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之歌》音乐教案
那达慕教案
那达慕教案【精选】【设计思路】《那达慕之歌》选自鲁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欢腾的节日”。
是一首2/4拍,充满了节日欢乐气氛的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的歌曲,表现了蒙古族那达慕欢腾热烈的场面。
本节课通过聆听、声势律动、合作表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和听辨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综合表演《那达慕之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律动、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探索欲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明亮的声音、高涨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那达慕之歌》,表现出那达慕大会热闹的场面;并能够主动地用力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明亮的声音、高涨的情绪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钢琴等。
一、激趣导入:1、随11 55 11用合唱问好师: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度今天的音乐时光。
首先,我们用不同的音高来向在座的老师们问好。
一组……二组……再试一次,这一次的演唱中间不要停,演唱完毕之后再进行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蒙语问好,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2、初听音乐,简介那达慕大会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
请大家仔细聆听,描写了怎样的场面?生:热闹、激烈师:这是一场热闹的集会,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3、简介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师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主要是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活动。
在那达慕大会中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项目和引人入胜的歌舞表演。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前往那达慕大会【设计意图:视频观看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了解那达慕大会,激发他们内心对那达慕大会的好奇心,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歌曲,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好铺垫。
】二、掌握节奏1、初步掌握节奏师:听,我们怎么去的?1)A.师用双响筒敲击节奏 XX XX | XX XX | XX XX | XX XX |模拟马蹄声,并哼唱师:他们是怎么来的?生:骑马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指,我们轻轻敲击桌面,我们也一起来试试看。
《那达慕之歌》(教案)
四、教学流程
《那达慕之歌》(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那达慕之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听说过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蒙古族音乐和文化个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学习。这个操作将演示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舞蹈动作学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那达慕大会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那达慕之歌》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盛况的民歌,它展现了蒙古族音乐的悠扬旋律和丰富情感。这首歌曲对于我们理解蒙古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那达慕之歌》,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分析歌曲中表达的节日氛围和民族情感。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歌曲演唱技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点,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演唱技巧的指导,通过反复示范和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让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自我,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设计这类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那达慕之歌》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蒙古族音乐和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歌曲和舞蹈动作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唱歌那达慕之歌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学习《那达慕之歌》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等,同时,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其他民族的歌曲,对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他们善于模仿,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记忆较为复杂的旋律和歌词,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直观和互动的方式来学习,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在线课程:为学生推荐一些在线音乐课程和教程,如网易云课堂、慕课网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2. 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蒙古族村落或民族风情园,亲身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开展蒙古族音乐主题的音乐会或演出活动,让学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蒙古族音乐表演。
(3)邀请蒙古族音乐家或文化专家到校进行讲座或互动教学,让学生直接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
示例板书设计:
```
《那达慕之歌》
歌曲简介:
- 蒙古族民歌
- 节庆时的欢乐场景
歌词大意:
- 描述蒙古族人民在那达慕节庆时的欢乐生活
音乐结构:
- 两个乐段
- 第一乐段:节奏明快,富有弹性
-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旋律舒展流畅
节奏特点:
- 特殊节奏和音高
文化意义:
- 体现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教育。
优秀音乐教案那达慕之歌
优秀音乐教案那达慕之歌教案标题:优秀音乐教案——那达慕之歌教案目标:1. 了解蒙古族文化中的那达慕节日和那达慕之歌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和演唱那达慕之歌。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那达慕之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那达慕节日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学生们感兴趣的乐器,如口琴或小型打击乐器。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展示那达慕节日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
2. 向学生解释那达慕节日的背景和意义,强调那达慕之歌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20分钟):1. 听取学生对那达慕之歌的了解和印象。
2. 播放那达慕之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节奏。
3.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特点,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实践(30分钟):1. 分发那达慕之歌的歌词,并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意思。
2. 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学习和排练那达慕之歌。
3.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来伴奏歌曲,或者使用身体打击节奏。
展示(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学习和排练的那达慕之歌。
2.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演唱方式,如合唱、独唱或合奏等。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那达慕之歌的感受和体会。
2. 强调音乐的力量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邀请蒙古族文化专家或音乐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演出。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音乐演出或展览。
3. 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他蒙古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研究。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排练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评估学生对那达慕之歌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注意事项:1. 确保教案中的活动和资源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
3.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
《那达慕之歌》教案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授课老师】XXX【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内容】小学音乐四年级歌曲《那达慕之歌》【教材分析】《那达慕之歌》2/4拍是一首充满了欢乐气氛的歌曲学唱课。
表现了蒙古那达慕欢腾热烈的场面,通过歌曲学唱初步了解蒙古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蒙古族风情的民族音乐。
【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上,要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
比如,通过节奏的对比,加强对乐理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保持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演唱时,要引导学生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 初步接触歌曲,要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 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1、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体会歌曲情感的感知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1、师:播放PPT,现在大家来一块读一读这首诗“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在刚才大家所念的诗句中,大家能猜出是哪里吗?噢,同学们真聪明,答对了,是蒙古大草原。
2、那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欣赏些有关大草原的图片吧。
(出示课件图片)这些图片展示了摔跤、赛马、射箭等等内容,他们是在举行什么活动呢,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这是蒙古大草原举行的一年一次的那达慕大会,大家想参加吗,哇,大家都太棒了,但是参与大会活动得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会唱《那达慕之歌》,大家有信心吗?接下来跟老师一块学习吧。
二、学唱新歌1、播放歌曲,从“跑、奔、欢”等动词可以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这也是蒙古歌曲的一大特点呢。
所以唱这首歌我们要用热烈奔放、欢快地情绪来表达对那达慕大会的喜爱。
唱歌 那达慕之歌-鲁教五四学制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那达慕之歌-鲁教五四学制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那达慕之歌,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那达慕之歌的曲调和歌词;2.了解那达慕文化和乌兰牧骑文化的背景知识;3.积极参与唱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学习那达慕之歌的歌词:草原风光多壮美,奔腾的河水乘着阳光映着远山。
戏耍着翩翩的小鸟儿,绿地占据了整个天空。
那达慕,那达慕,大放歌啊,我们一起欢唱。
那达慕,那达慕,日子美好啊,我们一起享受。
奔跑的马群踏出了节拍,欢快的歌声充斥了整个草原。
朝阳透过了天空的穹顶,慢慢地升起了东方的辉煌。
2.了解那达慕文化和乌兰牧骑文化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在音乐课开始时,播放由乌兰托娅演唱的那达慕之歌MV视频,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较为初步的了解。
2.安排学生做适当的体育锻炼,让学生们放松身体,为学习那达慕之歌做好准备。
2. 学习和练习那达慕之歌歌曲1.教师先带领学生练习歌曲的旋律,让学生们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曲调。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那达慕之歌的MV视频,让学生们跟随着做动作、唱歌。
3.让学生听CD或磁带反复听唱该歌曲,练习歌曲的节奏和语调,同时也巩固了歌曲的歌词。
3. 了解那达慕文化和乌兰牧骑文化的背景知识1.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那达慕节的庆祝活动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们对那达慕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2.教师通过幻灯片、图片展示或PPT等多媒体工具介绍乌兰牧骑文化,让学生们了解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4. 唱歌活动1.教师安排学生参与唱歌活动。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演唱和表演,并进行评比。
2.学生们也可以创作出自己的歌曲,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针对学生在唱歌活动中的表现和歌唱技能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
2.针对学生对那达慕文化和乌兰牧骑文化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这些文化的认识是否正确和深度是否足够。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那达慕节的来历、传统和习俗。
学会用中文演唱《那达慕之歌》。
能够用中文简单描述那达慕节的活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演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那达慕节的信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重点2.1 那达慕节的来历、传统和习俗。
2.2 《那达慕之歌》的歌词记忆和演唱技巧。
2.3 那达慕节活动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难点3.1 《那达慕之歌》的旋律理解和演唱。
3.2 那达慕节习俗的深入了解和文化内涵。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准备《那达慕之歌》的乐谱和歌词。
4.2 准备有关那达慕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3 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播放《那达慕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那达慕节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5.2 新课内容展示:介绍那达慕节的来历、传统和习俗。
讲解《那达慕之歌》的歌词内容和演唱技巧。
5.3 学唱歌曲:分组进行歌词记忆和演唱练习。
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5.4 课堂活动:学生自主搜集有关那达慕节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学生用中文描述那达慕节的活动,锻炼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第六章:教学实践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学唱《那达慕之歌》。
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6.2 课堂表演: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表演,展示学唱成果。
邀请其他同学对表演进行评价,给予建议。
6.3 歌曲创作:鼓励学生在掌握《那达慕之歌》的基础上,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歌曲。
学生可自由发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进行歌曲创作。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学生自评:学生需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那达慕大会的背景、意义和传统习俗,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学会用汉语拼音正确拼读《那达慕之歌》的歌词,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3. 通过学唱《那达慕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那达慕大会的背景、意义和传统习俗,学会用汉语拼音正确拼读《那达慕之歌》的歌词,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准确地唱出《那达慕之歌》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那达慕之歌》的歌词和曲谱,以及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那达慕大会的背景、意义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那达慕之歌》的歌词,讲解生词和词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3. 歌曲学唱:教师教唱《那达慕之歌》,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唱《那达慕之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唱腔上的错误。
5. 展示:每组学生轮流表演唱《那达慕之歌》,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拼读《那达慕之歌》的歌词,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对那达慕大会有一定的认识和尊重。
六、教学拓展: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那达慕大会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趣习俗和故事。
2. 学生尝试创作以那达慕为主题的短诗歌或故事,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七、课堂小结:2. 学生回顾所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那达慕大会的相关知识,传播民族文化。
2. 学生自主练习唱《那达慕之歌》,加强音乐素养。
九、教学反思:2.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评价反馈:1. 学生对那达慕大会的了解程度,以及歌词拼读、歌曲学唱的准确性。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和欣赏《那达慕之歌》这首蒙古族民歌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促进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
教具:音乐播放器、视频或音频素材。
材料:学生的乐器或声音模仿器材。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那达慕之歌》"。
播放或演示《那达慕之歌》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和好奇。
步骤二:歌曲欣赏
教师播放完整版的《那达慕之歌》,让学生仔细聆听和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步骤三:声音模仿
教师指导学生模仿《那达慕之歌》中的声音和节奏。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和表演。
步骤四:合唱和合奏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演唱或演奏《那达慕之歌》。
提供指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协调合作,提高音乐表演能力。
步骤五:舞蹈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表演与《那达慕之歌》相关的舞蹈动作。
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对音乐和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步骤六:评估和反思
教师对学生的音乐表演进行评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对《那达慕之歌》的理解和体验。
步骤七:总结和展望
教师总结《那达慕之歌》教学内容,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和展望。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蒙古族音乐,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尊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唱歌 那达慕之歌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用明亮的声音、高涨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那达慕之歌》,表现出那达慕大会热闹的场面。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完整演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教学难点: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到云南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又到四川参加了彝族的火把节,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另外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感受他们的快乐节日。
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听到音乐的时候,展开自由的想像,联想一下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场景?(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来告诉大家,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热闹、欢快、热烈等等)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像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聚会:“那达慕大会”。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今天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板书)。
(3)“那达慕”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学生回答。
师:我们知道了“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游戏或娱乐。
在“那达慕”大会上都有哪些比赛项目?(播放课件)下面由老师来为大家总结一下“那达慕”的含义,“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
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包括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
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是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那达慕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七、八月举行。
听到这首歌曲我联想到方圆数百里的蒙族人民聚会在一起,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这里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人们用“那达慕”形式庆贺风调雨顺的丰收年,赞颂美好的生活。
2、新歌教学(1)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首先,我们看着歌谱来聆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热闹的气氛。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
学习《那达慕之歌》这首传统蒙古族歌曲。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那达慕之歌》音乐录音。
音乐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
导入(10分钟)
介绍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让幼儿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活动。
学习歌曲(30分钟)
播放《那达慕之歌》音乐录音。
引导幼儿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旋律和节奏。
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跟着唱。
歌曲欣赏和表达(40分钟)
再次播放《那达慕之歌》音乐录音。
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喜爱和感受,可以绘画、舞蹈或其他形式。
创作和表演(40分钟)
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
分组让幼儿一起编排舞蹈,并进行表演。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总结学习的内容和体验,让幼儿回顾所学的歌曲和舞蹈,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四、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欣赏和表演音乐,可以组织小型音乐会或参加校内外的文艺演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学习《那达慕之歌》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有关民族文化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2)词汇与句式运用: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碧绿如洗”、“一望无际”等形容词短语,以及“一边...一边...”等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举例: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仿写类似的句子,如“草原上的天空湛蓝如宝石,一边奔跑的小马驹儿,一边欢快地摇动着尾巴。”
(3)文化认同与尊重: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特别是对蒙古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那达慕之歌》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如那达慕的传统项目、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等,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那达慕在蒙古族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三、实践题(共45分)
1.小组合作,编写一段关于那达慕大会的短剧,展示蒙古族的风俗习惯。(25分)
2.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那达慕大会的场景画,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20分)
内容逻辑关系
①课文背景知识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意为“娱乐、游戏”,主要活动包括摔跤、赛马、射箭等。
那达慕之歌教案
那达慕之歌教案那达慕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那达慕之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歌曲的歌词、曲调、演唱技巧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唱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那达慕之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教学难点:学生在演唱时如何掌握好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那达慕之歌》的音乐,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那达慕这一蒙古族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2.学习歌词(10分钟)请学生跟随课文朗读歌词,并对其中不理解的词汇进行解释。
然后逐段解读歌词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曲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遍《那达慕之歌》,让学生初步了解曲调和音乐结构。
然后,再将歌曲上分解成每个小节进行学习,重点掌握每个小节的节奏和旋律。
4.分组练唱(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领唱,其他成员做伴唱。
教师带领学生将歌曲分组练唱,并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音乐能力。
5.整体合唱(10分钟)练习完分组合唱后,全班一起进行整体合唱。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整体的和谐感和统一感,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合拍的地方进行纠正。
6.情感表达(10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歌词,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音乐表演和声音展示歌曲中所传达的情感。
7.展示演唱(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唱,并由全班投票评选出最佳演唱组,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演欲望。
8.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和要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那达慕之歌》是一首融合了蒙古族传统音乐元素的歌曲,通过学习和演唱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蒙古族民俗文化。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分组练唱和整体合唱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并表演出自己的音乐才华。
接力版四上音乐一多快乐5(活动)那达慕之歌-教案
接力版四上音乐一多快乐5(活动)那达慕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那达慕之歌》是一首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歌曲,它描绘了那达慕大会的盛况,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和勇敢。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然而,对于蒙古族的文化和那达慕大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文化和那达慕大会的背景知识。
2.学会演唱《那达慕之歌》,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那达慕之歌》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蒙古族文化和那达慕大会的知识。
3.运用音乐元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蒙古族音乐和舞蹈,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文化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3.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对蒙古族文化和那达慕大会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舞蹈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蒙古族文化和那达慕大会的相关资料。
3.准备《那达慕之歌》的乐谱和音响资料。
4.准备合唱、舞蹈等活动的道具和服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蒙古族文化和那达慕大会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唱《那达慕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那达慕之歌》的旋律和歌词,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蒙古族民间歌曲《那达慕之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能够通过唱、说、思维、感官等多种渠道,感知蒙古族歌曲的情感传递和文化内涵。
3.能够练习和掌握蒙古族歌曲的节奏、旋律、发音和喉音等技巧。
4.探究不同歌曲的表现手法所体现的文化和情感特征。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讲解蒙古族那达慕节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聆听蒙古族民间歌曲《那达慕之歌》。
3.学习和练习《那达慕之歌》的节奏、旋律、发音和喉音技巧。
4.探究《那达慕之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介绍不同民族的音乐和文化,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那达慕之歌》。
2.讲解那达慕节的文化背景和特点了解那达慕节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对理解《那达慕之歌》的情感传递和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地理、历史、文化三个方面介绍那达慕节,比如那达慕节的起源、时间、活动、含义,以及蒙古族的生活、信仰、历史等。
3.聆听《那达慕之歌》通过聆听《那达慕之歌》,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动人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播放,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文化特征。
同时,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视频的呈现,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歌曲的表达方式、节奏和音乐元素。
4.练习《那达慕之歌》的节奏、旋律、发音和喉音技巧谈到蒙古族民歌,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喉音。
作为蒙古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鼻唱技巧的传承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蒙古族的鼻唱(喉音)技巧,解释其特点和演唱要领,并指导学生练习鼻唱技巧,提高歌曲的演唱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拍、口型等方法练习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发音。
5.探究《那达慕之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聆听《那达慕之歌》,让学生尝试去探究歌曲所体现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首歌曲,从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
那达慕之歌教案
那达慕之歌教案
教案标题:那达慕之歌教学
教案目标:
1. 了解那达慕的起源和背景知识。
2. 学习那达慕之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那达慕之歌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1. 播放器和扬声器。
2. 那达慕之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3. 那达慕之歌的歌词。
教学过程:
第1步:导入
介绍那达慕的起源和背景知识,解释那达慕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2步:欣赏
播放一段那达慕之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第3步:歌词学习
分发或展示那达慕之歌的歌词,解读歌词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第4步:发声练习
带领学生一起练习那达慕之歌的发声和发音,注意节奏和音准。
第5步: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练习演唱一段那达慕之歌。
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一些舞蹈动作或手势来配合歌曲。
第6步:小组表演
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表演意见和建议。
第7步: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展示他们在表演中的进步和成果。
可以进行互评或教师评价。
教学延伸:
1. 练习唱和听辨那达慕之歌的不同旋律和调式。
2. 研究那达慕之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3. 邀请专业的那达慕艺术家来学校进行指导和演示。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进步情况,评价学生对那达慕之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评价学生对那达慕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案设计一、教案简介本教案设计的主题为《那达慕之歌》,旨在通过音乐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蒙古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族文化中的那达慕节,并通过音乐表现形式进行展示。
2. 学习并演唱《那达慕之歌》,培养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表演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情感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学习和演唱《那达慕之歌》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方式。
3. 学生的演唱和合作配合能力。
四、教学准备1. 《那达慕之歌》的音乐资源。
2. 展示蒙古族民俗图片或视频。
3.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4. 学生合作演唱、表演的小组。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展示蒙古族民俗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
Step 2 歌曲介绍(10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那达慕之歌》的背景和蒙古族那达慕节的重要性。
2. 播放《那达慕之歌》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Step 3 歌词学习(15分钟)1. 分发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理解歌曲的意境和表达。
2. 逐句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确保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Step 4 集体练唱(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每个小组学习歌曲的不同部分。
2. 指导学生注意发音和节奏,进行集体练唱。
Step 5 小组合作演唱(15分钟)1.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分配的歌曲部分进行分组合作演唱。
2.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指导和帮助,提高演唱的质量和合作意识。
Step 6 合唱表演(20分钟)1. 将各小组的合唱进行整合和调整,形成完整的合唱表演。
2. 指导学生注意整体协调和合作配合,提高表演的流畅性和美感。
Step 7 情感表达(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享对蒙古族文化和《那达慕之歌》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达慕之歌》音乐教案课时:第一课时(歌唱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1、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1、美丽的内蒙草原(4')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以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生:内蒙古大草原!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
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
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
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
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10')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生:那达慕!师:知道蒙语“那达慕”汉语的意思吗?(游戏或娱乐)。
你们了解“那达慕”吗?我们来听一首歌曲。
听听歌中传递给我们哪些有关“那达慕”的信息?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 有骑马比赛! 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 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作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
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
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夏季7、8月份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来参赛或观摩。
同时商业部门还把大批商品运到大会所在地,搭起帐篷作为临时商店,供牧民们选购商品。
文工团、剧团、乌兰木旗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技展览部门也赶到大会为牧民们演出,使“那达慕”更丰富多彩。
那达慕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时的那达慕主要进行男子三项竞技赛,即赛马、射箭和摔跤。
相传,1206年,在蒙古高原上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牧民盛会──对于蒙古部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性事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万人欢呼下,走上蒙古可汗宝座,完成了他的统一大业。
而那次内容丰富、隆重非凡的盛会,一连热闹了好几天,其形式、内容与那达慕大会毫无二致。
而且,从此以后,历代蒙古可汗都十分重视和喜欢那达慕,蒙古族百姓也对那达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近代的那达慕大会又增加了读书、唱歌、跳舞、下棋、射击、马球、马术、田径等活动项目,而且成了男女老少共同参加的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男女青年还可以借机谈情说爱,即所谓的“敖包相会”。
现在那达慕已成为集民族体育、文化艺术、集市贸易、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
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骑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
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现在,你在草原或许会看到潇洒的牧马人胯下不再是马,而是摩托车了。
但对于草原民族来说,一个男人就要像一匹好马,不仅精于“男儿三艺”,还要会拉马头琴,会唱草原情歌。
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
每年7、8月间,内蒙古大草原是歌舞的海洋、花的海洋,人们用“那达慕”形式庆贺风调雨顺的丰收年,赞颂美好的生活。
3、欢快的那达慕之歌(25')学生复听歌曲师:同学们对“那达慕”这个盛大的节日的了解还真不少呢!当你对“那达慕”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次来聆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生:感觉很快乐。
听到歌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感觉很激动……。
师:“那达慕”可以说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里男人的节日,充分体现了蒙古草原的阳刚之美,让我们再次来聆听这首,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力度、速度来演唱?生:用热烈的情绪、欢快的情绪来演唱。
速度要稍快,表现出骑马比赛的速度。
力度要强,体现出男子汉的力度。
师:同学们理解的相当到位,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学唱这首欢快的。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相同的部分。
歌曲中有两处附点的节奏要特别的注意。
学生在经过多次聆听(播放课件时同时播放歌曲作背景音乐)后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了。
重点在节奏和情绪的把握。
歌曲基本唱好后,对最后的结束句变换不同的力度。
师:你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要变成怎样的场景和情绪呢?不同的表现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
讨论后汇报表演。
(鼓励学生除了设计力度方案最好能加上相应的动作来表演。
)生:我们小组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表现骑马比赛进行到了高潮,马上要分出胜负,人们在欢呼,在拭目以待冠军的出现。
所以力度应该是渐强的。
表现越来越热烈的场面。
(并以小组为单位加上创编动作的演唱)。
生:我们认为最后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快乐的节日接近尾声了,欢聚的人们渐渐离开了会场,欢歌笑语逐渐远去。
所以力度表现应该是减弱的。
(汇报组演唱本组方案)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正如你们所设计那样渐强的音乐通常会把音乐推向高潮,而减弱的处理将音乐引向尾声有明显的结束感。
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两种不同风格的力度设计。
小组汇报完毕,全班同学分别演唱感受两种不同的力度设计。
第一段先由p~f第二段由f~p,完整演唱结束本课学习。
随着欢快的结束课程,并鼓励学生查找并积累更多有关蒙古族的文化资料以及相关歌曲。
相关文化简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你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到这首从北朝时就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歌谣时,你是否会联想到那绵亘千里、牛羊遍地的内蒙古大草原,联想到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一个勤劳勇敢、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族。
我国蒙古族有万多人。
他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聚居或散居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
“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称。
蒙古本来只是众多游牧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在唐代称为蒙兀室韦“蒙兀”,即“蒙古”的谐音,后来演变成了整个民族的称呼。
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部落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叫铁木真,他就是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铁木真在各家族的支持下,发展生产,扩充武力,逐渐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他带领着蒙古骑兵东征西讨,把蒙古汗国的疆界不断扩大,发展成一个跨越亚欧两洲的大帝国。
他的孙子忽必烈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元朝。
这是蒙古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
他们的祖先曾骑着马四处征战,创造了英雄的业绩。
他们劳动生产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就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
蒙古族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是赛马,歌唱的是骏马,跳的舞是、,连最有名的乐器也叫马头琴。
因此,人们把蒙古族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住的房子叫蒙古包,汉文古籍称为“穹庐”、“毡帐”,也叫“帐幕”。
走进蒙古包,好客的蒙古族牧民就会端上醇香可口的奶茶、奶酪和奶豆腐,热情地招待你。
奶茶是蒙古族牧民最喜欢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
沏奶茶的方法非常独特,先要把茶块捣碎,装进布袋,然后放在锅里加水煮一会儿,再加上新鲜的牛奶煮沸。
喝的时候,可以放糖,也可以放盐。
喝完奶茶,主人又会端上手扒羊肉。
“手扒肉”是把带骨的羊肉切成块,白水下锅,不加任何作料,煮沸片刻就出锅、别看肉里还带有血丝,吃起来可鲜嫩了。
蒙古族喜欢穿斜襟、高领、长袖、宽大、镶边、下摆不开叉的长袍。
平时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外出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
脚上爱穿高筒皮靴或高筒马靴。
妇女喜欢用布包头,并插戴一些精巧漂亮的装饰物。
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是游戏娱乐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举行。
每到这个时候,牧民们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的盛装,骑马坐车从四面八方赶来。
大会上,有既惊险又精彩的赛马、射箭,还有各种棋艺比赛和各式各样的歌舞表演。
最精彩的可以说是蒙古式摔跤了。
摔跤场上,两队挑选出来的摔跤手依次站好。
他们穿着镶有闪闪发光的铜钉的黑色摔跤衣和肥大的摔跤裤,脚穿长筒皮靴,一个个威风凛凛,强壮有力。
这时,在一个人的指挥下,摔跤手们唱起歌来:啊……台勒拜,台勒拜(“快出来”的意思),放出你的摔跤手,放出你的勇士来。
伴着雄壮粗犷的歌声,两队各出一名摔跤手摔起跤来。
这时,摔跤场沸腾了。
人们各自为自己的选手加油、叫好,掌声、笑声、喝彩声、欢呼声震耳欲聋,回荡在节日的草原上……。
蒙古族信仰喇嘛教。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传统。
早在12世纪以前,蒙古族就产生了史诗。
现在,、等蒙古族古典文学著作已整理出版,还涌现了马拉沁夫和他的小说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
传统的“马刀舞”、“盅碗舞”、“鄂尔多斯舞”等热情欢快、粗犷奔放,是广受赞誊的代表性舞蹈;歌曲、、、等更是被全国人民广为传唱。
在创造祖国光辉历史的进程中,蒙古族涌现了不少著名的人物。
除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历史人物外,还有带领蒙古族人民反抗王公贵族和东北军阀的英雄嘎达梅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等。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蒙古族早已不再是单纯以游牧为生的“马背上的民族”了。
农业、工业、林业、交通、商业和文化、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等各项事业,都已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已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正在祖国的大家庭里谱写着新的更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