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第1期山东社会科学No.1

总第221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21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杨发祥茹婧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237)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抉择。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源。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有效运

转,需要克服其自身的功能障碍,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三个动力源的功能边

界,并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协同推进,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功能边界;协同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4]01-0056-07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选择。2012年11月9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2012年11月28日,李克强表示,“城镇化将是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2012年12月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2013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进一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①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回顾与实践进程

1.城镇化:基本内涵与实践反思

城镇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它包含了人口、经济活动和空间地域三个主体内容的演变与转换。城镇化或城市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②从层级体系的角度看,当今城市化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以县城(县级城市化区域)为中心的城镇化(Townization),二是以大中城市(区域性城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Urbanization),三是以国际大都市(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③尽管在概念上略有差异,但不管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都是指农业性的环境、资源、人口、财产、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进程。在城市化进

收稿日期:2013-08-06

作者简介:杨发祥(197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转型社会学、消费社会学、财政社会学;

茹婧(198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

用社会学和基层治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乡财县管’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编号:07CSH00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对抗与融合:城镇化进程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1SA033)、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501)的阶段

性成果。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13年11月13日。

②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③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山东社会科学2014·1

程的层级差异越来越明显的当下,以城镇化、城市化和都市化为元概念,建构当代城市化进程研究的范畴群,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城镇化国家战略的复杂内在机制与真实背景,制定层级分明、具有分类指导功能的政策策略和路径,这是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统一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共识以及超越各种肤浅理论研究与战略设计的当务之急。①而要推进健康城镇化,首先需要弄清我国已有城镇化模式的根本特征、关键制度和利益格局,分析哪些才是推动其发生改变的环节,找准推进健康城镇化的逻辑起点和突破口,明确改革的未来方向和推进各项改革的先后次序。我国已有城镇化模式的根本特征,是人地分割、土地资源的大量占取和低效利用,以及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融入城市。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探索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如农民造城模式、工业兴镇模式、农业发展城镇化模式、综合发展城镇化模式等,形成了许多有益的地方经验。

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只有10.6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0年的36.22%。2011年,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例达到51.27%,首次超过了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比例,城镇人口达到6.9亿,设市城市655个,小城镇近20000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2012年,城镇化率进一步上升为52.57%。在1978至2012年间,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34.6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02个百分点。根据诺瑟姆(Ray.M.Northam)“S”曲线理论,我国的城镇化尚处于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 70%之间),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城镇总体数量不足,现有城镇质量不高,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痕迹犹存,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农村工业化水平,城镇经济动力不足,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等。那种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目标,以外向型工业化为中心动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改变土地用途为主要内容,以规模扩张为发展方式,以物质资本大量投入为驱动要素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③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2.新型城镇化:理论探索与战略指向

探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应放在人类发展的大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思考。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多层面、全方位转变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是由工业革命引发和带来的,现代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④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经历两三百年的时间,具有原发性特征。中国的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逻辑,离不开历史、空间、物质水平等诸多条件的规制,同时根植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而提出的重要战略。由于这一战略提出的时间较短,对其概念、内涵、路径、重点等尚无统一的认识。如何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以及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摆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⑤当前,对新型城镇化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有六个核心问题:“快点好还是慢点好”、“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说了算”、“土地改革:同地同权还是二元并行”、“农民进城:过客还是居民”、“城市规划: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彰显不同特色”。⑥目前,学界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⑦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怎样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回答的两个关键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

①②③④⑤⑥⑦刘士林:《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学术界》2013年第3期。

宣晓伟:《过往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触发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改革》2013年第5期。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

盛广耀:《新型城镇化理论初探》,《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顶级专家辨析:新型城镇化六个核心问题》,《人民论坛》2013年第2期。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