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056-2012 汽车行驶记录仪

合集下载

GBT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编制说明

GBT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汽车行驶记录仪》(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19年6月国家标准《汽车行驶记录仪》(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要求,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承担国家标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修订工作,计划编号为:20173919-T-312。

2、起草单位情况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常州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本安仪表系统有限公司。

3、主要工作过程1) 编制准备阶段(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2018年2月至6月,标准工作组先后赴广东、江苏等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企业开展产品应用情况调研,收集对标准修订的相关意见建议;2018年7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在无锡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同时邀请杭州海康威视数字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参会,收集行业对产品技术和应用的建议;2018年8月,在收集相关行业意见基础上,工作组初步研究提出标准修订原则和主要修订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标准修订草案稿。

2)起草阶段(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2018年11月,工作组在杭州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研讨标准修订原则和主要修改内容意见,讨论标准草案稿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工作组根据任务分工开展具体功能和技术指标的研究;2019年3月,工作组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汇总前阶段研究结果,对标准草案稿内容逐条进行讨论修改,对重点技术内容进行集中研讨;2019年6月,工作组对标准的附录协议等部分内容进行了完善,在此技术上形成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标准主要修订原则为:一是先进性原则。

标准修订须充分适应卫星定位、数据通信、视频识别、数据安全等新技术在行驶记录领域的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监管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监管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监管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L3以上)公共道路测试的第三方监管系统架构、监控终端要求、监管平台要求、系统数据传输协议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的第三方监管,其它公共道路测试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312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6735-2019 道路车辆识别代号(VIN)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423.5-201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201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19056-2012 汽车行驶记录仪JT/T 415-2006 道路运输电子政务平台编目编码规则JT/T 794-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808-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9-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1076-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YD/T 2583.14-2013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控终端 Monitor terminal第三方安装在测试车辆,收集并上报智能网联汽车实时状态、测试驾驶人状态和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的车载终端。

3.2 监管平台 platform第三方机构搭建,具备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数据存储、测试数据分析及处理、监控终端安装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

3.3 监管系统system监控终端和监管平台的系统整合。

汽车行驶记录仪 使用说明书(适用 EM6000 型)

汽车行驶记录仪 使用说明书(适用 EM6000 型)

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说明书(适用EM6000 型).目录1.产品简介 (3)2.基本功能 (3)3.产品特色 (3)4.产品规格 (4)5.接口说明 (5)6.安装说明 (7)7.设备信息设置与查询 (7)8.常见故障 (10)9.保修条款 (11)10.安装注意事项 (12)11.配置清单 (13)EM6000 完全符合汽车行驶记录仪国家标准(GB/T19056-2012)和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要求(JT/T794—2011)、标准协议(JT/T808—2011)和视频标准(JT/T 1076-2016)。

产品支持 GPS/北斗双模定位,支持全网通,支持高清视频采集、视频存储、视频传输,集成汽车行驶记录仪等功能。

设备具备同时连接多个监控平台的能力。

2.基本功能◆定位监控◆终端自检◆异常报警◆注册鉴权◆C AN 总线◆传感器速度◆行驶记录◆里程统计◆紧急报警◆图片抓拍◆盲区补偿◆双向通话◆车辆信息采集◆驾驶员身份识别◆多中心接入◆区域判断◆违规事件上报◆视频存储◆位置追踪◆信息服务◆U SB 升级/导出◆路线偏移判断◆远程升级◆视频传输3. 产品特色◎4G 实时无线传输,支持全网通。

◎具备三级休眠机制,节能组合灵活多样,配置方便。

◎支持 GB/T19056-2012 汽车行驶记录仪国家标准,具有信息打印功能。

◎支持终端远程控制,可采用无线网络进行终端升级、重启、参数配置等。

◎扩展性强,可对接 ADAS、DMS、LED 屏、报站器、油量传感器等外围设备。

◎双码流技术,支持 CIF/D1/720P/1080P 四种分辨率,画面清晰流畅。

◎支持硬盘,抗震系数高,超强稳定性,超大容量。

◎支持双 SD 卡,具有备份存储功能,数据更安全,可靠性更高。

◎可同时连接多个监控平台,满足各级部门和运输企业的监管要求。

◎内置超级电容,能保存断电瞬间的有效数据,提高系统数据完整性与稳定性。

5. 接口说明接口定义6.安装说明1、安装SIM 卡在后面板找到 SIM 开槽,向 LOCK 反方向轻推卡座,按照 SIM 卡座指示安装SIM 卡。

公司通勤车管理方案

公司通勤车管理方案

公司通勤车管理方案1.目的为了加强集团公司通勤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通勤车职工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集团所辖使用通勤车的安全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19056-2012 《汽车行驶记录仪》JT/T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_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7号《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工作规范4.通勤车使用许可集团公司对通勤车实施许可管理,所有使用通勤车的部门应当依照本方案的规定满足许可资格,车辆状况满足通勤车安全行驶要求。

负责通勤车主要管理的部门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和本集团管理要求对租赁车辆招标,集团公司通勤车安全使用许可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4.1通勤车符合车辆安全国家法规,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证明,并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4.2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及其复印件,公安部门出具的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证明。

4.3所有集团公司正在运行的通勤车要制定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合理可行的运行方案。

4.4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4.5投保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

通勤车主管部门必须满足通勤车许可基本条件要求,才能允许提供接送职工服务。

5.管理优化方案5.1安全法规建设5.1.1通勤车管理部门应建立通勤车安全检验管理制度,按照要求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5.1.2通勤车管理部门应建立通勤车安全例行检查制度,驾驶员每日对通勤车例行检查一次,未经安全例检或安全例检不合格的通勤车,主管部门不得安排发车,驾驶人不得用其运送职工。

5.1.2.1制定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表(见附表1.),指定专门的安全例检人员。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实务探究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实务探究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实务探究鄂尔多斯市安通司法鉴定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摘要: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是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类司法鉴定的重要鉴定项目之一,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车辆速度鉴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车辆速度鉴定的各种方法;并针对各鉴定方法的特点,提出了鉴定的要点。

关键词:交通事故车辆;交通事故痕迹;车速鉴定;司法鉴定车辆速度是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车辆速度鉴定技术的发展,车辆速度鉴定在交通事故案件处理中越来越重视,科学、准确、快速地分析车辆速度是办案人员、鉴定人员的共同目标。

车辆速度鉴定主要运用动力学、运动学、经验公式、模拟实验等方法,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和资料、视频图像、车辆行驶记录信息等,判断事故瞬间速度(如碰撞、倾覆或坠落等瞬间的速度),采取避险措施时的速度(如采取制动、转向等避险措施时的速度),在某段距离、时间或过程的平均行驶速度及速度变化状态等。

车辆速度鉴定涉及多学科,证据呈多样性,办案人员要熟悉速度鉴定方法,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证据材料,鉴定人员要通过多种途径相互验证、综合运用,确保鉴定科学准确。

一、车辆速度鉴定要求开展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的鉴定机构应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设备和人员,鉴定人应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

要求鉴定人应具备汽车理论、车辆动力学、交通事故分析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有较强的事故现场勘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熟悉车辆速度鉴定(重建)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有关理论,掌握车辆的基本构造及运动特征;熟悉车辆速度鉴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掌握基于事故形态、视频图像、汽车事件记录数据等速度鉴定方法;具备根据案情、事故形态,以及相关检测、检查结果和鉴定文书,对车辆行驶速度进行计算、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等。

鉴定人应对事发过程进行分析,了解案情,充分收集相关检材,对委托方提供的相关检材进行分析,确定事故车辆的运动状态及轨迹,采取相适应的分析计算方法。

GB T 19056新

GB T 19056新
下 列 文 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 准的引用 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 凡是 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 ,其随后所 有 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 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 本标准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 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 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本 标 准 参考的主要 国外标准如下 : - (E C)No1 360/2002o f1 3J une2 002a daptingf ors eventht imet echnicalp rogressc ouncilR eg-
ula tio n ( E E C) No 3 821/85o nr ecordinge quipmenti nr oadt ransport _ (E C)N o2 135/98o f2 4S eptember1 998a mendingR egulation( EEC)N o3 821/85o nr ecording
GB/Tபைடு நூலகம்19056- 2003
引言
汽 车 行 驶记录仪 (以下简称记录仪)的使用 ,对遏 止疲劳驾驶 、车辆超 速等交通 违章 、约束驾驶 人员 的不 良驾驶行为 、保 障车辆行驶 安全以及道路交通事故 的分 析鉴 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欧盟 、日本等 国家 早在 20世纪 70年代就开始以立法 的形式在部 分客运车辆及货车上强制安装使 用记 录仪 ,我 国从 20世 纪 80年代后期开始 ,在少数地区也 曾试用过 由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及企业 自主研 制的数字式记录仪 。国 内外的使用情况表明 ,记 录仪 为国家行政管理部 门提供 了有 效的执 法工具 、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管理 工具、为驾驶员提供 了其驾驶 活动的反馈信息 ,其使用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起 到了直接的作用 。

D5_D5M操作说明书

D5_D5M操作说明书

D5/D5M操作说明书深圳市锐明视讯技术有限公司Streamax Technology Co.,Ltd.使用本产品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产品介绍本产品D5是集车载视频监控和行车记录于一体的一款高性价比,功能可扩展性好的设备。

D5为硬盘录像机,D5M为双SD卡录像机。

它采用高速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结合IT领域中最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解压缩技术、网络技术、定位技术、RFID技术,可实现视频录像、汽车行驶信息记录和无线数据上传,同时配合中心软件可实现中央监控、远程管理及行驶状态数据分析。

此外,本产品还通过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相关检测标准,含多路信号传感器,采集记录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实现对车辆及驾驶员状态的实时监督,避免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减少事故隐患,以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对行驶数据的读取和分析,可以为交通管理职能部门客观公正的处理交通事故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

产品特性1)符合标准单DIN安装方式;2)符合GB19056-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标准》;3)符合JT/T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4)抗振动符合GB/T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5)抗电源干扰符合GB/T21437.2-2008《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6)含RS232、RS485、USB、CAN总线等接口;其他扩展特性D5D5M支持外置打印机(DB9)支持支持内置刷卡器(非接触式13.56M)标配标配支持外置交通部标刷卡机支持支持LED显示屏是是热管散热技术是否铝压铸机身是否内置六轴传感器是是内置后备电池是是支持内置OBD CAN Bus支持增配支持增配外置喇叭与外置MIC(或喊话器)支持增配支持增配一键拨号支持增配支持增配CP3/CP4(需要增加一条标准转接线缆)支持增配支持增配支持外置防火盒(黑匣子镜像录像)支持增配支持增配产品规格技术项技术指标产品型号D5/D5M功能概述身份识别,状态显示,信息打印,视频预览,录像回放,远程监控,历史查询,轨迹记录系统操作系统Linux2.6.24控制模式红外遥控,面板按键,网络视频输入D5:5/8路;D5M5路输出1路总资源400fps CIF@PAL/480fps CIF@NTSC 视频信号电平:1Vpp阻抗:75ΩNTSC/PAL制式可选音频输入标配5路,支持4~8路输出1路音频信号电平:2Vpp输入阻抗:9.4kΩ显示显示分割1/4/9画面显示屏幕显示坐标,报警,温度,加速度,电压,软件版本,网络状态,驾驶员信息,车辆实时状态操作界面半透明图形用户界面录像视音频压缩格式H.264/ADPCM图像分辨率PAL:D1(704x576),HD1(704x288),CIF(352x288)NTSC:D1(704x480),HD1(704x240),CIF(352x240)图像质量1-8级可调(1级最好)录像模式手动/定时/报警事件录像(传感器触发,速度,加速度,视频丢失,温度)报警预录像0-60min可配置延时录像0-30min可配置镜像录像支持回放回放通道支持本地单通道回放,PC软件单通道、4/8通道回放浏览模式时间,通道,事件网络3G CDMA2000/WCDMA定位GPS/BD定位,速度检测,时间同步存储硬盘(仅D5) 2.5寸SATA(7.0mm、9.5mm、12.5mm)接口USB1个USB2.0(数据拷贝/升级),1个USB2.0(镜像录像)SD SDXC x1,SDXC x2(仅D5M)串口DB9(RS232)支持外置打印机CAN2个CANBus功放支持4Ω@20W开关量8路输入,2路输出速度1路脉冲测速电源/功耗输入DC6-36V 输出1A@12V 功耗<9.6W 休眠功耗 1.5W 待机功耗≈0W物理特性尺寸(宽x高x深)面板:188x60mm,主机主体177x50x157mm 重量主机设备:2.5Kg(D5)2Kg(D5M)环境工作温度-30℃-+70℃工作湿度20%-90%RH系统连接图产品外部接口1)外观2)前面板D5D5M 3)后面板D5D5M产品接线定义视频输入输出线视频输入线DB9连接线(非标配,随外置打印机):9芯航空头电源线串口扩展线报警CAN线主界面菜单示意图重点操作说明1.用户登陆1)登陆:主机启动后,按遥控器上的【启动/关机】或【设置】键,进入如下界面;2)输入设备号:对照右边括号里显示的数字输入;3)输入密码:以用户权限的密码登陆,只能查找录像及检视信息菜单。

汽车行驶记录仪

汽车行驶记录仪

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行驶记录仪国家标准1 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行驶记录仪(以下简称记录仪)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标志、标签和包装等容。

本标准适用于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输出车辆有关行驶状态信息的汽车行驶记录装置。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标志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678-19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GB/T 16736-1997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容与构成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A 36 中华人民国机动车号牌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汽车行驶记录仪ve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

GB T 19056汽车行驶记录仪

GB T 19056汽车行驶记录仪
GB T 0 6 2 0 / 1 5- 0 3 9
oi l

本标 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 附录, 附录 B为资料性附 录。 本标 准由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安 部提 出。 本标 准由公 安部道路交通管 理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归 口。 本标 准由公 安部交通管理科学 研究所 负责起草 , 中国公 路学会客车学会 、 中国航 空工业第 61 1 研究 所、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 国汽 车技 术研究 中心 、 中 广州银 宜智 能交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 本标 准主要起草人 : 汉中 、 勇强 、 潘 包 王金铭 、 卓恺侣 、 庆宪 、 磊 、 忠毅 、 常 耿 胡 李爱 民、 龚标 、 贾灿皋 、
— 耐久 醒 、 目、 范 ; 规
— 用 以表示车辆行驶工况 的图形标志应符合 G 4 9 B 4的规定 ; 0 — 显示器 打印输 出 、 、 操作说 明、 铭牌 、 标志 中的文字必 须使用 中文 , 据需要也 可以 同时使用其 根
他文字 。
t n C) 3 2 8 a ( / 5 d EC) 3 2 / 5 i ( o EE No 0 8 n E No 1 8 8
— 3 18 o 0 e br 5 eod e i ) o 2/5 2 D cm e 18 o rcrig up n i ra tasot (E N 8 EC f e 9 n n q met od npr n r - (E ) 80 8 o 0 e br 5 h hr nz i o et n i lg lt t C N 32/5 2 D cm e 18 o te moi t n cr i sc l iaig E o f e 9 n a ao f a o a e s n o
ra ta s ot o d np r r
GB T 0 6 2 0 / 1 5- 03 9

汽车行驶记录仪CCC认证规范

汽车行驶记录仪CCC认证规范

编号:CNCA—02C—066: 2005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2005-10-10发布 2005-12-01 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录1 适用范围2 认证模式3 认证的基本环节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2 型式试验4.3 初始工厂检查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5 获证后的监督5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变更5.1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5.2 认证证书覆盖内容5.3 认证产品的变更5.4 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5.5 认证单元的扩展5.6 认证的缩小6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7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7.1 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7.2 加施方式和位置8 收费附件1: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原则附件2: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附件3: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本规则规定了对汽车行驶记录仪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要求。

本规则所涉及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是指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半挂牵引车、总质量不小于12000kg的货车安装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

2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 + 初始工厂检查 + 获证后监督3 认证的基本环节认证的委托和受理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1.1 认证单元划分4.1.1.1 原则上按产品型号委托认证。

但产品的结构形式以及影响汽车行驶记录仪性能的关键件均相同,即设计型号一致,而只是销售型号(如: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仅为针对不同的客户或不同的销售地区)不同的产品,可作为一个单元委托认证。

4.1.1.2 在同一境内,同一制造商、同一产品设计型号,由不同生产厂生产的产品不可作为一个认证单元,但型式试验仅对一个工厂生产的样品进行,试验结果可覆盖上述其他认证单元的产品。

认证单元的划分说明见附件1《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原则》。

成品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

2013年3月5日发布 2013年3月5日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的成品验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3例行检验要求3.1外观记录仪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

金属机壳及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

显示屏显示应清晰、完整,不得有缺损现象。

3.2文字、图形、标志记录仪上使用的文字、图形、标志应符合如下要求:a)耐久、醒目、规范;b)显示器、操作说明、中的文字应使用中文,根据需要也可以同时使用其他文字。

3.3铭牌记录仪应有铭牌,铭牌应符合如下规定:a)铭牌应安装在记录仪主机表面的醒目位置,铭牌应安装牢靠;b)铭牌上应标出制造商信息、产品中文名称、规格型号、等内容。

c)铭牌标志信息应和送检产品标志标识完全一致。

3.4功能要求3.4.1驾驶人身份记录记录仪应能记录每个驾驶人登录和退出情况,记录内容为登录或退出时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号码和发生时间。

3.4.2 数据通信功能3.4.2.1 数据通信接口目视检查记录仪的通信接口形式、位置及接口保护装置。

记录仪应至少同时配置RS232串行接口、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驾驶人身份识别接口、定位通信天线接口。

RS232串行接口、USB接口和驾驶人身份识别接口应位于主机前部。

各通信接口间应不能互换,在非使用状态下应配置有效的保护装置。

3.4.2.2 RS232串行通信目视检查记录仪RS232串行通信接口形式,使用测试软件通过RS232串行接口对记录仪进行数据采集和参数设置操作,检查RS232数据通信协议。

RS232串行接口应为DB9孔式、交叉通信接口。

3.4.2.3 USB(通用串行总线)通信目视检查记录仪USB接口形式,使用USB存储设备采集记录仪的数据记录,使用测试软件分析数据记录,检查USB数据存储格式。

USB接口应支持USB2.0标准的主机模式(Host),记录仪应能通过USB接口向USB存储设备写入数据记录文件。

GB-T19056-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19056-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

汽车行驶记录仪目 次前言 (III)引言 (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要求 (2)4.1一般要求 (2)4.2电气部件 (3)4.3电气性能 (4)4.4功能要求 (5)4.5性能要求 (9)4.6数据分析软件 (9)4.7数据安全性 (10)4.8气候环境适应性 (10)4.9机械环境适应性 (10)4.10外壳防护等级 (10)4.11抗汽车电点火干扰 (10)4.12静电放电抗扰度 (10)4.13瞬态抗扰性 (10)5试验方法 (10)5.1一般要求检查 (10)5.2电气部件检查 (11)5.3电气性能测试 (11)5.4功能检查 (12)5.5性能测试 (13)5.6数据分析软件检查 (14)5.7数据安全性检查 (14)5.8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15)5.9机械环境试验 (16)5.10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17)5.11抗汽车电点火干扰试验 (17)5.1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8)5.13瞬态抗扰性试验 (18)6检验规则 (18)6.1型式检验 (18)6.2出厂检验 (20)7安装 (20)7.1新车 (20)7.2在用汽车 (20)7.3安装位置 (20)7.4接线要求 (20)8标志、标签和包装 (21)8.1标志、标签 (21)8.2产品合格证 (21)8.3包装 (21)附录A(规范性附录)RS232串行数据通信协议 (22)附录B(规范性附录)USB(通用串行总线)数据存储格式 (37)附录C(规范性附录)驾驶人身份识别IC卡数据存储格式 (39)附录D(资料性附录)事故疑点数据曲线 (40)参考文献 (4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9056-2003《汽车行驶记录仪》,与GB/T19056-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引言(见引言,2003版的引言);——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3版的第1章);——修改了汽车行驶记录仪、连续驾驶时间的定义(见3.1、3.5,2003年版的3.1、3.3);——删除了车辆特征系数、上载、下传的定义(见2003年版的3.2、3.5、3.6);——增加了脉冲系数、行驶开始时间、行驶结束时间、连续驾驶开始时间、连续驾驶结束时间、超时驾驶、最近2个日历天、定位模块、定位精度、位置信息的定义(见3.2、3.3、3.4、3.6、3.7、3.8、3.10、3.11、3.12、3.13);——修改了一般要求,提出了一体式结构、前面板尺寸等要求(见4.1,2003年版的4.1);——修改了电气部件,提出了对连接导线、插接器、熔断器等电气部件的性能要求(见4.2,2003年版的4.2);——修改了功能要求,增加了行驶记录功能、定位功能,在行驶记录功能中增加了安全警示功能(见4.4.1、4.4.2、4.4.1.4);——修改了数据记录功能,其中增加了行驶速度记录、位置信息记录、安装参数记录、日志记录等要求,修改了事故疑点记录、驾驶人身份记录、里程记录的要求(见4.4.1.2,2003年版的4.4.3、4.4.5);——修改了数据通信功能,增加了驾驶人身份识别通信的要求,修改了数据通信接口、RS232串行通信和USB通信的要求(见4.4.1.3,2003年版的4.4.8);——修改了显示功能,对显示器、显示内容和操作按键等提出统一要求(见4.4.1.5,2003年版的4.4.6);——修改了打印输出功能,修改了打印输出方式、打印数据格式(见4.4.1.6,2003年版的4.4.7);——增加了性能要求,其中增加了行驶记录性能、定位性能,将原标准中的时间记录误差、速度记录误差、里程记录误差列入行驶记录性能的要求(见4.5.1、4.5.2,2003年版的4.4.3、4.4.4、5.5.3);——修改了数据分析软件中对图表的要求(见4.6,2003年版的4.5);——修改了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中低温试验的温度指标(见5.8.3,2003年版的5.12.3);——修改了静电放电抗扰度(见4.12、5.12,2003年版的4.11、5.16);——删除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2003年版的4.12、5.17);——增加了瞬态抗扰性(见4.13、5.13);——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3年版的第6章);——增加了安装位置、接线要求(见7.3、7.4);——修改了附录A—RS232串行数据通信协议(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A);——增加了附录B—USB(通用串行总线)数据存储格式(见附录B);——增加了附录C—驾驶人身份识别IC卡数据存储格式(见附录C);——修改了附录D—事故疑点数据曲线(见附录D,2003年版的附录B);——修改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2003版的参考文献)。

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一体机说明书ZEX6BD汇总.doc

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一体机说明书ZEX6BD汇总.doc

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型号:ZE-X6BD版本:V1.0- 0 -❖目录目录................................... - 1 -一、产品概述............................. - 2 -二、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 2 -三、产品外观说明......................... - 3 -四、使用说明............................. - 6 -1.按键.......................... - 7 -2.待机界面...................... - 7 -3.菜单操作...................... - 8 -五、注意事项............................ - 12 -六、售后服务............................ - 12 -- 1 -一、产品概述ZE-X6BD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按照汽车行驶记录仪国标GB/TGBT 19056-2012和交通运输部JT/T 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系统车载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标准执行。

本产品可对车辆运行参数进行实时.显示和查询;可为车辆和交通管理提供真实的原始数据,为交通行驶安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能与监控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安全需求;能有效记录司机的超速和疲劳驾驶等违章驾驶行为,进而对驾驶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车辆运营管理水平。

二、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2 -三、产品外观说明前面板示意图:数据接口显示屏按键麦克风IC卡接口打印机后面板示意图:- 3 -图1. ZE-X6BD 终端电源接口图序号接口定义颜色备注1 电源负极粗黑色2 电源正极粗红色3 应急开关(劫警)橙色4 ACC检测白色5 门磁检测线路黄色6 油路控制紫色图2. ZE-X6BD 终端扩展口-Ⅰ接口图- 4 -序号接口定义颜色备注1 电源负极蓝色2 发动机灰色3 远光灯紫色4 近光灯绿色5 右转灯棕色6 传感器电源红色7 左转灯橙色8 脉冲输入黄色图3. ZE-X6BD 终端扩展口-Ⅱ接口图- 5 -表3. 终端扩展口-Ⅱ接口定义说明四、使用说明安装时按产品要求接线,通过拨动开关选择合适于车辆的系统电压。

通勤车管理方案改动

通勤车管理方案改动

通勤车安全管理专项方案1. 目的为了加强集团公司通勤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通勤车职工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集团所辖使用通勤车的安全管理。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19056-2012 《汽车行驶记录仪》JT/T796-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_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7 号《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工作规范4. 通勤车使用许可集团公司对通勤车实施许可管理,所有使用通勤车的部门应当依照本方案的规定满足许可资格,车辆状况满足通勤车安全行驶要求。

负责通勤车主要管理的部门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和本集团管理要求对租赁车辆招标,集团公司通勤车安全使用许可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通勤车符合车辆安全国家法规,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证明,并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及其复印件,公安部门出具的3 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证明。

所有集团公司正在运行的通勤车要制定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合理可行的运行方案。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投保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通勤车主管部门必须满足通勤车许可基本条件要求,才能允许提供接送职工服务。

5. 管理优化方案安全法规建设通勤车管理部门应建立通勤车安全检验管理制度,按照要求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通勤车管理部门应建立通勤车安全例行检查制度,驾驶员每日对通勤车例行检查一次,未经安全例检或安全例检不合格的通勤车,主管部门不得安排发车,驾驶人不得用其运送职工。

制定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表(见附表1. ),指定专门的安全例检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驶记录仪目次前言 (III)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要求 (2)4.1 一般要求 (2)4.2 电气部件 (3)4.3 电气性能 (4)4.4 功能要求 (5)4.5 性能要求 (9)4.6 数据分析软件 (9)4.7 数据安全性 (10)4.8 气候环境适应性 (10)4.9 机械环境适应性 (10)4.10 外壳防护等级 (10)4.11 抗汽车电点火干扰 (10)4.12 静电放电抗扰度 (10)4.13 瞬态抗扰性 (10)5 试验方法 (10)5.1 一般要求检查 (10)5.2 电气部件检查 (11)5.3 电气性能测试 (11)5.4 功能检查 (12)5.5 性能测试 (13)5.6 数据分析软件检查 (14)5.7 数据安全性检查 (14)5.8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15)5.9 机械环境试验 (16)5.10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17)5.11 抗汽车电点火干扰试验 (17)5.1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8)5.13 瞬态抗扰性试验 (18)6 检验规则 (18)6.1 型式检验 (18)6.2 出厂检验 (20)7 安装 (20)7.1 新车 (20)7.2 在用汽车 (20)7.3 安装位置 (20)7.4 接线要求 (20)8 标志、标签和包装 (21)8.1 标志、标签 (21)8.2 产品合格证 (21)8.3 包装 (21)附录A(规范性附录) RS232串行数据通信协议 (22)附录B(规范性附录) USB(通用串行总线)数据存储格式 (37)附录C(规范性附录) 驾驶人身份识别IC卡数据存储格式 (39)附录D(资料性附录) 事故疑点数据曲线 (40)参考文献 (4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9056-2003《汽车行驶记录仪》,与GB/T 19056-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引言(见引言,2003版的引言);——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3版的第1章);——修改了汽车行驶记录仪、连续驾驶时间的定义(见3.1、3.5,2003年版的3.1、3.3);——删除了车辆特征系数、上载、下传的定义(见2003年版的3.2、3.5、3.6);——增加了脉冲系数、行驶开始时间、行驶结束时间、连续驾驶开始时间、连续驾驶结束时间、超时驾驶、最近2个日历天、定位模块、定位精度、位置信息的定义(见3.2、3.3、3.4、3.6、3.7、3.8、3.10、3.11、3.12、3.13);——修改了一般要求,提出了一体式结构、前面板尺寸等要求(见4.1,2003年版的4.1);——修改了电气部件, 提出了对连接导线、插接器、熔断器等电气部件的性能要求(见4.2,2003年版的4.2);——修改了功能要求,增加了行驶记录功能、定位功能,在行驶记录功能中增加了安全警示功能(见4.4.1、4.4.2、4.4.1.4);——修改了数据记录功能,其中增加了行驶速度记录、位置信息记录、安装参数记录、日志记录等要求,修改了事故疑点记录、驾驶人身份记录、里程记录的要求(见 4.4.1.2,2003年版的4.4.3、4.4.5);——修改了数据通信功能,增加了驾驶人身份识别通信的要求, 修改了数据通信接口、RS232串行通信和USB通信的要求(见4.4.1.3,2003年版的4.4.8);——修改了显示功能,对显示器、显示内容和操作按键等提出统一要求(见4.4.1.5,2003年版的4.4.6);——修改了打印输出功能,修改了打印输出方式、打印数据格式(见4.4.1.6,2003年版的4.4.7);——增加了性能要求,其中增加了行驶记录性能、定位性能,将原标准中的时间记录误差、速度记录误差、里程记录误差列入行驶记录性能的要求(见4.5.1、4.5.2,2003年版的4.4.3、4.4.4、5.5.3);——修改了数据分析软件中对图表的要求(见4.6,2003年版的4.5);——修改了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中低温试验的温度指标(见5.8.3,2003年版的5.12.3);——修改了静电放电抗扰度(见4.12、5.12,2003年版的4.11、5.16);——删除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2003年版的4.12、5.17);——增加了瞬态抗扰性(见4.13、5.13);——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3年版的第6章);——增加了安装位置、接线要求(见7.3、7.4);——修改了附录A—RS232串行数据通信协议(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A);——增加了附录B—USB(通用串行总线)数据存储格式(见附录B);——增加了附录C—驾驶人身份识别IC卡数据存储格式(见附录C);——修改了附录D—事故疑点数据曲线(见附录D,2003年版的附录B);——修改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2003版的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常州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本安仪表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潘汉中、王学平、王金铭、龚标、侯心一、黄细富、祝文甫、黄迎胜、沈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9056—2003。

引言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鉴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欧盟、日本等国家早在70年代就开始以立法形式在部分客运车辆及货车上强制安装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

国内外的使用情况表明,汽车行驶记录仪为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执法工具、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管理工具、为驾驶人提供了其驾驶活动的反馈信息,其使用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起到了直接作用。

我国自8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行驶记录仪》(GB/T 19056-2003);2004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范围及超时驾驶的限值作了规定;2005年5月1日,根据《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颁布了国标GB/T19056-2003《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第1号修改单,将超时驾驶的限值修改为4小时;2004年7月起,汽车行驶记录仪开始在全国营运客车等车辆上逐步开始应用。

为了加强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管理和使用,2009年7月1日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重点车辆的动态安全监管。

工信部门要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质检等部门研究提出推广汽车行驶记录仪(含卫星定位功能)的实施步骤和方案,并联合制定和出台汽车行驶记录仪安装使用管理规定;2009年,要率先在大型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上强制安装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并建立动态监控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强化动态安全监管”。

为配合部际联席会议要求的实施,从技术上更好地规范汽车行驶记录仪,2009年7月23日,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了《汽车行驶记录仪》标准修订任务。

标准工作组在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次标准修订的原则:一是完善通信协议、统一产品形式;二是适当拓展基本功能和提高产品技术等级。

本次修订中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测试方法等内容参考了国外的先进标准,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继续与国外相关标准的规定尽可能保持一致。

同时,本标准内容的规定也充分考虑了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道路运输和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

汽车行驶记录仪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标志、标签和包装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312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B:高温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 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6649.1 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1部分:物理特性GB/T 16649.2 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GB 16735-2004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GB/T 19951-2005 道路车辆 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GB/T 21437.2-2008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GA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JT/T 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汽车行驶记录仪ve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位置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数据通信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

3.2脉冲系数 impulse ratio车速传感器在车辆行驶1km距离过程中产生的脉冲信号个数。

3.3行驶开始时间 start time of travelling车辆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行驶状态(速度大于0km/h且持续10s以上)的时间。

3.4行驶结束时间 end time of travelling车辆从行驶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速度等于0km/h且持续10s以上)的时间。

3.5连续驾驶时间 continuous driving time同一驾驶人在相邻的且时间不少于20min的两个停车休息时段之间的驾驶时间。

注:少于20min的停车休息时间计入连续驾驶时间。

3.6连续驾驶开始时间 start time of continuous driving时间不少于20min的停车休息时段之后的第一个行驶开始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