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版 课后答案第九章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西方经济学概述)【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西方经济学概述)【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057f0cec77da26924c5b007.png)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述一、判断题1.只有穷人才面临稀缺性问题。
()【答案】F【解析】稀缺性存在的原因是人们的欲望超过了客观世界满足这些欲望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稀缺性对任何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真实存在的。
2.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一定要学会不考虑机会成本而进行决策。
()【答案】F【解析】任何选择都具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为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3.“如何生产”的问题所涉及到的一个实例就是:“一个国家如何决定谁得到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
”()【答案】F【解析】“如何生产”的问题是指如何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问题,而不是分配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可以被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答案】C【解析】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是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东西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答案】D【解析】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的物品都是不能自由取得的,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要获得这些有限的物品就必须付出代价,这种物品就被称为“经济物品”。
3.稀缺性意味着()。
A.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B.需要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利用C.必须作出选择D.生活水平会逐渐下降【答案】C【解析】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必须对现有的资源使用去向作出选择,稀缺本身就隐含着选择。
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它是稀缺性的必然结果。
4.对于“相对于人的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这个命题,以下表述中,()最符合经济学的思考范式。
A.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是想获得更多的资源B.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总是稀缺的,问题在于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方案C.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的欲望,资源迟早会被消耗光D.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下一代的生活和发展,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必须考虑可持续性【答案】B【解析】A项,主要是从心理学关于人的欲望的角度来论述这个命题,CD两项,着重从资源开采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角度来论述这个命题。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dc5efcb87c24028905fc334.png)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
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
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九章(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九章(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64d66fb6137ee06eff9187a.png)
一、名词解释要素供给原则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资本的服务价格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欧拉定理二、选择题1、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A总产值等于所有要素的报酬之和B要素报酬取决于所生产的边际产量C如果所有市场都有的完全竞争的,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D上述结论都准确2、既想要提高工资,又想避免失业的增加,这样的希望在(D )时,比较容易实现。
A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B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C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D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PS:同步辅导P187 选择题第4题3、准租金与厂商的总利润相比()A.相等;B.前者大;C.后者大;D.均有可能。
4、假设某京剧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收入3万元,则该京剧演员所获得的经济租金是()A.10万元;B.3万元;C.7万元;D.均有可能。
5、工资率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是指()。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C、工人愿意用更长的工作时间来替代闲暇;D、工人愿意用更长的闲暇时间来替代工作。
6、某工人在工资率为100元/天时,每月挣2000元,工资率为110元/天时,每月挣2800元,由此可以判断()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发生作用;D、无法判断两种效应作用的大小。
7、当科技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则会导致()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B 、经济地租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的,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C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租金;D 、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地租,并不意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9、如果收入分配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 )A.与纵轴重合;B.与横轴重合;C.与45度线重合;D.无法判断其位置。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ada515daef8941ea66e0585.png)
第9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1.什么是交易的一般均衡?什么是生产的一般均衡?达到交易和生产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答:(1)交易的一般均衡是指当社会生产状况、收入分配状况既定(生产要素禀赋既定)条件下,通过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况。
要达到交易的一般均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每一个参加交易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2)生产的一般均衡是指在技术与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社会对于资源的配置使得产量达到最大的状况。
若产品的产量没有达到最大,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将会使之达到最大。
达到生产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而生产的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3)生产与交易的一般均衡是指生产与交易同时达到均衡的情况。
生产与交易同时达到均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对于每一位消费者这两种商品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即MRT XY=MRS XY A=MRS XY B。
2.什么是帕累托效率?为什么说在不存在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情况下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答:(1)帕累托效率是由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就是最有效率的。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而使某人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的,那么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
(2)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0e8fcbda1c7aa00b42acb0f.png)
第十一章行为经济学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把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放在了学科研究中心地位的经济学,它通过可重复、可证伪的实验等方法,确认经济主体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行为对现有的经济学假定及分析逻辑进行质疑,并试图对这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
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1)行为经济学对标准经济学的一些假定提出质疑,这些假定包括:决策者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理性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策者具有不变的时间偏好,在涉及跨时期决策的情况下,决策者依据效用贴现理论进行决策;各种收入和资产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等等。
行为经济学认为在这些假定下所得出的理论不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2)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同时也借用神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人的决策行为。
(3)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重要区别:行为经济学运用实验方法对人类决策行为进行研究,而标准经济学是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
2.请给出偏好反转的例子。
答:偏好反转表现为选择颠倒。
例如在赌博行为中,假定有两个不同的赌局A和B,赌局A可以提供概率较高的小额收益,而赌局B可以提供一个概率较低的大额收益。
通过实验发现,人们更愿意参与风险低的赌局A而不是风险高的赌局B。
但是,当要求受试者对这两个赌局定价时,人们却通常愿意为赌局B而不是赌局A支付更高的价格。
3.什么是框架效应?给出框架效应的例子。
答:框架效应是指人们的评价、态度、偏好等这类反应依赖于引致这类反应的情境和过程。
当一个问题以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会偏爱选项A,而当同一个问题被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却偏爱选项B。
例如,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做的有关“亚洲病”的实验。
受试者被告知,有一种疾病威胁到600个公民的生命。
受试者需要在两个选项里作选择。
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受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
一种表述方式是:若采用A方案,可以保证救活200人;若采用B方案,有l/3的概率救活600人。
第九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九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628049eefdc8d376ee32c1.png)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
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
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
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NEW)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35c4a56aef8941ea66e050c.png)
目 录第1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上篇 微观经济学第2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4章 生产理论第5章 成本理论第6章 厂商均衡第7章 博弈论第8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第9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10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下篇 宏观经济学第11章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概述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13章 产品市场均衡第14章 产品—货币市场均衡和总需求曲线第15章 劳动市场均衡与总供给曲线第16章 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第19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第20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21章 非均衡理论的发展第1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1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基本假设,怎样看待这些基本假设?答: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或政府)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
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②经济主体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的或随机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2)产权明确产权是指由法律和伦理所确定的个人或厂商对财产的权利。
产权不是无限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理想化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市场行为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
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3)完全信息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拥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清楚地了解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后果。
因而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4)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厂商是指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与劳务的私人经济单位。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仅工商企业是厂商,而且个体户和农户也都是厂商。
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唯一目标,不仅个体户和农户是如此,而且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工商企业也是如此。
2微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答: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为考察的出发点,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并通过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叠加,研究单个行业、单个市场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变化。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2c3e2465ef7ba0d4a733bfc.png)
第 1 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 1.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基本假设,怎样看待这些基本假设? 答: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或政府)所追求 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 经济利益;②经济主体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的或随机的决 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2)产权明确 产权是指由法律和伦理所确定的个人或厂商对财产的权利。产权不是无限的。西方经济 学认为,在理想化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市场行为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不同的产权界 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3)完全信息 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拥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 本。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清楚地了解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后果。因而 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4)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 厂商是指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与劳务的私人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不仅工商 企业是厂商,而且个体户和农户也都是厂商。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唯一目标,不仅个体户和 农户是如此,而且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工商企业也是如此。
图 2-1 均衡价格的形成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就会减少到均衡产量之下;另一方面供给量将会增 多,大于均衡点的供给量,这样就造成了暂时超额供给。由于较高的价格造成了供过于求, 会因为供给者之间的减价竞争对价格产生向下压力,最终回到均衡价格。当市场价格下降到 均衡价格之下时,存在超额需求,从而卖者为提高利润而提高价格,最终迫使价格回升到均 衡价格。 (3)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 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能力。 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只是自然需要而不构成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第九章西方经济学第五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西方经济学第五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155e05e45c3b3567ec8bcf.png)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
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
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
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950f9cdc77da26924c5b00f.png)
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1.什么是交易的一般均衡?什么是生产的一般均衡?达到交易和生产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答:(1)交易的一般均衡是指当社会生产状况、收入分配状况既定(生产要素禀赋既定)条件下,通过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况。
要达到交易的一般均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每一个参加交易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2)生产的一般均衡是指在技术与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社会对于资源的配置使得产量达到最大的状况。
若产品的产量没有达到最大,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将会使之达到最大。
达到生产的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而生产的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3)生产与交易的一般均衡是指生产与交易同时达到均衡的情况。
生产与交易同时达到均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即。
2.什么是帕累托效率?为什么说在不存在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情况下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答:(1)帕累托效率是由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就是最有效率的。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而使某人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的,那么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
(2)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不存在外部性与公共产品,即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增长理论)【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增长理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57cbf9ab8f67c1cfbd6b80f.png)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1.请简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要点。
该模型认为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答:(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要点包括:①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定:生产要素是按照固定比例组合的,即技术系数是固定的;资本产出比率是固定不变的。
②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其中,表示收入(或产出)的增长率,即经济增长;表示投资与产出增量之比,即加速数;表示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表示加速系数的倒数,即资本生产率()。
③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第一,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凯恩斯的这一公式出发,认为要使经济均衡增长下去,那么,一个国家每一时刻的储蓄应当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由于储蓄比例与资本生产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因而既可以在资本生产率为既定的条件下,用改变储蓄比例或投资比例的办法来改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在储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用改变资本生产率的办法来使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动;第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凯恩斯采取短期分析方法,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只注意投资在增加总需求方面的作用,而没有注意到投资在增加总供给方面的作用。
由于投资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所以投资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可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生产能力效应,可以增加总供给。
(2)模型认为实现长期均衡的经济增长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即。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用什么方法衡量和计算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的?答: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本公式为:其中,为国民收入增长率,为资本增长率,为劳动力增长率,表示资本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加入技术进步这个因素得到:在这个新公式中讨论经济增长时,就考虑了技术因素。
将上述等式变换,则有: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3.登尼森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是什么?答:根据登尼森的计算,从1909年到1929年,美国生产量的年增长率为2.82%,劳动者素质平均每年提高0.56%,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中有12%归功于劳动素质的提高。
西方经济学第9章资料
![西方经济学第9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8a2a4efab069dc5122019d.png)
3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3.一个例子 当某种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后,原来的一般均衡会
发展到新的一般均衡。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4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 2.规范经济学 3.福利经济学
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 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 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 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 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7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6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4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要使两种要素L和K在两个生产者C和D之间的分配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来说,这 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即:
MRTSCLK=MRTSDLK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 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
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切点上,则它就是 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225be1baaea998fcd220e37.png)
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拍卖人假设答:实现经济一般均衡采取的是一种“试探过程”,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假定市场存在一位“拍卖人”,其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拍卖人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是:首先,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
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
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
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反之,则降低其价格。
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
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2.帕累托标准答: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是指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利用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更进一步,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换言之,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即在该状态上,还存在某种(或某些)改变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状态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3.规范经济学答:规范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事物应该如何运行,而不考虑经济事物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为个人或政府实现某种目标提供行之有效的行动方针和政策处方。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0ccbe2502d276a201292ea1.png)
4.假定有 A、B 两种类型的资产可供投资者选择,两种资产都产生两年期的收益。资 产 A 一年后可以给投资者带来 1000 元的收益,两年后可以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仍是 1000 元。资产 B 一年后可以给投资带来 800 元的收益,两年后可以给投资者带来 1225 元的收 益。如果市场利率是 10%,投资者应该选择哪一种资产?如果市场利率是 15%,投资者应 该选择哪一种资产?
3.某完全竞争厂商可以以每月 300 元的价格雇佣工人,企业生产函数如表 8-1 所示。 表 8-1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函数
工人数
O
1
2
3
4
5
产量
O
80
150
210
260
300
如果每单位产品售价为 5 元,厂商每月应雇佣多少工人? 解:根据题目条件,则厂商的边际产量以及边际产量价值如表8-2所示。
劳动投入量 0 1
表8-2 厂商的边际产量以及边际产量价值
产量
边际产量
价格
边际产量价值
0
0
5
0
80
80
5
400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
150
70
5
350
3
210
60
5
300
4
260
50
5
250
5
300
40
5
200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VMP w ,厂商每月雇佣三个工人可实现最大化均衡 条件。
1000
1 15% 2
1625.71
PDV2
800 1 15%
1225
西方经济学 第二版 (厉以宁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西方经济学 第二版 (厉以宁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478a0203d8ce2f006623ca.png)
问题:
1.消费者行为理论基础的基本假定之一是随着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你认为 这个假定合理吗?它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发展和结论中有什么作用? 2. 什么是收入效应?什么是替代效应?两者变化的方向相同还是不同? 3. 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含义是什么? 4.设某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U
答案:
ww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
1.厂商在生产中达到了技术上的效率并不意味着达到了经济上的效率。技术效率强调的是生产既定产
出的投入最小;而经济效率强调的是生产既定产出的成本最小;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2. 对于生产者而言, 在生产的经济区域内能够实现既定成本下的产出最大或者既定产出下的成本最小,
aw .c
总效应与价 格的关系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需求曲线的形状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上方倾斜
后 答
案 网
om
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得到这些收入的期望值,再计算出效用,这就称为期望效用。在无风险情况下,人 们追求效用最大化;同理,在有风险的情况下,人们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 4.消费者最大化效用:max U
厉以宁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问题: 1.什么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2.讨论弹性有何意义? 3.假定某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估计该市住房需求曲线是 Q
d
= 100 − 5 P ,其中数量单位是万套,价
格代表月租,用百元表示。房管部门注意到,该市较低价格下的较高房屋需求量,将会吸引其他城市的居
案 网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住房管理部门实行租金管制, 把每套住房的月租限制在最高为 100 元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abd88b3a6bd97f192279e9f6.png)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问题:
1.什么是交易的一般均衡?什么是生产的一般均衡?达到交易和生产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帕累托效率?为什么说在不存在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情况下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3.什么是社会福利函数?它是否具有同个人效用函数同样好的性状?
4.张某有8瓶汽水与2块面包,李某有2瓶汽水与4块面包。
张某用汽水替代面包的边际替代率为3,李某用汽水替代面包的边际替代率为1。
请问商品在张、李二人之间的这种分配方式是否符合帕累托效率?如果不符合帕累托效率,如果通过交易达到帕累托效率?
5.某国用资本K与劳动L两种资源生产X、Y 两种产品,两种产品按照固定的贸易条件进行交易。
在均衡的条件下,生产一单位X商品需要6单位劳动与4单位资本,而生产一单位Y商品需要2单位劳动与2单位资本。
假设该国共拥有50单位的劳动与40单位的资本。
(1)如果该国的资源已经充分利用,且国内消费者消费相同数量的X 商品与Y商品,那么该国应该出口X商品还是Y商品?
(2)如果该国拥有50单位的劳动与60单位的资本,均衡的特征是什么?该国应如何安排生产与贸易?
答案:
1.交易的一般均衡是指当社会生产状况既定、收入分配状况既定(生产要素禀赋既定)条件下,通过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况。
生产的一般均衡是指在技术与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社会对于资源的配置使得产量达到最大的状况。
生产与交易同时达到均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使得某些人状况变好的变化都会使得另一些人的状况变坏。
我们知道一般均衡状况下得到的均衡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而在没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竞争市场上,一般均衡总是能够达到的,所以没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竞争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3.社会福利函数是用于描述整个社会福利状况的,它建立在个人的偏好基础之上,但又不同于个人的偏好函数,不同的经济学家对社会福利的见解不同,所使用的社会福利函数也不同。
社会福利函数无法具有与个人效用函数同样好的性状,因为没有统一看法。
4.张李二人汽水替代面包的边际替代率不同,所以这种分配方式不符合帕累托效率。
张李可以交易,因为张汽水替代面包的边际替代率高于李,所以张可以通过用面包交易李的汽水,使自己汽水替代面包的边际替代率降低,同时使李汽水替代面包的边际替代率提高,直至两方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交易完成,而且达到帕累托效率。
5.(1)设均衡时,该国生产x q 单位X 商品,生产y q 单位Y 商品,因为资源充分利用,所以5026=⨯+⨯y x q q ,4024=⨯+⨯y x q q ,解得:5=x q ,10=y q ,又国内消费者消费相同数量的X 和Y ,所以应该出口Y 商品5单位。
(2)如果该国拥有50单位劳动和60单位资本,由5026=⨯+⨯y x q q ,6024=⨯+⨯y x q q ,解得:5-=x q 无意义,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信息,应该尽量减少X 商品的生产,所以我们取0=x q ,25=y q ,贸易情况是:进口X 商品,出口Y 商品,剩余的10单位资本投资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