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e8759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a.png)
医院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或住院期间,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医疗机构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了解医院感染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医院感染的原因医院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接触传播:医护人员或患者的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医院感染的途径。
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触摸受污染的物体表面,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 空气传播:空气中的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医院的空气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空调通风系统和滤芯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 医疗设备和器械:不正确使用、消毒、清洁或维护医疗设备和器械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
例如,不适当的手术器械消毒,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4. 长时间住院:长期住院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较易受到感染。
此外,住院期间频繁的医疗操作和接触,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5.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感染更加难以治疗。
二、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手卫生:正确、频繁的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并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洗手液进行彻底清洁。
2. 床位和空间管理:医院应该合理管理床位和空间,减少患者之间的接触。
抬高患者的床头部位有助于减少肺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 清洁和消毒:医院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表面清洁和消毒应该经常进行,特别是那些经常接触的区域,如门把手、床边桌等。
4.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处理:医护人员在使用完医疗器械和设备后,应进行正确的处置和清洁。
这包括适当的消毒和灭菌,以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5. 定期培训和教育:医院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控制和预防的认识和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d005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8.png)
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VAP(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肺部感染。
这种感染主要由机械通气引起,是住院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以下将讨论导致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VAP的主要诱因。
通气导管穿刺并进入气道,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并引起感染。
2.呼吸机导管类型与使用时间: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的使用时间越长,VAP的发生率就越高。
切换导管时,可能会引起由外部细菌带来的污染。
3.长时间卧床:长时间卧床降低了肺部的通气和血液循环,使得肺部更容易受到感染。
4.免疫抑制状态:免疫功能减退的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例如,接受器官移植、肿瘤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5.长期使用抗生素:过度或不适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VAP的风险。
6.治疗误区:例如,过度使用镇静剂、削减食管内营养等,可能增加VAP的风险。
VAP的预防措施:1.提供合适的呼吸支持:确保适当的通气和氧合,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和频率。
2.每天对导管进行评估:检查导管是否脱位,是否有内部污染,以及是否需要更换。
3.严格的手卫生:医生、护士和患者本人应当时常进行充分的手卫生,使用适当的消毒液。
4.提高患者床位卫生:保持床单、枕头套等物品的清洁,并进行经常性更换。
5.降低误吸风险:例如,保持气管插管通畅,避免误吸胃内容物。
6.提供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7.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8.导管污染预防措施: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导管置入和维护,减少导管替换的次数。
9.提供早期物理治疗:如早期床边体位转换、支气管镜清洁等,有助于防止或减少肺部感染。
10.患者教育:提供关于VAP的预防知识,如咳嗽控制、适当的手卫生等,增加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VAP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6cb776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f.png)
医院获得性肺炎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住院或就医期间感染的肺炎,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医疗机构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还给医疗机构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
一、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原因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抵抗力下降:住院患者通常因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2. 医疗设施:医院内存在大量病原菌的滋生环境,如空气污染、水源受污染等情况,容易导致细菌传播。
3. 医疗操作: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如果手卫生不合规范,容易带入病原体;或者在使用呼吸器、气管插管等操作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4. 长期卧床:长时间卧床使患者活动范围受限,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排出,易堆积细菌。
5. 抗生素滥用:在医院中,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还容易引发其他感染。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肺炎的症状类似,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
但由于患者本身的健康状况较差,且获得性肺炎往往由耐药菌引起,因此患者往往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三、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措施为了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1. 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与技能,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
2. 加强医疗设施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通风系统等设施。
3.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减少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4. 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流程,避免滥用抗生素。
5. 加强患者的康复护理,通过早期活动、呼吸道护理等手段,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感染风险。
四、医院获得性肺炎管理的挑战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挑战:1. 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监测与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上报感染病例。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最新)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02955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5.png)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最新)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类型和特点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最新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包括其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一、呼吸道感染1.1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HAP的病原体多样,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等。
1.1.1 病原体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
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等。
真菌:曲霉菌、念珠菌等。
1.1.2 传播途径HAP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医疗器械传播。
空气中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械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1.1.3 临床表现HAP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1.1.4 预防措施手卫生: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环境。
呼吸机管理:严格执行呼吸机相关感染控制措施,如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是指在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
1.2.1 病原体VAP的病原体与HAP类似,但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比例更高,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1.2.2 传播途径VAP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呼吸机管道的污染、口腔分泌物的误吸等。
VAP预防措施
![VAP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844d9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f.png)
VAP预防措施VAP(院内感染性肺炎)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住院患者发生的肺炎。
它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降低VAP的发生率,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VAP预防措施,可以匡助医疗机构降低VAP的发生率。
1. 严格执行手卫生:手是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
医护人员应时常洗手或者使用合适的洗手液进行手卫生,特殊是在接触患者先后、进行无菌操作先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等情况下。
2. 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呼吸机是VAP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为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疗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a. 选择适当的插管方法:尽量选择经口插管而非经鼻插管,因为经鼻插管更容易导致鼻咽部细菌定植和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b. 进行适当的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包括牙齿、舌头和牙龈,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
c. 避免误吸:确保呼吸机管道和呼吸机系统的密封性,避免误吸风险。
d. 控制呼吸机使用时间:尽量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延长。
3. 提高患者体位:患者体位对预防VAP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尽量将患者头部抬高30至45度的半卧位,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4. 避免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导致VAP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避免胃食管反流:a. 对于需要使用胃管的患者,应选择适当的管径和长度,并确保固定坚固。
b. 对于需要胃肠减压的患者,应定期检查管路通畅性。
c. 避免过度充气:胃肠减压管的气囊应充气到适当的压力,避免过度充气导致胃液反流。
5. 加强呼吸道管理:呼吸道管理是预防VAP的关键环节。
医疗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a. 定期评估气道的清洁度和通畅性。
b.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吸痰等方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c. 避免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尽量减少气管插管的次数和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侵入。
6.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包括:a. 定期清洁和消毒呼吸机和其他呼吸设备。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56ed9f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d.png)
医院获得性肺炎
作者
年份
雷尼替丁
硫醣铝
OR
95%CI
Thomason
1966
27/80
30/80
0.85
0.4Hale Waihona Puke – 1.61Laggner
1989
2/16
0/16
5.67
NA
Eddleston
1991
10/30
3/30
4.02
1.18 – 17.1
Pickworth
1993
5/44
6/39
0.72
0.21 – 2.40
研究
病例数
干预
肺炎发生率
病死率
Kearns
44
小肠 vs. 胃
1.46 (0.37 – 5.78)
0.91 (0.33 – 2.55)
Yavagal
305
胃复安
1.22 (0.72 – 2.07)
1.05 (0.86 – 1.30)
Heyland
95
酸化胃肠营养
0.40 (0.11 – 1.46)
2.01 (0.90 – 4.49)
Bonten
60
间断胃肠营养
1.67 (0.44 – 6.36)
3.50 (0.79 – 15.5)
减少胃肠道潴留 — 经空肠营养
荟萃分析(n = 10) 胃食道返流减少 蛋白及热卡量高 达到营养目标时间短 肺炎发生率下降 病死率无差异 延缓应用胃肠营养能够防止VAP发生
Heyland DK, Drover JW, Dhaliwal R, et al: Optimizing the benefits and minimizing the risk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Role of small bowel feeding. JPEN 2002; 26:S51–S55 Ibrahim EH, Mehringer L, Prentice D, et al: Early versus late enteral feeding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Results of a clinical trial. JPEN 2002; 26:174–181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f0a5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2.png)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实施开窗通风等净化空气的措施,每日通风二次。
二、如无禁忌症,患者床头应抬高30~45。
做好口腔护理,每4-6小时1次。
三、鼓励患者术后(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
协助排痰和保持呼吸通畅。
四、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4.5—6.Immol/L,不应常规使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O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或二重感染。
六、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征,有机械通气尽量采用无创通气措施。
七、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八、使用中的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保持清洁,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积水杯内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得使之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日更换。
九、每日评估是否停用镇静剂、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十、当运转患者、改变患者体位或插管位置、气管有分泌物积聚时,应及时吸引气道分泌物。
十一、鼓励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至少对接受大型心脏手术的患者应实施此措施。
十二、对医护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I。
参考文献
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等.感控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M].参考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科普讲座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科普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da7daf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8.png)
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需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
如何治疗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支持性治疗
包括氧疗、呼吸支持以及液体管理等。
支持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如何治疗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多学科合作
呼吸科、感染科及重症医学科的协同治疗。
多学科合作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速度。
如何预防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疫苗接种
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接种 。
疫苗接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如何预防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遵循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标准预 防措施。
这些措施能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如何治疗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
如何治疗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谁容易感染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高风险人群
长期住院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老 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这些人群的抵抗力普遍较弱,感染风险较高 。
谁容易感染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影响因素
呼吸机使用、插管、长期卧床等医疗操作会 增加感染风险。
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和护理操作也可能导致交 叉感染。
谁容易感染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早期识别
谢谢观看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2. 谁容易感染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3. 何时应该怀疑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4. 如何预防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5. 如何治疗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什么是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什么是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 定义
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住院期间,患者 在48小时后出现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06e04f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5.png)
医院获得性肺炎近年来,获得性肺炎在医院内成为了一项令人担忧的问题。
获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肺炎。
它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也给医疗机构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医院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首先,医院应该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这包括定期进行环境清洁与消毒,严格执行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等基本防护措施。
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医院可以通过培训课程、演习和知识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控制措施的遵守程度。
其次,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通过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系统,医院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院可以借助电子病历系统和信息化技术,提高感染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
此外,医院应该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医院内部的环境和设施设备的清洁与维护是预防和控制获得性肺炎的关键环节之一。
医院应该建立设备清洁消毒和维护的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医院应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医院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宣传获得性肺炎的防控知识和方法。
此外,医院还可以利用医院内部的广播、电视和网络平台,开展健康讲座和在线答疑等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风险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医院还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获得性肺炎的防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和协同配合。
医院可以积极参与行业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医疗机构共享、交流和学习先进的感染控制经验和技术。
总之,获得性肺炎对于医院和患者而言都是一项严重的问题。
为了预防和控制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医院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建立监测与报告制度、管理和维护设施设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加强合作与交流等。
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2bbc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c.png)
CRAB、CRE等)感染/定植患者采
取接触隔离。
1.关注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1.保持环境清洁。 2.诊疗器械严格清洁消毒。
进行吸痰等操作后及时对周边环境进行 清洁消毒。 2.关注吸痰设备、吸氧设施、听诊器等
的清洁消毒。
手卫生
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均应严格 执行手卫生。
戒烟 其他措施
择期手术患者至少术前1个月开始。
患者、陪护人员、医务人员均 包括正确咳嗽、手卫生、喂养方式、抬 应接受预防 HAP 的相关知识。 高床头、下床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选择性口咽部去污
不常规推 荐
应用益生菌
全身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无禁忌证者,术后第2天下床活 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
术后尽早下床
动,包括坐到床旁椅子上或行 走,每天至少1次。
尽早下床活动。
术后镇痛方式改良:采取局部镇 改良术后镇痛 痛或患者自控镇痛。 方式
目标性监测 健康教育
1.感染危险因素目标性监测。 2.防控措施依从性监测。
1.如有条件,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病 种或不同类型手术开展 HAP 目标性监 测,了解其感染率和危险因素,从而针 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2.开展如床头抬高、口腔护理等防控措 施依从性监测并及时分析、反馈监测结 果。
1.也可使用生理盐水、聚维酮碘 等制剂作为护理液。 2.择期手术患者,术前1周即应 保持口腔清洁。
1.去除危险因素:及时纠正低蛋
白、高血糖、电解质紊乱。
2.气道廓清技术: 呼吸训练、
体 位1.引保流护、性手隔法离技:针术或器机官械移装植置、 粒细胞减少等严重功能抑制患
者。
2.对多重耐药菌(MRSA、CRPA、
患者应抬高床头 30°~45°。 可能抬高床头>30°或坐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9426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8.png)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感染。
这种感染往往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在肺部繁殖,导致肺炎的发生。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手部卫生: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应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接触呼吸道插管等操作后。
使用有效的洗手液和消毒剂,确保手部清洁和消毒。
2、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避免呼吸道插管长时间留置,如需要留置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定期更换。
3、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预防VAP的重要一环。
定期为患者清洁口腔,使用合适的口腔护理液,以减少口腔内细菌的繁殖和下行感染。
4、防止误吸: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少误吸的发生。
同时,避免在患者面前直接咳嗽或打喷嚏,以减少飞沫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5、减少定植菌的传播:定植菌是引起VAP的重要来源之一。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6、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不当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
7、监测与记录: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呼吸道分泌物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预防VAP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和口腔卫生护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定植菌的传播等。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VAP的发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更为常见。
VAP 的发生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
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c088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c.png)
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1)正确吸引分泌物吸痰管的选择,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50%,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
吸痰管硬度要适中;普通吸痰管一用一换;吸痰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来进行,动作要轻柔,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如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再吸引,调节适当的吸痰压力,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15s,以免发生缺氧。
吸痰后再用纯氧吸入1~2min后再把吸氧浓度调到吸痰前水平;在吸痰时要先吸气管的,然后再吸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
(2)气管导管的护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要牢固,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
导管气囊充气要适当,对于气囊充气与放气的操作要正确,在放气前应充分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以避免咽喉部的分泌物在气囊放气后进入气道,造成感染加重。
应调节好导管气囊的最小封闭容积,一般不需要反复充放气。
气管切开口周围的敷料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防止污染。
(3)气管的湿化、雾化、冲洗在使用呼吸机时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雾化,冲洗非常重要。
气道干燥,痰液过稠不易吸出时,可先向气管内注入3~5ml 生理盐水,停留5min后再行吸痰,可间断反复多次冲洗,但一次冲洗时间不能过长。
雾化吸入药物,利于局部炎症的控制和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2、加强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1)加强口腔护理经口插管患者每日两次口腔护理,防止口咽部细菌下行感染,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真菌菌感染、黏膜溃疡等。
气管切开患者换药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每2h翻身,拍背,叩击震荡气管内的分泌物,使附着于肺泡及支气管的痰液松动,并及时吸出。
(2)选择适当的营养方式加强营养,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进和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
营养的补充,应采用消化道和静脉相结合的途径。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6a438e2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a.png)
可提高HAP和VA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PIS评分≥6分者,HAP/VAP的可能性较大。
HAP的临床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3项条件即可诊断HAP: (1) ≥2次胸片检查(对无心、肺基础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水肿或COPD的患者,可行1次胸片检查)。 结果符合以下≥1项: 新出现或进行性发展且持续存在的肺部浸润阴影; 肺实变; 空洞形成。 •
01
04
02
03
预防措施
对于高传染性疾病、且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要使用呼气滤过器。
对呼吸治疗器械、设备和接触呼吸道黏膜的物品严格消毒、灭菌。
如机械通气超过72小时,建立声门下分泌物持续吸引可预防早发VAP。 限制镇静剂和麻醉剂的使用,降低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可降低VAP的发生。
预防措施
胃肠外营养可能增加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还可使小肠黏膜绒毛萎缩、肠道内细菌移位,对于危重患者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 但是肠内营养是HAP的危险因素,早期(插管后1天)肠内营养比晚期(插管后5天)肠内营养发生VAP的危险高。 研究发现,与胃内营养相比,幽门后肠营养可减少ICU相关HAP的发生。
肾功能损害:4小时尿量少于80 mL,原无肾功能损害者血肌酐升高;
03
氧合指数或肺顺应性进行性下降,或气道阻力进行性升高而未发现非感染性因素可以解释;
04
X线胸片发现上肺部浸润影在48小时内扩大50%以上。
05
主要标准(符合≥1条主要标准):
重症HAP的评估标准
重症HAP的评估标准
次要标准(符合≥2条次要标准): 体温≥39°C或≤36°C; 周围血白细胞>11×109/L,或杆状核粒细胞≥0.5×109/L; X线胸片证实上肺部浸润累及多叶或双侧; 低血压:<90 mmHg/60 mmHg; 伴肝功能损害,并可排除基础肝病和药物性肝损害。 (所用VAP都视为重症HAP)
最新新()三管一部位预防措施
![最新新()三管一部位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2997d54960590c69fc3769b.png)
新(2014)三管一部位预防措施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一、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主要预防措施有:1、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常用方法有刷牙、擦洗、冲洗等,每4~6小时一次,以减少口咽部微生物的定植。
2、如无禁忌征,应抬高床头30°~45°,以控制胃内容物逆流,减少误吸的风险。
3、.鼓励手术后(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利于痰液引流。
5、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达正常水平。
6、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洗空调系统,严格探视制度,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严禁有呼吸道感染者入内。
7、做好吸入性治疗器具的消毒,阻断吸入感染途径。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及导管、吸氧面罩及螺纹管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8、加强呼吸道感染病人隔离与治疗,具有传染性及多重耐药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做好隔离。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措施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除执行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外,还包括:1、核心预防控制措施①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②每日评估是否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③如无禁忌征,应抬高床头30°~45°,以控制胃内容物逆流,减少误吸的风险。
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常用方法有刷牙、擦洗、冲洗等,每4~6小时一次,以减少口咽部微生物的定植。
2、一般预防控制措施①操作前、中、后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②尽量选择经口气管插管,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O,无明显漏气。
③呼吸机螺纹管及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作为污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逆流入患者气道;湿化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④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接触患者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医院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防治策略
![医院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防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62e07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5.png)
医院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防治策略性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播,感染范围广泛。
对于医院来说,作为一个医疗机构,尤其是对于呼吸科、儿科等科室来说,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院在防治获得性支原体肺炎方面所采取的策略。
一、加强感染预防措施1. 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感染控制制度:医院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清洁、消毒、隔离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全体医护人员遵守并执行,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医院应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储备工作,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以保证其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
3. 定期开展感染控制知识培训:针对医护人员,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消毒、隔离、感染预防等知识,提高对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二、加强患者管理1. 早期诊断和治疗:医院应建立快速准确的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机制,包括相关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实验室检测的开展等。
一旦确诊,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的恶化和传播的扩大。
2. 隔离病房设置:医院应设置专门的隔离病房,依照相关的感染控制制度对病人进行隔离,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隔离病房内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采取必要的生活用具和医疗设备,以满足病人的日常需求。
3. 定期的消毒工作:医院应定期对病房、物品和设备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确保病区的清洁和无菌。
消毒工作应当执行标准规范,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和消毒效果的达标。
三、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1. 设立公共卫生宣传栏:医院可以在合适的区域设置公共卫生宣传栏,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患者和家属普及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等,并提醒他们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2. 制作宣传手册:医院可以制作简单易懂的宣传手册,包括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传播途径、感染预防和治疗等内容,定期发放给患者和家属,以提高他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a7647d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a.png)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1、目的:有效控制和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2、参考文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0 年版)》《医院感染防控质量与控制实务(2019 年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509-2016)》3、内容:3.1定义3.1.1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住院患者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未处于病原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其中术后肺炎是指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30 天内新发的肺炎,包括出院后但在术后30 天内发生的肺炎。
3.1.2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 小时后所发生的肺炎,包括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48 小时内(撤机、拔管前接受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小时)出现的肺炎。
3.2处理:3.2.1如患者无禁忌症,将床头抬高30°-45°。
3.2.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纠正低蛋白、高血糖、电解质紊乱,以及气道廓清技术,包括呼吸训练、体位引流、拍背或雾化吸入。
3.2.3对有发生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常规做口腔护理,每日至少两次。
3.2.4 加强患者的管理,对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做好接触隔离,针对粒细胞减少等严重功能抑制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3.2.5保持环境清洁,诊疗器械严格清洁消毒。
3.2.6对于无禁忌症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尤其是上腹部手术患者,包括做到床旁椅子上或行走,每天至少一次。
3.2.7术后镇痛尽可能采取局部镇痛或患者自控镇痛。
3.2.8严格掌握气管插管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3.2.9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每天应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3.2.10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的管理3.2.10.1 呼吸机的清洁消毒参照《呼吸机及附件的清洗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3.2.10.2 呼吸机螺纹管不推荐定期更换,有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3.2.10.3 内部管路消毒遵照厂家说明;3.2.10.4 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每24h更换一次;3.2.10.5 积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倒弃,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424河北医药2011年2月第33卷第3期HebeiMedicalJournal.2011.Feb,V ol33.No.3 哑,如因缝扎所致,则即行松解术.如神经被切断但无明显缺损,则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端端吻合术;如神经被切断且有明显缺损,则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颈袢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如神经完整,多是牵拉或钳夹所致,无需特殊处理.(2)全麻清醒后即刻发现声音嘶哑,除手术中曾全程解剖并确无损伤外,均需手术探查,特别是对发音功能有较高要求者J.(3)手术后2~3d出现声音嘶哑者,多为术后水肿或血肿压迫所致",不必急于手术探查;如手术后3~6个月,声带活动仍未恢复者,属永久性损伤,应尽早手术探查J.参考文献1MaisieLS,JamesCW,EuniceEP.SurgicalAnatomyoftheRecurrent LaryngealNerveRevisited.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G,2005.133:5l4.519.2高军,张凯,马俊.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83-1184.3郭兴,王岐本.喉返神经在颈部的应用解削研究.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223-224.4殷玉林,李庆宏,唐平章.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解剖198例报告.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385.386.5陈玲珑,何为慧,杨风,等.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定位的应用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6,14:271-273.6PisanuA,PillS,UcchedduA.Nonrecurrentinferiorlaryngealnerqe.Chithal,2002,54:7214.7彭玉成,叶青,党瑞山,等.喉切除发音管重建术中环咽肌与喉下神经的应用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3:221-222.8新营,吕新生,王志明,等.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中华外科杂志,2007,16:1037-1039.9莫立根,许坚,李淑兰,等.喉返神经解剖异常2例.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46.1O张延龄,姜永峰.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的防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462464.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1.03.065WangerHB.SeilerC.RecurrentNervePalsyafterThyroidGlandSurger- Y.BrJSurg,1994,81:226-228,柏斗胜,乔唐,徐永健.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实用临床医学,2007,8:33—34.LiZB,LeharM,SamlanR,eta1.Proteomicanalysisofratlaryngeal musclefollowingdenervation.Proteomics,2005,5:4764. JatzakoGR.Recurrentnenrep8lsyanerthyroidoperations:Prieipal nerveidentificationandaliteraturereview.Surgery.1994.115:139.张海添,陆云飞,廖清华,等.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价值的Meta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204-206.赵卫东,刘阳,张美超.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6:1?2.马长华,陈振生,冯庆,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72例总结.中华外科杂志,1996,35:574.RobertsonML.StewardDL,GluckmanJL,eta1.Continuouslaryngeal neneinteg6tymonitoringduringthyroideetomy:doesitreduceriskof injury?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04,131:596.王永福,陈建超.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分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229.许传波,刘春林,张少强,等.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2:482--483.杨明智,龚捷音,阮宁,等.喉返神经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041—1043.黄汉民,洪浩渡,郑亿庆.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133—134.GuglielmoA,LucaR,LuciaDA,eta1.Revisitedanatomyoftherecur- rentlaryngealnervesAmJSurg,2004,187:249-53.ShindoML.WuJC.ParkEE,eta1.Surgicalanatomyoftherecurrent laryngealneIerevisited.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05.133:514?519雄辉,谢景华,吴晓钟,等,喉返神经的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价值.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8,13:32-34.(收稿日期:2010—10—27)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杨圣俊宋华琴【关键词】肺炎,感染,医院获得性;预防【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86(2011)03—0424—02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在住院期间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或原虫等引起的肺部感染.我国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居医院内各部位感染之首,占医院感染总人数的23.3%~42%,院内肺部感染病死率很高,某些医院报告可高于50%.为此,做好医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降低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提高医疗护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因素而如何采取预防措施做一探讨.1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因素1.1内源性因素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综述与讲座?1.1.1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疾病如慢阻肺,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的患者;放化疗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及免疫机制不健全的婴幼儿;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1.1.2口咽部定植菌误吸:口咽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感染源,0.01ml口咽部分泌物中含有10~10细菌….据国外报道,约50%的健康人于夜间睡眠时可有口咽部的分泌物被吸人肺内.正常情况下I21腔内正常菌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且健康人由于咳嗽反射,以及下呼吸道纤毛运载系统和肺的消除防御功能而阻止细菌的繁殖,不弓i起人体发病.当患者病情危重或重大手术后或气管切开后,由于咳嗽反射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使大量含有细菌的口咽部分泌物吸入肺内¨H撕"增加河北医药2011年2月第33卷第3期HebeiMediealJournal,2011,Feb,V ol33.No.3 而引起肺部感染,使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几率增加.1.1.3菌群失调:不合理的预防用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使定植于口鼻咽部的正常菌群减少,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当该类细菌或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时,造成支气管或肺部感染.1.2外源性因素1.2.1空气污染:病房室内空气不流通,温度,湿度过高,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加上探视人员过多,使许多附着在尘埃飞沫上的致病微生物随空气流动而飞扬造成空气污染.住院病人又存在一些易感因素,病原体易经空气传播造成肺部感染.1.2.2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后造成气道改变,由改道吸入的空气均未经鼻腔清洁,过滤,调温及湿润而被直接吸人气管,破坏上呼吸道防御机制,再加上套管周围被污染的分泌物直接涌入气管内,损害纤毛上皮,从而影响上皮的清除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在不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及医疗器械没有严格消毒的情况下更易感染,引起肺炎.1.2.3呼吸器具消毒灭菌不严格或被污染:在使用呼吸治疗过程中,易造成肺部感染的关键部件是雾化器,氧气湿化瓶或呼吸机管道,因其贮存瓶及管道系统具有细菌繁殖的合适温度,湿度条件,这些器具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则细菌极易在其中繁殖.如果消毒不严格,在使用中可喷出带病菌的雾滴或感染性的气溶胶,其中直径为1~5p.m的颗粒可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主要肺炎).1.2.4医护人员手的污染: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_4J.有资料显示,一般护理操作遭受细菌污染量为10~10efu,护士为患者做气管内吸痰时,手上黏附细菌量可达10.cfu_5J,如不洗手就接触另一患者,则极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定植,并可通过吸痰或其他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1.2.5外科手术:手术患者特别是胸腹部手术者由于手术创伤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术后切口疼痛,使患者呼吸受限, 咳嗽,咳痰无力,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而沉积于下呼吸道,易于发生肺部感染.2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措施2.1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营养,能进食者给予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静脉输注各种高营养物质如氨基酸, 脂肪乳,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提高患者自身的抗感染能力.2.2加强口腔护理,改善口腔环境加强口腔卫生的宣教,认真细致做好危重患者,术后患者的口腔护理,每日2~3次,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必要时对患者的口咽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根据结果适当选择口腔局部用药,以预防细菌下移引发呼吸道感染.2.3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前,应送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病原学诊断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剂量,用法,疗程,防止菌群失调,注意观察425用药效果和用药后反应,做好痰和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发现阳性时,及时纠正和治疗,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2.4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减少空气中病菌污染加强病房管理,减少陪护,探视人员;保持病室内空气及环境洁净,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护理人员进行晨间护理,应采用湿扫,做到一床一套一擦布,避免床铺被褥抖动,防止或减少被褥的皮屑等脏物在空气中散播,污染空气, 而引起交叉感染.2.5侵人性操作的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应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切口处敷料每日换2~3次,污染后及时更换,保证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吸痰管备2套,1套用于吸气管内分泌物,一套用于吸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吸痰管,鼻导管专人专用,每吸1 次,换一根管,气管插管时间应<2周为好,一旦符合拔管标准, 应尽早拔管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缩短气管套管时间,加强管道管理J.2.6加强对呼吸器具的消毒灭菌及规范使用一次性使用管道,如输氧管,吸痰管,雾化吸入管应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管道,如呼吸机,麻醉机的螺纹管,气管套管,超声雾化管等管道系统均应做到1人一用一清洁消毒处理,持续吸氧的患者每24小时更换氧气湿化瓶,对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周清洁消毒处理1次,临时吸氧的患者做到1人一用一清洁消毒.消毒后要及时冲洗晾干备用;若暂时不用,应干燥保存.吸氧湿化瓶中的液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液体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或蒸馏水.2.7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手是传播医院肺炎病原菌的重要途径.因此,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以及所有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分泌物,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前后,必须按照《手卫生规范》中的"六步法"认真洗手,必要时戴手套和进行手消毒.2.8手术前后的预防措施术前指导患者,尤其是易患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做深呼吸,告知患者应除去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要求病人戒烟,指导病人练习咳嗽,咳痰的方法,如嘱其咳嗽时用双手轻按切口处,以减轻疼痛,防止切口裂开;术后鼓励患者勤咳,多做深呼吸,痰稠不易咳出的给预雾化吸入,叩击背部协助患者排痰,以防痰液坠积于肺部而感染.参考文献1苏红熙主编.重症加强监护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345.2于燕.1例机械性通气气管切开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5.3张帮燮主编.医院感染.第1版,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9.4张润香,冯伟,熊建球.临床医护人员洗手现状与方法探讨.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138.5王国权,范静,万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控制措施.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913.6缪素萍,邓瑞文,钟文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646-648(收稿日期:20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