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能量代谢药物评价
心肌能量代谢治疗进展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
万爽力作用机理
通过抑制3-酮酰辅酶A硫解酶(3KAT)活性,部分抑制游离脂肪酸氧化,减少了NADH2的生成,减低了NADH2对丙酮酸脱氢酶的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促进葡萄糖氧化,使心脏代谢转向高效的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ATP,这一能量底物改变使心脏ATP生产效率增加
Banani El , et al. Cardiovasc Res. 2000;47:637-639.
CABG
Febiani et al 1992 Vedrinne et al 1996 Tunerir et al 1999 Iskesen et al 2006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Szwed et al (TRIMPOL I)1999 Fragasso et al 2003 Rosano et al 2003 Padial et al 2005
临床应用-1 万爽力治疗稳定性心绞痛
PCI+优化药物治疗 心绞痛控制不理想 COURAGE研究:n=2287,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接受PCI+最佳药物治疗或单用最佳药物治疗,随访4.6年 SYNTAX研究:n=1800,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予PCI或CABG治疗
左心功能不全
Lu et al 1998 Belardinelli et al 2001 Vitale 2004 朱文玲等2005 Fragasso et al 2006
PTCA
Kober et al 1993 Birand et al 1997 Steg et al 2001 Polonski et al 2002
老年冠心病
Rosano et al 2003 Kolbel et al (TIGER) 2003 Vitale et al 2004
【指南】慢性HFrEF药物治疗,一文总结!
慢性HFrEF治疗目标是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预防或逆转心脏重构,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
一般性治疗包括去除心衰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
限钠(<3><2><130><2>心衰患者宜低脂饮食,吸烟患者应戒烟,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
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心脏恶病质)者,应给予营养支持。
失代偿期需卧床休息,多做被动运动以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情况改善后在不引起症状的情况下,应鼓励进行运动训练或规律的体力活动。
药物治疗一. 利尿剂利尿剂消除水钠潴留,有效缓解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及水肿,改善运动耐量。
恰当使用利尿剂是心衰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1. 适应证有液体潴留证据的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IC)。
2. 禁忌证(1)从无液体潴留的症状及体征;(2)痛风是噻嗪类利尿剂的禁忌证;(3)已知对某种利尿剂过敏或者存在不良反应。
(4)托伐普坦禁忌证: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口渴不敏感或对口渴不能正常反应;与细胞色素P4503A4强效抑制剂(依曲康唑、克拉霉素等)合用;无尿。
3. 应用方法根据患者淤血症状和体征、血压及肾功能选择起始剂量,具体用法见下表。
根据患者对利尿剂的反应调整剂量,体重每天减轻0.5~1.0 kg为宜。
一旦症状缓解、病情控制,即以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并根据液体潴留的情况随时调整剂量。
每天体重的变化是最可靠的监测指标。
可教会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症状、水肿、体重变化)调整剂量。
利尿剂开始应用或增加剂量1~2周后,应复查血钾和肾功能。
有明显液体潴留的患者,首选襻利尿剂,最常用呋噻米,呋噻米的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
托拉塞米、布美他尼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
噻嗪类利尿剂仅适用于有轻度液体潴留、伴有高血压且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
托伐普坦对顽固性水肿或低钠血症者疗效更显著,推荐用于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患者(IIaB )。
4. 不良反应(1)电解质丢失利尿剂导致的低钾、低镁血症是心衰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最新心肌代谢与心力衰竭柯元南PPT课件
严重心衰时,心肌ATP水平可能下降30-40%; 磷酸肌酸(CP)水平和总肌酸水平可下降30-70%; 肌酸转运体功能下调; 高能磷酸化合物减少和肌酸激酶系统活性降低,可导致转运至肌原纤维的能量减少,最终导致心肌收缩储备降低。
心衰治疗的新思路
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可能是心衰治疗的新思路: (1)适当抑制比较耗氧的FFA的氧化,增加葡萄糖氧化,提高心肌能量供应的效率,最终达到改善心肌对底物的利用,改善心脏的功能; (2)改善心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 (3)改善线粒体内电子转移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增加ATP合成; (4)提供外源性磷酸肌酸,或醣酵解底物; (5)提供外源性高能磷酸盐。
其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1)
雷诺嗪:抑制FFA的β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 Etmoxir:抑制肉碱丙酰转移酶(CPT1)。 Methylpalmoxira:抑制CPT1。
其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2)
左卡尼丁:主要用于扩张性心肌病。 左卡尼丁是脂肪酸代谢必需的辅助因子,可将堆积的乙酰辅酶A转入线粒体,促进心肌内由无氧酵解为主重新回到以脂肪酸氧化为主,使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恢复正常。 同时左卡尼丁可减少FFA、长链脂酰L-卡尼丁等有害物质在心肌细胞内堆积,预防和减轻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水平
***
-67%
***
***
***
***P<0.01
急性口服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减少PCI术中 缺血心肌损伤
P CI
曲美他嗪对于CABG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Iskesen I et al. Heart Surg Forum. 2009;12(3):E175-179.
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CABG手术中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曲美他嗪药物干预已成为CABG手术前的必要措施之一。
螺内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螺内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胡丽君【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曲美他治疗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疗效及其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联合曲美他嗪20 mg tid 服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D)、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结构功能指标及BNP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D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BN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及LVEDD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LVESV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螺内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同时改善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及远期预后,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8(031)008【总页数】3页(P131-133)【关键词】螺内酯;曲美他嗪;心力衰竭;远期预后【作者】胡丽君【作者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德阳 6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不同病因引起器质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
在常规标准化抗心衰药物(ACEI/ARB和β-blocker)治疗下,尽管对CHF的治疗方法不断进展,CHF仍是全球死亡的主因[1]。
螺内酯是广泛使用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RAAS系统激活,拮抗醛固酮对机体产生的保钠保水排钾的利尿作用起到治疗心衰的作用。
曲美他嗪通过减少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氧化、进而增加ATP生成的抗缺血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华养生保健CHINESE HEALTH CARE第39卷第5期2021 年 5 月例,不良反应率5.71%。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063,,=0.802)。
3 讨论曲美他嗪在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方面效果理想,这种药物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
曲美他嗪能将心肌缺氧状态下的心肌能量代谢从脂肪酸的氧化转变为葡萄糖 的酵解,能产生更多的能量,能让患者的心肌细胞在缺氧状态 下保持正常的代谢,避免心肌受损。
该机制作用可以明显减少脂肪酸的氧化,减少心肌受到氧自由基、乳酸等的影响,减轻细胞的酸中毒,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使得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 得到提高。
美托洛尔则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结合B 1受体具有阻断作用,其抗心衰效果良好|6]。
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能结合速效与长效的优势,取得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病例患者增加曲美他嗪治疗后,患者的改善率更高,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更 明显,实验室检测也证实这一观点,说明该治疗方法能比常规 治疗方法更加有效地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其能够减 轻患者的心肌损伤,延缓心肌重塑。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说明该疗法的安全性良好,不会造成不良反应风险增 加。
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与相关研究|7]的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该病患者增加曲美他嗪,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提 高心功能的效果,减轻心肌损伤,延缓心肌重塑,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 郑壮勋,郑成芳,陈壮荣.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3):1786-1789.[2] 王柳,郑颖,林德洪,等.美托洛尔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 ]冲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5):2175-2177.⑶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冠心病合理用 药指南(第2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6):1-130.[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人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 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5] 马立永.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对比[J ].中国病案,2018,19(9):96-99.⑹杨伟宁.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6):122-124.[7]李勇,肖建强,李文华,等.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 2):115-117.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李建飞1王智勇1宋明哲1任喜君2*(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心血管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10010;2.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10020)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旨在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 据。
曲美他嗪:营养心肌,让心脏更强健
专家评药编辑/朱玲萃******************指导专家: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寇 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 方 健整 理:朱玲萃曲美他嗪:营养心肌,让心脏更强健作为一种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曲美他嗪通过调节心肌代谢底物,抑制脂肪酸的代谢途径,促进葡萄糖有氧氧化,从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及心肌缺血,加强心脏功能,具有抗氧化、抗凋亡等多种细胞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有别于传统抗心肌缺血药物,不影响冠状动脉血流、心率和血压,不减弱心肌收缩,较少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可用于传统抗心肌缺血药物不耐受的患者,还被认为可用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心绞痛。
实际上,营养心肌的药物还有很多,如辅酶Q10、左卡尼汀等也是改善心肌代谢的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
心脏是机体能量需求和消耗最多的器官,一旦心肌代谢和能量供应出现障碍,就会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因此,“营养心肌”成为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由此,曲美他嗪应运而生。
专家评药2014年11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在5月17日尿检中被查出使用违禁药物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遭禁赛3个月等处罚。
该事件引发众多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热议。
原来在体育界,曲美他嗪是一种兴奋剂,大剂量使用能起到提高运动表现作用。
因其潜在的增加运动能力的作用,有被滥用的可能,2014年1月被列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禁用清单”,属于赛内禁用药物。
物,另有一类心肌细胞能量药物如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等。
辅酶Q10直接参与氧化磷酸化及能量的生成,并具有抗氧自由基及膜稳定作用。
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或慢性心衰的辅助治疗。
辅酶Ql0还可显著降低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心脏及肝的毒性。
此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辅酶Q10的体内合成,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推荐每日补充一定量的辅酶Q10。
左卡尼汀又称左旋肉毒碱,属维生素类生理活性物质,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必需的体内天然物质。
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检测指标
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检测指标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是一种用于研究细胞代谢能力的仪器,可以测量细胞内氧气消耗和酸性代谢产物产生情况,从而评价细胞的代谢情况。
在癌症、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的研究中,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已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检测指标。
1. 氧耗率(OCR)氧耗率是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反映的是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的功能状况。
当线粒体的功能受损时,氧耗率通常会下降。
而在一些代谢异常的疾病中,如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氧耗率会升高。
因此,氧耗率的测量可以提供许多疾病的相关信息。
2. 酸性代谢产物产生率(ECAR)酸性代谢产物产生率是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另一个基本的指标。
它反映的是细胞的糖酵解过程中,由于乳酸的产生而导致的酸化程度。
ECAR和OCR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指标,但在代谢通路受到调节时,ECAR和OCR相互影响。
例如,当细胞从呼吸状态转变为糖酵解状态时,ECAR会升高,而OCR则会下降。
因此,ECAR对研究细胞代谢的调节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细胞质色素c释放细胞质色素c是线粒体呼吸链中的一个分子,其在线粒体不足以提供足够的ATP时会释放到细胞质内,参与细胞凋亡的过程。
因此,测量细胞质色素c释放的水平可以判断细胞的凋亡状态。
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可以测量细胞质色素c释放的水平,从而用作判断细胞凋亡的一个指标。
4. 能量变化量(ATP)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可以测量细胞的ATP水平。
ATP水平常常被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影响。
例如,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可以评估药物对心肌细胞ATP水平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评价药效。
综上所述,海马细胞能量代谢仪可以提供细胞代谢情况的多种指标,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探究代谢异常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评价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identify specific molecular targets to develop more precise and effective 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 drugs.
2
Combination Therapy
心力衰竭治疗
这些药物有望成为心力衰竭 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 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存的新途 径。
冠心病预防
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这 些药物可能有助于减少冠心 病发作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
运动耐力提高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应用可 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耐力和体 能表现,为竞技体育领域带 来突破。
总结和展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评价和应用正在取得巨大进展,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开辟 了新的方向。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索心肌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更加精 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评价
心脏能量代谢的重要性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作用机制
1 提高能量供应
通过促进血流和氧气输送,药物能够增加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2 优化能量转化
药物能够调节细胞内能量代谢通路,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利用效率。
3 保护心肌功能
一些药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
现有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评价方法
Advancements in genomics and biomarker identification will enable tailored treatment approache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对患者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对患者BNP 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熊子武(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对心功能指标及脑利钠肽(BNP )水平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法分成2组,对照组46例患者予以常规疗法,研究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
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浆BNP 水平、心功能变化。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LVEF 增高,LVEDd 、LVESd 、BNP 降低,且研究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曲美他嗪心功能BNP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13-1832-03DOI :10.19435/j.1672-1721.2021.13.025缺血性心肌病(ICM )主要指的是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出现弥散性或局限性纤维化改变,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心脏出现僵硬或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表现,最终形成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后会出现心力衰竭,早期呈现缓慢发展的特点,但心力衰竭会加快病情进展,极大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危及生命安全[1]。
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改善冠脉供血,提高心功能。
传统的强心、血管扩张、抗凝等治疗,整体效果有限,并不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所以无法有效降低病死率。
曲美他嗪是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其可对心肌能量代谢进行有效改善,并对心脏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了良好的选择。
本文收集9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曲美他嗪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心肌能量代谢改善药米屈肼
中国新药杂志 2 5 0 年第 1卷第 1期 0 4 1
0 冲,, , , , ,、
二 新药述评 盆
、 . c . 沪 . c c . c
心肌能量代谢改善药米屈脐 ‘
1 能t优化作用[ 米屈脐可减少长链酞基肉 . 2 [ 4 1
毒碱的堆积 , 从而可抑制肉毒碱依赖的脂肪酸氧化, 使缺氧心肌的能量代谢从脂肪酸氧化转化为更有利 的葡萄糖氧化 , 即促使糖酵解途径的厌氧性氧化, 故 本品具有抗缺氧效用和心脏保护活性。另外, 米屈 腆还能抑制肉毒碱乙酞转移酶, 因此可提高线粒体 内各种代谢途径对乙酞 CA的利用率, o 防止 A P T和 AP D 浓度 的下降、 以及 防止异丙 肾上腺 素引起 的 AP M 堆积与能量的降低 , 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亦称为细胞抗缺血药 (eu r is ei Cll at c mt la n- h i 区别,
an gt e) 米屈脱 ( l o t 又称 T P M T8 )是一种 ir a , md ne H , - E 8 新型心脏保护药, 是卡尼汀的结构类似物 , 化学名为 3(,, 三甲基联氨) - 22 2 一 丙酸盐二水合物, 化学结构
[br t ira 一 ,,-mtldzi ) ria d dt ia y o Mlo t 3 222reyyanm ppne ya ]s e te Asa ] dne[ ( tc t hh riu oo t e re i h n p f w
crorete n, h h eo t cra f co drg hma m dli m o ra ee y a i o cv aet w i a lre a i u tn i i e i b ou tg c d l r dp t i g c m ia s d c i un s n c y an y a i n g m t os Tippr oue t pa a dnmc, hra k ec,h cn a ei c ad e e blm. h ae ir cd hr c ya i pa c i ts t li l c y s t a i s n d t h e m o s m oni e c f a n a y i f f
曲美他嗪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作用的研究
Jn 1 ,o1, o1 ue 0 2V 10 N . 2 . 6
曲美他 嗪改善心肌细胞 代谢作用 的研究
唐 水陵
( 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 院附属 医院,湖南 永州 4 5 0 ) 2 0 0
【 要】 目的 研 究曲 美他嗪 对 于改善 心肌细 胞代谢 的作 用 。方法 将 本院 收治 的 7 例 稳 定型 心绞痛 患者 随机 均分对 照 组与研 究组,对 照组 摘 8
采取 常规 用药治疗 ,研 究组在对 照 组的基 础上 加 用曲 美他 嗪 ,对 比 两组 临床 疗 效及心 电图改善 情 况。结果 研 究组显 效率 为 6 .7 6 %,显著 6
高于对 照组 3 . % 的显 效率 ,P < 0 1 5O 9 . ;研 究组总 有效 率 为 9_1 ;对 照 组总有 效率 为 7 . %,两者 相比 具有 明显 差异 , < 0O ;研 0 2 % 3 43 6 P . 5
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患者进行治疗和疗 效观察 ,发现效果 较为令人满
意 ,现报道如 下。
现轻微的恶心腹 胀、乏力等症状 ,全部病例均完成疗程 ,无 因不 良反 应而终止治疗者 。停 药后上述症状 几天 内自行缓解 。观察组总有效 率
1资料 与方 法 1 1一般 资料 选择20 年6 09 月至2 1年6 0 月我院收治7例 患者 ,均为消 化性溃疡 1 0
2 例 ,年龄在2 至6岁上 下 ,平均为4 . ,这 些患者 的消化 性溃疡 5 1 7 1岁 5
的病程 在3 月至2年 不等 ,平均7 年 ,病程较 长 ,在这些 溃疡患者 个 5 . 2
中 ,有 胃溃疡3 N ,十二指 溃疡 3例 ,在人 院后检查 发现这些患者在 1 9 胃镜检查 前2 内服未 用过抑酸剂 、胃黏膜保护 剂、抗H 药物。排 除 周 P 食 管疾病 、十二 指肠炎症和 溃疡 ,消化道大 出血 和幽门梗阻 、穿 孔等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王红雷,朱源生(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淮安,223200) 关键词:心力衰竭;曲美他嗪;左心重构 中图分类号:R 5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Ο2353(2008)06Ο0072Ο01 曲美他嗪作为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较普遍认同。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型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缺血性心衰患者,按N YH A 心功能分级标准,均为Ш~Ⅳ级(EF <40%)。
其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心肌梗死患者病程在3个月以上所有入选患者均无瓣膜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阻塞性肺疾病、肝肾功能异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HR <50次/mi n)、严重低血压(收缩压<85mm Hg )。
1.2 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7.66±5.82)岁,平均收缩压(126±9.23)m mHg ,平均舒张压(77.66±8.82)mmHg ;治疗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56±6.36)岁,平均收缩压(124±10.54)mmHg ,平均舒张压(76.59±9.36)mm Hg 。
2组年龄、性别、心率及血压等参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常规治疗,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万爽力20mg/片,法国施维雅药厂)20mg ,口服3次/d ,服用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入选后测血压、心率1次/周,每次检查时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后监测肝肾功能,患者服曲美他嗪,治疗前及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①左室射血分数(LVEF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采用S i npson 法计算EF %反映左室收缩功能;②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 VEDD);③左房内径(LAD )。
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术语
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术语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主要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疾病诊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城乡、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等。
例如:感冒、发烧、外伤等基本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传染病和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心梗、血栓等危急重症的急救等。
开设课程: 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等。
一、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形态的基础医学学科,主要包括总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神经解剖学、功能解剖学等分支。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人体解剖学所涉及的部分术语:术语术语术语术语术语细胞 (Cell)组织 (Tissue)器官 (Organ)系统 (System)部位 (Region)骨骼 (Skeleton)骨 (Bone)关节 (Joint)韧带 (Ligament)软骨 (Cartilage)肌肉 (Muscle)肌纤维 (Muscle Fiber)肌腱 (Tendon)筋膜 (Fascia)肌肉收缩 (Muscle Contraction)血管 (Vessel)动脉 (Artery)静脉 (Vein)毛细血管(Capillary)淋巴管 (LymphaticVessel)心脏 (Heart)心房 (Atrium)心室 (Ventricle)心瓣膜 (HeartValve)心律失常(Arrhythmia)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鼻腔 (Nasal Cavity)咽喉 (Pharynx andLarynx)气管 (Trachea)支气管 (Bronchus)肺 (Lung)肺叶 (Lobe of Lung)肺泡 (Alveolus)胸腔 (ThoracicCavity)胸膜 (Pleura)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口腔 (Oral Cavity)牙齿 (Tooth)咀嚼肌(MasticatoryMuscle)唾液腺 (SalivaryGland)食管 (Esophagus)胃 (Stomach)小肠 (Small Intestine)大肠 (LargeIntestine)肝脏 (Liver)胆囊和胆管系统(Gallbladder and Biliary System)胰腺(Pancreas)腹腔(AbdominalCavity)腹膜(Peritoneum)脾(Spleen)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肾(Kidney)输尿管(Ureter)膀胱(Bladder)尿道(Urethra)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性别染色体(SexChromosome)性腺(Gonad)性激素(SexHormone)性征(SexualCharacteristic)阴茎(Penis)阴囊(Scrotum)睾丸(Testis)附睾(Epididymis)输精管(Vas Deferens)前列腺(Prostate)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 Gland)精囊(SeminalVesicle)精液(Semen)勃起(Erection)阴道(Vagina)子宫(Uterus)卵巢(Ovary)输卵管(FallopianTube)卵子(Ovum)月经(Menstruation)排卵(Ovulation)受精(Fertilization)着床(Implantation)胎盘(Placenta)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激素(Hormone)反馈机制(FeedbackMechanism)垂体(PituitaryGland)松果体(PinealGland)甲状腺(Thyroid Gland)副甲状腺(ParathyroidGland)胰岛(Islet ofLangerhans)肾上腺(AdrenalGland)性腺(Gonad)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神经元(Neuron)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神经纤维(NerveFiber)神经髓鞘(MyelinSheath)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System)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System)脑(Brain)脊髓(Spinal Cord)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大脑半球(CerebralHemisphere)脑干(Brainstem)小脑(Cerebellum)脑室(Ventricle)感觉器官(SensoryOrgan)视觉(Vision)听觉(Hearing)嗅觉(Olfaction)味觉(Gustation)触觉(Touch)眼(Eye)耳(Ear)鼻(Nose)舌(Tongue)角膜(Cornea)晶状体(Lens)视网膜(Retina)视神经(OpticNerve)眼肌(Eye Muscle)外耳(External Ear)中耳(Middle Ear)内耳(Inner Ear)鼓膜(TympanicMembrane)前庭(Vestibule)耳蜗(Cochlea)半规管(SemicircularCanal)听小骨(AuditoryOssicle)听神经(AuditoryNerve)平衡感(BalanceSense)二、生理学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命体的功能和活动规律的基础医学学科,主要包括细胞生理学、组织器官生理学、系统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发育生理学、环境生理学等分支。
心肌能量代谢治疗心血管病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通过药物或机械方法,改变血流动力学, 氧耗, 供氧
血液动力学药物 对心绞痛控制不够理想
65%以上的患者联用至少2种血流动力学药物
仍然
• 90%的患者存在劳力型心绞痛1 • 47%的患者存在自发型心绞痛 • 34%的患者存在情绪激动诱发的心绞痛
Pepine CJ. Abrams J, Marks R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ontemporary population with angina pectoris. TIDES Investigators. J Am Coll Cardiol. 1994;74:226–231.
血液动力学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局限性
血液动力学药物治疗心绞痛的机理仅着眼于扩张冠状动脉 和降低心肌耗氧量
狭窄的冠状动脉进一步扩张的余地有限 心肌耗氧量的降低有一定限度,因为心脏必须维持足
够的作功才能保证生命
欧洲心脏病学会
稳定性 代谢类药物:曲美他嗪 曲美他嗪是唯一指出的代谢类药物
联用万爽力® ,累加疗效显著 万爽力® +CCB > 安慰剂+CCB
试验设计: 4周随机双盲研究,比较万爽力®+地尔硫卓与安慰剂+地尔硫卓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
作用,病例数150名。
结果:万爽力®+地尔硫卓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大于安慰剂+地尔硫卓治疗组,万爽力® +地尔硫卓治
疗组ST段下移1mm的时间显著增加(P<0.01),心绞痛发作显著减少(P<0.02)。
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17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ST
500
段 压 低 1 400
411.8 389
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1例临床疗效观察
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1例临床疗效观察高德民摘要 目的 观察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表竭(CHF)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CHF患者82例。
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
对照组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药物基础之上静脉滴注左卡尼丁(哈尔滨松鹤制药)2.0g/d,连续2周。
观察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组心衰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卡尼丁是治疗CHF的一种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表竭;左卡尼丁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9564(2013)01-0039-02DOI编码 10.11723/mtgyyx 1007-9564 201301019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事件链的下游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最后战场,常危及生命,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
其中以慢性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heart failure,CHF)最为常见,而且当今心力衰竭的治疗大多数临床试验证据均来自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指由任何结构性或功能性的显著异常所引起的、影响心室灌注或搏血能力的临床综合征[1],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CHF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尽管在过去的20余年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使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的预后仍很差,一年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2]。
左卡尼丁是一种新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它通过促进糖氧化、调节糖、脂肪酸氧化的平衡,减少缺血期长链脂酰肉碱的堆积对心肌的毒性作用等使心肌能量代谢优化,从而改善心脏舒缩功能。
本文通过对82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加用左卡尼丁组取得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曲美他嗪片
酸中毒,Ca
2+
,Na+过载
心肌耗能增加,心肌损伤
心肌收缩
在产生同等量ATP的条件下 FFA耗氧多于葡萄糖
临床应用关研究
万爽力 单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TEMS (曲美他嗪欧洲多中心研究 ) Detry J.M. et al,1994 Dalla-Volta S. et al, 1990
®
万爽力 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Michaelides.A.P.et al,1997 TRIMPOL I/II Szwed.H et al,2000 曲美他嗪中国多中心临床研究,2000
够的作功才能保证生命
缺氧状态下代谢途径的变化
正常情况
游离脂肪 酸氧化
游离脂肪 酸氧化
低氧状况
葡萄糖有 氧氧化
无氧糖 酵解
葡萄糖有 氧氧化
无氧糖 酵解
代谢途径
葡萄糖有氧氧化 游离脂肪酸氧化 无氧糖酵解
正常情 况 20-50% 50-75% 5-10%
低氧状 况 2-5% 80-90% 5-10%
糖酵解与葡萄糖有氧氧化失耦联
Trimetazidine
Rosano G et al. Am J Cardiol 2005
万爽力对580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 抗心绞痛和抗缺血疗效
治疗
心肌能量代谢治疗已成为多种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
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比较
细 胞 膜 ATP CK 细胞质 葡萄糖 线粒体膜
FDP
肌酸
(Lohmann逆向反应)
肌酸
)
线粒体
PFK
左卡尼丁
(Lohmann正向反应
ATP
丙酮酸
有氧氧化
国内外研究证实外源补充磷酸肌酸的心脏获益
抑制调控PCr 转换为Cr 的酶(CK), 则ATP 水平快速下降
Einstein. 2014;12(1):126-31
6
PCr/ATP比值降低程度 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60
WISE研究*
y=-18.90Ln(x)+51.17 R2=0.64
心血管事件率*(%)ຫໍສະໝຸດ 50 40 30 20 10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不论PCr 减低,是原因还是结果,均表示一个不利的预示信号 PCr/ATP比值下降,是扩张性心肌病、其他心脏病死亡的预测因子
扩张性心肌病病人39人,健康对照30人,其中扩心组按照CrP/ATP分为:
CrP/ATP>1.6组,n=19人;CrP/ATP<1.6组,n=20人。随访1500天(4年)。结果:CrP/ATP<1.6组死亡8 人,均为心血管事件;CrP/ATP>1.6组死亡2人(总死亡率11%),其中1名死于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率(%)
总死亡率(%)
Neubauer S, Horn M, Cramer M, et al. Myocardial phosphocreatine-to-ATP ratio i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Circulation. 1997 :96:2190-2196.
* 心血管事件指死亡、心 肌梗死、充血性心衰、不 稳定性心绞痛入院,脑卒 中
0
<-30 -30~25 -25~20 -15~10 -10~5 -5~0 0~5 5~10 10~15 >20
能量储备(PCr/ATP)变化比例(%)
曲美他嗪治疗50例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价
曲美他嗪治疗50例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价发表时间:2016-05-26T14:43:57.0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作者:张学文[导读] 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卫生院山东宁阳 271409)稳定性心绞痛在临床较为常见,尤其是老年人多发。
药物治疗是稳定性心绞痛目前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
张学文(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卫生院山东宁阳 271409)【摘要】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就诊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小板抑制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曲美他嗪治疗。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并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好转率为92.0%,对照组好转率为7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运动障碍,不良反应率为8.0%,对照组出现1例肌肉疼痛,不良反应率为4.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应谨慎药物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曲美他嗪;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23-02稳定性心绞痛在临床较为常见,尤其是老年人多发。
药物治疗是稳定性心绞痛目前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
根据心绞痛的发病原因,主要采用抗缺血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短效和长效硝酸酯类以及钙通道阻滞剂(CCB)进行治疗,达到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心率和动脉血压的作用[1]。
有临床研究显示[2],心肌缺血和患者的代谢功能异常有关,因此临床采用能提升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的尝试。
缺血性心脏病的能量代谢治疗
调节酶活性
抑制脂肪酸氧化 (3-kAT)
3-酮酰辅酶A硫解酶
调节葡萄糖代谢 (PHD)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优化线粒体能量代谢 保护心肌细胞
编辑课件
万爽力(曲美他嗪): 独特的代谢作用机制
Kantor PF, Lucien A, Kozak R, Lopaschuk GD. Circulation R编es.辑20课00件;86:580-588.
及住院率的效果。
研究设计:48个月随机开放对照试验,共入组61例严重的缺血性心肌病患
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约为30%),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万 爽力组(n=30)和仅常规治疗组(n=31)。
评估方法:患者在基线及每6个月时评估,项目包括超声心动图、6分钟行
走试验及C反应蛋白。
编N辑ap课ol件i PD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7;50:585-589.
酰基脱氢酶
=
… C-CH2-CO-SCoA O
线粒体
ß-氧化链
… CH=CH-CO-SCoA
烯酰水合酶
3-羟酰基 脱氢酶
… CH-CH2-CO-SCoA
OH
Gary paschuk.Circulation Resea编rc辑h.课件2000;86;580
PDH 曲美他嗪
3KAT
曲美他嗪
Gary paschuk.Circulation Research. 2000;86;580
Napoli PD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7;50:585-589. 编辑课件
万爽力显著改善稳定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的运动耐量、脑钠素与肌钙蛋白T血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8ed 2008 能量饥饿与心肌细胞坏死密切相关
左室重构 能耗增加 心肌牵拉
不良适应 性肥厚
生长因子
细胞外基 质变性
ATP合成 减少
凋亡 能量饥饿 坏死
进行性扩张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8th ed, P558
谢
缺氧:心肌代谢变化
无氧糖酵解 葡萄糖有氧氧化 游离脂肪酸氧化
5-10% 20-50% 50-75%
10-20% 2-5% 80-90%
正常情况
低氧状况
心肌细胞耗能调节机制
冠脉血流
缺氧 心肌能量代谢变化
能量产生 FFA GLU
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
(供能80%)
能量消耗
收缩功能
离子通道功能
心肌缺氧情况下的能量平衡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评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脏能量代谢特点 曲美他嗪 左卡尼汀 磷酸肌酸 辅酶Q10
心脏能量代谢特点
心脏—耗氧最多的器官 心脏每天向全身输送6~8吨血液! 心脏搏动:平均10万次/天 每搏输出量:60-80ml 心脏全天消耗约43kg ATP 每秒消耗1mmol ATP(0.507g) 心脏的能量储备极少,需要通过代谢获得 ATP, 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优化线粒体能量代谢 保护心肌细胞 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参数
曲美他嗪
曲美他嗪
PDH
曲美他嗪
3KAT 曲美他嗪
曲美他嗪: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
Sellier et al 1986 Dalla-Volta et al 1990 Detry et al (TEMS) 1994 Michaelides et al 1997 Szwed et al (TRIMPOL)1997 胡大一等 2000 Ciapponi et al 2006 Lu et al 1998 Belardinelli et al 2001 Vitale 2004 朱文玲等2005 Fragasso et al 2006
安慰剂 n=3433,随访24-48个月
研究设计: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主要终点:复合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因心脏 事件入院、因再发/持续性心绞痛而加药、换 药或药物加量、或进行冠脉血管造影。 研究进程:于2012年9月启动,2013年3月开始 招募患者,预计2017年11月,全部研究结束。 研究意义:ATPCI是第一个大型临床研究,揭示 代谢治疗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长期硬终点的 影响。
J Physiol 584.3(2007).pp.715-726
冠心病发病机制新概念:“太阳系”学说
血管造影
冠脉多普勒血流显像 (Flow-wire)
炎症反应 血管腔内超声 严重冠脉狭窄 血小板和凝血
斑块
CT血管
心肌细胞 缺血
光学相 干断层 成像 内皮功能障 碍 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造影
血流储备 分数
心脏的供能方式:
在正常情况下心肌供氧以有氧氧化为主
葡萄糖Glu 游离脂肪酸FFA
乳酸
lactate
丙酮酸 酮体
bodies
pyruvate
ketone
正常状态下心肌代谢的底物选择
无氧糖酵解 葡萄糖有氧氧化 游离脂肪酸氧化
5-8% 20-50% 50-75%
正常状态的心脏能量代谢
葡萄糖
糖酵解
胞浆
IHD治疗新理念:从“以斑块为中心”到“以心肌细胞为中心”
著名心脏代谢学家Marzilli近期提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太阳系(solar system)”理论,动脉硬化斑块仅是IHD多重病生理过程中的一环,只有 将心肌细胞置于缺血机制中心才能将所有病理过程综合考虑。
降脂
抗血 小板
稳定 斑块
斑块
干预冠脉 狭窄(血 流动力学 药物、血 运重建)
PCr是心脏内可被迅速动用的能源储备
磷酸肌酸钠:分子结构
氨基以正离 子形式存在
羧基以负离 子形式存在
高能N - P键,水 解释放12,000卡 /mol的能量
化学名:N-[亚氨基(膦氨基)甲基]- N-甲基甘氨酸二钠盐四水合物
携带N~P高能磷酸键,能直接生成ATP (PCr+ADP=Cr+ATP)
Kober et al 1993 Birand et al 1997 Steg et al 2001 Polonski et al 2002
Szwed et al (TRIMPOL I)1999 Fragasso et al 2003 Rosano et al 2003 Padial et al 2005
理论上产生同样ATP,葡萄糖氧化与脂肪 酸氧化相比,脂肪酸代谢大约多消耗 10%~15%的氧。可能对缺血心肌会产生 不利影响。
磷酸肌酸(PCr):一种内源性物质
PCr是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中
PCr 12000卡/mol ATP 7300卡/mol ADP 3800 卡/mol
心肌耗能
收缩功能
糖酵解 游离脂肪酸
心脏代谢药物
曲美他嗪
上世纪60年代 流调发现——
高海拔地区居民
处于低氧环境 心肌出现适应性代谢改变
但较一般人群 冠心病发病/死亡 风险更低
心肌优先利 用葡萄糖作 为能量代谢 底物→ 线粒体产能 效率增加
代谢性 心肌 保护
由于该特殊人群与 心肌缺血相似,故 有学者提出代谢性 心肌保护的概念, 即优化能量代谢是 缺血心肌维持正常 功能的保护性因素
曲美他嗪对于非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左卡尼汀
又称左旋肉毒碱 脂肪酸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 氨基酸结构 小分子物质: 162道尔顿 血浆清除半衰期:1小时
CH3 +
CH3━ N OH O CH3
O¯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有利于长链脂肪酸的转运及β-氧化,减少脂 肪酸中介物的堆积,保护心肌细胞。 降低乙酰CoA与CoA的比例,减轻乙酰CoA与 CoA比例升高对丙酮酸脱氢酶的抑制,一定程 度上促进糖代谢,提高底物氧热价。 降低心肌细胞内长链脂酰基CoA的含量,减轻 其对负责ATP与ADP等比例交换的腺核苷酸转位 酶的抑制,促进线粒体内生成的ATP转运至胞 浆。
改善 血供
减轻 氧化应激
心肌 细胞
纠正能量 代谢紊乱
维持内 环境稳 态
联合代谢治疗 全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作用机制
每消耗1个O2分子 葡萄糖 游离脂肪酸
6.3 ATP
4.6 ATP
降低脂肪酸氧化 刺激葡萄糖氧化
抑制脂肪酸氧化 (3-kAT)
3-酮酰辅酶A硫解酶
调节葡萄糖代谢 (PHD)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心肌能量代谢过程
底物利用:游离脂肪酸(FFA)和葡萄糖在线 粒体内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 NADHH和FADH2在线粒体的呼吸链中进行氧化磷 酸化产生ATP。 ATP的转运和利用:收缩,离子运动等
一个葡萄糖分子,分子量180 无氧酵解生成2ATP 生成3个乙酰CoA,有氧氧化,需6个氧分子,产生 36ATP。 一个16C软脂酸,分子量256 氧化1分子,需30个氧分子。共生成个129ATP
指南
《2013ESC稳定性冠心病管理指南》:曲美他 嗪与长效硝酸酯类药等并列为缓解症状的二线 治疗药物。
注意事项
此药不作为心绞痛 发作时的对症治疗用药, 也不适用于不稳定心绞 痛或心肌梗死的初始治 疗。此药不应用于入院 前或入院后最初几天的 治疗。心绞痛发作时, 对冠状动脉病况应重新 评估,并考虑治疗的调 整(药物治疗和可能的 血运重建)
Rosano et al 2003 Kolbel et al (TIGER) 2003 Vitale et al 2004
老年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缺血性心肌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
Di Napoli et al 2005 El-Kady et al 2005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PTCA
CABG
Febiani et al 1992 Vedrinne et al 1996 Tunerir et al 1999 Iskesen et al 2006
葡萄糖:每一个O2产生6ATP。
脂肪酸:每一个O2产生4.3ATP。
等分子脂肪酸氧化比葡萄糖氧化多消耗11% 的氧,在消耗等量氧的情况下,葡萄糖氧化比 脂肪酸氧化生成更多的ATP。
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
轻度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无明显变化。
中度缺血时,无氧糖酵解加速,FFA氧化增强, 重度缺血时FFA及葡萄糖代谢均受抑制。 FFA氧化增强会加重心肌缺氧,细胞内酸中毒 并导致细胞凋亡。
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减少心绞痛发作
延长至ST段压低1mm的时间
万爽力更佳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
ATPCI研究:将揭示曲美他嗪对SCAD患者长 期预后的影响
曲美他嗪 35mg bid,n=3433
103000例PCI术后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中国入选900例)
随机
曲美他嗪 70mg bid ,n=34333
磷酸肌酸:直接供能
细胞质 细 胞 膜 ATP CK ADP 线粒体膜
线粒体
葡萄糖
肌酸
(Lohmann逆向反应)
肌酸
(Lohmann正向反应)
ATP CK ADP 有氧氧化
丙酮酸
无 氧 酵 解
磷酸肌酸
磷酸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