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

合集下载

先秦时代几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研究

先秦时代几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研究

先秦时代几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研究先秦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形式为主,通过对人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论范畴。

这些文论范畴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文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先秦时代几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研究。

先秦时代的文论主要可以分为经学、儒学、道家等几个范畴。

其中,经学是先秦时期文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经学是对中国古籍经书的解读和研究,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经学研究中,尤其重要的是《易经》的研究。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研究不仅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学者的思考和研究产生了启示。

而在先秦时代,《易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易经》文本的解读和注释上。

另一个重要的文论范畴是儒学。

儒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的研究和儒家思想的传承上。

先秦时代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儒学的研究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在儒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论语》和《孟子》的研究。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儒家学者的研究和启迪至关重要。

而《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研究其中的儒家思想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经学和儒学,道家也是先秦时代重要的文论范畴之一。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经》和《庄子》两部著作上。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作,不仅对道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庄子》是另一部道家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先秦时代的文论研究主要涉及经学、儒学和道家等几个重要范畴。

经学研究注重对中国古籍经书的解读和研究,儒学研究注重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的传承,道家研究注重《道德经》和《庄子》的研究。

《先秦文论下》课件

《先秦文论下》课件
思想交流:先秦文论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和理解。
学术研究:先秦文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教育普及:先秦文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
汇 报 人 :
PPT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PPT






起源:先秦时 期是中国古代 文学理论的萌 芽时期,主要 表现为对文学 创作的认识和 探讨
发展:先秦时 期的文学理论 逐渐形成了一 套完整的体系, 包括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文 学鉴赏等方面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 荀子、庄子 等
墨家文论:以墨子为代表,强调实用主义,注重文章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法家文论: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法治,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纵横家文论:以苏秦、张仪为代表,强调权谋,注重文章的辩论技巧和说服力。
特点:注重文辞、修辞、文风等
特点:强调文以载道,注重思想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基础
诗歌的鉴赏:先秦时期的诗歌鉴赏注重诗歌的内涵和意境,注重诗歌的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 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诗歌的传承:先秦时期的诗歌传承注重诗歌的传承和传播,注重诗歌的教育和普及,注重诗 歌的文化价值和种文学形式开始出现 散文的特点:自由、灵活、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散文的题材:包括历史、哲学、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散文的创作方法:注重观察、体验、思考、表达,强调真实性和艺术性
强调创新:先秦文 论提倡创新,对现 代文学创作具有启 示作用。

先秦文论3

先秦文论3
16
“大美”: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 即合乎道的无人为痕迹的自然之美。
这种美学思想具体运用到文艺批评上,庄 子则提出了著名的“天籁”、“天乐”说: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 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 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 ――《庄子· 齐物论》
17
庄子学派认为言是为了传达意,但意所 依随的“道”却是“不可以言传”的。“道” 之不可言传,首先在于它是普遍、无限、绝对, 是从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中抽象出来的观念, 说它不可言,是说普遍、无限、绝对不可能把 它像一个有形有色的东西那样,加以描述和规 定。当人们看到一个具体事物的时候,头脑中 会产生相应的形态,但当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 它已经经过抽象了,因为语言本身便是对事物 的一种抽象。所以一方面思想不能离开语言而 存在,另一方面语言在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反 映现实生活时,又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从这个 角度讲,这便是"言不尽意"。
庄子强调“道”支配者自然界的万 物,道无所不在又神不可知,有限相 对的具体生命对于无限绝对的抽象之 道根本无法把握,也就无能为力。因 此,人们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 这就是“无为”。
6
2、终身不仕
庄子对权力、金钱抱着孤芳自傲甚至不屑 一顾的态度。表现了超越的价值追求和清高孤傲、 洒脱不羁的人格风范。这种人格风范作为一种潜 在的精神力量,对后世封建士大夫的心理产生了 巨大的心理影响,乃至于成了一种民族的心理积 淀。 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 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 历史事件。
26
“得意忘言”说
庄子还提出一个与“言不尽意”论密切相 关的“得意忘言”说: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 (一种装兔的工具)者所以在兔,得兔 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一、先秦文论概述(1)文学尚未独立。

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2)文论亦未独立。

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孔子及儒家文论1、“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尧典》(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2、孔子(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①可以兴——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②可以观——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③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④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愤不满。

⑤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2)文质彬彬: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形式——?情欲信,辞欲巧。

古代文论选翻译

古代文论选翻译

一、先秦文论选译中国古代文论在先秦时期有两条线索:儒家诗论和道家思想。

儒家重视文学的外部关系和“政教”功能,而道家虽然表面上否定文学乃至文化,但其对“道”的理解和描述与文学的内在本性相通。

在理解某一文论观点时,一要注意它与时代的精神风貌的关系(外部),二要注意文论谱系内部的演进(内部)。

(一)《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说明:尧,传说时代部落首领,陶唐氏,故又名唐尧。

“典”,《说文》解作“大册”,为“五帝之书”。

为后代史官追述的尧舜事迹。

西汉伏生所授今文《尚书》的《尧典》包括《舜典》,古文《尚书》则将其下半篇分出,并加28字,单列《舜典》。

本节选部分即被古文《尚书》列入《舜典》。

此节有两个要点:1、诗言志“诗言志”被视为中国文论的“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文论的基本主张。

对“志”的解释主要有两条路线:其一,将“志”理解为观念、观点,特别是与“礼”相结合的道德观念。

这种“志”具有规范人的自然情感的作用。

故刘勰《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孔子“思无邪”和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汉《诗大序》“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均由此“开山”开出。

其二,将“志”理解为怀抱、情感,与“情”、“意”相等同。

《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请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司马迁的“发愤抒情”说是其延伸,《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对“志”的两种解释,一个突出诗歌的“应然”之用,一个则关注诗歌的“本然”之性,实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即使是前者,也并不否认诗歌的抒情本质。

2、早期文论的杂然状态——诗、乐、舞“三位一体”翻译:舜帝说:夔!任命你主持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自由而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

第一章 先秦文论2

第一章 先秦文论2

第一章先秦文论第一节儒家的文学思想1、孔子文学思想;2、孟子文学思想;3、荀子文学思想;4、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

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先秦的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先秦“诗言志”的提出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说: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2、“诗言志”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

这概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3、诗乐舞三位一体《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诗言志“诗言志”是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

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人对“志”的理解比较狭隘,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

先秦“诗言志”的内容是有发展变化的,战国中期后“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志”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

先秦文论

先秦文论

先秦文论:“诗言志”:出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朱自清《诗言志辨》——认为“诗言志”是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

孔子“兴观群怨论”: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引壁连类”进而“感发意志”,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观,“观风俗之盛衰”而“考见得失”,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风尚及政治得失。

(奠定儒家现实注意文艺思想)群,“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广大接受者沟通情感,和谐相处,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怨,“怨刺上政”,“怨而不怒”,批评指责为政者的政治得失。

孟子,“以意逆志”:“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解说作品是,不能拘泥个别作品中的个别文字而误解词句,不能拘泥于个别词句而误解文意,应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以此理解作品的思想的感情。

老子,虚静玄览,“致虚极,守静笃”。

讲究心境的虚净,排除杂念、欲望,守住内心的澄净空明。

创作主体进入艺术世界,孕育灵感,诱发创作动机,也要虚静。

只有结聚精气以致柔顺,心平气和,机器静定。

老子,“涤除玄览”,清除固有的学识,道德,欲望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庄子,“朴素为美,法天贵真”,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不是全部的否定人为创造的艺术,所否定的是显露人工斧凿痕迹的艺术,提倡的是出于人的自然流露又与客观自然融合为一体的艺术。

庄子,“得意忘言”:《外物》篇云:“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语言文字可以帮助人们“得意”,但并不是意,要真正的理解文艺作品的意思,就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本身,要通过语言文字所具有的象征和暗示的作用去理解文艺作品的意思;这需要读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到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悟无限“言外之意”庄子,“言不尽意”:是关于言意的重要命题,语出《庄子天道》。

先秦文论选读

先秦文论选读

先秦文论选读一、先秦文论的特点和重要意义㈠何谓先秦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包含着几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

㈡先秦文论的特点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各个部门的界限不是很清楚,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还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

1、事物的一种美的形式“文”——接近“美”的概念,指事物的一种美的形式。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据此分艺术之美为“形文”、“声文”、“情文”。

“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五色成文”(《乐记》)“物相杂,故曰文”(《系辞》),“物一无文”(《国语》)“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文心雕龙》)2、文化“文”——比上述广义的“文”稍稍狭隘一些的文化之文。

“天之将丧斯文也”(孔子)——西周文化“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化修养“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体现文化修养的语言3、文学到战国中期以后,文史哲开始区分,诗乐舞一体的状态被打破诗歌是先秦时期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但对诗歌的认识与上述文学观念的演进一致。

开始是当做广义的文化现象来看待(不学诗无以言),后来才逐渐认识其特点。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

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3、先秦文论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忽视和否定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后世两千多年中国文学思想的源头。

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文艺思想,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文艺观念,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先秦文论主要文艺思想《论语》儒家文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艺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注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问题。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述一、文学尚未独立。

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二、文论亦未独立。

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审美理想:和●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

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九章·悲回风》)(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先秦文论下

先秦文论下

庄子文论颇不容易讨论,他关于文学的议论很 少;讲庄子文论依据《庄子》这部书,而这部书里 很少的关于文学的议论,看法还不完全一致。所以 不一致,是因为这部书并不都是庄子本人所写。现 存《庄子》这部书分内、外、杂篇,内篇七篇,外 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这大约是西 晋时郭象根据西汉以来流传的本子编定的。学界一 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著,外篇和杂篇是庄子后学 所著。我们采用这种看法。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 物将自宾。”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素朴也就是无为。
3、无为与审美
(1)老子把社会问题的根源归结为有为显然 是不正确的,所谓无为而治,这种政治主张也是不 可能真正实现的。但是,老子深刻揭示了文化和自 然的对立,强调文化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值得我们 注意。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 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 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 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 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 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湌而反,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 又何知!
乐也者,始于惧,惧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 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的文章主张缥缈婉转,正揭示出 文学的特点。
按照古注,“瑰玮”是奇特的意思;“参差” 是变化的意思;“諔诡”,是诡异的意思。所谓 “其书虽瑰瑋,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 诡可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文思诡异,章法 变化。我们接着看《逍遥游》:
“绝学无忧。”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先秦两汉文论选读

先秦两汉文论选读

第二讲先秦两汉文‎论选读一、先秦文论选‎读1、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

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忽视‎和否定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后‎世两千多年‎中国文学思‎想的源头。

我们都知道‎,不论研究什‎么事物,历时性的溯‎源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即平时我们‎常说的必须‎弄清楚该事‎物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连续‎性的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而它的思想‎文化基础,早在先秦时‎期就大体上‎奠定了,其中主要是‎儒家的思想‎文化,还有与之相‎反相成的道‎家思想文化‎,以及其他诸‎子文化。

具体到文学‎理论批评上‎来也是如此‎,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文‎艺思想,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文‎艺观念,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2、本课要学习‎的先秦文论‎内容广义的先秦‎时期的文论‎资料很多,也很杂,由于我们的‎课时有限,只能遴选其‎中一小部分‎进行讲解和‎学习。

根据同学们‎的情况,我们选定了‎比较重要的‎儒、道两家文论‎。

儒家文论以‎《论语》选读和《孟子》选读为代表‎,道家文论以‎《庄子》选读为代表‎。

◎◎儒家文论儒家文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艺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注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问题。

先秦文论(上)

先秦文论(上)

g、荀子主张对一切有不正确的思想倾向的音 乐要加以修正,所谓
“修其形,正其乐。” 回到雅颂之声的轨道上来。他这样描述雅颂之声的 音乐境界: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 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h、荀子还明确说过音乐言志的话,他说: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2、社会思想文化概况
(1)夏以前的情况很不清楚,因为甲骨文的 发现,殷商的情况清楚一点。武王克商,西周开始。 社会政治制度不断建立完善。厉王、幽王以后,国 势衰败,西周灭亡,诸侯兴起。春秋以来,社会动 荡,战乱频仍。最终秦灭六国,实现短暂统一。
(2)商以后是一个中国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 的时期。从甲骨文可见,殷商时期,汉字已基本定 型。商末周初,许多经典得以创制。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思想流派。
再说“刺”。《诗经》篇章流露出作诗是为 了讽刺的比较多。《大雅•桑柔》说: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复 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小雅•节南山》说: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 邦。”
《小雅•巷伯》说: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彼豺虎。 豺虎不食,投彼有北。有北不受,投彼有昊……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2)伯有赋《鹑之贲贲》(鄘风,“鹊之 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赵 孟曰:“床笫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得 闻也。”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单单。周邦咸喜: 戎有良翰。丕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 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 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大雅•烝民》说:

先秦文论介绍.

先秦文论介绍.


(1)“知言养气”说
•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公孙丑上》
说明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具 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2) “以意逆志”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 万章上》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 傷。”
——《 读

C、思无邪的评判标准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論語·爲政》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D、文质彬彬的审美风范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雍也》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先秦文论的意义:
先秦文论是后世两千多年中 国文学思想的源头。奠定了中国 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基础,确立 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
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文艺思 想,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文艺观 念,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 了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一、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及意义
“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 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 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 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 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 为模糊和宽泛。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 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 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 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 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述

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述

第三,唐孔颖达《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中 云:"此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 也." 所以说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大家公认最早说 明诗的来源的"诗言志"的志,乃是以感情为基 底的志,而非普通所说的意志的志.普通所说的 意志的志,可以发而为行,并不一定发而为诗. 发而为诗的志,乃是由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情, 蓄积于衷,自然要求以一发快的情的动向.情才 是诗的真正来源,才是诗的真正血脉.
法家虽没有完全否定文艺,但将文艺视为无用之 物,认为文艺是供消遣的玩物.如《韩非子五 蠹》: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 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 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 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 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 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 法."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中国上古文字的象征功能. 第二,《易》中的八封象喻之义. 第三,《诗经》中的文学理论思想. 正如美国文艺理论家布鲁克斯所说:"自始以来 的诗人,多喜欢谈论自己的作品,把文学见解写 入自己的诗篇.所以,人类自有了诗歌,雏形的 文学理论便相偕出现.荷马在他的史诗卷首,向 缪斯女神呼求灵感.这种行为便暗示一种诗的创 作理论----即是诗篇的形式乃是神赐灵感的结果. 这种看法对于后世诗歌理论史,有其重大的影 响".(《西洋文学批评史》)
》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 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11)!大风也哉!表东海者, 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 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 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 "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 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 "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 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I之衰乎?犹有先王 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 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 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 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匾,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 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 所同也!"

【中国古代文论】第二章 先 秦 文 论

【中国古代文论】第二章  先 秦 文 论

一、先秦文论概述
•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论的 发育萌芽期,许多文论观都在这 一时期产生。特别是儒、道两家 对立又互补的文论思想也是这时 形成的。
1、先秦思想文化对文论 的影响
先秦文化思想主要集中于周王朝的礼乐 文化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中。
① 礼乐文化与文论
周王朝崩溃后,礼崩乐坏,新的士人围 绕礼乐制度展开了讨论,其中先秦对礼乐功 能的认识属文艺美学理论范畴。 乐,在歌乐舞三位一体时代不单指音乐, 泛指歌乐舞艺术。
二、孔子及儒家文论
1、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 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创始人,也是 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的奠基者。孔子的学 说是“仁学”,以“仁”为内容,以 “礼”为形式,以“中庸”为人格准则, 以“诗三百”和“乐艺”为教育人的材 料,目的是达到天下安定和谐。在这一 指导思想下,孔子的文艺观有以下4个要
① 把文艺视为启发仁爱的教科书。
孔子的学说是“仁学”,仁爱是其追求,仁爱 的基础是血缘亲情,由血缘之仁爱推及社会,就有 “泛爱众而亲仁”,因而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社会就会安定和谐, 才不会犯上作乱。 怎样激发仁爱之心呢?文艺就是很好的手段,可 以陶冶情感。孔子曰:“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 者不如乐知者”,要快乐地去实践仁爱活动。又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者以礼为中心 ,诗乐均为礼服务,非礼之诗之乐均不可以有。孔 子认为“八佾”之乐舞在鲁国祭祀中运用,是犯上 作乱,是不能忍受的。
第二章 先 秦 文 论
• 先秦时期是指从远古至秦代统一六国。 先秦文论主要指周代至战国时期的文学 理论与批评。此期间有《诗经》、屈原 《楚辞》、历史散文《战国策》和诸子 散文等,文学创作成就显著。此时的文 学观也是广义的文学观,尚未将文学与 文化、学术、艺术严格区分开来,相应 的文论则在文化与文学典籍中,没有专 门文论著作与论文。

第1章 第2节 孔子孟子的文艺观

第1章 第2节 孔子孟子的文艺观

C、诗、乐的教育作用。在上古时期,通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学艺术创作的长期实践,人们认识到诗 乐等文艺形式的社会教育作用。所以,舜 命令夔“典乐,教胄子”,有目的地运用 文艺手段,发挥文艺感染人心,陶冶性情 的作用,对青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 符合理想的思想和情操。诗教和乐教在我 国教育史上源远流长。
2《诗经》——美刺
(1)《魏风·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 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2)《陈风·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 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 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3)《小雅· 巷伯》
(二)围绕“诗教”展开的文艺观
1)阐述了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提出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修身要学诗,立身要学礼,陶冶性情要学 乐。 兴于诗——人的道德修养要从具体、感性 的榜样学起,《诗》提供了许多典范,使 人们的言谈身行有了可靠的合乎礼义的依 据。
立于礼——从道德修养过程来说,是比“兴
于诗”要更深入的阶段。礼,是贯穿“仁” 的原则精神的一系列礼节仪式的规定。可 以区别上下贵贱,匡正名分,使不同的等 级的人有与自己地位相当的言论行动。从 学习生动形象的《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 原则规定,是认识的提高和进步。
成于乐——道德的修养到“立于礼”并没有
完成,还要通过音乐陶染,来改造自己的 情性,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 能出发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所说的乐是 雅乐,非一般的乐。
4)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兴、 观、群、怨”说;

第二章 先秦时期文论(1)

第二章  先秦时期文论(1)

2、美善关系
由宗法制度孕育而生的中国宗法文化,素以“ 由宗法制度孕育而生的中国宗法文化,素以“善”为 核心。以伦理道德关系为儒家学说核心的孔子, 核心。以伦理道德关系为儒家学说核心的孔子,十分注重 的关系,主张“ 相兼, “善”与“美”的关系,主张“美”、“善”相兼, 统一, 尽善尽美”为最高批评标准。 “美”、“善”统一,以“尽善尽美”为最高批评标准。 孔子曾说: 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曾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武》 尽美矣,末尽善也” 尽美矣,末尽善也”。 孟子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强调人性以“ 孟子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强调人性以“善”为 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把人格精神、 本,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把人格精神、道德之善 与审美快感联系在一起。 与审美快感联系在一起。 后来宋代的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说: 美者, 后来宋代的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说:“美者, 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 这种以善为美, 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这种以善为美,是符合孔 子思想的。 子思想的。 孔孟关于美善关系的学说, 孔孟关于美善关系的学说,反映出先秦时代强调美与 善高度统一, 善高度统一,把审美同人的人格精神与道德情操联系在一 起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价值观念。 起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价值观念。 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古代美学、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 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古先秦时期文论
一、先秦文论概述 二、儒家文论 、 三、道家文论 周易》 四、周易》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先秦文论概述
所谓“先秦” 指的是中国秦王朝( 221—前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公元前 221 前 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包含着几个不同的 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 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 先秦,这是一个伟大而富有创造力的时代。 先秦,这是一个伟大而富有创造力的时代。 从盘古开天地到秦始皇统一中国, 从盘古开天地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华民族五千年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政治、经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政治、 军事、文化、科学、历史、哲学、语言、文艺等一切, 济、军事、文化、科学、历史、哲学、语言、文艺等一切, 都是在这里奠基。 都是在这里奠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令人羡慕的 第一” 都在这里应运而生,如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 “第一”,都在这里应运而生,如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 编年体史纲《春秋》 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书《 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书《左 第一部国别史书《国语》 第一部语录体文集《 传》,第一部国别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文集《论 语》等。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1,孔子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孔子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泰伯》 《论语 泰伯》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季氏》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季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子曰: 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子曰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论语 子路》 子路
二,先秦文学批评的主要成就
1,文学观念的萌芽 2,以儒家诗乐论为中心的功用主义文艺 观的形成 3,道家法天贵真的审美主义思想的确立
1,文学观念的萌芽
(1)《国语》中有"物一无文" ) 国语》中有"物一无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错画也,象交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这是 象形之" 礼记乐记 中说"五色成文" 乐记》 象形之"纹";《礼记 乐记》中说"五色成文",这是 色彩之" 色彩之"文"; 易传系辞 系辞》 物相杂,故曰文" 《易传 系辞》说"物相杂,故曰文" 文心雕龙情采 情采》 形文 形文" 声文" 情文" 《文心雕龙 情采》 "形文","声文","情文" (2)先秦所说的"文",尤其是那些元典著作中的 )先秦所说的" 主要指"文化" 文化典籍" 论语八佾 八佾》 "文",主要指"文化"和"文化典籍".《论语 八佾》 中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中说:"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先进》中,孔子按学生的特点把学习内容分为 论语 先进》 先进 德行" 语言" 政事" 文学" "德行","语言","政事","文学"四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专著中国诗论史(日本)铃木虎雄京都:弘文堂书店1925年(1928年有中译本)中国文学批评史陈钟凡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2月中国诗学大纲杨鸿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中国文学批评方孝岳世界书局1934年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商务印书馆1934年上册,1947年下册;中华书局1955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仅限于周秦汉魏南北朝);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四卷本);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2月(二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二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开明书店1944年中国文艺思潮史略朱维之中国文学批评通论傅庚生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二册)郭绍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中国历代文论选(三册)郭绍虞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二册)刘大杰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8月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版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施昌东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册)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敏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先秦诸子的文艺纲张少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8月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于民中华书局1984年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蒋孔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卷)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北京出版社1987年中国诗话史蔡镇楚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古典文艺美学论稿张少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张少康,刘三富庄子与中国美学刘绍瑾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黄保真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周勋初庄子与中国文化(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诗学(美)刘若愚;韩铁椿,蒋小雯译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罗宗强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中国诗学体系论陈良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诗学通论袁行霈等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中国诗学思想史萧华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册丛书之)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中国先秦思想史赵吉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周易》与中国文学陈良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中国文学批评史(八卷本)王运熙主编中国文学思想史(八卷本)罗宗强主编相关书评读《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张长弓文艺月报1卷4期(1931年)陈钟凡著《中国文学批评史》沈达材图书评论1卷5期(1933年1月)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朱自清清华学报9卷4期(1934年10月)《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郭著)李青崖华年3卷43期(1934年10月)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李辰冬大公报(天津)1934年10月31日评《中国文学批评史》林乡众志月刊2卷3期(1934年12月)《中国文学批评史》(一)(罗根泽著)周木斋文学4卷1期(1935年1月)介绍两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林庚大公报1935年1月3日读郭绍虞先生的《文学批评史》MF 燕大旬刊8期(1935年3月15日)读MF君的《读郭绍虞先生的文学批评史》楚狂燕大旬刊9期(1935年3月25日)读郭绍虞先生的《文学批评史》蜀翁燕大旬刊9期(1935年3月25日)评罗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一)振珮学风5卷1期(1935年5月)评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李嘉言文哲月刊(北平)1卷7期(1936年8月)《中国文学批评通论》自序傅庚生国文月刊38期(1945年9月)《中国文学批评史》(郭著)容媛燕京学报33期(1947年12月)我所见到的几种《中国文学批评史》胡伦清浙江学报2卷1期(1948年3月)评郭、罗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刘溶池读书通讯159期(1948年6月25日)评罗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刘溶池读书通讯166期(1948年10月10日)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研究述评许总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5期页146-15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0年1期页315-320史的启迪与遐想:评《中国文学理论史》夏起光古典文学知识 1989年6期页97-102古典文论研究的硕果——欣读《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邓韶玉湘潭大学学报1990年1期页81-82→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0年7期页319-320评《老子诗学宇宙》宋新桂社科信息(南京)1993年9期页49-50本世纪集大成的古文论巨著尚古轩宁德师专学报1998年1期页57-59对传统文论的重新认识与阐释:评《中国诗学论稿》郭芳东岳论丛2001年5期封三论文文学评论发端陈受颐南风1卷2期(1910年4月)先秦儒家之文学观郭绍虞睿湖1期(1929年6月)→《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9月页149-157春秋时之诗学李相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刊15期(1930年12月)最古的诗评罗根泽中和报1933年12月4、11、18、25日先秦诸子论学拾零魏紫铭北强月刊2卷3期(1935年4月)中国文艺批评的第一期——自东周至西汉杨即墨真知学报1卷1期(1942年3月)先秦民族诗论吴秋山协大艺文16、17期(1944年4月)先秦学术思想新解郭湛波新自由1卷2期(1946年11月)中国文学史产生的初幕(诗论的产生和沿革)海涛台湾学生1卷3期(1947年7月)儒家的仁政学说与古代文学校枫北京师院学报1979年1期页23-30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79年10月第2册页94-100从文、美、乐论我国早期美学和美感认识及其发展于民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3期页133-141→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1年20期页3-11春秋末期审美认识的发展于民河北大学学报 1983年1期页85-95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年5期页219-228略论先秦两汉儒家文论中的情志关系说及其意义王毅山西大学学报1984年1期页44-49→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4年7期页145-150道家的艺术本体论剖析李壮鹰学术月刊 1984年2期页53-5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4年10期页143-148先秦时代“美”义的演变赵沛霖美的研究与欣赏丛刊(重庆出版社)1983年1期页32-45建国后古代文论研究述评张兵齐鲁学刊1985年1期页111-116→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4期页134-139自然美与艺术美问题上的诸子径庭:先秦艺术美学览要王向峰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1期页82-87周代的刚柔观与文艺思想李炳海东北师大学报 1985年6期页62-67古代文论研究现状之我见牟世金文学遗产 1985年4期页133-14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2期页270-280先秦至南北朝诗话陈祥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1期页42-4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5期页265-272周代的思维方式与文艺思想的理论结构李炳海江汉论坛 1986年5期页42-46→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7期页282-286周代的形神观与艺术论李炳海学术研究 1986年3期页88-92→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8期页290-294古典文学札记一则李泽厚文学评论 1986年4期页65-77→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9期页42-54先秦小说观及其消极影响张小忠上海师大学报 1986年4期页50-5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2期页299-302关于先秦与古希腊文艺思想比较研究的思考陆晓光比较文学研究 1987年4期页80-81→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88年5期页318-320先秦儒家的艺术心理学刘伟林华南师大学报 1988年4期页8-17→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89年4期页290-299先秦文论的“形而下”特征——中西文论比较丛谈之一李华年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89年1期页58-65四十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反思罗宗强,卢盛江文学遗产 1989年4期页1-14→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89年10期页291-304上古中西诗学杂论黄炳祥厦门大学学报 1989年3期页58-64先秦文学批评顾易生复旦学报 1989年5期页1-9先秦诸子之学与中国文论蔡钏翔古典文学知识 1990年2期页86-92→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0年8期页262-267荟萃,整合,过渡——略谈秦汉哲学与秦汉文论黄保真古典文学知识 1990年3,4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0年11期页277-287先秦诸子散文写作理论初探章沧授深圳大学学报 1991年1期页7-14→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1年8期页288-295观念的突破,价值的背向——六朝文学观与先秦两汉文学观比较综评阳子萍乡教育学院学报 1991年1期页36-4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1年11期页81-89先秦美学思想与屈原的审美观点郭杰延边大学学报 1991年3期页54-58道家诗学原论:兼论道家哲学由认知向审美的衍变赵明社会科学辑刊 1991年5期页124-132“言志明道”与“缘情尚文”:摭谈秦汉隋唐文章理论的双轨发展余德旺上饶师专学报1992年3期页72-77春秋时期文学思想散论郭丹求索 1993年5期页92-96说“环中”——“中国古代混沌论”之一栾勋淮阴师专学报 1994年2期页29-33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4年10期页248-252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当代走向古风文艺报 1994年8月20日 3版→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4年11期页267-270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略评蒋述卓文学遗产 1996年3期页122-127先秦论“文”三重要义彭亚非文史哲 1996年5期页41-45→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7年2期页270-274试论先秦小说观念陆林安徽大学学报 1996年6期页10-16→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7年3期页44-50略论先秦审美心理学思想的发展翁银陶中州学刊 1997年1期页105-11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论之研究罗宗强,邓国光文学评论 1997年2期页10-2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7年7期页209-224道家哲学对文学鉴赏论的沾溉与浸润徐应佩名作欣赏 1997年3期页122-126先秦言意论述评李英霞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4期页21-24论先秦儒家的叙事观念郭英德文学评论 1998年2期页50-60→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8年6期页232-242先秦阴阳五行学说与风的文艺学内涵李炳海社会科学战线 1998年3期页155-160 先秦文艺批评忧患意识成因的探寻袁济喜文艺研究 1998年4期页102-10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8年10期页286-292先秦的情感观念张节末文艺研究 1998年4期页93-101论先秦接受者意识的觉醒与接受理论的早熟邓新华中州学刊 1999年1期页112-115 古代文论的百年研究与世纪前瞻陈昌恒华中师大学报 1999年4期页18-30→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9年12期页214-226商周神话与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生毛宣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年1期页25-32 先秦到六朝诗歌理论发展轨迹之勾勒李丹山西大学学报 2001年2期页46-48文学主体与文学观念——中国上古文学观念发展的一种考察王齐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5期页108-11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2年1期页143-149略论先秦“言”、“意”观及其影响侯灵战,余贞皎贵阳师专学报 2001年3期页40-43 →固原师专学报 2001年4期页9-12先秦至六朝比兴说述略范晓民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5期页66-69→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2年3期页116-119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展开与深入蒋述卓,阎月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5期页41-49→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2年3期页182-190复古思潮与先秦诸子的悲剧意识和悲剧人生赵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1期页62-66《礼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儒家文质论在《礼记》中的生成刘松来江西师大学报 1998年2期页25-28周易易传的文学思想及其影响郭维森南京大学学报 1982年2期页1-8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2年13期页62-69谈“易象”党圣元思想战线 1986年3期页44-50→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8期页295-301论《周易》经、传中潜在的文学意识和文体雏形王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89年2期页52-57→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89年11期页7-12《周易》中的艺术思想刘丰杰天津教育学院学报 1991年4期页32-36→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2年2期页44-48《易经》与审美之维陆海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1期页123-132《周易》意象与中国古代文论刘泽根中州学刊1995年1期页92-98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5年6期页257-263论《周易》的文学思维陈良运周易研究 1995年1期页50-64《周易》与中国诗学八论吕永,刘小玲中国韵文学旰 1995年1期页15-23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6年1期页73-81关于《系辞》的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翟江月周易研究 1997年3期页66-68乐记论《乐记》美学思想之两派郁沅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1)北京出版社 1984年页44-78《乐记》美学思想初探姜开翔松辽学刊 1985年4期页21-25→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22期页110-115“唯乐不可以为伪”:浅析《乐记》中“乐”的概念及其艺术本质论刘松来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2期页14-17《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诠释诸葛志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0年1期页46-49老子老庄思想与六朝唐宋文学之影响杨树芳协大艺文 1期(1935年1月)老子庄子文艺思想陈东阜庸报 1941年2月14日老庄的思想和艺术理论李戏鱼自强月刊 1卷3期(1946年1月)老庄美学中的“有”和“无”的辩证法及其影响张文勋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1期页56-6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4期页261-268试论老子的文艺思想顾易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86年1期页177-189漫谈老庄的文艺观和美学观张少康文史知识 1986年3期页8-1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5期页245-249老子“言”、“辩”之美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王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4期页71-73试论老子的“大音希声”及其对中国文艺思想的影响刘则鸣内蒙古大学学报 1989年2期页78-81→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89年10期页305-309从创作论看老子的文艺思想许结中州学刊 1992年3期页86-91→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2年8期页285-290自然之道与虚静之说:老庄思想与文艺鉴赏理论探讨之一余新安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4期页74-77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老庄思想与文艺鉴赏理论探讨之二余新安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1期页30-34形似神似与离形得似:老庄思想与文艺鉴赏理论探讨之三余新安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2期页12-17老子与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吴建民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3期页62-65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5年3期页261-265老子文艺思想略论吴建民江苏社会科学 1995年3期页118-122中国古代文艺创作虚实论:从老子“大音希声”谈起张学松南都学坛 1995年5期页34-36形莫若缘,情莫若率:论老庄自然人性论与文学本质观钏仕伦,欧阳造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4期页36-40老子哲学与中国艺术精神刘景亮,穆桂云艺术百家(南京) 1997年2期页40-46 老子的“不可说”及其诗学影响王柏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5期页45-49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8年11期页273-277老子的恒道美学观柯可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4期页51-56论老子语言审美观的特点及其影响马国柱吉林大学学报2000年1期页83-88论老子的写作观王强模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期页116-119论老子写作观的哲学基础王强模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页92-96庄子略论庄子的文艺思想陶白光明日报1980年7月16日4版→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年19期页45-46《庄子》与现实主义问题陆永品齐鲁学刊1980年4期页55-59→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年25期页13-17关于庄子文艺思想的评价问题(答陶白同志)施昌东光明日报1980年10月8日4版→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年28期页27-28《庄子》谈艺言美陈约之文学评论 1982年1期页100-107→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2年3期页21-28略论庄子学派的文学思想马冀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3/4期页110-123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年4期页43-56从庄子寓言看其文艺主张王恺南京师院学报1983年4期页64-69柏拉图与庄周美学思想比较杨坤绪美的研究与欣赏丛刊1983年1期页64-83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4年9期页43-56读《庄》凝思录——有关庄子文艺思想问题的片断思考罗宗强南开学报1985年2期页27-3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9期页39-51谈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论的滥觞——评《庄子》的创作方法论阮国华湖北师院学报1985年1期页36-45;1985年3期页51-57→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9期页52-60:1985年期页23-29庄子美学观艺术观散论徐克谦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2期页95-101以天合天——庄子关于艺术创作的法则曹础基学术研究 1986年3期页93-97→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8期页302-306略论《庄子》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哲学基础林润瀚重庆社会科学 1986年2期页34-37 《庄子》文学思想发微王达津南开学报1986年5期页10-15→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11期页85-90近十年来《庄子》研究曹础基语文导报 1986年9期页18-22→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12期页60-64庄子思想的文学特质及其影响崔大华文史哲 1987年2期页53-56→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5期页45-48庄子的文艺思想顾易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87年3期页167-17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12期页89-100庄子“缘情”思想发微吕艺北京大学学报 1987年5期页66-72柏拉图与庄周的文艺观比较徐扬尚江汉论坛 1988年1期页69-7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4期页296-300略说庄子学派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之形成薛敏珠吉林大学学报 1988年2期页65-71 《庄子》文艺观拾遗姜蓝宝大庆师专学报 1990年1期页44-48庄子思想的文学特质崔问石黄淮学刊1990年2期页1-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0年10期页61-68试谈庄子反朴归真的美学观白云山语文学刊1990年16期页37-38论庄子审美哲学的思维特色及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安港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1年2期页22-24→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1年9期页47-49庄子的艺术精神黄君良齐鲁学刊 1991年4期页96-101→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1年12期页37-42庄子与古典浪漫主义论略张碧波,吕世纬学习与探索 1992年1期页114-12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2年3期页50-59评庄子与马斯洛的艺术观黄鸣奋厦门大学学报 1992年2期页114-120庄子关于艺术鉴赏的理论林祥征,韩明安学术交流1992年5期页88-92论庄子的变态审美观和相对主义审美标准颜翔林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3期页25-29 庄子的“虚静”说及虚静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张学松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1期页63-66庄子审美思想与苏轼文艺观张瑞君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4期页29-32→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5年2期页297-300庄子的诗与东方的美学之谜周海巍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2期页124-12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5年9期页92-96重神的艺术追求:从庄学到易学梁道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期页97-100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6年6期页283-286庄子的美学思想与先秦历史文化语境李建盛东方丛刊 1996年1期页101-103《庄子》与中国诗史之源孙明君清华大学学报 1996年4期页54-61→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7年3期页51-58庄子文艺思想的美质初探肖国荣楚雄师专学报 1996年4期页43-47积淀与超越:浅谈庄子审美心态之形成赵彩芬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1期页61-64“游”与庄子诗学的主体精神刘可钦南京大学学报 1997年2期页95-100从政治哲学到诗意美学:“老庄”比较视域中的庄子美学思想李建盛东方丛刊 1997年3期页123-142庄子与中国启蒙文学源流赵稀方南京大学学报 1997年3期页144-152海德格尔与庄子艺术论之比较汪洪章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页97-10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7年12期页296-302庄子哲学观念的神话根源赵沛霖文史哲1997年5期页37-43相逢于道路:庄子与海德格尔诗学比较何芳北方论丛1997年6期页40-46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论略何芳求是学刊1998年2期页19-23追寻诗意的栖居:庄子与海德格尔诗学比较(之二)何芳学术交流1998年2期页95-99从庄子的言意之辩看审美活动的特征詹七一昆明社科1998年1/2期页54-57从庄子的言意之辩看文艺审美活动的特征詹七一,罗晓非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4期页74-77庄子“言意之论”与审美李世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4期页38-41庄子的浪漫主义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兼谈庄、屈浪漫主义的区别黎远方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3期页21-24以真心态写真文章:品庄子文艺观马汉钦西藏大学学报1998年3期页54-55庄子的“德”与“道”及其文学艺术观新论梁枢社科纵横(兰州)1999年2期页48-49庄子的自然审美思想及其价值谭容培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期页33-40庄子的开放性心态对审美心理的影响李小成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2期页22-26论庄子的审美境界王红蕾沈阳大学学报2000年1期页78-81论庄子的语言观梁徐宁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4期页26-29“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谈庄子的审美观及其对艺术创作的深远意义童汝劳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期页28-30孔子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朱希祖北京大学月刊1卷2期(1919年2月)子思子说诗(甲录诗选)张勖初尚友书塾季报1926年5期孔子之说诗樵隐益世报(天津)1928年3月29、31日孔子的诗观张协苏中校刊(苏州中学)72期(1932年12月)孔圣文学的思想小堂新民报(北京)1939年10月12、13日谈儒家的诗教(解释《诗经》问题的讨论)陈东阜庸报1941年1月7日孔子的文艺观——《论语》兴、观、群、怨札申报1947年8月27日孔子的诗教观蒋济轩湖南青年7卷11期(1947年3月)孔子文艺思想漫笔廖仲安1979年1期页21-2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79年10月第2册页101-102孔子的文学观南石上海广播电视大学文科月刊1984年3期页10-11孔子与柏拉图文艺观之比较(来稿摘编)何锡章,杨开莹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4期页65-66→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85年3期页35-36孔子——中国古代文论的拓荒人王缵叔宝鸡师范学院教学与科研1984年4期页61-65孔子文学观简说刘剑康益阳师专学报1985年2期页63-66从孔子庄子之异看儒道二家文艺思潮——古代文论小札吴调公南通师专学报 1986年3期页45-48→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12期页308-311论孔子的文学思想刘福琪河北大学学报 1989年2期页82-87孔子论文艺的内容与形式寇养厚贵州大学学报 1991年3期页33-35→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1年11期页43-46论孔子真善美统一的文艺审美观寇养厚烟台大学学报 1992年2期页62-68试论孔子神话思想的内在矛盾赵沛霖中州学刊1996年1期页103-106→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6年6期页55-59孔子文学思想的践履品格唐辉暨南学报1996年2期页81-85→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6年8期页46-50论孔子文学鉴赏论的嬗变与功过徐应佩南通师专学报 1996年2期页1-6孔子的“述而不作”思想刘智明衡阳师专学报 1997年1期页52-56论孔子的文学观念:兼释孔门四科与孔门四教王齐洲孔子研究1998年1期页19-25 孔子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李清良东方丛刊1998年1期页53-67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8年10期页293-303孔老美论比较研究马国柱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3期页146-152孔子艺术心理学思想新释王先霈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5期页107-112→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9年1期页222-227文野之辨:孔子关于文艺的基本思想辨正李旭孔子研究2000年1期页66-72教化与审美:也谈《论语》的诗学理论申元初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4期页75-80 《论语》美学价值略论焦绪霞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3期页1-4乐教而非诗教的人生之境艺术观:孔子美学思想再思考齐爱军,孙占奎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4期页423-428孔子人本主义美学思想概论罗坚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期页40-43郑声淫与春秋时代的语言革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视角方汉文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2期页15-23“思无邪”诗学模式的审美缺陷及负面效应王志清南通师院学报2001年3期页47-53“诗言志”说形成过程疏论孙鸿亮,申焕延安大学学报2001年3期页54-57正本清源:赋、比、兴原始文化内涵新探金声,郭外岑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2期页65-69兴之初期涵义演变与天人合一精神石海光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呼和浩特)2001年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