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钦珊版材料力学习题全解 第11章 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如图 11-7b(a)所示。
习题 11-7b 图
2、根据所要求的位移性质,建立单位载荷系统,画出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确定θA 、∆Cy 的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分别如图 11-7b(b)、(c)所示。 3、弯矩图互乘
确定θA ——由图(a)与图(b)互乘,得到
θA
=
1 EI
(M C1AΩ1) =
(↑)
θB
=
1 EI
(−M C3 AΩ3 )
=

1 EI
⎡⎢⎣(
1 6
×
1 2
Ml
+
2 3
×
1 2
Ml)⎤⎥⎦
=
− 5Ml 12EI
(顺时针)
6
题(c) 解:
习题 11-6c 图
wA
=
1 EI
(2M C1AΩ1
+
M C2 AΩ2 )
=
1
⎡ ⎢2

(
5

l
2 )(

ql 2

l
)
+(1
⋅ ql 2 )( 1
=
1 EI
⎡⎢⎣(1)(
2 3
× ql 2
×l)
+
( 2)(1 × 32
1 2
ql 2
× l)⎤⎥⎦
=
ql3 (顺时针) 2EI
确定∆Bx ——由图(a)与图(c)互乘,得到
9
( ) ∆Bx
=
1 EI
M

C1
AΩ1
+
M

C
2
AΩ
2
=
1 EI
⎡⎛ ⎢⎣⎜⎝
5 8
l
⎞ ⎟⎠
⎛ ⎜⎝
2× 3
1 2
ql 2
习题 11-6d 图
wA
=
1 EI
(2MC1AΩ1 +
M C2 AΩ2 )
=
1 EI
⎢⎣⎡2

(
5 8
2 l)(
3
⋅ 2ql 2
⋅ 2l)

1 ( 2
⋅ ql2 )( 1 2
l

4l)⎥⎦⎤
=
7ql 4 3EI
(↓)
θB
=
1 EI
( M C3 AΩ3
+ M C 4 AΩ4
+ M C5 AΩ5
)
=
1 EI
(2)
S 表面
S表面
于是,应用功的互等定理,有
由此解得
q∆V ( F ) = F∆ (q) = 1− 2ν Fql
E
∆V ( F ) = 1− 2ν Fl
E
x
p
p
pz
(a)
(b)
习题 11-2 图
yp
习题 11-2 的解
11-3 具有中间铰的线弹性材料梁,受力如图 a 所 示,两段梁的弯曲刚度均为 EI。用莫尔法确定中间铰两侧 截面的相对转角有下列四种分段方法,试判断哪一种是正 确的。
习题 11-8 的解图
轴力
FN1
=
3 8
(拉),
FN 2
=
3 8
(拉),
FN3
=
5 8
(压),
FN4 = 0 ,
FN5
=
3 4
(压),
FN 6
=
5 8
(拉),
FN7 = 0 。 3、应用单位载荷法求位移 根据单位载荷法,并利用对称性,得到
∑ ∆Ay
=
13 i =1
FNi FNili EA
( ) =
1 EA
×
l
⎞ ⎟⎠
+
(l
)
⎛ ⎜⎝
1× 2
1 2
ql 2
×
l
⎞⎤ ⎟⎠⎥⎦
=
11ql 4 24EI
(→)
确定∆Cy ——由图(a)与图(d)互乘,得到
∆Cy
=
1 EI
M C3 AΩ3
=
1 EI
⎛ ⎜ ⎝
1× 3
ql 2 2
+
2 3
×
ql 2 2
⎞ ⎟ ⎠
=
ql 4 16EI
(↓)
题(b)
解: 1、画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法求点 A 的挠度;截面 B 的转角。 题(a) 解:
5
题(b) 解:
习题 11-6a 图
习题 11-6b 图
wA
=
1 EI
(M C1AΩ1
+
M C 2 AΩ2
+
M C3 AΩ3)
=百度文库
1 EI
⎡2 ⎢⎣ 9
l ⋅(1 2
Fl
⋅l)
+
l 2
(Fl
⋅l)
+
4 9
l(1 2
Fl
⋅ l )⎤⎥⎦
=
5Fl 3 6EI
(↓)
题(c) 解: 1、画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如图 11-7c(a)所示。
2、根据所要求的位移性质,建立单位载荷系统, 画出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确定∆AB 的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分别如图 11 -7c(b)所示。
3、弯矩图互乘 确定∆AB——由图(a)与图(b)互乘,得到
习题 11-7c 图 10
以,作莫尔积分时可以不分段,只需将一段的积分结果乘
4
习题 11-3 图
以 2。所以,正确答案是 A。
11-4 图示 M 和 M 图分别为同一等截面梁的载荷弯矩图和单位弯矩图,则在下列四种 情形下, AΩ 与 M Ci 或 AΩi 与 M Ci 相乘,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习题 11-4 图
解:图形互乘时的原则是:第一,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必须为直线;第二,单位载 荷引起的弯矩图只能有一个斜率,否则,就要分段。
( ) ∆ AB
=
1 EI
4M C1 AΩ1 + 2M C2 AΩ2
=
1 EI
⎡ ⎢4 ⎣

⎜⎛ ⎝
2 3
l ⎟⎞⎜⎛ 1 ⎠⎝ 2
Fl

l
⎟⎞ ⎠
+
2(l
)(Fl

2l
)⎥⎤

=
16Fl 3 3EI
(分开)
题(d)
解: 1、画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如图 11-7d(a)所示。
2、根据所要求的位移性质,建立单位载荷系统,画出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范钦珊教育教学工作室
FAN Qin-Shan’s Education & Teaching Studio
eBook
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
教师用书
(第 11 章)
2006-01-18
1
习题 11-1 习题 11-2 习题 11-3 习题 11-4 习题 11-5 习题 11-6 习题 11-7 习题 11-8 习题 11-9 习题 11-10 习题 11-11 习题 11-12
确定θCD 的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分别如图 11-7d(b)所示。
习题 11-7d 图
3、弯矩图互乘
确定θCD——由图(a)与图(b)互乘,得到
θCD
=
1 EI
⎡⎢⎣2 ×
1× 2
Fl 2
×
l 2
×1+

Fl × l ×1+
3 2
Fl × 2l ×1⎤⎥⎦
=
21Fl 2 4EI
(分开)
11-8 图示桁架中各杆材料相同,均为线弹性材料;横截面面积均为 A。试用单位载荷 法确定点 A 的铅垂位移。

(
F
)
=
1 2
FwF
再加 M 时,由于反对称载荷,梁中点的挠度仍为 wF,这时先加的力 F 不作功,所以梁
内应变能将增加:
1 2

M
= Vε(M )
同时施加 F 和 M 时的应变能,等于先加 F、再加 M 时的应变能,即
Vε(F , M ) = Vε(F ) + Vε(M )
所以,正确答案是 A。
(A)V ( F ) + Vε ( M ) ;
(B) Vε(F ) + Vε(M ) + Mθ max ; (C) Vε(F ) + Vε(M ) + Fwmax ;
(D) Vε(F )
+ Vε(M )
+
1 2
(Mθ
+
Fwmax )

习题 11-1 图
解:因为对于线性弹性结构,先加 F 时梁内的应变能为:
⎡⎣2
FN1FN1l1 + FN2 FN2l2 + FN3FN3l3 + FN4 FN4l4 + FN5 FN5l5 + FN6 FN6l6
+ FN7 FN7l7 ⎤⎦
= 2 FPl (3 × 3 + 3 × 3 + 5 × 25 + 0 + 3 × 3 + 5 × 25) + 0 = 103FPl = 4.29 FPl
剪力的影响。试用图乘法求指定截面的指定位移(均标示于图中,例如 ∆Bx 、 ∆Cy 分别为 点 B 的水平位移和点 C 的铅垂位移; ∆AB 为 A、B 两点的相对位移;θ CD 为转角)。
8
习题 11-6 图
题(a) 解: 1、画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如图 11-7a(a)所示。
ql2 /2
EA 8 8 8 8 8 24 4 4 8 24
24EA
EA
11-9 线弹性材料悬臂梁所受载荷如图所示, Vε 为梁的总应变能, wB 、wc 分别为

l
⎤ ⋅l)⎥
=
29ql 4 (↓)
EI ⎢⎣ 8 4 3 8 2 2
2 4 ⎥⎦ 384EI
θB
=
1 EI
(M C3 AΩ3
+
M C 4 AΩ4 )
=
1 EI
⎡⎢⎣( 12 )(
2 3
×
ql 2 8
×l)
+
(2 3
×1)( 1 2
ql 2

⎤ l)⎥

=
9ql 2 24EI
(顺时针)
题(d)
7
解:
解:图形互乘时的原则是:第一,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必须为直线;第二,单位载 荷引起的弯矩图只能有一个斜率,否则,就要分段。如果载荷引起的弯矩图也是直线的,也 可以反乘,但原则是相同的。
图(A)、(B)、(D)中的乘法,都不符合单位载荷弯矩图的分段原则,所以是不正确
习题 11-5 图
的。只有图(C)中的乘法符合图形互乘的原则,所以正确答案是(C)。 11-6 图示各梁中 F、M、q、l 以及弯曲刚度 EI 等均已知,忽略剪力影响。试用图乘
(↓)
θB
=
1 EI
(−MC4 AΩ4) =
−1 EI
⎡ ⎢⎣
1 2
(
1 2
Fl

l

2
+
Fl

l)⎥⎦⎤
= − Fl2 EI
(顺时针)
wA
=
1 EI
(− M C1 AΩ1
− MC2 AΩ2 )
=

1 EI
⎢⎣⎡(
l 2

1 )
3

1 ( 2
Ml)
+
l ( 2

21 )(
32
Ml)⎥⎦⎤
=

Ml 2 4EI
ql2 /2
A
B
习题 11-7a 图
2、根据所要求的位移性质,建立单位载荷系统,画出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
确定θA 、∆Bx 、∆Cy 的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图分别如图 11-7a(b)、(c)、(d)所示。 3、弯矩图互乘
确定θA ——由图(a)与图(b)互乘,得到
θA
=
1 EI
(M C1 AΩ1
+
M C 2 AΩ2 )
∆(q)
=
εx
×l
=
1 E
⎡⎣−q
−ν
(−q
− q)⎤⎦ l
=
− 1− 2ν E
ql
(靠拢)
作为第 1 力系的外加载荷(一对 F 力)在第二力系引起的相应位移 ∆ (q) 上所作的功
F∆ (q) = 1− 2ν Fql
E
(1)
将静水压力 q 作为广义力,与之对应的广义位移就是圆柱体的体积改变量:
∫ qds ⋅ dr = q ∫ drds = q (∆V )
1 EI
⎡ ⎢( ⎣
1 2
)(
2 3

ql 2 8
⎤ ⋅ l )⎥

=
ql 3 24EI
(逆时针)
确定∆Cy ——由图(a)与图(c)互乘,得到
( ) ∆Cy
=
1 EI
2M C 2 AΩ2
=
2 EI
⎢⎡⎜⎛ ⎣⎝
5 8

l 4
⎟⎞ ⎠
+
⎜⎜⎝⎛
2⋅ 3
ql 2 8

l 2
⎟⎟⎠⎞⎥⎦⎤
=
5ql 4 384 EI
11-2 图示圆柱体承受轴向拉伸,已知 F、l、d 以及材料弹性常数 E、ν 。试用功的 互等定理,求圆柱体的体积改变量。
解:将外加载荷(一对 F 力)作为第 1 力系。为应用功的互等定理,建立辅助力系- 静水压力 q 作为第 2 力系,如图所示。
3
在第 2 力系作用下,圆柱体上的任意点都处于三向等压应力状态σ1 = σ 2 = σ3 = −q 。因 此圆柱体两端面的相对线位移
如果载荷引起的弯矩图也是直线的,也可以反乘,但原则是相同的。 图(B)中的乘法,不符合单位载荷弯矩图的分段原则,所以是不正确的;图(C)和(D) 中的乘法,因为载荷引起的弯矩图不是直线,所以不能相乘,因而也是不正确的。图(A) 中的乘法符合图形互乘的原则,所以正确答案是 A。
11-5 图示 M 和 M 图分别为等截面梁的载荷弯矩图和单位弯矩图。试判断下列四种图 乘方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2
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之十一 第 11 章 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法
11-1 图示简支梁中点只承受集中力 F 时,最大转角为θ max ,应变能为V ( F ) ;中点
只承受集中力偶 M 时,最大挠度为 wmax ,梁的应变能为 Vε(M ) 。当同时在中点施加 F 和 M 时,梁的应变能有以下四种答案,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解:1、确定载荷系统引起的各杆的轴力
FN1
=
3 8
FP
(拉),
FN 2
=
3 8
FP
(拉),
FN3
=
5 8
FP
(压),
FN 4 = 0,
FN5
=
3 4
FP
(压),
FN6
=
5 8
FP
(拉),
FN 7 = 0。
习题 11-8 图
11
2、确定单位载荷系统引起的各杆的轴力 本例中所要求的是加力点 A 的铅垂位移,所以单位力应该加在 A 点、沿着 FP 的方向。 于是,将上述载荷引起的各杆力的表达式中的 FP=1,即可得到单位载荷系统引起的各杆的
(A)按图 b 所示施加一对单位力偶,积分时不必分 段;
(B)按图 b 所示施加一对单位力偶,积分时必须分 段;
(C)按图 c 所示施加一对单位力偶,积分时不必分 段;
(D)按图 c 所示施加一对单位力偶,积分时必须分 段。
解:根据受力分析,载荷引起的弯矩方程 M 和单位
载荷引起的弯矩方程 M 在 AC 和 CB 两段都是相同的。所
⎡ ⎢⎣
1 2
⎜⎛ ⎝
2 3
⋅ 2ql 2
⋅ 4l ⎟⎞ − 1× ⎜⎛ 1 ⎠ ⎝3

1 2
ql 2
⋅ l ⎟⎞ − ⎜⎛ 1 ⎠ ⎝2
ql 2
⎟⎞⎜⎛ 1 ⎠⎝ 2
⋅1⋅ 4l ⎟⎠⎞⎥⎦⎤
=
3ql 3 2EI
(逆时针)
11-7 平面刚架受力如图所示,各刚架中的 F、q、l 以及 EI 等均已知,若忽略轴力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