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艺术风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

我国许多杰出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风格。李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人们对他的艺术风格有过各种各样的评论。杜甫比他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王安石用李白的两句诗比李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严羽说他“飘逸”,苏轼说他“飘逸绝尘”,苏辙说他“骏发豪放”,胡仔说他“豪放飘逸”,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我国传统诗歌风格论中的这些特有概念,是指一些诗美的类型。李白的一些诗,明显地受着民歌的影响,带着民歌的清新明丽;还有些诗,特别是系浔阳狱之后写的,带着悲愤,风格显得深沉。但整个说来,他的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征,我以为是豪放。

试做一点剖析,看看豪放这样一个诗美类型在李白诗歌中指的是什么。

一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诗有不同境界,各各以情感人。

进入诗的国土,气象万千:有层峦叠嶂,虎踞龙盘,漠漠林海,云雾弥漫;有山泉叮咚,琴韵悠扬,飞瀑震天,响遏行云;更有烈火漫空,金刚怒目,碧血丹心,惊心动魄。不同的诗的境界,有不同的感情基调。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翡翠兰苕,是一种境界,小巧玲珑,伤于纤弱;掣鲸碧海,是一种境界,紫电双瞳,叱咤风云。不同的境界,引起不同人的感情共鸣。因此有人说,“杨柳岸,晓风残月”,只合由十七八妙龄女郎,执红牙拍板,浅吟低唱;“大江东去”,应当由关西大汉,用铜琶铁板,引吭高歌。这说的也是诗歌感情基调的不同。

感情基调不同,感情的表达方式也各异。有的诗人,婉转细腻,娓娓而谈;有的诗人,沉郁顿挫,慷慨陈词;有的是深沉的,有的是热烈的,“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李白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壮大奔放、气势磅礴。他的同时代人任华说他“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齐己说他“须知一二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宋代的曾巩,在《代人祭李白文》中,说他的诗“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说的都是壮大奔放的感情。这种壮大奔放的感情的表达方式,是爆发式的。感情一旦爆发,常常一气直下,惊涛千里。

把杜甫与李白来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两位伟大诗人的感情表达方式差别有多么大。唐玄宗后期,唐王朝政治上的腐败已经暴露无遗。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已十分尖锐激烈。权门歌钟酒筵,穷者饥寒交迫。杜甫情有所感,发而为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把“荣枯咫尺异”的现实概括得何等深刻。但愤懑之情,未能喷发,折旋回流,转成“惆怅难再述”。“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他对不平现实的愤懑之情,就要喷射而出了吧!没有,闸门没有启开,愤懑被节制住了,转成了:“此曲哀悲何时终?”杜甫反映社会矛盾是深刻的。他那如椽巨笔,百琢千镂,在我们面前展开一部形象的历史。但是,他

心中仿佛有一座节制感情潮水的闸门,当愤懑的感情就要喷涌而出时,闸门发挥作用了。感情的潮水百转千回,悲愤转成辛酸,怒火变成泪水,热烈降为抑郁。说它“沉郁顿挫”,实在是恰当的比喻。李白就不一样。他一肚不平,满腹牢骚,就像火山喷发,烈焰腾腾:“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西施负薪。”他用一个接一个的比喻,连珠炮发,对当时朝廷里那种权奸得意、贤才落魄的局面,气愤填膺,简直是指着鼻子骂。他对自己被排挤出朝廷,更是怒气难消:“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把自己比作明月宝珠,反被鱼目讥讽;自己是千里马,反不如权奸跛驴青云直上;自己是阳春白雪,没人欣赏;自己是美玉,没人赏识。仍然是一个接一个的比喻,把满腹牢骚大喊大叫出来。他不去“苦摇乞食尾”,而是宣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抨击是直截了当的,没有多少顾忌。他心中没有一座闸门,节制他感情的潮水。感情表达方式上的这种差别,同样反映在怀友思乡的诗篇中。李白怀友思乡,感情也是爆发式的。“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怀友之情既起,遂成决堤之势,难以自制。杜甫就不同,思乡怀友,依然是反复咏叹,沉郁顿挫。他怀念李白,感情那样强烈,表达出来却是那样低回婉转:缅怀往事,忽又牵惹梦魂,暗然伤别,忽又遥致祝福(见《梦李白》)。感情的潮水如九曲江河,盘旋缭绕。

李白与杜甫在感情表达方式上的这种差别,直到生命的最后诗篇也复如此。杜甫临终诗,长篇抒写,回忆往事,结句是:“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遗恨无穷,哀伤之至。李白的临终歌,把自己比作“中天摧兮力不济”的大鹏,才大不为世用,至死愤慨,多少痛快!

方东树论李白诗,说它:“天风海涛,黄河天上来。”可说是独具慧眼。现在从李白集子中还可以找到一条材料,说明李白创作过程的感情爆发式特点:天宝十三年秋,他游黄山,向一位姓胡的讨一对白鹇鸟,对方的条件是要他赠一首诗。他立即答应,在诗的序中说:“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这“援笔三叫,文不加点”的情形,就是对爆发式抒情的一个说明。

二独特的想象方式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夏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诗用形象思维。情有所感,则浮想联翩。“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感情的激动、抒发,与想象的出现、展开,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感情的抒发,需要相应的想象来表现它。因此,感情基调不同,感情表达方式不同,也就往往给想象带来了不同的特点。有的诗人,想象的骏马只在实有的国土上驰骋;有的诗人,想象的翅膀却常在虚幻的境界中翱翔。有的想象的展开是缓慢的,在一个境界上留

连忘返;有的则一瞬千里,一个想象接一个想象,一个想象飞跃到另一个想象,天上地下,变化万端。方东树说李白的诗:“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这种想象特点才足以表现爆发式的抒情方式。感情一泻千里,想象瞬息万变。试举一个例吧!李白第一次游长安时,是很抱着一番理想的,他游于达官显贵之门,希望荐用。但是,没有取得一官半职,失意离开长安,沿黄河东下。这时,他写了一篇《梁园吟》。在这首诗中,随着失意、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感情的强烈爆发,想象便在现实与虚幻的境界中来往飞驰:从访古平台,忽然想到同样失意的曾游平台的阮籍,想起阮籍“渌水扬洪波”的诗句;忽然又回到现实中来,展开一幅高楼美酒的行乐图;忽然又飞越时间,驰往古昔,想起信陵君、梁王、枚、马,然后又回到眼前,荒城月色,舞影歌声,汴水东流,“人生如梦”。忽东忽西,忽古忽今。同样的例子如《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李白久病之后,到鲁郡尧祠送别友人。人生无常、渴望隐逸的消极思想感情又一次强烈爆发。想象从尧祠周围的景物起飞了,在山光水色、银鞍绣毂、远烟空翠、白鸥飞雪间留连,倏如电光闪烁,想象飞离现实,驰往古代,出现洛阳的绿珠楼、绿珠潭,仿佛满园繁花犹在,而人去楼空;又有秋风洞庭,屈原行吟;还有魏武帝、铜雀台。人生如流水的强烈感叹贯穿于这一连串的想象之中。然后,又回到现实中来,送别,“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长风吹月渡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你看,他把月想象成是风吹来的,月里还有仙人,要劝仙人一起来喝酒。到此,想象终止了没有呢?没有。又是一连串跃跳过去,“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直上青天扫浮云。”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