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致药业.勒马回注射液与直肠给药新方案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易过敏药物如抗生素等应先作药敏皮
试,皮试阴性方可给药;
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全身或局部的治
疗目的;
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
直肠给药的中医概念
直肠给药的中医概念
直肠给药——现代医学研究
门静脉
下腔静脉 直肠上静脉
直肠中静脉 直肠下静脉
结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 半透膜,具有丰富的静脉丛,血液循环旺盛,吸收力强。
直肠给药——传承与创新医疗技术
东汉-张仲景 首创肛门栓剂和灌肠术
东晋-葛洪 首创了灌肠器械
唐-孙思邈 最早的保留灌肠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肺与大肠通过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形成
直肠给药的中医概念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而“手阳明大肠
经”下和于“足阳明胃经”。
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
中国医促会
基础医药事业部妇儿及抗感染
王志涛
直肠给药概念
直肠给药是祖国医学传统的灌肠法与现代
医学的药物体内吸收代谢相结合的给药方
法。
“”!!直肠给药分类:直肠注入 、直肠滴入 、直肠栓剂。
直肠给药与静脉输液
直肠给药与静脉输液
结果:临床试验表明直肠给药与静脉给 药疗效具有பைடு நூலகம்致性(P>0.05) 。
参考:
1、直肠给药国内外研究进展,马莉等四川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研究》2002年2月15卷
2、抗生素直肠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陈勇川等《华西药学杂志》2001.16(5)
适合直肠给药的药物
首选注射剂型, 其次布洛芬悬浊液, 片剂最不适合
儿童直肠给药剂量
儿童直肠给药剂量参考: 1、肌肉针剂:按照成人剂量的1/2—1/4量给予; 2、静脉针剂:按药品儿童的公斤计算,取最大剂量的1/2; 3、小儿口服药物:一般取儿童应用剂量的平均值。
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领
四.儿童直肠给药时的给药管插入的深度。
年龄 新生儿——2岁 2岁——4岁 4岁——6岁 6岁——9岁 9岁——14 岁 直肠给药深度 4——5cm 5——6cm 6——8cm 8——10cm 10——12cm
儿童直肠给药注意事项
一.操作时需轻柔缓慢,切记粗暴强行插入;
注意!
二.推注药液需缓慢,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 ; 三.操作时哄逗患儿,转移注意力; 四.直肠给药前10--15分钟排便; 五.酸碱性药物不宜配伍以免引起中和反应;
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领
三.儿童直肠给药的容量用量
不同年龄儿童的直肠容量不同。随年龄的增长,直肠容积逐渐增大, 我们依据各年龄段儿童的直肠容积,制定了儿童直肠给药的容量用 量:
年龄 新生儿——2岁 2岁——4岁 4岁——6岁 6岁——9岁 9岁——14 岁
直肠给药最大容量 4.0ml——6.0ml 6.0ml——8.0ml 8.0ml——10ml 10ml——15ml 15ml——20 ml
儿童直肠给药操作流程
直肠给药时的操作 1.患儿取俯卧位,用碘伏消毒肛周皮肤; 2.左手拿注射器,右手把一次性使用直肠给药管,距离前
端2厘米,缓慢送入肛门内4-10厘米;
3.缓慢推注药物,推注速度与肌注给药相当;
4.给药完毕,轻柔地拔出给药管,患儿静卧5—10分钟。
儿童直肠给药操作流程
直肠给药后的观察 1. 患儿保持采取左侧卧位5~10分钟。 2. 注意观察有无药液溢出,及时处理。 3. 观察给药后的反应,是否有不舒服等。
直肠给药——现代医学研究
直肠吸收药物三条途径
1、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 进入(下腔静脉)大循环,可以避免首过效应 ;
2、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
至全身;
3、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
血液循环。
直肠给药——六大临床优点
1. 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消除效应,提高了药物生物 利用度,同时减低了对肝脏的副作用。 2. 不经过上消化道,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还可避免胃 酸和各种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 3. 吸收快、起效快,疗效确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 直肠给药与静脉滴注在起效和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 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倍。
儿童直肠给药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1、告知患儿父母提前为患儿喝水30到50毫升排便(给药前10-15分 钟); 2、所需的药物配伍后,需要通过恒温器或烧杯水浴至( 36 ℃
±2 ℃ )
3、用注射器吸取恒温药液,排气时留少许空气(约0.5ml),安上 一次性使用直肠给药管,头端涂石蜡油。 4、将备齐用物携至患儿身边,向患儿家属解释,并哄逗患儿,以 取得合作。
二.儿童直肠给药的药液温度;
各个年龄段的直肠温度相同,所以药液的温度是相同的;
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排便反射; 温度须控制在36 ℃ ±2 ℃; 温度控制方法:
1 患者少时可用小容器加热水,用温度计测定水温38°C,再把已 经加好药液的注射器水浴5分钟。 2 患者多时,应用恒温水浴箱,温度控制在37.0--40.0°C.药物加 温时间5--10分钟,边加温边晃动,以充分加热均匀。
直肠给药——六大临床优点
4. 操作简单快捷,无创伤,无痛苦,病人乐意接受,提 高了给药的顺应性; 5. 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6. 减少了打针、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
适合直肠给药的药物
直肠粘膜对药物的吸收要考虑药物的PH值、分子量及理化性质。 直肠粘膜为类脂质屏障,脂溶性药物较水溶性药物更易吸收; 分子型药物较离子型药物更易吸收;对于分子量小于300的药物, 更易通过直肠粘膜到达血管; 直肠内环境的PH值为中性,且儿童直肠粘膜薄嫩,因此强酸性 或强碱性药物不宜使用,宜用PH值在4—10之间弱酸或碱性药物 。 按照中药性味归经,归肺经、大肠经的中药,适宜直肠给药。
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领
一.儿童直肠给药时的体位;
二.儿童直肠给药的药液温度;
技术要领
三.儿童直肠给药的容量用量;
四.儿童直肠给药时的给药管插入的深度。
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领
一、儿童直肠给药时的体位;
给药时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给药完毕后务必采取左侧卧 位10分钟左右,使药液充分吸收后,方可自由活动。
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