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污染的协作治理研究
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协同立法:困境、成因及对策
准,每级标准下再细分为A标准和B标准,针对不同地域、不 同污染状况的水体分别执行不同等级的标准。而与北京相 邻、同为海河流域主要途经地的天津却仅仅将主要污染物的 排放标准粗放式地分为两级。
2021年7月 第34卷第4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doi:10.3969/j. issn. 1674-6341.2021.04.004
Jul. 2021 Vol. 34 No. 4
Key words:Haihe River Basin; Collaborative legislation; Water polluti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1问题的提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2015年国
家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对海河流域 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但直至目前,海河流域水污 染现状仍不容乐观,流域污染的严重性与我国建设生态美好 国家的治理理念格格不入。
有关水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标准主要有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类。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海河流域地方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依据和主要内容。
我国新的环保法律规定,地方既可直接适用国家标准, 也可以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 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⑶海河流域区域间关于水污染物 排放的政策标准在适用依据和主要内容上均存在差距大的 问题,其中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仅在适用依据上就大相径庭。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方 面,河北、辽宁、河南适用的是国家标准,北京、天津、内蒙古、 山西适用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山东则将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按水域分为海河流域和半岛流域分别设置;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方面,海河流域所在八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仅有北京和天津两宜辖市制定了地方标准,其他地方 皆采用较为宽松的国家标准。
跨界流域治理中地方府际协作机制研究
跨界流域治理中地方府际协作机制研究“五水共治”以来,浙江省整体的水生态得到很大改善,在水污染治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实看来,这一治理方式过度重视地方水权,忽略了水域的整体性,这种治理模式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治理中存在的地方区域性与流域整体性的冲突,流域治理很难协调统一。
河长制虽然能够职责到人,但对于跨区域流域却很难奏效。
因此加强地方在跨界流域治理中的府际协作,构建有效的协作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跨界流域治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以菇溪河为例探究了一河分两区的治理,为解决跨流域治理中政府间尴尬局面以及治理难以推进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以“共赢”为核心的沟通协作机制;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设置有法律依据的管理机构和职责授予;完善公众参与治理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标签:府际协作;流域水权;生态补偿流域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体现在自成系统的整体性,而社会属性则体现在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因此对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环境保护必然会导致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冲突。
政府的地方性保护主义往往使流域治理以邻为壑,治理难度加大。
寻找一种对于多分段流域水污染更为有效的治理方法,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
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在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一套完整的地方府际协作机制。
一、菇溪河流域治理中府际协作的基本情况(一)曲折的菇溪河流域治理菇溪河发源于丽水市,贯穿温州永嘉流入瓯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温州永嘉桥头镇迅速跻身于中国纽扣、拉链行列,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模式。
菇溪河两岸逐渐聚集起上百家作坊和小型企业。
为追求经济效益,这些企业将工业废水、岩粉和洗涤剂直排入河,造成河流的严重污染。
2008年,菇溪河下游的永嘉县投入4.38亿元对菇溪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对沿岸企业进行大力整改。
然而永嘉企业却纷纷掉头将工厂搬到菇溪河上游不属于温州行政区划的青田县。
共谋效应:跨界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的实地研究——以“SJ边界环保联席会议”为例
河 海 大学 学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
21 0 0年 6 月
共 谋 效 应 : 界 流域 水 污 染治 理 机 制 的 实地 研 究① 跨
以“ J 界 环 保联 席 会议 " S边 为例
唐 国建 , 2
(. 1 河海 大 学 社 会 学 系 , 苏 南 京 江 209 ; . 东工 商 学 院 政 法 学 院 , 东 烟 台 108 2 山 山 240 ) 60 5
产生重 大影 响 I u。 J
统 一分 配 。其 典 型例 子是 自 19 9 9年 正 式 实 施 经 国
务 院批 准 的水 量 统 一 分 配方 案 以后 , 黄河 下游 就 没 有 再 出现过 断 流 。但 是 , 污 染 问题 近 年来 却 在 逐 水 年升级 :( 1 江浙 边 界 因水 污 染 引 发 麻 溪 港堵 坝 20 年 } 事 件 ;0 5 的“ 20 年 松花 江 水 污 染 事件 ” 致 了原 国家 导 环 保 总局 局 长 引 咎 辞 职 ;o 7年 接 连 爆 发 的 太 湖 、 20 滇池、 巢湖 的蓝 藻事件 则 震动 了全 国。 学术界 从不 同 的学科 角度 对 水污染 问题展 开 了 讨 论 , 中一 个 重要 议 题 就 是 流 域 管 理 。 管理 学 研 其
之间 的利益 博 弈 和 经济 补 偿 问题 而且 其研 究 往 5,
往 和 管理学 研 究 相 结 合 _ 。与其 他 学 科相 比 , 会 6 J 社 学 在流 域管 理 上 的研 究 显 得 相对 浅 薄 , 其 亮 点 但 在于关 注 流域 水污染 中人 的问题 。流域是 一个个 特
作为 陆地水 资 源 的主 要 形 式 , 界 流 域 在 这 两 个 跨 问题上 体现 得 非常 明显 。 在 中 国 , 界 流 域水 量 分 跨 配问题 目前 已有 合 理 的 解 决方 案 , 依 据 流域 初 始 即 水 权分 配④由 国家 对 全 流 域 水 资 源 实 行 统 一 管 理 、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是指地理范围相对较小的流域,一般面积在1000~5000平方公里之间。
小流域在中国面积广阔,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地区。
受到人类活动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小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威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
对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土壤侵蚀、坡耕地水土流失等。
农业面源污染是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影响水质。
工业废水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则会直接排放到小流域水体中,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土壤侵蚀和坡耕地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流失到水体中,加剧水体污染。
小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造成小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1. 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小流域水污染的防治立法,建立健全小流域水污染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和居民对小流域水污染的管理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的环保责任感。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建立小流域人工湿地,用于农田的农业废水处理和污染物的吸附,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3.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对小流域内的城市排水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对小流域水质的影响。
大力推广城市中心污水处理设施和人工湿地的建设,利用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进行二次净化,降低排放对水质的影响。
4.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格执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加强对小流域内工业企业的排污管控,促进工业企业内部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减少工业废水对小流域水体的污染。
建立小流域内工业企业联合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机制,形成工业企业共治共建的新格局。
3.3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习目标1、查阅长江流域地形图和气候图等基本资料,说明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材料,举例说明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协作开发方式。
3、说出长江流域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案例从多角度提出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1、分析长江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内容和方式。
2、正确认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案例,说明长江流域协作开发的方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案例合作探究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面向的是高二的学生,学生对长江流域概况虽已在初中学过,但早已遗忘,需要复习拾遗;学生对各河段的区位优势,发展方向和突出问题并不明确,同时对于如何进行流域内部的协作开发,如何进行环境保护,都需要通过学习过程理解。
而在学习过程中,从流域的整体性和各河段的差异性出发,要逐渐形成流域优势互补、协作开发的思想;协作开发中注意环境保护,并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导入2022年国庆节特别节目《江河奔腾看中国》长江篇。
课前活动课前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并梳理长江流域基本知识。
【学生说出长江流域基本知识】1.长江概况(1)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2)发源地与注入海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3)穿越地区: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
(4)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5)径流量: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长江流域概况(1)人口:占我国人口的1/3。
(2)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3)经济发达①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②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4)长江流域山水林田生态环境功能①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的功能。
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通报及协作机制
摘
要: 黄 河流域突发性水 污染事件信 息沟通协 作机制是流域联合 治污机 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对确保 流域 水资源安全 具
有重要意义 。经过长期 不懈的努 力 , 在联合 治污机 制实践与探 索的基础上 , 黄委 与流域 内有关省 ( 区) 水利 、 环保部 门建
立 了协作机制 。该机制 内容全面 , 特点 突 出, 实用性 强, 填补 了水利 、 环保 联合 治污机制 方面合作 的空 白, 将 为黄河流域
p o l l u t i o n i n c i d e n t s i n t h e Ye l l o w Ri v e r b a s i n p l a y s a v e r y i mp o t r a n t r o l e i n e n s u in r g t h e s a f e t y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Af t e r l o n g - t e m r u n r e mi t t i n g e f f o t, r 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a mo n g Ye l l o w Ri v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Co mmi s s i o n a n d p r o v i n c i a l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d e p a r t me n t s wi t h i n t h e b a s i n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 me c h a n i s m il f l s i n t h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g a p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e a t me n t p o l l u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b e t w e e n wa t e r c o n s e va r n c y nd a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I t wi l l p l a y a s t r o n g r o l e i n s u d d e n w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i n c i d e n t d i s p o s a 1 . Ke y wo r ds :s u d d e n w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i n f o r ma t i o n s h a r i n g ;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 me c ha n i s m ;Ye l l o w Ri v e r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在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我国水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问题突出。
从源头上严格防治水污染,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优化水生态安全屏障,是确保我国生态安全,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推进跨区域协作,加快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步伐;强化政策、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破坏外部成本内部化;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人水和谐共生。
关键词:水生态治理;河湖连通;建设模式引言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与发展不均衡、不均衡发展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背景下,把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并将“幸福河”作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幸福河”的建设,是一种更关心民生、更多地关心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是“人与水的和谐共存”的发展,它将推动新时期的河湖保护与开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流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流域的大规模城市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了土地和水资源的破坏、损失,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问题,给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同时,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二)流域水生态系统退化。
湿地面积较80年代减少16%,湖泊、沼泽及滩地分别减少了25%、21%、40%。
另外,由于地区的生态环境,30多年来鱼类资源总量下降了50%左右。
在上游,自然草原退化的比例为60%~90%。
从以上分析可知,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河流和湖泊空间的挤压,致使源区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与河争地”“与湖争水”等严重违反自然法则。
(三)农村经济下滑,区域发展不平衡。
流域的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产值增长缓慢,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水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为了有效治理水污染,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经验美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与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相关立法的制定以及公民的环保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立法和政策措施美国通过《清洁水法案》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限制。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环境保护局等机构来监督和管理水污染治理工作。
2. 水体修复与保护美国注重对污染源的治理,并且采用了一系列的水体修复措施,如造湿地、沿海保护带的建设,以及退耕还湿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
二、荷兰的经验荷兰位于欧洲的河流和海洋交汇的地区,水资源宝贵且脆弱。
荷兰对于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方面。
1. 水资源管理荷兰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机构,加强了对水质和水量的监测和管理。
此外,荷兰还注重提高农业和城市排水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防洪措施由于地势低洼,荷兰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严峻的洪灾威胁。
为了应对洪水,荷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如建设堤坝、开辟洪水容量区等,有效保护了土地和人民的安全。
三、日本的经验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水资源的管理与治理成为其长期以来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社会,形成了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1. 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日本采取了严格的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政策,建立了全面监测和管理水资源的体系,并推动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减少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2. 河流和湖泊改善日本积极注重对河流和湖泊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通过改善河道和湖泊的水质,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水体的功能。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水污染治理,我国应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责任,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流域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三大流域之一。
它横跨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为了保护巨大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生态保护措施,以及经济转型政策,旨在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利益,通过科学的方式使生态与经济发展达到良性循环的局面。
一、气候和生态环境长江流域拥有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包括戈壁沙漠、丘陵、湖泊、河谷、平原和山地等生态系统。
这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一直受到重视,因为它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恢复的一个主要区域。
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山地草原、森林、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组成。
该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和草原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该地区的湿地占比却很低。
二、现实与问题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包括:重视化、过度开发、大规模水坝建设以及煤炭、电力和交通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加剧了许多生态问题,包括土壤侵蚀、地下水下降、水污染、物种灭绝、洪涝灾害等等。
其中,苏州市周边的太湖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是一个具有高度生态价值的淡水湖,但是地方政府的不善治理导致它的水质不断恶化,甚至一度成为国内最严重的污染水体之一。
三、治理政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污染防治以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政府为了打击水污染也颁布了《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力图从源头上减少长江流域地区水污染的产生。
同时,政府也大力出资修建水处理厂,治理污染,这些政策措施都对改善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应对措施近年来,针对这些问题,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比如,在电力和石油等领域加强环保措施,推广新能源和新技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珠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区域。
然而,随着珠江流域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挑战。
本文将探讨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水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珠江流域,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多个方面。
其中,工业废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排放不达标、违法乱纪等问题,导致大量有害物质被排放到河流中,严重影响水质。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破坏。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城市排污口,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将对水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面对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治理。
首先,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和监测,对违法违规企业予以严厉处罚。
同时,加大对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推广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
其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强农田防渗漏设施建设,提高农田径流的处理效果。
此外,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除了技术手段,我们还需要注重加强社会宣传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通过媒体、教育等渠道,普及水污染治理知识,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企业、农民和居民的环保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行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浪费。
此外,还应积极推动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机制。
水污染治理是一个涉及多个地区和行业的复杂问题,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作与合作,共同制定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和政策。
珠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应该由珠江流域各省市政府共同负责,通过建立珠江流域的治理联盟或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流域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进展
流域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进展流域面源污染是指降水过程中流域内农田、城市、林地等地表流失的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是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面源污染具有面积大、难以监测、难以治理等特点,给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域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该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流域面源污染的现状流域面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生产、城市排水、土地利用变化等,导致农田养分流失、土壤侵蚀、城市雨污水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加剧了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针对流域面源污染的现状,目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水质状况恶化近年来,我国许多流域的水质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受到面源污染影响的水体面积不断扩大。
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成为当前流域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过径流被输送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三)城市雨污水排放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雨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各类有毒物质,对接受水体造成重大影响。
二、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研究进展为了有效控制流域面源污染,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治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制定、技术手段研发、管理措施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一)政策法规制定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排放标准》等,加强了对流域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了对污染源的准入要求。
(二)技术手段研发针对流域面源污染的特点,研究人员开展了各种技术手段的研究,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城市雨污水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为流域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管理措施实施为了加强流域面源污染的管理与治理,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督管理、推动城市雨污水治理,依法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加大对污染源的整治力度。
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研究
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研究黄河流域是中国主要的流域之一,涵盖了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七个省份及自治区。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农副产品产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水污染的来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探讨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和对策。
一、水污染的主要来源(1)工业排放据统计,2019年黄河流域的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2.5万亿元,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
然而,工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
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废气等排放无处不在,其中,废水的处理对水质的污染影响最大。
(2)农业生产黄河流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其中以种植粮食为主,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耕地面积。
然而,农业生产无外乎的大量农药、化肥、兽药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排放。
这些废弃物和化学物质通过土壤渗透或水系污染进入水体,难以有效处理,导致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3)生活污水作为中国北方的经济、政治中心(央视总部、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国家会议中心等),京津冀地区污染排放量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物通过企业废水、城市雨水以及家庭生活污水等途径流入黄河水系,使得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二、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严重影响水质由于污染源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的水质已经严重恶化。
2019年,仅有190千米的黄河干流水质达标。
此外,黄河下游就地取材的土壤中也检测出了大量重金属元素,生态环境被极大破坏。
(2)危害人体健康一些毒慢性污染物可以会长时间隐藏在水体中,摄入过多这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正在成长期的孩子,对有毒物质的接触更加容易受到伤害,过程中中毒的表现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掉。
三、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措施(1)加强法律规范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法律规范以减缓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采取一系列执法措施加强检查,严格处罚环境污染企业,落实责任制度,推进绿色发展等工作。
生态补偿视角下流域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设计及演化博弈分析
生态补偿视角下流域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设计及演化博弈
分析
杨霞;何刚;吴传良;张世玉
【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24(24)5
【摘要】针对流域相邻两地区和流域管理机构三方博弈主体,引入双向生态补偿-奖惩机制,构建流域跨界水污染三方演化博弈理论模型。
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出流域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理想状态的稳定条件,并结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1)引入双向生态补偿-奖惩机制可有效推动新安江流域相邻两地采取达标排放行为,促使系统达到(1, 1, 0)稳定状态;(2)动态奖惩机制组合使用有助于系统演化,从博弈主体初始意愿、实施效能和支持倾向等角度综合考虑,动态奖励-静态惩罚策略监管效果最优,动态奖励-动态惩罚策略次之;(3)流域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实现策略与相邻两地达标排放的治理成本与收益、双向生态补偿金额度、流域管理机构发放生态补偿奖励金额、积极监管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密切相关。
【总页数】10页(P2033-2042)
【作者】杨霞;何刚;吴传良;张世玉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相关文献】
1.论京津冀协同发展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核算机制
2.跨界流域生态系统利益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以区域协同治理为视角
3.协同治理视角下流域跨界水污染防治模式的构建——以引滦入津工程水污染防治为例
4.基于流域水生态保护的跨界水污染补偿标准研究——关于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
5.网络结构分析视角下的跨界水污染政府合作治理——以粤港澳大湾区东江流域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
、
跨 界 断面水 质是 判断是 否存 在跨行 政 区流域水
污染 的重要 指标 。如果 上游 地 区和下 游地 区的交 界 处 达 到 了边 界水 质标 准 , 说 明污染 物 排 放 水 平较 则 低, 不存 在跨 行政 区污染 问题 ; 如果 检 测结果 表 明交 界 处水 质不 达标 , 就应 判断存 在跨 行政 区污染 问题 。
“ 公地 悲剧 ” 奥 尔森 论 证 的集 体 行 动 困境 中 的情 及 形 一样 , 即使 每个 单独 的主体 是理性 的 , 由于人们 但
成本过 高 的限制 , 般无 法 有 效 对 辖 区外 企 业 的污 一 染行 为进行 规制 。 因此 ,on 20 ) 出 , Jh (0 1 指 对跨 行 政 区流域 水污 染进 行治 理 必 须 综合 考 虑 流 域 上 、 游 下 地 区不 同的利益诉 求—— 各 地 区一般 主要关 注本 行 政 区范 围 内的污 染治 理 , 行 政 区则 意 味着 污 染 造 跨 成 的损 害和 治理成 本应 当 由其他地 区承担 。如果不 采取有 力措施 对跨 行 政 区 污 染加 以 限制 , 往会 导 往 致“ 公地 悲剧 ” 的发 生 … 。
理 : 于上游 地 区来 说 , 对 对本 地 区企 业 的生产进 行 干 预, 在使 其他 地 区受 益 的 同时 影 响 到本 地 区经 济发 展 不是 理性 的选择 ; 而对 于下 游地 区来说 , 到执行 受
收稿 日期 :02— 3—1 21 0 2
治理成本高等因素更使治理主体无法在 目 的制度 前 框架 下形成 合力 。就 目前 情 况 而 言 , 行 政 区流 域 跨 水污染 协 同治理存 在 以下 4个 方 面 的障碍 。 ( ) 域管 理体 制不科 学 一 流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水 法 》 一章 第 十二 条 规定 : 第 “ 国家 对水 资源实 行 流域 管 理 与行 政 区域 管理 相 结 合 的管理体 制 , 国务 院水 行 政 主管 部 门 负 责全 国水 资源 的统 一管理 和监督 工作 。国务 院水行 政 主管部 门在 国家确 定 的重要 江 河 、 泊 设 立 的流 域 管 理 机 湖 构( 以下简 称流域 管理 机构 ) 在所 管 辖 的 范 围 内行 , 使法律 、 行政 法规 规 定 的 和 国务 院水 行 政 主管 部 门 授 予 的水资 源管理 和监督 职 责 。县 级 以上地 方人 民 政 府水 行政 主管部 门按 照 规 定 的权 限 , 责 本 行 政 负 区域 内水资 源 的统一管 理 和 监督 工 作 。 《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水 污染防 治法》 一 章 第 四条 规 定 :县 级 以 第 “ 上人 民政府应 当将 水环境 保 护工作 纳入 国民经济 和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一、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黄河流域是中国八大流域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工业化地区。
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1.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使得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该地区降水量逐渐减少,加上传统的政府管制和统一调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使得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2.水污染严重黄河流域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在不断增长的经济活动中,监管力度的薄弱导致了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三个方面。
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占比最高,约为70%。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效率仍然很低,尤其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
灌溉面积的扩大、灌溉方式的落后以及机井和灌区配套水利设施的落后,导致了灌溉效率低下和水浪费等问题。
同时,在工业领域,水资源利用率严重低于国际水平,也需要在这一方面改善。
4.水安全风险高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利用方式落后等原因,造成该地区水安全风险高。
一旦发生水灾等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也威胁到当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在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形势下,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对策,以下为具体对策:1.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极端可持续性,以及同步推进河流流域治理和污水排放的分类分级控制。
人们应该明确它是一个多个参与者之间协调合作的复杂系统,并且它需要跨行业协调和多层级管理。
2.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必须采取措施节约水资源,如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启动生态修复工程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并达到可持续性。
环保局:关于中国水污染环境治理需要的解决方案研究
环保局:关于中国水污染环境治理需要的解决方案研究一、加强工业废水治理要对工业废水排放进行严格监管。
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降低废水排放量。
想象一下,那些企业不再是污水排放的源头,而是变成了环保的先锋。
他们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废水净化后再排放,甚至实现了循环利用。
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水污染的压力,还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水资源。
二、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实际上它对水污染的贡献不容小觑。
政府应该在农村地区推广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还要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三、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力度,提高排水系统的收集和处理能力。
同时,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减少雨水对水体的冲击。
想象一下,城市排水系统焕然一新,不再让雨水带着垃圾和污染物冲入河流。
雨水被收集起来,用于绿化、浇灌等用途,既减轻了水污染的压力,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应该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同时,加大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投入,防止农业废弃物对水体造成污染。
想象一下,农田里不再有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有机农业。
农民们使用环保的种植技术,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又保护了水资源。
这样的农业,既美丽又环保。
五、严格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
同时,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想象一下,环保法律法规成为企业发展的紧箍咒,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为保护水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六、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
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5期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刘姜艳(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20)引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亿万中华儿女,人们本应保护黄河,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但由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农业开垦等社会发展影响,使得黄河流域污水增加、水土流失、水质下降,直接影响到人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为此保护黄河,开展各项水污染控制工作迫在眉睫。
1现状分析随着黄河支流水质的不断下降,部分河道的水资源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且在枯水期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更为突出。
如在近期的黄河流域Ⅲ类水质调研报告中,发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已经高达70%到80%,严重影响到黄河领域周边人民的居住健康。
在甘肃兰州河口镇、河南三门峡、花园口等区域,进行水质检测工作,发现水质的氮氧化合物、有害物质、重金属物质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到黄河下游人民的用水安全。
枯水期对黄河的支流渭河、汾河、泾河、汾河等,开展水质氮氧监测工作,发现监测值高于20mg/L ,说明该河段的水资源已经基本丧失使用功能,直接造成严重自然生态破坏[1]。
未来黄河流域治理工作开展时,若不能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高效处理控制,西北地区的主要省市水源将会受到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部署,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
2控制对策2.1控制污水排放由于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秉持传统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念,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仍旧是产业结构的突出弊端。
尽管对黄河流域的村镇、城市污水排放进行有效管控,但由于产业结构局限,导致污水总体排放量未见下降。
因此,在治理水污染问题时,通过废污水排放控制进行治标处理,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为实现标本兼治,必须对黄河流域的整体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升级改革,逐渐降低废污水的排放量,以控制抑制水污染问题恶化。
2.2污水处理机制黄河流域涉及的产业结构非常复杂,且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到社会经济变化、国家战略发展,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工作,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污水排放控制目标。
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SFIC修正模型研究——来自太湖流域的证据
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SFIC修正模型研究——来自太湖流域的
证据
柴茂;刘璇
【期刊名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3(47)1
【摘要】跨域水资源协同治理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表明,单一部门或单一主体的传统分散型治理模式,导致跨域水污染治理收效甚微。
基于SFIC模型并在原有基础上对其适当修正,以“外部环境—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评估问责”六个要素为分析框架研究太湖水污染治理过程,并据此提出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完善路径。
从一个整体的视角出发提升跨域水污染的系统治理水平,这对提升跨域环境保护协同治理能力、化解生态环境治理“碎片化”困境以及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8页(P98-105)
【作者】柴茂;刘璇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总量控制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述评
2.太湖跨域水污染府际协作治理新路径
3.基于SFIC模型的跨流域环境协同治理研
究4.跨域生态环境府际协同界面治理:拆分、交互与重构——一项基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府际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流域跨境水污染防治的多层合作机制研究
影 响至俄 罗斯 , 在 两 国之 间 治 理差 异 性 就 突显 出来 , 这 种
差 异性 导致在 污染发 生 时无法及 时有 效 的采 取行 动 。 第四, 黑 龙江 作 为 中俄 两 国界 河 , 跨 境 水污 染 影 响易 政 治化 。以 2 0 0 5年 的 松花 江 流域 污染 事 件 为 例 , 虽 然 水 污染 面扩 散形成 的跨 境 影 响及 其 处 理是 中俄 两 国之 间 的 事务 , 但 来 自周边 国家 一 些 力量 也 试 图介 入 , 如 来 自 日本
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实施方案》 , 在 5个跨界水体的 9 个 断
面进行 为期 5 年、 每 年五 、 七、 九 月 3次 的联合 监 测 。 目前 为止 , 中俄 已创 建一 套 足够灵 活的并 拥有 反馈 的有 效 监测
系统 。
具体问题的处理 、 对具体事件的沟通与协调, 而系统性 的 合作仍然缺乏, 说明仍然存在上 至下 的政 治协议 之上 , 主要 是政 府部 门参 与 其 中, 对 于流域水 污染 的治理 始终 没有有 效引 入市 场运 作 机
制, 一方 面 , 由于 缺少企 业资金 的支持 , 巨额 的治 理费 用使
政府 压力颇 大 ; 另一 方面 , 缺少 有效 的激励 机制 , 使得 大 多 项 目没有 收到预 期 的效 果 。
第一 , 随着 经 济发 展 , 跨 境水 污 染所 形 成 的可 持续 发
在黑龙江流域保护 的其他方面 , 如生态环境 、 自然保
护 区、 航 道管理 等 , 也达 成 了一 系列 保 护条 例 , 如《 中华 人
展问题 将 日益 突 出 。农 业 、 工 业 是 主 要 的污 染 源 及 受 害 者, 水 污染 造成 的农业 损失 占第一 位 、 其次 是工 业 , 其 比例 远 大 于其他部 分 。黑龙 江 流 域是 传 统 的 工业 基 地 也 是 重 要 的农作 物产 地 , 应加 强两 国政府 间合 作 , 将 生 态 保 护 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水污染的协作治理研究
摘要:在当前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形势下,环境污染治理已经十分重要的社会
性任务,在社会稳定良好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流域水污染治理作为环
境污染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及组成,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然而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治理模式实行进一步创新,从而保证流域水污染治理能够更好符合实
际需求及要求,为污染治理得到更好效果提供更好保障。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协作治理;措施
1流域水质污染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制造业以及农业的带动实现跳跃式发展,其
中21世纪初又以钢铁、机械、建材、石油、化工、服装、建筑、粮食、畜牧为
的主导经济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予流域水质环境形成持续的压力,污染源的
排放严重超过水质环境的最大容限。
2011年,有统计指出,我国部分河流、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NH4+-N(氨氮)的实际排放量严重超标,分别为水质环境最
大容量值的1.1倍和3.8倍,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达60%,同时检测出
50多种有毒有害、难溶性、难降解特征污染物,而农业有机氯、苯类污染源亦愈加严重。
2实施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流域水污染治理体系仍旧缺乏健全
随着现代社会上环保理念不断深入,国家政府及社会上对于流域水污染治理
也越来越重视,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强,然而在水污染治理
方面的投入精准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由于实际投入精准化程度仍不是十分理想,对于实际治理效果也就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有些地区中甚至存在水污
染治理投入及污染同步增加的不良情况。
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内容,一方面而言,在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所涉及相关部门比较多,在
实际治理工作中仍未能够使各个部门实践形成合力,各个部门及行业往往都只治
理其所负责区域,在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合理方面缺乏健全机制保证。
同时,在水
污染治理方面,各个部门之间也缺乏清楚权责,一旦有严重问题出现,往往追究
责任难度比较大。
另一方面,流域水污染治理体系仍缺乏完善,在实际治理过程
中很多不合理现象仍旧十分普遍,比如重视末端治理而轻视源头控制,上游污染
而下游治理,以及陆源污染而沿海治理等情况,这对于流域水污染治理效果会产
生严重不良影响。
2.3流域水污染治理标准比较低
对于当前流域水环境而言,其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的十分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
水污染治理相关标准比较低。
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旧比
较大,而有些地区生态补水量降低,即便所有企业均能够依据合理标准排放,在
很多流域仍有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存在。
另外,目前我国环境监管仍旧缺乏完善。
在实际生产过程,对于《环境保护法》中所规定相关环境保护内容未能够有效落实,有些地区中企业不符合标准排放情况仍旧十分普遍,而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处理方面,其惩处力度比较小,缺乏较强威慑作用,从而导致污染情况严重,增
加水污染治理困难程度。
3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创新有效途径及方式
3.1培育协作理念,公开相关信息
针对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治理价值和治理理念的碎片化,要求包括政府在
内的多元利益相关者树立协作理念,加强信息共享和增进彼此信任。
在社会转型
的关键期,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应该树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
在合理转移自
身职能的同时,积极培育社会多方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要求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树立协作理念,有意识地致力
于水污染问题的解决。
同时真实的信息共享和相互的信任是多元利益相关者主体
良好沟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共享程度影响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合
作意愿。
因此,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域水污染治理信息平台,使政府、企业、环境保护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实现信息的互动和共享,推进多元利益
相关者的协作治理。
3.2完善水体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内容、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水体生
物群的存在类别以及水质情况并参照有关国际国内的污染源控制标准,制定出一
套适宜地方经济需求、人民生活等现状的水质控制指标与执行标准,指标与标准
应适用于所属的行政区域。
该标准与指标应能对该行政区域的水质环境评价有客
观性,公正性;同时能有效改善当地的水质环境,更好的平衡当地生态环境。
3.3完善的水质环境管理体系
以民众参与的模式以及监管部门协调管理的机制进行加强水污染预防管理,
完善资金保障制度。
管理内容有:持有排污许可、排污申报与排污收费管理制度,对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提高水质监测技术水平并加强在线监测技术,通过
严格的污染源排放监控奖惩制度激励民众积极参与监管。
同时定期将流域水质污
染监测情况予以公示,定期策划评估,对于在排污控制上有显著贡献或排污业绩
显著改善的单位及个人予以可观的资金奖励,对于严重污染流域水质环境的单位
及个人予以重罚,在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可有效改善流
域水体污染。
3.4进一步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标准
在当前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为能够实现治理模式创新,进一步促进生态
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保证水污染治理取得理想效果,十分重要的就是应当
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标准。
首先,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及水污染治理
水平与生态建设目标等相关因素应当综合考虑,限定期限将大气污染物、水污染
物及固体废弃物等排放总量减少。
另外,对于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应进一步完善,并且应当严格控制,对于排放总量及排放浓度应当共同控制,应当保证所设定排
放总量以及排放浓度能够处于生态自净能力之内。
其次,对项目环评严格把关,
对于新增环境污染严格控制,对于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相关项目,应当
对其环境影响实行严格评估,在项目建设初期便对环评进行严格把关,从而使增
量污染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
再次,对于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强事中监管及事后监管,使环境违法违规成本得以较大程度提升。
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达标排放情况,应当绝对禁止,并且保证处罚力度得以较大程度提升,从而保证污染物不达
标情况得以尽快消除。
3.5积极推动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
在当前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过程中,针对所存在的行政区分割及部门分割问题,应当使各个部门及不同地区之间加强沟通协调,从而积极促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在此基础上使水污染治理效果及效益得以有效提升。
一方面,对于不同部门
之间应当加快构建综合治理新体制。
在实际治理工作中,应当准确把握水污染治
理中相关关节环节及领域,对于相关部门应当依据其自身职责,认真合理进行分
工,对于流域水污染治理权责应当明确,以确保较好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同时
还应当对水污染治理与监管执法进行联合协调开展,以保证水污染治理能够得到
更加理想的效果,促使其得以更好发展。
另一方面而言,对于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应当加快综合治理新型体制。
在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当注意遵循相关科学
规律,依据水污染治理相关要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中科学合理划分空间单元,
相关行政区域之间应当依据治理统一要求,相互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可选择上游
与下游之间开展综合治理相关试点工作,对于水污染综合治理新机制、新途径及
新模式积极性探索,从而使水污染综合治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使水污染
治理模式更好符合实际需求。
结论
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改善,需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流域水质治理进行统
筹管理。
强调以生态平衡健康为总指导方针,创新其水环境管理制度以及技术水平,有效推行水质污染的技术评估系统和信息平台。
通过有酬的民众参与方式加
强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实施多样化的资金信托管理,从而达到有效实施和治理的
效果,并保障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桂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17(23):79-80.
[2]兰生奎.关于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