田子坊交通
公交:17,236,304到瑞金二路建国中路下;
轨道交通九号线,打浦路站1出口下车。 步行5分钟即到。
1、田子坊的开发历史
泰康路原来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 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 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把康泰路 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上海将其定位为 “特色街”。1998年底,著名画家陈逸飞、 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等艺术家和一些 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使这条名不 见经传的特色街开始吹起艺术之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