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范文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范文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范文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
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教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份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范文,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一部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忆,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和变革,了解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历史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历史责任,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第二部分: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思维是指通过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
历史思维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对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文献的评价和判断。
通过培养历史思维,学生可以学会思考问题的多维度和多角度,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场景。
第四部分: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同时,还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相关的历史题材,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历史应用能力。
第五部分:历史教学的评价与反思历史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和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有效性,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课程纲要word精品文档22页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单元《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五单元《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六单元《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七单元《课程纲要》
大隗一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八单元《课程纲要》
第 21 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纲要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学校:郑州市高山镇第一初级中学编写人:王喜娥王凤梅授课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时间:2015年8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郑州市高山镇第一初级中学学科名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人教版世界历史授课教师王喜娥王凤梅授课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一、目标解读: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道德课堂”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充分运用各种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使用多种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思考等,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如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打下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课堂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通过学习,了解世界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史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4、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漫长过程,体会到政治改革、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了解认识社会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科学进步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化有了初步的理解。
本学期的教材属于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范畴,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而且外国的人名和地名读起来比较拗口,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理解和体验,以提高学习效果。
世界历史八个单元的教学应紧扣主题,逐步展开,层层递进,让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事件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评估一、教学目的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时间安排1.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世界史在初中三年级开设,每周均为2课时。
初中历史教材教学大纲
初中历史教材教学大纲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材内容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最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古代史- 现代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将能够:1. 掌握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2. 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历史意识。
3.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5. 发展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 实践:组织实地考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教学评估教师应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 课堂测试:通过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每个单元的掌握情况。
- 项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与历史相关的研究项目或写作任务。
- 口头报告:要求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估。
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使用以下资源辅助教学:- 教科书和教辅材料:包括最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和相关辅助教材。
-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图表、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 图书馆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资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安排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本教学大纲的指导,制定每个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应兼顾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生研究的可行性。
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确保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学资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 目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二、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三、教材的安排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五、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历史的几点说明中国古代历史内容要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几点说明中国近代历史内容要点中国现代历史内容要点世界历史的几点说明世界历史内容要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
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学好历史有利于学好其他学科。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一)初中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历史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历史教学要阐明历史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之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之教学内容比较作者:李文沛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21世纪新课标以来第一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比较作了探究,旨在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96-01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向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国际间的竞争压力;世界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浪潮和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革新。
作为20世纪最后一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21世纪新课标以来第一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它们有着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通过对它们的比较,探究其变化,总结其经验,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1 内容结构的比较《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结构为: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要点、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要点、世界史教学内容概述、世界史教学内容要点。
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结构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
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课程标准》“在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在中古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世界古代史中确定了5个主题,在世界近代史中确定了8个主题,在世界现代史中确定了8个主题”[1],这些主题分为“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等方面。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要求(最新完整版)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要求(最新完整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1.课程性质:强调历史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国家的发展做准备。
2.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历史”,倡导研究性学习,并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4.内容标准:涵盖了通史、地理、人物、事件、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并按照历史时期和专题进行组织。
5.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下册抱歉,我无法找到“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下册”这个词汇,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以便我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回答。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方法:1.理解基本史实,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
2.掌握重要的历史线索,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3.关注重要历史人物,了解其生平事迹。
4.重视重要的历史事件,理解其来龙去脉和意义影响。
5.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弘扬民族精神。
6.关注现实问题,探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7.注重中外历史的比较,培养全球视野。
8.运用历史材料,进行探究式学习。
9.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展历史学习渠道。
10.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普通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普通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
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地研究中国和世界的文明演进,探讨与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科学的研究,为现实服务,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完成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现行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
现行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1. 前言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为了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了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2. 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具体目标包括:- 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 理解历史事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科学安排。
主要内容包括:3.1 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与封建王朝- 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成就3.2 世界古代史- 早期文明与河流流域文明-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 的传播与发展- 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3.3 近代史- 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抵抗- 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世界两次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4.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与示范- 互动讨论与小组合作- 观察与实践- 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既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也要考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 课堂表现评价- 作业与考试评价- 课后研究和报告评价- 项目与实践评价6. 教材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本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和多媒体资源。
7. 教学环境和资源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室设施、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设备等。
8. 教师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9. 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家庭和社会对于学生的历史研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生的历史研究活动。
10. 教学大纲的实施与调整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本教学大纲的具体方案,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历史课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历史课教学大纲
(试用)
一、课程目标: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认知和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古代历史
- 夏、商、周历史
- 秦、汉、三国历史
- 隋、唐、宋、元、明、清历史
2.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 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3. 世界古代文明
- 埃及文明
- 印度河流域文明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古希腊罗马文明
- 古印度文明
- 古埃及文明
4. 世界近现代史
- 文艺复兴
- 工业革命
-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冷战和后冷战时期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问答、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
四、评估方式:
对学生的评估包括平时表现、课堂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
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历史文献、多媒体资料和实地考察等。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备注:
本教学大纲为试用版本,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可能会有所调整和改进。
总结:
本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和思维能力为目标,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教学方法多样,评估方式全面,教学资源丰富。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将获得历史知识和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下册(精选)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下册(精选)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大纲强调,历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大纲要求,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
4.大纲强调,历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5.大纲要求,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点,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运用。
6.大纲强调,历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7.大纲要求,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8.大纲强调,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9.大纲要求,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规定,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考试教学大纲分析初中历史考试大纲是初中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参考,它包含了初中历史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以及考试形式和分值分布等内容。
以下是初中历史考试大纲的分析:1.历史基础知识:大纲要求初中生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这是历史考试的基础,需要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
2.历史思维能力:大纲要求初中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比较、归纳、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影响。
这是历史考试的重点,需要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3.历史应用能力:大纲要求初中生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二、教学建议三、评价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
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
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课程性质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九年级历史中考教学大纲人教版
十七、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1.蒙古的兴起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3.元朝的社会经济
4.元朝的中外交流
十八、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沈括和郭守敬
2.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可马光与《资治通鉴》
(2)宋词和元曲
(3)绘画
十九、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起了瓦解作用,同时又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中期,中国先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三)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扩X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1883年和1894年,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六)从公元581年到公元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隋、唐两个朝代,在政治上再次大一统,制度有所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都有很大发展。
(七)从公元907年到公元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分立,辽、北宋、西夏、金并存,南宋、金对峙和元朝统一等几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了解的加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1856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鸦片战争激化了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由此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修订的总体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修订的总体说明作者:王宏志来源:《历史教学》2001年第07期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是根据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编写的。
自1992年秋在全国23个省市经过八年试用的基础上,又根据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大纲),以及领导、专家、广大师生的意见,特别是教育部聘请的特级教师的审阅意见,进行了修改。
现将《中国历史》第一册(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的编写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内容,教材体系、结构和课时安排的调整等,分述如下:一、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1立足于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
为此,我们修订历史教科书,不仅要考虑学生应学的历史基础知识,更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
也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继续克服“左”的影响,同时防止自由化观点的影响。
3体现时代精神。
一方面,在教育思想上要体现课程改革要求。
这主要是指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教科书内容的启发性和主动性,以便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科书的内容和要求,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留有足够的自学和思考余地。
另一方面,在学科内容上,要吸取为学术界公认的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
4体现初中特点。
按照2000年初、高中的修订版历史教学大纲,初、高中所学的内容基本史实近似。
为此,在教科书的编写上,注意区分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层次,就十分重要。
初中的教科书要考虑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和心理特征,要注重通过生动的史实和活泼的思考、练习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下册(完整版)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下册(完整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大纲要求如下:1.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概念。
2.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和重要事件。
3.形成对历史的基本认知、观念和看法,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基本历史和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
6.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7.培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8.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基本的史学技能。
9.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对历史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10.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希望以上信息对回答您的问题有帮助。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下册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下册是指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教学大纲(实验)》(以下简称“旧大纲”),以及2017年发布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教学大纲(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新大纲”)的下册部分。
旧大纲的下册部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世界史。
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其中中国现代史包括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和20世纪的中国;世界现代史则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等。
新大纲的下册部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世界史。
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其中中国现代史包括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和20世纪的中国;世界现代史则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等。
此外,新大纲还增加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和“近代以来世界重大改革回眸”两个专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评估一、教学目的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时间安排1.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世界史在初中三年级开设,每周均为2课时。
2.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补充编写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教学时间约8课时。
在教学中,这些课时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结合中国历史教材的有关内容,穿插使用。
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部门审定。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
4.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5.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的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等等。
6.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应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从元谋人到约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代表。
原始社会后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地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及其文化遗存最有典型性。
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文明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大约与此时期相当。
(二)大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进入奴隶制社会。
从这时到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时期。
(三)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革。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典籍。
(四)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巩固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显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五)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是中国古代政治上大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等几个历史阶段,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又有新的发展,异彩纷呈。
(六)从公元581年到公元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隋、唐两个朝代,在政治上再次大一统,制度有所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都有很大发展。
(七)从公元907年到公元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分立,辽、北宋、西夏、金并存,南宋、金对峙和元朝统一等几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了解的加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八)从公元1368年到公元184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明、清(前期)两个朝代,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专制统治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经济日趋停滞,思想文化受到严重束缚。
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要点一、原始时代1.我国最早的人类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二、夏、商、西周1.我国第一个王朝——夏2.商朝的建立与繁荣3.西周的兴衰三、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五霸”2.“战国七雄”3.商鞅变法4.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先秦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文字3.诸子百家(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4.文学艺术(1)《诗经》和楚辞(2)青铜艺术(3)音乐五、秦的统一1.秦统一六国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朝的灭亡六、西汉的强盛1.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2.汉初的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3.汉武帝的“大一统”★4.王莽改制及其失败七、东汉的兴衰1.“光武中兴”2.外戚、宦官专权与东汉的衰亡八、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匈奴的兴起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2.汉通西域3.“丝绸之路”4.秦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九、秦汉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数学和医学(2)张衡与地动仪(3)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宗教和哲学(1)佛教的传入(2)道教的出现(3)王充与《论衡》3.史学、文学和艺术(1)司马迁与《史记》(2)乐府诗(3)秦兵马俑十、三国和两晋1.三国鼎立2.西晋的统一与匈奴等族的内迁★3.十六国与东晋4.淝水之战十一、南朝和北朝★1.南朝的政治2.江南地区的开发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民族融合十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圆周率(2)《水经注》(3)《齐民要术》★2.宗教和哲学(1)佛教的盛行(2)范缜与《神灭论》3.文学和艺术(1)建安诗人和陶渊明(2)王羲之和顾恺之(3)石窟艺术十三、隋朝的统一1.隋文帝和“开皇之治”2.大运河的开凿3.隋朝的灭亡十四、唐朝的繁盛及衰亡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2.经济的繁荣3.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4.对外交流的发展5.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十五、隋唐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赵州桥(2)雕版印刷术(3)子午线的测量(4)医药学2.文学艺术(1)唐诗与散文(2)书法和绘画(3)敦煌莫高窟十六、辽、宋、夏、金1.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3.契丹、党项、女真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4.金和南宋的对峙5.经济的发展十七、元朝的政治和经济1.蒙古的兴起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3.元朝的社会经济4.元朝的中外交流十八、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2)沈括和郭守敬2.史学、文学和艺术(1)可马光与《资治通鉴》(2)宋词和元曲(3)绘画十九、明朝的政治和经济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2.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3.边疆民族的发展和明朝的对外关系4.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二十、清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1.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康乾盛世”3.封建专制的统治4.闭关锁国政策二十一、明、清前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1)《本草纲目》(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2.进步的思想家3.图书的编纂4.文学艺术(1)明清小说(2)戏剧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中国近现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包括清朝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历史。
(一)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鸦片战争激化了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由此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二)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起了瓦解作用,同时又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